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癌组织中Bag-1和Bcl-2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1
作者 王文勇 唐红卫 +5 位作者 张志培 韩彬 高艳红 马福成 闫庆国 赵一岭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186-1189,共4页
目的:探讨Bag-1和Bcl-2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胃癌患者术后组织标本92例,运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Bag-1和Bcl-2蛋白的表达,并以4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作对照. 结果:胃癌组织Bag-1和Bcl-2蛋白的表达明显增高(60.9% v... 目的:探讨Bag-1和Bcl-2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胃癌患者术后组织标本92例,运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Bag-1和Bcl-2蛋白的表达,并以4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作对照. 结果:胃癌组织Bag-1和Bcl-2蛋白的表达明显增高(60.9% vs7.5%,72.8%vs 10%,P均<0.01),并且Bcl-2表达与胃癌分化程度相关(rs=0.513,P<0.05).胃癌组织中Bag-1表达与Bcl-2表达相关非常显著(rs=0.522,P<0.01). 结论:Bcl-2通过促进细胞的转化和增生及抑制细胞的凋亡,使GC呈现无限制的生长及恶性程度不断增高; Bag-1具有促进Bcl-2功能的作用;Bag-1和Bcl-2的共表达可能预示胃癌患者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G-1 胃癌组织 表达及 Bcl-2蛋白 BCL-2表达 免疫组织化学 胃癌患者 胃黏膜组织 组织标本 临床意义 分化程度 抑制细胞 恶性程度 预后不良 共表达 增高 相关
下载PDF
肝细胞肝癌组织中P21^(WAF1/CIP1)与PCNA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8
2
作者 胡沛臻 张传山 +2 位作者 马福成 杨守京 王文亮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2年第2期145-148,共4页
目的:检测p21WAF1/CIP1与PCNA在肝脏各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与分布情况,探讨P21WAF1/CIP1与PCNA在肝细胞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及在肝良性与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DakoEnVisionTMSystems)结合组织病理学观... 目的:检测p21WAF1/CIP1与PCNA在肝脏各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与分布情况,探讨P21WAF1/CIP1与PCNA在肝细胞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及在肝良性与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DakoEnVisionTMSystems)结合组织病理学观察,检测了36例慢性肝炎?28例不典型增生?52例肝细胞癌组织中的P21WAF1/CIP1与PCNA的表达与分布情况.结果:在慢性肝炎?不典型增生和肝细胞癌组织中,P21WAF1/CIP1阳性检出率明显下降,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2.2%(26/36),53.6%(15/28)和26.9%(14/52);三种病变组织中PCNA标记指数明显增加,分别为24.2±6.5%,55.6±7.2%和76.9±10.4%.P21WAF1/CIP1与PCNA的表达在三者之间均存在着显著的差别(P<0.05),明P21WAF1/CIP1与PCNA的表达均与组织分化程度相关,即组织分化程度高,P21WAF1/CIP1表达多;组织分化程度低,P21WAF1/CIP1表达少或不表达;PCNA的表达则相反.结论:在肝细胞癌发病过程中,P21WAF1/CIP1与PCNA的表达均有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检测P21WAF1/CIP1与PCNA的表达?分布情况,在肝癌患者预后判断中具有辅助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P21^WAF1/CIP1 PCNA 发病机理
下载PDF
肝外胆管癌组织BAG-1与BAD表达与凋亡调控的原位定量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闫庆国 师建国 +4 位作者 黄高昇 张传山 李青 胡沛臻 王文亮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3年第8期1144-1147,共4页
目的: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AG-1与BAD在肝外胆管癌中的表达,探讨BAG-1与BAD在肝外胆管癌细胞凋亡调控中的作用以及与胆管癌分化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DAKO EnVision^(TM) Systems),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与凋亡细胞计数,在... 目的: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AG-1与BAD在肝外胆管癌中的表达,探讨BAG-1与BAD在肝外胆管癌细胞凋亡调控中的作用以及与胆管癌分化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DAKO EnVision^(TM) Systems),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与凋亡细胞计数,在组织原位定量检测42例肝外胆管癌的凋亡状况及BAG-1与BAD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在24例高分化、13例中分化和5例低分化的肝外胆管癌中,免疫组化定量检测显示BAG-1阳性染色的平均吸光度值分别为0.068±0.037,0.112±0.057和0.152±0.062,BAD阳性染色的平均吸光度值分别为0.079±0.053,0.138±0.058和0.165±0.061,HE染色计数典型凋亡细胞的指数分别为1.1±0.5,1.7±0.3和3.5±1.3。BAG-1、BAD的表达水平及凋亡指数在高、中、低分化的肝外胆管癌中逐级增加(P<0.05),凋亡指数与BAD的表述呈正相关(P<0.01),表明凋亡相关的BAG-1和BAD蛋白的表达与肝外胆管癌的分化程度有关,且二者可能参与了其凋亡的调控。结论:在肝外胆管癌中,凋亡相关蛋白BAG-1和BAD的表达及凋亡指数与肿瘤的分化有关。BAG-1和BAD均有可能参与其凋亡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外胆管癌 BAG-1 BAD 检测 凋亡相关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抗肝癌单链免疫毒素基因修饰的PBMCs在动物体内的抑瘤作用 被引量:2
4
作者 程虹 刘彦仿 +3 位作者 张惠中 沈万安 张菊 张静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3年第6期708-711,共4页
目的:用携带分泌型抗肝癌单链免疫毒素基因(sFv-TNF-α)的重组逆转录病毒感染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使其表达并分泌针对人肝癌细胞的sFv-TNF-α融合蛋白,观察转导的PBMCs/PST静脉注射后对荷肝... 目的:用携带分泌型抗肝癌单链免疫毒素基因(sFv-TNF-α)的重组逆转录病毒感染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使其表达并分泌针对人肝癌细胞的sFv-TNF-α融合蛋白,观察转导的PBMCs/PST静脉注射后对荷肝癌裸鼠的抑瘤作用.方法:分离正常人PBMCs并用PHA和IL-2进行体外刺激培养,用感染性重组病毒产生细胞C22(PA317/PST)产生的病毒上清转导后,经尾静脉输入荷肝癌裸鼠体内,注射细胞数为每只1×106(0.2 mL),每5 d注射1次,共注射3次.定期观察记录肿瘤生长情况,注射3次后处死,取出瘤组织称质量、记录,进行统计学处理,并制备石蜡切片进行常规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结果:实验组肿瘤生长速率为(20.8±4.9)mg/d,对照组为(28.5±6.7)mg/d,经t检验,P<0.05.结论:经重组逆转录病毒转导的PBMCs/PST在课鼠体内对人肝癌细胞系SMMC-7721移植瘤具有一定的生长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MCS 动物 抑瘤作用 重组逆转录病毒感染 分泌型抗肝癌单链免疫毒素基因 基因治疗 肝癌 裸鼠 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下载PDF
纺锤体组装关卡基因hsMAD2在人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擒龙 王文亮 +1 位作者 张晓晖 晏伟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3年第9期1326-1328,共3页
目的:探讨人原发性肝细胞肝癌中纺锤体组装关卡hsMAD2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 SABC法检测了hsMAD2在39例HCC组织、26例肝硬化组织和3例HCC细胞系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了其阳性率与HCC病理分级的关系。结果:59%(23/39)... 目的:探讨人原发性肝细胞肝癌中纺锤体组装关卡hsMAD2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 SABC法检测了hsMAD2在39例HCC组织、26例肝硬化组织和3例HCC细胞系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了其阳性率与HCC病理分级的关系。结果:59%(23/39)的HCC组织表达hsMAD2,而癌旁肝组织的阳性率为100%(15/15);肝硬化为92%(24/26),3例HCC细胞系均未见表达.hsMAD2在HCC中表达率与HCC 病理分级无关,而在癌组织与癌旁肝组织(x^2=6.888,P<0.01)、肝硬化组织(x^2=8.656,P<0.01)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hsMAD2在HCC组织中的表达率相对于癌旁肝组织和肝硬化组织显著降低,提示该蛋白的表达可能与早期HCC发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锤体组装关卡基因 hsMAD2蛋白 肝细胞肝癌 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 肝硬化
下载PDF
人源化抗肝癌单链抗体融合突变型TNFα的导向作用 被引量:2
6
作者 张静 刘彦仿 +3 位作者 杨守京 乔庆 张素珍 程虹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3年第3期285-288,共4页
目的:用人源化抗人肝癌单链抗体(hscFv25)融合人突变型TNFα构建重组免疫毒素,对荷肝癌(SMMC-7721)裸鼠进行体内杀伤活性实验.方法:用纯化的hscFv25-mTNFα重组免疫毒素经尾静脉注射治疗荷肝癌裸鼠,2wk后处死裸鼠,观察肿瘤的体积、质量... 目的:用人源化抗人肝癌单链抗体(hscFv25)融合人突变型TNFα构建重组免疫毒素,对荷肝癌(SMMC-7721)裸鼠进行体内杀伤活性实验.方法:用纯化的hscFv25-mTNFα重组免疫毒素经尾静脉注射治疗荷肝癌裸鼠,2wk后处死裸鼠,观察肿瘤的体积、质量,并对瘤组织进行TNFα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hscFv25-mTNFa治疗组对荷肝癌裸鼠的有效率为5/5,其中2/5为完全缓解,3/5为部分缓解,与mTNFa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Xh2=6.62,P<0.05),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裸鼠的肝、肺等组织中未见转移性病灶,经hscFv25-mTNFα治疗后的瘤组织,TNFα呈弥漫性阳性反应,主要存在于瘤组织的胞质中.结论:hscFv25-mTNFa对荷肝癌裸鼠具有一定的抑瘤作用,为HCC治疗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源化抗肝癌单链抗体 融合突变型 TNFα 导向作用 肝癌
下载PDF
放射治疗对人宫颈癌P-gp170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惠延平 郭国祯 +3 位作者 黄高升 王映梅 范风云 朱晓慧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72-272,共1页
关键词 宫颈癌 P-GP170 放射治疗 基因表达
原文传递
肾上腺及其病变组织中内皮素-1的免疫组织化学和超微结构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李青 张旭 Lars Grimelius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28-131,共4页
观察、研究内皮素-1(ET-1)在人肾上腺及其病变组织中的形态学定位。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研究了ET-1在肾上腺瘤性和非瘤性组织中的组织学情况和电镜定位。结果ET-1免疫阳性物质存在于肾上腺皮质腺瘤(100%)、... 观察、研究内皮素-1(ET-1)在人肾上腺及其病变组织中的形态学定位。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研究了ET-1在肾上腺瘤性和非瘤性组织中的组织学情况和电镜定位。结果ET-1免疫阳性物质存在于肾上腺皮质腺瘤(100%)、皮质腺癌(3/10)和瘤旁组织(100%)中,而不存在于髓质组织中。ET-1免疫阳性物质以环状和颗粒状存在于肾上腺皮质腺瘤、皮质增生组织和瘤旁组织细胞胞浆内和胞膜上,以粉尘状存在于肾上腺癌个别细胞胞浆内。免疫电镜下ET-1阳性物质存在于粗面内质网、线粒体、脂质体和细胞膜上。结论提示ET-1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ET-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能具有鉴别肾上腺良恶性皮质腺瘤的意义;ET-1阳性物质存在于粗面内质网,说明ET-1是由皮质细胞合成的;存在于线粒体和脂质体,说明ET-1与皮质激素合成有关;存在于细胞膜上可能与ET-1受体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肿瘤 内皮素 免疫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