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占斌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0,246,共11页
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和发展,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从大历史的视野对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滞后而遭受屈辱教训的深刻反思,也是对近代以来世界大国现代化... 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和发展,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从大历史的视野对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滞后而遭受屈辱教训的深刻反思,也是对近代以来世界大国现代化崛起之路经验启示的系统总结。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科技创新突破,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抢占科技和产业的制高点,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准确把握好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才能更好地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把握好若干重大关系,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中国式现代化 新型生产关系 全面深化改革
下载PDF
紧扣中国式现代化主题全面深化改革
2
作者 张占斌 《前线》 2024年第8期27-30,共4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要求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全面深化改革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实效,这既体现了对改革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重视,又关切改革的整...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要求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全面深化改革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实效,这既体现了对改革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重视,又关切改革的整体性、重点性和导向性,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让创新真正成为第一动力,构筑新型生产关系,要激活人才这个“第一资源”的创新能量,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等,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和痛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中全会 全面深化改革 中国式现代化 人才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进入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
3
作者 张占斌 《前进论坛》 2024年第7期57-64,共8页
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农工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农工党十七届六次中常会邀请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张占斌教授作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辅导报告。张教授在辅导... 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农工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农工党十七届六次中常会邀请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张占斌教授作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辅导报告。张教授在辅导报告基础上,形成《中国式现代化进入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一文。文章从三个层面回答了中国式现代化进入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关键时期的内在逻辑、核心要义、实践要求等问题,深刻剖析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意义。为帮助广大农工党党员对全会精神进一步学思践悟,本刊特刊出此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国家行政学院 中共中央党校 农工党党员 强国建设 全面深化改革 民族复兴 三中全会精神
下载PDF
构建中国式现代化“强起来”的政治经济学 被引量:6
4
作者 张占斌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8-34,F0002,共8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发展规律的认识。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来说,意味着其主题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守正创新和伟大转变。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共产党执政规律 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守正创新 伟大转变
下载PDF
从大历史视野看中国式现代化的主动 被引量:5
5
作者 张占斌 熊杰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2,246,共13页
从大历史视野考察,中国现代化可以分为旧式现代化与中国式现代化。近代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决定了旧式现代化本质上是一种被动的现代化,表现出落后性、依附性、矛盾性等八种不同特征。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带领中国人民发挥历史主动精神,积... 从大历史视野考察,中国现代化可以分为旧式现代化与中国式现代化。近代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决定了旧式现代化本质上是一种被动的现代化,表现出落后性、依附性、矛盾性等八种不同特征。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带领中国人民发挥历史主动精神,积极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力量、发展制度、依靠力量、发展内容与方式等方面主动作为,真正意义上完成了从旧式现代化向中国式现代化转变。厘清旧式现代化的被动与中国式现代化的主动,从历史发展的脉络中探寻中国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经验,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本质,在理论与实践方面为中国共产党继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历史视野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出场语境、实践创新及世界意义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占斌 付霞 《当代中国与世界》 2023年第3期81-89,共9页
推进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人庄严的历史责任。在带领中国人民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后,概括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是总结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百年历史经验的必然选择,是新时代不... 推进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人庄严的历史责任。在带领中国人民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后,概括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是总结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百年历史经验的必然选择,是新时代不断推进和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需求,也是重构世界现代化理论谱系的大势所趋。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征亦是其超越西方现代化的实践创新,不仅丰富了世界现代化理论的思想宝库,创新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也为其他发展中国家迈向现代化提供了中国方案,展示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新样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 出场语境 实践创新 世界意义
下载PDF
比较视野下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 被引量:8
7
作者 张占斌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4-12,共9页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也是世界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在推进自身现代化的同时,也促进了世界现代化的发展。具体而言,中国式现代化既破解了西方现代化的唯一性,又突破和超越了西方现代化的局限性和片面性...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也是世界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在推进自身现代化的同时,也促进了世界现代化的发展。具体而言,中国式现代化既破解了西方现代化的唯一性,又突破和超越了西方现代化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创造了实现现代化的全新模式,证明了现代化发展路径的多样性。与此同时,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带来新希望,使科学社会主义重新焕发生机,在传承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吸收借鉴了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视野 中国式现代化 人类文明 世界意义
下载PDF
比较视域下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与超越
8
作者 张占斌 王瑞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7-55,共9页
中国式现代化超越了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近代中国的现代化探索、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中国家对现代化道路的选择迷思。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人民至上,着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致力于实现人的解放,实现了对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价值超... 中国式现代化超越了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近代中国的现代化探索、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中国家对现代化道路的选择迷思。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人民至上,着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致力于实现人的解放,实现了对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价值超越。中国式现代化从现代化道路的构建依据、参与力量和文明形态等高度,实现了对近代中国现代化探索的整体性超越。中国式现代化从经济转型的领导思路、经济理论的与时俱进、经济活动的世界性参与等方面,实现了对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政治经济体制超越。中国式现代化从政党组织力量、治理方式、现代化选择视野等层面,超越了发展中国家对现代化道路的选择迷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视域 中国式现代化 现代化道路
原文传递
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努力实现“三个倍增”
9
作者 张占斌 《天津支部生活》 2024年第1期38-40,共3页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特色。理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与中国式现代化之间的重大关系,是科学评估中国式现代化战略目标完成进度的参考基准,对于全面建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指标检验体系至关...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特色。理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与中国式现代化之间的重大关系,是科学评估中国式现代化战略目标完成进度的参考基准,对于全面建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指标检验体系至关重要。按照党的二十大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未来方向,结合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统筹扎实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基本原则,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要努力实施“三个倍增”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参考基准 完成进度 现代化战略目标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未来方向 指标检验 全面建成
原文传递
坚持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
10
作者 张占斌 《新华文摘》 2024年第9期1-3,共3页
什么是“最大的政治”?中国式现代化是党和国家统揽全局、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是不可偏离、不能动摇的中心任务,是民心所向、万众一心推动的最重要的工作。如何理解这个“最大的政治”?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牢牢把握“两个... 什么是“最大的政治”?中国式现代化是党和国家统揽全局、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是不可偏离、不能动摇的中心任务,是民心所向、万众一心推动的最重要的工作。如何理解这个“最大的政治”?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牢牢把握“两个大局”、全面综合分析国内国际大的形势发展新变化新趋势基础上,在深刻洞察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基本规律和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前提下作出的新的重大论断,进一步明确了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今后各方面工作的重中之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社会主要矛盾变化 压倒一切 变化新趋势 最大的政治 两个大局 习近平同志 基本规律
原文传递
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之路
11
作者 张占斌 《纵横》 2024年第7期4-10,共7页
现代化是人类文明的一种进步,从全球视野来看,现代化表现为传统农业社会转型为现代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的过程。现代化最早发于西方社会,后形成全世界范围内的普遍潮流,进而成为世界各国共同追求的发展目标。在西方社会影响下,中国被动... 现代化是人类文明的一种进步,从全球视野来看,现代化表现为传统农业社会转型为现代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的过程。现代化最早发于西方社会,后形成全世界范围内的普遍潮流,进而成为世界各国共同追求的发展目标。在西方社会影响下,中国被动卷人现代化进程。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进入了主动探索阶段,而后在四个历史时期的探索中形成中国式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主动探索 传统农业社会 现代工业社会 全球视野 探索之路 人类文明 中国的现代化
原文传递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围绕“两个倍增”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探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张占斌 《马克思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3,155,共14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到203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迈上新的大台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这需要实施“两个倍增”行动,即居民人均收入倍增、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倍增的行动。实施“两个倍增”行动...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到203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迈上新的大台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这需要实施“两个倍增”行动,即居民人均收入倍增、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倍增的行动。实施“两个倍增”行动既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又有科学的现实要求。要避免经济失速以保持合理的增长,努力破解收入分配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存在的短板。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行经济振兴计划,确立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引领和鼓励资本健康发展,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实施以人力资本为核心的战略,将“两个倍增”行动落到实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居民人均收入倍增 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倍增 共同富裕
原文传递
中国式现代化创造性引领资本健康发展探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占斌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4-37,235,共15页
中国式现代化创造性引领资本健康发展,既是必须高度重视的重大经济与政治问题,又是必须高度重视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中国共产党始终致力于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在认识资本的制度属性、生产要素属性的基础之上,逐步确立了社会主义... 中国式现代化创造性引领资本健康发展,既是必须高度重视的重大经济与政治问题,又是必须高度重视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中国共产党始终致力于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在认识资本的制度属性、生产要素属性的基础之上,逐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并建立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党创造性地将资本与中国式现代化相结合,发挥资本推动生产力发展、推动生产关系调整的积极作用,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就。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既面临着严峻、复杂、多变的国际合作与竞争,又存在着社会制度和文明形态的较量博弈,因此需要保持较长时期、较大规模的资本总量并形成资本优势,要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资本特性和行为规律,不断优化调整资本结构,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和无序收缩,支持和引领资本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资本 资本贡献 资本短缺 资本发展
原文传递
拓宽灵活就业劳动者职业发展渠道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占斌 毕照卿 《行政管理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12,共9页
数字经济时代的灵活就业属于技术性和社会性的劳动方式,但与机器大工业时代相比,灵活就业劳动者在与技术的深度结合、劳动过程的自主性等方面,都有了更大的提升。灵活就业劳动者对自身职业发展定位呈过渡性特征,职业发展存在许多困境,... 数字经济时代的灵活就业属于技术性和社会性的劳动方式,但与机器大工业时代相比,灵活就业劳动者在与技术的深度结合、劳动过程的自主性等方面,都有了更大的提升。灵活就业劳动者对自身职业发展定位呈过渡性特征,职业发展存在许多困境,但也展现出从垂直化发展到扁平化发展、从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到条条大路通罗马、从灵活就业向更多职业探索的趋势。要进一步落实落细相关政策,多元拓宽灵活就业劳动者职业发展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活就业 职业发展 劳动过程二重性
下载PDF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逻辑与推动东北全面振兴的路径 被引量:8
15
作者 张占斌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30,237,共10页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质生产力的概念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任务,凝聚了中国共产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深邃理论洞见和丰富实践经验。对于东北地区来说,较好的科教优势、人才优势和工业基础优势奠定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根基,同时也面临不...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质生产力的概念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任务,凝聚了中国共产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深邃理论洞见和丰富实践经验。对于东北地区来说,较好的科教优势、人才优势和工业基础优势奠定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根基,同时也面临不少问题和挑战,必须通过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东北全面振兴。具体措施路径包括:着力培育、聚集科技创新资源,健全协同高效的创新体系;持续促进人力资本跃升,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全面振兴;积极布局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构建具有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系统布局建设现代基础设施体系,承托发展新质生产力和推进新型工业化的“硬件”需求;提升对内对外开放水平,打造产业和技术合作的开放创新生态;打造良好发展环境,为形成更多新质生产力保驾护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科技创新 高质量发展 东北全面振兴
下载PDF
新发展阶段实施“三个倍增”行动的战略意义
16
作者 张占斌 王瑞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共9页
新发展阶段实施“三个倍增”行动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条件,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基础。“三个倍增”行动在价值逻辑、理论体系、实践要求、战略安排等层面与中国式现代化相一致,同时在具体实践... 新发展阶段实施“三个倍增”行动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条件,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基础。“三个倍增”行动在价值逻辑、理论体系、实践要求、战略安排等层面与中国式现代化相一致,同时在具体实践层面上能够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实施“三个倍增”行动能够提升我国民生水平,缩小城乡差距,激活民营经济发展动力,协调我国经济增长和国家安全之间的关系,在高质量发展中兼顾国际经济竞争和国内民生发展。“三个倍增”行动的价值目标和重要内容契合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方向,既能增强我国市场运行主体力量,优化营商环境,使生产要素重新组合,从“量”和“质”两方面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又能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个倍增”行动 中国式现代化 高质量发展 新质生产力
下载PDF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赋能
17
作者 张占斌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30-33,共4页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和构建新型生产关系是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要之举。新发展阶段,我国在创新技术、人才培养、经济和市场体制、产业结构等领域仍面临一些现实问题。对此,应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紧...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和构建新型生产关系是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要之举。新发展阶段,我国在创新技术、人才培养、经济和市场体制、产业结构等领域仍面临一些现实问题。对此,应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改革主题,聚焦全局性、战略性问题谋划改革举措,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价值取向,采取科学的方式方法,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深化改革 新质生产力 新型生产关系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
18
作者 张占斌 《全球化》 2024年第5期31-36,131,共7页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当前,推动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依然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从体制机制上推动解决。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当前,推动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依然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从体制机制上推动解决。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作出专门部署,明确提出必须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改革,立足新发展阶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激励约束机制,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本文解读了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的必要性、使命任务和改革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 全面深化改革 高质量发展 体制机制
下载PDF
牵住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牛鼻子”
19
作者 张占斌 《中国报道》 2024年第9期22-25,共4页
必须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在关键性基础性重大改革上取得突破创新,为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 必须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在关键性基础性重大改革上取得突破创新,为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锚定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重点部署未来5年的重大改革举措,提出的“七个聚焦”,其中排在首位的就是“聚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2035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突破创新 改革举措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全面建成 全面深化改革 牛鼻子
下载PDF
以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
20
作者 张占斌 《中国国情国力》 2024年第7期1-1,共1页
自2023年7月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黑龙江、浙江、广西等地考察调研时提出,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又提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 自2023年7月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黑龙江、浙江、广西等地考察调研时提出,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又提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又作出了重要指示。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引起广泛热议,成为热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未来产业 产业创新 政府工作报告 科技创新资源 颠覆性技术 新动能 前沿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