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77篇文章
< 1 2 9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代高等林业院校林学专业开展劳动教育的实践探索效果——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为例
1
作者 马晓玲 刘远哲 《中国林业教育》 2024年第3期35-39,共5页
劳动教育是高校“五育并举”育人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全面人才培养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当前高等林业院校在劳动教育方面存在资源投入和重视程度不足、劳动教育专业师资力量匮乏、劳动教育理念滞后、劳动教育内容和... 劳动教育是高校“五育并举”育人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全面人才培养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当前高等林业院校在劳动教育方面存在资源投入和重视程度不足、劳动教育专业师资力量匮乏、劳动教育理念滞后、劳动教育内容和形式单一等问题。为了将劳动教育深度融入林学专业教育,培养身心健康、理论知识深厚、实践能力突出的高素质林业复合型人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不断加强劳动教育教学的改革探索,深化“产学研”三者的有机融合,通过营造浓厚的劳动教育氛围、构建完善的劳动教育体系、实施多元化的考核方式以及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等措施,探索了将劳动教育理念全面融入教学各个环节的实践路径。这些举措不仅传承和弘扬了劳动精神,还引导学生树立了正确的劳动观念,提升了学生的劳动实践能力,为培养新时代的林业复合型人才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院校 林学专业 劳动教育 劳动素养
下载PDF
基于科技小院的林业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袁军 曹受金 +2 位作者 袁德义 王耀辉 师艳林 《科教导刊》 2023年第9期19-22,共4页
科技小院研究生培养模式集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于一体,将教书与育人、田间与课堂、理论与实践、科研与推广、创新与服务紧密结合,辐射带动全国涉农高校深化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本研究以科技小院林业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为核心... 科技小院研究生培养模式集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于一体,将教书与育人、田间与课堂、理论与实践、科研与推广、创新与服务紧密结合,辐射带动全国涉农高校深化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本研究以科技小院林业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为核心,从课程设置与产业链条联动、生产实践和产业需求互动、学位论文和产业瓶颈共融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旨在推动林业硕士培养质量的快速提高,为其他涉林院校林业硕士的培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硕士 科技小院 课程体系 培养模式
下载PDF
森林经理学科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路径的探索——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为例
3
作者 孙华 龙依 +1 位作者 宋柯馨 邓目丽 《中国林业教育》 2023年第3期48-52,共5页
培养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是衡量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能有效提升研究生在行业和社会发展中的适应能力。森林经理学科是林学的主要分支,在森林资源经营与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传统的人才培养并未对社会发... 培养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是衡量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能有效提升研究生在行业和社会发展中的适应能力。森林经理学科是林学的主要分支,在森林资源经营与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传统的人才培养并未对社会发展变化作出迅速的应对,从而导致森林经理学科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受到限制,研究生的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经理学科为例,提出森林经理学科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实践中存在着培养方式不科学、培养过程与考核机制不完善、缺乏国际学术交流和协同育人创新型实践等问题。从培养模式、培养过程与考核机制、国际学术交流以及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等方面进行探索,并给出相应的优化策略。实践证明,实施优化策略提升了森林经理学科研究生的科研创新和实践能力,并为林业院校相关学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可行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经理学 科研创新能力 国际文化交流 产教融合
下载PDF
行动教学法在中外联合办学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实践探索——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班戈学院“Environmental Data and Analysis”课程为例
4
作者 谷战英 陈昊 +1 位作者 朱宁华 侯茂章 《中国林业教育》 2020年第4期61-67,共7页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中外联合办学模式日益成熟,为我国高校本科教育扬长避短、吸取国外成熟教学经验创造了良好的契机。作为国际上较先进的教学方法,行动教学法在我国高校本科教育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尚存在较多空白,有待加强和...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中外联合办学模式日益成熟,为我国高校本科教育扬长避短、吸取国外成熟教学经验创造了良好的契机。作为国际上较先进的教学方法,行动教学法在我国高校本科教育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尚存在较多空白,有待加强和推进。为此,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班戈学院林学专业在引进"Environmental Data and Analysis"专业主干课程的同时,在课程教学中连续开展了为期2个学年的行动教学法的实践探索。首先,以行动教学法的基本理论为指导,对"Environmental Data and Analysis"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大纲和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考核方式等进行了科学设计,强调课程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相结合;注重学生的过程化培养和管理,降低期末考试在课程教学评价中的比重。其次,分课前、课中、课后等3个环节落实行动教学法在专业课程教学中的组织实施,指导学生在课堂讲授前预习知识要点,使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采取以讨论为主的多种讲授形式开展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合理安排课后作业,引导学生在课堂讲授后自主反思重要知识点。最后,为了完善行动教学法的实施并推动其在大学本科教育课程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对"Environmental Data and Analysis"专业课程实施行动教学法的效果进行了调查分析。效果评价结果显示,行动教学法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突破了我国本科教育长期以来形成的"满堂灌、学生被动学习"的课程教学局限,加强了大学生自主思考习惯、主动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但是也发现,男女生在应对行动教学法的能力和素质上存在差异、各有长短;能否创造性地提出科学问题可能与是否具有团队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二者之间存在相辅相成、协同促进的关系;提出科学问题能力的培养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过程培养具有一定关联。因此,需要加强具有针对性的研究,并在行动教学法实际操作中采取相应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教育 中外联合办学 课程教学 行动教学法
下载PDF
林业院校非英语专业双语教学的探索与思考——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学专业双语教学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谷战英 王承南 +1 位作者 雷丕锋 庄红卫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5期219-221,共3页
通过近4年林学专业双语教学的实践,对林业院校非英语专业双语教学的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的变革进行探索和思考,旨在为相关专业的双语教学体系提供理论依据,为培养符合当今时代需求的复合应用型人才提供实践参考。
关键词 双语教学 林学 实践 应用型人才
下载PDF
基于一流学科建设的林学一级学科硕士生培养方案的制订与完善--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袁军 李建安 +1 位作者 朱光玉 杨模华 《大学教育》 2020年第4期167-169,共3页
硕士生培养方案是制订硕士生个人培养计划和开展硕士生课程建设的主要依据,根据一流学科的建设指标体系进行培养方案修订是当前硕士生培养工作的重点。该文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学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为例,根据一流学... 硕士生培养方案是制订硕士生个人培养计划和开展硕士生课程建设的主要依据,根据一流学科的建设指标体系进行培养方案修订是当前硕士生培养工作的重点。该文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学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为例,根据一流学科建设目标和指标体系,从方向设置、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培养环节、实践环节等方面,制订突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林学一级学科硕士生培养方案,培养学林、爱林和为林的创新创业人才,推动硕士生培养质量的快速提高,不断巩固林学高级人才的高地地位,为林学一流学科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一流” 林学学科 培养方案 学硕
下载PDF
林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协同培养机制及其实现途径的探索——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为例 被引量:9
7
作者 曹小玉 李际平 吕勇 《中国林业教育》 2017年第2期19-25,共7页
造林难度不断加剧、林业产业结构的升级、"人才强林"和"科技兴林"战略的落实等,都对我国林学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出了迫切要求。为此,对高等农林院校林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协同培养机制的构建进行了研究探讨。首先... 造林难度不断加剧、林业产业结构的升级、"人才强林"和"科技兴林"战略的落实等,都对我国林学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出了迫切要求。为此,对高等农林院校林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协同培养机制的构建进行了研究探讨。首先,在确定林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协同培养的目标、基本思路、培养机制的框架等基础上,对林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协同培养新机制的内涵以及林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核心要求及其与协同培养机制之间的关系等进行了探讨。其次,提出了协同培养林学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建议措施,包括协同制定林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协同推进林学专业的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积极引导教师和学生开展师生间和生生间的科研协同研究,积极探索校校协同、校研协同、校地协同、校企协同等多种形式的协同培养,打造专兼结合、能力互补的高素质教学团队,打造条件优良、资源充足、体系健全、运行高效的实践教学平台,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大力推进林学专业教育的国际化,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林学专业 创新型人才 人才培养 协同机制
下载PDF
地方林业院校生命科学类硕士研究生多元化培养模式的探索——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志祥 刘高强 +1 位作者 曾柏全 徐刚标 《中国林业教育》 2020年第4期41-44,共4页
生命科学是我国重点发展的科学领域,需要培养大批高层次创新型的学术人才和应用型专门人才。地方林业院校是我国生命科学类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重要力量,但在生命科学类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存在创新能力培养有待提升、实践能力培养不足、学术... 生命科学是我国重点发展的科学领域,需要培养大批高层次创新型的学术人才和应用型专门人才。地方林业院校是我国生命科学类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重要力量,但在生命科学类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存在创新能力培养有待提升、实践能力培养不足、学术型和应用型硕士研究生培养区别度较低等问题。为此,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探索了生命科学类硕士研究生多元化培养模式,即以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导向,在招生选拔、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导师指导、学位考核5大模块中引入多元化机制,科学统筹安排招生选拔、人才培养和学位考核工作。该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为:既充分利用现有师资队伍的资源,又通过校企合作等途径积极引进外援,注重以人为本、因材施教,以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抓手,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教学实践证明,该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使硕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得以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的认可,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促进了科研与人才培养的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林业院校 生命科学 硕士研究生 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
下载PDF
环境工程专业教学运行与管理实践——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为例
9
作者 汤春芳 李科林 张平 《新课程研究(中旬)》 2017年第6期22-24,共3页
我国高等院校本科专业评估一级指标体系包括专业定位与规划、师资队伍、教学条件、教学运行与管理、培养质量5个方面。高校本科教学质量的高低除了与教育部、学校教育政策、制度、规划、措施以及教学条件密切相关外,教学运行及其过程管... 我国高等院校本科专业评估一级指标体系包括专业定位与规划、师资队伍、教学条件、教学运行与管理、培养质量5个方面。高校本科教学质量的高低除了与教育部、学校教育政策、制度、规划、措施以及教学条件密切相关外,教学运行及其过程管理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环境工程专业为例,综述了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环境工程专业课程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教学研究及其管理实践模式,旨在为相关高校环境工程专业教学运行与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 教学运行 管理 实践
下载PDF
科研反哺教学、助力林学一流本科教育创新实践——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为例
10
作者 刘发林 《创新教育研究》 2019年第1期18-21,共4页
科研反哺教学还处于探索阶段,模式相对单一、制度保障措施不够完善,影响高校教师开展科研反哺教学的积极性。以林学专业为例,分析了林学专业课程特点及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林学专业科研反哺教学途径,提出了建立科研反哺教学相关保障的... 科研反哺教学还处于探索阶段,模式相对单一、制度保障措施不够完善,影响高校教师开展科研反哺教学的积极性。以林学专业为例,分析了林学专业课程特点及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林学专业科研反哺教学途径,提出了建立科研反哺教学相关保障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反哺 林学 一流学科
下载PDF
闽楠-木荷混交林空间结构及其养分利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铁华 李阳宁 +1 位作者 闫旭 张心艺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117,共10页
【目的】为探讨混交林中闽楠和木荷的种间关系,确定木荷能否作为闽楠的伴生树种营建健康高效的闽楠-木荷混交林。【方法】以金洞林场16年生的闽楠-木荷混交林以及闽楠纯林、木荷纯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闽楠-木荷混交林的根系分布特性... 【目的】为探讨混交林中闽楠和木荷的种间关系,确定木荷能否作为闽楠的伴生树种营建健康高效的闽楠-木荷混交林。【方法】以金洞林场16年生的闽楠-木荷混交林以及闽楠纯林、木荷纯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闽楠-木荷混交林的根系分布特性与林分空间结构特性来探讨闽楠-木荷混交林地上与地下部分的种间关系;通过分析不同物候期下3种林分的闽楠与木荷叶片养分的动态规律来阐明闽楠与木荷之间的养分利用关系。【结果】1)在16年生闽楠-木荷混交林中,在闽楠周围1.5 m内闽楠和木荷的根系分布虽有部分重叠,但闽楠仍占据优势地位,闽楠和木荷在地下生长空间和养分吸收利用方面存在竞争但竞争不激烈;2)整体林分空间结构上,闽楠、木荷纯林略优于闽楠-木荷混交林,说明混交林的树种不同,树种之间的生长特性和生态特性不一样,林分的均一性会差一些,对其调整结构的难度要大于纯林。混交林中,木荷已对闽楠形成了一定的竞争优势;3)闽楠-木荷混交林中,对养分吸收利用在物候期上部分不同步,存在相对有利的互补关系;从所有的物候期来看,闽楠叶片的N、P、K含量在大部分时期都高于木荷,表明闽楠-木荷混交更有利于闽楠对养分的吸收利用,木荷对养分的需求更低;4)16年生混交林中闽楠、木荷的生长速度要优于相应的纯林,表明前期竞争促进了林分的生长。【结论】闽楠与木荷混交有利于闽楠获得更多的养分,适度竞争促进了林木的生长,木荷是闽楠较好的伴生树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楠-木荷混交林 根系 林分空间结构 养分含量 伴生树种
下载PDF
南方红壤丘陵区水土保持林对枯落物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曹智 文仕知 +3 位作者 何功秀 周沁 及利 杨丽丽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4-161,共8页
探究不同水土保持林土壤有机碳及土壤养分变化,为水土保持林的营造提供科学依据。以湖南省金洞林场15年生杉木-闽楠混交林、闽楠纯林、杉木纯林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季节土壤有机碳、土壤及凋落物养分含量,分析不同林分组成和季节对土壤... 探究不同水土保持林土壤有机碳及土壤养分变化,为水土保持林的营造提供科学依据。以湖南省金洞林场15年生杉木-闽楠混交林、闽楠纯林、杉木纯林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季节土壤有机碳、土壤及凋落物养分含量,分析不同林分组成和季节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林分组成和季节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存在显著影响,土壤有机碳主要受全N、全P、可溶性有机碳、可溶性有机N的影响。不同林分下,土壤养分和凋落物养分存在显著差异,杉木-闽楠混交林土壤和凋落物养分显著高于杉木纯林、闽楠纯林,其土壤有机碳、全N、全P比杉木纯林高35.07%~52.63%,凋落物矿质元素含量比闽楠纯林高25.35%~45.16%。季节因子对土壤养分的影响高于凋落物养分,季节因子对凋落物矿质元素无显著影响。林分组成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主要通过改变土壤理化性质,特别是N素含量来影响土壤有机碳;季节因子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通过改变水热条件及凋落物分解速率,从而影响土壤有机碳的输入、输出。研究结果对南方红壤地区水土保持林的营造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林 混交林 闽楠 杉木 土壤有机碳
下载PDF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杉木林林分结构多样性评价 被引量:3
13
作者 莫永俊 曹小玉 +6 位作者 赵文菲 谢政锠 孙亚萍 袁达 张泽莲 吴树萍 王萌蕾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45-756,共12页
综合评价杉木林林分结构多样性,可为提高林分结构多样性和精准制定森林经营措施提供理论依据。以湖南省平江县福寿林场的杉木林为研究对象,利用4株邻近木构建林分空间结构单元,选取表征林分树种组成多样性的全混交度、Simpson多样性指数... 综合评价杉木林林分结构多样性,可为提高林分结构多样性和精准制定森林经营措施提供理论依据。以湖南省平江县福寿林场的杉木林为研究对象,利用4株邻近木构建林分空间结构单元,选取表征林分树种组成多样性的全混交度、Simpson多样性指数与Shannon-Wiener指数,表征林木大小分化多样性的大小变异系数、大小分化度均值指数与交角竞争指数和表征林木空间分布多样性的角尺度、林层指数与空间密度指数等9个指标,构建林分结构多样性评价结构方程模型,并确定各指标权重,对林分结构多样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林分结构多样性评价结构方程模型的卡方自由度比值χ2/df为1.409,介于1—3之间,比较适配指数(CFI)、常规拟合指数(NFI)、增值适配指数(TLI)和拟合优度指数(GFI)的值分别为0.985、0.953、0.978和0.931,均大于0.9,近似误差均方根(RMSEA)为0.048,小于0.05,各指数的拟合效果良好,模型的适配度较好,满足研究的需要;(2)3个内生潜在变量林分树种组成多样性、林木大小分化多样性和林木空间分布多样性的权重分别为0.3518、0.3201和0.3281,对外生潜在变量林分结构多样性的影响大致一样,Shannon-Wiener指数是影响林分树种组成多样性的关键因素,交角竞争指数是影响林木大小分化多样性的关键因素,林层指数是影响林木空间分布多样性的最重要因素;(3)研究区3个龄组杉木林林分结构多样性的综合得分分别为0.3364、0.4396和0.4588,评价等级处于Ⅱ、Ⅲ等级,林分结构多样性较低,未达到理想的状态。评价结果较客观地表征了研究区杉木林林分结构多样性的现状,表明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来评价林分结构多样性是科学、可行的,可为林分结构多样性评价提供一个全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林 林分结构多样性 指标权重 结构方程模型
下载PDF
干旱胁迫对枫香‘云林紫枫’生长及叶色的影响
14
作者 吕薇 曹受金 +2 位作者 周琦 沈鑫 李因刚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9-37,共9页
【目的】研究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与‘云林紫枫’生长及叶色的关系。【方法】以‘云林紫枫’1年生幼苗为试验材料,系统开展了其在土壤含水量分别为土壤田间持水量80%(对照组)、65%、50%和35%条件下的幼苗生长和叶色变化研究。采用小型色差... 【目的】研究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与‘云林紫枫’生长及叶色的关系。【方法】以‘云林紫枫’1年生幼苗为试验材料,系统开展了其在土壤含水量分别为土壤田间持水量80%(对照组)、65%、50%和35%条件下的幼苗生长和叶色变化研究。采用小型色差计CR-10 Plus测定叶片色度值,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叶片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色苷含量以及可溶性糖含量。【结果】1)土壤含水量为65%条件下‘云林紫枫’总生物量积累最多(23.83 g),而50%条件下‘云林紫枫’株高(62.98 cm)和地径增长量(1.34 mm)最大;2)随着试验的进行,各处理叶片色度值L^(*)先升后降,色度值a^(*)和b^(*)先降后升,水分处理70 d后叶片各色度值均低于对照组,且65%条件下L^(*)、50%条件下a^(*)和b^(*)及35%条件下a^(*)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不同水分处理下的‘云林紫枫’叶片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呈增加趋势,叶绿素b、总叶绿素含量先增后减,叶绿素a/b呈先降后升的趋势,处理70 d时,35%条件下的叶片叶绿素b含量显著低于对照与65%条件(P<0.05);50%条件下叶片花色素苷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结论】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50%条件时有利于‘云林紫枫’幼苗的生长和生物量累积,同时可以有效提高‘云林紫枫’叶片花色素苷和可溶性糖的积累,长期过低的水分供应会促进植物根系的生长。‘云林紫枫’叶片色素含量及种类是影响叶色呈色的重要因素,可溶性糖含量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花色苷的合成和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枫香 土壤水分 生长 叶色 生理指标
下载PDF
湖南省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标准化建设评价体系探索 被引量:1
15
作者 彭璞 杨贺 +2 位作者 张梦杰 陈志 贾剑波 《中国水土保持》 2024年第5期50-54,共5页
目前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建设仍处于初期探索阶段,现行政策与地方实际情况的匹配度不高。基于水利部发布的《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创建管理办法》,结合湖南省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发展现状和特点,采用层次分析法从基础条件、硬件措施、软件措施... 目前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建设仍处于初期探索阶段,现行政策与地方实际情况的匹配度不高。基于水利部发布的《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创建管理办法》,结合湖南省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发展现状和特点,采用层次分析法从基础条件、硬件措施、软件措施3个方面构建湖南省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标准化建设评价体系,确定各指标因子权重,建立百分制赋分标准。通过对湖南省3个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和1个省级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进行评价,发现评价结果基本符合各示范园的具体情况,验证了该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同时,从打造示范样本、老园区设备升级、加强科技创新和信息共享、推动交流合作等方面提出湖南省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发展建议,以推动湖南省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 标准化建设 评价体系 湖南省
下载PDF
湘西石漠化区湿地松-马褂木人工混交林林分结构及土壤理化性质研究
16
作者 王迤翾 朱宁华 +4 位作者 周光益 袁星明 江岱 董妍妍 颜润芝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77-487,共11页
为探究湘西石漠化区湿地松-马褂木人工混交林林分结构及土壤理化性质,该研究以湘西石漠化地区湿地松-马褂木人工针阔混交林为对象,利用植物群落学分析和野外取样检测的方法,分析林分结构和土壤理化性质,运用Winklemass 1.0计算林分空间... 为探究湘西石漠化区湿地松-马褂木人工混交林林分结构及土壤理化性质,该研究以湘西石漠化地区湿地松-马褂木人工针阔混交林为对象,利用植物群落学分析和野外取样检测的方法,分析林分结构和土壤理化性质,运用Winklemass 1.0计算林分空间结构参数,并用三维离散随机变量分析了优势种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林分内胸径(DBH)≥2 cm的林木株数为897 plants·hm^(-2),隶属于15科16属。主林层为湿地松,平均DBH为32.3 cm,重要值为44.2%;次林层为阔叶树,中幼龄林木居多,其中樟树、马褂木为优势树种,重要值分别为17.1%和13.2%。此外,还存在较多处于劣势生态位的天然更新种。(2)林木的水平分布格局偏向于随机分布(W=0.503);林分整体趋向于中庸偏劣势过渡的态势(U=0.505);种间隔离程度较高(M=0.689),林木混交状况良好。空间结构参数的三维离散随机变量表明,湿地松87.3%为优势和亚优势,马褂木41.7%为亚优势、26.9%为中庸态势,樟树23.5%为中庸态势、56.8%为劣势和绝对劣势。(3)林分土壤pH值趋于中性;与撂荒地相比,林分土壤的容重、持水量、孔隙度、有机碳、全钾、全氮、全磷等因子均明显改善,但整体而言,林分土壤仍然较为贫瘠,局部土壤紧实,保水能力差。综上表明,湿地松、马褂木作为先锋树种生长43年后,林分有向异龄林、强度混交林演替的趋势;林分内中幼龄阔叶树株数占比较大,近熟林出现断层,老龄针叶树占据优势生态区位,需抽针补阔、间针育阔,择伐劣势木,促使林分向阳生性阔叶树为主、中生性和耐阴性阔叶树为次的林分结构演替。该研究结果为湘西石漠化区的植被恢复、人工林结构优化和土壤改良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漠化 湿地松-马褂木人工混交林 林分组成 林分空间结构 土壤理化性质
下载PDF
“双碳”背景下林业遥感植被碳汇估算实验设计
17
作者 张猛 孙华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第40期31-34,共4页
作为林业学科的重要实验教学内容,植被碳汇遥感估算是各农林高校林学专业重要的实践课程之一。在“双碳”背景下,对于林业复合型人才在碳汇计算方面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在碳汇理论与估算方法详细介绍的基础上,基于遥感软件和遥感影像,... 作为林业学科的重要实验教学内容,植被碳汇遥感估算是各农林高校林学专业重要的实践课程之一。在“双碳”背景下,对于林业复合型人才在碳汇计算方面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在碳汇理论与估算方法详细介绍的基础上,基于遥感软件和遥感影像,采用生态模型引导学生操作植被碳汇计算,使学生掌握碳汇计算原理和流程,从而提高植被碳汇遥感估算实验的理论深度和教学效果,为林业遥感实验课程的改革和完善打下坚实的基础并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林业遥感 植被碳汇 估算实验
下载PDF
杉阔混交林自疏边界线研究
18
作者 王柏昌 韩媛媛 +1 位作者 孙洪刚 何功秀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2,共12页
[目的]正确揭示混交林自然稀疏机制,是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目标的基础。[方法]本研究利用1991~2016年福建、江西和安徽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采用线性回归分析、随机边界分析和分位数回归分析,研究树种混交、纬度变化和立地条件对杉阔... [目的]正确揭示混交林自然稀疏机制,是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目标的基础。[方法]本研究利用1991~2016年福建、江西和安徽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采用线性回归分析、随机边界分析和分位数回归分析,研究树种混交、纬度变化和立地条件对杉阔混交林密度和生长之间自疏轨迹的影响规律。[结果]相较于杉木纯林,杉阔混交林自疏线呈上移且趋于平缓的状态。不管采用何种拟合方式,杉阔混交林自疏线与纯林自疏线变化规律基本一致,未偏离-1.605。混交比例对杉阔混交林自疏斜率具有正向影响,纬度和立地条件具有负向影响。线性回归模型拟合得到的是混交林的林分平均密度,分位数回归拟合得到的最大林分密度线受分位数值的影响,随机边界分析可以避免主观选择自疏拟合数据的缺陷,是混交林最大密度线的最佳拟合方法。[结论]杉阔混交林自疏轨迹与杉木纯林相一致,主要受混交比例、纬度和立地条件的影响,采用随机边界分析方法可以得到混交林最大林分密度,本研究可为杉阔混交林密度确定和调控提供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阔混交林 林分自疏 树种混交 纬度 立地条件
下载PDF
川西柳杉幼林间伐后林下植被和土壤特征变化
19
作者 周璇 刘凯利 +6 位作者 胡佳怡 董凯丽 赵苏亚 龚映匀 陈国敏 张斌 王瑞辉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4-51,共8页
为缓解柳杉人工林密度大、林分质量差等问题,对其进行抚育间伐,分析比较林下植被及土壤特征对不同间伐强度的响应,旨在为柳杉人工林的科学经营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以雅安市雨城国有林场羊子岭工区8年生柳杉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在初始密度... 为缓解柳杉人工林密度大、林分质量差等问题,对其进行抚育间伐,分析比较林下植被及土壤特征对不同间伐强度的响应,旨在为柳杉人工林的科学经营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以雅安市雨城国有林场羊子岭工区8年生柳杉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在初始密度为2800株·hm-2的人工林中设置4个强度(对照0%、轻度20%、中度30%、重度40%)开展间伐试验;间伐4 a后,监测并分析其林下植被、土壤特征变化。结果表明,草本层各处理间Shannon指数及Pielou指数差异不显著,轻度间伐多样性指数最低;间伐后灌木层Shannon指数、Pielou指数及物种丰富度显著高于对照,分别是对照处理的7、3、6倍,且灌木层物种丰富度增加量明显高于草本层。间伐可使土壤物理性质得到明显改善,土壤容重随间伐强度增大而显著降低,中度间伐强度相对于对照降低了24.45%,轻度和中度间伐的土壤毛管孔隙度与对照样地差异显著;重度间伐土壤pH及有效磷(P)含量相对于对照显著降低6.79%、25%,土壤有机质、全氮(N)、全磷(P)以及水解N含量随间伐强度的增大而增加,其中轻度间伐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量最高,比对照增加了94.66%。土壤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活性随间伐强度增大而增强,重度间伐和中度间伐活性最高,且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冗余分析结果显示,胸径年增量、草本层植物多样性等均与土壤全N和水解N存在显著相关性。研究表明川西地区柳杉幼林可采取间伐措施改善林分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杉人工林 间伐强度 林下植被 土壤理化性质 土壤酶活性 冗余分析
下载PDF
免炼山免挖穴简力定植对桉树人工林根系和生长的影响
20
作者 邓善宝 梁天合 +5 位作者 梁雪雨 王政烨 陈利军 曹继钊 吴立潮 朱原立 《桉树科技》 2024年第2期65-70,共6页
传统的炼山、大穴造林方式易引桉树人工林起水土流失、地力下降等一系列问题,免炼山、免挖穴、简力定植可能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手段。文章以尾巨桉为研究对象,布置了桉树免炼山、免挖穴、简力定植方式并以大穴造林为对照,探讨两种方... 传统的炼山、大穴造林方式易引桉树人工林起水土流失、地力下降等一系列问题,免炼山、免挖穴、简力定植可能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手段。文章以尾巨桉为研究对象,布置了桉树免炼山、免挖穴、简力定植方式并以大穴造林为对照,探讨两种方式对桉树人工林根系与蓄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造林5年后两种造林方式桉树人工林的根系主要分布范围在土层0~70 cm且根系数量多分布于土层20~50 cm,两种造林方式间差异不显著。造林后前2年,简力定植区的桉树胸径、树高与蓄积量略低于对照区但差异不显著;造林3年后逐渐反超,至第五年简力定植区桉树胸径、树高、蓄积量相较于对照区分别增长4.90%、5.13%、15.00%。简力定植造林未对林木蓄积量产生不良影响,反而提高了林木的生长量,对解决桉树人工林地力下降等问题具有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人工林 免炼山 简力定植 根系分布 蓄积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