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8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媒广告与导购效果——上海社科院新闻研究所进行抽样调查
1
作者 贾亦凡 《新闻记者》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9-31,共3页
调查的方式及有机构成 这次消费者调查于1993年8月至9月底进行。采用随机抽样调查与分类抽样调查相结合的形式,二者之比大约为5:1,以确保调查的准确性和一定的涵盖面,使调查所得的各类数据更接近于实际情况。
关键词 新闻研究 行抽样 传媒 广告费 社科院 广告业 消费者调查 购物行为 虚假广告 广告代理
下载PDF
实践视阈下的新闻创新——基于上海A网站新闻生产的个案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白红义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57-66,共10页
以发布原创内容为主要特征的新闻客户端和新闻网站的大量上线是当前中国新闻业出现的一种新闻创新。本文考察了一个新闻网站创新失败的案例,在细致展现网站的日常新闻生产的基础上分析了创新失败的原因。这一案例表明,新闻创新将会是一... 以发布原创内容为主要特征的新闻客户端和新闻网站的大量上线是当前中国新闻业出现的一种新闻创新。本文考察了一个新闻网站创新失败的案例,在细致展现网站的日常新闻生产的基础上分析了创新失败的原因。这一案例表明,新闻创新将会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虽然失败更有可能是常态,但在不断的试错中才蕴藏着更多成功的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创新 在线新闻室 新闻生产 实践路径
下载PDF
哈佛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打击假新闻的研究议程与行动方针(编译) 被引量:7
3
作者 方师师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9期98-101,共4页
2017年5月,哈佛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媒介、政治与公共政策中心发布《打击假新闻:研究议程与行动方针》的研究报告。该报告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描述了当前媒体生态系统中错误信息的传播状态;第二部分概览了关于假新闻的心理学与社会系... 2017年5月,哈佛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媒介、政治与公共政策中心发布《打击假新闻:研究议程与行动方针》的研究报告。该报告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描述了当前媒体生态系统中错误信息的传播状态;第二部分概览了关于假新闻的心理学与社会系统传播的研究;第三部分讨论了学术界针对假新闻可以采取的三种行动方针;最后预测了将来可能会提高我们处理错误信息能力的研究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新闻 错误信息 研究 行动
下载PDF
“场域”视域下邹韬奋的社会交往活动研究
4
作者 孟晖 《中国出版史研究》 2024年第3期49-62,103,共15页
对文化名人进行研究时,发掘分析其社会交往活动,对理解其思想发展及所取得的成就是很有必要的。本文结合“场域”、社会资本等视角,重点考察了邹韬奋的社会交往活动,即邹韬奋与胡适、鲁迅等著名文化人的交往,邹韬奋与救国会“七君子”... 对文化名人进行研究时,发掘分析其社会交往活动,对理解其思想发展及所取得的成就是很有必要的。本文结合“场域”、社会资本等视角,重点考察了邹韬奋的社会交往活动,即邹韬奋与胡适、鲁迅等著名文化人的交往,邹韬奋与救国会“七君子”中其他人物在特殊场域中的交往,邹韬奋与胡愈之等进步知识分子的交往,邹韬奋与一般读者的交往等,旨在于历史语境和社会网络中更好地理解和评价邹韬奋的人格思想发展脉络及其文化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域” 邹韬奋 社会交往 活动
下载PDF
在新闻室做田野:作为方法的新闻民族志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白红义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1-67,共7页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闻民族志成为新闻研究中常用的一种质性研究方法。透过这种方法所揭示的新闻生产的“秘密”至今仍是我们理解新闻知识的主要来源。数字技术正在深入影响新闻业,在此背景下,这种研究方法将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闻民族志成为新闻研究中常用的一种质性研究方法。透过这种方法所揭示的新闻生产的“秘密”至今仍是我们理解新闻知识的主要来源。数字技术正在深入影响新闻业,在此背景下,这种研究方法将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但仍有其充分的价值所在。只是,在方法实践层面上,不同路径和不同环节都需要做出适应性的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民族志 参与观察 新闻生产 质化研究
下载PDF
环境抗争报道的新闻范式研究——以三起邻避冲突事件为例 被引量:13
6
作者 白红义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5-50,共6页
本文以四川什邡、江苏启东、浙江宁波三起邻避冲突事件为例,分析媒体对抗议者与抗议对象的文本呈现与报道策略后认为,媒体在报道抗争行动时存在一种抗争新闻范式,具体表现在新闻框架、消息来源与报道倾向三个方面。
关键词 邻避 新闻框架 消息来源 抗争新闻范式
下载PDF
“元新闻话语”视阈下媒介对记者角色的建构——基于稿源新闻网站记者节社论的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孟晖 陈曦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1-58,共8页
移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塑造了新的传播环境,催生了新的传播模式,促使传统媒体走上融合转型之路。新闻信息稿源单位在记者节发表的社论,是媒体对自身社会角色定位的集中表达。本文以这些社论为研究对象,采用编码和文本分析方... 移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塑造了新的传播环境,催生了新的传播模式,促使传统媒体走上融合转型之路。新闻信息稿源单位在记者节发表的社论,是媒体对自身社会角色定位的集中表达。本文以这些社论为研究对象,采用编码和文本分析方法,结合元新闻话语理论和新闻认识论,围绕记者角色和新闻文本的媒介隐喻、新媒体环境下新闻边界工作的话语呈现、记者职业伦理等,研究传统媒体对记者身份、角色的建构,探析媒体自我认知在新传播环境下的坚守与嬗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新闻话语 记者节 社论 角色建构
下载PDF
20世纪早期的新媒介:韦伯对商业报纸的媒介社会学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李敬 强荧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6-69,73,共5页
新媒介研究成为当下各学科的热点所在,媒介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功能,而对新媒介的提问方式和思考路径的选择,是研究的根本起点。本文选取对传播学学科有重要影响的德国思想家马克斯·韦伯,将20世纪初作为"新媒介"... 新媒介研究成为当下各学科的热点所在,媒介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功能,而对新媒介的提问方式和思考路径的选择,是研究的根本起点。本文选取对传播学学科有重要影响的德国思想家马克斯·韦伯,将20世纪初作为"新媒介"的私人商业报纸的媒介社会学研究为对象,结合马克思与韦伯的国家政治理论学说框架,发掘出内置于韦伯研究中的"文化"线索,厘清韦伯与哈贝马斯等关于媒介之"公共领域"功能的不同观点,对韦伯的媒介社会学研究进行系统考察,并分析其在研究方法上相对于同时代人的重要超越,即如何把抽象的文化概念落实分解为可操作的经验性研究步骤,这些将对今天的研究带来重要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韦伯 媒介社会学 文化 公共领域 新媒介
下载PDF
新闻行业的变革与新闻研究的勃兴 被引量:3
9
作者 白红义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26-28,共3页
作为学科的新闻研究 当前新闻业进入变革转型期,对新闻业展开的学术研究也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学术界将这种主要研究新闻(news)和新闻业(journalism)的学科命名为新闻研究,这个相对较新的“标签”出现至今不过20年左右的... 作为学科的新闻研究 当前新闻业进入变革转型期,对新闻业展开的学术研究也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学术界将这种主要研究新闻(news)和新闻业(journalism)的学科命名为新闻研究,这个相对较新的“标签”出现至今不过20年左右的时间,却已经成为西方传播学研究中发展最快的一个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研究 新闻行业 变革 勃兴 学科命名 传播学研究 新闻业 学术研究
下载PDF
人文科学视野中的中国形象研究及启示 被引量:1
10
作者 丁方舟 韦路 《对外传播》 2016年第12期40-42,共3页
一、引言当前,中国形象研究关注的重点问题是中外媒体如何建构中国形象以及这种建构何以影响到他国民众对中国形象的认知。1在传统媒体时代,媒体机构的确是占据主导地位的中国形象塑造者,有能力设置公共议程,选择公共话语的阐释框架,影... 一、引言当前,中国形象研究关注的重点问题是中外媒体如何建构中国形象以及这种建构何以影响到他国民众对中国形象的认知。1在传统媒体时代,媒体机构的确是占据主导地位的中国形象塑造者,有能力设置公共议程,选择公共话语的阐释框架,影响国际民众对中国形象的认知。然而,随着信息与传播技术的革新以及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互联网已然成为全球公众获取信息与知识、参与公共讨论、建构公共话语的新传播场域。人们不仅直接从新闻网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象研究 公共话语 媒体时代 媒体机构 数字人文 数据方法 男性形象 民国时代 社交媒体 公共讨论
下载PDF
惊讶、恐惧与工具箱:国际传播中人工智能的多重社会技术想象
11
作者 方师师 《对外传播》 CSSCI 2024年第6期31-34,共4页
本文将国际传播作为研究社会技术想象的一个中观视角,分析讨论了多元行动者对人工智能的多重社会技术想象。研究发现在国际传播中,对人工智能存在正-反乌托邦与工具箱的想象,这些技术惊讶论、渗透适应论与有机建设论又会作用于国际传播... 本文将国际传播作为研究社会技术想象的一个中观视角,分析讨论了多元行动者对人工智能的多重社会技术想象。研究发现在国际传播中,对人工智能存在正-反乌托邦与工具箱的想象,这些技术惊讶论、渗透适应论与有机建设论又会作用于国际传播的创新再生产,形成新的身份认同并形塑社会技术议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传播 人工智能 社会技术想象
下载PDF
“传记式批评”实践中作者学术素养欠缺等问题研究
12
作者 孟晖 《荆楚学刊》 2024年第3期7-13,共7页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出现了文学创作和文学研究均繁荣发展的景象,同时对著名作家的“传记式批评”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不过在传记写作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较为突出的有传记作者的学养不足而导致“传记式批评”的质量不理...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出现了文学创作和文学研究均繁荣发展的景象,同时对著名作家的“传记式批评”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不过在传记写作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较为突出的有传记作者的学养不足而导致“传记式批评”的质量不理想等。本文从作者对传主所从事的各个领域缺乏深入了解,对传主综合把握不够;作者政治理论素养及史学功底欠缺,使传记的准确性大打折扣;作者文学理论及素养不足,难以把握传主的精神气质及文化成就等几个角度进行分析,力图推进“传记式批评”整体水平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记式批评” 作者 学术素养 欠缺
下载PDF
欧盟人工智能监管及对上海的启示
13
作者 唐巧盈 《上海信息化》 2024年第10期12-16,共5页
2024年7月12日,《欧盟官方公报》正式公布欧盟《人工智能法案》,这标志着全球首部具有域外影响的人工智能统一立法落地生效。《人工智能法案》不仅阐明了欧盟人工智能治理路径和特点,还将对全球人工智能治理产生深刻影响。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治理路径 官方公报 统一立法 欧盟 法案
下载PDF
邹韬奋的社会观与传播观及其对当下新闻实践的借鉴意义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莹 王月 《新闻知识》 2018年第11期8-12,共5页
新闻人的价值观直接影响其对社会的理解与传播实践。邹韬奋是我国民国时期著名的新闻出版家。他全部的新闻出版思想是由其"人本"社会观辐射出来的。他的相关理念用报刊投影到社会上,催化了一个时代的变革。其从"人本&qu... 新闻人的价值观直接影响其对社会的理解与传播实践。邹韬奋是我国民国时期著名的新闻出版家。他全部的新闻出版思想是由其"人本"社会观辐射出来的。他的相关理念用报刊投影到社会上,催化了一个时代的变革。其从"人本"角度出发,思考社会生态系统平衡的方法,他提倡的平衡蕴含着个体独立和整体平衡两个维度。他认为个体精神独立是整体运转平衡的前提,他在新闻实践中坚持个人独立、家庭独立再到抗战中的坚定的国家的独立。这是他当时新闻出版思想的内核。其对当今新闻媒体的融媒化、窄众化及对个人需求更深层关照的特点,新闻人应依"爱人到爱社会、爱国家"的路径去做传播,及在具体的传播技巧方面,都有着较好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邹韬奋 社会生态 人本精神 动态平衡 传播观
下载PDF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坚持团结稳定鼓劲的方针 上海新闻事业五年发展成绩斐然
15
作者 黄冬元 《新闻记者》 1997年第10期4-8,共5页
在全市人民共庆党的十五大胜利召开,认真学习十五大文件的时候,我们认真回顾、总结上海新闻事业在上海市委正确领导下,自党的十四大以来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绩,对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十五大提出的宏伟任务,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在全市人民共庆党的十五大胜利召开,认真学习十五大文件的时候,我们认真回顾、总结上海新闻事业在上海市委正确领导下,自党的十四大以来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绩,对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十五大提出的宏伟任务,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遵循十五大精神,进一步搞好新闻传媒的各项工作,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传媒 新闻事业 《新民晚报》 发展成绩 正确的舆论 舆论导向 《解放日报》 新闻节目 《文汇报》 中青年干部
下载PDF
全国新闻史专家学者聚会上海、常熟 纪念《向导》创刊七十周年
16
作者 蒋金戈 《新闻记者》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1期39-40,共2页
9月16日至18日,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解放日报社、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上海新闻志编委会联合隆重举行纪念《向导》创刊七十周年暨发扬党报传统学术研讨会。 1922年9月13日,中共中央在上海创办了第一个政... 9月16日至18日,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解放日报社、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上海新闻志编委会联合隆重举行纪念《向导》创刊七十周年暨发扬党报传统学术研讨会。 1922年9月13日,中共中央在上海创办了第一个政治机关报《向导》。《向导》的第一任主编是蔡和森,陈独秀、毛泽东、张国焘等我党早期领导人都先后参加过撰稿和编辑工作。1927年汪精卫在武汉叛变革命后,《向导》被迫于这年7月18日停刊,前后共出201期。研讨会分两段进行,9月16日在上海举行纪念会,9月17日、18日在江苏常熟宣读论文并研讨。国内及上海从事新闻史研究的专家、学者和有关领导同志共60多人出席。当年曾参加过《向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社会科学院 新闻志 宣读论文 解放日 编辑工作 江苏常熟 汪精卫 出版工作 日至 党性原则
下载PDF
移动互联环境下阅读类APP的现状及问题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孟晖 黄瑚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5-30,共6页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媒介融合的加深,近年移动出版产业发展迅猛,移动阅读类APP成为人们青睐的阅读方式的同时,也面临一些发展瓶颈。文章对目前移动阅读APP的发展状况进行探讨,重点就其在内容和设计等方面同质化严重、存在"...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媒介融合的加深,近年移动出版产业发展迅猛,移动阅读类APP成为人们青睐的阅读方式的同时,也面临一些发展瓶颈。文章对目前移动阅读APP的发展状况进行探讨,重点就其在内容和设计等方面同质化严重、存在"浅阅读"现象、社交互动和阅读体验不足、盈利模式不清晰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其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互联 阅读类APP 现状 问题
下载PDF
线上情感劳动:短视频/直播、网络主播与男性气质——基于快手的数字民族志研究 被引量:40
18
作者 吕鹏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79-192,共14页
数字媒介技术的发展所带来的生产方式的转变,催生了新的劳动形式,线上情感劳动即是其中一种。这一新形式的数字劳动在短视频/直播社交媒体平台快手的主播的劳动中得到了集中的体现与实践。回答数字智能时代情感劳动是否有新变化和新特征... 数字媒介技术的发展所带来的生产方式的转变,催生了新的劳动形式,线上情感劳动即是其中一种。这一新形式的数字劳动在短视频/直播社交媒体平台快手的主播的劳动中得到了集中的体现与实践。回答数字智能时代情感劳动是否有新变化和新特征,以及基于中国本土的情境和实践,情感劳动是否有不同,是在与经典的情感劳动研究对话的基础上,进行劳动理论发展和本土传播学理论建构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主播 短视频/直播 线上情感劳动 数字劳动 快手
下载PDF
消费社会的转型:从消费明星到消费网红 被引量:16
19
作者 王月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3-26,33,共5页
网红消费作为网络社会的衍生现象,是粉丝文化的一种表征。同时,经历了从消费明星到消费网红的变迁。这种变迁既展现了技术迭代的力量,也展现了大众文化的狂欢和消费社会的转型。本文以消费社会理论为视角,首先梳理了西方主要社会学者关... 网红消费作为网络社会的衍生现象,是粉丝文化的一种表征。同时,经历了从消费明星到消费网红的变迁。这种变迁既展现了技术迭代的力量,也展现了大众文化的狂欢和消费社会的转型。本文以消费社会理论为视角,首先梳理了西方主要社会学者关于消费理论的论述,包括马克思、韦伯、凡勃伦、西美尔和鲍德里亚等。在此基础上,从消费对象、消费关系和盈利模式这三个维度,探析从消费明星到消费网红这一现象。借此探讨消费社会转型过程中,技术、消费者、消费"商品"及社会文化间的动态运作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社会 网络红人 消费对象 消费关系 盈利模式
下载PDF
当新闻业遇上人工智能:一个“劳动—知识—权威”的分析框架 被引量:16
20
作者 白红义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26-30,共5页
人工智能对新闻业产生的影响是当前讨论新闻与技术问题的一个突出领域。为了深化对这一现象的理解,文章试图提出一个"劳动—知识—权威"的三级分析框架。虽然人工智能从不同层次对新闻劳动、新闻知识和新闻权威构成了冲击和挑... 人工智能对新闻业产生的影响是当前讨论新闻与技术问题的一个突出领域。为了深化对这一现象的理解,文章试图提出一个"劳动—知识—权威"的三级分析框架。虽然人工智能从不同层次对新闻劳动、新闻知识和新闻权威构成了冲击和挑战,但仍无法从根本上代替人类在新闻业实践中的核心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算法 劳动 知识 权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