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输华胡椒种苗传带有害生物的风险分析研究
1
作者 汪军 陈平亚 +4 位作者 刘建 周游 黄俊生 梁昌聪 杨腊英 《热带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2-211,共10页
对输华胡椒种苗传带有害生物的潜在危害开展风险分析和评估,为检疫部门制定风险管理策略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确定境外输华胡椒中可能传带的有害生物共有127种,包括真菌27种、细菌6种、线虫24种、昆虫68种、杂草2... 对输华胡椒种苗传带有害生物的潜在危害开展风险分析和评估,为检疫部门制定风险管理策略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确定境外输华胡椒中可能传带的有害生物共有127种,包括真菌27种、细菌6种、线虫24种、昆虫68种、杂草2种。根据在中国的分布情况(未分布或分布未广)、是否官方管制、随胡椒种苗携带的可能性进行评估,确定需要进一步评估的潜在检疫性有害生物14种,包括真菌5种,细菌2种,线虫2种,昆虫5种。从入境、定殖、扩散可能性、经济影响和多指标综合评价方面对这14种潜在的检疫性有害生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极高风险有害生物4种、高风险有害生物9种、中风险有害生物1种。最终确定有害红皮孔菌(Pyrrhoderma noxium)等14种有害生物为输华胡椒种苗需关注的检疫性有害生物,并提出风险管理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椒种苗 有害生物 风险分析
下载PDF
绿农林^(®)41复合微生物菌肥对番茄枯萎病发生和根际土壤 真菌群落的影响
2
作者 汪军 李晓霞 +8 位作者 刘建 李得铭 邓涛 郭立佳 黄俊生 杨扬 杨腊英 周游 符红文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416-2426,共11页
探究绿农林^(®)复合微生物菌肥、番茄枯萎病发生和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关系,为合理应用微生物制剂绿色防控番茄枯萎病提供理论依据。以往年番茄枯萎病严重发生地块为试验地,分别设置4个处理,清水对照(CK)、绿农林^(®)41复合微... 探究绿农林^(®)复合微生物菌肥、番茄枯萎病发生和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关系,为合理应用微生物制剂绿色防控番茄枯萎病提供理论依据。以往年番茄枯萎病严重发生地块为试验地,分别设置4个处理,清水对照(CK)、绿农林^(®)41复合微生物菌肥(LNL41)、菌肥营养基质(NS)和复合微生物(CM),测定根际土壤养分含量、植株生长、土壤呼吸速率、枯萎病发病率;采用18S rDNA测序技术,探究施用LNL41条件下番茄枯萎病发生及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差异。结果表明:各处理中以LNL41处理效果最显著。LNL41和CM处理的番茄根际土壤中有机质和速效磷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与对照比较,LNL41、CM和NS处理的株高、茎围、叶面积、光合作用、叶绿素、产量和水溶性糖增幅分别达8.87%~34.71%、15.93%~67.62%、13.37%~52.88%、3.17%~12.55%、3.20%~20.49%、4.38%~19.53%、0.46%~8.79%;LNL41处理的采收期番茄根系土壤呼吸速率提高59.52%,不同生长期的发病率达2.33%~16.33%,防效达80.50%~90.83%;根际土壤真菌属水平Ace指数和Chao1指数分别提高了26.97%~57.71%、24.89%~56.00%,CM处理的多样性指标Simpson指数和Shannon指数明显提高了25.75%~29.45%、39.04%~49.13%,而NS处理的多样性指标有所下降;LNL41处理的肉座菌科和木霉属分别为排名前5的优势科和属(丰度均为8.56%);4个处理中Trichoderma分别与Cladosporium、Uwebraunia、Aureobasidium和Fusarium丰度相似,与Aspergillus和Alternaria呈正相关。LNL41处理的Chao1指数与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和土壤呼吸速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盐度和发病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LNL41处理的腐生营养型功能类群丰度增加了0.92~11.15个百分点,plant pathogen下降了2.55个百分点,endophyte下降了7.95个百分点,而施用NS和CM的处理只有2个功能类群丰度上升。LNL41能显著改善土壤养分比例,进而改善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和功能特性,激发真菌群落腐生营养型功能,促进番茄生长,减少枯萎病的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农林^(®)复合微生物菌肥 番茄枯萎病 土壤真菌群落结构 功能
下载PDF
输华柑橘种苗传带有害生物的风险分析研究
3
作者 汪军 李晓霞 +5 位作者 刘建 徐云龙 周游 郭立佳 黄俊生 杨腊英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678-2688,共11页
对柑橘种苗传带有害生物风险分析,评估其在我国的风险水平,为其风险管理提供技术支持。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确定境外输华柑橘种苗中可能传带的有害生物259种,包括53种真菌,9种细菌,9种病毒,11种线虫,167种昆虫,1种软体动物,1种杂草,... 对柑橘种苗传带有害生物风险分析,评估其在我国的风险水平,为其风险管理提供技术支持。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确定境外输华柑橘种苗中可能传带的有害生物259种,包括53种真菌,9种细菌,9种病毒,11种线虫,167种昆虫,1种软体动物,1种杂草,8种螨类(包括蜘蛛)。根据在中国的分布情况(未分布或分布未广)、官方管制情况、随输华柑橘种苗传带的可能性,确定需要进一步评估的潜在检疫性有害生物18种,包括真菌4种,细菌7种,病毒4种,线虫2种,昆虫1种。从入境、定殖、扩散可能性、经济影响等方面对以上18种潜在的检疫性有害生物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确定高风险有害生物14种,极高风险有害生物4种。根据有害生物中风险水平最高者作为柑橘种苗的检疫风险,判定输华柑橘种苗的检疫风险为极高。最终确定以上双胞双镰孢(Bisifusarium dimerum)等18种有害生物为输华柑橘种苗中需关注的检疫性有害生物,并提出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种苗 有害生物 风险分析
下载PDF
输华香蕉种苗传带有害生物的风险分析研究
4
作者 周游 李晓霞 +5 位作者 刘建 徐云龙 杨腊英 郭立佳 黄俊生 汪军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390-2397,共8页
本研究对香蕉种苗传带有害生物进行风险分析,评估其在我国的风险水平,为其风险管理提供技术支持。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主要包括中国国家有害生物检疫信息系统等),确定境外输华香蕉中可能传带的有害生物共有68种,包括昆虫32种、真菌1... 本研究对香蕉种苗传带有害生物进行风险分析,评估其在我国的风险水平,为其风险管理提供技术支持。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主要包括中国国家有害生物检疫信息系统等),确定境外输华香蕉中可能传带的有害生物共有68种,包括昆虫32种、真菌19种、线虫9种、细菌4种、软体动物1种、螨类(包括蜘蛛)3种。根据在中国的分布情况(未分布或分布未广)、是否官方管制、随香蕉种苗携带的可能性进行评估,确定需要进一步评估的潜在检疫性有害生物9种,包括真菌7种,细菌2种。从入境、定殖、扩散可能性、经济影响等方面对以上9种潜在的检疫性有害生物进行定性分析,并利用构建的检疫性有害生物风险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对其进行定量分析,确定了中度风险有害生物5种、高风险有害生物4种。最终确定富氏葡萄孢盘菌(Botryotinia fuckeliana)等9种有害生物为香蕉种苗输华中需关注的检疫性有害生物,并提出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种苗 有害生物 风险分析
下载PDF
绿农林■31复合微生物菌剂性能评价及其对海南大叶种茶茶饼病发生和叶片内生细菌群落的影响
5
作者 周游 李晓霞 +5 位作者 刘建 邓涛 黄俊生 杨腊英 符红文 汪军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633-2645,共13页
探究绿农林■31复合微生物菌剂活性及其对海南大叶种茶茶饼病发生和茶叶内生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为合理应用微生物制剂绿色防控茶饼病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测试室内抗菌谱、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形态、测试病原真菌孢子萌发抑制率评价绿... 探究绿农林■31复合微生物菌剂活性及其对海南大叶种茶茶饼病发生和茶叶内生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为合理应用微生物制剂绿色防控茶饼病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测试室内抗菌谱、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形态、测试病原真菌孢子萌发抑制率评价绿农林■31复合微生物菌剂(LNL31)活性,开展田间随机区组试验测试LNL31不同稀释倍数对海南大叶种茶茶饼病的防效,以及对海南大叶种茶茶树芽长、芽密度、鲜重和叶绿素的影响;采用16S rDNA测序技术,探究施用微生物菌剂条件下茶树叶部内生细菌群落结构的差异。结果表明:LNL31稀释液对坏损外担菌ER01、胶孢炭疽菌CG02、尖孢镰刀菌FOC4、柑橘黄单胞杆菌XC01、大肠杆菌DH5α5种病原菌的抑制作用明显,对ER01、CG02和FOC4的孢子萌发抑制率达89.04%~93.00%。田间施用LNL31500倍稀释液处理的防病促生作用最显著,与化学药剂吡唑醚菌酯处理相当,LNL311000倍稀释液次之。施药后14 d,LNL31500倍液、1000倍液对茶饼病的防效分别达91.98%和89.17%。LNL31对芽长、芽密度、鲜重和叶绿素的促生作用分别达23.14%~36.17%、32.10%~51.38%、27.66%~40.00%和28.88%~36.14%。喷施不同浓度的LNL31后,茶树叶部内生细菌群落的丰富度和均匀度均增加,主坐标分析(PCoA)结果表明,喷施LNL31对叶内细菌群落有显著影响;在目分类水平上,根瘤菌目(Rhizobiales)和鞘脂单胞菌目(Sphingomonadales)是较占优势的细菌目;在属分类水平上,甲基杆菌属(Methylobacterium)是最优势的内生细菌属,其次是1174_901_12、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和根瘤菌属(Rhizobium);线性判别分析(LEfSe)结果显示,喷施LNL31的处理中具有9~14个指示菌群,而对照指示细菌属只有7个;物种丰度聚类分析表明,喷施LNL31的处理中独有优势属拜叶林克氏菌属(Beijerinckia)与伯克霍尔德菌属(Burkholderia)的丰度相似,根瘤菌属与1174_901_12的丰度相似。相关性网络分析表明,芽孢杆菌属(Bacillus)与真杆菌属(Eubacterium)和副拟杆菌属(Parabacteroides)呈正相关,与甲基杆菌属、拜叶林克氏菌属和藤黄色杆菌属(Luteibacter)呈负相关;Bugbase菌群功能预测表明,LNL31处理的好氧菌、生物膜形成、革兰氏阴性菌、耐受压力、可移动元件、兼性厌氧菌丰度增幅达到3.24%~14.78%,潜在致病菌下降5.70%。该研究结果表明,LNL31表现出良好的防病促生作用,能显著改变茶叶内生细菌群落结构和功能特性,使少数抗病相关物种优势生长,为茶饼病的生物防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农林■31复合微生物菌剂 茶饼病 内生细菌 群落结构
下载PDF
QuEChERS-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检测猪肉中102种农兽药残留及非法添加物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贝峰 路川 +6 位作者 王乐勇 赵成新 杜海云 王超 李建亮 周杨学 聂梅 《山东畜牧兽医》 2020年第2期1-3,共3页
为建立猪肉中102种农兽药残留及非法添加物的QuEChERS-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定性定量检测方法,以测定猪肉中的102种目标物的残留量。采用样品在EDTA-2Na溶液中以乙腈提取,经QuEChERS法净化,多反应监测(SRM)模式下进行定性和... 为建立猪肉中102种农兽药残留及非法添加物的QuEChERS-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定性定量检测方法,以测定猪肉中的102种目标物的残留量。采用样品在EDTA-2Na溶液中以乙腈提取,经QuEChERS法净化,多反应监测(SRM)模式下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102种目标物的定量限为0.01~0.02mg·kg^-1,在0.01mg·L^-1~1.00mg·L^-1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指数r2为0.9913~0.9994。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77.8%~101.7%,相对标准偏差为2.91%~9.53%。本试验建立的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和重复性好,可用于肉及肉制品中102种农兽药残留及非法添加物含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肉 农兽药残留 非法添加物 QUECHERS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