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媒传热带病监测路径与体系构建的专家共识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军虎 闻礼永 +6 位作者 李石柱 王善青 刘起勇 赵彤言 谢青 周晓农 共识专家组 《中国热带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3-238,共6页
随着全球经济发展、气候和生态环境变化以及人畜流动性增加,媒介生物传播热带病的风险不断增加。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加强媒传热带病的监测工作迫在眉睫。本共识组织26家机构29名相关专业领域知名专家,通过分析媒传热带病的流行趋势和危... 随着全球经济发展、气候和生态环境变化以及人畜流动性增加,媒介生物传播热带病的风险不断增加。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加强媒传热带病的监测工作迫在眉睫。本共识组织26家机构29名相关专业领域知名专家,通过分析媒传热带病的流行趋势和危害情况,在总结专家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一是达成以下专家共识:媒传热带病负担重、危害大。我国防治媒传热带病效果显著,但仍需加强监管并积极应对;二是规范了媒传热带病监测的定义、目标、内容和方法等内容;三是细化了具体要求,强化早期监测预警的理念,规范媒传热带病监测体系功能、评价步骤以及构建要求;四是提出今后需要研究和强化的重点工作。本专家共识为我国媒传热带病监测路径和监测体系构建提供了规范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传热带病 监测 路径 监测体系 评价 共识
原文传递
“全健康”理念下环境与生态领域研究现状及趋势 被引量:1
2
作者 杭添 郭晓奎 +2 位作者 周晓农 许靖姗 钱门宝 《环境卫生学杂志》 2021年第4期375-384,共10页
目的探究“全健康”(One Health)理念下,环境与生态领域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方法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采用“全健康”理念的环境与生态领域文献为对象,基于CiteSpace软件分析国家、作者、机构、关键词等,绘制关联图谱。结... 目的探究“全健康”(One Health)理念下,环境与生态领域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方法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采用“全健康”理念的环境与生态领域文献为对象,基于CiteSpace软件分析国家、作者、机构、关键词等,绘制关联图谱。结果环境与生态领域文献数量呈逐年增长趋势,发文前10国家中包括8个发达国家,仅有中国和巴西2个发展中国家,且排名较后。国家以及机构之间的研究合作关系密切,但作者团体之间联系相对松散。抗生素耐药性和人兽共患病是主要的研究方向,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是“全健康”理念在环境领域的两个热点话题,国际学者目前的研究重心偏向于环境对动物食品安全的影响,环境与动物的交界面或将成为未来研究热点。结论“全健康”理念正逐渐成为环境和生态领域研究的重要方法,发达国家和机构占据高点。我国机构和学者需要加强“全健康”理念在环境和生态领域的应用,国际合作将是一个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健康 环境 生态 CiteSpace软件 文献计量分析
下载PDF
大数据驱动的全健康决策支持文献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吴哲元 王心怡 +2 位作者 郭晓奎 周晓农 夏尚 《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 2022年第2期286-292,共7页
目的探究全健康领域大数据研究趋势和热点,为全健康大数据决策支持工作提供参考。方法以2001—2020年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和CNKI中主题词为“大数据”“全健康”的文献为研究对象,利用Citespace5.7.R3进行发文量分析,构建国家、机构... 目的探究全健康领域大数据研究趋势和热点,为全健康大数据决策支持工作提供参考。方法以2001—2020年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和CNKI中主题词为“大数据”“全健康”的文献为研究对象,利用Citespace5.7.R3进行发文量分析,构建国家、机构、作者合作网络图谱,通过绘制关键词共现图谱分析研究热点。结果检索到中文文献303篇、英文文献1756篇,全健康大数据研究热度不断上升;美国、中国发文最多,研究机构中,中国科学院发文和被引均排名第一;国际国内注重合作交流。结论国际研究热点为大数据在气候变化、空气污染、生物多样性、食品安全,以及物联网、机器学习中的应用;国内研究热点为大数据在食品安全和疫情防控中的应用。研究前沿转向数字化流行病学、智慧城市、智慧农业和政府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健康 大数据 决策支持 文献计量分析
下载PDF
肺炎克雷伯菌CRISPR-Cas系统及anti-CRISPR蛋白家族研究进展
4
作者 姜春宇 郭晓奎 秦金红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757-1765,共9页
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致病性肺炎克雷伯菌在临床上可以引起广泛感染,如呼吸系统感染、血流感染、肝脓肿及泌尿系统感染等。肺炎克雷伯菌是著名的“质粒收集器”,其基因组可以同时携带多种不同类型的... 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致病性肺炎克雷伯菌在临床上可以引起广泛感染,如呼吸系统感染、血流感染、肝脓肿及泌尿系统感染等。肺炎克雷伯菌是著名的“质粒收集器”,其基因组可以同时携带多种不同类型的质粒,从而导致临床中不断出现耐药菌株。尤其是近年来高毒力多重耐药菌株亦不断出现,给临床治疗工作带来了极大挑战。因此肺炎克雷伯菌对外源基因特别是耐药以及毒力相关基因的获取能力引起了广大学者的关注。作为细菌的获得性免疫系统,活跃的常间回文重复序列丛集/常间回文重复序列丛集关联蛋白(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palindromic repeats/CRISPR-associated proteins,CRISPR-Cas)系统可以有效阻碍肺炎克雷伯菌基因组中可移动元件的水平转移,特别是接合型质粒的转移。近年来发现一些接合型质粒通过携带anti-CRISPR (Acr)蛋白抑制宿主菌编码的CRISPR-Cas系统活性,逃逸宿主的免疫识别,进而可以有效进行转移。分析数据库中已知肺炎克雷伯菌基因序列结果表明,其基因组中主要的CRISPR-Cas系统类型为I-E型及亚型(I-E*)。研究肺炎克雷伯菌基因组中CRISPR-Cas系统与质粒的分布及转移关系,并研究Acr蛋白在调控CRISPR-Cas系统活性中发挥作用的机制,将为揭示其基因组进化的动力及方向提供线索,为防控高毒力多重耐药菌株提供临床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获得性耐药 获得性高毒力 CRISPR-Cas系统 Acr蛋白家族
下载PDF
面向新医科的临床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改革与实践
5
作者 黄洁雯 倪培华 +6 位作者 李擎天 李惠 宋珍 赵亚楠 李敏 郭晓奎 朱泳璋 《医学教育管理》 2024年第4期412-416,共5页
采用跨学院合作培养模式,将《疾病学基础·医学微生物学》《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教材中的病原体相关检测技术部分教案进行整合,引入校企联合教学模式,开发与时俱进的系统性临床微生物学检验课程,结合“全健康”理念,发挥学科特色组... 采用跨学院合作培养模式,将《疾病学基础·医学微生物学》《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教材中的病原体相关检测技术部分教案进行整合,引入校企联合教学模式,开发与时俱进的系统性临床微生物学检验课程,结合“全健康”理念,发挥学科特色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将立德树人的目标贯穿于教育全过程中,培养面向新医科和时代需要的医学技术创新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学 课程改革 综合性实验 社会实践 校企联合
下载PDF
《医学微生物学》变更为《医学微生物与微生态学》的探讨 被引量:3
6
作者 吴仲文 郭晓奎 +4 位作者 唐立 袁杰力 郑鹏远 黄志华 李兰娟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8-80,F0003,共4页
《医学微生物学》对于医学生在单一病原微生物的分离培养鉴定、临床诊断方面学习培训起到重要作用。社会及医学科技的发展使得感染谱发生了变化,宏观生态破坏导致的跨物种新突发传染病不时出现,与此同时,正常菌群成员成了人体感染的主... 《医学微生物学》对于医学生在单一病原微生物的分离培养鉴定、临床诊断方面学习培训起到重要作用。社会及医学科技的发展使得感染谱发生了变化,宏观生态破坏导致的跨物种新突发传染病不时出现,与此同时,正常菌群成员成了人体感染的主要原因菌,且多呈现出高度耐药的形式。一维地应用抗生素不能解决这些问题,这需要用微生态的理论来思考感染的起因与防治。迫切需要将微生态学内容融入医学生的医学微生物学的基础教育之中,以加强和拓展医学生对微生物的视角,因此建议将《医学微生物学》更名为《医学微生物与微生态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微生物学 微生态学 医学教育
下载PDF
中缅边境地区间日疟原虫几丁质酶基因的遗传特性分析
7
作者 张曼 沈海默 +1 位作者 陈绅波 陈军虎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CAS 2024年第2期89-96,共8页
目的明确中缅边境地区间日疟原虫几丁质酶(Plasmodium vivax chitinase,PvCHT1)基因的遗传多样性,探究PvCHT1基因的地理差异,为我国间日疟疫苗的设计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中缅边境地区(云南腾冲)、中国内陆地区(安徽合肥、河南郑州)PvCHT... 目的明确中缅边境地区间日疟原虫几丁质酶(Plasmodium vivax chitinase,PvCHT1)基因的遗传多样性,探究PvCHT1基因的地理差异,为我国间日疟疫苗的设计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中缅边境地区(云南腾冲)、中国内陆地区(安徽合肥、河南郑州)PvCHT1基因序列,同时从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NCBI)下载获取缅甸、柬埔寨、泰国、越南、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巴西、哥伦比亚、秘鲁和墨西哥等11个国家的PvCHT1基因序列。采用MEGA、DnaSP、KaKs_Calculator、Arlequin、STRUCTURE和NETWORK软件,分别对所有基因序列的遗传多样性、基因进化、遗传分化、种群结构和单倍型网络进行分析。结果共获得中缅边境地区(6条)、中国内陆地区(10条)PvCHT1基因序列16条,从NCBI下载其他11个国家的PvCHT1基因序列551条。遗传多样性分析显示,中缅边境地区的PvCHT1基因有25个多态位点,其中16个为非同义突变,最常见的突变位点是E617D(占31.57%)和I272M(占31.04%);中缅边境地区的PvCHT1基因核苷酸多样性(π=0.00079)略高于中国内陆地区(π=0.00071)和缅甸(π=0.00075)。基因进化分析显示,中缅边境PvCHT1基因的中性检验(Tajima’s D)值<0,非同义替换与同义替换之比(Ka/Ks)>1。遗传分化分析显示,中缅边境地区PvCHT1基因与中国内陆之间的近交系数(FST)为0.31,与缅甸的FST为-0.05,与柬埔寨、泰国、越南、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之间的范围为0.04~0.15,与巴布亚新几内亚、巴西、哥伦比亚、秘鲁、墨西哥之间的FST范围为0.24~0.56。种群结构分析显示,所有种群结构的最佳组数为7,其中,中缅边境种群由K1~K6组分构成,以K5为主。单倍型网络分析显示,存在4个单倍型地理集群,除中国内陆和墨西哥外,其他国家均共享单倍型H5。结论中缅边境地区PvCHT1基因高度保守,提示其可作为传播阻断疫苗候选靶标;PvCHT1基因在不同种群中存在明显的地理差异,因此在设计疫苗时应更具针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日疟原虫 PvCHT1基因 遗传多样性 中缅边境
下载PDF
高质量推进血吸虫病消除进程 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被引量:5
8
作者 许静 王强 +10 位作者 杨坤 闻礼永 汪天平 林丹丹 刘建兵 周杰 刘阳 董毅 曹淳力 李石柱 周晓农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共6页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了2030年我国所有血吸虫病流行县达到消除标准的目标。2023年6月16日,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等11部门联合印发了《加快实现消除血吸虫病目标行动方案(2023—2030年)》,对我国血吸虫病消除工作目标和重点...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了2030年我国所有血吸虫病流行县达到消除标准的目标。2023年6月16日,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等11部门联合印发了《加快实现消除血吸虫病目标行动方案(2023—2030年)》,对我国血吸虫病消除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进行了明确部署。本文就我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进展、实现消除血吸虫病目标的机遇进行了剖析,并就面临的挑战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以推动全国血吸虫病消除进程、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消除 机遇 挑战 对策 中国
原文传递
“全健康”理念下的人兽共患病防控研究-基于CiteSpace的文献计量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郭超一 许靖姗 +3 位作者 朱泳璋 郭晓奎 周晓农 艾琳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909-915,921,共8页
目的以"全健康"概念为指导理念,对比和探讨国内外人兽共患病的防控研究现状和热点,为我国人兽共患病的防控提出建议。方法选取CNKI和WoS2001年-2020年的人兽共患病防控相关研究文献,通过CiteSpace5.7.R3软件对文献的作者、发... 目的以"全健康"概念为指导理念,对比和探讨国内外人兽共患病的防控研究现状和热点,为我国人兽共患病的防控提出建议。方法选取CNKI和WoS2001年-2020年的人兽共患病防控相关研究文献,通过CiteSpace5.7.R3软件对文献的作者、发文机构、关键词等进行可视化聚类分析,并绘制相关图谱。结果经过去除无作者文献、会议、访谈等无效文献,共获得中文文献10 363篇,英文文献38 419篇,时间跨度为2001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中英文文献数量均呈增长之势,但英文文献增长幅度更大。分析显示,在人兽共患病的防控方面,国家合作关系较为良好,中国同其他国家存在密切合作关系,中英文文献作者及发文机构之间均未能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仅有少量稳定的合作团体。此外,中英文文献热点关键词存在差异,两者关注侧重点不同。结论目前,人兽共患病防治形势严峻,应当以"全健康"理念为指导,加强跨学科、跨部门等之间的合作,打造"全健康"体系,致力于人兽共患病的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健康 人兽共患病 防控 文献计量学 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
原文传递
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研究布鲁氏菌病患者血清中代谢产物的变化规律
10
作者 鲁婧屹 庞梦婷 +7 位作者 贠庆茹 李振鑫 杨苑轲 解英波 高蒙 郭晓奎 朱泳璋 康耀霞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7-93,共7页
目的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探索布鲁氏菌感染人体后血清中小分子代谢产物的变化,筛选具有代表性的生物标志物。方法将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包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门诊收集的109份血清样本,根据临床诊断分为布... 目的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探索布鲁氏菌感染人体后血清中小分子代谢产物的变化,筛选具有代表性的生物标志物。方法将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包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门诊收集的109份血清样本,根据临床诊断分为布病急性期组(n=40)、慢性期组(n=35)以及健康组(n=34)。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对血清进行检测,筛选差异代谢产物,并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对差异代谢产物进行布病预测能力评估。通过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筛选富集通路,确定受显著影响的代谢途径。结果急性期组与健康组之间筛选出17种差异代谢产物,慢性期组与健康组之间筛选出12种差异代谢产物,共有5种差异代谢产物(油酸酰胺、亚油酸酰胺、硬脂酰胺、棕榈油酸、α-亚麻酸)水平在3组间有统计学意义(F=16.84、17.52、14.31、13.01、20.76,均P<0.05)。KEGG通路分析显示,急性期组的差异代谢产物主要富集在乙醚脂质代谢、甘油磷酸酯代谢、鞘脂信号、鞘脂代谢通路;慢性期组的差异代谢产物主要富集在甘油磷酸酯代谢、乙醚脂质代谢、蛋白质消化吸收代谢通路。结论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可以筛选出布鲁氏菌感染人体后血清中发生变化的小分子代谢产物,其中油酸酰胺、亚油酸酰胺、硬脂酰胺、棕榈油酸、α-亚麻酸可以作为区分布病患者和健康人群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非靶向代谢组学 血清
原文传递
全健康理念下的卫生政策研究--基于CiteSpace文献计量的现状和热点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苗力元 王多全 +3 位作者 王向澄 丁玮 郭晓奎 周晓农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591-598,共8页
目的:了解全健康理念下卫生政策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和热点。方法:检索2001 - 2020年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WoS)数据库和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关于全健康理念下的卫生政策研究领域相关文献,共纳入英文文献3 515篇,中文文献42篇。采用... 目的:了解全健康理念下卫生政策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和热点。方法:检索2001 - 2020年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WoS)数据库和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关于全健康理念下的卫生政策研究领域相关文献,共纳入英文文献3 515篇,中文文献42篇。采用CiteSpace 5.6.R3软件对发文量、国家、机构、作者及关键词进行汇总分析,并绘制可视化图谱。结果:WoS数据库中,2001年发文量为52篇,2020年为500篇,发文量整体呈上升趋势;CNKI数据库中,第1篇相关论文发表于2009年,至2020年发文量增加到13篇,但总数仍然较少(42篇)。各个国家中,美国发文量(1 385篇)、总被引频次(48 780次)、高被引(被引频次≥10次)论文数(671篇)均最高;瑞士篇均被引频次最高(89.72次);中国发文量排名第5位(160篇),总被引频次(4 643次)、篇均被引频次(29.02次)均排名第8位,高被引论文数较少(82篇)。英文作者合作关系中,以悉尼大学Chris Degeling为首的合作团队规模较大;中文作者合作关系中,以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陆家海为首的研究团队规模较大。国家合作方面,法国节点的中心性最大(0.30),中国节点的中心性仅为0.01。新发传染病、人兽共患病和抗生素耐药是英文文献中的高频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人兽共患病、抗生素耐药和食品安全是中文文献中的高频关键词。结论:2001 - 2020年全球的全健康理念下卫生政策研究发文量整体呈上升趋势,新发传染病、人兽共患病、抗生素耐药和食品安全是目前该领域的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健康 卫生政策 文献计量 研究现状 研究热点
原文传递
1993—2022年恶性疟原虫RIFIN蛋白研究文献计量学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尹静娴 孙芷珊 +3 位作者 赵翰卿 周晓农 Kassegne Kokouvi 陈军虎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4-190,共7页
目的 对1993—2022年恶性疟原虫重复散布蛋白家族(repetitive interspersed families of polypeptides,RIFIN)研究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总结研究热点,为RIFIN蛋白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在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检索1993—... 目的 对1993—2022年恶性疟原虫重复散布蛋白家族(repetitive interspersed families of polypeptides,RIFIN)研究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总结研究热点,为RIFIN蛋白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在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检索1993—2022年RIFIN蛋白研究相关论文,采用Cite Space 6.2.4.0软件分析1993—2022年各年发文量并构建国家、作者、机构合作网络图谱;提取文献的关键词绘制关键词共现、聚类、突现和时间线图谱,分析RIFIN蛋白研究热点。结果 共纳入745篇英文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1993—2022年年发文量为18~36篇。RIFIN蛋白研究领域活跃度居前3位的国家为美国、英国、法国,活跃度较高的机构是高校和研究机构,未发现活跃度特别高的作者。关键词共形成重复DNA序列、分子流行病学、抗原变异等3个聚类。关键词共现、突现和时间线分析结果显示,既往RIFIN蛋白研究主要集中在基因性质、功能等方面,涉及的关键词包括重复DNA序列、进化等;近年来研究热点转向基因多样性和免疫反应等方面,涉及的关键词包括基因多样性、抗原变异、结合等。结论 1993—2022年RIFIN蛋白研究相关论文逐年发文量相对稳定,本研究结果可望为RIFIN蛋白后续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疟原虫 重复散布蛋白家族 文献计量学分析 CITESPACE
原文传递
我国国家级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在热带医学领域学术影响力及SWOT发展策略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真 郑彬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20年第6期589-594,共6页
目的探讨国家级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在热带医学领域的学术影响力和发展趋势。方法收集2009—2018年热带医学领域相关论文,用文献计量法对比国内外18家机构在热带医学领域学术影响力,运用SWOT分析法剖析本机构在热带医学领域学术发展的优... 目的探讨国家级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在热带医学领域的学术影响力和发展趋势。方法收集2009—2018年热带医学领域相关论文,用文献计量法对比国内外18家机构在热带医学领域学术影响力,运用SWOT分析法剖析本机构在热带医学领域学术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并提出相应的策略。结果过去十年间,国家级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总发文量高于国内各机构,篇均引用次数为16.63,H-index为30,高于国内机构并优于部分国外机构,但与国际领先机构如伦敦卫生与热带医学院和瑞士热带与公共卫生研究院等差距很大。依据SWOT分析框架,总结出国家级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在热带医学领域发展的优势是有长期在寄生虫病防治领域的经验、人才及数据积累;主要劣势是缺乏学科发展规划和缺少热带医学专业人才;目前机会是国家对热带病越来越重视及输入性热带病在国内时有发生,主要威胁为国内相关单位的投入增加、影响力逐渐赶超。基于SO、WT、SW、OT四种策略提出对该机构在热带医学领域研究的发展建议。结论国家级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在宏观上应配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做好热带医学学科发展的顶层设计,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健全机构的管理制度;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开展继续教育和合作交流,做好人才、技术储备工作;应加快科研成果转化,促进产学研合作;应继续扩展海外科研基地,加强国际合作,提高学术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医学 文献计量 SWOT分析 学术影响力
原文传递
我国藁杆双脐螺分子溯源研究
14
作者 段磊 屈磊 +4 位作者 郭云海 顾文彪 吕山 张仪 周晓农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2-278,285,共8页
目的了解我国藁杆双脐螺来源,为我国曼氏血吸虫病流行风险评估和双脐螺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我国深圳市观澜河,大沙河,深圳水库,葵涌河上、下游,新圳河作为采样点,每个采样点采集10个双脐螺样本,提取螺样本基因组DNA。自南美洲巴西米... 目的了解我国藁杆双脐螺来源,为我国曼氏血吸虫病流行风险评估和双脐螺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我国深圳市观澜河,大沙河,深圳水库,葵涌河上、下游,新圳河作为采样点,每个采样点采集10个双脐螺样本,提取螺样本基因组DNA。自南美洲巴西米纳斯吉拉斯州、帕拉州、联邦区、伯南布哥州、圣保罗州的5个采样点获得15个藁杆双脐螺DNA样本。对上述DNA样本的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ytochrome c oxidaseⅠ,COI)和线粒体16S核糖体RNA(16S ribosomal RNA,16S rRNA)基因进行扩增和测序。同时,从GenBank中下载藁杆双脐螺COI和16S rRNA基因序列,并获取其采样点信息。将所有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并构建进化树,分析我国和南美洲双脐螺样本的遗传相似度和谱系进化关系。结果从我国双脐螺样本中共获得60个长度为529 bp的COI序列,其中3个为单倍型。从GenBank中获得165条藁杆双脐螺COI序列,与上述60条序列比对后,共获得33个单倍型。进化树分析显示,采自我国的双脐螺3个单倍型聚在一支,其中单倍型China11与GenBank中获得的来自巴西的3个样本属于同一单倍型。地理进化分析结果显示,巴西东部沿海3个采样点的样本有与我国China11相同的单倍型,另2个采样点的样本与China11亲缘关系较近。扩增我国双脐螺样本16S r DNA基因,共获得60条长度约为322 bp的序列和2个单倍型。从GenBank中获得70条藁杆双脐螺16S rDNA序列。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我国双脐螺样本聚为一支,其中单倍型China64与来自巴西的229BS为同一单倍型。将GenBank中获取的来自巴西南部25个采样点的49个藁杆双脐螺16S r DNA序列纳入分析,发现其中3个采样点的藁杆双脐螺与我国China64有相同的单倍型。综合分析藁杆双脐螺COI和16S rRNA的地理系统进化关系,发现仅巴西东部沿海地带样本与我国双脐螺样本在两个基因片段序列上具有相同单倍型。结论我国双脐螺为藁杆双脐螺,遗传多样性较低,与来自巴西东部沿海地区的样本遗传学相似度很高,可能来源于巴西东部沿海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藁杆双脐螺 曼氏血吸虫 分子溯源 线粒体16S核糖体RNA 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 中国 巴西
原文传递
基于文献计量学分析构建全球卫生人才培训评价指标体系
15
作者 陶晓晴 马雪娇 +3 位作者 费思伟 段磊 吕山 武佳妮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1-197,共7页
目的 了解当前全球卫生培训研究热点,构建全球卫生人才培训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检索2003—2022年公开发表的有关全球卫生培训评价的文献。采用Cite Space软件对检索... 目的 了解当前全球卫生培训研究热点,构建全球卫生人才培训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检索2003—2022年公开发表的有关全球卫生培训评价的文献。采用Cite Space软件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关键词共现和聚类分析。基于关键词聚类分析结果,以决策导向(context,input,process,product,CIPP)评价模型作为理论框架,构建全球卫生人才培训指标体系。结果 共纳入692篇中文文献、1 264篇英文文献进行分析。经关键词共现和聚类分析,获得中、英文关键词聚类各10个,中文关键词聚类依次为层次分析法、卫生外交、人员结构、跨学科、教育考核、全球健康学科发展、培训需求、课程设置、质量评价、后勤保障,英文关键词聚类依次为循证实践、能力建设、全球卫生、生活质量、机器学习、领导力、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健康平等、公共卫生安全、全球卫生外交。基于上述关键词聚类,以CIPP作为理论框架,构建了包括4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59个三级指标的全球卫生人才培训评价指标体系,其中一级指标包括背景评价、投入评价、过程评价、结果评价4个维度。结论 成功构建了全球卫生人才培训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可为未来全球卫生人才培训提供有效的评估工具和量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卫生 人才培训 评价指标 文献计量学 决策导向评价模式
原文传递
多房棘球蚴感染小鼠外周血中髓源抑制性细胞比例动态变化及细胞因子表达研究
16
作者 苏雅馨 江楠 +6 位作者 章孝成 王莹 蒋小凤 霍乐乐 王雅雪 曹建平 沈玉娟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1-216,共6页
目的分析多房棘球蚴原头节感染小鼠外周血白细胞中髓源抑制性细胞(MDSC)及其亚型的比例动态变化,以及感染晚期小鼠血清中与MDSC增殖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情况。方法将24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感染组和对照组,每组12只。感染组小鼠经腹腔注... 目的分析多房棘球蚴原头节感染小鼠外周血白细胞中髓源抑制性细胞(MDSC)及其亚型的比例动态变化,以及感染晚期小鼠血清中与MDSC增殖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情况。方法将24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感染组和对照组,每组12只。感染组小鼠经腹腔注射1200个原头节,对照组小鼠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每组小鼠分别于感染后30、90和180 d随机各取3只,观察肝、脾组织形态学变化,并采集眼眶静脉丛外周血制备白细胞。外周血白细胞用外标抗体CD11b、Gr-1、Ly6G和Ly6C孵育后,流式细胞仪检测MDSC及其亚型多核MDSC(PMN-MDSC)和单核MDSC(M-MDSC)的占比。感染后180 d,采集感染组和对照组小鼠血清,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IL-1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的浓度。使用GraphPad Prism 9.0软件进行制图与统计学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感染多房棘球蚴原头节后30 d,感染组小鼠肝组织出现囊泡,囊泡的体积随感染时间延长而增加;脾组织随感染时间延长逐渐肿大。流式细胞分析结果显示,感染后30、90和180 d,感染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中MDSC占比分别为(13.2±2.4)%、(15.7±2.3)%和(41.3±4.0)%,对照组小鼠的占比分别为(12.4±3.2)%、(6.0±0.9)%和(22.3±1.1)%,感染后90和180 d感染组均高于对照组(t=3.949、4.682,P<0.05、0.01);感染后30、90和180 d,感染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中PMN-MDSC占比分别为(10.9±2.1)%、(12.5±2.4)%和(35.8±3.6)%,对照组小鼠的占比分别为(9.6±3.1)%、(4.5±0.6)%和(18.5±0.6)%,感染后90和180 d感染组均高于对照组(t=3.237、4.788,P<0.05、0.01);感染后30、90和180 d,感染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中M-MDSC占比分别为(1.8±0.3)%、(1.1±0.1)%和(4.6±1.1)%,对照组小鼠的占比分别为(2.3±0.2)%、(0.5±0.1)%和(3.4±0.9)%,感染后90 d感染组高于对照组(t=3.246,P<0.05)。感染后180 d,感染组小鼠血清中IL-6、IL-13、TNF-α和GM-CSF的浓度分别为(315.39±13.58)、(339.41±13.35)、(223.53±27.49)和(262.31±2.36)pg/ml,均高于对照组的(14.93±0.55)、(50.74±0.88)、(50.64±1.64)和(115.28±0.58)pg/ml(t=22.100、21.580、6.277、60.460,P<0.01或0.05)。结论感染多房棘球蚴原头节后,小鼠外周血白细胞中MDSC比例随时间延长而增加,以PMN-MDSC增加为主。感染晚期小鼠血清中IL-6、IL-13、TNF-α和GM-CSF浓度升高,可能促进MDSC的增殖与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房棘球蚴 原头节 髓源抑制性细胞 细胞因子
原文传递
新发传染病全球大流行的挑战与跨部门综合防控策略
17
作者 谷思雨 强讷 +2 位作者 李天韵 韩乐飞 周晓农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9-285,共7页
新发传染病(EID)是指新出现的或既往已经存在但发病率或影响范围迅速增加的传染性疾病。受气候变化、病原体进化等因素影响,EID发生频率及形成大流行的风险在不断增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等疾病的暴发已经对全球健康、经济和社会稳定造... 新发传染病(EID)是指新出现的或既往已经存在但发病率或影响范围迅速增加的传染性疾病。受气候变化、病原体进化等因素影响,EID发生频率及形成大流行的风险在不断增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等疾病的暴发已经对全球健康、经济和社会稳定造成了巨大冲击。这些疾病的全球大流行不仅直接影响人类健康,还给经济发展、贫困减少和教育等方面带来诸多负面影响。为了有效应对EID的挑战,国家和国际组织采取了一系列综合性防控策略,包括降低病原体溢出风险、建立综合性监测与预警系统、协调部门间的合作与信息共享以及以全健康(One Health)理念开展跨部门联防联控。当下EID防控依然面临诸多挑战,本文总结EID大流行所带来的挑战、国家及国际层面的应对防控策略以及当前防控的进展和具体案例,为将来应对EID大流行提供经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发传染病 全球大流行 防控策略 全健康
原文传递
Ⅱ型登革病毒感染对白纹伊蚊生存影响的研究
18
作者 庞兴亚 徐铁龙 郑彬 《中国热带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6-199,共4页
目的了解Ⅱ型登革病毒感染对白纹伊蚊生存的影响,为登革热防控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通过培养白纹伊蚊C6/36细胞,对Ⅱ型登革病毒进行扩增并收获。实验室驯化的白纹伊蚊羽化后,每天用现配的10%葡萄糖水喂养,于温度28℃,湿度≥70%条件下饲养,... 目的了解Ⅱ型登革病毒感染对白纹伊蚊生存的影响,为登革热防控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通过培养白纹伊蚊C6/36细胞,对Ⅱ型登革病毒进行扩增并收获。实验室驯化的白纹伊蚊羽化后,每天用现配的10%葡萄糖水喂养,于温度28℃,湿度≥70%条件下饲养,至3~5日龄时用于感染实验,感染前一天挑出雄蚊,将雌蚊分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并断食断水。感染时分别吸食含与不含Ⅱ型登革病毒的血餐(未感染组血餐除不含Ⅱ型登革病毒外,其余成分与感染组血餐相同),挑取饱血蚊采用10%葡萄糖水维持饲养,每天观察、记录两组白纹伊蚊的生存情况。吸食血餐后第14天时,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感染组白纹伊蚊Ⅱ型登革病毒核酸,计算病毒感染率。计算并比较感染组与未感染组白纹伊蚊的生存率,用生存分析方法,绘制两组白纹伊蚊的生存曲线并进行log-rank检验。结果感染组共饲养99只感染实验后的饱血白纹伊蚊,未感染组共饲养83只未经感染实验饱血白纹伊蚊,感染实验后第14天,感染组和未感染组白纹伊蚊分别死亡31只和15只,死亡率分别为31.31%(31/99)和18.07%(15/83),感染组死亡率高于未感染组。经log-rank检验,感染组白纹伊蚊生存曲线低于未感染组(χ^(2)=4.1219,P<0.05)。荧光定量PCR检测感染组白纹伊蚊的感染率为77.94%(53/68)。结论Ⅱ型登革病毒感染白纹伊蚊可降低白蚊伊蚊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纹伊蚊 登革病毒 生存分析
原文传递
《医学微生物学》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1
19
作者 董珂 李擎天 +2 位作者 何平 郭晓奎 刘畅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23年第9期1315-1318,共4页
本研究系统性总结了近4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科学专业《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成果。该模式以成果导向理念(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为基础,设定教学目标,并在目标指导下进行课程设计。在120名学生的教... 本研究系统性总结了近4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科学专业《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成果。该模式以成果导向理念(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为基础,设定教学目标,并在目标指导下进行课程设计。在120名学生的教学实践中,课程利用优质的线上资源,从“课前-课中-课后”3个阶段设计“线下预习-线上学习-线下参与-学习拓展”4个教学环节,并对标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评价。结果显示,与传统班级相比,改革班的学生整体成绩有显著提高,并且在难度较高和需要分析完成的题目上得分显著高于传统班,教学质量显著提高。因此,《医学微生物学》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对于解决目前医学基础课程中学生参与度不足和学习效率低的问题具有探索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式教学 医学微生物学 教学目标 在线课程
原文传递
炎症性肠病与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合并人芽囊原虫感染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琳 蔡玉春 +2 位作者 俞铖航 陈木新 田利光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13-420,426,共9页
芽囊原虫是一种寄生于人和动物肠道内的常见单细胞原虫,感染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基于小亚基核糖体RNA(small subunit of the ribosomal RNA gene,SSU rRNA)基因序列差异,人芽囊原虫分为28种亚型(ST1~ST17、ST2... 芽囊原虫是一种寄生于人和动物肠道内的常见单细胞原虫,感染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基于小亚基核糖体RNA(small subunit of the ribosomal RNA gene,SSU rRNA)基因序列差异,人芽囊原虫分为28种亚型(ST1~ST17、ST21、ST23~ST32)。人芽囊原虫感染与炎症性肠病、肠易激综合征等肠道疾病密切相关,威胁患者身体健康和生命质量,是不容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本文就近20年来炎症性肠病和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合并人芽囊原虫感染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从而为今后我国人芽囊原虫病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芽囊原虫 炎症性肠病 肠易激综合征 合并感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