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解放前上海音乐学院理论作曲专业的历史回顾 被引量:11
1
作者 桑桐 陈铭志 叶思敏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4-39,共16页
文章简要回顾了解放前上海音乐学院理论作曲专业的20年历程,深切缅怀了在艰苦创业过程中,为奠定理论作曲专业基础培养理论作曲人才,为我国的音乐创作、音乐教育事业作出过卓越贡献的前辈们,以此作为作者对母校建校80周年纪念的一点微薄... 文章简要回顾了解放前上海音乐学院理论作曲专业的20年历程,深切缅怀了在艰苦创业过程中,为奠定理论作曲专业基础培养理论作曲人才,为我国的音乐创作、音乐教育事业作出过卓越贡献的前辈们,以此作为作者对母校建校80周年纪念的一点微薄献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放前 理论作曲专业
下载PDF
论音乐节奏结构中的二元关系——对趋向于稳定的二元关系的讨论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巍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2-20,共9页
本文主要对音乐节奏结构中趋向于稳定的一些二元节奏关系进行讨论。这些讨论将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音乐的节奏在实际运动是如何获得一种稳定的状态。
关键词 节奏 节拍 节奏结构 二元关系 动力 结构力 抑扬关系
下载PDF
2004上海“音乐学学科回顾与展望"研讨会开幕式致词
3
作者 杨立青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9-89,共1页
尊敬的各位音乐学专家学者,来宾们、朋友们: 大家好!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上海音乐学院,向所有参加本次学术研讨会的代表、向所有远道而来的音乐学专家和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
关键词 开幕式 致词 展望 回顾 学科 上海音乐学院 学术研讨会 所有
下载PDF
《但丁读后感》品析——论李斯特音乐的精神内涵与但丁文学主题的联系 被引量:1
4
作者 方旻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44-248,共5页
《但丁读后感——幻想奏鸣曲》是李斯特重要的钢琴作品之一,音乐中所表现的精神内涵与但丁文学主题有着本质上的联系。在整首钢琴作品中,李斯特将象征黑暗的主导动机贯穿全曲,为音乐奠定了一个"不协和"基调,塑造了"魔性&... 《但丁读后感——幻想奏鸣曲》是李斯特重要的钢琴作品之一,音乐中所表现的精神内涵与但丁文学主题有着本质上的联系。在整首钢琴作品中,李斯特将象征黑暗的主导动机贯穿全曲,为音乐奠定了一个"不协和"基调,塑造了"魔性"音乐形象。同时,又把象征光明的D大调调式色彩与大三和弦反复运用,构成了"神性"音乐主题。"魔性"与"神性"两个音乐主题既相为矛盾,又互为渗透,并在"人性主题"的转化中达到和谐统一,最终体现了李斯特"在魔性中争斗,在神性中统一"的精神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斯特 音乐作品 《但丁读后感》 精神内涵 地狱主题 人性主题 上帝主题
下载PDF
观察与思考——“2022首届上海当代音乐节”叙事
5
作者 姜之国 王中余 彭程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4-192,M0004,共10页
“2022首届上海当代音乐节”共演出10场音乐会,举行3场驻节作曲家学术讲座及“青年作曲家当代音乐论坛”和“百川奖”高峰论坛。音乐节期间的音乐会、讲座和论坛全面展现了中国现代音乐教学、创作、表演与理论研究的成果,以及当代音乐... “2022首届上海当代音乐节”共演出10场音乐会,举行3场驻节作曲家学术讲座及“青年作曲家当代音乐论坛”和“百川奖”高峰论坛。音乐节期间的音乐会、讲座和论坛全面展现了中国现代音乐教学、创作、表演与理论研究的成果,以及当代音乐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探索和追求,并将中国与西方的碰撞、当代与未来的交汇作为文化语境,生动诠释了音乐节“上海·世界当代·未来”的文化主题,以期激发人们对当代音乐和中国当代音乐的深刻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当代音乐节 现代音乐 当代音乐
下载PDF
传承 发扬 探索——上海音乐学院作曲学科近年来发展回顾与总结
6
作者 胡宝帅 《人民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6-90,共5页
2023年7月24日,教育部公布了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上海音乐学院申报的《作曲技术理论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完成人:徐孟东、钱仁平、周湘林等)获评“高等教育(研究生)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①这是教育部首次设... 2023年7月24日,教育部公布了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上海音乐学院申报的《作曲技术理论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完成人:徐孟东、钱仁平、周湘林等)获评“高等教育(研究生)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①这是教育部首次设立研究生教学成果奖并颁给作曲学科,影响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成果奖 国家级教学 获奖项目 上海音乐学院 研究生 高等教育 作曲技术理论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原文传递
物理音响、生理音响、文化音响——时空转换中音乐音响观念的相对性研究
7
作者 姜之国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1-172,共22页
基于数学的物理音响不同于个体听觉听到的生理音响,更不同于一定文化背景下社会人群基于审美心理所感知的文化音响。音乐感知是听众对客观音响的主观反映,是特定时空中的社会文化行为,故其审美标准不可能一成不变,尤其不能机械套用西方... 基于数学的物理音响不同于个体听觉听到的生理音响,更不同于一定文化背景下社会人群基于审美心理所感知的文化音响。音乐感知是听众对客观音响的主观反映,是特定时空中的社会文化行为,故其审美标准不可能一成不变,尤其不能机械套用西方传统音响观念分析或创作中国音乐。音乐音响观念在“古、今、中、外”等不同“时间—历史时期”、不同“空间—地域文化背景”中既有其建立共同审美标准的共性认知,也有其建立不同审美趋向与追求的个性逻辑,故不同历史阶段、不同民族音乐应用不同的法则去分析和创作音乐,以免产生迥然相异的价值判断。事实上,音乐及其价值判断从来都不是以客观物理音响为基础的,而是以生理音响、文化音响为基础的。这也说明音乐音响观念在时空转换中是具有相对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音响 生理音响 文化音响 音乐音响观念 相对性
下载PDF
贝尔格两首艺术歌曲中音级集合关系的分析——以《四首歌曲》(Op.2)中的第二首、第三首歌曲为例
8
作者 和乐为 《黄河之声》 2024年第1期54-58,共5页
奥地利作曲家阿尔班·贝尔格的《四首歌曲》(Op.2)是其代表作之一,其中的第二首、第三首歌曲的音级集合关系颇具特色,深入探究可服务于音乐创作实践。以作品在音级集合关系上的特征为主要分析目标,采用音级集合分析策略对《四首歌... 奥地利作曲家阿尔班·贝尔格的《四首歌曲》(Op.2)是其代表作之一,其中的第二首、第三首歌曲的音级集合关系颇具特色,深入探究可服务于音乐创作实践。以作品在音级集合关系上的特征为主要分析目标,采用音级集合分析策略对《四首歌曲》中第二首歌曲、第三首歌曲中的音级集合关系进行系统性分析解读。研究表明,这两首歌曲在音级集合关系上兼具对比性和统一性;第二首歌曲钢琴声部的音级集合关系表现出较强同质性;相较于第二首歌曲,第三首歌曲钢琴伴奏声部的音级集合关系没有呈现出显著同质性。作品分析过程对于作曲实践具有启发价值:采用音级集合技法创作时应当尽量较多采用关系相近的音级集合,需要增强音乐的对比性时可考虑运用关系极远的音级集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尔格 音级集合关系 四首歌曲 创作实践
下载PDF
论节奏与节拍的关系———对二者概念的评价与讨论 被引量:18
9
作者 张巍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4-71,共8页
文章用两种节奏观(静态的与动态的)来讨论节奏的概念,又通过对“节奏———节拍”这种二元结构关系的讨论来说明节奏与节拍这二者的同一性问题,亦即把节拍视为节奏。
关键词 节奏 节拍 节奏观 分组 重音
下载PDF
论音乐的节奏结构——对其中诸要素的讨论 被引量:11
10
作者 张巍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23,共12页
文章将对节奏结构的不同要素进行讨论。其中既涉及到个别要素的讨论,同时也涉及到这些要素彼此之间的关系。其目的在于,通过对这些要素的进一步的认识,加深对节奏结构的理解,从而进一步把握节奏在音乐作品中的作用。
关键词 节奏结构 发音点 时值距 节奏型 和声 音色 密度
下载PDF
《风的回声》的音色织体与结构途径——兼论现代音乐创作中织体的结构功能 被引量:12
11
作者 钱仁平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72-79,共8页
20世纪以来 ,现代音乐创作的突破口与着眼点主要集中在音高、节奏、音色等方面 ,并且呈现出越来越复杂的态势。刘健的《风的回声》则另辟蹊径 ,甚至反其道而行之 :放弃了复杂的音高逻辑 ,繁复的节奏组织 ,斑斓的音色调配基础 ,主要是在... 20世纪以来 ,现代音乐创作的突破口与着眼点主要集中在音高、节奏、音色等方面 ,并且呈现出越来越复杂的态势。刘健的《风的回声》则另辟蹊径 ,甚至反其道而行之 :放弃了复杂的音高逻辑 ,繁复的节奏组织 ,斑斓的音色调配基础 ,主要是在 16支大竹笛所构成的同一音色基调上 ,通过“常规”、“颤音”、“气声”以及“花舌”等四种主要演奏法所分别形成的音色“旋律线”,并以复调特别是微复调的方式所编织的不同音色“织体”,在空间中的“传递”、“渗透”、“扩散”、“分层”,来形成“声音 /画面”的运动感。本文主要通过对《风的回声》各段落织体的纵向构造形态与横向运动方式的考察 ,揭示作品各种织体形态——作为这部作品的首要结构力要素——整体上有机布局的内在逻辑 ,从而全面地展示作品微观与宏观层面上的结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健 《风的回声》 织体形态 织体运动 微复调 结构途径
下载PDF
“宏复调”织体形态及其结构功能——何训田《声音的图案》之三音乐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钱仁平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1-48,共8页
相对于具有现代音响特性与显著时代特征的“微复调”织体,技术手段与之“相反”,音响状态与之“相成”,音乐发展线索更为隐性,并且在形成音乐作品的宏观结构方面更具逻辑性和更强生成力量的“宏复调”织体形态及其结构功能,则在理论与... 相对于具有现代音响特性与显著时代特征的“微复调”织体,技术手段与之“相反”,音响状态与之“相成”,音乐发展线索更为隐性,并且在形成音乐作品的宏观结构方面更具逻辑性和更强生成力量的“宏复调”织体形态及其结构功能,则在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都还没有引起相应的重视。本文以“微复调”作为“相反相成”的比照对象,结合对何训田《声音的图案》之三个案的具体技术构成分析,对“宏复调”织体形态及其结构功能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与引申。论文认为:相形之下,“最正统的复调织体”,更多的是一种“体裁复调”;“微复调织体”更多的是一种“色彩复调”,无论就主题材料还是整体规模而言,它更多的是作为一部作品的横向发展过程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自身很少可能形成一个独立完备的整体结构;而“宏复调织体”则更多地是一种“理论”上的、“隐性”的、但也更侧重于整体音乐材料组织法以及整体结构完型的“功能复调”。相对来说,三者在“复调”的音响声效方面是依次减弱的,而对作品整体的结构功能的形成方面则是依次增强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复调织体 结构功能 何训田 《声音的图案》之三 节奏卡农 等差数比音高卡农
下载PDF
论里盖蒂音乐创作中的音高组合特征——以《钢琴练习曲》为例的音高技术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张巍 《音乐探索》 2006年第3期43-50,共8页
作为20世纪一个重要的作曲家,里盖蒂的微复调技术及其丰富的音色音响特征为许多理论家和作曲家们大量关注,相反却忽略了他的作品,尤其是20世纪末期作品在音高组织的观念和技术所进行的一些思考。本文拟将对这些方面进行讨论,同时也将在... 作为20世纪一个重要的作曲家,里盖蒂的微复调技术及其丰富的音色音响特征为许多理论家和作曲家们大量关注,相反却忽略了他的作品,尤其是20世纪末期作品在音高组织的观念和技术所进行的一些思考。本文拟将对这些方面进行讨论,同时也将在讨论中涉及到传统和声与现代和声二者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里盖蒂 钢琴练习曲 音高组织 现代和声 音列 微复调
下载PDF
20世纪音乐的和声技法·序论 被引量:5
14
作者 杨立青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0-30,共11页
本书试图对1900年以来涉及到和声技法方面的不同倾向进行论述。19世纪末作曲法的历史清楚地表明:过于膨胀的和声思维抑制了对旋律和节奏的思考,从而使它在世纪转折点前后变成了作曲法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本质要素。但是,这种无所不包的... 本书试图对1900年以来涉及到和声技法方面的不同倾向进行论述。19世纪末作曲法的历史清楚地表明:过于膨胀的和声思维抑制了对旋律和节奏的思考,从而使它在世纪转折点前后变成了作曲法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本质要素。但是,这种无所不包的和声思维看起来却像是一个旋涡,它自身中就潜藏着与调性的极限相碰撞、甚至跨越这个极限的趋势。人们越来越相信,要用旋律、节奏以及音色的力量去摆脱过于膨胀的和声的束缚,为创作的可能性赢得空间,实际上,这种原先被看作是破坏性的行为,后来却变成了成功的尝试。众所周知,这是通过不同的方式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 音乐 和声技法 序论 作曲家 旋律 节奏
下载PDF
音乐分析学科的建设与理论创新——试析彭志敏《新音乐作品分析教程》 被引量:2
15
作者 徐孟东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6-21,共6页
对20世纪多元并存形态丰富技法各异的现代新音乐作品进行全面系统客观的分析研究,是音乐分析学科的历史使命。本文通过对《新音乐作品分析教程》写作构想、内容体例、研究方法,以及在音乐分析学科建设与理论创新方面的作用意义所进行的... 对20世纪多元并存形态丰富技法各异的现代新音乐作品进行全面系统客观的分析研究,是音乐分析学科的历史使命。本文通过对《新音乐作品分析教程》写作构想、内容体例、研究方法,以及在音乐分析学科建设与理论创新方面的作用意义所进行的概括论述,反映了我国音乐分析学科近年来不断拓展学科领域、加强与创作和教学实践结合、涌现出许多优秀研究成果的良好发展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分析 学科建设 理论创新 新音乐 作品分析 作曲技术
下载PDF
管弦乐Qing-Diao(《清调》)研究——贾国平音乐创作的观念、技术与文化
16
作者 张巍 霍凡超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25,165,共14页
20世纪90年代,十二音创作技术与序列思维依然对中国作曲家的创作产生着影响。他们在借用这种思维与技巧进行创作的同时,亦采用了各种方式来阐释民族文化。贾国平的管弦乐Qing-Diao(《清调》)便是这样一部作品。其中,无论是从作品“标签... 20世纪90年代,十二音创作技术与序列思维依然对中国作曲家的创作产生着影响。他们在借用这种思维与技巧进行创作的同时,亦采用了各种方式来阐释民族文化。贾国平的管弦乐Qing-Diao(《清调》)便是这样一部作品。其中,无论是从作品“标签化”的标题、对传统音乐素材的处理、作品中单声思维的观念,还是整体音乐语言的组织与陈述方式,无不显示出作曲家在传承中国民族文化过程中观念的形成与技术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ing-Diao(《清调》) 十二音技术 数列 文人文化 民族化
下载PDF
从“DIARY-I”看陈晓勇钢琴音乐创作新思维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巍 吴雪凌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85-91,共7页
文章以旅德作曲家陈晓勇的钢琴小品“DIARY I”为研究对象 ,以作者所提出的“充分发掘音响 ,使音响具有更强的纵深感”的观念为出发点 ,通过综合考察作品中的音高、节奏和结构等主要音乐要素及其它们各自的主要组织和运动方式 。
关键词 钢琴曲 陈晓勇 前景音响 背景音响 协和节奏 不协和节奏
全文增补中
双排键(电子管风琴)在指挥教学中的运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方旻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61-174,共14页
双排键电子琴(electone)也被称为电子管风琴(electronic organ),其最大特点就是善于模拟各种乐器的声音,能够表现各种音乐类型:古典交响乐、室内乐、器乐协奏、歌剧伴奏、爵士乐、流行乐等。当前,国内诸多所著名音乐院校的指挥教学中,... 双排键电子琴(electone)也被称为电子管风琴(electronic organ),其最大特点就是善于模拟各种乐器的声音,能够表现各种音乐类型:古典交响乐、室内乐、器乐协奏、歌剧伴奏、爵士乐、流行乐等。当前,国内诸多所著名音乐院校的指挥教学中,大多采用双钢琴形式来模拟整个乐队的音响表现效果,此种新型的"混合式管弦乐队"演奏形态进入指挥教学课堂,利用其多色彩性、模拟性、交响性等乐器特点,为指挥教学提供一种新的辅导形式。尤其在管弦乐队指挥教学中,能够增强学生对交响乐音响空间上的控制力,使学生更逼真地感觉真正乐队的实际音响效果,并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从而为我院的指挥教学质量提高起到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排键电子琴(electone) 电子管风琴(electronic organ) 指挥教学 模式
下载PDF
联邦德国当代音乐鸟瞰 被引量:2
19
作者 斯德凡·弗里克 杨立青(译)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7-45,共9页
关键词 当代音乐 联邦德国 现代音乐 多样性 同义词 新音乐 演出
下载PDF
杨立青音乐创作中的复调思维及其表现形态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文婕 徐孟东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1-33,共13页
在现当代音乐的历史演进中,随着调式调性的解放、音乐组织手段的复杂化,传统复调音乐形式与技法也由此打破了因功能和声体系所导致的纵横关系上的局限性。通过将复调思维展衍至各个音乐结构组织,从而形成一系列新颖独特的表现形态,已然... 在现当代音乐的历史演进中,随着调式调性的解放、音乐组织手段的复杂化,传统复调音乐形式与技法也由此打破了因功能和声体系所导致的纵横关系上的局限性。通过将复调思维展衍至各个音乐结构组织,从而形成一系列新颖独特的表现形态,已然成为当代音乐创作中一种鼎新革故的艺术现象。杨立青作为中国当代作曲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其音乐作品蕴含着多元且复合化的创新理念与审美取向。着眼于杨立青音乐创作中的复调思维及其表现形态,发现其作品打破传统表现空间,通过对位手法使得音乐语言诸多要素在相互渗透中呈现出艺术表现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立青 复调思维 复调织体 表现形态 多元复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