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期植入式心室辅助装置成功救治急性心梗心源性休克合并心包填塞1例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海波 杨晓涵 +4 位作者 王现强 杜娟 江勇 姜福清 胡盛寿 《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 2023年第3期231-236,共6页
目的 探讨长期可植入式心室辅助救治急性心梗难治性心源性休克的可行性经验。方法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2019年11月对1例急性心梗心源性休克合并心包填塞进行卵圆孔未闭修补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和心室辅助装置CH-VAD血泵... 目的 探讨长期可植入式心室辅助救治急性心梗难治性心源性休克的可行性经验。方法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2019年11月对1例急性心梗心源性休克合并心包填塞进行卵圆孔未闭修补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和心室辅助装置CH-VAD血泵植入术治疗,术后早期观察血流动力学和器官灌注监测指标。出院后长期随访,应用经胸超声心动图、NYHA心功能分级、6分钟步行距离、心肺运动试验来评估心脏和活动耐量康复过程。结果 术中切开心包后有暗红色血性心包积液150 ml,左心室心尖部显著变薄,周围组织水肿,3点位置有陈旧性血栓形成。手术体外循环时间为120 min,主动脉阻断时间为55 min,主动脉侧壁阻断时间为10 min。术后早期CH-VAD血泵转速在2500~2900 r/min调整,流量为3.5~4.5 L/min,有创平均动脉压为65~75 mm Hg (1 mm Hg=0.133 k Pa),血乳酸、c Tn I和c Tn T分别术后当天和第7天恢复至正常水平。术后26 h拔除气管插管,术后第7~15天出现反复短阵室速和室颤,期间反复非同步除颤100~200 J,术后第8天再次气管插管,术后90 d顺利携带CH-VAD血泵出院,泵转速为2800 r/min,流量为3.9 L/min。患者术后12个月超声提示:LVEDD为60 mm,LVEF为29%,主动脉瓣与心动周期开放比恢复到1:1, NYHAⅠ级,6分钟步行距离为490 m。驱动线缆伤口每天换药1次,无伤口红肿、积液、脓性分泌物等异常。目前已携带CH-VAD血泵生存32个月,生活质量良好。结论 长期可植入式VAD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难治性心源性休克患者是一种有效治疗策略,应尽早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室辅助装置 急性心梗 心源性休克 血泵
下载PDF
经颈静脉室间隔缺损和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和室间隔缺损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2
作者 蒙茂龙 刘志红 +1 位作者 王志伟 郭建洲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3期35-37,共3页
目的探讨经颈静脉室间隔缺损(VSD)和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和室间隔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先天性心脏病ASD、VSD患儿,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A组患儿采用经股动静脉VSD、ASD封堵术治疗,B... 目的探讨经颈静脉室间隔缺损(VSD)和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和室间隔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先天性心脏病ASD、VSD患儿,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A组患儿采用经股动静脉VSD、ASD封堵术治疗,B组患儿采用经颈静脉VSD、ASD封堵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手术前后肌酐水平。结果A组手术成功率为96.7%(29/30),B组手术成功率为93.3%(28/30),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低于A组的2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手术时间为(50.45±10.46)min,短于A组的(68.79±12.56)min,术后住院时间为(4.86±3.46)d,短于A组的(8.78±5.5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A组肌酐水平为(32.15±13.56)μmol/L,B组肌酐水平为(32.65±13.59)μmol/L,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先天性心脏病VSD、ASD患儿的临床治疗中,经颈静脉VSD、ASD封堵术保留了传统介入治疗安全、微创的优点,且能够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经颈静脉室间隔缺损和房间隔缺损封堵术 经股动静脉室间隔缺损和房间隔缺损封堵术
下载PDF
主动脉弓部置换术后监测血浆降钙素原对院内感染的诊断价值
3
作者 刘红 郭宏伟 +3 位作者 张志娴 黎星 张海涛 孙晓刚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22年第4期221-225,共5页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在行深低温停循环主动脉弓部手术患者术后发生院内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132例深低温停循环下行主动脉弓部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术后6日连续监测的血浆PCT值,描记术后...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在行深低温停循环主动脉弓部手术患者术后发生院内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132例深低温停循环下行主动脉弓部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术后6日连续监测的血浆PCT值,描记术后PCT的变化趋势,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探讨PCT对院内感染的诊断意义。结果术后发生院内感染12例(9.1%)。非感染患者的PCT水平术后1日(PCT1)最高,随后逐日下降,而发生感染患者的PCT在术后2~5日再次达到峰值。PCT1、PCT最大值(PCTmax)及PCT均值(PCTmean)对术后感染的ROC曲线都有显著性意义,PCT1曲线下面积(AUC)=0.738(95%CI:0.570~0.907,P=0.013),PCTmax(AUC)=0.866(95%CI:0.740~0.992,P=0.000),PCTmean(AUC)=0.841(95%CI:0.719~0.964,P=0.000)。PCT1、PCTmax和体外循环时间具有显著正相关性(Spearman相关系数分别为0.340和0.275,P=0.006,P=0.004)。结论PCT对深低温停循环主动脉弓部手术术后患者的感染有诊断价值,需要动态监测PCT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主动脉手术 体外循环 深低温停循环 院内感染
下载PDF
外膜内翻窦部成形在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蒙茂龙 马琼 +3 位作者 李刚 王湘 庄贤勉 卢平方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96-600,共5页
目的:探讨外膜内翻窦部成形在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心外科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50例外膜内翻窦部成形手术治疗的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外膜内翻窦部成形在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心外科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50例外膜内翻窦部成形手术治疗的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45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50.4±10.0)岁;合并高血压病48例(96.0%);发病到入院时间平均(0.7±1.3)d,入院到行手术时间平均(2.8±5.4)d,术前血肌酐(104.6±76.8)μmol/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29.9±27.9)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33.0±43.2)U/L,主动脉窦部直径(40.9±6.1)mm,升主动脉直径(46.1±7.3)mm。结果:体外循环时间平均(187.0±43.9)min;主动脉阻断时间平均(122.0±34.3)min,深低温停循环(选择性脑灌注)时间平均(18.9±4.2)min。术中出血平均(2409.4±1572.1)ml。术中输悬浮红细胞平均(1.3±2.0)U。术后24 h胸液引流平均(355.9±282.7)ml。术后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平均(42.7±44.4)h。住院天数平均(25.7±10.6)d。全组患者无院内死亡;二次开胸5例;一过性急性肾功能衰竭3例;一过性截瘫2例;消化道出血、肠梗阻2例;轻度膈肌功能障碍1例。所有患者出院前复查主动脉增强CT,人工血管吻合口血流通畅,均康复出院。结论:外膜内翻窦部成形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治疗中效果明确,合理的选择该手术方式,可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疾病 主动脉夹层 出血 止血 根部处理
下载PDF
CT在房间隔缺损合并肺静脉异位引流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5
作者 杜艳 袁旭春 +3 位作者 高立 刘志红 蔡震宇 侯金成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371-1374,共4页
目的:评价CT对房间隔缺损(ASD)合并肺静脉异位引流(APVC)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CT检查的24例ASD合并APVC的病例,观察房间隔缺损的位置、大小,异位肺静脉引流的位置、形态及其异位连接,并与经胸心动超声(TTE)比较,以手术或心... 目的:评价CT对房间隔缺损(ASD)合并肺静脉异位引流(APVC)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CT检查的24例ASD合并APVC的病例,观察房间隔缺损的位置、大小,异位肺静脉引流的位置、形态及其异位连接,并与经胸心动超声(TTE)比较,以手术或心导管造影所见为参考标准,评价CT检查诊断的准确性。结果:24例ASD合并APVC的病例中,腔静脉窦型房缺14例,二孔型房缺9例,无顶冠状静脉窦型房缺1例;肺静脉异位引流中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4例,其中心上型3例,心脏型1例,部分性肺静脉异位引流20例,其中心上型8例,心脏型12例。CT的诊断准确性为100%,TTE的诊断准确性为75%(18/24)。结论:CT在ASD合并APVC的诊断中具有很高的价值,对临床诊断和手术方案的制订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房间隔缺损 肺静脉异位引流
下载PDF
经导管缘对缘修复技术初步实践:MitraClip治疗二尖瓣反流多中心早期结果 被引量:6
6
作者 高漫辰 段福建 +11 位作者 张戈军 谢涌泉 王首正 胡晓鹏 胡海波 万俊义 骆志玲 潘家华 张旌 宋会军 熊辉 潘湘斌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47-552,共6页
目的探讨MitraClip系统中国上市后在国内患者中的早期临床应用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6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应用MitraClip系统完成经导管缘对缘手术的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 目的探讨MitraClip系统中国上市后在国内患者中的早期临床应用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6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应用MitraClip系统完成经导管缘对缘手术的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4例、女12例,中位年龄70(47~86)岁,术前二尖瓣反流程度为3+级患者10例(27.8%),4+级患者26例(72.2%)。结果全组患者手术顺利,术毕即刻二尖瓣反流程度较前至少下降2+级,术后3 d二尖瓣反流程度≤2+级患者占91.7%。术后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无明显变化,术后二尖瓣前向流速、峰值压差均较术前增快,术后3 d二尖瓣跨瓣平均压差较术毕即刻有所增加(P<0.001)。术中2例患者出现急性心包积液,穿刺引流后好转。结论MitraClip系统在中国患者中应用效果良好,能明显改善二尖瓣反流,与国外研究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早期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缘对缘修复 二尖瓣反流 MITRACLIP
原文传递
植入式心室辅助装置逆转衰竭心脏重构并撤除1例及文献复习
7
作者 陈海波 王现强 +6 位作者 姜福清 杜娟 江勇 赵怀玉 李立环 杨晓涵 胡盛寿 《中华心力衰竭和心肌病杂志(中英文)》 2022年第2期120-126,共7页
目的探讨长期可植入式心室辅助血泵逆转衰竭心脏重构的疗效。方法阜外医院深圳医院2019年7月对1例衰竭心脏合并巨大左心室患者进行心室辅助装置CH-VAD血泵植入术及主动脉瓣置换术治疗,长期随访观察其心室逆转重构过程,利用经胸超声心动... 目的探讨长期可植入式心室辅助血泵逆转衰竭心脏重构的疗效。方法阜外医院深圳医院2019年7月对1例衰竭心脏合并巨大左心室患者进行心室辅助装置CH-VAD血泵植入术及主动脉瓣置换术治疗,长期随访观察其心室逆转重构过程,利用经胸超声心动图、X胸片、血液学定期监测,采用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6分钟步行距离、心肺运动试验来评估活动耐量康复过程。结果患者植入血泵后早期转速设置在2900 r/min,流量3.5~3.9 L/min之间,主动脉瓣开放次数与心动周期比值从术后早期0逐渐增加到1∶4、1∶2及1∶1。患者携带CH-VAD血泵生存730天,左心室舒张末径从术前112 mm逐渐缩小到50 mm,左心室射血分数从术前19%增加到55%,心胸比显著缩小(0.82比0.46)。术后3月后心功能恢复至NYHA心功能Ⅰ级,6分钟步行距离550米。将CH-VAD血泵转速从2600 r/min逐步降低至1800 r/min,心率在59~66次/分,平均动脉压82~85 mmHg,肺小动脉楔压在5~7 mmHg之间,经评估后自体心脏功能完全恢复正常,给予撤除CH-VAD血泵。患者术后22天顺利出院,随访1年无心脏衰竭发作和心律失常发生。结论长期可植入式心室辅助血泵可逆转心肌重构,对衰竭心脏功能恢复有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室辅助装置 衰竭心脏 心肌重构 撤除
原文传递
单纯超声引导支架置入术治疗主动脉缩窄一例
8
作者 常钧科 魏培坚 +7 位作者 卢耀星 张凤文 房芳 王闯世 王首正 欧阳文斌 万俊义 潘湘斌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5-328,共4页
目前经导管介入治疗主动脉弓缩窄已成为一线治疗方案,主要在放射线引导下进行。但放射线暴露会造成对患者及医护人员潜在的损害,且依赖大型放射线设备,带来了诸多限制。本文首次报道单纯超声引导主动脉缩窄支架置入术治疗27岁育龄期女... 目前经导管介入治疗主动脉弓缩窄已成为一线治疗方案,主要在放射线引导下进行。但放射线暴露会造成对患者及医护人员潜在的损害,且依赖大型放射线设备,带来了诸多限制。本文首次报道单纯超声引导主动脉缩窄支架置入术治疗27岁育龄期女性患者的病例,出院后患者主动脉缩窄处压差降至18 mm Hg,手术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缩窄 超声心动图 支架置入 病例报告
原文传递
左室功能低下合并二尖瓣反流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9
作者 王赞鑫 庄贤勉 +3 位作者 张锐 田轶魁 付强 魏民新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1376-1379,共4页
目的总结不同程度二尖瓣反流合并左室功能低下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期间,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和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525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 目的总结不同程度二尖瓣反流合并左室功能低下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期间,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和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525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428例,女97例,年龄(61±7)岁。选取左室射血分数(LVEF)≤40%合并二尖瓣中度反流以上病例,分析不同程度二尖瓣反流患者预后及心功能恢复的效果。结果入选患者中67例合并中度以上二尖瓣反流。52例术前反流中度,LVEF为38%(35%,40%),食管超声评估瓣膜结构良好,术中搭桥后评估室壁运动得到改善,未干预二尖瓣。6例术前反流中-重度,LVEF为38%(35%,39%),搭桥后食管超声评估室壁运动得到改善并且二尖瓣瓣叶及瓣下结构良好,反流减轻,未干预瓣膜。9例术前反流重度,LVEF为38%(35%,39%),2例术中探查二尖瓣乳头肌及腱索功能及位置尚好,同期行二尖瓣成形术,7例患者存在乳头肌及腱索移位明显,瓣环扩张,行二尖瓣置换;所有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半年随访二尖瓣反流均减轻至中度及以下,LVEF较术前升高[47%(45%,48%)比38%(35%,39%),P=0.024],左室舒张末期内径缩小[57(56,59)mm比61(59,64)mm,P=0.002]。结论左室功能低下合并二尖瓣反流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前术中食管超声评估十分重要。对于中-重度以上反流,瓣下结构受缺血影响的患者,积极行二尖瓣置换手术,以利于术后心功能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室功能障碍 冠状动脉分流术 二尖瓣闭锁不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