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探索教育规律 繁荣教育科学——在重庆市2004年度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立项评审会上的讲话
1
作者 彭智勇 《今日教育》 2004年第11期4-5,共2页
在2004年度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立项评审开始之前,我讲三个方面的意见,主要是对往年的教育科学规划工作作一个简要的总结;同时,明确2004年教育科学规划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另外,对如何搞好这次评审工作讲一些要求。
关键词 2004年 教育科学规划 重庆 素质教育 改革
下载PDF
重庆教育:重点突破、整体推进
2
作者 彭智勇 《今日教育》 2007年第03S期8-14,共7页
1月20日.重庆市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工作会议、重庆市2007年度教育工作会议分别于上午和下午召开。会议总结了过去一年重庆教育事业取得的成绩.对2007年的教育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研究并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全市教育工作的基本思路.... 1月20日.重庆市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工作会议、重庆市2007年度教育工作会议分别于上午和下午召开。会议总结了过去一年重庆教育事业取得的成绩.对2007年的教育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研究并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全市教育工作的基本思路.进一步明确了“十一五”重庆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会议提出.2007年全市教育工作要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指导下.按照“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全面抓好各项教育工作.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中共重庆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奇帆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委主任彭智勇作了大会工作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工作会议 重庆市 市委常委 “十一五” 常务副市长 基础教育 教育改革 教育事业
下载PDF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重庆教育的改革发展
3
作者 欧可平 《今日教育》 2004年第4期4-6,共3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确定的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在本世纪头二十年的宏伟奋斗目标。十六大提出的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总的特征,就是六个“更加”,即“经济更加繁荣、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确定的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在本世纪头二十年的宏伟奋斗目标。十六大提出的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总的特征,就是六个“更加”,即“经济更加繁荣、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其中对教育的总体要求就是“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十六大首次把教育明确界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之中,体现了全党全社会对社会发展和教育功能认识的又一次战略性升华,是顺应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一大创新。进步的教育事业和较高的教育水平,不仅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和标志.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和必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康社会 重庆 教育改革 学习型社会 素质教育 教育信息化 优质教育资源
下载PDF
新起点 新任务 新目标—在重庆市教科院挂牌仪式上的讲话
4
作者 欧可平 《重庆教育》 2003年第1期5-5,共1页
关键词 重庆市教科院 理论研究 课程改革 素质教育 科研成果推广 三个代表
下载PDF
推进产学研一体化 服务重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被引量:4
5
作者 彭智勇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 2008年第9期12-17,共6页
自1997年以来,重庆市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三峡库区建设和设置直辖市三大机遇,实现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十多年来,重庆高校按照"夯实基础、强化创新、突出应用、支撑发展"的基本思路,积极探索并努力走出了一条具有重庆特... 自1997年以来,重庆市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三峡库区建设和设置直辖市三大机遇,实现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十多年来,重庆高校按照"夯实基础、强化创新、突出应用、支撑发展"的基本思路,积极探索并努力走出了一条具有重庆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既为重庆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和人才支撑,又实现了自身的跨越发展。近年来,重庆高校在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方面又迈出了新的步伐,逐步建立和完善了高校推进产学研一体化的体制机制。本期"高校服务地方·重庆篇",选登一组文章,集中介绍重庆高校在开展自主创新、产学研合作、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等方面所做的工作、取得的成绩及经验、打算,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化服务 区域经济建设 产学研一体化 重庆市 社会发展 高校 自主创新 社会经济发展
下载PDF
以思想大解放推动教育大发展——2008新年寄语
6
作者 彭智勇 《今日教育》 2008年第1期1-1,共1页
岁月嬗递,光阴荏苒。伴随着重庆直辖的脚步一路前行,重庆教育又走过不平凡的2007。在这辞旧迎新之际,我谨代表中共重庆市委教育工委、重庆市教委,向全市教育战线的广大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祝福和亲切的问候!向长期以来重视、关心... 岁月嬗递,光阴荏苒。伴随着重庆直辖的脚步一路前行,重庆教育又走过不平凡的2007。在这辞旧迎新之际,我谨代表中共重庆市委教育工委、重庆市教委,向全市教育战线的广大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祝福和亲切的问候!向长期以来重视、关心、支持教育工作的全市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工作者 思想大解放 中共重庆市委 教育战线 嬗递 教委 祝福
下载PDF
推进教育创新 实现跨越发展
7
作者 欧可平 《重庆教育》 2003年第1期1-1,共1页
关键词 教育创新 重庆 三个代表 小康社会 素质教育 跨越式发展 教育观念
下载PDF
兴学习高潮,谋教育发展,让人民满意
8
作者 欧可平 《决策导刊》 2003年第11期7-9,共3页
关键词 教育发展 三个代表 理论学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人民利益 教育质量 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十六大精神 改革
下载PDF
教育需要理性培育
9
作者 彭智勇 《今日教育》 2008年第4期6-7,共2页
成长是一种力量,理想也是一种力量。中国教育正面临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从满足基本需要,到有可能追求好的教育、理想的教育。教育问题正在从外部逐渐转移为以内部问题为主,正在由硬件建设转为以"软件"的更新、提升为主。重任... 成长是一种力量,理想也是一种力量。中国教育正面临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从满足基本需要,到有可能追求好的教育、理想的教育。教育问题正在从外部逐渐转移为以内部问题为主,正在由硬件建设转为以"软件"的更新、提升为主。重任当前,尤其要有清醒的头脑和理性的自觉,即不是陶醉于力量,而是把眼光从力量上移开,对力量作出反思,今日的教育理应兼有理性沉潜的气质、蓬勃向上的活力、深切厚重的价值关怀。面对直辖十年的成就与新时期的时代重托,理性看待成绩,面对困难,寻找正确的发展方向,为重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智力支持和知识贡献,这不啻是今日的重庆教育迈向未来的一种姿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下载PDF
新年致辞
10
作者 欧可平 《今日教育》 2004年第1期4-5,共2页
关键词 重庆 教育发展 教育改革 教育质量 教师队伍建设 教育投入 经济建设
下载PDF
重庆教育要打好“天牌”、“地牌”、“人牌”
11
作者 彭智勇 《当代党员》 2007年第1期24-24,共1页
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重庆教育要重点打好三张牌。
关键词 教育 重庆 现代化建设 先导性 全局性
原文传递
发挥教育的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
12
作者 欧可平 《当代党员》 2003年第4期12-13,共2页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这一宏伟目标的实现,关键在科技,核心在人才,基础在教育。重庆是一个年轻的直辖市,肩负着中央赋予的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的历史使命。重庆社会环境的优化,公民素质的提...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这一宏伟目标的实现,关键在科技,核心在人才,基础在教育。重庆是一个年轻的直辖市,肩负着中央赋予的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的历史使命。重庆社会环境的优化,公民素质的提高,经济实力的增强,都离不开教育。因此,决定重庆新的振兴的关键因素,是人才,是人的素质。而人才的培养,人的素质的提高,主要取决于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在重庆建设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的过程中,发挥着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重庆教育系统要以教育创新为突破口,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为动力,以加快各级各类教育发展为主题和落脚点,艰苦奋斗,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努力提高我市教育的整体水平,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 公民素质 教育体制 普通高中 职业学校 大学城建设工程 素质教育 考试评价制度 教育信息化工程
原文传递
推进管评分离 深化教育改革
13
作者 彭智勇 《基础教育改革动态》 2009年第21期19-20,共2页
●教育服务是具有“公共属性”或“准公共属性”的公共产品,“政府的管理职能是掌舵而不是划桨”,非政府组织、社会团体甚至公民个人都可参与提供教育服务与管理。●转变教育行政职能,必须走管评分离之路。教育行政管理应当从不该管... ●教育服务是具有“公共属性”或“准公共属性”的公共产品,“政府的管理职能是掌舵而不是划桨”,非政府组织、社会团体甚至公民个人都可参与提供教育服务与管理。●转变教育行政职能,必须走管评分离之路。教育行政管理应当从不该管的事务中“超脱”出来,管好该管的事,增强管理的能力,提升服务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改革 分离 非政府组织 教育行政职能 教育行政管理 教育服务 管理职能 服务与管理
原文传递
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导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
14
作者 彭智勇 《思考与运用》 2006年第5期24-25,共2页
3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发表了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讲话精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刻内涵,全面阐述了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具体要求,对明辩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推动形成良... 3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发表了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讲话精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刻内涵,全面阐述了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具体要求,对明辩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推动形成良好社会风气,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 荣辱观 学生健康 青少年 胡锦涛 社会风气 价值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