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当代国际体系的渐变和嬗变--基于两个三十年的比较与思考 被引量:6
1
作者 杨洁勉 《国际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8,148,149,共20页
当前国际体系正处于新旧交替和质变飞跃的过渡期,筹划和推动新的国际体系建设是事关国际政治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冷战结束以来三十年的国际体系延续和发展了二战后国际体系的主体框架,处于突变后的渐变过程,世界在“后冷战体系”和“... 当前国际体系正处于新旧交替和质变飞跃的过渡期,筹划和推动新的国际体系建设是事关国际政治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冷战结束以来三十年的国际体系延续和发展了二战后国际体系的主体框架,处于突变后的渐变过程,世界在“后冷战体系”和“前多极体系”之间探索和徘徊。越来越多的非西方国家在批判过时的国际关系理论,国际社会作为一个整体也在扶正祛邪中不断促进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前进。未来三十年世界将开启东西方力量相对平衡和世界多极化基本稳定的新时期,这一进程大体上与中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同步推进,国际体系将从后冷战转型期朝着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方向演进,并最终成熟定型。中国在逐步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历史进程中,应注重加强国际体系理论建设,准确把握国际社会的主要矛盾。解决各自的发展问题和国际社会的共同挑战,对公平正义的普遍需求和供给的相对不足将越来越成为国际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中国要着力解答当前和未来的时代命题,勾勒国际体系改革基本架构,进而促进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不断向前,推动实现公正、共同富裕的新时代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体系 中国外交 全球治理 世界多极化 多边主义
下载PDF
美国视中国为“主要威胁”的思想溯源和理论依据 被引量:16
2
作者 杨洁勉 《国际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3,153,共24页
为了维护霸权地位并延缓自身衰落,美国将中国视为“主要对手”和“安全威胁”,推行所谓“全政府”和“综合威慑”的对华战略。准确认识美国的对华错误认知,需要把握其哲学思想、历史观、世界观以及战略理论等思想根源。美国根深蒂固的... 为了维护霸权地位并延缓自身衰落,美国将中国视为“主要对手”和“安全威胁”,推行所谓“全政府”和“综合威慑”的对华战略。准确认识美国的对华错误认知,需要把握其哲学思想、历史观、世界观以及战略理论等思想根源。美国根深蒂固的“天命论”和“盎格鲁-撒克逊优越论”及对丛林法则的信奉,导致其形成了唯美国独尊的历史观,建立了固执己见的当代史观和自恋式的未来史观。美国从零和博弈和二元对立思维出发,形成了偏执地树立假想敌的政治安全观和“重利薄义”的对外关系理念。美国的国际关系理论本质上服务于美国的霸权,并在当前的背景下加速了其自身的衰落,将中美关系推向竞争甚至对抗。中美关系影响世界的未来走向,和平共处应是中美两国基本的相处之道。中国需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引领,全方位、综合性地应对和塑造中美关系,在物质和精神、实践和理论、战略和政策等多层面与美国进行建设性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关系 历史观 世界观 国际关系理论 中国威胁
下载PDF
乌克兰危机下的世界秩序变局和发展中国家的使命担当 被引量:5
3
作者 杨洁勉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8-78,140,共22页
乌克兰危机深刻影响国际格局,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加速演进,发展中国家群体正逐步从被动接受冲击走向主动发挥作用。世界力量在乌克兰危机中的分化组合表明当代国际格局变化的长期性、曲折性和复杂性。从短期看,西方和发展中国家群... 乌克兰危机深刻影响国际格局,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加速演进,发展中国家群体正逐步从被动接受冲击走向主动发挥作用。世界力量在乌克兰危机中的分化组合表明当代国际格局变化的长期性、曲折性和复杂性。从短期看,西方和发展中国家群体的力量对比正出现某种阶段性和局部性逆转;但中长期,世界多极化在经历曲折后将继续深化发展。国际体系的行为体、组织机制、规则规范、主要议题等因乌克兰危机受到不同程度冲击,对发展中国家群体利弊兼具,但从近期来看弊大于利。发展中国家群体应加强国际体系观整合,增强内部磋商协调,加大在国际主要平台的发声发力,以危机为契机推进国际体系的建设和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克兰危机 发展中国家 国际格局 国际体系 国际秩序
下载PDF
习近平外交思想与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经验启示 被引量:3
4
作者 杨洁勉 《当代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15,共6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习近平外交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实践相结合的重大理论成果,为新时代我国对外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和不断胜利是在习近平外交思想指导下取得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习近平外交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 根本遵循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经验启示 新的实际
下载PDF
习近平外交思想指导构建大国关系新格局 被引量:2
5
作者 杨洁勉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8,138,共19页
大国关系格局是当代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大国关系,与时俱进地发展和完善大国关系相关理论,方向明确地构建大国关系新格局。面对大国关系中反霸和护霸力量之间的根本原则分歧和重大斗争,中国积极发挥历史主动,提... 大国关系格局是当代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大国关系,与时俱进地发展和完善大国关系相关理论,方向明确地构建大国关系新格局。面对大国关系中反霸和护霸力量之间的根本原则分歧和重大斗争,中国积极发挥历史主动,提高责任意识,努力构建总体稳定的大国关系框架,并坚持以多边主义推进大国关系体制机制建设。在习近平外交思想指导下,中国擘划和构建大国关系新格局的理念和实践,正以其先进性、可行性和示范性为国际社会提供新的思考、方向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外交思想 大国关系格局 大国关系原则 中国外交
下载PDF
危机与秩序:21世纪全球转型问题 被引量:1
6
作者 冯绍雷 杨洁勉 +5 位作者 黄仁伟 范军 余伟民 毕洪业 丁纯 赵隆 《俄罗斯研究》 CSSCI 2024年第3期3-24,共22页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危机成为国际变局的征兆,在危机中蕴含着推动旧秩序改革与新秩序构建的动力。三十年前,全球化主要表现为西方国家的发展模式和价值观的传播。进入新世纪后,全球化逐渐转向以新兴经济体的崛起为特征,强调...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危机成为国际变局的征兆,在危机中蕴含着推动旧秩序改革与新秩序构建的动力。三十年前,全球化主要表现为西方国家的发展模式和价值观的传播。进入新世纪后,全球化逐渐转向以新兴经济体的崛起为特征,强调自主性和多样性。新兴市场国家,如中国、印度、巴西等,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对全球政治和经济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全球转型导致了国际关系的重塑,包括大国间的关系、区域组织的作用以及多边机构的影响力,地缘政治的重心可能从传统的西方中心转向多极化,新兴国家在地缘政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与三十年前全球各国推进以学习西方为主要方向的全球转型不同,进入21世纪以后,逐渐转向以新兴经济体崛起为背景的、新的、强调自主性形式的全球转型。随着全球转型的深入,国际法和全球治理机制面临着更新和改革的需求,以适应新的全球秩序。当代世界已经发展到了西方中心秩序正在解体的阶段。一个由世界各种力量合成的秩序正在形成,俄罗斯也是其中的一支重要力量。西方某些势力试图将俄罗斯从世界秩序中驱逐出去,把中国在世界秩序中加以矮化甚至压倒,显然是徒劳的。金砖国家、全球南方和中俄联手,共同争取建设一个公正合理、公平正义的世界秩序。中俄关系在紧张的国际背景下展现出的强劲动力和独立价值,对国际秩序的重塑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俄关系 全球危机 国际秩序 俄罗斯对外关系
原文传递
当前国际形势发展的周期规律和阶段变化刍议——兼论中美关系的运动轨迹和发展趋势 被引量:2
7
作者 杨洁勉 《国际关系研究》 CSSCI 2024年第1期3-18,M0003,共17页
世界历史与国际环境的演变有其内在规律。近代以来,国际形势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特征。在不同的周期内,冷战思维与和平共处思想不断碰撞,以意识形态划界和务实发展思路并行存在,单边主义和多边主义政策路径持续展开竞争,从而塑造了... 世界历史与国际环境的演变有其内在规律。近代以来,国际形势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特征。在不同的周期内,冷战思维与和平共处思想不断碰撞,以意识形态划界和务实发展思路并行存在,单边主义和多边主义政策路径持续展开竞争,从而塑造了不同的安全理念、发展理念与外交政策。同时,周期性规律也是分析中美关系的基本规律,1949年以后的中美关系也以大约30年为一个时段呈现周期性变化。当前中美关系已经进入第三个周期,后者的时间约为2009~2038年。在该周期内,中美将围绕着绝对安全还是综合安全、经济霸权还是共同发展、科技脱钩还是科技合作等关键主题展开复杂竞合。中国拥有有利的时势但仍需继续谦虚谨慎和避免颠覆性错误,在正确处理与美国及其他主要力量关系的同时,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形势 周期规律 阶段性变化 中美关系
原文传递
俄乌冲突与国际局势: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3
8
作者 杨洁勉 冯绍雷 +3 位作者 徐明棋 丁纯 郑春荣 赵隆 《俄罗斯研究》 CSSCI 2023年第1期28-63,共36页
持续一年的俄乌冲突导致国际秩序逐渐被撕裂和瓦解,全球和平合作、共同发展的国际秩序基础比以往要脆弱得多,国际形势趋向严峻。从长期来看,地缘政治风险担忧因素在全球供应链重组中的权重会进一步增加,将冲击效率优先的全球化格局,202... 持续一年的俄乌冲突导致国际秩序逐渐被撕裂和瓦解,全球和平合作、共同发展的国际秩序基础比以往要脆弱得多,国际形势趋向严峻。从长期来看,地缘政治风险担忧因素在全球供应链重组中的权重会进一步增加,将冲击效率优先的全球化格局,2023年全球经济仍然面临严峻考验。对中国而言,未来的国际环境将更为严峻,中国的政治、经济、科技、军事发展以及统一事业,将面临越来越多的外部压力和风险。而且,在美国的战略和举措的负面影响下,中国该如何处理与美国的关系,如何处理与欧洲、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美国盟国的关系,如何处理与俄罗斯、印度、中东国家、东南亚国家、中亚国家、非洲国家、南太岛国等国的关系,都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对此,我们要有深刻的认识和充分的准备,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导下,努力奋进,去迎接和化解各种复杂严峻的风险挑战,并且善用各种机遇,打造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新局面,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打造更加有利的内外环境。俄乌冲突发生在当下全球转型的复杂背景之下,而且全球转型的未来很可能取决于中国人能否承担更大的历史责任,中国应该在全球转型过程和俄乌冲突中更主动、更有意识发挥自身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乌冲突 俄美关系 俄欧关系 世界经济形势 欧洲安全
原文传递
当前国际格局变化的特点和全球治理体系建设的方向 被引量:9
9
作者 杨洁勉 《欧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7,I0002,共18页
当前的国际格局正处于从多极化趋势向多极格局确立转型的关键期,并处于新的世界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之前夜。权力对比与平衡的变化是国际格局演变的决定性因素,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新冠肺炎疫情和俄乌冲突等“意外”事件及其国际应对... 当前的国际格局正处于从多极化趋势向多极格局确立转型的关键期,并处于新的世界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之前夜。权力对比与平衡的变化是国际格局演变的决定性因素,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新冠肺炎疫情和俄乌冲突等“意外”事件及其国际应对在量变向质变转换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催化作用。推动形成基本稳定、相对平衡的国际新格局需要多轮反复的冲击变化和与之相伴的战略运筹以及理论反思、创新,多极格局观反映了非西方群体对强权政治的否定和对公正政治的追求,代表了新国际格局观的发展方向。国际格局与全球治理互为因果,并具有多维和双向作用。在国际格局关键转折期,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创新将成为国际社会的主要议程,涉及体系建设的顶层设计、治理机制的建设路径、各种方案间的交流磨合等。发展中国家将自近代以来首次在全球治理体系建设中发挥全面和重要的作用,中国有责任也有义务为促进国际格局转型和全球治理体系建设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格局 全球治理 新冠肺炎疫情 俄乌冲突 中国外交
原文传递
国际动荡形势下的变革任务和相关挑战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洁勉 《俄罗斯研究》 CSSCI 2023年第4期3-22,共20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世界正在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与过去百余年间世界曾先后经历的三次动荡变革期相比,本轮动荡变革周期展现出很多新的特点,它在相当程度上中断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合作的努力和趋势,集团对立和冷战重开的风险不断...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世界正在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与过去百余年间世界曾先后经历的三次动荡变革期相比,本轮动荡变革周期展现出很多新的特点,它在相当程度上中断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合作的努力和趋势,集团对立和冷战重开的风险不断提升。然而,动荡不安的国际形势同样也为国际社会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提供了宝贵的机会。对于中国和世界来说,新的动荡变革期既是严峻的挑战也是宝贵的机遇,国际社会要敢于担当,奋发有为,合理规划,积极应对全球问题的挑战,找到合作与斗争的平衡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荡变革时期 国际形势特点 国际秩序 全球治理
原文传递
中国共产党国际时代观的百年发展和深远意义
11
作者 杨洁勉 《俄罗斯研究》 CSSCI 2022年第3期3-19,共17页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系统总结了百年来党和国家的内政外交经验教训,强调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百年来,中国在国际上经历了“战争与革命时代”、“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以及当前...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系统总结了百年来党和国家的内政外交经验教训,强调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百年来,中国在国际上经历了“战争与革命时代”、“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以及当前正在逐步展开并有待于总结、深化和提炼的国际时代。历史一再证明,对时代的观察、把握和引领,是相互关联和不断递进的认识和实践进程,具有整体性和统一性的特点。在未来30年及以远,中国在继续完成和平与发展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的同时,还将通过与国际社会的积极互动,在时代主题、时代命题和时代愿景等方面塑造和引领新的国际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时代观 十九届六中全会 外交理论 习近平外交思想
原文传递
习近平外交思想国际传播的意义、机遇与挑战 被引量:5
12
作者 姜锋 史明德 +3 位作者 杨洁勉 吴志成 任晓 金天栋 《国际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9,共29页
当今中国正面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话语领域的斗争格外激烈和复杂,中国急需提升国际话语能力。而习近平外交思想内涵丰富,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外交领域的集中体现,是新时代我国对外工作... 当今中国正面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话语领域的斗争格外激烈和复杂,中国急需提升国际话语能力。而习近平外交思想内涵丰富,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外交领域的集中体现,是新时代我国对外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因此,加强习近平外交思想国际传播具有世界意义和时代意义。“世界意义”在于,如何从世界的角度来把握全局,突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和内涵,突出中国人的世界观和实践观、考虑话语对象的感受、思考话语的方式方法和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提升话语的国际传播效率和效应。“时代意义”在于,认清时代,以合作的精神开展国际交流、增进国际理解,同时保持高度警惕,注意斗争方法,维护好国家总体安全与和平发展环境。当代中国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中国日益成为推动世界发展和变化的重要力量。国际社会对中国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为加强习近平外交思想国际传播提供了机遇。但习近平外交思想的国际传播同样面临困难和挑战。首先,要战胜来自内部的挑战。讲好中国故事的基础和前提是干好中国的事情,继续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新局面。其次,要做好国际的团结合作工作。国际社会认同和接受习近平外交思想是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往往需要更多的耐心和持续的推介,在交流中实现交汇,在融合中达到共识。最后,需要在国际交锋中克服种种困难和战胜其他阻力。为此,在习近平外交思想指导下,国际关系理论“中国学派”建设要有新的进展,要对“中国话语、世界表达”体系的构建与传播有新贡献,要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形成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相适应、同我国综合国力发展相匹配的国际话语能力,充分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外交思想 国际传播 国际话语能力 机遇与挑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