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疼痛点定位视觉模拟评分法联合影像学检查对输尿管结石定位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8
1
作者 张震 李维 +2 位作者 时广宇 王学梅 徐克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11-1013,1022,共4页
目的探讨疼痛点定位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与影像学检查联合应用对急性肾绞痛输尿管结石的定位及诊断价值。方法急性肾绞痛且疑诊输尿管结石的患者374例,随机分成VAS组和对照组。VAS组先应用VAS评估输尿管压痛点的疼痛评分,随后2组均应用... 目的探讨疼痛点定位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与影像学检查联合应用对急性肾绞痛输尿管结石的定位及诊断价值。方法急性肾绞痛且疑诊输尿管结石的患者374例,随机分成VAS组和对照组。VAS组先应用VAS评估输尿管压痛点的疼痛评分,随后2组均应用二维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输尿管的3个生理狭窄进行扫查,超声显示输尿管扩张未检出结石的需结合肾盂静脉造影及CT检查结果,评估并显示输尿管结石梗阻部位及超声诊断准确率。结果输尿管腹段结石超声诊断准确率为100%(102/102),输尿管盆段结石为83.5%(66/79),输尿管壁内段结石为96.9%(187/193)。超声联合肾盂静脉造影及CT检查诊断的全部输尿管结石中,其梗阻部位VAS评分腹段为8.3±1.7,盆段为8.6±1.4,壁内段为8.9±1.1,评分显著高于同组非结石梗阻部位(P<0.05)。VAS组与对照组比较,梗阻部位输尿管结石的检出率显著提高(P<0.05)。结论疼痛点定位VAS与影像学检查联合应用,对诊断输尿管结石梗阻部位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有助于提高超声定位及结石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点 视觉模拟评分法 影像学检查 输尿管结石
下载PDF
MR弥散加权成像对超急性期脑梗塞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王琦 徐荣天 +6 位作者 李松柏 池明宇 戚喜勋 孙文阁 聂迎雪 商秀丽 徐克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7期640-641,共2页
目的 明确弥散加权成像 (DWI)对超急性期脑梗塞的诊断价值 ,探讨DWI缺血损伤体积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将 2 1例患者分为超急性期、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分别计算出各期的DWI及T2 WI上缺血损伤体积和临床评分。结果 DWI对识别超... 目的 明确弥散加权成像 (DWI)对超急性期脑梗塞的诊断价值 ,探讨DWI缺血损伤体积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将 2 1例患者分为超急性期、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分别计算出各期的DWI及T2 WI上缺血损伤体积和临床评分。结果 DWI对识别超急性期脑梗塞缺血损伤达 10 0 %。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T2 WI缺血损伤体积比DWI的大 (P <0 .0 1)。超急性期DWI缺血损伤体积与慢性期临床评分有显著相关性 (P <0 .0 5 )。超急性期、慢性期DWI缺血损伤的体积与相应的临床评分有显著相关 (P <0 .0 5、P <0 .0 1)。结论 DWI对识别超急性期梗塞的缺血损伤优于常规磁共振扫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 弥散加权成像 超急性期梗塞 临床研究 诊断
下载PDF
腺性膀胱炎组织中MAPK信号传导作用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佟咸利 张连成 +2 位作者 刘屹立 宫大鑫 王平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1-72,共2页
目的:研究腺性膀胱炎病变中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p42/44和p38的含量水平,探讨其可能的发生机制。方法:应用Westernblot法检测腺性膀胱炎、膀胱普通炎症、膀胱移行细胞癌和正常膀胱组织中p42/44和p38MAPK的含量,并进行比较分析。结... 目的:研究腺性膀胱炎病变中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p42/44和p38的含量水平,探讨其可能的发生机制。方法:应用Westernblot法检测腺性膀胱炎、膀胱普通炎症、膀胱移行细胞癌和正常膀胱组织中p42/44和p38MAPK的含量,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腺性膀胱炎与膀胱癌组织中p42/44的水平显著高于正常膀胱组织(P<0.01),膀胱普通炎性组织p42/44蛋白水平只轻度增高,但其组织p38水平最高(P<0.01)。膀胱癌组织的p38最低,与腺性膀胱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正常膀胱组织比较无差异。结论:腺性膀胱炎的p42/44和p38MAPK信号传导通路不同的激活或抑制可能是细胞增殖、转化和恶性变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性膀胱炎 移行细胞癌 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下载PDF
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脊髓Adamkiewicz动脉的显示 被引量:5
4
作者 赵宇 刘静红 +2 位作者 曲海源 王强 李延亮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26-228,共3页
评价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脊髓Adamkiewicz动脉的显示能力,指导脊髓CTA成像应用于胸腹主动脉瘤的术前评估。
关键词 ADAMKIEWICZ动脉 螺旋CT CT血管成像 胸腹主动脉瘤
下载PDF
髂主动脉血栓后与正常髂主动脉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对比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杨金有 刘静 +2 位作者 俞航 郭金明 洪洋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2年第1期1-6,共6页
目的简化基于临床采集的增强CT图像数据进行人体腹主动脉及髂动脉真实三维解剖结构的过程,提高计算流体力学(CFD)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并对比分析正常髂动脉和髂动脉血栓后血管内血流情况,为阐明动脉粥样硬化血栓的形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目的简化基于临床采集的增强CT图像数据进行人体腹主动脉及髂动脉真实三维解剖结构的过程,提高计算流体力学(CFD)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并对比分析正常髂动脉和髂动脉血栓后血管内血流情况,为阐明动脉粥样硬化血栓的形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患者A为40岁男性,腹主动脉及髂动脉正常;患者B为60岁女性,腹主动脉正常,但左髂主动脉部分血栓及左髂内动脉血栓。CT图像为医学数字成像与通信标准(DICOM)格式,层间距为0.5 mm,每片图像的平面分辨率为512×512,像素大小为0.5mm。应用医学后处理软件对通过临床采集的增强CT二维图像数据进行三维重构,然后在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中转换成可用于数值计算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模型并直接进行CFD模拟计算。结果通过计算可得到A、B研究对象在心动周期内不同时刻的血流动力学参数。B研究对象左和右髂动脉感兴趣区域的平均壁面切应力(0.576 6±0.009 0,3.260 2±0.032 0)明显区别于A研究对象左和右髂动脉感兴趣区域的平均壁面切应力(1.269 8±0.008 0,1.393 2±0.011 0)。结论通过CFD模拟方法的改进,得到更加接近生理解剖特征的血栓后不规则血管三维立体模型,并通过对比A、B研究对象的计算结果,分析了复杂的血流情况如低流速、低壁面切应力等现象与动脉粥样硬化血栓的形成机制存在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动力学 计算流体力学 髂动脉 动脉粥样硬化血栓 非牛顿血液
下载PDF
急性肾梗死临床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李振华 屈达 +1 位作者 于秀月 孔垂泽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94-696,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肾梗死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对12例急性肾梗死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人均表现为持续性腰腹部疼痛和高血压,10例出现恶心呕吐,2例有低热,均没有肉眼血尿。10例血清乳酸脱氢酶水平升高。增强CT和C... 目的探讨急性肾梗死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对12例急性肾梗死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人均表现为持续性腰腹部疼痛和高血压,10例出现恶心呕吐,2例有低热,均没有肉眼血尿。10例血清乳酸脱氢酶水平升高。增强CT和CT动脉造影显示出肾脏梗死病灶。11例抗凝治疗缓解了症状,1例行溶栓治疗保留了肾脏功能。结论急性肾梗死是一个容易漏诊或延误诊断的疾病,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不足以做出诊断。增强CT和CT动脉造影是急性肾梗死首选的诊断方法。早期溶栓和抗凝治疗对肾脏功能的恢复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梗死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卵巢卵泡膜细胞瘤超声表现的诊断价值探讨 被引量:11
7
作者 张震 李雪丹 王学梅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31-833,共3页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术前诊断卵巢卵泡膜细胞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手术52个病理证实的卵巢卵泡膜细胞瘤的超声和临床、病理结果。结果经病理诊断的卵巢卵泡膜细胞瘤超声检出率90.4%,平均直径9.25cm,小于5c...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术前诊断卵巢卵泡膜细胞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手术52个病理证实的卵巢卵泡膜细胞瘤的超声和临床、病理结果。结果经病理诊断的卵巢卵泡膜细胞瘤超声检出率90.4%,平均直径9.25cm,小于5cm的超声检出率64.3%,大于5cm的超声检出率100%。肿瘤内血流不丰富或无,二维图像以实质性为主,可出现囊实性和囊性三种。蒂扭转发病19.1%,伴腹水54.9%,子宫肌瘤21.6%,CA125升高37.2%。结论卵泡膜细胞瘤的临床特点结合二维超声图像及血流特点对术前确定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超声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 卵泡膜细胞瘤
下载PDF
TIPS中8mm直径覆膜支架应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4
8
作者 梁松年 徐克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2期98-101,共4页
目的评价在TIPS中应用8mm直径覆膜支架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9例伴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和(或)难治性腹水的门脉高压症患者行TIPS术,术中应用8mm直径的覆膜支架,术后观察临床症状改善程度,并进行定期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以评价疗效... 目的评价在TIPS中应用8mm直径覆膜支架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9例伴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和(或)难治性腹水的门脉高压症患者行TIPS术,术中应用8mm直径的覆膜支架,术后观察临床症状改善程度,并进行定期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以评价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TIPS术,技术成功率100%,术中未出现并发症。术后平均随访13.5个月(2.7~28个月),1例(1/19,5.3%)原有肝性脑病加重;2例(10.5%)再次出血;腹水改善及治愈率为66.7%(12/18);16例患者进行了6个月的随访,初次开通率100%,8例患者随访12个月,初次开通率87.5%。结论在TIPS术中应用8mm直径覆膜支架在保证有效分流量,提高术后分流道开通率的同时,可以降低肝性脑病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颈静脉门腔静脉分流术 覆膜支架 肝性脑病
下载PDF
三维CT血管成像技术在椎动脉型颈椎病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9
作者 李柏冬 张峥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931-933,共3页
目的探讨三维CT血管成像技术在椎动脉型颈椎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外科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45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42例同期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受试对象均行三维CT血管成像技术检查,... 目的探讨三维CT血管成像技术在椎动脉型颈椎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外科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45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42例同期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受试对象均行三维CT血管成像技术检查,比较2组检查结果。结果研究组3例椎动脉正常,8例单侧管腔变细,2例走行异常,3例血管硬化,8例管腔局限性狭窄,3例左侧受压,4例右侧受压,5例血管走行迂曲。对照组2例椎动脉变细。2组椎动脉直径中的右横径、右矢径、左横径、左矢径、左三维直径,横突内径中的右横径、右矢径、左横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CT血管成像技术诊断椎动脉型颈椎病图像清晰,且对椎动脉直径和横突内径测量准确,应用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CT血管成像 椎动脉型颈椎病 诊断 应用
下载PDF
头部CT扫描时防护围脖对减少甲状腺辐射剂量的评估 被引量:23
10
作者 傅强 卢涛 张琳 《中国辐射卫生》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3-13,19,共2页
目的评估头部CT扫描时患者甲状腺部的辐射剂量和防护围脖对减少甲状腺的辐射受照的作用。方法取尸体标本(头颈部)采用不同型号CT机和不同扫描模式分别进行使用防护围脖前、后的头部扫描,扫描前将热释光薄片射线剂量仪贴覆在甲状腺中心,... 目的评估头部CT扫描时患者甲状腺部的辐射剂量和防护围脖对减少甲状腺的辐射受照的作用。方法取尸体标本(头颈部)采用不同型号CT机和不同扫描模式分别进行使用防护围脖前、后的头部扫描,扫描前将热释光薄片射线剂量仪贴覆在甲状腺中心,记录使用前、后的扫描参数、CT使用的剂量加权指数(CTDIw)、剂量长度积(DLP)和被照体射线剂量。结果使用防护围脖前甲状腺部接受的有效辐射剂量为0.207mSv,使用后0.085mSv。前后对比,甲状腺部辐射剂量平均降低58%。结论一次头部CT扫描时甲状腺部接受的有效剂量很低,但累加辐射危害严重,防护围脖具有良好的防护效果,应在头部CT扫描时常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部计算机体层摄影 甲状腺剂量 防护围脖 射线防护
下载PDF
关节软骨MR成像方法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孙文阁 李春奎 +1 位作者 何翠菊 鞠荣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8期1021-1023,共3页
目的 评价关节软骨检查的各种MRI扫描序列。方法 对正常健康志愿者 3 0例进行膝关节MRI扫描 ,MRI序列包括质子和T2加权快速自旋回波序列 (FSE PD/T2 ) ,附加脂肪抑制的质子和T2加权快速自旋回波序列 (FS FSE PD/T2 )和脂肪抑制的三维... 目的 评价关节软骨检查的各种MRI扫描序列。方法 对正常健康志愿者 3 0例进行膝关节MRI扫描 ,MRI序列包括质子和T2加权快速自旋回波序列 (FSE PD/T2 ) ,附加脂肪抑制的质子和T2加权快速自旋回波序列 (FS FSE PD/T2 )和脂肪抑制的三维快速扰相梯度回波序列 (FS 3D SPGR)。结果 与常规膝关节检查的FSE PD/T2序列比较 ,FS 3D SPGR的软骨信噪比 (SNR)和其对软骨下骨 ,关节液等关节软骨周围组织的对比噪声比 (CNR)更高。结论 FS FSE PD/T2可作为膝关节检查的常规序列。FS 3D SPGR序列可作为关节软骨检查的最佳扫描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关节软骨 磁共振成像 MRI扫描序列 成像方法
下载PDF
基于流固耦合计算机流体力学模拟分析人体主动脉弓内血液流动 被引量:4
12
作者 杨金有 杨华哲 +2 位作者 刘静 俞航 洪洋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3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比较分析应用弹性血管壁的流固耦合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和刚性血管壁的CFD方法模拟获得的正常主动脉弓内血流动力学参数,同时比较两种方法的优劣,为深入研究血液流动状态与动脉疾病的关系提供帮助。方法取46岁男性,胸主动脉正常C... 目的比较分析应用弹性血管壁的流固耦合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和刚性血管壁的CFD方法模拟获得的正常主动脉弓内血流动力学参数,同时比较两种方法的优劣,为深入研究血液流动状态与动脉疾病的关系提供帮助。方法取46岁男性,胸主动脉正常CT图像,格式为Dicom,层间距为0.5mm,每片图像的平面分辨率为512×512,像素大小为0.5mm。应用医学图像后处理软件,对通过临床获得正常人体主动脉CT二维医学图像数据进行重构,得到主动脉血流及血管壁的三维立体模型并应用于模拟计算。结果在设定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的基础上,经多次迭代耦合计算,获得血管壁形变、等效应力、血流速度、壁面振荡切应力等相关血流动力学参数。结论在心动周期内弹性血管壁的主动脉内血流情况较刚性血管壁主动脉内血流情况更为复杂,管壁等效压力变化较大,血管壁的振荡切应力更高,表明弹性血管壁的流固耦合的CFD模拟更能体现真实主动脉内复杂血流情况,为深入研究血流动力学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固耦合 计算流体力学 主动脉弓 壁面振荡切应力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人体主动脉弓内非牛顿血液流动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杨金有 徐跃平 +4 位作者 俞航 刘静 单晶心 郭金明 洪洋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1年第1期2422-2425,2429,共5页
目的:通过基于三维重构技术对正常人体主动脉弓内的血流进行非牛顿血液模型数值模拟,分析血流动力学参数与血管疾病的关系,并与牛顿血液模型获得的壁面切应力(WSS)参数进行比较。方法:对临床获得的CT医学图像据进行处理重构,并转化为可... 目的:通过基于三维重构技术对正常人体主动脉弓内的血流进行非牛顿血液模型数值模拟,分析血流动力学参数与血管疾病的关系,并与牛顿血液模型获得的壁面切应力(WSS)参数进行比较。方法:对临床获得的CT医学图像据进行处理重构,并转化为可用于模拟计算的三维模型。应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获得了正常人体主动脉弓内血流在心动周期内不同时刻的血流动力学参数。结论:主动脉弓内复杂的血流情况与血管疾病的产生与发展存在一定联系,并且非牛顿血液模型更为适合进行深入细致的主动脉弓内血液低速区域的瞬态模拟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弓 非牛顿血液 三维重构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应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分析人体腹主动脉分叉内血液流动 被引量:4
14
作者 徐跃平 杨金有 +2 位作者 俞航 刘静 洪洋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36-40,共5页
目的应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4例正常人体腹主动脉内血流情况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分析计算获得血流动力学参数,讨论腹主动脉内复杂的血流情况与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关系,为临床的预防与诊断提供帮助。方法选择的临床增强C T图像数据为D ico... 目的应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4例正常人体腹主动脉内血流情况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分析计算获得血流动力学参数,讨论腹主动脉内复杂的血流情况与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关系,为临床的预防与诊断提供帮助。方法选择的临床增强C T图像数据为D icom格式,层间距为0.5 m m,每片图像的平面分辨率为512×512,像素大小为0.5 m m。应用医学图像后处理软件对临床获得的C T医学图像数据进行处理重构,并转化为可用于数值计算的真实的人体腹主动脉三维解剖模型。应用计算流体力学(C FD)方法基于三维解剖模型进行数值计算。结果获得了正常人体腹主动脉分叉内在心动周期内不同时刻的血流动力学参数。结论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方法为在个体腹主动脉内进行仿真模拟血流动力学分析提供了可靠方法。腹主动脉分叉内复杂的血流情况与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产生与发展存在一定联系,为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一定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主动脉 计算流体力学 非牛顿血液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流固耦合分析分层的腹主动脉瘤模型 被引量:6
15
作者 杨金有 俞航 +1 位作者 刘静 洪洋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4年第4期310-314,共5页
目的应用基于CT图像的三维重构技术,分别构建血管壁3层模型和单层模型,并应用流固耦合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这两种模型进行数值模拟。通过比较两者的血流动力学结果,讨论了两种应力模型的优劣,为深入研究血液流动状态与动脉疾病的关系提... 目的应用基于CT图像的三维重构技术,分别构建血管壁3层模型和单层模型,并应用流固耦合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这两种模型进行数值模拟。通过比较两者的血流动力学结果,讨论了两种应力模型的优劣,为深入研究血液流动状态与动脉疾病的关系提供帮助。方法采集腹主动脉瘤(AAA)临床CT图像,格式为DICOM,层间距为0.5mm,每片图像的平面分辨率为512×512,像素大小为0.5mm。应用医学图像后处理软件构建血管壁3层模型和单层模型,并应用流固耦合方法进行血流动力学模拟计算。结果经过多次迭代耦合计算,获得血管壁形变、等效应力等相关血流动力学参数。血管壁位移比较,单层血管壁模型B部分区域的血管壁变形情况略高于3层血管壁模型A,如腹主动脉分叉处模型A变形为1.041×10-3m,而模型B变形为1.171×10-3 m。血管壁应力分布比较,相同位置的3层血管壁模型的Von Mises值明显高于单层血管壁模型。结论通过对血管壁的变形及等效压力的分析,以及与单层血管壁模型的流固耦合模拟结果对比,得出了血管壁中层结构的变形和受力情况是AAA的形成和破裂的关键,为深入研究血流动力学与AAA疾病的关系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固耦合 腹主动脉瘤 分层血管壁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甲状腺癌CT影像学特征与临床病理的关系 被引量:18
16
作者 李柏冬 张峥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5-168,共4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CT影像学特征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42例行根治性肿瘤切除术的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CT影像学特征和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CT影像学检查共有40例原发病灶,32例密...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CT影像学特征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42例行根治性肿瘤切除术的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CT影像学特征和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CT影像学检查共有40例原发病灶,32例密度不均匀,30例形态不规则,28例边缘模糊,19例钙化,25例肿瘤侵犯周围器官;手术病理检查结果显示18例乳头状癌、15例未分化癌、6例滤泡状癌、3例髓样癌,22例出现肿瘤侵犯周围器官;CT影像学检查准确度88.10%~95.24%,灵敏度75.00%~93.75%,特异度91.30%~100.00%。结论甲状腺癌CT影像学特征和临床病理存在一定关系;CT在组织结构浸润检查中准确度、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CT影像学特征 临床病理
下载PDF
主动脉夹层的超声与CT、MR诊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震 郭荣利 +2 位作者 黄建群 孙长伏 戚虹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5-86,共2页
26例经检查证实为主动脉夹层(AD)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超声诊断AD的DeBakey 分型及并发症的准确性,并与螺旋CT、MR结果比较,它们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0.9%、92.3%、100%。S-CTA、 MRI对夹层累及分支及破口显示略优于超声,... 26例经检查证实为主动脉夹层(AD)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超声诊断AD的DeBakey 分型及并发症的准确性,并与螺旋CT、MR结果比较,它们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0.9%、92.3%、100%。S-CTA、 MRI对夹层累及分支及破口显示略优于超声,超声对瓣膜损害、心腔扩大、心功能减低等情况优于CT、M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彩色多普勒超声 螺旋CT 磁共振
下载PDF
甲状旁腺癌与甲状旁腺腺瘤的CT诊断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天君 马述盛 +3 位作者 刘天碧 何芳显 黎庶 刘伟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6期456-457,共2页
甲状旁腺腺瘤和甲旁腺增生、腺癌是引起甲旁腺机能亢进的主要原因。文献对放射学骨质改变报告较多,对甲旁腺肿瘤本身CT诊断,尤其是甲旁腺癌的CT诊断尚少探讨。
关键词 甲状旁腺肿瘤 腺癌 CT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三维血管造影诊断硬脑膜动静脉畸形 被引量:4
19
作者 何翠菊 丁长伟 +2 位作者 刘志刚 李松柏 徐克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26-428,共3页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三维血管造影 诊断 硬脑膜动静脉畸形
下载PDF
女性结核性盆腔炎的CT特征 被引量:15
20
作者 李雪丹 高思佳 关丽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6期415-418,共4页
目的:探讨女性结核性盆腔炎的CT特征,提高其诊断水平。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经手术病理和抗结核治疗证实的盆腔结核的CT表现。结果:输卵管增粗20侧,平均直径1.0cm。输卵管管壁均增强。附件软组织包块11侧,平均约5.7cm×4.3cm,... 目的:探讨女性结核性盆腔炎的CT特征,提高其诊断水平。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经手术病理和抗结核治疗证实的盆腔结核的CT表现。结果:输卵管增粗20侧,平均直径1.0cm。输卵管管壁均增强。附件软组织包块11侧,平均约5.7cm×4.3cm,呈多房囊状增强,其间有少量实性软组织密度影。附件区软组织密度增厚14侧,密度较均匀、有增强。附件区钙化5侧。腹膜增厚20例(轻度均匀性增厚16例,结节状增厚4例)。网膜增厚21例,(网格状增厚20例,饼状增厚1例)。肠系膜异常改变17例。腹水23例,高密度(CT值>20Hu)腹水13例,包裹性腹水7例。淋巴结增大、增多12例。回盲部肠壁增厚6例。结论:输卵管增粗是女性结核性盆腔炎较常见的CT表现,诊断女性结核性盆腔炎时应仔细分析扫描范围内各组织器官的CT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结核 CT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