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究跟骨孤立性骨囊肿(solitary bone cyst,SBC)病灶范围与病理性骨折的关系,为SBC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基于CT图像建立足踝三维有限元模型,在病灶好发区构建4种梯度球型骨缺损模型,模拟不同的SBC病灶范围,分析步态周期不同时相跟骨...目的探究跟骨孤立性骨囊肿(solitary bone cyst,SBC)病灶范围与病理性骨折的关系,为SBC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基于CT图像建立足踝三维有限元模型,在病灶好发区构建4种梯度球型骨缺损模型,模拟不同的SBC病灶范围,分析步态周期不同时相跟骨的生物力学特征。结果在步态周期下,随着SBC范围增加,跟骨位移无明显变化,但峰值应力逐渐增大。当SBC直径超过跟骨宽度的75%时,跟骨沟和病灶下方皮质区域应力增加到正常跟骨的1.48倍和7.74倍。结论当SBC直径超过跟骨宽度的75%时,应力性骨折风险增大,可早期手术干预。跟骨沟和SBC下方骨皮质是应力集中区,可作为评估应力性骨折的重点区域。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不同内固定方式对高龄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手术期隐性失血的影响。方法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应用髓外固定(dynamic hip screw,DHS)与髓内固定(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疗12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资料...目的探讨不同内固定方式对高龄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手术期隐性失血的影响。方法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应用髓外固定(dynamic hip screw,DHS)与髓内固定(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疗12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资料,年龄80~95岁,髓外组56例,髓内组72例。比较不同内固定方式对围手术期隐性失血的影响,比较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评分(FRS)及术后并发症。结果128例患者随访12~36个月,平均18.2个月。髓外组手术时间(77.8±8.4)min和显性失血量(154.4±45.3)m L大于髓内组(70.5±11.8)min和(123.2±32.1)mL(P<0.001);髓外组总失血量(747.3±134.3)mL和隐性失血量(592.9±134.3)mL小于髓内组(906.8±143.6)mL和(783.6±141.3)m L(P<0.001)。髓外组术后第1、3、5 d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均高于髓内组(P<0.05)。髓外组部分负重时间(9.59±2.04)周、完全负重时间(13.43±1.55)周大于髓内组(8.11±1.39)周和(11.99±1.48)周(P<0.001);髓外组骨折愈合时间(14.30±1.53)周、FRS评分为(76.32±8.56)分,髓内组为(13.97±1.73)周和(76.75±8.96)分(P>0.05)。髓外组出现8.9%肺部感染,3.6%因心、肺、感染等并发症而死亡,1.8%下肢深静脉血栓,5.4%螺钉切割,7.1%髋内翻;髓内组分别为12.5%、5.6%、1.4%、2.8%、4.2%(P>0.05)。结论在治疗高龄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时,髓外与髓内固定均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结果,但髓外固定在减少围手术期隐性失血上有优势,若采用髓内固定应尽量避免远端扩髓,术后3 d应严密监测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变化,准确评估隐性失血情况,及时纠正贫血状态,减少高龄患者术后严重贫血带来的并发症。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究跟骨孤立性骨囊肿(solitary bone cyst,SBC)病灶范围与病理性骨折的关系,为SBC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基于CT图像建立足踝三维有限元模型,在病灶好发区构建4种梯度球型骨缺损模型,模拟不同的SBC病灶范围,分析步态周期不同时相跟骨的生物力学特征。结果在步态周期下,随着SBC范围增加,跟骨位移无明显变化,但峰值应力逐渐增大。当SBC直径超过跟骨宽度的75%时,跟骨沟和病灶下方皮质区域应力增加到正常跟骨的1.48倍和7.74倍。结论当SBC直径超过跟骨宽度的75%时,应力性骨折风险增大,可早期手术干预。跟骨沟和SBC下方骨皮质是应力集中区,可作为评估应力性骨折的重点区域。
文摘目的探讨不同内固定方式对高龄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手术期隐性失血的影响。方法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应用髓外固定(dynamic hip screw,DHS)与髓内固定(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疗12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资料,年龄80~95岁,髓外组56例,髓内组72例。比较不同内固定方式对围手术期隐性失血的影响,比较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评分(FRS)及术后并发症。结果128例患者随访12~36个月,平均18.2个月。髓外组手术时间(77.8±8.4)min和显性失血量(154.4±45.3)m L大于髓内组(70.5±11.8)min和(123.2±32.1)mL(P<0.001);髓外组总失血量(747.3±134.3)mL和隐性失血量(592.9±134.3)mL小于髓内组(906.8±143.6)mL和(783.6±141.3)m L(P<0.001)。髓外组术后第1、3、5 d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均高于髓内组(P<0.05)。髓外组部分负重时间(9.59±2.04)周、完全负重时间(13.43±1.55)周大于髓内组(8.11±1.39)周和(11.99±1.48)周(P<0.001);髓外组骨折愈合时间(14.30±1.53)周、FRS评分为(76.32±8.56)分,髓内组为(13.97±1.73)周和(76.75±8.96)分(P>0.05)。髓外组出现8.9%肺部感染,3.6%因心、肺、感染等并发症而死亡,1.8%下肢深静脉血栓,5.4%螺钉切割,7.1%髋内翻;髓内组分别为12.5%、5.6%、1.4%、2.8%、4.2%(P>0.05)。结论在治疗高龄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时,髓外与髓内固定均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结果,但髓外固定在减少围手术期隐性失血上有优势,若采用髓内固定应尽量避免远端扩髓,术后3 d应严密监测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变化,准确评估隐性失血情况,及时纠正贫血状态,减少高龄患者术后严重贫血带来的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