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开设硕士研究生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课程的几点体会 被引量:10
1
作者 刘静 胡维新 罗志勇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06年第4期419-420,共2页
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课程是医学研究生教学中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基础课,根据我校研究生教学课程的情况,就课程的设置、如何加强实验课中的理论教学、怎样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科研创新意识以及评定学生实验课成绩的指标等方面的教学经验进... 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课程是医学研究生教学中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基础课,根据我校研究生教学课程的情况,就课程的设置、如何加强实验课中的理论教学、怎样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科研创新意识以及评定学生实验课成绩的指标等方面的教学经验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生物学 实验技术 研究生
下载PDF
开放式教学法在分子生物学教学中的实践 被引量:8
2
作者 熊德慧 胡维新 《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6年第3期73-74,共2页
在分子生物学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以鼓励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在教学资源、教学内容、教学评价、教学方法上尝试了开放式教学法,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和解... 在分子生物学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以鼓励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在教学资源、教学内容、教学评价、教学方法上尝试了开放式教学法,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生物学 开放式教学 综合素质
下载PDF
东方田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的分离培养及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13
3
作者 成钢 盖楠 +1 位作者 熊德慧 胡维新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10年第3期254-257,I0008,共5页
目的对影响东方田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fEF)分离和培养的因素进行探索,并观察其生物学特性。方法取室内繁殖饲养不同胎龄的东方田鼠胚胎分离成纤维细胞,通过原代和继代培养,分析比较不同胎龄、不同血清浓度、不同胰蛋白酶浓度等因素对MfE... 目的对影响东方田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fEF)分离和培养的因素进行探索,并观察其生物学特性。方法取室内繁殖饲养不同胎龄的东方田鼠胚胎分离成纤维细胞,通过原代和继代培养,分析比较不同胎龄、不同血清浓度、不同胰蛋白酶浓度等因素对MfEF分离及培养的影响,观察MfEF的生长形态及其生物学特性。结果 MfEF为贴壁型生长,细胞形态多样,呈梭形、不规则多边形;采用0.125%的胰蛋白酶室温消化12~13 d胚胎组织5 min,以DMEM培养基添加15%小牛血清分离培养MfEF的效果最佳;MfEF2~7代增殖最旺盛。结论获得了实验室分离、培养MfEF的有效方法 ,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东方田鼠抗日本血吸虫机制以及开展不同动物成纤维细胞间比较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田鼠 胚胎成纤维细胞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p73基因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的生物学行为
4
作者 裴晋红 胡维新 《生命科学研究》 CAS CSCD 2009年第1期91-94,共4页
p73是肿瘤抑制基因p53家族新成员,它表达多种具有不同功能特点的蛋白质异构体.综述p73蛋白的分子结构、功能以及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的生物学行为,旨在探索p73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关系,为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理论... p73是肿瘤抑制基因p53家族新成员,它表达多种具有不同功能特点的蛋白质异构体.综述p73蛋白的分子结构、功能以及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的生物学行为,旨在探索p73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关系,为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73 突变 甲基化 血液系统
下载PDF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发病分子遗传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崔蕴博 方琳 刘静 《生命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57-361,共5页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是恶性淋巴瘤REAL(revised European-American lymphoma)分类和WHO(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分类中最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类型,DLBCL是一种异...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是恶性淋巴瘤REAL(revised European-American lymphoma)分类和WHO(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分类中最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类型,DLBCL是一种异质性很强的病症,发病机制错综复杂,涉及染色体易位,其中bcl-6基因的3q27染色体易位较为常见,还涉及bcl-2基因t(14;18)(q32;q21)的易位,以及t(8;14)(q24;q32)与IgH基因融合所发生的病变;异常体细胞高频突变涉及pim-1、myc、RhoH/TTF和PAX5等原癌基因;p53基因失活与其他基因突变;p16基因的沉默表达;原癌基因rel、myc和bcl-2扩增等多个方面,从以上方面总结不同基因病变在DLBCL发病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位 异常体细胞高频突变 基因缺失 基因突变 基因扩增 多态性
下载PDF
人参根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及其抗氧化性研究 被引量:20
6
作者 张儒 张变玲 +3 位作者 赵勇 谢涛 李谷才 罗志勇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896-1900,共5页
目的提取人参根总黄酮并研究其体内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乙醇回流和聚酰胺富集法提取人参根总黄酮;通过DPPH法、Fenton法和大鼠饲喂实验研究人参根总黄酮的抗氧化能力。结果当人参根总黄酮质量浓度为0.5 mg/mL以上时,对DPPH自由基的... 目的提取人参根总黄酮并研究其体内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乙醇回流和聚酰胺富集法提取人参根总黄酮;通过DPPH法、Fenton法和大鼠饲喂实验研究人参根总黄酮的抗氧化能力。结果当人参根总黄酮质量浓度为0.5 mg/mL以上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超过80%;0.6 mg/mL时,对羟自由基清除率可达70.8%;80~120mg/(kg.d)持续饲喂5周能使大鼠脑SOD活性提高17.97%以上。结论人参根总黄酮在体外对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具有较强清除作用,体内对SD大鼠脑组织中SOD活性亦有增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根总黄酮 提取 抗氧化 大鼠 SOD活性
下载PDF
双水相体系萃取人参根中人参皂苷的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张儒 张变玲 +3 位作者 谢涛 李谷才 田竟 罗志勇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610-1613,共4页
建立稳定的聚乙二醇(PEG)与(NH4)2SO4双水相体系以分离人参根中人参皂苷。通过上下相体积比(R)、分配系数(K)和回收率(Y)分析双水相体系对人参皂苷的萃取效果,研究了PEG分子量、PEG/(NH4)2SO4质量分数、pH值和温度等因素对双水相成相及... 建立稳定的聚乙二醇(PEG)与(NH4)2SO4双水相体系以分离人参根中人参皂苷。通过上下相体积比(R)、分配系数(K)和回收率(Y)分析双水相体系对人参皂苷的萃取效果,研究了PEG分子量、PEG/(NH4)2SO4质量分数、pH值和温度等因素对双水相成相及人参皂苷萃取的影响。结果表明:PEG分子量为3350、PEG3350的质量分数为12%、(NH4)2SO4质量分数为16%、溶液pH为7.0、温度为60℃时,双水相体系对人参皂苷有较高的萃取率,回收率可到达88.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 人参皂苷 双水相体系 萃取
下载PDF
靶向微管抗肿瘤药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9
8
作者 谭小宁 金芳 +1 位作者 李志超 罗志勇 《生命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0-94,共5页
微管由微管蛋白组成,在细胞分裂、细胞内物质运输、信号传递、维持细胞形态等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一些干扰微管功能的化合物可使细胞停滞在有丝分裂期而抑制细胞增殖.相对于正常细胞,肿瘤细胞有丝分裂异常频繁,以微管作为抗肿瘤的靶点... 微管由微管蛋白组成,在细胞分裂、细胞内物质运输、信号传递、维持细胞形态等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一些干扰微管功能的化合物可使细胞停滞在有丝分裂期而抑制细胞增殖.相对于正常细胞,肿瘤细胞有丝分裂异常频繁,以微管作为抗肿瘤的靶点已成为研究热点.作用于微管的微管蛋白抑制剂通过抑制微管蛋白的聚合促进微管解聚或者抑制微管解聚促进微管蛋白聚合来破坏微管动态平衡、干扰肿瘤细胞纺锤体形成、阻断细胞分裂、抑制肿瘤增殖,现就微管蛋白抑制剂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管 微管蛋白抑制剂 肿瘤
下载PDF
雷公藤多甙对人类红白血病细胞株K562作用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宋健辉 刘静 唐小玲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3期79-81,共3页
目的 探讨雷公藤多甙对人类红白血病细胞株K5 6 2作用及其机理。方法 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荧光染色法、流式细胞仪 (FCM)等方法检测雷公藤多甙对人类红白血病细胞株K5 6 2的影响。结果 雷公藤多甙能显著抑制K5 6 2细胞的增... 目的 探讨雷公藤多甙对人类红白血病细胞株K5 6 2作用及其机理。方法 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荧光染色法、流式细胞仪 (FCM)等方法检测雷公藤多甙对人类红白血病细胞株K5 6 2的影响。结果 雷公藤多甙能显著抑制K5 6 2细胞的增殖 ,降低其存活率 ,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 为 7.2 μg/ml;荧光显微镜下观察雷公藤多甙实验组的凋亡细胞增多 ;FCM检测雷公藤多甙实验组凋亡细胞百分率显著上升 (P <0 .0 5 )且G2 /M期细胞的百分率较对照组上升 (P <0 .0 5 )。结论 雷公藤多甙能显著抑制人类红白血病细胞株K5 6 2细胞的生长 ,促进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多甙K562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下载PDF
BF、DRB、DQB、TAP1和IFN-γ基因作为猪抗病育种分子标记的可行性初步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陈慧勇 吴珍芳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3-106,共4页
疾病的抗性具有一定的遗传差异背景,而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等相关学科技术的发展及社会对猪肉产品质量和动物福利等问题的日益关注,赋予了开展猪抗病育种尤其是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研究的必要性。选择了补体B因子基因(BF)、2个MHCⅡ类基因(... 疾病的抗性具有一定的遗传差异背景,而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等相关学科技术的发展及社会对猪肉产品质量和动物福利等问题的日益关注,赋予了开展猪抗病育种尤其是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研究的必要性。选择了补体B因子基因(BF)、2个MHCⅡ类基因(DRB和DQB)、1个抗原加工递呈相关基因(TAP1)和1个Ⅱ型干扰素基因(IFN-γ)等5个具有重要免疫功能的基因作为候选基因,对华农温氏Ⅰ号这一商品化配套系的基础群进行基因型分布检测,及基因型与0~100kg日增重或100kg背膘厚间的关联分析,以探讨开发相关分子标记的可行性。参与基因型检测的样本包括杜洛克、长白、皮特兰和大白4个品种。结果表明TAP1和IFN-γ的基因型在参与生产性能高度选择的各品种内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P>0.05),BF在除了大白品种外的其它3品种中均平衡(P>0.05),DRB和DQB为高度不平衡(P<0.0001)。基因型与表型的关联分析显示大白品种中IFN-γ的基因型对0~100kg日增重有影响(P<0.01),长白品种中DRB的基因型与100kg背膘厚有关(P<0.05),其它品种或其它基因没有检测到与之相关的显著性差异(P>0.05)。这5个基因在4个品种中至少TAP1基因表现出与相关生产性状无关,因此对它抗病性能的选择利用将不会造成其它性能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抗性 标记辅助选择 候选基因
下载PDF
外泌体与结核分枝杆菌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偲 王建军 汤立军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7-179,共3页
结核病是目前世界各国重点防控传染性疾病之一。外泌体(exosomes)是多种细胞分泌的一种含有特异性与非特异性蛋白成分的囊泡结构,是机体免疫细胞之间重要的信息传递介质,其在机体免疫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外泌体能呈递表面抗原,激活... 结核病是目前世界各国重点防控传染性疾病之一。外泌体(exosomes)是多种细胞分泌的一种含有特异性与非特异性蛋白成分的囊泡结构,是机体免疫细胞之间重要的信息传递介质,其在机体免疫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外泌体能呈递表面抗原,激活多种细胞免疫因子,介导巨噬细胞杀伤结核杆菌的细胞免疫反应。外泌体与结核分枝杆菌相互作用研究已经成为当前重大研究热点,有望开发成预防结核病的新型疫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结核分枝杆菌 巨噬细胞 疫苗
下载PDF
Tet-On在乳腺癌自杀基因治疗中诱导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曾赵军 胡维新 +1 位作者 李子博 罗赛群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2期1303-1306,共4页
目的:构建Tet调节的自杀基因HSVtk重组逆转录病毒,探讨其治疗乳腺癌的作用机制。方法:构建重组逆转录病毒RevTRE/HSVtk与RevTet-On感染乳腺癌细胞株MCF-7,Southern杂交检测细胞中HSVtk基因的整合。应用倒置荧光显微镜、流式细胞术、TUNE... 目的:构建Tet调节的自杀基因HSVtk重组逆转录病毒,探讨其治疗乳腺癌的作用机制。方法:构建重组逆转录病毒RevTRE/HSVtk与RevTet-On感染乳腺癌细胞株MCF-7,Southern杂交检测细胞中HSVtk基因的整合。应用倒置荧光显微镜、流式细胞术、TUNEL、苔盼蓝排斥试验观察分析在Tet调控下,重组病毒对感染的乳腺癌细胞杀伤作用机制。以MCF-7细胞构建裸鼠乳腺癌模型,观察Tet调控下病毒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并对瘤体进行病理分析。结果:重组病毒感染乳腺癌细胞株MCF-7后,乳腺癌细胞随着DOX浓度的增高和GCV作用后,细胞死亡增加并呈现细胞凋亡等特征。乳腺癌裸鼠在DOX诱导7天GCV治疗30天后与对照组比较,在Tet调控下乳腺癌裸鼠肿瘤体积减小并可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结论:重组逆转录病毒在DOX诱导GCV作用下对病毒感染的MCF-7细胞具有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能有效地杀伤肿瘤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基因治疗 Tet—On 凋亡 逆转录病毒
下载PDF
血清白蛋白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荣 胡维新 《生命科学》 CSCD 2013年第10期1022-1026,共5页
人类血清白蛋白是单链、多结构域的大分子物质,是血浆中含量最丰富,也是人体中很重要的一种蛋白质。白蛋白有77个结合配体的位点,能与一系列内源性和外源性物质相结合,起着存储和转运的作用。此外,白蛋白还具有维持血液正常的渗透压、... 人类血清白蛋白是单链、多结构域的大分子物质,是血浆中含量最丰富,也是人体中很重要的一种蛋白质。白蛋白有77个结合配体的位点,能与一系列内源性和外源性物质相结合,起着存储和转运的作用。此外,白蛋白还具有维持血液正常的渗透压、抗氧化及参与炎症反应等一系列的生理和药理学功能。在临床上,白蛋白的应用已有50多年的历史,主要应用于中风、烧伤、低白蛋白血症等。回顾了近年来相关文献,就白蛋白的生物学特性作一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蛋白 分子生物学特性 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miRNA在白血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建军 汤立军 《生命科学研究》 CAS CSCD 2011年第5期466-470,共5页
microRNA(miRNA)是一种小分子非编码RNA,在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等多种生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白血病相关miRNA研究进展迅速,并呈现了miRNA介导白血病瘤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的调控网络.深入了解相关miRNA与白血病的发生、发展关系... microRNA(miRNA)是一种小分子非编码RNA,在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等多种生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白血病相关miRNA研究进展迅速,并呈现了miRNA介导白血病瘤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的调控网络.深入了解相关miRNA与白血病的发生、发展关系将为白血病的治疗开辟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NA 白血病 诊断与治疗
下载PDF
Legumain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荣 胡维新 《生命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9-171,180,共4页
Legumain是一种溶酶体半胱氨酸蛋白酶,是半胱氨酸蛋白酶C13家族的新成员.研究表明,Legumain作为一种应激性蛋白,在多种实体瘤、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肿瘤新生血管的内皮细胞中高表达,与恶性肿瘤的血管生成、肿瘤侵袭、扩散和转移密... Legumain是一种溶酶体半胱氨酸蛋白酶,是半胱氨酸蛋白酶C13家族的新成员.研究表明,Legumain作为一种应激性蛋白,在多种实体瘤、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肿瘤新生血管的内皮细胞中高表达,与恶性肿瘤的血管生成、肿瘤侵袭、扩散和转移密切相关,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类靶标蛋白酶.对Legumain的深入研究将有利于阐明恶性实体瘤的发病机制,明确其作为肿瘤基因治疗新靶标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GUMAIN 恶性肿瘤 基因治疗
下载PDF
透明带多表位疫苗载体的构建及抗生育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享 曾海涛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182-184,共3页
目的研究透明带(ZP)多表位疫苗的抗生育效果。方法根据牛核糖核酸酶T细胞抗原(BRNT)、ZP2和ZP3的表位序列设计含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位点的反向互补引物,经退火、延伸、酶切后,重组至pQE-80L载体。用表达产物对BALB/c小鼠进行主动免疫... 目的研究透明带(ZP)多表位疫苗的抗生育效果。方法根据牛核糖核酸酶T细胞抗原(BRNT)、ZP2和ZP3的表位序列设计含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位点的反向互补引物,经退火、延伸、酶切后,重组至pQE-80L载体。用表达产物对BALB/c小鼠进行主动免疫,检测抗生育效果。结果构建了ZP表位疫苗载体,成功地诱导出体液免疫应答,ZP3、ZP2及ZP2和ZP3多表位疫苗的避孕率分别为60.00%、50.00%和83.33%。结论ZP2和ZP3多表位疫苗的避孕率高于ZP2或ZP3表位疫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带 疫苗 避孕
下载PDF
非病毒基因转运系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秦志强 罗赛群 胡维新 《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141-144,共4页
基因治疗已被视为人类最有希望彻底征服遗传性疾病和肿瘤等重大疾病的手段之一,发展非病毒基因转运系统对基因治疗的临床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推进作用。目前已发展了缓释系统介导的DNA体内转移,物理方法介导的基因转移及基于流体力学的... 基因治疗已被视为人类最有希望彻底征服遗传性疾病和肿瘤等重大疾病的手段之一,发展非病毒基因转运系统对基因治疗的临床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推进作用。目前已发展了缓释系统介导的DNA体内转移,物理方法介导的基因转移及基于流体力学的基因转运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病毒转运系统 质粒DNA 基因治疗
下载PDF
Micro RNA在胶质瘤组织表达差异谱的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易伟峰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152-1155,共4页
目的建立胶质瘤与正常脑组织micro RNA(miRNA)表达的差异谱,为研究miRNA在胶质瘤癌变机制中的作用提供新线索。方法收集胶质瘤组织标本6例,正常脑组织6例,Trizol法抽提细胞总RNA,Ambion's miRNA Isolation Kit进一步分离miRNA;利用... 目的建立胶质瘤与正常脑组织micro RNA(miRNA)表达的差异谱,为研究miRNA在胶质瘤癌变机制中的作用提供新线索。方法收集胶质瘤组织标本6例,正常脑组织6例,Trizol法抽提细胞总RNA,Ambion's miRNA Isolation Kit进一步分离miRNA;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将细胞miRNA与哺乳动物miRNA芯片杂交,采用Lux-Scan3.0图像软件和SAM version2.1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胶质瘤与正常脑组织表达的miRNA中有147个存在着明显差异(fold change>2.0),其中39个低表达和11个高表达,其中has-miR-21为胶质瘤相关miRNA。结论胶质瘤较正常脑组织细胞miRNA低表达数多于高表达数,反映其基因表达数量更丰富,细胞代谢和增殖更活跃;部分miRNAs可能参与胶质瘤癌变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PNA 胶质瘤 has—miR-21
下载PDF
可调控重组腺相关病毒对MCF-7细胞基因转染效率及表达的研究
19
作者 曾赵军 李子博 +2 位作者 胡维新 罗赛群 陈迁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667-670,738,共5页
目的探讨Tet调控下自杀基因HSVtk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rAAV/HSVtk/Tet-On)对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的作用。方法将HSVtk和Tet-On基因分别定向克隆入腺相关病毒质粒pAAV MCS中,构建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pAAV/TRE/HSVtk/Tet-On,与辅助质粒pAA... 目的探讨Tet调控下自杀基因HSVtk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rAAV/HSVtk/Tet-On)对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的作用。方法将HSVtk和Tet-On基因分别定向克隆入腺相关病毒质粒pAAV MCS中,构建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pAAV/TRE/HSVtk/Tet-On,与辅助质粒pAAV-RC、pHelper和包装细胞293进行包装、纯化。用β半乳糖苷酶原位染色法检测报告基因rAAV/LacZ在MCF-7中的表达,计算其基因转染效率。采用斑点杂交、RT-PCR检测MCF-7细胞基因组中HSVtk基因整合、病毒滴度及其表达。结果rAAV/HSVtk/Tet-On病毒滴度为2.38×1011particle/ml,LacZ基因在感染的MCF-7中能持续表达,感染效率为20%~30%。纯化后的重组腺相关病毒感染MCF-7后,能将目的基因转移到靶细胞中,并在Dox诱导下,使GCV对rAAV感染的MCF-7细胞具有明显的杀伤作用。结论HSVtk/Tet-On自杀基因调控系统可通过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成功转染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使其HSVtkmRNA表达增加,在Dox诱导下,GCV对rAAV(≥104v.p/cell)感染的MCF-7细胞具有明显的杀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相关病毒 Tet-On基因 HSVtk基因 乳腺肿瘤 基因治疗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ARH-77L1逆转录酶基因的克隆及体外表达研究
20
作者 江元山 石奕武 +3 位作者 罗赛群 汤立军 田菁燕 胡维新 《生命科学研究》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18-123,共6页
通过菌落原位分子杂交,从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ARH-77cDNA文库获得L1逆转录酶基因5'端序列.随后使用3'RACE技术,获得L1逆转录酶基因3'端序列及poly(A)尾.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L1逆转录酶DNA序列有一长552bp开放性阅读框,编码... 通过菌落原位分子杂交,从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ARH-77cDNA文库获得L1逆转录酶基因5'端序列.随后使用3'RACE技术,获得L1逆转录酶基因3'端序列及poly(A)尾.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L1逆转录酶DNA序列有一长552bp开放性阅读框,编码184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链,其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1kDa.同时将编码L1逆转录酶保守区的开放性阅读框DNA片段与原核表达载体pQE30连接,得到重组原核表达质粒,利用大肠杆菌表达并获得L1逆转录酶融合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ARH-77 L1逆转录酶 基因克隆 体外表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