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mproving Production of Zebra Fish Embryos in the Lab
1
作者 Robert Ohene Adu Jens Peter Thomse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2011年第10期1360-1363,共4页
The utilization of fish embryos in toxicity testing of hazardous chemicals has recently been adopted in order to satisfy stricter rules and regulations related to using adult animals in toxicity testing. This paper pr... The utilization of fish embryos in toxicity testing of hazardous chemicals has recently been adopted in order to satisfy stricter rules and regulations related to using adult animals in toxicity testing. This paper presents optimising steps towards improving zebra fish embryo production in the laboratory. Culture conditions were maintained in the aquaria as stipulated in the OECD draft proposal for a new guideline on fish embryo tests. Furthermore, a sequence of steps were adopted and followed to improve upon previous work done in the lab in 2006. About 200 eggs were produced in one spawn trap within an hour of onset of light, an improvement over the 50 - 60 eggs produced in the previous work. This result demonstrates that with the right culture conditions and proper optimisation of procedure the required number of embryos needed for toxicity testing can be obta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zardous CHEMICALS zebra fish EMBRYO TOXICITY Testing SPAWN TRAP Culture Conditions
下载PDF
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及其组合对斑马鱼阿尔茨海默病模型认知障碍的改善作用和机制 被引量:1
2
作者 黄城益 邓淑怡 宋采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01-709,共9页
目的omega-3多不饱和脂肪酸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能够抑制M1型小胶质细胞的过度激活促炎细胞因子的释放和细胞凋亡,而EPA具有抗抑郁的作用。与EPA比较,DHA似对记忆的改... 目的omega-3多不饱和脂肪酸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能够抑制M1型小胶质细胞的过度激活促炎细胞因子的释放和细胞凋亡,而EPA具有抗抑郁的作用。与EPA比较,DHA似对记忆的改善作用更强。由于两者在食物、衰老和疾病中的比值多变,其单一和最佳组合的功效不明,本实验拟利用AD模型比较研究EPA、DHA及最佳组合改善认知障碍及神经炎症的机制。方法Al 3+诱导斑马鱼AD模型,饲予EPA、DHA或EPA+DHA(1∶2),评估新物体识别和T迷宫奖赏的记忆,GC-MS检测躯体PUFAs浓度变化,qPCR检测脑内AChE、Axl、APP、Bace1、IL-6、TNF-α、CD11b、CD206、VDAC1、Caspase-3、Caspase-9和Bax的变化,ELISA试剂盒检测脑内Aβ的浓度。结果与模型组相比,EPA仅明显改善了斑马鱼的新物体识别能力,而DHA与EPA+DHA均恢复了新物体识别和T迷宫中的记忆。给予EPA、DHA和EPA+DHA均明显抑制了Aβ的蛋白浓度变化以及IL-6、CD206、Caspase-3、Caspase-9、Bax和AChE的mRNA表达,EPA和DHA均明显抑制了Bace1、APP和TNF-α的mRNA表达。DHA和EPA+DHA还明显降低了Axl和VDAC1的mRNA表达。结论EPA+DHA的组合对Al 3+诱导斑马鱼AD模型的记忆和认知障碍具有更好的改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抑制脑内细胞凋亡情况来改善记忆和认知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A DHA 阿尔茨海默病 斑马鱼 认知 记忆 神经炎症
下载PDF
离子液体[C8mim]PF6对水生生物的毒性作用 被引量:19
3
作者 牧辉 彭新晶 +2 位作者 戴宁 陈继 张凤君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196-1201,共6页
运用评价化学品对水生生物毒性的标准试验方法,探讨离子液体1-辛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C8mim]PF6)对普通小球藻、大型蚤和斑马鱼的毒性影响.结果表明,[C8mim]PF6在实验浓度下,对普通小球藻的生长和叶绿素a的产生均有抑制作用,浓度... 运用评价化学品对水生生物毒性的标准试验方法,探讨离子液体1-辛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C8mim]PF6)对普通小球藻、大型蚤和斑马鱼的毒性影响.结果表明,[C8mim]PF6在实验浓度下,对普通小球藻的生长和叶绿素a的产生均有抑制作用,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明显,且对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更为显著.高浓度组(200mg/L)可致死部分小球藻细胞;[C8mim]PF6对大型蚤的48hLC50为4.47mg/L,属于高毒性;[C8mim]PF6对斑马鱼的96hLC50为126.08mg/L,属于低毒性.[C8mim]PF6对这3种水生生物的抑制率/致死率(EC50/LC50)随时间呈规律性变化.[C8mim]PF6与藻类的亲和性及其亲脂特性可能是其对水生生物存在潜在毒性的2个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8mim]PF6 毒性 普通小球藻 大型蚤 斑马鱼
下载PDF
氯代苯胺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及3D-QSAR分析 被引量:16
4
作者 李伟民 尹大强 +2 位作者 李时银 王学江 王连生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6-7,11,共3页
研究了 2 -氯 -4 -硝基苯胺、4-氯 -3 -硝基苯胺、2 -氯 -5 -硝基苯胺、2 ,4-二氯苯胺、3 ,4-二氯苯胺、2 ,5 -二氯苯胺、2 ,3 -二氯苯胺对斑马鱼 (Brachydaniorerio)的 96h急性毒性 ,96hLC50 分别为 6 99,2 5 8,8 63 ,7 79,6 0 8,5 2... 研究了 2 -氯 -4 -硝基苯胺、4-氯 -3 -硝基苯胺、2 -氯 -5 -硝基苯胺、2 ,4-二氯苯胺、3 ,4-二氯苯胺、2 ,5 -二氯苯胺、2 ,3 -二氯苯胺对斑马鱼 (Brachydaniorerio)的 96h急性毒性 ,96hLC50 分别为 6 99,2 5 8,8 63 ,7 79,6 0 8,5 2 3 ,0 49mg L。运用三维定量结构活性相关模型(3D -QSAR)对这些化合物的毒性效应和构效关系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估算毒性值与实际观测值相关性较好 ,相关系数R2 =0 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代苯胺 斑马鱼 急性毒性 3D-QSAR
下载PDF
5种重金属暴露对斑马鱼呼吸运动的影响 被引量:24
5
作者 汪红军 李嗣新 +2 位作者 周连凤 郑金秀 梁友光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675-1680,共6页
为了探讨外源性重金属暴露对鱼类呼吸反应的影响,利用鱼类的呼吸参数的变化来预警水体污染。尝试以斑马鱼为实验生物,进行了5种重金属离子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实验;应用生物早期预警系统(BIO-SENSOR 7008),研究了斑马鱼在不同重金属浓度... 为了探讨外源性重金属暴露对鱼类呼吸反应的影响,利用鱼类的呼吸参数的变化来预警水体污染。尝试以斑马鱼为实验生物,进行了5种重金属离子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实验;应用生物早期预警系统(BIO-SENSOR 7008),研究了斑马鱼在不同重金属浓度暴露1 h后的呼吸反应变化情况及预警结果。结果表明,Hg2+、Cu2+、Cd2+、Zn2+、Pb2+等重金属对斑马鱼的96 hLC50分别为0.14、0.174、6.497、44.48、116.432 mg.L-1;安全浓度分别为0.014、0.017、0.65、4.5、11.6 mg.L-1;应用呼吸参数的预警浓度分别为0.08、0.08、4.8、7.5、105 mg.L-1。其中系列浓度Hg2+暴露下斑马鱼呼吸频率和呼吸强度都显著升高(F=2.75,P<0.05;F=28.95,P<0.01);Cu2+、Cd2+等暴露对斑马鱼呼吸频率和呼吸强度先升高再降低(P<0.01);Zn2+暴露则对斑马鱼呼吸运动具有显著抑制作用(P<0.01);而Pb2+对斑马鱼呼吸强度影响较小(P>0.05)。斑马鱼呼吸参数作为生物监测指标来预警水体Hg2+、Cu2+、Zn2+等重金属污染较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 呼吸反应 重金属污染 生物早期预警
下载PDF
硫代磷酸酯类化合物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及QSAR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宇 刘树深 +3 位作者 高树梅 王海燕 王晓栋 王连生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39-143,共5页
实验测定了9种硫代磷酸酯类化合物(倍硫磷、氨磺磷、氯硫磷、杀螟松、碘硫磷、皮蝇硫磷、异氯磷、甲基对硫磷、乙基溴硫磷)对斑马鱼(Brachydaniorerio)的急性毒性96h-LC50值,分别为0.95、4.52、1.95、3.03、0.85、0.56、3.44、3.44和0.8... 实验测定了9种硫代磷酸酯类化合物(倍硫磷、氨磺磷、氯硫磷、杀螟松、碘硫磷、皮蝇硫磷、异氯磷、甲基对硫磷、乙基溴硫磷)对斑马鱼(Brachydaniorerio)的急性毒性96h-LC50值,分别为0.95、4.52、1.95、3.03、0.85、0.56、3.44、3.44和0.82mg·L-1,其中倍硫磷、碘硫磷、皮蝇硫磷和乙基溴硫磷属于剧毒,其他5种(氨磺磷、氯硫磷、杀螟松、异氯磷和甲基对硫磷)属于高毒.以分子电性距离矢量(MEDV-13)有效表征硫代磷酸酯类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应用基于预测的变量选择与模型化(VSMP)方法建立急性毒性(-lgLC50)与分子结构(MEDV-13)的定量相关模型,模型的估计相关系数为0.9922,LOO检验相关系数为0.9796,表明模型具有良好的估计能力与稳健性.影响急性毒性的主要结构因素是由2个MEDV描述子表达的3个子结构碎片,即—CH3、—cCc和≥N=.其中子结构—CH3、—cCc与硫代磷酸酯类化合物母体骨架密切相关,而≥N=则反映取代基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 急性毒性 硫代磷酸酯类 分子电性距离矢量 QSAR
下载PDF
δ-六六六在斑马鱼体内的生物富集情况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梁丹涛 沈根祥 +3 位作者 胡双庆 严文杰 杨明丽 李芸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10期509-513,共5页
针对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生物富集性,以δ-六六六为模拟受试物,采用半静态法生物测试,研究该物质在斑马鱼(Brachydanio rerio)体内的生物蓄积效应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危害性,调查相关生物富集系数BCF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δ-六六六... 针对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生物富集性,以δ-六六六为模拟受试物,采用半静态法生物测试,研究该物质在斑马鱼(Brachydanio rerio)体内的生物蓄积效应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危害性,调查相关生物富集系数BCF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δ-六六六在斑马鱼体内具有时间短、蓄积作用强的生物蓄积效应。通过t-test分析,认为达到稳定态后,得到的生物富集系数不因暴露浓度不同、采样时间不同而产生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δ-六六六 生物富集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斑马鱼
下载PDF
斑马鱼外周血液及造血器官血细胞发生的观察 被引量:9
8
作者 曹文芝 刘云 +2 位作者 梁冰 姜国良 韩茵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403-409,共7页
通过对斑马鱼外周血涂片以及肝脏、肾脏和脾脏的组织印迹片进行Wright’s-Giemsa混合染色,光镜观察其中各种血细胞的大小、形态特征,并对血细胞进行分类统计,研究了斑马鱼外周及造血组织血细胞的发生过程。研究发现,斑马鱼的血细胞除红... 通过对斑马鱼外周血涂片以及肝脏、肾脏和脾脏的组织印迹片进行Wright’s-Giemsa混合染色,光镜观察其中各种血细胞的大小、形态特征,并对血细胞进行分类统计,研究了斑马鱼外周及造血组织血细胞的发生过程。研究发现,斑马鱼的血细胞除红细胞外,还包括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少量的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血栓细胞。斑马鱼血细胞的发育大致经过3个阶段,即原始阶段、幼稚阶段和成熟阶段。造血母细胞从造血器官释放入外周血中有一个成熟过程。原始红细胞只在肾脏中出现,而肾脏中幼稚型红细胞的数目也最多。原始粒细胞、原单核细胞和原淋巴细胞在3种器官中均有出现,肾脏最多。可见肾脏是斑马鱼主要造血器官,脾脏和肝脏是其辅助造血器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 血细胞 血细胞发生 造血器官
下载PDF
三苯基锡和五氯酚对斑马鱼急性毒性作用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9
作者 宋志慧 王庆伟 +1 位作者 杨鲁娜 丛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12201-12204,共4页
[目的]研究三苯基锡(TPT)和五氯酚(PCP)对斑马鱼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探讨TPT和PCP对斑马鱼的毒性作用。[方法]以斑马鱼为受试生物,采用半静态法对斑马鱼进行驯养和试验,测定TPT和PCP对斑马鱼的LC50、联合毒性作用类型和对POD活... [目的]研究三苯基锡(TPT)和五氯酚(PCP)对斑马鱼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探讨TPT和PCP对斑马鱼的毒性作用。[方法]以斑马鱼为受试生物,采用半静态法对斑马鱼进行驯养和试验,测定TPT和PCP对斑马鱼的LC50、联合毒性作用类型和对POD活性的影响。[结果]TPT和PCP对斑马鱼的96 hLC50分别为12.313和61.195μg/L,毒性顺序为TPT>PCP。TPT和PCP暴露1 d胁迫斑马鱼POD为诱导-抑制效应,暴露7 d胁迫斑马鱼POD为抑制效应。且暴露1 d和暴露7 d酶活性变化均显著。[结论]TPT和PCP为剧毒物质,TPT和PCP联合作用类型为协同作用;TPT和PCP单一胁迫斑马鱼POD活性变化显著,可为有机物污染对水生生物毒性机理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 三苯基锡 五氯酚 半致死浓度(LC50) 过氧化物酶
下载PDF
链霉素生产废水对斑马鱼肌肉组织SOD活性和MDA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沈洪艳 王丽新 +3 位作者 杨金迪 高吉喜 焦晓会 刘军伟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303-308,共6页
采用室内暴露实验方法,研究体积分数分别为0,10%,30%,50%和70%的链霉素生产废水15d内对斑马鱼肌肉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斑马鱼肌肉SOD活性在第3天受到显著诱导,体积分数50%实验组SOD活性达到最大... 采用室内暴露实验方法,研究体积分数分别为0,10%,30%,50%和70%的链霉素生产废水15d内对斑马鱼肌肉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斑马鱼肌肉SOD活性在第3天受到显著诱导,体积分数50%实验组SOD活性达到最大值30.56U/mg。体积分数70%实验组SOD活性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体积分数30%和50%实验组MDA活性在第3天受到显著诱导,在第6天大幅度下降,降幅分别为43.04%和47.50%,第12天和第15天,MDA活性都高于对照组。暴露期间体积分数10%和70%实验组的MDA活性高于对照组。实验表明,鱼体肌肉组织SOD活性和MDA含量在暴露过程中变化明显,该链霉素生产废水已经对斑马鱼产生了氧化损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霉素 废水 斑马鱼 SOD MDA
下载PDF
HgCl_2对斑马鱼SOD,AChE酶活性和基因相对转录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何桢 牟文 +8 位作者 周巧巧 杨雪 张灿 胡芹芹 胡晓静 郭佳 钟秋 熊丽 刘德立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2011年第6期649-654,共6页
以HgCl2为实验毒物,研究其对斑马鱼的毒性效应,经染毒后,分别在第1天和第7天取斑马鱼的肌肉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半定量RT-PCR检测肌肉中乙酰胆碱酯酶、细胞色素P450(CYP1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基... 以HgCl2为实验毒物,研究其对斑马鱼的毒性效应,经染毒后,分别在第1天和第7天取斑马鱼的肌肉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半定量RT-PCR检测肌肉中乙酰胆碱酯酶、细胞色素P450(CYP1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基因的相对转录量。结果显示HgCl2对斑马鱼的毒性很强,低浓度染毒1d后,基因转录量显著变化,而酶活性7d后才有显著变化。HgCl2对斑马鱼96h-LC50为244.06μg·L-1;AChE活性和基因相对转录量在第1天呈下降趋势;第7天,酶活性依然下降,但基因相对转录量在低、中浓度组呈上升趋势;高浓度组呈下降趋势,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SOD活性第7天表现促进作用,与染毒浓度成正相关,并有显著性差异;Cu/Zn-SOD基因转录量第1天总体呈下降趋势,第7天低浓度HgCl2对Cu/Zn-SOD基因转录量有诱导作用,高浓度有抑制作用。CYP1A基因相对转录量第1天整体呈下降趋势;第7天呈现出低浓度升高,中、高浓度降低的变化规律。以上结果说明基因转录水平的变化比其蛋白翻译水平的变化出现更早,更灵敏,因此可作为环境污染物的早期预警;同时说明污染物对生物大分子的影响比较复杂,受多种因素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gck 斑马鱼 ACHE CYP IA Cu/Zn—SOD
下载PDF
360种农药制剂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研究 被引量:18
12
作者 才冰 袁善奎 +3 位作者 曲甍甍 刘顺 刘茜 瞿唯钢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11年第1期31-34,共4页
采用半静态法测定了360种常用农药制剂(包括135种有效成分)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其中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不同类别农药所占的比例分别为67.5%、16.1%、13.6%、2.8%。结果表明:49%的制剂对斑马鱼表现高毒或剧毒,涉... 采用半静态法测定了360种常用农药制剂(包括135种有效成分)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其中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不同类别农药所占的比例分别为67.5%、16.1%、13.6%、2.8%。结果表明:49%的制剂对斑马鱼表现高毒或剧毒,涉及25种农药有效成分,主要为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的毒性相对较低,微生物农药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较低,而部分植物源农药的急性毒性较高;相同有效成分的不同制剂之间由于有效成分含量、剂型及加工工艺的不同,会出现毒性存在差异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 斑马鱼 急性毒性 LC50
下载PDF
吴茱萸碱对心脏毒性的体内和体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邓银华 陈丽 +2 位作者 彭敏 肖意川 戴迎春 《中国药师》 CAS 2021年第4期653-657,共5页
目的:通过体内和体外实验探讨吴茱萸碱对心脏的毒性。方法:原代培养SD乳鼠心肌细胞,采用CCK-8检测试剂盒观察不同浓度吴茱萸碱对大鼠心肌细胞生存活力影响,同时观察不同浓度吴茱萸碱对心肌细胞乳酸脱氢酶(LDH)释放量、丙二醛(MDA)水平... 目的:通过体内和体外实验探讨吴茱萸碱对心脏的毒性。方法:原代培养SD乳鼠心肌细胞,采用CCK-8检测试剂盒观察不同浓度吴茱萸碱对大鼠心肌细胞生存活力影响,同时观察不同浓度吴茱萸碱对心肌细胞乳酸脱氢酶(LDH)释放量、丙二醛(MDA)水平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利用斑马鱼在体实验,测定吴茱萸碱最大非致死浓度(MNLC)和10%致死浓度(LC10),并观察吴茱萸碱对斑马鱼心率、心律和心脏形态学改变。结果:31.3μg·ml-1浓度及以上的吴茱萸碱可降低心肌细胞生存活力,增加LDH释放量和MDA水平,降低SOD活性。吴茱萸碱对斑马鱼的MNLC为113.4 ng·ml-1,LC10为354 ng·ml-1。与对照组相比,吴茱萸碱可导致斑马鱼心率降低,心律无明显变化,心包形态学改变和静脉窦和动脉球直线距离增大。结论:通过在体和离体试验发现吴茱萸碱对心脏具有一定的毒性,可能与氧化应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茱萸碱 心脏毒性 心肌细胞 斑马鱼 氧化应激
下载PDF
斑马鱼原肌球蛋白基因克隆表达及免疫学鉴定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荔 陈樱麟 +1 位作者 闫浩 刘志刚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6-30,共5页
克隆斑马鱼原肌球蛋白的基因并表达纯化出重组蛋白,对其免疫学特性进行鉴定。提取斑马鱼总RNA,采用RT-PCR克隆斑马鱼原肌球蛋白的全长基因,根据序列设计带有酶切位点的特异性引物,扩增斑马鱼原肌球蛋白基因的完整开放阅读框,连入载体pET... 克隆斑马鱼原肌球蛋白的基因并表达纯化出重组蛋白,对其免疫学特性进行鉴定。提取斑马鱼总RNA,采用RT-PCR克隆斑马鱼原肌球蛋白的全长基因,根据序列设计带有酶切位点的特异性引物,扩增斑马鱼原肌球蛋白基因的完整开放阅读框,连入载体pET-28a,在大肠杆菌BL21(DE3)菌株中通过IPTG诱导得到重组斑马鱼原肌球蛋白。重组蛋白经Ni 2+亲和层析柱纯化后进行Western-blot检测。获得斑马鱼原肌球蛋白基因,Western-blot结果显示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活性。本研究成功克隆并表达了斑马鱼原肌球蛋白基因,经免疫学鉴定发现其具有过敏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 原肌球蛋白 过敏原
下载PDF
柴油对斑马鱼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影响 被引量:19
15
作者 沈盎绿 沈新强 《海洋渔业》 CSCD 2005年第4期314-318,共5页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柴油处理液对斑马鱼死亡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影响。结果表明:380号柴油处理对斑马鱼的96h半致死浓度为450mg/L;低浓度的柴油处理对斑马鱼肌肉中SOD和CAT活性起诱导作用,而高浓度则起抑制作用,...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柴油处理液对斑马鱼死亡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影响。结果表明:380号柴油处理对斑马鱼的96h半致死浓度为450mg/L;低浓度的柴油处理对斑马鱼肌肉中SOD和CAT活性起诱导作用,而高浓度则起抑制作用,在处理浓度为300mg/L时SOD和CAT活性达到最高值,在试验过程中存在明显的"毒理兴奋"作用。建议以斑马鱼肌肉中SOD和CAT活性变化作为水环境监测的生物指标,从而达到评价水生生态环境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 斑马鱼 超氧化物歧化酶 过氧化氢酶
下载PDF
斑马鱼在Cu^(2+)胁迫下运动行为变化研究及其应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英才 王树磊 +2 位作者 唐剑锋 李立 张晶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20-26,共7页
以斑马鱼为指示生物,系统研究了斑马鱼在Cu2+的胁迫下其运动行为变化规律,发现斑马鱼的游动速度、群体分布特征、分布区域与游动姿态均会发生明显改变。具体表现为:短期内斑马鱼的游动速度与游动距离,群体平均间距与紧凑度,平均短轴与... 以斑马鱼为指示生物,系统研究了斑马鱼在Cu2+的胁迫下其运动行为变化规律,发现斑马鱼的游动速度、群体分布特征、分布区域与游动姿态均会发生明显改变。具体表现为:短期内斑马鱼的游动速度与游动距离,群体平均间距与紧凑度,平均短轴与平均长轴长度均会出现快速增加,在不同区域出现的概率差异缩小;随着时间延长,斑马鱼加速后的游动速度与游动距离,群体平均间距与紧凑度,平均短轴与平均长轴长度又会出现快速下降,在不同区域出现的概率又重新分化。随着毒害的进一步加深,斑马鱼的运动能力会进一步下降,表现为各运动参数的变幅收窄。分析斑马鱼的这些运动特征,可以判断水体中Cu2+的浓度。对6种典型毒物的测试结果表明,与传统采用鱼类死亡作为判断终点的毒性测试方法相比,利用鱼类行为变化的测试方法能显著缩短测试时间,提高测试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性测试 行为变化 水质监测预警 斑马鱼
下载PDF
药物处理对失眠症斑马鱼睡眠的影响以及相关作用机制 被引量:17
17
作者 何东方 张丽军 刘梅颜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7年第3期326-330,334,共6页
目的观察药物处理对失眠症斑马鱼睡眠的改善作用,并探讨银杏叶滴丸(GBP)对γ-氨基丁酸A型受体α1亚单位(GABRA1)和褪黑素受体1类亚型(MTNR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咖啡因诱导活体斑马鱼建立失眠模型,分别水溶给予GBP(低剂量组56μg/m... 目的观察药物处理对失眠症斑马鱼睡眠的改善作用,并探讨银杏叶滴丸(GBP)对γ-氨基丁酸A型受体α1亚单位(GABRA1)和褪黑素受体1类亚型(MTNR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咖啡因诱导活体斑马鱼建立失眠模型,分别水溶给予GBP(低剂量组56μg/mL、中剂量组167μg/mL、高剂量组500μg/mL)、金纳多(Ginaton,低剂量组56μg/mL、中剂量组167μg/mL、高剂量组500μg/mL)和氯化锂(阳性对照组,500μM),同时设置正常对照组和失眠组,应用行为分析仪定量斑马鱼处于失眠状态的时间,评价GBP对斑马鱼睡眠的改善作用。另取失眠模型斑马鱼,水溶给予GBP56、167、500μg/mL,同时设置正常对照组和失眠组,采用RT-PCR检测GABRA1和MTNR1 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在观察的1 h(3600 s)内,失眠组斑马鱼失眠时间多于正常对照组,(1598±277)s vs.(1240±129)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阳性对照组斑马鱼失眠时间为(1368±170)s,少于失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的GBP对睡眠的改善作用分别为72%、95%和97%。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的Ginaton对睡眠的改善作用分别为78%、80%和9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GBP低剂量组GABRA1 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失眠组、GBP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失眠组比较,GBP低剂量组GABRA1 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TNR1 mRNA相对表达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失眠组、GBP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GBP中剂量组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失眠组比较,GBP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低、中、高浓度银杏叶滴丸和金纳多对失眠症斑马鱼睡眠均有显著改善作用;银杏叶滴丸改善睡眠的可能机制为抑制GABRA1的表达和改善MTNR1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 失眠 抑郁 γ-氨基丁酸A型受体 褪黑素受体
下载PDF
四溴双酚A对斑马鱼游动行为的毒性效应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周斯芸 张瑛 +2 位作者 魏倡 倪芳 全燮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87-391,共5页
通过3D生物传感器实时监测暴露在四溴双酚A(TBBPA)污染水体中的斑马鱼游动行为的变化,分析TBBPA对斑马鱼的毒性效应。3D生物传感器利用两个垂直摄像头来监测鱼的游动行为,包括游速和垂直位置等。结果表明,不同质量浓度区间的TBBPA对... 通过3D生物传感器实时监测暴露在四溴双酚A(TBBPA)污染水体中的斑马鱼游动行为的变化,分析TBBPA对斑马鱼的毒性效应。3D生物传感器利用两个垂直摄像头来监测鱼的游动行为,包括游速和垂直位置等。结果表明,不同质量浓度区间的TBBPA对斑马鱼游动行为的影响有所差别:低质量浓度(〈2 mg/L)时对斑马鱼游动行为几乎没有影响;中质量浓度(5~10 mg/L)时,斑马鱼的游速先增大后减小,随TBBPA质量浓度增加游速增大幅度也有所增加,且游动位置上移;高质量浓度(100 mg/L)时,斑马鱼游速随TBBPA质量浓度增高而降低,且游动位置下移。这表明可以通过监测斑马鱼的行为变化来表征TBBPA对水生态的毒性效应,采用游速和游动位置作为判断鱼类行为异常的指标较之传统方法更能表征低浓度、低毒性的污染物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学 生物监测 四溴双酚A 斑马鱼
下载PDF
应用斑马鱼对农药污染的饮用水和地表水源水毒性快速检测 被引量:8
19
作者 潘力军 高世荣 +3 位作者 宋瑞金 许永香 王友斌 王俊起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4-5,25,共3页
目的:检测饮用水和地表水源水的农药污染,为建立水质综合毒性的快速检测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斑马鱼的急性毒性试验检测饮用水和地表水源水的毒性,用SPSS12.0统计分析计算斑马鱼的LC50。结果:对于0.2%的高渗甲维盐和25%毒死蜱氯氰菊... 目的:检测饮用水和地表水源水的农药污染,为建立水质综合毒性的快速检测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斑马鱼的急性毒性试验检测饮用水和地表水源水的毒性,用SPSS12.0统计分析计算斑马鱼的LC50。结果:对于0.2%的高渗甲维盐和25%毒死蜱氯氰菊酯乳液污染的饮用水和地表水,斑马鱼24 h LC50可以用来代替48 h和96 h LC50;在毒性测试过程中,斑马鱼对两种农药具有较高的灵敏性,最低可以达到微克。结论:斑马鱼的急性毒性测试结果可以用来快速检测饮用水和地表水源水农药污染的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 农药 污染 毒性
下载PDF
基于斑马鱼模型进行马兜铃酸心血管毒性的评价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云祥 张城达 +7 位作者 张丽丽 李磊 辛艳飞 张立将 刘洪翠 黄燕烽 李春启 宣尧仙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891-1894,I0006,I0007,共6页
目的:利用斑马鱼模型对马兜铃酸进行心血管毒性的评价。方法:设置4个不同浓度的马兜铃酸溶液,同时设置空白对照组(养鱼水处理组)和溶剂对照组(0.1%DMSO)处理一定阶段的野生型AB系斑马鱼幼鱼至实验终点,每个浓度处理30尾斑马鱼。待测药... 目的:利用斑马鱼模型对马兜铃酸进行心血管毒性的评价。方法:设置4个不同浓度的马兜铃酸溶液,同时设置空白对照组(养鱼水处理组)和溶剂对照组(0.1%DMSO)处理一定阶段的野生型AB系斑马鱼幼鱼至实验终点,每个浓度处理30尾斑马鱼。待测药物处理斑马鱼4 h后,随机选择10尾斑马鱼对心率进行计数。待测药物处理至实验终点时,在立体解剖显微镜下观察有无心包水肿、血流速度变化、血栓及出血等,计算各表型发生率。另设置4个不同浓度的马兜铃酸溶液,并分别设置空白对照组(养鱼水处理组)和溶剂对照组(0.9%Na Cl注射液)处理组,至实验终点每个浓度收集100尾斑马鱼(-80℃贮存),提取mRNA反转成c DNA样本后,进行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斑马鱼组织中MicroRNA146a的表达。结果:当马兜铃酸浓度≥MNLC/3时,可诱发斑马鱼心血管毒性,并呈现浓度相关性增加,表现为血流变慢或(和)缺失、静脉窦处瘀血、静脉窦处水肿和心率变慢(仅LC10处理组),未见心律不齐。荧光定量RT-PCR结果显示,马兜铃酸的4个浓度MNLC10、MNLC/3、MNLC、LC10均显著提高MicroRNA146a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P<0.01),且存在一定的浓度关系。结论:马兜铃酸具有一定的心血管毒性作用,且具有浓度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 马兜铃酸 心血管毒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