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3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20余年中国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证研究文献可视化分析
1
作者 刘佳丽 张北华 +2 位作者 尹晓岚 王凤云 唐旭东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59-668,共10页
目的了解我国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证的研究现状和热点,为该病的临床治疗及机制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并手动筛选CNKI、万方数据库、VIP三大中文数据库自2000年1月1日-2023年6月16日收录的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证的研究文献。采用NoteExpre... 目的了解我国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证的研究现状和热点,为该病的临床治疗及机制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并手动筛选CNKI、万方数据库、VIP三大中文数据库自2000年1月1日-2023年6月16日收录的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证的研究文献。采用NoteExpress3.6.0.9220筛选重复的研究文献并管理,应用CiteSpace5.7.R5软件绘制作者及其研究机构的合作网络图谱和表格,构建关键词的共现网络图谱和表格、突现图、聚类网络图谱和表格、聚类时间线图,并逐一分析。结果共纳入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证的研究文献407篇,年发文量整体上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高产作者依次是唐旭东、吕林、王凤云、张声生、黄穗平、尹晓岚、马祥雪;发文较多的研究机构依次是北京中医药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高频关键词有“功能性消化不良”“肝郁脾虚证”“脾虚气滞证”“中医药疗法”“临床研究”“脾虚证”等,据此生成高中心性关键词列表(中心性≥0.1)、排名前20的突现词、14个聚类标签及研究文献的时间线图。结论我国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证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中医证型、临床研究和机制研究3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脾虚证 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
下载PDF
北京地区中医规培经典教育现况调研
2
作者 范天田 蔺福辉 +4 位作者 王建芳 吕赢 牛茹 康晓婕 王凤兰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9期1178-1185,共8页
[目的]调查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中医规培)的经典教育现状及需求,助力中国式的规培模式改革。[方法]采用课题组专家自制调查问卷,调研北京地区4所规培基地的中医规培医师的经典教育现况,并统计分析。[结果]共362名参与者接... [目的]调查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中医规培)的经典教育现状及需求,助力中国式的规培模式改革。[方法]采用课题组专家自制调查问卷,调研北京地区4所规培基地的中医规培医师的经典教育现况,并统计分析。[结果]共362名参与者接受调查,348份问卷纳入统计,有效率96.1%。从现状来看,当前培训模式下形成的主体诊疗思维为“中西参杂、不中不西”;从问题与原因来看,经典学、考和实践比例偏低,或与身份属性、培训年限与状态等因素有关;从需求而言,多数参与者支持将经典教育纳入规培制度,希望在不增加总工作量的前提下,通过数字化方式增加一定比例的经典内容,以培养中医诊疗思维,如《伤寒论》《金匮要略》《黄帝内经》等书目。[结论]基于中医诊疗思维培养的规培目标,现行规培模式亟待改革,以体现中医学特色。中医经典是凸显中医学特色的关键抓手,经典思维是中医诊疗思维的核心内容。目前规培过程中经典及经典思维培养尚不足,数字化为经典思维培养的落地带来可能,能够全面评价规培医师对中医经典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经典思维指导临床实践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中医经典 调查问卷 人才培养 中医教育 中医诊疗思维 中医经典思维
下载PDF
新时代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的时代价值
3
作者 李邦正 李悦嘉 崔瑞兰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24年第5期5-7,共3页
中医药传统知识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与经济价值。随着我国中医药文化逐渐向海外传播,越来越多的国家发现中医药传统知识能够带来的经济效益。多年来,由于中医药传统知识在现行知识产权法体系下无法得到全面保... 中医药传统知识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与经济价值。随着我国中医药文化逐渐向海外传播,越来越多的国家发现中医药传统知识能够带来的经济效益。多年来,由于中医药传统知识在现行知识产权法体系下无法得到全面保护,从而遭受某些国家不当占有和使用,“生物海盗”事件屡屡发生。当前,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工作,在组织建设与制度建设方面给予了政策支持,使我国的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工作走在世界传统知识保护的前列。新时代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工作为中医药传承与发展保驾护航,让中医药更好地担负起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职责与使命,为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提供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中医药 传统知识 保护 价值
下载PDF
国医大师石学敏院士对中医学的贡献——创建中医脑科学 被引量:49
4
作者 许军峰 卞金玲 +2 位作者 吕建明 李军 石学敏 《上海针灸杂志》 2016年第1期4-7,共4页
中医学对脑的论述并不十分明确,但是早在《内经》中已有论述。石学敏院士对"脑"与"神"的认识颇有见地。他以脑腑立论,指出"窍闭神匿,神不导气"是中风病的总病机。《灵枢·本神》:"凡刺之法,先必本于神。"醒脑开窍针刺法就... 中医学对脑的论述并不十分明确,但是早在《内经》中已有论述。石学敏院士对"脑"与"神"的认识颇有见地。他以脑腑立论,指出"窍闭神匿,神不导气"是中风病的总病机。《灵枢·本神》:"凡刺之法,先必本于神。"醒脑开窍针刺法就是立足于"醒脑""醒神""调神"的原则上而确立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学 针灸疗法 中医脑科学 石学敏
下载PDF
培养具有科研头脑的临床中医师 被引量:8
5
作者 仝小林 张博荀 +2 位作者 赵林华 唐程 魏佳华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481-483,486,共4页
强化临床中医师的科研能力是助力医者全面提升、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的重要举措,是推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时代需求。提炼科学问题是做好研究的前提,可从中西医的思维差异入手,在实践中发现问题,于空白处寻求突破;训练科研思维应逐渐成为... 强化临床中医师的科研能力是助力医者全面提升、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的重要举措,是推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时代需求。提炼科学问题是做好研究的前提,可从中西医的思维差异入手,在实践中发现问题,于空白处寻求突破;训练科研思维应逐渐成为中医师培养的必备项目,不仅是传统象思维,现代科研思维及前沿医学理念亦应充分关注;优化研究路径是推动科研有序开展的关键,研究者可在"六化"的目标导向下,借鉴他山之石,促进成果转化,并最终回归中医临床;良好的精神品格是研究工作顺利开展的支撑,研究者既应有博采众长、兼容并蓄的情怀,又应具实事求是、自信自强的信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 中医师 培养
下载PDF
甲状腺相关眼病中医古籍治法及用药特点探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刘新宇 史媚榕 +3 位作者 刘祥 冷祥杰 宋姗姗 路雪婧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3年第5期418-422,428,共6页
目的 运用数据挖掘和文献研究的方法探究中医古籍对甲状腺相关眼病(TAO的治法及用药规律。方法 检索博览医书-中医古籍文献数据库、海外中医古籍库、《中华医典》、中国知网古籍数据库中收录录的关于TAO的中医古籍条文,录入Excel,建立... 目的 运用数据挖掘和文献研究的方法探究中医古籍对甲状腺相关眼病(TAO的治法及用药规律。方法 检索博览医书-中医古籍文献数据库、海外中医古籍库、《中华医典》、中国知网古籍数据库中收录录的关于TAO的中医古籍条文,录入Excel,建立文献数据库,进行用药频次、性味、归经等统计分析。结果 (1)一般情况:共纳入古籍条文31条,收录方剂55首,涉及中药67味。累计频次共计402次。频次≥10次的药物共18味,四气以寒性(36.57%)最多,五味中以苦味(58.71%)最多,归经以肝经(58.96%)居多。(2)高频中药使用频次:使用频次排在前5位的分别是防风(7.71%)、当归(5.47%)、赤芍(5.22%)、黄芩(5.22%)、甘草(4.98%)。(3)高频中药功效分类:以解表药(22.22%)、清热药(22.22%)为主。(4)关联规则及聚类分析:相关性最高的前3组药对分别为当归-赤芍,玄参-茺蔚子,芒硝-茺蔚子。(5)聚类分析:可得到3类组方,分别为泻脑汤类方,风药,酒煎散类方。(6)复杂网络分析:古籍处方数据集核心药物包括甘草、防风、当归、赤芍、黄芩、羌活、荆芥等。(7)治法:记载内治法的27篇,外治法21篇,18篇文献内、外治法均有记载。结论 古籍治疗TAO以苦寒清泻为主,多从肝肺论治,上病下取,尤其重视风药和血药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相关眼病 鹘眼凝睛 鱼睛不夜 中医古籍 治法方药 数据挖掘
下载PDF
四种手法类民间中医特色诊疗技术部分原理探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悦嘉 李邦正 +1 位作者 刘谦 刘剑锋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30期147-150,共4页
民间中医特色诊疗技术是中医药产生和发展的源头,对人民群众健康发挥重要作用,但民间中医特色诊疗技术具有长于实践而短于理论的不足。笔者对“朱氏理筋正骨手法、李氏铁手腕挺直法、李氏脊椎复位术、张氏脊椎整形复位手法”等4种手法... 民间中医特色诊疗技术是中医药产生和发展的源头,对人民群众健康发挥重要作用,但民间中医特色诊疗技术具有长于实践而短于理论的不足。笔者对“朱氏理筋正骨手法、李氏铁手腕挺直法、李氏脊椎复位术、张氏脊椎整形复位手法”等4种手法类民间中医特色诊疗技术进行原理探析,发现其均体现中医整体观念,重视脊柱与督脉在人体的功能,均能通过整复脊柱-畅通督脉-通调阳气从而达到调理全身的作用。现探讨分析,以期对民间中医特色诊疗技术进行理论总结能够有助于其传承创新与推广应用,从而提升中医药的服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中医特色诊疗技术 手法类 脊柱 督脉 原理
下载PDF
战国至唐朝中医眼科熏洗法发展考
8
作者 史媚榕 刘新宇 +3 位作者 冷祥杰 杨轲 宋姗姗 路雪婧 《中医眼耳鼻喉杂志》 2023年第1期30-32,共3页
隋唐时期“耳目口齿科”从内、外科中分离。《龙树眼论》、《刘皓眼论准的歌》等眼科专著,《诸病源候论》、《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等重要典籍陆续问世,唐朝之后世眼科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支持。通过整理战国至唐朝的... 隋唐时期“耳目口齿科”从内、外科中分离。《龙树眼论》、《刘皓眼论准的歌》等眼科专著,《诸病源候论》、《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等重要典籍陆续问世,唐朝之后世眼科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支持。通过整理战国至唐朝的眼科相关古籍及文献资料,可以发现“中医眼科熏洗法”作为眼科重要辅助治疗手段,发展历史悠久,应用广泛,已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治疗体系,常与内治法密切配合,具有极好的疗效,展现了中医治疗眼病的优势。此研究通过挖掘、整理古籍中熏洗法相关记载,以使其能顺应时代潮流,古法新用,造福眼病患者,为现代临床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眼科 熏洗法 历史源流
下载PDF
中药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干预围绝经期抑郁症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常卓 朱慧 +7 位作者 周雪明 姜北 孙延平 邓贺 尹雅静 梁碧月 潘雪 匡海学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86-190,共5页
围绝经期抑郁症(perimenopausal depressive disorder,PDD)是一种围绝经期女性高发的情绪障碍类疾病,严重威胁患病女性的生理、心理健康。PDD的发病机制与激素水平波动、单胺类神经递质减少、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ypothalamic pituita... 围绝经期抑郁症(perimenopausal depressive disorder,PDD)是一种围绝经期女性高发的情绪障碍类疾病,严重威胁患病女性的生理、心理健康。PDD的发病机制与激素水平波动、单胺类神经递质减少、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ypothalamic pituitary adrenal axis,HPA)失调、下丘脑-垂体-卵巢轴(hypothalamic pituitary ovarian axis,HPO)失衡、γ-氨基丁酸(gamma-aminobutyric acid,GABA)系统失调等相关。其中,HPO失衡似乎更与PDD特殊的性别、发病时期关系密切,故也成了研究的热点。抑郁症一直是中医治疗的优势病种,特别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中药治疗对于PDD的防治研究也具有丰富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成果。通过对近5年的文献整理,围绕HPO轴在PDD中的作用,中医药调节HPO轴干预PDD的理论基础,中药复方、单味中药及中药单体化合物通过调节HPO轴治疗PDD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合性叙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下丘脑-垂体-卵巢轴 围绝经期抑郁症
下载PDF
名老中医学术传承方法学研究述评 被引量:15
10
作者 庞博 花宝金 刘刚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5期919-928,共10页
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是中医药知识的精华与载体,其方法学研究在中医学术传承发展中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地位,大致可以归纳为学习型继承方法、传统归纳总结式继承方法、基于临床流行病学的继承方法、基于动物实验和新药研发继承方... 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是中医药知识的精华与载体,其方法学研究在中医学术传承发展中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地位,大致可以归纳为学习型继承方法、传统归纳总结式继承方法、基于临床流行病学的继承方法、基于动物实验和新药研发继承方法、借助现代数学和信息技术继承方法等,其多样化的传承方式,实践着中医"经验"向"知识"再向"证据"转化的路径,推动了中医学术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老中医 学术思想 临床经验 传承 方法学
下载PDF
中医学与“亚健康” 被引量:12
11
作者 张勉之 张大宁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年第1期1-3,7,共4页
亚健康是近年来非常流行的一个课题,伴随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压力大、越来越多的人将处于亚健康状态。张大宁教授从中西医角度阐述健康和疾病的概念由此延伸出亚健康概念,并从中医学角度全面论述与亚健康关系,认为中医体质学说是对"... 亚健康是近年来非常流行的一个课题,伴随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压力大、越来越多的人将处于亚健康状态。张大宁教授从中西医角度阐述健康和疾病的概念由此延伸出亚健康概念,并从中医学角度全面论述与亚健康关系,认为中医体质学说是对"亚健康"理论是一个补充与贡献。"亚健康"是相对的,是有时限性的,也许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一些现在认为是"亚健康"状态的,变成一种新的疾病,也就是从"亚健康"中分离出去,所以张老师再三强调,中医关于"亚健康"的论述,一定是中西医结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学 亚健康 体质学说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名老中医诊治肺癌认知模型构建方法 被引量:10
12
作者 庞博 刘刚 +3 位作者 周雪忠 王玉亮 朴炳奎 花宝金 《北京中医药》 2015年第12期949-954,共6页
认知模型是能够反映人类认知过程的计算机模型,基于认知心理学理论、机器学习方法构建的名老中医诊治肺癌认知模型,旨在探讨在真实世界名老中医是如何处理临床信息数据的,其能够较传统领悟为主的学习型继承方法、文献研究为主的定性归... 认知模型是能够反映人类认知过程的计算机模型,基于认知心理学理论、机器学习方法构建的名老中医诊治肺癌认知模型,旨在探讨在真实世界名老中医是如何处理临床信息数据的,其能够较传统领悟为主的学习型继承方法、文献研究为主的定性归纳总结方法、频数统计为主的描述性分析方法更为全面、客观、可靠、高效地将名老中医"经验"固化为"知识"。对于名老中医诊治肺癌认知模型构建、评价方法的研究,有望成为中医药防治肿瘤临床决策系统的核心技术基础,为肿瘤防治的临床决策、新药研发、标准化建设、临床路径推广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老中医 学术传承 认知模型 机器学习 肺癌
下载PDF
《神农本草经》对中医肿瘤学的贡献 被引量:8
13
作者 吴红洁 周岱翰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第5期689-692,共4页
中医肿瘤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研究各类肿瘤疾病的病因病机,发病特点,辨证论治规律及预防康复保健等方面的一门临床学科。观今天中医肿瘤学的内涵和规范,皆源于《神农本草经》博大精深的论述与启迪。《神农本草经》奠定中医肿瘤学辨证... 中医肿瘤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研究各类肿瘤疾病的病因病机,发病特点,辨证论治规律及预防康复保健等方面的一门临床学科。观今天中医肿瘤学的内涵和规范,皆源于《神农本草经》博大精深的论述与启迪。《神农本草经》奠定中医肿瘤学辨证论治诊疗规范,是当前临床发掘抗癌中药的巨大宝库,是扶正祛邪与食疗本草康复治疗的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农本草经》 中医肿瘤学 辨证论治 康复治疗
下载PDF
王毅刚主任中医师“动留针术”治疗妊娠合并尿路结石所致腹痛穴法探讨 被引量:6
14
作者 乔秀兰 王毅刚 《中国中医急症》 2016年第8期1521-1522,共2页
王毅刚老师王是重庆市名中医,重庆市针灸学术技术带头人,国家第4批、第5批中医名师带徒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本文通过对王毅刚老师"动留针术"的总结,指出了"动留针术"的概念、操作技术方法及临... 王毅刚老师王是重庆市名中医,重庆市针灸学术技术带头人,国家第4批、第5批中医名师带徒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本文通过对王毅刚老师"动留针术"的总结,指出了"动留针术"的概念、操作技术方法及临床应用,并介绍王毅刚老师对妊娠合并尿路结石所致腹痛的认识,及其针刺治疗妊娠合并尿路结石所致腹痛的临床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合并尿路结石 王毅刚 动留针术
下载PDF
虫类药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刘铮 王洋 刘光辉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第9期117-121,共5页
虫类药因其独特的生物活性,在中医学一直发挥着巨大优势,临床多治疗风湿性、骨性等疾病。随着医学的发展,医者对于虫类药的研究愈加深入,虫类药的应用范畴也随之扩大,逐渐应用于肿瘤病、心脑血管病的治疗中去。许多医者运用虫类药对冠... 虫类药因其独特的生物活性,在中医学一直发挥着巨大优势,临床多治疗风湿性、骨性等疾病。随着医学的发展,医者对于虫类药的研究愈加深入,虫类药的应用范畴也随之扩大,逐渐应用于肿瘤病、心脑血管病的治疗中去。许多医者运用虫类药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显著疗效。近些年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罹患率呈不断攀升之势,其致死率也持续攀升。但西医治疗的不良反应众多,越来越多的患者开始选择不良反应少且可以长期服用的中药治疗。文章对虫类药治疗冠心病的概况进行梳理,并深入探究其药理作用和作用机制,以及临床中获得的确凿治疗效果,同时对其安全性进行简单总结,以期为今后临床更好地应用虫类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虫类中药 冠心病 综述 破血行瘀
下载PDF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分析许彭龄教授痞证用药经验 被引量:1
16
作者 徐冰 许彭龄 +1 位作者 张其慧 王立平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9期1817-1821,共5页
目的:通过对许彭龄教授治疗痞证用药规律研究,探索整理、挖掘名老中医经验的方法。方法:收集许老治疗痞证医案307例,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V2.5,采用关联规则、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方法,分析药物配伍规律。结果:共用药物134种,频率较高... 目的:通过对许彭龄教授治疗痞证用药规律研究,探索整理、挖掘名老中医经验的方法。方法:收集许老治疗痞证医案307例,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V2.5,采用关联规则、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方法,分析药物配伍规律。结果:共用药物134种,频率较高前10位有:肉苁蓉、黄芪、干姜、灵芝、甘草、诃子、桂枝、莱菔子、巴戟天、鸡内金;多以性温、平,味甘、辛、苦,归脾、肺、胃经药物。关联规则和聚类结果,多为辛甘化阳、酸甘化阴、辛开苦泻、补虚泻实、调肝药物组合。结论:许老治疗痞证采用五味合化、寒热并调、攻补兼施、调肝和脾胃的治疗思想,为中医脾胃病的研究提供了方法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彭龄 痞证 用药规律 数据挖掘
下载PDF
名中医麻柔论成才 被引量:1
17
作者 唐旭东 杨晓红 +4 位作者 许勇钢 张姗姗 李柳 杨秀鹏 麻柔 《吉林中医药》 2014年第10期1041-1043,共3页
麻柔主任医师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第四、第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教师,全国首批中医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麻主任认为,中医优秀人才的辈出是中医学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源泉。麻柔主任注重中医学人才的培养和选拔,通过多年的... 麻柔主任医师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第四、第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教师,全国首批中医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麻主任认为,中医优秀人才的辈出是中医学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源泉。麻柔主任注重中医学人才的培养和选拔,通过多年的人才培养,总结出中医人才需要具备4项基本条件:中医学博大精深,要成就一代名医不能只靠一朝一夕之功便可以达成,所以立志勤奋是良训;古往今来,名炳医林、光照后世的名医无一不是医德高尚之人,所以高尚品德须兼备;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有着丰厚的内涵,它们对中医学的产生和发展都起了重要的作用,所以古文扎实是基础;中医学是一门经验医学、实践医学,中医学重要的理论和认识都来源于临床实践,所以扎根临床是成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中医 成才 传承
下载PDF
管遵信名老中医论治慢性肾衰的学术思想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海静 管遵信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25期108-111,共4页
本文较完整地总结了管遵信教授应用"管氏肾病五联疗法"治疗慢性肾衰的主要学术思想。管教授认为慢性肾衰的病机极为复杂,病位虽在脾肾两脏,但病情进展会出现种种危重病象,五脏六腑均可受累。治疗本病应立足整体,从脏腑、经络... 本文较完整地总结了管遵信教授应用"管氏肾病五联疗法"治疗慢性肾衰的主要学术思想。管教授认为慢性肾衰的病机极为复杂,病位虽在脾肾两脏,但病情进展会出现种种危重病象,五脏六腑均可受累。治疗本病应立足整体,从脏腑、经络、阴阳、气血入手,察其不衡以调之,临证时针、灸、药并举,重用灸法,身心同治;临床辨治还重视中西医结合、病证结合,对慢性肾衰常常按现代医学对慢性肾衰的不同分期进行分期辨治,同时根据原发病的不同分病辨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遵信 慢性肾衰 中医药疗法 学术思想
下载PDF
名中医麻柔论传承 被引量:1
19
作者 唐旭东 杨晓红 +4 位作者 许勇钢 张姗姗 李柳 杨秀鹏 麻柔 《中医药导报》 2014年第12期1-2,共2页
麻柔老师认为,名老中医是一个时期中医药学术水平和临床疗效的主要体现者、继承者和发扬者,是中医药事业的宝贵财富。传承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加速培养当代名医,已经成为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麻柔老师提出中医传承人才需要具备的... 麻柔老师认为,名老中医是一个时期中医药学术水平和临床疗效的主要体现者、继承者和发扬者,是中医药事业的宝贵财富。传承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加速培养当代名医,已经成为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麻柔老师提出中医传承人才需要具备的4点具体要求:(1)熟读经典,夯实基础;(2)勤求博采,兼容并包;(3)术有专攻,拜谒名师;(4)临证体会,学以致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中医 成才 传承
下载PDF
基于握力、肌肉含量、BMI对中医脾虚证与骨质疏松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高子任 李跃华 许亚培 《福建中医药》 2018年第5期54-56,共3页
目的探讨中医脾虚证与骨质疏松之间的关系。方法统计400例诊断为骨质疏松患者,检测所有患者的骨密度、握力、肌肉含量、体质量指数(BMI)等指标,分析握力、肌肉含量、BMI与骨密度的相关性,并根据中医证状分为脾虚组和非脾虚组,比较2组的... 目的探讨中医脾虚证与骨质疏松之间的关系。方法统计400例诊断为骨质疏松患者,检测所有患者的骨密度、握力、肌肉含量、体质量指数(BMI)等指标,分析握力、肌肉含量、BMI与骨密度的相关性,并根据中医证状分为脾虚组和非脾虚组,比较2组的握力、肌肉含量。结果握力≤18 kg和握力>18 kg、肌肉含量≤40.76 kg和肌肉含量>40.76 kg、BMI≤23 kg/m^2和BMI>23 kg/m^2患者之间骨密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虚型与非脾虚型的握力、肌肉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脾虚证与骨质疏松有一定的关系,骨密度与握力、肌肉含量、BMI相关,中医之脾虚证是导致骨密度含量下降的重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脾虚证 握力 肌肉含量 BMI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