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5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疗3D打印数字云平台引入脊柱外科CBL教学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杨彦 吴天定 +1 位作者 胡建中 吴建煌 《中国卫生产业》 2024年第3期14-17,共4页
目的探讨医疗3D打印数字云平台引入脊柱外科案例导向教学法(Case Based Learning,CBL)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9月—2023年1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脊柱外科学习的2019级68名本科生和2021级60名硕士生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 目的探讨医疗3D打印数字云平台引入脊柱外科案例导向教学法(Case Based Learning,CBL)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9月—2023年1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脊柱外科学习的2019级68名本科生和2021级60名硕士生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本科生3D+CBL组(n=34)和CBL组(n=34),硕士生3D+CBL组(n=30)和CBL组(n=30)。3D+CBL组将3D打印数字云平台引入CBL教学,CBL组仅采用CBL教学。比较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在本科生中,3D+CBL组笔试成绩优于CB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技能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硕士生中,3D+CBL组笔试成绩和技能考核成绩均优于CB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本科及硕士3D+CBL组教学和满意评分均高于CB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医疗3D打印数字云平台能够显著提升脊柱外科CBL教学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案例导向教学法 医学教学 脊柱外科 本科生 硕士研究生
下载PDF
优化T-SPOT.TB在区分脊柱结核与其他脊柱感染中的诊断效能
2
作者 周莹 胡小江 +5 位作者 江仲景 陈俊宝 张广 张宏其 李艳冰 高琪乐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8-154,共7页
目的 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在脊柱结核(STB)鉴别诊断中的效能,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最佳截断值优化诊断效能。方法 收集2010年1月—2019年5月某院脊柱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术前T-SPOT.TB检测结果、白细胞... 目的 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在脊柱结核(STB)鉴别诊断中的效能,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最佳截断值优化诊断效能。方法 收集2010年1月—2019年5月某院脊柱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术前T-SPOT.TB检测结果、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血沉、降钙素原和结核抗体等相关数据,根据诊断标准进行临床诊断,分析T-SPOT.TB在术前诊断STB与其他脊柱感染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评价优化后的T-SPOT.TB指标的诊断效能。结果 共纳入132例患者,其中78例(59.09%)为STB,54例(40.91%)为非结核脊柱感染。T-SPOT.TB在鉴别诊断STB方面的灵敏度为67.68%,特异度为66.67%。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非结核脊柱感染比较,T-SPOT.TB检测诊断STB的OR值为4.188(95%CI:1.847~9.974,P<0.001)。优化T-SPOT.TB评价指标,通过绘制ROC曲线,确定ESAT-6、CFP-10、CFP-10+ESAT-6在STB和非结核脊柱感染鉴别诊断中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2.5、19.5、36,曲线下面积(AUC)分别是0.765 6、0.741 5、0.778 6,均具有较好的诊断性能,其中以CFP-10+ESAT-6的AUC最高。CFP-10+ESAT-6特异性斑点数在脊柱结核诊断中性能更佳,其诊断准确度为75.56%,较优化前T-SPOT.TB的67.42%高。结论 T-SPOT.TB检测在区分STB与非结核脊柱感染方面显示出较高的诊断效能,T-SPOT.TB检测呈阳性,尤其是当CFP-10+ESAT-6的斑点数超过36时,提示脊柱结核的可能性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结核 脊柱感染 化脓性脊柱炎 T-SPOT.TB 结核感染T细胞 干扰素γ释放试验 诊断试验
下载PDF
脊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早期椎体骨小梁微结构及骨密度变化的研究
3
作者 陈俊宝 罗翼 +4 位作者 熊南均 胡小江 郭超峰 高琪乐 李艳冰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01-1006,共6页
目的观察比较脊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早期椎体骨密度的变化。方法连续收集2023年1月1日—12月31日就诊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脊柱外科的脊柱结核手术患者(脊柱结核组),依据性别匹配椎管狭窄就诊的非脊柱结核手术患者为对照组。对入组患者进... 目的观察比较脊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早期椎体骨密度的变化。方法连续收集2023年1月1日—12月31日就诊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脊柱外科的脊柱结核手术患者(脊柱结核组),依据性别匹配椎管狭窄就诊的非脊柱结核手术患者为对照组。对入组患者进行双能X线扫描,比较两组患者椎体骨密度的差异。构建脊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动物模型(简称动物模型),比较动物模型脊柱结核组与对照组的骨小梁微结构差异,选择骨组织/体积骨量(BV/TV)、骨小梁厚度(Tb.Th)、骨小梁数量(Tb.N)和骨小梁分离度(Tb.Sp)作为评价指标,进一步分析病椎与邻椎的骨质差异。结果脊柱结核组和对照组分别纳入69例患者,脊柱结核组患者骨密度[0.793(0.712,0.869)g/cm 2]低于对照组[0.907(0.800,1.020)g/cm 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物模型脊柱结核组小鼠的骨小梁微结构BV/TV[(18.4±5.4)%]、Tb.Th[(0.124±0.010)mm]较对照组BV/TV[(22.6±3.2)%]、Tb.Th[(0.160±0.017)mm]发生明显改变(均P<0.05)。动物模型脊柱结核组中,小鼠病椎骨小梁微结构BV/TV[(25.5±6.7)%]、Tb.N[(1.871±0.443)/mm]低于邻椎的BV/TV[(26.6±6.8)%]、Tb.N[(1.969±0.454)/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椎体早期可引起骨小梁微结构发生改变,进而导致骨密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结核 结核分枝杆菌 骨密度 骨小梁微结构
下载PDF
无神经症状的脊柱侧凸伴脊髓空洞症患者应否外科处理脊髓空洞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张宏其 陈凌强 +5 位作者 郭超峰 刘少华 陈静 罗继 向伟能 鲁世金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3期961-965,共5页
[目的]探讨伴脊髓空洞症的脊柱侧凸患者在无神经症状且达到矫形指征时应否于矫形之前对脊髓空洞进行外科处理。[方法]实验组(A组):回顾总结2001年6月~2006年6月本科采用单纯矫形手术而不外科干预脊髓空洞的方法治疗的15例无神经症... [目的]探讨伴脊髓空洞症的脊柱侧凸患者在无神经症状且达到矫形指征时应否于矫形之前对脊髓空洞进行外科处理。[方法]实验组(A组):回顾总结2001年6月~2006年6月本科采用单纯矫形手术而不外科干预脊髓空洞的方法治疗的15例无神经症状的脊柱侧凸并脊髓空洞症患者,测量术前、术后、随访时的冠状面Cobb's角以及脊髓空洞的长度、位置,空洞最大直径及S/C比值;对照组(B组):随机抽取同一时段同一手术组医生采用相同方法治疗的20例AIS患者,测量术前、术后、随访时的冠状面Cobb's角。比较A、B两组病例的冠状面矫形率和丢失率;比较A组术前和随访时脊髓空洞的长度、最大直径、S/C比值。[结果]A、B两组矫形率和丢失率无明显差异(P〉0.05),A组脊髓空洞情况术前与随访时进行比较,空洞直径、S/C比值及脊髓空洞长度较随访时明显变小(P〈0.05)。[结论](1)无神经症状的脊柱侧凸并脊髓空洞患者,脊髓空洞可自发性的减小、吸收,使侧凸停止或减慢进展,进而使该类病人于矫形术后不会产生过多的矫形丢失。(2)对于无神经症状的脊柱侧凸并脊髓空洞患者,脊髓空洞的存在会让术者在矫形时有所顾忌,但只要方法得当,尽量避免牵拉脊髓,在准备充分的情况下仅行矫形手术而不对脊髓空洞做外科处理,并不会影响矫形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凸 脊髓空洞 矫形 Cobb's角
下载PDF
PBL教学法在脊柱外科培养护生循证护理思维模式中的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王玲 张伏元 李鹏娟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3年第3期552-554,共3页
【目的】探讨适合脊柱外科护理教学特点的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教学体系,培养护生循证护理(EBN)思维模式。【方法】在脊柱外科护理带教中,以72名护理本科护生为研究对象,进行PBL,与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对比研究,对两组出科综... 【目的】探讨适合脊柱外科护理教学特点的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教学体系,培养护生循证护理(EBN)思维模式。【方法】在脊柱外科护理带教中,以72名护理本科护生为研究对象,进行PBL,与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对比研究,对两组出科综合考核成绩、自我效能感以及实习期末患者满意度进行评估,探讨PBL教学在培养护生EBN思维模式方面的作用。【结果】PBL教学组出科综合考核成绩、自我效能感以及实习期末患者满意度均显著优于传统教学组(P〈0.05)。【结论】在脊柱外科护理教学中运用PBI。教学法,有益于促进护生EBN思维的建立和提高及增强护生的学业成就自我效能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医学 教学方法 外科手术
下载PDF
单纯经后路内固定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治疗上胸段脊柱结核 被引量:30
6
作者 张宏其 唐明星 +5 位作者 郭超峰 刘少华 王昱翔 邓盎 刘金洋 吴建煌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17-621,共5页
目的:探讨单纯经后路内固定、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治疗上胸段脊柱结核的疗效。方法:2006年5月~2011年4月治疗14例上胸段脊柱结核患者,男6例,女8例;年龄18~67岁,平均37岁,ASIA分级:A级1例,B级2例,C级5例,D级3例,E级3例。病变节段后凸... 目的:探讨单纯经后路内固定、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治疗上胸段脊柱结核的疗效。方法:2006年5月~2011年4月治疗14例上胸段脊柱结核患者,男6例,女8例;年龄18~67岁,平均37岁,ASIA分级:A级1例,B级2例,C级5例,D级3例,E级3例。病变节段后凸角度26°~55°,平均37°。结核病灶累及范围:T1~T2 1例,T2~T3 4例,T3~T4 5例,T4 2例,T4~T5 2例,受累椎体均在2个或2个以下,且病灶相对局限,无大的流注脓肿。均采用单纯单纯经后路内固定、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术式治疗。术后继续抗结核治疗12~18个月。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手术时间140~270min,平均195min,术中失血量300~2500ml,平均850ml。术后随访6~48个月,平均18个月。2例患者出现脑脊液漏,1例患者并发硬膜外血肿,1例患者伤口延迟愈合。无窦道形成,无感染性脑脊髓膜炎发生。植骨融合时间为3~8个月,平均5个月。所有患者内固定位置良好,无松动、断裂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11例有脊髓神经功能损伤者ASIA分级改善1~2级。术后后凸角度6°~18°,平均10°,平均矫正27°,后凸角度矫正率为73.0%,末次随访矫正角度丢失平均2°,无结核复发。结论:对于病灶较局限的上胸段脊柱结核,采用单纯经后路内固定、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的手术方式可以达到较满意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胸椎 脊柱结核 病灶清除 椎体间植骨 内固定 后路
下载PDF
脊柱结核手术治疗的并发症原因分析及防治 被引量:26
7
作者 王锡阳 周炳炎 +2 位作者 李伟伟 庞晓阳 罗承科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993-997,共5页
目的:总结分析脊柱结核手术治疗的并发症种类、原因、临床治疗方案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6月~2009年12月采用手术治疗306例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73例,女133例,年龄17~68岁,平均34.5岁。颈椎结核16例,颈胸椎结... 目的:总结分析脊柱结核手术治疗的并发症种类、原因、临床治疗方案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6月~2009年12月采用手术治疗306例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73例,女133例,年龄17~68岁,平均34.5岁。颈椎结核16例,颈胸椎结核5例,胸椎结核77例,胸腰椎结核104例,腰椎结核76例,腰骶椎结核28例。分别采用前路和/或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或加行内固定术。记录术中、术后并发症情况,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处理对策及预防措施。结果:完整随访296例,随访时间为6~36个月,平均18个月。47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15.4%,其中5例胸腹膜损伤、4例髂外静脉损伤、3例神经功能障碍、8例术后感染、4例手术应激反应及3例下肢深静脉栓塞患者经相应的保守治疗后好转;4例喉头水肿引起呼吸困难者,均行气管切开,2例死亡;5例脑脊液漏者,3例行蛛网膜下腔持续引流术,2例保守治疗后好转;2例早期植骨排异反应,行植骨清除术;2例内固定松动、断裂者,行内固定取出术;7例愈合后复发者,2例行前路病灶清除术、1例行前路病灶清除前路内固定术、2例行前路病灶清除椎弓根内固定,2例行保守治疗;手术处理患者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无复发。结论:脊柱结核术后并发症不可忽视,在规则药物治疗基础上,严格把握手术指征、采取正确的手术方式、注意辨认术中复杂的解剖结构、提高手术技巧及有效的围手术期处理是防治并发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结核 并发症 防治
下载PDF
影响一期手术治疗脊柱结核并截瘫患者疗效的相关因素 被引量:37
8
作者 张宏其 龙文荣 +7 位作者 邓展生 郭超峰 胡建中 林涨源 何洪波 吴建煌 李康华 廖前德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2期720-723,共4页
目的:探讨影响一期手术治疗脊柱结核并截瘫患者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1999年12月至2004年6月,采用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共治疗81例脊柱结核并截瘫患者,对其术前、术后X线片、MRI、ESR资料及术后伤口引流情况与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 目的:探讨影响一期手术治疗脊柱结核并截瘫患者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1999年12月至2004年6月,采用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共治疗81例脊柱结核并截瘫患者,对其术前、术后X线片、MRI、ESR资料及术后伤口引流情况与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3例术前MRI检查显示的病椎数比X线片显示的病椎数平均每例患者多2个椎体(P<0.05).72例患者获26.4个月(3~58个月)随诊,Frankel分级平均改善1.22级,后凸畸形明显改善.术后X线片及MRI显示有4例16枚钉置入病椎,术后3个月时螺钉松动率为87.5%(14/16);47例188枚钉置入正常椎体,术后3个月时螺钉松动率为2.13%(4/188).术后伤口未引流组和引流组窦道形成率分别为8.10%和0.69例ESR在术后3个月内降至正常.结论:脊柱结核并截瘫患者一期手术术前应重视MRI检查并积极采纳其提供的信息;术后引流对取得理想的手术疗效、减少并发症极为重要;对截瘫进行性加重的患者,ESR未降至正常或化疗未满2周时进行手术亦相对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结核 手术治疗 MRI 引流 ESR
下载PDF
经后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矫形治疗伴后凸畸形的儿童颈胸段脊柱结核 被引量:12
9
作者 张宏其 赵迪 +5 位作者 陈凌强 刘少华 王永福 陈静 唐明星 郭超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1951-1954,共4页
目的探讨经后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矫形治疗伴后凸畸形的儿童颈胸段脊柱结核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2005年5月至2008年3月,我院收治的8例颈胸段脊柱结核患儿,均伴有后凸畸形。其中男性5例,女性3例,年龄3~10岁。临床表现为胸背... 目的探讨经后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矫形治疗伴后凸畸形的儿童颈胸段脊柱结核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2005年5月至2008年3月,我院收治的8例颈胸段脊柱结核患儿,均伴有后凸畸形。其中男性5例,女性3例,年龄3~10岁。临床表现为胸背痛,低热,盗汗及后凸畸形。术前脊柱后凸角为30~75°,平均52.1°。ASIA分级:B级1例,C级5例,D级2例。采用经后路一期病灶清除、椎管减压、植骨融合加钉、钩、棒系统矫形固定治疗。结果术后随访1~3年,平均2.5年。切口均一期愈合,无1例结核复发。ASIA分级:3例恢复2级,5例恢复1级。术后后凸角为10~26°,较术前明显改善,最后随访时后凸角为10~31°,较术后无明显丢失。术后3月血沉均恢复正常;植骨融合时间为4~8个月,平均6个月。结论经后路一期病灶清除、后方植骨内固定矫形一期手术治疗伴后凸畸形的儿童颈胸段脊柱结核是矫正后凸畸形和预防晚期后凸畸形发生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颈胸段 脊柱结核 内固定
下载PDF
后路半椎体切除短节段内固定融合治疗青少年完全分节型半椎体脊柱畸形 被引量:21
10
作者 张宏其 刘少华 +5 位作者 郭超峰 陈凌强 付美奇 陈小明 王永福 陈静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7期517-521,共5页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半椎体切除、短节段内固定融合治疗青少年完全分节型半椎体所致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2002年3月~2005年12月,对19例完全分节型半椎体所致先天性脊柱侧后凸患者行一期后路半椎体切除、短节段内固定融...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半椎体切除、短节段内固定融合治疗青少年完全分节型半椎体所致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2002年3月~2005年12月,对19例完全分节型半椎体所致先天性脊柱侧后凸患者行一期后路半椎体切除、短节段内固定融合术,年龄9岁8个月~19岁4个月,平均13岁9个月,术后随访1年7个月~5年4个月,平均3年2个月。通过术前、术后及随访时站立位脊柱正位和侧位X线片测量,评价冠状面及矢状面的矫形效果。结果:术中发生螺钉切割椎弓根1例,延长1个节段行内固定。所有患者躯干平衡良好,均无感染及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节段侧凸角术前平均37.7°,术后2周时平均8.2°,矫正率78.2%,总侧凸角术前平均40.7°,术后2周时平均10.3°,矫正率为74.7%,后凸角术前平均25.2°,术后2周时平均6.5°,矫正率为74.2%,末次随访时侧凸及后凸矫形均无明显丢失。结论:采用一期后路半椎体切除、短节段内固定融合治疗完全分节型半椎体所致的先天性脊柱侧凸融合节段少,可获得良好的矫形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脊柱侧后凸 半椎体 短节段 内固定
下载PDF
广泛后路松解三维矫形治疗重度特发性脊柱侧凸 被引量:17
11
作者 张宏其 鲁世金 +3 位作者 陈静 郭超峰 陈凌强 刘少华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4期274-279,共6页
目的:探讨广泛后路松解三维矫形对重度特发性脊柱侧凸的治疗效果。方法:2002年3月至2005年9月我院收治的有完整资料的重度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42例,根据不同手术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前路松解后路矫形)20例,男3例,女17例;年龄12~20岁... 目的:探讨广泛后路松解三维矫形对重度特发性脊柱侧凸的治疗效果。方法:2002年3月至2005年9月我院收治的有完整资料的重度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42例,根据不同手术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前路松解后路矫形)20例,男3例,女17例;年龄12~20岁,平均15.5岁;Lenke1型12例,2型2例,3型3例,5型3例。B组(后路脊柱松解三维矫形)22例,男3例,女19例;年龄12~26岁,平均15岁;Lenke1型13例,2型2例,3型4例,5型3例。比较两组间手术前、后及末次随访时Cobb角、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和SRS-22评分的差异。结果:A组主弯Cobb角由83.6°±7.6°矫正到21.4°±5.4°,矫正率为72.4%±5.1%;B组由85.4°±11.5°矫正到22.0°±5.4°,矫正率为74.1%±5.2%,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及SRS-22评分分别为303.9±28.9min、1379.5±236.8ml、92246.5±9784.9$及17.4±0.24分;B组分别为241.0±20.8min、965.5±193.1ml、77725.1±8917.8$及19.65±0.20分,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均无曲轴现象、假关节形成及失代偿发生。结论:广泛后路脊柱松解三维矫形对重度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矫正效果满意,具有手术风险小、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住院费用相对低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凸 后路松解 矫形 治疗
下载PDF
一期后路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治疗腰骶段脊柱结核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锡阳 李洪波 +4 位作者 李伟伟 葛磊 魏伟强 庞晓阳 周炳炎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3809-3812,3815,共5页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治疗腰骶段脊柱结核的可行性、疗效及应用指征。方法回顾性研究2005年1月-2008年8月行一期后路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治疗的腰骶段脊柱结核23例。对比研究患者手术前后的腰骶角...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治疗腰骶段脊柱结核的可行性、疗效及应用指征。方法回顾性研究2005年1月-2008年8月行一期后路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治疗的腰骶段脊柱结核23例。对比研究患者手术前后的腰骶角、椎间隙高度、血沉、C反应蛋白及神经功能ASIA分级的变化情况。结果随访6-42个月,平均26个月,23例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及结核复发,至末次随访时,所有植骨均获骨性融合,无内固定松动及断裂现象出现。患者的腰骶角由术前的(18.8°±4.2°)(10.5°~26.6°)矫正为术后的(27.1°±3.8°)(20.6°~34.5°),术后的腰骶角较术前明显增大(P〈0.05);椎间隙高度由术前的(7.9±0.4)mm(6.8~9.2)mm撑开为术后的(10.4±0.5)mm(8.9~11.3 mm),术后的椎间隙高度较术前明显增高(P〈0.05);ESR由术前的(40.8±10.2)mm/h下降为术后的(28.6±6.9)mm/h,至末次随访时继续下降为(10.0±2.1)mm/h,其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由术前的(16.2±4.0)mg/L下降为术后的(11.5±2.3mg/L),至末次随访时继续下降为(1.9±1.1)mg/L,其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脊髓损伤ASIA分级术前有障碍者20例,术后19例改善明显。结论一期后路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能彻底清除结核病灶,显著改善结核中毒症状,有效地维持脊柱的稳定性,植骨融合可靠,卧床时间短,是一种治疗腰骶段脊柱结核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结核 腰骶段 后路内固定 前路病灶清除 植骨
下载PDF
牵引结合后路手术治疗重度脊柱侧凸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宏其 王永福 +5 位作者 唐明星 刘金洋 赵迪 刘少华 陈凌强 郭超峰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1617-1620,共4页
[目的]探讨Halo-股骨髁上牵引结合后路矫形对柔韧性30%~40%的重度脊柱侧凸患者的疗效。[方法]对2000年1月~2006年6月治疗的41例柔韧性30%~40%重度脊柱侧凸患者,按照是否行牵引治疗分为两组。牵引组A组22例,主侧凸平均Cobb’s角91.2&#... [目的]探讨Halo-股骨髁上牵引结合后路矫形对柔韧性30%~40%的重度脊柱侧凸患者的疗效。[方法]对2000年1月~2006年6月治疗的41例柔韧性30%~40%重度脊柱侧凸患者,按照是否行牵引治疗分为两组。牵引组A组22例,主侧凸平均Cobb’s角91.2°;对照组B组19例,主侧凸平均Cobb’s角87.5°。[结果]两组无严重神经系统并发症。A组平均牵引18d(14~22d)后主侧凸平均矫正46%,14例肺功能减退患者均改善。两组均行一期后路松解三维矫形术,术后C7~S1偏移值、顶椎偏移矫正A组优于B组。A组主侧凸平均矫正55.2°,B组45.7°,A组优于B组(P<0.05)。A组平均随访40个月,B组平均随访42个月,末次随访两组平均冠状面矫正丢失分别为3°、2.4°,矢状面无丢失,两组均获骨性融合。[结论]对于柔韧性30%~40%的重度脊柱侧凸,术前Halo-股骨髁上牵引可改善肺功能,结合牵引下后路松解矫形术可以获得更好的畸形矫正和躯干平衡,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凸 重度侧凸 牵引 后路矫形
下载PDF
单纯一期后路手术联合多枚分网异形钛网技术治疗腰骶段脊柱结核 被引量:11
14
作者 阿不都乃比·艾力 张宏其 +4 位作者 唐明星 郭超峰 王昱翔 吴建煌 刘金洋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313-1319,共7页
目的:探讨椎体间多枚分网的异形钛网植骨技术应用于单纯一期后路手术治疗腰骶段(腰5/骶1)脊柱结核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自2009年7月至2012年6月,采用多枚分网异形钛网植骨技术一期后路手术治疗的腰骶段结核患者共25例。比较25例患... 目的:探讨椎体间多枚分网的异形钛网植骨技术应用于单纯一期后路手术治疗腰骶段(腰5/骶1)脊柱结核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自2009年7月至2012年6月,采用多枚分网异形钛网植骨技术一期后路手术治疗的腰骶段结核患者共25例。比较25例患者术前术后ASIA分级、腰骶角度、椎间隙高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红细胞沉降率,并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植骨融合情况。结果:手术时间为90~180(128±24)min,术中失血量100~800(310±125)m L。术后随访24~59(43±7)个月。神经功能障碍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25例患者术后6个月红细胞沉降率均恢复正常;终末随访时腰骶角和椎间隙高度较术前明显增加(P<0.001)。术后2周患者VAS较术前降低;植骨融合时间为4~8(平均6)个月。术后1例患者伤口延迟愈合。无窦道形成和结核复发,亦无感染性脑脊髓膜炎和钛网沉降发生。结论:对于腰骶段结核患者,单纯一期后路病灶清除联合多枚分网异形钛网植骨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且更好地重建脊柱前柱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骶段脊柱结核 单纯后路 钛网
下载PDF
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骶段脊柱结核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锡阳 庞晓阳 +3 位作者 李伟伟 葛磊 胡建中 周炳炎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8期3527-3531,共5页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治疗腰骶段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0年2月收治的49例腰骶段结核患者,采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分析所有结核患者术前、术后3月以及末次随访时ASIA损伤分级、...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治疗腰骶段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0年2月收治的49例腰骶段结核患者,采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分析所有结核患者术前、术后3月以及末次随访时ASIA损伤分级、腰骶角、椎间隙高度及血沉、C反应蛋白变化情况。结果所有病例随访9~27月,平均15.7月。无明显并发症发生,其中2例结核脓肿复发,1例规范化用药后治愈,1例经前路手术治愈。末次随访时,所有植骨均获得骨性融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出现。神经功能ASIA分级:术前有神经障碍者41例,术后3月29例改善;末次随访时39例改善。术后3月、末次随访腰骶角分别为(27.13±3.78)°、(25.93±3.75)°,高于术前(19.08±4.32)°(P<0.001)。术后3月、末次随访椎间隙高度分别为(10.40±0.50)mm、(9.90±0.48)mm,高于术前的(7.92±0.45)mm(P<0.001)。血沉由术前(49.6±14.8)mm/h减小至末次随访(5.2±2.1)mm/h,C反应蛋白由术前(18.3±7.5)mg/L降至末次随访(1.8±0.7)mg/L改善明显(P<0.05)。结论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骶段脊柱结核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骶段 脊柱结核 一期后路 植骨 内固定
下载PDF
前后路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段脊柱结核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8
16
作者 张宏其 陈凌强 +6 位作者 肖勋刚 陈静 王锡阳 胡建中 郭超峰 邓展生 龙文荣 《脊柱外科杂志》 2006年第4期193-199,共7页
目的探讨胸腰段脊柱结核理想的手术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总结2000年1月~2005年6月期间行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胸腰段脊柱结核患者51例。所有病例分为:A组(24例)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钉-板(棒)矫形内固定术治疗组,B组(2... 目的探讨胸腰段脊柱结核理想的手术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总结2000年1月~2005年6月期间行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胸腰段脊柱结核患者51例。所有病例分为:A组(24例)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钉-板(棒)矫形内固定术治疗组,B组(27例)一期后路钉-棒矫形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治疗组;每个组又分为累及单个椎体组(A1,B1)及累及多个椎体组(A2,B2)。分别对比研究A1、B1及A2、B2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矫形率、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植骨融合时间、并发症等。结果A1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B1;B2组矫形率、稳定性及并发症发生率优于A2组。结论胸腰段脊柱结核累及单个椎体时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钉-板(棒)矫形内固定术是较佳的选择;累及多个椎体尤其脊柱后凸角度偏大时一期后路钉-棒矫形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更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 腰椎 脊柱结核 内固定器
下载PDF
钛网及植骨融合修复中重度脊柱后凸畸形 被引量:4
17
作者 楚戈 张宏其 +4 位作者 唐明星 郭超峰 李劲松 项泽文 白靖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22期4034-4041,共8页
背景:有学者提出的经前路矫正脊柱结核后凸畸形和解除脊髓压迫的治疗方法,可能会有植骨块塌陷、吸收或断裂的并发症。研究证实,通过一期前后路联合内固定可增加对后凸畸形的矫正力量,避免出现植骨并发症、降低假关节的形成并有助于患者... 背景:有学者提出的经前路矫正脊柱结核后凸畸形和解除脊髓压迫的治疗方法,可能会有植骨块塌陷、吸收或断裂的并发症。研究证实,通过一期前后路联合内固定可增加对后凸畸形的矫正力量,避免出现植骨并发症、降低假关节的形成并有助于患者早期下地活动及功能恢复。目的:分析评价2个或多个节段受累伴中重度后凸畸形的脊柱结核患者,一期行前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矫正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脊柱胸腰段有2个或更多节段受累的结核患者,一期行后路内固定融合并前路病灶清除钛网融合内固定。所有患者内固定后持续9个月抗结核化疗,最初3个月采用四联抗结核药物,后6个月采用三联抗结核药物。随访时测量后凸角度,评价患者融合情况、神经病变和功能恢复状况。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随访均超过37个月。所有患者均获得牢固节段融合重返工作岗位。内固定治疗后15例(75%)的患者仅残留局部轻度疼痛,3例(15%)活动受限明显。内固定前11例有神经功能障碍,内固定后9例神经功能完全恢复正常。后凸角度平均矫正了35.1°(84.8%)(P<0.001),在随访期间矫正丢失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未出现内固定及植骨相应并发症。结果表明,对于2个或更多节段受累伴有中重度后凸畸形的脊柱结核患者,应环形融合,即一期前后路联合内固定融合治疗。可获得更大矫正,有助于患者早期下地活动,稳定病变节段,而且可以长期有效地维持矫正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植入物 脊柱植入物 脊柱病变 胸腰段 内固定 钛网 一期前后路 脊柱结核 后凸畸形 植骨融合 神经功能 后凸角 植入物
下载PDF
MCP-1-2518位点基因多态性对脊柱结核易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高琪乐 张宏其 +7 位作者 郭超峰 唐明星 刘少华 邓盎 王昱翔 鲁世金 李劲松 林旻中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54-658,共5页
目的:分析趋化因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启动子区2518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湖南省汉族人群脊柱结核易感性的关系。方法:连续收录2004年12月~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湖南汉族新发脊柱结核患者及健康志愿者,应用聚合酶链... 目的:分析趋化因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启动子区2518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湖南省汉族人群脊柱结核易感性的关系。方法:连续收录2004年12月~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湖南汉族新发脊柱结核患者及健康志愿者,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DNA直接测序法检测两组患者MCP-1-2518位点的多态性,运用R×C卡方检验比较两组基因型分布频率的差异,计算各比值比(OR)及95%可信区间(CI)。结果:共纳入符合条件的脊柱结核患者334例,健康志愿者336例。MCP-1-2518GG、AG、AA三种基因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37.1%、50.3%、12.6%和25.6%、54.2%、20.2%,两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MCP-1-2518GG基因型的分布频率在脊柱结核人群中显著增高。MCP-1基因-2518 G/A多态位点G、A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为62.3%和37.7%,在对照组为52.7%和47.3%,两组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2518G等位基因与脊柱结核发病相关,其OR值为1.483,95%CI为1.193~1.844。结论:在湖南汉族人群中,MCP-1-2518位点GG基因型和G等位基因均可能与脊柱结核的易感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基因多态性 脊柱结核
下载PDF
脊柱内镜椎板间入路治疗高髂嵴L5/S1脱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11
19
作者 刘少华 张宏其 +1 位作者 段春岳 高琪乐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948-953,共6页
目的:探讨脊柱内镜椎板间入路治疗高髂嵴L5/S1脱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收治的31例采用脊柱内镜椎板间入路治疗高髂嵴L5/S1脱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通过术前、术后及... 目的:探讨脊柱内镜椎板间入路治疗高髂嵴L5/S1脱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收治的31例采用脊柱内镜椎板间入路治疗高髂嵴L5/S1脱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通过术前、术后及随访时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e Scal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患者术前、术后的疼痛程度和腰部功能,按Macnab标准评定临床疗效。结果:31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时间12~48(29.68±9.64)个月。手术时间(79.16±22.43)min,透视次数2.71±0.78。患者术前VAS为7.09±0.94,术后3个月为1.45±1.23,末次随访为1.27±0.92,术后及末次随访VAS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术前ODI为56.03±6.64,术后3个月为16.45±6.83,末次随访为13.03±4.96,术后及末次随访ODI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末次随访时的临床疗效:优26例,良3例,可2例,优良率为93.5%。术后2例出现部分髓核残留,1例术后内镜翻修,1例保守治疗。1例术后即刻出现神经根刺激痛,经保守治疗后好转。结论:采用脊柱内镜椎板间入路治疗高髂嵴L5/S1脱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入路相对简单,透视次数少,并发症少,临床疗效满意,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内镜 高髂嵴腰5/骶1 脱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下载PDF
半脊椎所致先天性脊柱侧凸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少华 张宏其 +4 位作者 吴建煌 郭超峰 唐明星 王昱翔 邓盎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8期33-37,共5页
目的构建半脊椎所致先天性脊柱侧凸三维有限元模型,为先天性脊柱侧凸生物力学仿真研究建立理想的数字化平台。方法选择1例13岁女性先天性脊柱侧凸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螺旋CT扫描,获得Dicom格式CT图像,将CT图像导入逆向工程软件Mimic... 目的构建半脊椎所致先天性脊柱侧凸三维有限元模型,为先天性脊柱侧凸生物力学仿真研究建立理想的数字化平台。方法选择1例13岁女性先天性脊柱侧凸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螺旋CT扫描,获得Dicom格式CT图像,将CT图像导入逆向工程软件Mimics 10.01,建立包括胸-腰-骶椎和胸廓等结构的完整脊柱侧凸三维几何模型。运用软件HyperMesh 8.0做网格质量控制和实体单元划分,并赋材料属性,生成半脊椎所致先天性脊柱侧凸三维有限元模型。结果成功构建了完整的半脊椎所致先天性脊柱侧凸三维有限元模型,共划分节点109 936个,四面体单元411 988个,壳单元87 847个,线缆单元690个和杆单元138个。结论该研究建立了完整、逼真的半脊椎所致先天性脊柱侧凸三维有限元模型,为进一步的生物力学研究提供了数字化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脊柱侧凸 半脊椎畸形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