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模糊推理和有限状态机的行为决策
1
作者 王亮 苏东旭 +2 位作者 杨兴龙 马文峰 王子军 《价值工程》 2023年第18期133-135,共3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应用于单向双车道的规则型行为决策算法,通过将模糊推理与有限状态机相结合,提高了算法的可行性和决策结果的准确性。基于有限状态机的决策方法具备场景遍历广度优势,但对某一特定场景缺乏遍历的深度,其状态转移条件也较... 本文提出了一种应用于单向双车道的规则型行为决策算法,通过将模糊推理与有限状态机相结合,提高了算法的可行性和决策结果的准确性。基于有限状态机的决策方法具备场景遍历广度优势,但对某一特定场景缺乏遍历的深度,其状态转移条件也较为简单。使用层次状态机与模糊推理相结合的决策算法,其不仅能提升场景遍历深度,还能根据速度和距离进行自适应调节,进一步提升换道决策的准确性与合理性。先在Matlab自动驾驶工具箱中建立道路场景,然后提出并构建基于模糊推理和有限状态机的行为决策模型,采用B样条曲线进行轨迹规划、模型预测控制进行路径跟踪,最后通过Simulink仿真验证了决策系统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推理 层次状态机 换道决策
下载PDF
基于数值仿真的扭力梁变形对前束外倾影响的分析
2
作者 李欢 余振龙 +2 位作者 于飞 刘宁 张鑫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8-62,73,共6页
为研究扭力梁悬架车辆在整车下线状态下由于扭力梁变形对前束外倾角产生的影响,以某电动出租车扭力梁前束外倾角为研究对象,利用数值仿真技术和台架验证相结合的方式,在扭力梁零/部件开发阶段就完成前束外倾角的机加工补偿和台架验证。... 为研究扭力梁悬架车辆在整车下线状态下由于扭力梁变形对前束外倾角产生的影响,以某电动出租车扭力梁前束外倾角为研究对象,利用数值仿真技术和台架验证相结合的方式,在扭力梁零/部件开发阶段就完成前束外倾角的机加工补偿和台架验证。相比传统利用小批量整车前束外倾角的统计分析结果对扭力梁前束外倾角进行机加工补偿的方法,该方法大幅缩短了开发周期,为主机厂对扭力梁悬架前束外倾角的机加工补偿提供了新的设计和验证方法。主要结果如下:1)利用扭力梁变形数值仿真方法,计算求得弹簧对扭力梁施加下线载荷后的扭力梁前束角变化为2.7′、外倾角变化为-31.5′;2)扭力梁结构对前束角变化影响较小,对外倾角变化影响较大;3)基于扭力梁前束外倾角数值仿真变形结果,给与扭力梁前束外倾角等值、反向的机加工角度补偿,利用扭力梁悬架系统台架进行实物验证;4)对比扭力梁前束外倾角变化的数值仿真数据和台架验证数据,误差均在10%以内,扭力梁变形数值仿真结果与台架验证结果的一致性较好。最后,通过整车批量验证,较好地满足了主机厂的生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扭力梁变形 前束外倾角 数值仿真 台架验证
下载PDF
浅析尺寸工程在汽车产品开发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陈钰 王艳伟 +2 位作者 崔翠 王昊阳 史承婕 《汽车工艺与材料》 2024年第3期26-31,共6页
为提高整车缝隙的外观感知质量,阐述了汽车在产品开发全生命周期的尺寸工程工作内容及应用,进而引入用户视角,构建兼顾客观数值和主观用户感知的整车静态外观尺寸技术规范(DTS)设定思路;应用虚拟评审技术,保证DTS设定的合理性;建立精致... 为提高整车缝隙的外观感知质量,阐述了汽车在产品开发全生命周期的尺寸工程工作内容及应用,进而引入用户视角,构建兼顾客观数值和主观用户感知的整车静态外观尺寸技术规范(DTS)设定思路;应用虚拟评审技术,保证DTS设定的合理性;建立精致工程及看穿性评价标准,实现兼顾造型意图和工艺能力的实车效果,旨在平衡成本和质量,从而实现质量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寸工程 外观品质 工艺能力 质量目标
下载PDF
某乘用车发动机盖疲劳耐久问题分析解决 被引量:2
4
作者 乔俊贤 《汽车实用技术》 2024年第1期136-140,共5页
文章通过对某车型发动机盖在开闭耐久试验中出现的钣金开裂、磕碰等问题进行研究。系统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重点聚焦发动机盖限位不足的问题,提出多个解决方案,并通过仿真分析、试验验证等手段验证方案的可行性。同时全面考虑解决该... 文章通过对某车型发动机盖在开闭耐久试验中出现的钣金开裂、磕碰等问题进行研究。系统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重点聚焦发动机盖限位不足的问题,提出多个解决方案,并通过仿真分析、试验验证等手段验证方案的可行性。同时全面考虑解决该问题的周期、投入成本等因素,最终提出了一种低成本方案,即限位块采用实心和优化螺纹结构来解决该试验问题对各类车型的发动机盖设计过程中出现的类似问题,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盖 疲劳耐久 限位结构
下载PDF
乘用车冷启动窜动异响分析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侯成伟 张鹏飞 全玉辉 《汽车维修》 2024年第1期31-32,共2页
自动挡车型P挡的作用为辅助驻车,通过将驻车棘爪卡在驻车齿内来实现。正常情况下P/N挡时离合器挡位不结合,发动机与整车是脱开的,针对售后市场出现冷启动(P挡),车辆有前后窜动并伴随异响发生,推测此时很有可能已经有动力通过变速箱传到... 自动挡车型P挡的作用为辅助驻车,通过将驻车棘爪卡在驻车齿内来实现。正常情况下P/N挡时离合器挡位不结合,发动机与整车是脱开的,针对售后市场出现冷启动(P挡),车辆有前后窜动并伴随异响发生,推测此时很有可能已经有动力通过变速箱传到来车轮。通过采用理论分析、扩大样本排查、问题工况复现、标定参数优化、实车跟踪验证等手段,最终解决了此问题。减少了售后市场上的抱怨,节省了售后对变速箱的索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乘用车 变速箱 冷启动 离合器 异响 驻车 挡位 标定参数
下载PDF
以“1+X”证书制度为背景的汽车专业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
6
作者 王贵荣 常化磊 《汽车维修技师》 2024年第6期45-46,共2页
“1+X”证书制度的本质内涵就是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实现书证融通,主要体现在: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与各个层次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标准相互对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高校学生无可避免地受到多元化的意识形态的冲击,在这种形势下... “1+X”证书制度的本质内涵就是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实现书证融通,主要体现在: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与各个层次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标准相互对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高校学生无可避免地受到多元化的意识形态的冲击,在这种形势下,职业院校纷纷探索课程思政融入“1+X”证书制度的融合路径,实现思政元素、职业技能、职业素养的有机融合,实现全方位育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教学标准 课程思政 全方位育人 职业院校 技能等级 等级证书 证书制度 职业技能
下载PDF
基于雷达模拟器的ADAS仿真测试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孙运玺 王晰聪 +2 位作者 刘德利 谷原野 王升鑫 《汽车电器》 2024年第4期71-73,共3页
毫米波雷达加摄像头融合的智能驾驶控制方案,对其信号级虚拟仿真测试验证具有一定难度。为此,文章基于雷达模拟器对ADAS仿真测试进行研究及测试实践应用。
关键词 雷达模拟器 ADAS 仿真测试
下载PDF
基于内高压成形的副车架管梁逆向重构降内压研究
8
作者 李欢 李云鹏 +3 位作者 雷娇娇 刘宁 余振龙 罗大勇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8-116,共9页
在保证成形精度的前提下,为实现内高压成形零件的低成形内压化设计从而降低生产成本,针对某副车架内高压成形管梁,提出了一种正向设计和逆向重构的低成形内压化的设计方法,主要包括应用正向设计技术完成内高压成形管梁结构设计;利用数... 在保证成形精度的前提下,为实现内高压成形零件的低成形内压化设计从而降低生产成本,针对某副车架内高压成形管梁,提出了一种正向设计和逆向重构的低成形内压化的设计方法,主要包括应用正向设计技术完成内高压成形管梁结构设计;利用数值模拟技术确定成形内压在205 MPa较高水平时,可以保证管梁的成形精度,高成形内压不利于内高压成形管梁生产成本的控制;利用逆向重构技术对管梁完成逆向重构,其在95 MPa成形内压下的成形精度,即可达到初始模型在205 MPa成形内压下的成形精度水平;依据管梁的逆向重构模型完成样件试制和工艺试验,验证了模拟结果的正确性。相比初始模型205 MPa成形内压下的仿真结果,该方法最终实现成形内压降低53.7%,最大贴模偏差降低25.0%,同时实现最小壁厚增加2.9%;应用内高压成形管梁的副车架总成最终通过了台架试验150%耐久性考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高压成形管梁 数值仿真 成形内压 正向设计 逆向重构
下载PDF
基于数值仿真的扭力梁正向开发关键技术研究
9
作者 李欢 于飞 +4 位作者 刘宁 余振龙 张明远 刘宇 杨磊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4-101,共8页
针对扭力梁正向开发的常见问题和关键技术,利用数值仿真手段,以封闭管梁和开口板梁这2种结构的扭力梁为例进行了对比研究,包括扭力梁方案设计、DMU校核、产品和工艺CAE校核、扭力梁变形数值仿真以及变形补偿等关键技术,为主机厂正向开... 针对扭力梁正向开发的常见问题和关键技术,利用数值仿真手段,以封闭管梁和开口板梁这2种结构的扭力梁为例进行了对比研究,包括扭力梁方案设计、DMU校核、产品和工艺CAE校核、扭力梁变形数值仿真以及变形补偿等关键技术,为主机厂正向开发扭力梁提供一定的参考。主要研究如下:1)依据设计输入,首先需进行横梁位置和截面设计,重点是确定横梁剪切中心,由数值仿真结果可知不同的横梁截面设计对剪切中心的Z向距离影响较大;2)在扭力梁式悬架运动间隙校核中,相比平行轮跳工况,反向轮跳工况严苛,易导致轮胎和轮罩产生干涉磨损风险;3)利用数值仿真技术研究了2种扭力梁结构的扭转刚度,相比开口板梁,封闭管梁具有较好的轻量化效果,利用数值仿真技术研究了2种扭力梁结构在扭转工况下的外应力、2种横梁成形过程中的内应力,如果横梁同位置处的内、外应力叠加,必然会产生较大的疲劳开裂风险,应从材料、结构和工艺角度给出解决方案;4)在整车下线弹簧载荷作用下,扭力梁的变形对前束和外倾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应给予扭力梁前束和外倾等值、反向机加角度补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扭力梁 正向开发 数值仿真 反向轮跳 前束和外倾
下载PDF
“1+X”证书制度下的“汽车电子电气与空调舒适系统技术”课程改革案例分析
10
作者 王贵荣 常化磊 《汽车维修技师》 2024年第4期13-15,共3页
职业院校在培养学生时,不仅要关注“技”,更要关注“德”。研究“1+X”证书制度背景下的职业院校专业课程改革,就是将课程讲授、证书考核、思政元素三者有机结合,使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思想也得到升华,从而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 职业院校在培养学生时,不仅要关注“技”,更要关注“德”。研究“1+X”证书制度背景下的职业院校专业课程改革,就是将课程讲授、证书考核、思政元素三者有机结合,使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思想也得到升华,从而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X” 课程改革
下载PDF
基于数值仿真的十字型内高压成形吸能盒优化设计
11
作者 李欢 李柏週 +2 位作者 毛成明 刘宁 刘志波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1-191,共11页
目的实现吸能盒的高碰撞吸能性和低成本化设计。方法以传统的方形冲焊结构吸能盒为研究对象,将其优化为十字型冲焊和十字型内高压成形结构吸能盒,并利用成形数值仿真技术对十字型内高压成形吸能盒进行了成形性研究,还利用碰撞数值仿真... 目的实现吸能盒的高碰撞吸能性和低成本化设计。方法以传统的方形冲焊结构吸能盒为研究对象,将其优化为十字型冲焊和十字型内高压成形结构吸能盒,并利用成形数值仿真技术对十字型内高压成形吸能盒进行了成形性研究,还利用碰撞数值仿真技术对3种吸能盒结构进行了碰撞性能研究。结果为提高碰撞吸能性,将传统方形冲焊结构吸能盒的4条主吸能常规传力路径,优化为十字型冲焊和十字型内高压成形结构吸能盒的12条主吸能传力路径,十字型内高压成形吸能盒同时能实现减重6.4%;利用成形数值仿真技术对十字型内高压成形吸能盒进行了成形性研究,结果显示十字型内高压成形吸能盒通过一模十二件生产,能具备优良的可制造性和经济性,相比方形冲焊吸能盒,十字型内高压成形吸能盒可实现降成本5.7%;利用碰撞数值仿真技术对3种吸能盒进行正面100%碰撞和正面40%偏置碰撞性能研究,相比方形冲焊吸能盒,结果显示十字型内高压成形吸能盒吸收能量分别增加12.8%和32.0%,碰撞力峰值分别降低8.4%和39.2%,比吸能分别增加20.5%和41.0%。结论相比方形冲焊吸能盒,十字型内高压成形吸能盒可实现轻量化、低成本和高碰撞吸能性,同时还兼具优良的可制造性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能盒 十字型 内高压成形 数值仿真 碰撞性
下载PDF
某乘用车座舱中控屏布置与交互设计研究
12
作者 许可 张新 +2 位作者 刘国亮 汤小虎 黄雅莲 《汽车文摘》 2024年第3期39-46,共8页
为了适应乘用车座舱中控屏尺寸日益增大的趋势,在设计阶段更好地提升中控屏人机交互体验水平,以乘用车座舱中控屏布置设计为研究对象,梳理乘用车座舱发展现状及目前中控屏人机交互存在的问题,基于多模态和多场景对座舱功能、硬件选型、... 为了适应乘用车座舱中控屏尺寸日益增大的趋势,在设计阶段更好地提升中控屏人机交互体验水平,以乘用车座舱中控屏布置设计为研究对象,梳理乘用车座舱发展现状及目前中控屏人机交互存在的问题,基于多模态和多场景对座舱功能、硬件选型、概念布局、中控屏布置、人机交互设计进行了详细分析,尤其是针对中控屏进行了Ramsis、Speos、Protopie虚拟分析,并利用Seating Buck模型、量产状态样车等完成中控屏易用性评价,确保方案切实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座舱 中控屏 概念布局 人机交互 易用性
下载PDF
基于二次开发的汽车A面及总成数据DTS检查工具开发与应用
13
作者 王艳伟 陈钰 +2 位作者 史承婕 崔翠 王昊阳 《汽车工艺与材料》 2024年第8期39-44,共6页
为了提高汽车A面及总成数据DTS检查工作质量和效率,基于CATIA的组件应用架构(CAA)技术开发了DTS快速检测应用程序,该程序可实现快速识别测量对象、取消辅助元素创建、自动获取需检查位置、自动测量间隙和段差功能,并判断合格情况,实现... 为了提高汽车A面及总成数据DTS检查工作质量和效率,基于CATIA的组件应用架构(CAA)技术开发了DTS快速检测应用程序,该程序可实现快速识别测量对象、取消辅助元素创建、自动获取需检查位置、自动测量间隙和段差功能,并判断合格情况,实现检查工作智能化。实车应用验证结果表明,检查效率提升5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A面 总成数据 CATIA 二次开发
下载PDF
以价值创造为目标的新能源汽车全生命周期成本管控模式
14
作者 张禹 +8 位作者 马付海 常印坤 于超 刘昊 徐剑波 王小宁 郑凯 肖磊 孙德正 《国企管理》 2024年第7期112-121,共10页
近年来,在全球能源形势严峻和低碳经济的时代背景下,世界各国纷纷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步伐。为了抢占更大市场份额,各车企不惜开启价格战,进一步加剧了行业竞争及残酷洗牌。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作为保证企业盈利的重要因素,成本管控能... 近年来,在全球能源形势严峻和低碳经济的时代背景下,世界各国纷纷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步伐。为了抢占更大市场份额,各车企不惜开启价格战,进一步加剧了行业竞争及残酷洗牌。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作为保证企业盈利的重要因素,成本管控能力成为新能源车企生存与发展必须具备的首要能力。在此背景下,作为我国发展自主品牌新能源乘用车的重点骨干企业,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将成本管控与成本分析相结合,围绕在研新能源车型和在产重点车型,构建了一套全生命周期、全要素、全价值链的成本管控方式,从新能源车型策划启动开始,直至车型EOP结束,实施全生命周期成本管控,极大地提升了企业对零部件成本、工装模具投资等关键成本的精细管理水平,实现了成本管理流程再造、生产成本精准高效压减,提升了企业的竞争能力,为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成本管控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车型成本管控 财务价值创造 项目成本分析
下载PDF
某MPV牵引装置强度分析与改进设计
15
作者 肖璇 李智涛 《汽车工程师》 2024年第1期43-48,共6页
为使某MPV牵引装置强度满足设计目标,保障牵引装置在极限工况下不发生断裂失效,通过ABAQUS隐式分析对牵引装置进行不同工况下的强度分析和改进设计分析,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增加料厚对牵引装置强度改善明显,但需要配合采用翻边、打孔、增... 为使某MPV牵引装置强度满足设计目标,保障牵引装置在极限工况下不发生断裂失效,通过ABAQUS隐式分析对牵引装置进行不同工况下的强度分析和改进设计分析,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增加料厚对牵引装置强度改善明显,但需要配合采用翻边、打孔、增加加强筋等结构特征优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引装置 强度分析 模拟仿真
下载PDF
整车怠速启停功能对排放影响研究及优化
16
作者 杨雨晨 卫守琦 +3 位作者 林万国 张鹏飞 杜立东 赵中南 《汽车电器》 2024年第7期57-60,共4页
为了探究怠速启停功能对排放的影响,文章依托国Ⅵ某燃油车进行开关怠速启停WLTC排放对比试验,通过对排放污染物测试结果分析,发现单纯开关怠速启停功能,NOx排放结果会有约18%恶化。根据排放秒采数据精准识别NOx排放污染物差异点,针对差... 为了探究怠速启停功能对排放的影响,文章依托国Ⅵ某燃油车进行开关怠速启停WLTC排放对比试验,通过对排放污染物测试结果分析,发现单纯开关怠速启停功能,NOx排放结果会有约18%恶化。根据排放秒采数据精准识别NOx排放污染物差异点,针对差异点进行控制发动机加浓自动起机后空燃比以及清氧模块空燃比,并推迟该工况点火角,改变发动机燃烧情况,降低NOx排放物生成。该优化方案为后续整车怠速启停功能开启后排放提供优化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怠速启停 减排 环保 排放 加浓 空燃比
下载PDF
副车架衬套对整车平顺性及噪音的影响分析
17
作者 王彬 王蕾 +1 位作者 厉智勇 孔亚飞 《汽车工业研究》 2024年第2期58-60,共3页
针对某一在研车型的副车架与车身采用不同的连接方式,本文通过主观评价和客观测试相结合的方法,验证副车架衬套对整车平顺性和路面噪音的影响。主观评价以十分制为打分原则,客观测试以随机路面及脉冲路面有效振动为指标。试验结果表明,... 针对某一在研车型的副车架与车身采用不同的连接方式,本文通过主观评价和客观测试相结合的方法,验证副车架衬套对整车平顺性和路面噪音的影响。主观评价以十分制为打分原则,客观测试以随机路面及脉冲路面有效振动为指标。试验结果表明,副车架采用衬套方案相比无衬套方案,对整车平顺性和路面噪音均存在有利的影响,其中对噪音影响尤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车架 衬套 主观评价 客观测试 整车平顺性路面噪音
下载PDF
基于Polygon-Nurbs混合建模的汽车造型数字化设计
18
作者 孙志文 《工业设计》 2024年第7期76-79,共4页
文章阐述了汽车造型数字化设计中Polygon建模与Nurbs建模的特点与适用情境。提出了一种基于Polygon-Nurbs混合建模的汽车造型数字化设计方法。该建模方法的核心流程是先采用多边形确定形体,再使用Nurbs建模构建稳定的曲面。基于该混合... 文章阐述了汽车造型数字化设计中Polygon建模与Nurbs建模的特点与适用情境。提出了一种基于Polygon-Nurbs混合建模的汽车造型数字化设计方法。该建模方法的核心流程是先采用多边形确定形体,再使用Nurbs建模构建稳定的曲面。基于该混合建模思路,进行了汽车造型设计实践,证明了该建模方法能够发挥两种建模方式的优点,快速准确构建形体,并能生成高质量的曲面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设计 Polygon建模 NURBS建模 汽车造型 数字化设计
下载PDF
乘用车坡路控制方法研究
19
作者 马程翔 侯成伟 +2 位作者 刘万喜 叶伟凡 王斌 《汽车工业研究》 2024年第3期55-58,共4页
为了提升车辆在坡路行驶的动力性能,采用一种自动变速器坡路模式换挡控制方法。通过传感器监测实际坡度的情况,控制算法自动切换使用动力性较强的换挡map,避免车辆在坡路时出现动力不足、频繁换挡的情况。本研究方法能够有效提升车辆在... 为了提升车辆在坡路行驶的动力性能,采用一种自动变速器坡路模式换挡控制方法。通过传感器监测实际坡度的情况,控制算法自动切换使用动力性较强的换挡map,避免车辆在坡路时出现动力不足、频繁换挡的情况。本研究方法能够有效提升车辆在坡路驾驶时的体验,可为后续车型开发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乘用车 自动变速器 坡路控制 驾驶体验
下载PDF
双电机混动系统驱动模式动力性切换控制研究
20
作者 杜立东 张鹏飞 +1 位作者 卫守琦 刘甲一 《汽车工业研究》 2024年第3期43-47,共5页
为改善某新型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动力性,确保能够发挥车辆最大动力,本文对双电机串并联系统结构进行分析,介绍纯电、串联、并联三种驱动模式,并设计实时计算混动系统纯电能力、串联能力、并联能力的模型,通过驱动模式动力性切换控制策略... 为改善某新型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动力性,确保能够发挥车辆最大动力,本文对双电机串并联系统结构进行分析,介绍纯电、串联、并联三种驱动模式,并设计实时计算混动系统纯电能力、串联能力、并联能力的模型,通过驱动模式动力性切换控制策略,选择能力更大的驱动模式并切换,以满足动力性需求。对该控制策略进行实车测试,结果表明:在当前驱动模式不满足驾驶员扭矩需求时,该系统能有效地向能力更大的驱动模式切换,切换完成后整车动力得到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电机混动系统 驱动模式切换 动力提升 控制策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