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身麻醉患者术后麻醉恢复室雾化吸入戊乙奎醚对肺部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1
作者 刘欢 李文霞 +2 位作者 王辰雁 倪妙然 高秀梅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6期721-725,共5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全身麻醉患者麻醉恢复室(PACU)雾化吸入盐酸戊乙奎醚,了解其对术后咽喉部不适及肺部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8月至2021年12月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进行全身麻醉且术后拔管进入PACU的545例患者为研究对...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全身麻醉患者麻醉恢复室(PACU)雾化吸入盐酸戊乙奎醚,了解其对术后咽喉部不适及肺部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8月至2021年12月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进行全身麻醉且术后拔管进入PACU的54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在组间主要基线特征可比的原则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配为观察组(272例)和对照组(273例),分别在PACU给予戊乙奎醚0.5mg+0.9%生理盐水(5.5~6ml)、地塞米松5mg+0.9%生理盐水(5~6ml)雾化吸入。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雾化前后咽喉部不适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呼吸系统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雾化后观察组VA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下降,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内对照组呼吸系统相关并发症发生率(34.1%)显著高于观察组(2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PACU预防性吸入盐酸戊乙奎醚可减轻全身麻醉患者术后咽喉部不适并降低肺部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该研究具有实际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乙奎醚 全身麻醉 肺部并发症 雾化吸入 视觉模拟评分法
下载PDF
构建麻醉专业多层面临床实践教学新模式 被引量:4
2
作者 高秀梅 寇立华 刘禹含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5期145-146,共2页
临床实习教学是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目标的关键阶段。为保证实习质量,我院以医学专科生为培养对象,探讨麻醉专业的临床实习教学培养模式,在教学医院中尚属新的尝试,所构建的多层面临床实习培养模式,体现了先进... 临床实习教学是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目标的关键阶段。为保证实习质量,我院以医学专科生为培养对象,探讨麻醉专业的临床实习教学培养模式,在教学医院中尚属新的尝试,所构建的多层面临床实习培养模式,体现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对于医学专科生麻醉专业培养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专科生 麻醉专业 临床实习 教学
下载PDF
CT能谱成像分析颈动脉斑块成分与CT脑灌注的相关性研究
3
作者 张微 王辰雁 +4 位作者 刘鹏 孟玉莲 王羽 张毅 张超越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2期59-63,共5页
目的:通过能谱CT血管造影(CTA)成像定量分析颈内动脉斑块成分,并经CT灌注(CTP)测量颈动脉供血区血流灌注情况,探讨斑块成分、管腔狭窄程度与脑血流灌注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7月西苑医院收治的68例经超声和CTA筛查确诊的... 目的:通过能谱CT血管造影(CTA)成像定量分析颈内动脉斑块成分,并经CT灌注(CTP)测量颈动脉供血区血流灌注情况,探讨斑块成分、管腔狭窄程度与脑血流灌注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7月西苑医院收治的68例经超声和CTA筛查确诊的单侧颈内动脉斑块及血管重度狭窄的患者,所有患者均行CTA和CTP检查。使用北美症状性颈动脉内膜剥脱试验(NASCET)法测量颈动脉狭窄程度,利用GE AW4.7后处理工作站对斑块成分进行能谱及脑灌注分析,得到斑块能谱曲线斜率及有效原子序数;同时测量病变侧大脑前及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对比剂达峰时间(TTP)及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结果:在68例患者中共测量68处符合条件的斑块,其中易损斑块(包块脂质斑块及混合斑块)44处、稳定斑块(纤维斑块)24处。易损斑块和稳定斑块的能谱曲线平均斜率分别为(0.45±0.45)和(1.15±0.39),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13,P<0.05);易损斑块和稳定斑块平均有效原子序数为(7.21±1.06)和(8.01±0.63),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548,P<0.05)。易损斑块和稳定斑块病变侧大脑前动脉平均TTP为(12.20±1.61)s和(13.59±2.79)s,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07,P<0.05);易损斑块和稳定斑块病变侧大脑前动脉平均MTT为(5.07±1.66)s和(6.09±2.19)s,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77,P<0.05)。病变侧血管狭窄程度与大脑中动脉供血区TTP、MTT呈正相关(r=0.537、0.465,P<0.05),与大脑前、中动脉供血区CBF呈负相关(r=-0.281、-0.569,P<0.05)。颈动脉斑块的能谱曲线斜率与病变侧大脑前、中动脉供血区TTP呈正相关(r=0.242、0.246,P<0.05)。结论:CT能谱成像能定量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成分显示,血管狭窄程度可影响脑组织血流灌注,易损斑块更易引起TTP及MTT延迟,其中TTP更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斑块 斑块成分 能谱成像 灌注参数
下载PDF
帝视内窥镜引导全麻患者经口气管插管的可行性 被引量:18
4
作者 毛文虹 高学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2期287-291,共5页
目的对比帝视内窥镜和视可尼气管插管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帝视内窥镜引导全身麻醉(以下简称全麻)患者经口气管插管的可行性。方法拟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60例,分为帝视内窥镜组(D组)和视可尼组(S组)各30例,分别采用帝视内窥镜和视可... 目的对比帝视内窥镜和视可尼气管插管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帝视内窥镜引导全身麻醉(以下简称全麻)患者经口气管插管的可行性。方法拟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60例,分为帝视内窥镜组(D组)和视可尼组(S组)各30例,分别采用帝视内窥镜和视可尼引导气管插管,观察并记录插管时间、插管次数、血流动力学变化以及合并症。结果 D组30例患者中有29例气管插管成功,其中1次成功者27例(90%),2次成功者2例(7%),失败者1例(3%),总体成功率97%,插管时间为(34.0±21.7)s;S组30例患者均气管插管成功,其中1次成功者28例(93%),2次成功者2例(7%),总体成功率100%,插管时间(44.8±33.1)s。2组插管前后血流动力学无显著变化。2组插管咽痛、声嘶等合并症发生率均较低。结论全麻患者使用帝视内窥镜气管插管成功率高、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合并症少,是临床可用的一种气管插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帝视内窥镜 视可尼 气管插管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结直肠癌血清标志物筛选及早期诊断模型评估 被引量:6
5
作者 郗群 毛文虹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879-883,889,共6页
目的提高结直肠癌患者的早期诊断率,帮助结直肠癌患者及早发现病情获得最佳治疗效果(治疗早期直肠癌能达到超过90%的五年存活率)。方法在机器学习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向前法作逐步逻辑回归(Logistic Regression,LR)分析筛选... 目的提高结直肠癌患者的早期诊断率,帮助结直肠癌患者及早发现病情获得最佳治疗效果(治疗早期直肠癌能达到超过90%的五年存活率)。方法在机器学习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向前法作逐步逻辑回归(Logistic Regression,LR)分析筛选出最具有诊断参考性的血清标志物,并利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与后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等模型建立结直肠癌早期诊断模型的方法。结果实验结果显示CEA、CA1724、CA242、CA153和HSP60这5种肿瘤标志物对结直肠癌均有一定的诊断价值,该五种肿瘤标志物LR模型联合检测效果明显高于五种肿瘤标志物任一指标。结论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结直肠癌检测的灵敏度,而且基于LR建立的结直肠癌检测模型相较于基于SVM建立的模型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选择 特征分类 逻辑回归 支持向量机 后向传播神经网络 结直肠癌
下载PDF
三叉神经痛诊疗新进展 被引量:29
6
作者 王晨晖 赵睿 +2 位作者 冉德伟 左欣鹭 倪家骧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390-393,共4页
三叉神经痛(TN)是神经病理性疼痛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其年发病率约为0.03‰~0.05‰,老年人中的患病率较高,40岁以上人群大约占到患病人数的70%~80%。然而目前对于TN的病因以及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大部分患者应用药物控制疼痛效果不佳,且药... 三叉神经痛(TN)是神经病理性疼痛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其年发病率约为0.03‰~0.05‰,老年人中的患病率较高,40岁以上人群大约占到患病人数的70%~80%。然而目前对于TN的病因以及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大部分患者应用药物控制疼痛效果不佳,且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高。近些年来随着神经外科治疗技术的进步以及微创治疗的进一步发展,使得TN的外科治疗的疗效大大提高。本文主要对TN的分类、病因假说以及诊疗进展这三方面作一总结与归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微血管压迫学说 生物共振学说 三叉神经痛的外科治疗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康妇炎胶囊治疗盆腔炎的分子作用机制 被引量:5
7
作者 赵静霞 高宏杰 +1 位作者 贡磊磊 李君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1年第5期567-571,576,共6页
目的:借助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康妇炎胶囊治疗盆腔炎(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PID)的药效物质基础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和中药分子机制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数据库收集相应的化学成分及相关药物和... 目的:借助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康妇炎胶囊治疗盆腔炎(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PID)的药效物质基础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和中药分子机制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数据库收集相应的化学成分及相关药物和疾病靶标,分析这些靶标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构建核心靶标网络,并对核心靶标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最后建立康妇炎胶囊11味中药-成分-靶标-通路网络。结果:经筛选获得康妇炎胶囊中的249种成分,共涉及460个关键靶标。对前150个核心靶标分析结果显示,这些核心靶标可能通过影响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趋化因子信号通路以及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等炎症信号通路参与康妇炎胶囊治疗PID的过程,其中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OS_(1))、CC趋化因子2(CCL2)、SRY相关高迁移率组蛋白9(Sox9)和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PTGS2)等4个重要的炎症介质可能是康妇炎胶囊治疗PID的重要靶标。结论:本研究为康妇炎胶囊治疗PID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下一步体内外实验以及临床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康妇炎胶囊 盆腔炎 分子机制
下载PDF
无痛胃肠镜检查中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 被引量:27
8
作者 冉德伟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7年第1期59-61,共3页
目的研究应用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11月在我院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178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9例。对照组采用丙泊酚进行麻醉,观察组采用地佐辛复合丙泊酚进... 目的研究应用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11月在我院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178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9例。对照组采用丙泊酚进行麻醉,观察组采用地佐辛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丙泊酚的用量、镇痛效果和对诊疗的满意度,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59.6%,明显高于观察组的16.8%(P<0.05);对照组中丙泊酚的用量明显多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的镇痛有效率为9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9%(P<0.05);对照组的患者对诊疗的总满意度为62.9%,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3.3%(P<0.05)。结论无痛胃肠镜检查中应用地佐辛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且具有较强的镇痛效果,可提高患者对诊断与治疗的满意度,是一种安全性极高的麻醉方法,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痛胃肠镜 地佐辛 丙泊酚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超前镇痛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9
作者 冉德伟 《中国医药》 2017年第12期1888-1891,共4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超前镇痛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行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的患者172例,根据随机信封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6例。所有患者行全身麻醉下经...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超前镇痛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行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的患者172例,根据随机信封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6例。所有患者行全身麻醉下经皮套管腰椎椎旁入路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后静脉注射镇痛,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有美托咪定辅助超前镇痛。记录2组术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心率、呼吸频率变化,以及腰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围术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观察组术后2、24h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3.38±1.90)分比(4.48±2.31)分、(1.12±0.22)分比(2.18±0.3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术后2、4、24h的心率与呼吸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1、3个月的日本骨科学会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78±11)分比(70±16)分、(86±11)分比(81±1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超前镇痛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能保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更加有效发挥镇痛作用,促进患者腰椎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有美托咪定 超前镇痛
下载PDF
辅助镇静麻醉药物在区域麻醉中的合理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赵静霞 贡磊 +3 位作者 胡文军 李文霞 高秀梅 冯欣 《人民军医》 2021年第6期573-575,共3页
区域麻醉镇静是指通过应用镇静药、麻醉性镇痛药和全身麻醉药及相关技术,消除或减轻患者在接受区域麻醉操作或手术过程中的疼痛、紧张、焦虑等主观痛苦及不适感,从而增强患者对于区域麻醉操作和手术的耐受性和满意度。该文阐述了辅助镇... 区域麻醉镇静是指通过应用镇静药、麻醉性镇痛药和全身麻醉药及相关技术,消除或减轻患者在接受区域麻醉操作或手术过程中的疼痛、紧张、焦虑等主观痛苦及不适感,从而增强患者对于区域麻醉操作和手术的耐受性和满意度。该文阐述了辅助镇静麻醉药在区域麻醉中的合理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镇静麻醉药 区域麻醉 合理用药
原文传递
任顺平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观察及经验分析
11
作者 任浩 李阳 +4 位作者 文玉利 侯雪玥 张三鑫 陈嘉琳 任顺平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614-616,622,共4页
目的:探析任顺平教授活血通络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观察及经验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和自身对照的方法,共收集26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病例资料,患者均口服活血通络方治疗6个月,记录治疗前后的胃镜结果及胃黏膜活检结果,以OLG... 目的:探析任顺平教授活血通络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观察及经验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和自身对照的方法,共收集26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病例资料,患者均口服活血通络方治疗6个月,记录治疗前后的胃镜结果及胃黏膜活检结果,以OLGA评分为标准,分别记录相应积分,观察治疗前后胃黏膜萎缩程度的变化。结果:本研究中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胃黏膜以中、重度萎缩为主,治疗后胃黏膜萎缩程度评分较治疗前有显著好转(P<0.05),其中30~39岁与40~49岁年龄段患者胃黏膜萎缩逆转程度较为显著(P<0.05)。结论:活血通络方可有效阻止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进一步发展,并可逆转不同萎缩程度的胃黏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活血化瘀法 疗效观察 任顺平 经验
原文传递
通降活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的疗效分析
12
作者 任浩 侯雪玥 +4 位作者 文玉利 李阳 陈嘉琳 张三鑫 任顺平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807-810,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采用通降活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伴肠上皮化生(intestinal metaplasia,IM)的临床疗效及用药经验。方法:收集2018年7月—2023年6月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诊治的CAG伴IM患者的完整病... 目的:回顾性分析采用通降活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伴肠上皮化生(intestinal metaplasia,IM)的临床疗效及用药经验。方法:收集2018年7月—2023年6月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诊治的CAG伴IM患者的完整病案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治疗前后病理组织学积分变化,观察胃黏膜病变改善的有效率。结果:治疗后,患者的病理组织学积分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总有效率为86.51%。结论:通降活血法治疗CAG伴IM有效率较高,不仅可以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还为治疗该病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可有效预防癌变的发生,值得推广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肠上皮化生 通降活血法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光棒辅助Cookgasair—Q喉罩引导气管插管的效果:与纤维支气管镜比较 被引量:1
13
作者 高学 毛文虹 +3 位作者 赵欣 洪方晓 金小平 田鸣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405-1407,共3页
喉罩是处理困难气道的常用工具之一,既可引导气管插管,也可维持通气。Cookgasair-Q喉罩是一种新型气管插管型喉罩,管壁柔韧,变形能力强,管腔大,易于置入和拔除,对咽喉部损伤较轻,引导气管插管简单且无需特制气管导管。
关键词 插管型喉罩 纤维支气管镜 气管插管 引导 光棒 咽喉部损伤 困难气道 变形能力
原文传递
“针刺蝶腭神经节”技术为主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0
14
作者 陈立和 张路 +7 位作者 毛文虹 沈建武 李博 许智先 郭孟萌 王克键 张丽娟 徐峰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16年第3期254-260,共7页
目的评价“针刺蝶腭神经节”技术为主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优势。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moMed)、维普数据库(VIP)、万方科技数据库、CochraneLibrary、Pub Med、Pro Quest、ChiCTR、I... 目的评价“针刺蝶腭神经节”技术为主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优势。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moMed)、维普数据库(VIP)、万方科技数据库、CochraneLibrary、Pub Med、Pro Quest、ChiCTR、ISRCTN Registry、Clinieal Trials.gov及CENTRAL注册的研究,同时手工检索2004年1月-2015年1月出版的《中国针灸》《上海针灸杂志》《针刺研究》《针灸临床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期刊。将符合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的文献,运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并应用Grade评分对纳入研究的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共检索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文献188篇,最终纳入meta分析的共7项研究,受试者1230例。结果显示,“针刺蝶腭神经节”技术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优于西药治疗[OR=3.22,95%C,(1.81~5.75)];但症状积分改善[MD=0.69,95%a(-0.56~1.93)]、Ig[SMD=-0.07,95%CI(-0.97~0.83)]方面,两者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蝶腭神经节”技术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优于西药,但纳入研究多存在方法学偏倚,研究结论仍需更多高质量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数据予以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蝶腭神经节 变应性鼻炎 随机对照试验:系统评价
原文传递
SLIPA™喉罩与Supreme喉罩的临床应用对比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雨洁 毛文虹 +1 位作者 高颖 田鸣 《国际呼吸杂志》 2020年第20期1580-1584,共5页
目的对比免充气型喉上通气道(SLIPA)与Supreme一次性双管喉罩(LMA-Supreme)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09年4月至2010年4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行全身麻醉手术、美国麻醉医师协会Ⅰ~Ⅱ级的70例患者,分为SLIPA组与LMA-Suprem... 目的对比免充气型喉上通气道(SLIPA)与Supreme一次性双管喉罩(LMA-Supreme)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09年4月至2010年4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行全身麻醉手术、美国麻醉医师协会Ⅰ~Ⅱ级的70例患者,分为SLIPA组与LMA-Supreme组,其中SLIPA组37例,LMA-Supreme组33例,记录并对比置入时间、尝试次数、通气道置入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声门的纤维支气管镜视野分级,最大密封压、气道压峰值以及术后24 h咽痛情况。结果SLIPA组与LMA-Supreme组的置入操作所需时间、一次置入成功率、置入前后血压及心率变化、以及气道压峰值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LIPA组的最大密封压[(25.7±4.08)cmH2O](1 cmH2O=0.098 kPa),与LMA-Supreme组[(28.5±3.14)cmH2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声门对位情况方面,SLIPA组的纤维支气管镜视野评分3~4分的比例达到94.6%,明显高于LMA-Supreme组69.7%,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咽部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LIPA™通气道可安全用于全身麻醉呼吸管理,其操作简便,置入成功率及安全性高;其前端空腔结构设计可积存反流液,可降低反流误吸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全身 SLIPA™ 喉罩 LMA-Supreme 呼吸管理
原文传递
针刺蝶腭神经节对变应性鼻炎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44
16
作者 许智先 张路 +5 位作者 陈立和 王克键 郭孟萌 张丽娟 李汀 毛文虹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65-570,共6页
目的:比较针刺蝶腭神经节与针刺常规穴对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变应性鼻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毫针刺激蝶腭神经节治疗,以颧弓与下颌骨冠状... 目的:比较针刺蝶腭神经节与针刺常规穴对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变应性鼻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毫针刺激蝶腭神经节治疗,以颧弓与下颌骨冠状突间骨间隙为进针点,进针约55mm;对照组施针刺常规穴,以迎香、印堂或风池为主穴,疗程均为4周,治疗结束后1个月随访。分别于治疗前后不同时点采用鼻眼结膜炎生活质量调查问卷(RQLQ)、鼻炎症状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作为评价指标,并同时随访患者AR复发情况、治疗满意度及不良反应。结果:(1)RQLQ评分:治疗后两组患者RQLQ评分随时间变化而显著降低(均P<0.01),且观察组第1周到第2周降低趋势较对照组明显;治疗后各时点组间RQLQ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时间因素与组别交互作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鼻炎症状评分:治疗后两组患者评分随时间变化呈现降低趋势(P<0.01);治疗后两组评分比较及时间与组别的交互作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VAS评分:两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1);治疗前后组间评分差值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差值变化高于对照组(P<0.05)。(4)随访复发天数: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患者接受度:观察组与对照组均在80%以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卫生经济学:观察组患者时间成本更低。(7)不良反应:观察组出现2例轻微不良反应,不需做特殊处理。结论:与传统针刺相比,针刺蝶腭神经节近期疗效较为显著,能在较短时间内缓解症状,提升生活质量,且时间成本支出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针刺 蝶腭神经节 迎香 印堂 生活质量 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