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银杏酮酯对小胶质细胞炎症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热爱拉·阿合力江 刘新娟 +10 位作者 杨光 童雨婷 高外毛 胡凯帆 潘洁 高崎 邢越阳 王星禹 赵妍 王健 徐颖 《上海中医药杂志》 CSCD 2024年第6期82-87,100,共7页
目的探讨银杏酮酯(GBE50)通过抑制小胶质细胞的炎症反应对神经元突触损伤的影响。方法①采用格里斯(Griess)试剂检测不同浓度GBE50(25~400 mg·L^(-1))干预对经脂多糖(LPS)刺激后BV2小胶质细胞培养液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②不同浓... 目的探讨银杏酮酯(GBE50)通过抑制小胶质细胞的炎症反应对神经元突触损伤的影响。方法①采用格里斯(Griess)试剂检测不同浓度GBE50(25~400 mg·L^(-1))干预对经脂多糖(LPS)刺激后BV2小胶质细胞培养液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②不同浓度GBE50(25~400 mg·L^(-1))干预经LPS刺激的BV2小胶质细胞,收集上清液作为条件培养基(CM)处理PC12细胞,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MTT)法检测BV2小胶质细胞和PC12细胞活力。③将对数生长的BV2和PC12细胞以2×106个/孔铺板于6孔板中,分为空白对照组(Ctrl组,仅培养液培养),对照加药组(Ctrl+GBE50组,GBE50干预浓度为200 mg·L^(-1)),模型组(LPS组,LPS刺激浓度为100μg·L^(-1)),模型加药组(LPS+GBE50组,GBE50预处理1 h后,加入LPS),各组进行相应干预。采用Western blot、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法检测CM处理的PC12细胞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NMDAR)亚基蛋白及基因表达量。结果①Greiss法结果显示,GBE50干预可降低LPS刺激BV2细胞产生的一氧化氮(NO)水平(P<0.05)。②MTT法结果显示,GBE50对BV2细胞活力无影响;LPS刺激后的CM处理PC12细胞活力显著下降,该现象在GBE50干预的CM中有所改善,GBE50浓度在200 mg·L^(-1)时细胞活力已无明显下降(P<0.05)。③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LPS组比较,LPS+GBE50组中NMDAR亚基NR1、NR2A和NR2B蛋白表达升高(P<0.05);RT-qPCR结果显示,与LPS组比较,LPS+GBE50组中NMDAR亚基基因表达量均增加(P<0.05)。结论GBE50可通过抑制激活小胶质细胞的炎症反应,减少NMDAR的损伤,对神经元突触起到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退行性疾病 银杏酮酯 小胶质细胞 神经元 炎症反应 中药研究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的银杏酮酯喷干粉中的总黄酮醇苷的检测研究
2
作者 黄建强 朱宝中 王金峰 《药物化学》 2024年第4期297-304,共8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建立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检测银杏酮酯喷干粉中总黄酮醇苷的方法。方法:利用化学计量学中PCA方法,结合霍特林T检验算法判定采集到样品的近红外光谱是有效的,使用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 squares, PLS)建立银杏酮脂喷干... 目的:本研究旨在建立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检测银杏酮酯喷干粉中总黄酮醇苷的方法。方法:利用化学计量学中PCA方法,结合霍特林T检验算法判定采集到样品的近红外光谱是有效的,使用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 squares, PLS)建立银杏酮脂喷干粉中总黄酮醇苷的快速检测方法。结果:根据Hotelling’s T2判定结果,采集的63批样品光谱数据无异常值,符合后续建模要求。使用模型评价方法对模型的稳定性、拟合程度、准确性进行考察,符合模型建立要求。结论:上述方法可用于银杏酮酯喷干粉的总黄酮醇苷的快速检测。Objective: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stablish a method for rapid determination of total flavonoid glycosides in ginkgo ester spray powder by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 Methods: The PCA method in chemometrics combined with the Hotelling T test algorithm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validity of the near infrared spectrum of samples collected. Partial least squares (PLS) was used to establish a rapid detection method for total flavonol glycosides in ginkgo ester spray powder. Results: According to Hotelling’s T2 judgment results, the collected spectral data of 63 batches of samples had no normal values, which met the requirements of subsequent modeling. The stability, fitting degree and accuracy of the model we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the model evaluation method, which met the requirements of model establishment. Conclusion: The method can be used for the rapid determination of total flavonol glycosides in ginkgo ester spray powd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酮酯 喷雾干燥 总黄酮醇苷 近红外光谱 偏最小二乘法 过程质量控制
下载PDF
银杏酮酯激活ATP敏感的钾通道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星禹 朱国琴 +4 位作者 宁可 江美芳 包怡敏 高崎 刘爱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052-3057,共6页
目的观察银杏酮酯预处理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的预防作用。方法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建立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检测大鼠左心室心功能变化,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改变,Hoechst染色测定心肌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ATP敏... 目的观察银杏酮酯预处理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的预防作用。方法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建立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检测大鼠左心室心功能变化,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改变,Hoechst染色测定心肌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ATP敏感的钾通道(K ATP)蛋白亚基Kir6.2和SUR2表达;急性分离心室肌细胞,记录IK ATP。结果心肌缺血再灌注30 min后,mLVSP、DP、+dP/dt max降低(P<0.01),-dP/dt max、mLVDP升高(P<0.01),心肌组织损伤,心肌细胞凋亡率和SUR2亚基表达升高(P<0.01);银杏酮酯(25 mg/L)灌流使左心室DP、+dP/dt max升高(P<0.05,P<0.01),mLVDP降低(P<0.01),减少心肌组织损伤和心肌细胞凋亡率(P<0.01),这些作用可被K ATP通道的阻断剂格列本脲阻断。缺血再灌注心室肌细胞K ATP通道开放(P<0.01);而使用银杏酮酯灌流则进一步促进K ATP通道的开放(P<0.01)。结论银杏酮酯通过激活ATP敏感的钾通道,抑制缺血再灌注导致的心肌组织和心功能损伤,发挥保护心肌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酮酯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ATP敏感的钾通道 SUR2
下载PDF
银杏酮酯片治疗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姜文斐 廖伟龙 +3 位作者 朱国琴 高鹏琳 袁奕珂 潘卫东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8年第10期1439-1442,共4页
目的观察银杏酮酯片治疗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ND)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8例VCIND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口服银杏酮酯片或安慰剂,每次1片,每日3次,连续服药2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阿尔茨海默病认知... 目的观察银杏酮酯片治疗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ND)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8例VCIND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口服银杏酮酯片或安慰剂,每次1片,每日3次,连续服药2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阿尔茨海默病认知评价量表(ADAS-COG)评分、临床印象变化量表评分(CIBIC-PLUS)与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评分(MMSE)、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变化。结果治疗24周时,治疗组ADAS-COG评分、CIBIC-PLUS评分以及MMSE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第24周ADAS-COG评分、CIBIC-PLUS评分以及MMSE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IL-6、IL-8、TNF-α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下降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酮酯片能够一定程度上延缓VCIND病人认知障碍的发展,可能通过调节与VCIND相关的炎症因子延缓疾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 银杏酮酯片 白介素-6 白介素-8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银杏叶药渣用于制备颗粒燃料的工艺能耗试验 被引量:5
5
作者 陈坤杰 谢以林 +3 位作者 高崎 王军 朱宝中 贲宗友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99-205,共7页
为降低银杏叶药渣制备颗粒燃料的能耗,对干燥、粉碎和制粒成型等主要加工环节的单位能耗进行了试验研究。首先,将银杏叶药渣在60~120℃的热风温度下分别恒温干燥至含水率20%,研究干燥温度对干燥能耗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研究含水率、筛... 为降低银杏叶药渣制备颗粒燃料的能耗,对干燥、粉碎和制粒成型等主要加工环节的单位能耗进行了试验研究。首先,将银杏叶药渣在60~120℃的热风温度下分别恒温干燥至含水率20%,研究干燥温度对干燥能耗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研究含水率、筛网孔径和主轴转速对粉碎能耗的影响,分析在不同含水率和颗粒度条件下制粒成型的能耗情况。然后根据所制颗粒燃料的发热量与总的加工能耗的比值,确定银杏叶药渣颗粒燃料的最优加工工艺参数。试验结果显示干燥时,在110℃的干燥温度下,单位干燥能耗最低;粉碎时,在原料含水率为13%,筛网孔径4 mm,粉碎机主轴转速4550 r/min的条件下,单位粉碎能耗最低;制粒成型时,原料的含水率为16%,颗粒度为4 mm时的单位能耗最低。从单位发热量与总的加工能耗的比值来考虑,银杏叶药渣颗粒燃料的最优加工工艺参数为:干燥温度110℃,原料含水率16%,筛网孔径3 mm,粉碎机主轴转速4550 r/min。在此工艺条件下,银杏叶药渣颗粒燃料总的加工能耗为4478.3 kJ/kg,单位发热量为17352.4 kJ/kg,满足国家关于生物质颗粒燃料的行业技术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 工艺 银杏叶药渣 颗粒燃料
下载PDF
常压硅胶柱色谱制备高纯度银杏内酯工艺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郑向炜 吴佩颖 +4 位作者 王军 王丹丹 阮克锋 梁爽 冯怡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31期30-33,共4页
目的建立一条经济实用、有产业化前景的高纯度银杏内酯(≥80%)制备工艺路线。方法以转移率和含量为考察指标,对影响柱色谱分离效果的各关键参数进行单因素考察,筛选从银杏酮酯(GBE)中分离、纯化高纯度银杏总内酯的最优工艺路线。检测银... 目的建立一条经济实用、有产业化前景的高纯度银杏内酯(≥80%)制备工艺路线。方法以转移率和含量为考察指标,对影响柱色谱分离效果的各关键参数进行单因素考察,筛选从银杏酮酯(GBE)中分离、纯化高纯度银杏总内酯的最优工艺路线。检测银杏总内酯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D)测定。其色谱条件为: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21∶79)为流动相;用示差折光检测器检测;柱温为30℃。理论板数分别按白果内酯峰、银杏内酯A峰、银杏内酯B峰和银杏内酯C峰计算均应不低于2500。结果采用硅胶柱色谱制备法结合重结晶工艺能达到目的。其最优工艺参数为:硅胶粒度200~300目,湿法装柱(径高比1∶10),干法上样(上样比例1∶50),二氯甲烷-甲醇(40∶1、35∶1,V/V)洗脱所得产物溶于丙酮-水(1∶1,V/V)静置过夜滤取结晶,即可获得纯度≥80%的银杏总内酯结晶产物,本工艺条件下的总转移率为55.4%。结论本工艺设备要求简单,样品处理量大,生产成本低,有工业化生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内酯 常压硅胶柱色谱 制备工艺 银杏酮酯
下载PDF
银杏酮酯及其制剂的临床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7
作者 钱杨杨 朱国琴 +1 位作者 王文健 高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98-1003,共6页
银杏酮酯是从银杏叶中运用"双重吸附,双重去除"的提取工艺进行有效成分富集的提取物,广泛用于心脑血管、神经系统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临床上银杏酮酯制剂可作为冠心病、脑血管疾病、认知障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多种疾病的... 银杏酮酯是从银杏叶中运用"双重吸附,双重去除"的提取工艺进行有效成分富集的提取物,广泛用于心脑血管、神经系统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临床上银杏酮酯制剂可作为冠心病、脑血管疾病、认知障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多种疾病的基础治疗药物,联合西药使用可以增效减毒,无明显不良反应。在药理研究中,银杏酮酯对心脑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及脂代谢、氧化应激方面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能抗血小板聚集,抗氧化,促神经损伤后再生,减轻心肌缺血性损伤,抗心律失常,改善血流变异常,延缓相关功能的退行性改变及缓解抑郁样行为,并较其他银杏叶提取物药效成分含量高而毒性成分含量更低。本文综述了其药理作用及临床研究的进展,以期为临床安全有效地用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酮酯 临床 药理作用
下载PDF
基于LC-MS和网络药理学探讨银杏酮酯治疗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刘新娟 江美芳 +3 位作者 俞婷 王丹丹 朱国琴 高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481-2488,共8页
目的基于LC-MS技术建立银杏酮酯(GBE50)化学成分质谱,并采用网络药理学探索GBE50抗心血管疾病合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UPLC-Q-TOF技术,鉴定GBE50中主要化学成分,并通过TCMSP等中药数据库检索和获取GBE50相... 目的基于LC-MS技术建立银杏酮酯(GBE50)化学成分质谱,并采用网络药理学探索GBE50抗心血管疾病合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UPLC-Q-TOF技术,鉴定GBE50中主要化学成分,并通过TCMSP等中药数据库检索和获取GBE50相关成分的作用靶点;在DisGeNET、HGDB等数据库中获得心血管疾病、炎症、病毒性疾病靶点;Cytoscape 3.6.0构建疾病-成分-靶点网络图;String平台和Cytoscape 3.6.0构建靶点PPI网络;DAVID平台进行KEGG通路富集,分析预测其作用机制;Swissdock数据库对各类成分中关键成分与关键靶点AKT1、3CL水解酶、ACE2进行分子对接。结果通过LC-MS技术和网络药理学研究,共鉴定和筛选了39个活性成分,主要分为黄酮类、萜内酯类、双黄酮、黄烷醇、有机酸5类,基本均具有抗心血管疾病及抗炎抗病毒作用;根据PPI网络和同类成分共同靶点,获得AKT1、VEGFA、ABCB1、TNF等关键靶点;KEGG富集得到乙型肝炎、PI3K/Akt信号通路等146(P<0.05)条信号通路;分子对接验证了关键成分能与心血管关键靶点AKT1、COVID-19相关靶点2019-nCoV 3CL、ACE2紧密结合。结论揭示了GBE50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形式发挥抗心血管疾病作用,及具有潜在抗COVID-19的作用,为GBE50的临床应用拓展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酮酯 心血管疾病 COVID-19 抗病毒 抗炎 LC-MS 网络药理学
下载PDF
银杏酮酯片中萜内酯、黄酮苷整合溶出度的测定 被引量:6
9
作者 江美芳 高崎 王丹丹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716-2719,共4页
目的测定银杏酮酯片中萜内酯、黄酮苷的整合溶出度。方法UPLC-MS法同时测定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C、白果内酯、芦丁、异槲皮苷、异鼠李素-3-O-葡萄糖、山柰酚-3-O-芸香糖、香蒲新苷在pH1.2缓冲液中的溶出度,通过质量分数权重... 目的测定银杏酮酯片中萜内酯、黄酮苷的整合溶出度。方法UPLC-MS法同时测定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C、白果内酯、芦丁、异槲皮苷、异鼠李素-3-O-葡萄糖、山柰酚-3-O-芸香糖、香蒲新苷在pH1.2缓冲液中的溶出度,通过质量分数权重系数法对其进行整合表征,f2相似因子法比较各成分溶出曲线与整合溶出曲线的相似性。结果2类成分在30 min内的溶出度均达到90%以上,整合溶出曲线与各成分溶出曲线的f2均大于50。结论多成分加权整合溶出度能较好地表征银杏酮酯片体外溶出情况,可为中药整体性质研究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酮酯片 萜内酯 黄酮苷 整合溶出度 UPLC-MS 权重系数法 f2相似因子法
下载PDF
基于高通量测序与UPLC-Q-TOF/MS技术的不同产地银杏叶内生菌与其主要化学成分相关性探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冉 张艳欣 王丹丹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1年第12期2096-2106,共11页
目的:利用高通量测序,通过比较不同产地银杏叶内生菌的差异,并结合化学成分相关性分析,从微生态的角度区分不同产地银杏叶的品质差异。方法:以都江堰、平邑、崇明3个产地4—7月的银杏叶片为研究对象,采用16S rDNA、内转录间隔区(ITS)扩... 目的:利用高通量测序,通过比较不同产地银杏叶内生菌的差异,并结合化学成分相关性分析,从微生态的角度区分不同产地银杏叶的品质差异。方法:以都江堰、平邑、崇明3个产地4—7月的银杏叶片为研究对象,采用16S rDNA、内转录间隔区(ITS)扩增子高通量测序方法分析叶片内生细菌、真菌的多样性及群落组成,再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Q-TOF/MS)对银杏叶主要化学成分含量进行检测,并对其内生菌多样性及主要化学成分含量进行相关性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3个产地银杏叶内生真菌的多样性和丰富度均为都江堰>崇明>平邑;内生细菌的多样性随着月份整体呈降低趋势,丰富度在6月份最高;不同产地叶片间优势内生真菌与优势内生细菌均一致。相关性分析发现,银杏叶片内生细菌与黄酮醇苷大多呈显著正相关,如假单胞菌(Pseudomonas)、罗姆布茨菌(Romboutsia)、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等;银杏叶片内生真菌中,黄酮醇苷与链格孢属(Alternaria)、枝孢属(Cladosporium)、球腔菌属(Mycosphaerella)呈显著正相关。结论:通过高通量测序免培养的方法获得了较全面的内生菌信息,优于传统培养法。药用银杏在不同地域的内生优势菌较为一致,这可能与其稳定生成的次生代谢化合物有关。可通过属水平的群落结构区分3个产地银杏叶;化学成分与内生菌的相关性可以预测出与药效成分有关的菌群。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筛选银杏叶内生菌提供了实验基础,为探讨药用银杏道地性的形成机制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 内生菌 高通量测序 微生物多样性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法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银杏酮酯生产废水处理工艺筛选
11
作者 王钰 高崎 +1 位作者 史云祥 陈坤杰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01-306,共6页
以银杏酮酯生产废水为试验对象,分别以污泥质量浓度(3 000、4 000、5 000、6 000、7 000 mg/L),pH(4、5、6、7、8、9),发酵温度(20、25、30、35、40、45℃)和发酵时间(3、4、5、6、7、8d)为工艺条件进行单因素试验;设计发酵温度、发酵... 以银杏酮酯生产废水为试验对象,分别以污泥质量浓度(3 000、4 000、5 000、6 000、7 000 mg/L),pH(4、5、6、7、8、9),发酵温度(20、25、30、35、40、45℃)和发酵时间(3、4、5、6、7、8d)为工艺条件进行单因素试验;设计发酵温度、发酵时间、pH、污泥质量浓度4因素3水平L9(34)正交试验,得到厌氧发酵法降解该废水COD的最佳工艺参数,分析电化学氧化预处理对厌氧发酵法处理废水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厌氧发酵法处理该废水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发酵温度35℃、发酵时间5d、pH7、污泥质量浓度5000mg/L,废水的COD去除率可达71.62%。采用电化学氧化+厌氧发酵处理银杏酮酯生产废水,该废水的COD去除率达90.62%,最终脱色率达96.42%,BOD5去除率达86.33%,发酵时间为3 d时,废水COD去除率已趋于稳定。可见,电化学氧化+厌氧发酵能明显提高银杏酮酯生产废水的COD去除率及脱色率,缩短发酵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酮酯生产废水 厌氧发酵 电化学氧化 COD去除率 BOD5去除率 脱色率
下载PDF
不同产地苗圃银杏叶的质量表征与土壤因子关联性 被引量:1
12
作者 江美芳 张艳欣 +1 位作者 王丹丹 高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875-1881,共7页
目的 考察不同产地苗圃银杏叶品质特征,分析它与土壤因子的相关性。方法 UPLC-Q-TOF-MS/MS分析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C_(18)色谱柱(50 mm×2.1 mm,1.7μm);流动相水(0.05%甲酸)-甲醇(含0.05%甲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1 mL/min;... 目的 考察不同产地苗圃银杏叶品质特征,分析它与土壤因子的相关性。方法 UPLC-Q-TOF-MS/MS分析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C_(18)色谱柱(50 mm×2.1 mm,1.7μm);流动相水(0.05%甲酸)-甲醇(含0.05%甲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1 mL/min;柱温40℃;检测波长360 nm。采用OPLS-DA对不同产地苗圃银杏叶品质表征,灰色关联度法和冗余分析法研究银杏叶品质与土壤因子间的关联性。结果 山东平邑、上海崇明、四川都江堰银杏叶总内酯含量分别为0.570%、0.347%、0.480%,总黄酮醇苷含量分别为0.603%、0.661%、0.782%,总双黄酮含量分别为0.301%、0.628%、0.552%,总有机酸含量分别为8.722%、3.512%、2.810%,总烷基酚含量分别为1.936%、7.144%、5.673%。银杏酸C17∶1、莽草酸、原儿茶酸、银杏内酯B、金松双黄酮、银杏酸C13∶0、银杏内酯A、山柰酚-3-O-芸香糖苷、白果内酯为主要差异性成分。银杏叶品质与土壤中有效磷、pH、有机质、水分相关;萜内酯类含量与土壤有机质呈正相关性,与pH、水分呈负相关性;总黄酮醇苷类含量与土壤中水分、pH呈正相关性;有机酸类含量与土壤中水分、pH呈正相关性;烷基酚类含量与土壤中有效磷、有机质呈负相关性;双黄酮类含量与土壤中有机质呈负相关性,与土壤水分呈正相关性。结论 不同产地苗圃银杏叶化学成分具有显著差异,可为相关制剂原药材选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 质量特征 土壤因子 UPLC-Q-TOF-MS/MS
下载PDF
基于MSPC针对银杏叶聚酰胺洗脱过程研究
13
作者 王钧 付秀 +2 位作者 张肖雪 王军 陈勇 《药物化学》 2023年第2期108-115,共8页
目的:本文建立银杏叶粗提液聚酰胺层析洗脱过程轨迹,实现对洗脱过程的全程在线监控,监控中药批次间生产质量差异。方法:采集多批次银杏叶洗脱过程近红外光谱数据,结合MSPC控制技术建立过程轨迹,实现对洗脱过程的监控。结果:建立的银杏... 目的:本文建立银杏叶粗提液聚酰胺层析洗脱过程轨迹,实现对洗脱过程的全程在线监控,监控中药批次间生产质量差异。方法:采集多批次银杏叶洗脱过程近红外光谱数据,结合MSPC控制技术建立过程轨迹,实现对洗脱过程的监控。结果:建立的银杏叶粗提液聚酰胺层析洗脱过程主成分得分和霍特林T2轨迹图可检测洗脱过程中的异常情况。结论:将MSPC与NIR相结合建立的轨迹图可反应洗脱全过程中的变化情况,具备中药生产全过程监控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 聚酰胺层析 MSPC NIR
下载PDF
银杏酮酯洗脱工段近红外光谱通用模型的建立
14
作者 赵林松 江美芳 +2 位作者 王丹丹 韦亚芳 高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093-2098,共6页
目的 建立银杏酮酯洗脱工段近红外光谱通用模型。方法 采集洗脱工段大孔树脂洗脱1、聚酰胺树脂洗脱2洗脱液的近红外光谱,LC-MS法测定总萜类内酯含量,分别采用全光谱法、iPLS法、SiPLS法、CARS法筛选特征波段,同时考察光谱预处理方法,偏... 目的 建立银杏酮酯洗脱工段近红外光谱通用模型。方法 采集洗脱工段大孔树脂洗脱1、聚酰胺树脂洗脱2洗脱液的近红外光谱,LC-MS法测定总萜类内酯含量,分别采用全光谱法、iPLS法、SiPLS法、CARS法筛选特征波段,同时考察光谱预处理方法,偏最小二乘法、留一交互验证法分别建立洗脱过程中总萜类内酯的定量独立模型、通用模型。结果 洗脱1模型、洗脱2模型、通用模型的RMSECV分别为0.192、0.182、0.193,RMSEP分别为0.179、0.172、0.164,R分别为0.962 6、0.984 7、0.973 9,均大于0.95;RSEP分别为9.76%、8.68%、9.55%,均小于15%;RPD分别为4.20、6.72、6.01,均大于3。结论 基于近红外光谱的通用模型可快速、无损地检测银杏酮酯洗脱工段中总萜类内酯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酮酯 洗脱工段 近红外光谱 通用模型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快速分析银杏离心液中萜类内酯的含量
15
作者 王军 韦亚芳 +1 位作者 黄家鹏 王钧 《药物化学》 2022年第1期39-45,共7页
目的:建立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检测银杏离心液中萜类内酯含量的方法。方法:利用近红外光谱仪对银杏离心液样品进行扫描,对其光谱进行预处理和波段选择,并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 squares, PLS)建立萜类内酯含量快速无损检测方法。... 目的:建立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检测银杏离心液中萜类内酯含量的方法。方法:利用近红外光谱仪对银杏离心液样品进行扫描,对其光谱进行预处理和波段选择,并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 squares, PLS)建立萜类内酯含量快速无损检测方法。结果:所建立的模型的决定系数R为0.9177,交叉验证均方根差值为0.0335,对验证集样品进行预测并统计分析,预测值与真实值之间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所建立的模型准确度高,适用于银杏离心液中萜类内酯含量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离心液 萜类内酯 近红外光谱技术 偏最小二乘法 过程质量控制
下载PDF
银杏叶质量标准的对比分析
16
作者 周云鸿 王军 《上海医药》 CAS 2020年第15期109-114,共6页
对比分析了《中国药典》2015年版、《美国药典》第41版、《欧洲药典》第9.0版中银杏叶质量标准的异同,其中上海上药杏灵科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所执行的企业标准总黄酮醇苷≥0.80%,萜类内酯≥0.40%,限度标准最为严格;而USP41在定性鉴别项... 对比分析了《中国药典》2015年版、《美国药典》第41版、《欧洲药典》第9.0版中银杏叶质量标准的异同,其中上海上药杏灵科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所执行的企业标准总黄酮醇苷≥0.80%,萜类内酯≥0.40%,限度标准最为严格;而USP41在定性鉴别项下检查项目最为详细,采用了高效薄层色谱法(HPTLC)。上药杏灵针对银杏叶所制定执行的质量标准大部分项目处于较高水平,为行业良性发展和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了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 质量标准 总黄酮醇苷 萜类内酯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技术对银杏喷干粉中水分和粒径的检测研究
17
作者 韦亚芳 王军 +1 位作者 武敬楠 王钧 《光电子》 2022年第2期63-70,共8页
目的:建立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检测银杏喷干粉中水分和粒径的方法。方法:利用近红外光谱仪对喷干粉样品进行扫描,对其光谱进行预处理和波段选择,并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 squares, PLS)建立水分和粒径快速无损检测方法。结果:所... 目的:建立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检测银杏喷干粉中水分和粒径的方法。方法:利用近红外光谱仪对喷干粉样品进行扫描,对其光谱进行预处理和波段选择,并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 squares, PLS)建立水分和粒径快速无损检测方法。结果:所建立的模型的决定系数R分别为0.9741和0.9556,交叉验证均方根差值分别为0.072和0.00219,对验证集样品进行预测并统计分析,预测值与真实值之间无显著差异(P > 0.05)。结论:所建立的模型准确度高,适用于银杏喷干粉中水分和粒径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喷干粉 水分 粒径 近红外光谱技术 偏最小二乘法 过程质量控制
下载PDF
金松双黄酮抑制JAK2/STAT3通路对脂多糖诱导的BV2小胶质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
18
作者 童雨婷 刘新娟 +9 位作者 杨光 热爱拉·阿合力江 高外毛 胡凯帆 潘洁 王丹丹 江美芳 王星禹 赵妍 徐颖 《上海中医药杂志》 CSCD 2024年第5期73-77,100,共6页
目的探究金松双黄酮(SCI)调控酪氨酸激酶2/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JAK2/STAT3)通路,对脂多糖(LPS)诱导的BV2小胶质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①采用格里斯(Griess)试验试剂检测不同浓度SCI(1.25~40μmol·L^(-1))干预对经LPS刺激后... 目的探究金松双黄酮(SCI)调控酪氨酸激酶2/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JAK2/STAT3)通路,对脂多糖(LPS)诱导的BV2小胶质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①采用格里斯(Griess)试验试剂检测不同浓度SCI(1.25~40μmol·L^(-1))干预对经LPS刺激后BV2小胶质细胞培养液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②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检测不同浓度SCI(1.25~40μmol·L^(-1))干预的BV2小胶质细胞活性以此判断SCI对BV2小胶质细胞毒性作用。③将BV2小胶质细胞以2×10^(6)个/孔接种于6孔板中,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Ctrl组)、对照+SCI组(Ctrl+SCI组)、模型组(LPS组,100μg·L^(-1))、模型+SCI组(LPS+SCI组),各组进行相应干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法检测SCI对LPS刺激BV2细胞的促炎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诱导一氧化氮合酶(iNOS)mRNA表达的影响;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白介素-6(IL-6)、TNF-α的蛋白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JAK2/STAT3信号通路磷酸化酪氨酸激酶2(p-JAK2)、磷酸化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p-STAT3)以及iNOS蛋白表达。结果①Greiss法结果显示,1.25~40μmol·L^(-1) SCI均显著降低LPS刺激的BV2小胶质细胞产生的亚硝酸盐(P<0.05)。②MTT法结果显示,1.25~20μmol·L^(-1)浓度的SCI对BV2小胶质细胞的活性没有影响。③RT-qPCR结果显示,与LPS组比较,LPS+SCI组中iNOS、TNF-αmRNA的表达量下降(P<0.05);ELISA法结果显示,与LPS组比较,LPS+SCI组中IL-6、TNF-α的蛋白表达量下降(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LPS组比较,LPS+SCI组中p-JAK2、p-STAT3、iNOS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SCI能够通过抑制JAK2/STAT3信号通路发挥对LPS刺激的BV2小胶质细胞的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退行性疾病 金松双黄酮 银杏叶 小胶质细胞 炎症反应 酪氨酸激酶2/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 中药研究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荆银颗粒治疗病毒性感冒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俞婷 刘新娟 +1 位作者 刘力 高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56-461,共6页
目的通过构建荆银颗粒活性成分⁃关键靶点网络、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研究荆银颗粒抗病毒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TCMSP、BATMAN⁃TCM数据库筛选荆银颗粒9味药的活性成分和潜在靶点,应用Drugbank、DisGeNET数据库获取流感病毒作用靶点。采... 目的通过构建荆银颗粒活性成分⁃关键靶点网络、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研究荆银颗粒抗病毒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TCMSP、BATMAN⁃TCM数据库筛选荆银颗粒9味药的活性成分和潜在靶点,应用Drugbank、DisGeNET数据库获取流感病毒作用靶点。采用Cytoscape 3.6.0软件构建“活性成分⁃关键靶点”网络和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并进行生物功能和通路分析。结果荆银颗粒9味药160个活性成分,涉及73个抗病毒关键靶点,可能通过JAK⁃STAT级联反应等过程参与IL⁃17信号通路、B细胞受体信号通路等抗病毒。结论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阐明荆银颗粒抗病毒尤其是冠状病毒的药理机制,为进一步探究荆银颗粒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银颗粒 流感 冠状病毒 网络药理学 作用靶点
下载PDF
人参皂苷抗心肌缺血中医病机及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20
作者 俞婷 高崎 朱国琴 《上海医药》 CAS 2020年第9期41-46,共6页
人参皂苷是人参的主要活性成分,其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有显著的药理作用。本文对人参皂苷的分类转化,近十年来抗心肌缺血的中医病机、药理作用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从抗氧化损伤和对离子通道、信号通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以及炎症因... 人参皂苷是人参的主要活性成分,其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有显著的药理作用。本文对人参皂苷的分类转化,近十年来抗心肌缺血的中医病机、药理作用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从抗氧化损伤和对离子通道、信号通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以及炎症因子的调节五个方面着重介绍人参皂苷治疗心肌缺血性疾病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新药开发以及临床防治心血管疾病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 心肌缺血 中医病机 CA^2+ 通道 信号通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