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0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影响中国经济建设的10本经济学著作 (二)
1
作者 何炼成 黄范章 +2 位作者 张友仁 李炳炎 孔陆泉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22-23,共2页
关键词 于光远 书评 《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
下载PDF
以低空经济打造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引擎
2
作者 刘先江 宋丹 徐政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5期134-144,共11页
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用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尤其要以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催生新模式、新产业和新动能,全面发展新质生产力。低空经济是全球竞逐的新兴产业方向,更是培育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引擎,可以贡献“中国... 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用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尤其要以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催生新模式、新产业和新动能,全面发展新质生产力。低空经济是全球竞逐的新兴产业方向,更是培育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引擎,可以贡献“中国智造方案”、赋能国民经济发展新动力、引领绿色可持续发展。低空经济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逻辑机理在于降低成本和风险,加速全链条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数字化转型;壮大新兴产业,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自主创新,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因此需要强化顶层设计,创新发展模式,突出应用牵引,完善发展生态,进而加快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空经济 新质生产力 新兴产业 现代化产业体系 科技创新
下载PDF
城市经济学文献综述研究——基于城市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的视角 被引量:1
3
作者 黄镠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13年第2期56-59,共4页
城市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城市地域范围内的资源优化配置问题的学科,属于空间经济学的范畴。城市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存在,自然有其独特于其他学科的一些研究范式。首先它属于经济学的研究范畴,那就避免不了研究城市中的经济学问题,这... 城市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城市地域范围内的资源优化配置问题的学科,属于空间经济学的范畴。城市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存在,自然有其独特于其他学科的一些研究范式。首先它属于经济学的研究范畴,那就避免不了研究城市中的经济学问题,这就回到了通常的经济研究领域,也就是研究城市中如何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研究城市经济如何实现可持续增长。其独特之处就在于它把经济的研究放在了城市这一特定的空间之上。我们自然就会问:什么是城市?城市是怎样形成的?城市经济又是怎么样发展的?城市的边界在哪里?城市空间下的城市问题有哪些?这些正是这一学科的重点或者叫研究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经济学城市城市产生城市发展城市病
下载PDF
人口结构变化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以江苏省为例 被引量:6
4
作者 王晓凤 李宗尧 杨楠 《西北人口》 CSSCI 2017年第2期24-30,共7页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经济蓬勃发展,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口老龄化等人口结构变化问题受到了广泛关注。人口结构的转变体现在方方面面,本文从人口结构的变化出发,包括人口年龄结构、人口性别结构、人口城乡结构、人口教育结构等,...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经济蓬勃发展,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口老龄化等人口结构变化问题受到了广泛关注。人口结构的转变体现在方方面面,本文从人口结构的变化出发,包括人口年龄结构、人口性别结构、人口城乡结构、人口教育结构等,结合江苏省的实际情况进行实证研究,说明了人口老龄化,城乡人口比例失衡对于江苏经济发展有着显著的负向影响;人口教育结构的优化即高素质人才比重上升,对于江苏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人口性别比例的失衡一定程度对于经济增长有阻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教育结构 劳动年龄份额 城乡人口比例 经济增长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与策略方向 被引量:4
5
作者 徐政 占智勇 丁守海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3-65,159,160,共15页
长江经济带建设是党和国家着眼于发展全局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和具体要求。新质生产力是传统生产力的质态跃迁,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丰富的科学内涵、先进表现和实践路径的崭新概念... 长江经济带建设是党和国家着眼于发展全局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和具体要求。新质生产力是传统生产力的质态跃迁,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丰富的科学内涵、先进表现和实践路径的崭新概念。新质生产力赋能长江经济带建设从逻辑机理分析是坚持创新增强发展新动能,统筹协调稳定区域发展步伐,坚持绿色保障发展可持续,深化开放融合拓展发展空间,推进共建共享提升发展实效。实践表明,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将坚持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驱动力作用,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与优化新质人才要素规模,发挥数据要素乘数效应支撑发展数智化转型,深化改革开放和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并行共举,通过这些举措助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长江经济带 高质量发展 技术创新 数智化转型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建设与江苏发展新机遇 被引量:5
6
作者 李宗尧 杨楠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1期36-41,共6页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区域发展中极其重要的横向轴线,地跨东、中、西三大区域,区位优越、交通便利、资源丰富、经济发达、产业优势明显,是我国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撑带,目前也面临着环境压力大、上下游联动协调不足、区域发展不平衡、制度...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区域发展中极其重要的横向轴线,地跨东、中、西三大区域,区位优越、交通便利、资源丰富、经济发达、产业优势明显,是我国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撑带,目前也面临着环境压力大、上下游联动协调不足、区域发展不平衡、制度安排滞后的挑战。长江经济带建设上升为新一轮的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为江苏未来发展提供了重要战略依托,江苏应充分发挥各地的比较优势,重点建设绿色生态廊道,进一步完善综合交通走廊,加快产业转移和升级,搭建特色创新平台,全力打造长江经济带发展先行先导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绿色发展 江苏 新机遇
下载PDF
加快形成新经济发展方式推动江苏持续发展 被引量:1
7
作者 周明生 孙耀武 张道政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0-24,共5页
江苏多年来经济快速稳定发展,能否保持持续发展并在全国持续"率先",具有重大意义。江苏保持持续发展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新的发展方式形成的要求更为迫切,尽管在这方面已取得长足进步,但与保持持续健康发展的要求仍有较... 江苏多年来经济快速稳定发展,能否保持持续发展并在全国持续"率先",具有重大意义。江苏保持持续发展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新的发展方式形成的要求更为迫切,尽管在这方面已取得长足进步,但与保持持续健康发展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亟需按照"十八大"精神,快马加鞭,在加快形成新的发展方式,推进江苏持续发展中迈出更大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方式 持续发展 增强后劲 江苏
下载PDF
打好推动江苏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组合拳” 被引量:2
8
作者 储东涛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9-85,共7页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经济迅猛发展、成就辉煌,但在追求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诸如重速度轻质量、重GDP轻环保、重规模轻品牌、重技术引进轻自主创新等,因此,江苏经济目前正处在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攻关期”。当此时...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经济迅猛发展、成就辉煌,但在追求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诸如重速度轻质量、重GDP轻环保、重规模轻品牌、重技术引进轻自主创新等,因此,江苏经济目前正处在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攻关期”。当此时刻,江苏必须以系统思维打好既有针对性又具普遍性的“组合拳”,包括从“速度情结”转向“质量情缘”,从“GDP至上”转向“生态优先”,从“规模扩张”转向“品牌提升”,从“依赖技术引进”转向“依靠自主创新”。唯如此,才能跨越“攻关期”关口,真正步入高质量发展轨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度增长 高质量发展 攻关期 先手棋 区域经济
下载PDF
从“区域共同发展”走向“区域协调发展”——对江苏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理性思考 被引量:2
9
作者 储东涛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4-81,共8页
江苏省实施"区域共同发展"战略已近20年,取得了重大进展,从"十二五"开始,江苏省转而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与"共同发展"相比,"协调发展"的内涵更加丰富,外延更加宽广,不仅要坚持... 江苏省实施"区域共同发展"战略已近20年,取得了重大进展,从"十二五"开始,江苏省转而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与"共同发展"相比,"协调发展"的内涵更加丰富,外延更加宽广,不仅要坚持把三大区域协调发展放在重中之重,而且要贯穿13个省辖市及各个县区,明确战略重点,创新实现机制,注重区别对待、分类指导,注重贴近底层、关爱民生,从而在更深的基点、更广的领域、更高的层次上开创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局面,推动"两个率先"再上新台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协调发展 科学理论 战略重点 实现机制 江苏
下载PDF
江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政策目标的取向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正林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1-3,共3页
任何时期都不存在不随时代变化而变革的经济发展方式,江苏经济存在的问题相当程度上是经济发展方式调整滞后的结果。后危机时代江苏经济发展方式能否成功转型取决于经济发展能否从投资驱动到创新驱动的转变以及政府的执政理念和相应的... 任何时期都不存在不随时代变化而变革的经济发展方式,江苏经济存在的问题相当程度上是经济发展方式调整滞后的结果。后危机时代江苏经济发展方式能否成功转型取决于经济发展能否从投资驱动到创新驱动的转变以及政府的执政理念和相应的诱导性或强制性制度安排能否应从配合投资驱动的发展方式转移到创新驱动发展方式上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经济发展方式 转变 政策目标取向
下载PDF
江苏县域经济:发展趋势与现实选择 被引量:3
11
作者 吴正林 《唯实》 2010年第11期52-56,共5页
江苏经济长期处于全国的"第一方阵",苏南地区率先基本达到全面小康社会水平,都与县域经济率先崛起和相对发达密不可分。江苏县域经济在激烈的竞争中要保持自身的优势地位,应将投资建立在强大的实业基础上,防止资金热钱化和&qu... 江苏经济长期处于全国的"第一方阵",苏南地区率先基本达到全面小康社会水平,都与县域经济率先崛起和相对发达密不可分。江苏县域经济在激烈的竞争中要保持自身的优势地位,应将投资建立在强大的实业基础上,防止资金热钱化和"实业空心化",突出差异化的错位竞争策略,实施反梯度转移战略,培育特色化的区域品牌,促进创新型经济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经济 发展趋势 现实选择
下载PDF
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研究
12
作者 周俭初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2002年第C00期189-193,共5页
2 0世纪 80年代中期以来 ,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在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中开始了它的发展历程。在创新中发展起来的民营科技企业 ,面对加入WTO后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 ,必须不断创新才能进一步发展。创新首先要进行企业制度创新 ,而企业制度... 2 0世纪 80年代中期以来 ,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在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中开始了它的发展历程。在创新中发展起来的民营科技企业 ,面对加入WTO后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 ,必须不断创新才能进一步发展。创新首先要进行企业制度创新 ,而企业制度创新的关键在于产权制度创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 民营科技企业 制度创新 产权制度 制度创新 管理制度 激励制度
下载PDF
外贸出口结构和地区收入差距的关系——基于江苏省数据的实证分析
13
作者 孙占 杨国伟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46-51,共6页
外贸出口结构可以分为技术结构和地区结构两个维度,基于江苏省1991年以来的数据,分析发现江苏外贸出口技术结构呈阶段性优化提高趋势,外贸出口地区差异呈总体扩大趋势。应用对平稳序列建模的方法进行模型估计,发现江苏外贸出口的地区结... 外贸出口结构可以分为技术结构和地区结构两个维度,基于江苏省1991年以来的数据,分析发现江苏外贸出口技术结构呈阶段性优化提高趋势,外贸出口地区差异呈总体扩大趋势。应用对平稳序列建模的方法进行模型估计,发现江苏外贸出口的地区结构对地区收入差距存在正向作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口结构 地区收入差距 泰尔指数
下载PDF
“十一五”期间江苏经济的动态偏离-份额分析
14
作者 黄镠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38-40,共3页
利用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动态地分析了江苏省"十一五"期间的经济运行状况。结果表明,江苏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以往的惯性增长,产业结构和区位条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然偏低,江苏各个地区的产业结构和区位条件并没有持... 利用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动态地分析了江苏省"十一五"期间的经济运行状况。结果表明,江苏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以往的惯性增长,产业结构和区位条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然偏低,江苏各个地区的产业结构和区位条件并没有持续的改善,苏南的产业结构和区位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明显大于苏中、苏北地区,要想江苏经济高水平的可持续发展就应转变经济发展观念、放缓增长速度、调整产业结构、南北联动发展、苏南区位优势再造、苏中、苏北区位优势跟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 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 经济增长 产业结构 区位条件
下载PDF
江苏与山东经济发展之比较
15
作者 陈伟 《山东工商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39-42,共4页
江苏和山东两省地理相邻,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从主要经济发展指标、开放型经济、县域经济、沿海经济等方面,对两省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比较分析。通过对两省经济发展的比较分析,指出了两省各自的长处和存在的问题,希... 江苏和山东两省地理相邻,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从主要经济发展指标、开放型经济、县域经济、沿海经济等方面,对两省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比较分析。通过对两省经济发展的比较分析,指出了两省各自的长处和存在的问题,希望对两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发展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 山东 县域经济 沿海经济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政治经济学解读——基于生产力要素视角
16
作者 徐政 牟春伟 李宗尧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9-56,共8页
新质生产力是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质变,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先进生产力。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对构成新质生产力系统的诸要素进行分析,可发现传统生产力要素及其组合的系统性新质化主要表现为:劳动者向知... 新质生产力是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质变,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先进生产力。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对构成新质生产力系统的诸要素进行分析,可发现传统生产力要素及其组合的系统性新质化主要表现为:劳动者向知识化、主体化、协作化发展,劳动资料向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升级,劳动对象向多元化、社会化、现代化转变,生产力要素组合不断优化,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生产力要素的质性飞跃内生于生产力的内在矛盾运动以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科技与生产力的统一性规律则为科技创新加快新质生产力要素生成提供了理论依据。当前,新质生产力要素的生成主要面临着来自人才、技术、产业及体制机制等方面的现实挑战。未来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立足现实条件以生产力要素及其优化组合的质变为着力点,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打造新型劳动者队伍,掌握新型生产工具,塑造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生产力要素 质变 科技创新 高质量发展
原文传递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江苏的新要求
17
作者 王晓红 《群众》 2007年第11期32-33,共2页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第一次在党代会报告中使用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提法,既指出了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又...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第一次在党代会报告中使用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提法,既指出了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又提出了我们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的战略任务。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这一论断,对于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江苏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方式 江苏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经济发展目标 科学发展观 党代会
下载PDF
以忧患意识观察和思考江苏经济发展
18
作者 储东涛 《唯实》 2007年第6期41-46,共6页
江苏经济目前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增强忧患意识”的要求来观察江苏发展,江苏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我们一定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迎接挑战,推动江苏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确保2010年全面达小康,建成新江苏。
关键词 新阶段 新任务 新挑战 新对策 江苏经济
下载PDF
“十二五”江苏“经济强省”如何梦圆
19
作者 储东涛 《唯实》 2011年第3期54-57,共4页
"十二五"时期江苏要真正成为"经济强省",必须从理念到行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一系列重大转变: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转向全面推进"经济发展";从"两驾马车驱动"转向"三驾马车协... "十二五"时期江苏要真正成为"经济强省",必须从理念到行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一系列重大转变: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转向全面推进"经济发展";从"两驾马车驱动"转向"三驾马车协调拉动";从"二产偏重结构"转向"现代产业体系";从"流汗型经济"转向"智慧型经济";从"政府强势推动"转向"市场、政府、社会三手联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强省” “十二五”时期 江苏
下载PDF
更高水平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江苏使命
20
作者 袁小慧 陈秋语 《唯实》 2023年第3期66-69,共4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2023年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2023年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增强发展的安全性主动权。”江苏作为中国经济“压舱石”,在奋进新征程中责任重大,必须全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好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切实肩负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重大使命,勇担“经济大省挑大梁”时代重任,谱写新时代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更加绚丽的华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学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 双循环 新发展理念 更高水平 高质量发展 全面贯彻 重大使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