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带蒂胸大肌皮瓣在口腔颌面外科整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
作者 唐友盛 邱蔚六 +5 位作者 袁文化 刘世勋 林国础 周正炎 张志愿 张志勇 《口腔医学》 CAS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24-125,共2页
口腔颌面部因癌瘤切除后遗大面积组织缺损,本科除已采用500多例各种游离复合组织瓣行小血管吻合技术整复,以及额、颈、背、项等带蒂组织瓣转移整复以外,自1980年3月以来采用带蒂胸大肌皮瓣整复61例,取得满意的效果,本文旨在对带蒂胸大... 口腔颌面部因癌瘤切除后遗大面积组织缺损,本科除已采用500多例各种游离复合组织瓣行小血管吻合技术整复,以及额、颈、背、项等带蒂组织瓣转移整复以外,自1980年3月以来采用带蒂胸大肌皮瓣整复61例,取得满意的效果,本文旨在对带蒂胸大肌皮瓣应用的适应症、优越性等作一初步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 组织移植术 胸大肌皮瓣
下载PDF
口腔颌面部癌瘤治疗的新理念——浅析综合序列治疗 被引量:21
2
作者 邱蔚六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21-324,358,共5页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癌 综合序列治疗 适应证 个体化治疗
下载PDF
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缺损的功能重建 被引量:8
3
作者 张志愿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25-329,共5页
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的功能性重建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显微外科学和局部解剖学的发展,牙种植、牵引成骨、CAD/CAM和快速原型制作等技术的广泛应用,术后缺损重建的质量已获得明显提高,尤其在形态恢复方面几... 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的功能性重建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显微外科学和局部解剖学的发展,牙种植、牵引成骨、CAD/CAM和快速原型制作等技术的广泛应用,术后缺损重建的质量已获得明显提高,尤其在形态恢复方面几近完美;但在动力性肌功能、感觉功能、吞咽和发音机能恢复方面,仍然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从咀嚼、吞咽、言语、感觉功能方面论述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重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肿瘤 外科手术 治疗 手术重建 功能重建
下载PDF
107例口腔颌面部恶性黑色素瘤治疗评估 被引量:23
4
作者 林国础 邱蔚六 +3 位作者 张锡泽 陆昌语 顾基中 周国瑜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1996年第5期299-302,共4页
总结我科自1956~1990年内共收治的107例口腔颌面部恶性黑色素瘤病例治疗经验。本组资料显示,该肿瘤好发年龄组为40~59岁组占52.3%,原发于粘膜者占93.5%,皮肤仅占6.5%。好发部位依次是腭部43%,牙... 总结我科自1956~1990年内共收治的107例口腔颌面部恶性黑色素瘤病例治疗经验。本组资料显示,该肿瘤好发年龄组为40~59岁组占52.3%,原发于粘膜者占93.5%,皮肤仅占6.5%。好发部位依次是腭部43%,牙龈35%,而唇、舌部少见。除10例失访外(作死亡计算)余下97例患者分别随访3~12年,随访率为92.4%,全组3,5年生存率分别是45.8%,31.8%。死亡病例79例,其中死于局部复发32.8%,远处转移44.3%,淋巴转移6.3%,其它死因占16.5%。比较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表明:①手术切除原发灶组3,5年生存率均为0%。冷冻治疗原发灶组则为37.5%,31.2%。后者优于前者,有统计学差别。②选择性颈清25例,3,5年生存率为52.6%,30.0%,治疗性颈清37例,其3,5年生存率为40.6%,19.2%,无统计学差异,但提示前者组中患者预后稍好。本组资料颈清病检中淋巴结阳性率高达79.0%。cN_0有53%转移阳性率。作者建议做选择性颈清扫术是必须的。③107例中手术、冷冻及综合治疗三种治疗方法的比较,显示以综合治疗法为最好。因此,作者以为恶性黑色素瘤应该综合治疗,颈清也是必须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肿瘤 黑色素瘤 治疗
下载PDF
口腔颌面肿瘤的研究及诊治10年进展 被引量:8
5
作者 邱蔚六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1996年第1期57-61,共5页
本文就10年来的成就进行了回顾。在基础研究方面,我国迄今已建立有口腔鳞癌和涎腺癌细胞系6株;在此基础上,还先后获得口腔鳞癌单克隆抗体及筛选出肺高转移性囊性腺样癌细胞株。研究工作已从细胞水平向分子水平发展,各种细胞因子... 本文就10年来的成就进行了回顾。在基础研究方面,我国迄今已建立有口腔鳞癌和涎腺癌细胞系6株;在此基础上,还先后获得口腔鳞癌单克隆抗体及筛选出肺高转移性囊性腺样癌细胞株。研究工作已从细胞水平向分子水平发展,各种细胞因子、癌基因、抗癌基因以及基因转导等方面的研究已在各有关实验室有计划地进行。在临床工作中,各种先进的诊断方法,诸如8超、CT、MRI、DSA、SPECT以及超选择性颈动脉插管介入放射等等均已被用于临床的综合诊治中。口腔癌和涎腺癌以手术为主综合治疗的5年生存率在65%及88%左右。为了保证病员的生存质量,我国已成为术后缺损立即整复累积病例最多的国家,显微外科技术已被普遍应用。其它疗法诸如术前辅助性化疗、热疗、热化疗、免疫治疗、冷冻治疗等新技术新疗法也有不少临床研究和取得成功的报道。近来用逆转病毒导入TNF-α于肿瘤引流淋巴结淋巴细胞(DNL)的基因治疗也已开始被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肿瘤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中药“参阳”方延长口腔鳞癌病员生存期的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邱蔚六 陆昌语 +2 位作者 郭一钦 林国础 曹阳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1996年第2期69-73,共5页
本前瞻性研究的目的,旨在探讨加用中药“参阳”方后能否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延长病员的生存期。238例按随机化分为治疗组(“参阳”。方)与对照组(安慰剂),采用Kaplan-Meier法划出生存曲线;用Logrank法及... 本前瞻性研究的目的,旨在探讨加用中药“参阳”方后能否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延长病员的生存期。238例按随机化分为治疗组(“参阳”。方)与对照组(安慰剂),采用Kaplan-Meier法划出生存曲线;用Logrank法及Cox模型统计法分析。结果表明,二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别(P=0.047,<0.05),说明中药“参阳”方确能延长口腔鳞癌患者的生存期和提高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肿瘤 鳞癌 中医药疗法 参阳方 方剂
下载PDF
HPV16 E6/E7永生化口腔上皮细胞的上皮—间叶变
7
作者 潘红芽 张志愿 +3 位作者 周晓健 蒋欣泉 李江 陈万涛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30-333,共4页
目的研究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6E6/E7永生化口腔上皮细胞的上皮—间叶变(EMT),以及发生EMT细胞的生物学特征。方法相差显微镜、微分干涉显微镜观察HPV16E6/E7永生化口腔上皮细胞系HIOEC细胞形态学改变;透射电镜观察细胞间桥粒形成情况;RT... 目的研究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6E6/E7永生化口腔上皮细胞的上皮—间叶变(EMT),以及发生EMT细胞的生物学特征。方法相差显微镜、微分干涉显微镜观察HPV16E6/E7永生化口腔上皮细胞系HIOEC细胞形态学改变;透射电镜观察细胞间桥粒形成情况;RTPCR比较正常口腔上皮细胞和HIOEC细胞中βcatenin、上皮钙黏蛋白(Ecadherin)、wnt4、wnt5a、snail基因的转录情况;免疫组化检测HIOEC细胞中细胞角蛋白(CK)、波形蛋白(Vim)的表达。免疫荧光、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Actin细胞骨架的改变。结果HIOEC细胞呈梭形成纤维细胞样改变,细胞分散生长;RTPCR结果显示HIOEC细胞Ecadherin、wnt4转录水平下调,wnt5a转录水平上调,βcatenin、snail基因无明显改变。HIOEC细胞共表达CK和Vim。Actin细胞骨架在HIOEC细胞中更显丰富,呈束排列。结论HPV16E6/E7永生化口腔上皮HIOEC细胞发生上皮—间叶变,细胞表现间叶细胞的部分生物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状瘤病毒 口腔上皮细胞 永生化 上皮-间叶变 细胞形态学 透射电镜
下载PDF
头颈肿瘤外科术后创口感染防治的近况 被引量:3
8
作者 沈国芳 邱蔚六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45-149,共5页
创口感染是头颈肿瘤外科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引起创口感染的首要原因为口咽部分泌物对创口的污染,内源性细菌对创口的侵袭所致,术前患者的自身条件,手术部位、难易程度、创伤大小、组织处理不当、止血不彻底、引流不畅和存在死腔均可增... 创口感染是头颈肿瘤外科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引起创口感染的首要原因为口咽部分泌物对创口的污染,内源性细菌对创口的侵袭所致,术前患者的自身条件,手术部位、难易程度、创伤大小、组织处理不当、止血不彻底、引流不畅和存在死腔均可增加创口感染的危险性。感染病原菌多为需氧菌和厌氧菌的混合感染。预防性应用头孢菌素类、氯林可霉素等可明显减少创口感染的可能性,谨慎而熟练的外科技术是避免创口感染的重要措施。治疗时建立有效的引流是必不可少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肿瘤 外科手术 感染 防治
下载PDF
erbB-3结合蛋白ebp1对Tca8113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余优成 张志愿 +5 位作者 陈万涛 周晓健 潘红芽 张萍 徐駸 叶冬霞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34-336,355,共4页
目的探讨erbB3结合蛋白ebp1对口腔鳞状细胞癌Tca8113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方法免疫组化筛选erbB2/erbB3双阳性的口腔鳞状细胞癌Tca8113细胞系;转染pcDNA3.1ebp1质粒至Tca8113细胞,G418筛选阳性细胞;RTPCR检测转染后细胞中ebp1的转录水平... 目的探讨erbB3结合蛋白ebp1对口腔鳞状细胞癌Tca8113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方法免疫组化筛选erbB2/erbB3双阳性的口腔鳞状细胞癌Tca8113细胞系;转染pcDNA3.1ebp1质粒至Tca8113细胞,G418筛选阳性细胞;RTPCR检测转染后细胞中ebp1的转录水平;通过细胞生长曲线、3HTdR摄入量以及集落形成率观察转染前后细胞生长增殖能力的改变。结果Tca8113细胞同时表达erbB2/erbB3;RTPCR显示转染后细胞中ebp1转录水平明显升高;Tca8113ebp1细胞生长曲线平缓,生长减慢;3HTdR摄入量明显减少,细胞增殖能力减弱。结论ebp1在体外能显著抑制Tca8113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P1 口腔鳞状细胞癌 细胞生长增殖 细胞转染
下载PDF
游离骨肌皮瓣一次整复下面部大型复合组织缺损(摘要)
10
作者 邱蔚六 刘世勋 +3 位作者 唐友盛 宋伯铮 袁文化 标国础 《医学研究杂志》 1990年第5期31-32,共2页
下面部复合组织缺损主要指下颌骨及其周围粘膜以及皮肤的缺损。对这类缺损,按传统的治疗方法,一般均需分期手术,即为修复软组织,以后再行植骨,由于与口腔贯通,系污染创口,对大型的缺损一般也不在原发灶切除的同时行一期(立即)整复术。... 下面部复合组织缺损主要指下颌骨及其周围粘膜以及皮肤的缺损。对这类缺损,按传统的治疗方法,一般均需分期手术,即为修复软组织,以后再行植骨,由于与口腔贯通,系污染创口,对大型的缺损一般也不在原发灶切除的同时行一期(立即)整复术。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使这种复合组织缺损行一期修复的可能性逐渐变为现实。由于可以一次切取复合组织,其血供来自吻合血管,血循丰富,抗感染力较强,移植骨的成活率也高。我们自1980年4月开始进行这方面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组织 肌皮瓣 游离骨 移植骨 吻合血管 整复术 骨移植 血供 显微外科技术 一期修复
下载PDF
下颌骨缺损骨移植修复后的牙列重建
11
作者 沈国芳 邱蔚六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1993年第3期164-168,共5页
由于整复外科的发展,因肿瘤切除术后或创伤等原因造成的下颌骨缺损,临床上采用自体游离骨移植,自体骨肌瓣移植修复等均可成功地恢复下颌骨的连续性,并获得较为理想的形态恢复。但在口腔功能的重建,尤其在咀嚼功能的重建方面,往往很难达... 由于整复外科的发展,因肿瘤切除术后或创伤等原因造成的下颌骨缺损,临床上采用自体游离骨移植,自体骨肌瓣移植修复等均可成功地恢复下颌骨的连续性,并获得较为理想的形态恢复。但在口腔功能的重建,尤其在咀嚼功能的重建方面,往往很难达到满意的效果。本文较系统地复习了下颌骨缺损移植修复后牙列重建的有关文献,着重介绍了在移植骨上行种植牙修复的方法:即small氏U型夹板修复法和Branemark氏骨整合性种植体修复法及其相应的应用指征。为了在移植骨上行种植牙修复并获得高的成功率,下颌骨缺损的骨移植修复宜选用带旋髂深动静脉的复合髂骨肌皮瓣。文中也介绍了移植骨上行种植体牙列重建的临床应用情况,指出种植体牙列重建对恢复下颌骨缺损行植骨修复后患者的咀嚼功能重建,外形和语言功能的改善均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是提高该患者生存质量的一种有效手段,并为功能外科的开展开辟了一条非常有意义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缺损 下颌骨修复 种植体 牙列重建
下载PDF
KIAA基因家族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2
作者 段丽琼 张萍 陈万涛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37-339,348,共4页
人类基因组计划实施和完成过程中,不断地发现KIAA基因,这是一类新识别的大片段cDNA,可编码巨大蛋白质,而对巨大蛋白质的功能研究已经成为后基因组计划的一大主题。该文就KIAA基因家族数据库的建立、序列特征、功能分类、研究新进展作一... 人类基因组计划实施和完成过程中,不断地发现KIAA基因,这是一类新识别的大片段cDNA,可编码巨大蛋白质,而对巨大蛋白质的功能研究已经成为后基因组计划的一大主题。该文就KIAA基因家族数据库的建立、序列特征、功能分类、研究新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IAA基因 巨大蛋白质 生物学特征 功能分类 序列特征
下载PDF
曲面断层摄影变形失真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徐袁瑾 沈国芳 唐友盛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1年第3期185-186,188,共3页
目的 探讨曲面断层摄影不同部位的变形失真率。方法 选择15个不同大小的干性下颌骨标本,分为少年组,青壮年组和老年组三组,分别在基准位置下重复摄片。利用直径为2mm±0.01mm的钢珠在标本不同部位定位.测量,并进行... 目的 探讨曲面断层摄影不同部位的变形失真率。方法 选择15个不同大小的干性下颌骨标本,分为少年组,青壮年组和老年组三组,分别在基准位置下重复摄片。利用直径为2mm±0.01mm的钢珠在标本不同部位定位.测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不同组标本,不同部位的钢珠径长存在显著差异(P<0.01)。在基准位置下,颏孔及下颌孔部的变形失真率最大。结论 曲面断层摄影各部位变形失真率不同,这为指导临床工作,如颌骨畸形矫正术中截骨线位置的确定。种植体的定位、阻滞麻醉等,提供了量化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面断层摄影 下颌骨 变形失真 颌骨畸形矫正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