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6篇文章
< 1 2 6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程热力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及实践——以东北电力大学为例 被引量:5
1
作者 范晶 张鹏 +1 位作者 洪文鹏 姜铁骝 《黑龙江科学》 2021年第15期86-87,共2页
探讨工程热力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及实践,结合本专业培养方案、课程思政基本要求、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行了全面教学设计改革。对工程热力学课程主要内容进行了梳理,并将爱国主义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自豪感、职业素养和社会责... 探讨工程热力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及实践,结合本专业培养方案、课程思政基本要求、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行了全面教学设计改革。对工程热力学课程主要内容进行了梳理,并将爱国主义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自豪感、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等一系列思政元素嵌入相应章节的讲授中,在传统授课方式中进行了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实现了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热力学 课程思政 立德树人
下载PDF
浅析大学生早操健身活动的现状及其意义——以东北电力大学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马姗姗 《科技风》 2014年第20期219-219,共1页
东北电力大学自2013年开始在全校大一、大二年级开展早操健身活动(早读、早餐、早锻炼,简称"三早"活动),经过一年多的精心组织和安排,效果明显。早操活动不仅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也对优良学风和... 东北电力大学自2013年开始在全校大一、大二年级开展早操健身活动(早读、早餐、早锻炼,简称"三早"活动),经过一年多的精心组织和安排,效果明显。早操活动不仅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也对优良学风和校风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但是现有的早操活动中仍存在一定问题,还需深入思考和完善,从而提高早操活动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操活动 现状 意义
下载PDF
地方高校新工科建设实践探索——以东北电力大学为例
3
作者 高龙 金旭 刘忠彦 《大学(研究与管理)》 2023年第8期36-39,共4页
紧密围绕我国“双碳”远景目标,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对能源应用全过程复合型技术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依托学校特色优势与行业资源,将工程教育理念、新工科建设思路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据此,文章提出了培养“源-网-荷-储”能源应用全过程... 紧密围绕我国“双碳”远景目标,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对能源应用全过程复合型技术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依托学校特色优势与行业资源,将工程教育理念、新工科建设思路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据此,文章提出了培养“源-网-荷-储”能源应用全过程复合型技术人才的目标,发挥了产业与科研平台的育人作用,开展“虚实结合、开发共享”系列教学资源设计与应用,打破了传统的学习过程管理与评价机制对人才综合素质评判的局限性,形成了侧重能源应用技术的建环专业特色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培养目标 实践教学平台 课外培养体系 教学资源设计 综合评价机制
下载PDF
构建企业家校园文化的模式研究——以东北电力大学为例
4
作者 徐娜 《科技经济市场》 2014年第8期191-191,共1页
通过舆论营造、激励机制和主动参与的渐进式模式,东北电力大学初步建成了企业家的校园文化,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这种模式能够培养学生具有企业家的精神、素质、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心态,值得借鉴。
关键词 模式 激励机制
下载PDF
浅谈能源与动力工程的节能技术 被引量:3
5
作者 耿英淋 《科技与企业》 2015年第18期106-106,共1页
随着科技革命的爆发与发展,世界各国经济迅速发展。自然,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科技,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确实,当今社会的发展确实离不开科技。然而,这其中却缺少不了能源,能源是第二产业发展的基础,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保障,社会... 随着科技革命的爆发与发展,世界各国经济迅速发展。自然,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科技,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确实,当今社会的发展确实离不开科技。然而,这其中却缺少不了能源,能源是第二产业发展的基础,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保障,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能源。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利用的越来越多,而环境却越来越坏。人们的经济水平提高,生活水平也提高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与动力工程 国民经济持续发展 节能技术 科技革命 社会经济 第一生产力 产业发展 能源利用
下载PDF
自然循环原理在能源动力行业的应用与发展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文超 肖雯 +1 位作者 金光远 杜利鹏 《化工机械》 CAS 2015年第5期593-600,634,共9页
对自然循环技术在能源动力行业中的应用、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应用自然循环技术的常见系统装置,介绍了系统的自然循环运行原理和研究现状;针对自然循环技术存在的问题,对系统流动不稳定性和传热特性的研究现状进行了... 对自然循环技术在能源动力行业中的应用、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应用自然循环技术的常见系统装置,介绍了系统的自然循环运行原理和研究现状;针对自然循环技术存在的问题,对系统流动不稳定性和传热特性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归纳;最后对自然循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循环技术 能源动力行业 研究现状 发展趋势
下载PDF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能源动力测试技术课程建设和实践
7
作者 陈奇成 董楠航 +2 位作者 李础安 王智超 于洋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1年第11期363-365,共3页
基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能源动力专业热卓班能源动力测试技术课程,采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评价体系,在传统理论教学的基础上采用混合式教学的手段和方法,增加了教学计划中实验实践教学环节,以实现在理论学习和实践能力等方面... 基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能源动力专业热卓班能源动力测试技术课程,采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评价体系,在传统理论教学的基础上采用混合式教学的手段和方法,增加了教学计划中实验实践教学环节,以实现在理论学习和实践能力等方面对学生的能力进行特色培养,同时对课程考核机制进行调整,以学生为中心积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从多个方面考核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效果和掌握程度。整个课程体系建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同时实现“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培养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动力 工程认证 混合式教学 实验实践教学
下载PDF
铜换热表面MgO颗粒与碳酸钙混合污垢沉积特性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8
作者 孙金泽 崔晓松 +2 位作者 徐志明 贾玉婷 王景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310-2318,I0019,共10页
为探究MgO颗粒与碳酸钙混合污垢在换热表面沉积特性与机理,该文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分析MgO颗粒和碳酸钙混合体系在铜换热表面的沉积过程,并通过改变碳酸钙浓度讨论浓度对混合污垢沉积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混合污垢沉积过程中... 为探究MgO颗粒与碳酸钙混合污垢在换热表面沉积特性与机理,该文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分析MgO颗粒和碳酸钙混合体系在铜换热表面的沉积过程,并通过改变碳酸钙浓度讨论浓度对混合污垢沉积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混合污垢沉积过程中,碳酸钙团簇在颗粒与换热表面间起到连接作用,形成稳固的沉积状态。此外,MgO颗粒对离子缔合形成团簇过程中的动力学特性和结构特性有所影响。随着碳酸钙浓度由0.26 mol/L升至1.1 mol/L,换热表面直接吸附的碳酸钙团簇数量变多,MgO颗粒更容易通过碳酸钙团簇的相互作用沉积在换热表面。MgO颗粒促进了碳酸钙的缔合过程,碳酸钙促进了混合团簇的沉积,进而形成初始沉积阶段的混合污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钙 MgO颗粒 铜换热表面 混合污垢 沉积特性 分子动力学模拟
下载PDF
电力系统运行中的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贾祎飞 黄开奇 +2 位作者 臧振溪 贾亚康 施云龙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20年第23期91-92,共2页
本文简述了电力系统运行存在的不足、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价值、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应用特点,分析了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探究了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发展,希望可以为电力系统建设提供一份参考。
关键词 电力系统 电气工程自动化 智能技术 仿真技术
下载PDF
基于高分辨率磁共振管壁成像的颅内动脉两相血流动力学分析
10
作者 崔宇翔 蔡伟华 +3 位作者 相菲 田园 李露露 郭宏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11期1421-1427,共7页
基于高分辨率磁共振管壁成像,采用逆向医学工程建模技术获取个体化缺血性脑卒中高发颅内动脉模型,通过建立3种颅内动脉模型,包括牛顿流体血液模型、非牛顿流体血液模型与两相流非牛顿流体血液模型,运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进行瞬态数值模拟... 基于高分辨率磁共振管壁成像,采用逆向医学工程建模技术获取个体化缺血性脑卒中高发颅内动脉模型,通过建立3种颅内动脉模型,包括牛顿流体血液模型、非牛顿流体血液模型与两相流非牛顿流体血液模型,运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进行瞬态数值模拟,分析血液流场、壁面剪切力分布及红细胞体积分布等血流动力学参数,并探究其参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及进展的可能机制。研究发现血流速度在颈内动脉及大脑中动脉末端显著增加,局部血管出现低速涡流、扰动流,且管壁中心与边缘血流速度差异较大,外侧均存在明显低流速区域。狭窄的管壁在高速血流作用下会形成一个较为清晰的中心核心区域,边缘层变薄且红细胞体积分数相对较低。在边缘层低红细胞分布与管壁外侧低流速的共同作用下,加剧血管内皮细胞坏死、缺氧、内皮功能障碍并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相较于牛顿流体血液模型、非牛顿流体血液模型,两相流非牛顿流体血液模型对于血流动力学参数具有较大差异性,在模拟血液流动方面表现出更高的逼真度,为临床脑血管疾病的诊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颅内动脉 两相流 非牛顿流体 血液动力学 磁共振血管成像
下载PDF
偏置量影响的超超临界汽轮机转子密封动力特性
11
作者 李大才 吕长虹 +4 位作者 卜振海 刘伟 李鹏凯 曹丽华 李想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71-274,共4页
超超临界汽轮机运行时不平衡的汽流冲击力会引发汽流激振,以某1000MW汽轮机超高压缸隔板迷宫密封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进的涡动方程控制转子实现多频涡动,分析了不同偏置量对密封动力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直接刚度k_(yy)随涡动频率的增加... 超超临界汽轮机运行时不平衡的汽流冲击力会引发汽流激振,以某1000MW汽轮机超高压缸隔板迷宫密封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进的涡动方程控制转子实现多频涡动,分析了不同偏置量对密封动力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直接刚度k_(yy)随涡动频率的增加而增加,直接阻尼c_(yy)在30Hz以前先降低后不变。随着压比的增加,有效阻尼增大,转子的稳定性提高。各偏置量下直接刚度k_(yy)朝着正方向增大,c_(yy)随频率的增加先大幅度减小最后近似不变,偏置量引起的密封气动特性变化在高压区域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超临界机组 汽流激振 迷宫密封 动力特性
下载PDF
生物质三组分燃烧特性及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47
12
作者 卢洪波 戴惠玉 马玉鑫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186-191,共6页
采用热重分析法对纤维素、木聚糖和木质素的燃烧特性及动力学进行研究,考察了不同升温速率(20、40、60、80℃/min)对燃烧特性的影响,求出了生物质三组分的燃烧特性参数和动力学参数。研究表明:纤维素和木质素的燃烧失重分别集中在挥发... 采用热重分析法对纤维素、木聚糖和木质素的燃烧特性及动力学进行研究,考察了不同升温速率(20、40、60、80℃/min)对燃烧特性的影响,求出了生物质三组分的燃烧特性参数和动力学参数。研究表明:纤维素和木质素的燃烧失重分别集中在挥发分和焦炭的燃烧阶段,而木聚糖的燃烧在这2个阶段失重都比较大。纤维素和木质素在低温段和高温段燃烧的最佳反应级数分别为1和2,而木聚糖在这2个温度区间燃烧的最佳反应级数都为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燃烧特性 动力学 热重分析
下载PDF
汽轮机转子动力特性的多因素分析及稳定性预测 被引量:16
13
作者 曹丽华 司和勇 +1 位作者 李盼 李勇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23-831,共9页
针对汽流激振对汽轮机转子动力特性和稳定性的影响,文中应用动网格建立三维转子涡动模型,通过正交试验完成汽流激振下转子动力特性的多因素分析,得到影响动力系数的显著因素。利用频率涡动比和有效阻尼研究了显著因素对转子稳定性的影... 针对汽流激振对汽轮机转子动力特性和稳定性的影响,文中应用动网格建立三维转子涡动模型,通过正交试验完成汽流激振下转子动力特性的多因素分析,得到影响动力系数的显著因素。利用频率涡动比和有效阻尼研究了显著因素对转子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涡动转子表面压力波动剧烈,汽流激振力呈非线性变化;涡动速度、自转速度、涡动半径、压比以及交互作用对转子动力特性均有一定的影响,其中涡动半径、涡动速度和压比对转子动力系数有较大的影响,而自转速度的影响较小;当涡动速度在1500~3000r/min之间,转子失稳的可能性增加。若涡动半径增加,控制涡动速度会抑制大幅低周涡动,可避免转子失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网格 正交试验 动力系数 汽流激振 稳定性
下载PDF
印尼油砂热解动力学新探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擎 姜倩倩 +1 位作者 贾春霞 吴德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127-132,共6页
印尼油砂在350~520℃区间内,热失重与铝甑含油率相吻合,因此该区间被认为是主产油阶段,对该阶段进行热解动力学分析具有普遍意义。该文基于传统的单组分全局反应模型,用等转化率法求解活化能分布,得出该模型不适用于描述具有双峰重叠特... 印尼油砂在350~520℃区间内,热失重与铝甑含油率相吻合,因此该区间被认为是主产油阶段,对该阶段进行热解动力学分析具有普遍意义。该文基于传统的单组分全局反应模型,用等转化率法求解活化能分布,得出该模型不适用于描述具有双峰重叠特征的主产油阶段。继而先后用双组分叠加反应模型来描述该阶段,用非对称高斯多峰拟合法来分离重叠峰,在此基础上用分布活化能模型和非线性等转化率积分法相结合来计算并提升所求活化能值的可靠性。结果表明,非对称高斯法在拟合效果上优于经典的高斯法,且子峰近似遵循单一的反应机制等结论验证了双组分叠加反应模型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砂 热解 动力学 重叠峰 双组分叠加反应模型 非对称高斯多峰拟合
下载PDF
符号动力学信息熵在气液两相流型电导信号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洪伟 周云龙 +1 位作者 任素龙 杨悦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3486-3492,共7页
时间序列的符号动力学信息熵Hk因其计算简单快速,对数据量要求小,而被应用于非线性时间序列的分析中。将其应用于气液两相流型电导信号的分析中,首先通过其在高斯白噪声中的应用,来分析参数的选择标准。接下来讨论不同参数选择对气液两... 时间序列的符号动力学信息熵Hk因其计算简单快速,对数据量要求小,而被应用于非线性时间序列的分析中。将其应用于气液两相流型电导信号的分析中,首先通过其在高斯白噪声中的应用,来分析参数的选择标准。接下来讨论不同参数选择对气液两相流型识别的影响,并将流型信号的Hk-up同3种典型仿真信号进行对比。最后采用分段计算Hk-up的方法对气液两相流型电导信号进行分析,剖析了各种流型的演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符号动力学信息熵是一种有效的分析气液两相流电导信号的方法,能够有效区分不同流型,并能够反映不同流型的演化规律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号动力学 气液两相流 流型识别 信息熵
下载PDF
秸秆与油页岩干馏残渣混合燃烧动力学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洪鹏 徐浩 +3 位作者 赵卫振 孙佰仲 柏静儒 王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144-148,共5页
用热重仪对桦甸油页岩干馏残渣和玉米秸秆混合物的燃烧特性进行了动态分析,考察了掺混比例以及升温速率对燃烧的影响,得到了温度范围为40~850℃,在10、20、50和80℃/min 4种不同升温速下的燃烧特性曲线。油页岩干馏残渣和玉米秸秆混合... 用热重仪对桦甸油页岩干馏残渣和玉米秸秆混合物的燃烧特性进行了动态分析,考察了掺混比例以及升温速率对燃烧的影响,得到了温度范围为40~850℃,在10、20、50和80℃/min 4种不同升温速下的燃烧特性曲线。油页岩干馏残渣和玉米秸秆混合物的整个燃烧过程分为燃烧低温段(着火温度~400℃)、中温段段(400~650℃)和燃烧高温段(650~850℃)3个阶段。随着玉米秸秆掺混比例的增加,燃烧的主要反应段由高温段向低温段过渡。升温速率提高,着火温度随之升高,峰温移向更高的温度。采用Flynn-Wall-Ozawa(FWO)法得到混合物燃烧反应动力学参数。随着玉米秸秆掺混比例的增加,混样挥发分析出阶段的活化能和频率因子呈增加趋势,而焦炭燃烧阶段的活化能和频率因子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页岩干馏残渣 玉米秸秆 燃烧特性 热重 等转化率 动力学
下载PDF
S-CO_(2)布雷顿循环太阳能电力淡水系统(火用)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刚 董博祎 +1 位作者 姜铁骝 陈则韶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97-202,共6页
设计一种使用S-CO_(2)布雷顿循环的太阳能电力淡水系统,对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组成进行介绍,并对系统开展运行性能和(火用)分析。结果表明,设计工况下系统的输出电功率为233.8 MW,布雷顿循环效率为37.5%,淡水日产量为3981.6 t。增大太... 设计一种使用S-CO_(2)布雷顿循环的太阳能电力淡水系统,对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组成进行介绍,并对系统开展运行性能和(火用)分析。结果表明,设计工况下系统的输出电功率为233.8 MW,布雷顿循环效率为37.5%,淡水日产量为3981.6 t。增大太阳辐照度有利于提高系统的电力输出和总的能量效率。定工况下的(火用)分析结果表明,太阳塔集热器中的(火用)损最大,为303.99 MW,对应的(火用)效率为64.45%。海水淡化换热器的(火用)效率最低,且其(火用)损值也较大。随着太阳辐照度的增加,太阳塔集热器、海水淡化系统换热器和回热器内(火用)的损均有不同幅度的增加。因此,对于该S-CO_(2)布雷顿循环太阳能电力淡水系统的后续优化而言,应重点考虑改进这些部件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海水淡化 布雷顿循环 太阳能发电 (火用) 超临界二氧化碳
下载PDF
构建理工类大学生“自主性、探究性”学习模式的探索 被引量:9
18
作者 陈瑜 李勇 刘辉 《东北电力大学学报》 2010年第3期61-63,共3页
高等教育大众化引发诸多教育问题,其中大学生的学习问题尤为突出,在此背景下构建学生"自主性、探究性"学习模式的探索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能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能有效街接高校学生管理和教学工作,从... 高等教育大众化引发诸多教育问题,其中大学生的学习问题尤为突出,在此背景下构建学生"自主性、探究性"学习模式的探索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能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能有效街接高校学生管理和教学工作,从而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全新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 人才培养 探索
下载PDF
污泥燃烧特性及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卢洪波 杨健 苏桂秋 《东北电力大学学报》 2015年第3期50-54,共5页
利用热重分析方法对污水污泥、罐底油泥的燃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污泥的主要失重阶段为挥发分的析出燃烧阶段,升温速率的提高使得污泥燃烧由于热滞后现象向高温区域偏移,燃烧特性指数呈升高趋势。随升温速率的增加,污泥的着火温... 利用热重分析方法对污水污泥、罐底油泥的燃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污泥的主要失重阶段为挥发分的析出燃烧阶段,升温速率的提高使得污泥燃烧由于热滞后现象向高温区域偏移,燃烧特性指数呈升高趋势。随升温速率的增加,污泥的着火温度呈升高趋势。采用C-R方法求解动力学参数,确定燃烧机理。结果表明:污水污泥低温段的燃烧机理为随机成核和随后生长,高温段的燃烧机理为二维扩散,罐底油泥低温段的燃烧机理为随机成核和随后生长,高温段的燃烧机理为三维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污泥 罐底油泥 燃烧特性 燃烧动力学
下载PDF
双进气道结构下带凹腔补燃室燃烧特性数值研究
20
作者 王彦红 姚弘悦 东明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8-47,共10页
针对导弹应用固体冲压发动机补燃室的掺混燃烧问题,通过一次燃气的气相燃烧模型和硼燃料的KING燃烧模型,探究了双侧90°和双侧180°进气条件下带凹腔补燃室(后倾角范围为90°~150°)的温度场和流场分布情况.阐述了凹腔... 针对导弹应用固体冲压发动机补燃室的掺混燃烧问题,通过一次燃气的气相燃烧模型和硼燃料的KING燃烧模型,探究了双侧90°和双侧180°进气条件下带凹腔补燃室(后倾角范围为90°~150°)的温度场和流场分布情况.阐述了凹腔旋流效应及其对燃烧过程和燃烧产物的影响,进行了燃烧性能量化分析.数值结果表明:双侧180°进气条件下凹腔增大了燃料和空气的掺混空间,凹腔截面出现4个大对冲旋涡,掺混更加均匀,有利于燃烧组织,有效燃烧空间更大,补燃室出口总燃烧效率达到85%.双侧90°进气条件下凹腔截面形成逆时针单向旋涡,燃烧集中在狭小空间,对燃烧过程不利,补燃室出口总燃烧效率仅为55%.凹腔后倾角由90°提高到120°时,燃料和空气的掺混空间增大,促进了燃烧过程.凹腔后倾角继续提高到150°,凹腔空间增大改善燃烧的作用微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进气道结构 凹腔 补燃室 硼颗粒 燃烧过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