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致腐细菌群体感应信号系统调控水产品腐败变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李锦 王迪 +2 位作者 陈胜军 李春生 王悦齐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338-346,共9页
水产品在人们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水产品的腐败不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严重影响了水产品的质量安全,因此水产品的腐败问题急待解决,越来越多的研究指出水产品腐败与致腐细菌群体感应(quorum-sensing,QS)密不可分。该文介绍了QS... 水产品在人们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水产品的腐败不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严重影响了水产品的质量安全,因此水产品的腐败问题急待解决,越来越多的研究指出水产品腐败与致腐细菌群体感应(quorum-sensing,QS)密不可分。该文介绍了QS系统的分类,综述了常见水产品中致腐细菌的QS现象,从腐败指标和生物膜的形成两个方面阐述了致腐菌株QS与水产品腐败的关系,同时总结了群体感应抑制剂(quorum-sensing inhibition,QSI)在水产品腐败中发挥的作用,并简要讨论了通过调控腐败细菌QS来抑制水产品腐败的可行性和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品腐败 致腐细菌 群体感应 群体感应抑制剂 天然植物提取物
下载PDF
不同养殖区域的卵形鲳鲹营养品质分析与评价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迪 陈胜军 +3 位作者 于刚 赵永强 吴燕燕 王悦齐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256-263,共8页
目的研究不同养殖区域的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营养品质差异,并对其品质进行评价。方法以海南、广西、广东3个养殖区域的卵形鲳鲹为研究对象,对基本营养成分、蛋白质、氨基酸与矿物元素进行测定,采用主成分分析对营养品质指标进... 目的研究不同养殖区域的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营养品质差异,并对其品质进行评价。方法以海南、广西、广东3个养殖区域的卵形鲳鲹为研究对象,对基本营养成分、蛋白质、氨基酸与矿物元素进行测定,采用主成分分析对营养品质指标进行评价。结果3个养殖区域的卵形鲳鲹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含量与鲜味氨基酸含量未呈现显著差异;氨基酸评分与化学评分结果显示3个养殖区域卵形鲳鲹氨基酸组成均衡;脂肪酸结果显示广东养殖卵形鲳鲹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为38.84%±6.23%,海南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为37.20%±2.06%,广西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为39.27%±4.42%;3个养殖区域的矿物元素含量丰富,常量元素中最高的是钾与钠,微量元素中海南卵形鲳鲹中铁含量最高,显著高于广西与广东,广西养殖卵形鲳鲹中锌元素含量最高,显著高于海南与广东;主成分分析得到的综合得分结果显示广西综合评分最高,其次是海南,最次为广东。结论不同养殖区域的卵形鲳鲹营养成分存在差异,研究为卵形鲳鲹品质评价体系构建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形鲳鲹 养殖区域 营养品质 主成分分析 品质评价
下载PDF
基于多组学联用的活鱼暂养及运输应激研究进展
3
作者 岑剑伟 陈琛 +6 位作者 姚世鹏 黄卉 郝淑贤 魏涯 杨少玲 何静怡 王田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3-180,共8页
鱼类长途保活运输技术是我国“南鱼北运”实施的主要方法。鱼类在运输过程中受到如低温、盐度变化、碱性胁迫等环境因素影响,结合多组学联合的研究方法对鱼类运输过程中产生的应激进行多维度的分析。识别差异表达基因、蛋白质及代谢物,... 鱼类长途保活运输技术是我国“南鱼北运”实施的主要方法。鱼类在运输过程中受到如低温、盐度变化、碱性胁迫等环境因素影响,结合多组学联合的研究方法对鱼类运输过程中产生的应激进行多维度的分析。识别差异表达基因、蛋白质及代谢物,进而解析调控网络及生物标志物对应激反应的影响,有助于理解鱼类运输过程中的健康状况,优化暂养及运输条件,提高活鱼品质与存活率。综述了近年来鱼类在运输中产生各类应激的组学研究进展,为精准调控鱼类保活运输中的各项环境指标及深入研究活鱼运输应激的相关机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保活运输 转录组 蛋白质组 代谢组 多组学联用
下载PDF
不同养殖规格卵形鲳鲹品质差异性研究
4
作者 王迪 陈胜军 +3 位作者 于刚 赵永强 吴燕燕 王悦齐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2-180,共9页
规格会影响水产品肌肉质地、氨基酸、脂肪酸等品质指标。为了解不同养殖规格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营养品质的差异,采集海南昌江棋子湾养殖的不同规格卵形鲳鲹样品,分析比较鱼体的形体指标、基本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及矿物... 规格会影响水产品肌肉质地、氨基酸、脂肪酸等品质指标。为了解不同养殖规格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营养品质的差异,采集海南昌江棋子湾养殖的不同规格卵形鲳鲹样品,分析比较鱼体的形体指标、基本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及矿物元素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养殖卵形鲳鲹规格的增大,其脏体指数、粗脂肪与粗蛋白质增加,水分减少,必需氨基酸与鲜味氨基酸总量呈现上升趋势。3种养殖规格的卵形鲳鲹均检测出18种氨基酸,小、中、大规格的氨基酸总量与必需氨基酸指数分别为139.88、140.68、151.70 mg·g^(-1)与85.08、85.49、89.33。卵形鲳鲹中饱和脂肪酸与单不饱和脂肪酸与多不饱和脂肪酸接近1∶1∶1。中规格的肥满度与不饱和脂肪酸值最高,锌(Zn)与铁(Fe)的比值最低。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养殖规格与脏体指数、鲜味氨基酸、氨基酸总量、镁(Mg)呈显著正相关性,与水分呈显著负相关性。3种规格的氨基酸与脂肪酸组成均衡,营养价值均较高,研究结果为卵形鲳鲹养殖与加工业的精细化发展提供了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形鲳鲹 养殖规格 营养成分 营养品质
下载PDF
腌腊鱼加工技术及质量安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陈胜军 张进伟 +3 位作者 吴燕燕 胡晓 马海霞 李春生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3-119,共7页
腌腊鱼是中国传统水产加工制品,其风味独特、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目前,腌腊鱼加工方式以手工作坊式为主,机械化、自动化生产程度低,同时腌腊鱼的质量安全问题也受到消费者广泛关注。文章对近年来国内外腌腊鱼加工技术的研究现状... 腌腊鱼是中国传统水产加工制品,其风味独特、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目前,腌腊鱼加工方式以手工作坊式为主,机械化、自动化生产程度低,同时腌腊鱼的质量安全问题也受到消费者广泛关注。文章对近年来国内外腌腊鱼加工技术的研究现状及质量安全等方面内容进行了综述,并对腌腊鱼加工技术和质量安全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旨在为腌腊鱼加工技术创新与品质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腌腊鱼 风味物质 加工技术 质量安全
下载PDF
罗非鱼皮胶原酶抑制肽的制备、体外活性及其理化特性研究
6
作者 鲁晨 胡晓 +5 位作者 陈胜军 吴燕燕 黄卉 相欢 戚勃 邓建朝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0-159,共10页
罗非鱼皮富含胶原蛋白,是一种制备生物活性肽的理想原料。以罗非鱼皮为原料,采用酶解法制备罗非鱼皮胶原酶抑制肽(Tilapia skin collagenase inhibitory peptide,TSCIP),并对其胶原酶抑制活性与金属离子结合活性的相关性进行研究,以期... 罗非鱼皮富含胶原蛋白,是一种制备生物活性肽的理想原料。以罗非鱼皮为原料,采用酶解法制备罗非鱼皮胶原酶抑制肽(Tilapia skin collagenase inhibitory peptide,TSCIP),并对其胶原酶抑制活性与金属离子结合活性的相关性进行研究,以期为罗非鱼加工副产物的高值化利用与食物蛋白源胶原酶抑制剂的研发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罗非鱼皮经碱性蛋白酶酶解4 h后的产物具有最高的胶原酶抑制活性和锌离子(Zn^(2+))、镁离子(Mg^(2+))结合活性,并探明其主要由小分子肽(<1000 D占85.65%)组成。紫外、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以及圆二色谱分析显示,TSCIP与Zn^(2+)、Mg^(2+)以及胶原酶结合后其二级结构发生了变化,β-折叠含量明显增加;Zn^(2+)、Mg^(2+)主要通过羧基氧、氨基氮原子以及羰基与TS-CIP结合,胶原酶主要通过氨基氮原子以及羰基与TSCIP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皮 胶原酶抑制活性 理化特性
下载PDF
野生与养殖条件下香港牡蛎和咬齿牡蛎寄生派琴虫感染差异研究
7
作者 庄梦浩 付胜利 +5 位作者 姚托 卢洁 姜皓译 王玉香 郝耀彤 叶灵通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9-175,共7页
人类活动改变了牡蛎的生长和发育环境,也因此影响着其体内寄生虫的繁殖,促进了寄生虫的扩散与传播。为评估人类活动对香港牡蛎(Crassostrea hongkongensis)和咬齿牡蛎(Saccostrea mordax)感染派琴虫(Perkinsus spp.)的影响,分别采集了... 人类活动改变了牡蛎的生长和发育环境,也因此影响着其体内寄生虫的繁殖,促进了寄生虫的扩散与传播。为评估人类活动对香港牡蛎(Crassostrea hongkongensis)和咬齿牡蛎(Saccostrea mordax)感染派琴虫(Perkinsus spp.)的影响,分别采集了华南沿海8个地区的6个野生牡蛎种群和4个养殖牡蛎种群,分析了野生和养殖条件下派琴虫的感染率与感染丰度差异。结果显示,养殖香港牡蛎的派琴虫平均感染率为(61.25±13.30)%,与野生香港牡蛎差异不显著,但两者均显著高于野生咬齿牡蛎[(13.75±5.45)%]。不同地区间养殖香港牡蛎的派琴虫感染率差异显著,而野生香港牡蛎和野生咬齿牡蛎的派琴虫感染率差异均不显著。野生香港牡蛎派琴虫平均感染丰度为[(1144.79±295.85)个·g^(-1)],与野生咬齿牡蛎差异不显著,但两者均显著低于养殖香港牡蛎[(14668.08±8379.21)个·g^(-1)]。不同地区间,养殖香港牡蛎、野生香港牡蛎、野生咬齿牡蛎的派琴虫感染丰度均差异不显著。香港牡蛎转运养殖促进了不同地区间派琴虫的传播,人为干预的养殖与野生的环境差异造成了派琴虫的感染丰度显著变化。首次在咬齿牡蛎上发现了派琴虫感染,说明派琴虫的传播范围广、传播能力强。咬齿牡蛎特殊的附着生活方式降低了派琴虫的感染风险。由于野生香港牡蛎的感染丰度低,将其亲本用于育苗可降低派琴虫的垂直和水平传播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派琴虫 香港牡蛎 咬齿牡蛎 养殖种群 野生种群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去除水体抗生素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李丹怡 黄显婷 +3 位作者 李继超 李颖洁 闫家普 林慰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4-155,共12页
由于具有优异的抗菌性,抗生素被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和养殖行业。然而,近年来对抗生素大规模的使用和排放,在自然界造成了大量的累积,引发了一系列水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威胁生态系统安全和人类健康。因此,研发可去除水中过量抗生素的材料... 由于具有优异的抗菌性,抗生素被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和养殖行业。然而,近年来对抗生素大规模的使用和排放,在自然界造成了大量的累积,引发了一系列水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威胁生态系统安全和人类健康。因此,研发可去除水中过量抗生素的材料已成为当前环境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以其高比表面积、良好亲水性、耐酸碱性、制备简便、成本低廉等优势,成为了一种新兴的抗生素去除材料。该文首先概述了现有的GO及其复合材料分类制备方法,包括空间改造、共价键修饰和金属氧化物改性等。其次,综述了近年来GO及其复合材料在抗生素去除领域的应用、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基于吸附原理的GO复合材料吸附去除抗生素效果主要受溶液p H、共存离子、吸附剂投加量、抗生素类别及浓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吸附机制主要包括静电相互作用、π-π相互作用、阳离子-π键作用和氢键作用等,通过引入元素、金属和有机化合物等手段可有效提高GO材料的吸附容量;基于光催化降解原理的抗生素去除过程中,光照条件是最重要影响因素,而其中关键活性物质包括光生空穴、羟基自由基和超氧自由基等,掺杂金属纳米粒子与半导体纳米材料等能够优化其光催化性能。最后,通过对GO及其复合材料制备过程、去除机理和应用场景的综合分析,指出其普适性不高、实际应用不足和环境毒性不明等现存问题,并提出未来应加强材料研发、产业应用和毒性效应评估等方面的研究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复合材料 抗生素 吸附 光催化降解 去除机理
下载PDF
鱼肉热煮过程中质构保持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黄卉 熊雅雯 +5 位作者 李来好 杨贤庆 陈胜军 魏涯 吴燕燕 杨少玲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22-128,共7页
热加工是一种传统的食品加工技术,热煮是其中的重要方式之一。鱼肉经过热煮处理会产生组织脆弱化、结构松散等问题,对其食用品质造成负面影响,因此提高鱼肉的耐煮性是开发水产系列加工产品的基础。文章总结了近几年关于热煮对鱼肉质构... 热加工是一种传统的食品加工技术,热煮是其中的重要方式之一。鱼肉经过热煮处理会产生组织脆弱化、结构松散等问题,对其食用品质造成负面影响,因此提高鱼肉的耐煮性是开发水产系列加工产品的基础。文章总结了近几年关于热煮对鱼肉质构影响的研究进展,深入分析了热煮引起质构变化的作用机制,并结合变化原理分别从改善蛋白质热稳定性、提高肌肉持水性和提高肌肉凝胶特性3个方面阐述保持鱼肉质构的方法,提出将食品加工新技术与传统加工方法相结合以提高鱼肉耐煮性的研究方向,旨在为鱼肉热煮过程中的质构保持技术及食用品质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肉 热煮 质构保持 肌肉蛋白质
下载PDF
罗非鱼皮胶原肽的酪氨酸酶抑制活性与铜离子结合活性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宋玉琼 胡晓 +5 位作者 相欢 陈胜军 李来好 杨贤庆 吴燕燕 马海霞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5-164,共10页
为探明罗非鱼(Oreochromis)鱼皮胶原蛋白肽能否有效抑制黑色素的生成,采用酶解法制备出罗非鱼皮酪氨酸酶抑制肽(Tilapia skin tyrosinase inhibitory peptides,TSTIP),并开展其酪氨酸酶(Tyrosinase,TYR)抑制活性与铜离子(Cu^(2+))结合... 为探明罗非鱼(Oreochromis)鱼皮胶原蛋白肽能否有效抑制黑色素的生成,采用酶解法制备出罗非鱼皮酪氨酸酶抑制肽(Tilapia skin tyrosinase inhibitory peptides,TSTIP),并开展其酪氨酸酶(Tyrosinase,TYR)抑制活性与铜离子(Cu^(2+))结合活性的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罗非鱼皮经碱性蛋白酶酶解4 h后的产物具有最高的TYR抑制活性和Cu^(2+)结合活性,且两者呈极显著正相关(R=0.856)。荧光光谱分析显示,TSTIP与TYR或Cu^(2+)结合后其内源荧光吸收强度的下降趋势一致,同时紫外吸收增强,且最大吸收波长发生红移。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显示,TYR与Cu^(2+)主要通过羰基及氨基与TSTIP结合。圆二色谱分析显示,两种结合物中β-转角及无规则卷曲含量相对减少,β-折叠含量相对增多,该现象在TSTIP-Cu^(2+)结合物中更加明显。结果表明,TSTIP结合TYR产生的结构变化与结合Cu^(2+)相似,TSTIP可通过螯合TYR的活性中心Cu+2来抑制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皮 胶原蛋白肽 酪氨酸酶 肽-Cu^(2+)结合物 结构特征
下载PDF
舌状蜈蚣藻蛋白质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蔡苗苗 陈胜军 +5 位作者 杨贤庆 马海霞 邓建朝 李春生 胡晓 戚勃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9-106,共8页
该研究以舌状蜈蚣藻(Grateloupia livida)为原料,以蛋白质提取率为指标,探究不同破壁技术对舌状蜈蚣藻蛋白质的提取效果,并通过单因素分析和正交试验对超声波辅助水提法进行工艺优化,所得蛋白质经硫酸铵盐析法粗提纯后考察其体外抗氧化... 该研究以舌状蜈蚣藻(Grateloupia livida)为原料,以蛋白质提取率为指标,探究不同破壁技术对舌状蜈蚣藻蛋白质的提取效果,并通过单因素分析和正交试验对超声波辅助水提法进行工艺优化,所得蛋白质经硫酸铵盐析法粗提纯后考察其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显示,溶胀法、反复冻融法、珠磨法的最高蛋白质提取率分别为(29.66±0.86)%、(24.52±0.04)%、(26.52±0.79)%,均低于超声波辅助水提法;超声波辅助水提法提取舌状蜈蚣藻蛋白质的最佳工艺为:液料比160 mL·g^?1,超声全程时间60 min,超声功率1440 W,pH 6.0,此条件下蛋白质提取率可达58.16%;舌状蜈蚣藻粗蛋白质量浓度在1~8 mg·mL^?1内均具有较强抗氧化活性,其质量浓度为8 mg·mL^?1时的还原力为0.43±0.01,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的半数清除浓度(IC50)为4.00 mg·mL^?1,对2,2'-二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ABTS)自由基的IC50为3.96 mg·m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状蜈蚣藻 蛋白质 破壁技术 超声波辅助水提法 抗氧化性
下载PDF
广东近岸海域贝类寄生派琴虫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小彤 叶灵通 +4 位作者 卢洁 姚托 王江勇 付耀武 张其中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8-134,共7页
贝类一般在开放式海域养殖,这使得贝类病害防控工作很难开展,因此调查病原流行感染规律对贝类病原的发生、发展和防治尤为重要。文章采用常规PCR技术,调查了广东近岸6个养殖海域5种重要养殖贝类寄生派琴虫的感染情况,分析了贝类寄生派... 贝类一般在开放式海域养殖,这使得贝类病害防控工作很难开展,因此调查病原流行感染规律对贝类病原的发生、发展和防治尤为重要。文章采用常规PCR技术,调查了广东近岸6个养殖海域5种重要养殖贝类寄生派琴虫的感染情况,分析了贝类寄生派琴虫感染的时空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共检测到2种派琴虫,其中北海派琴虫(Perkinus beihaiensis)总感染率显著高于奥尔森派琴虫(P.olseni)。5种检测的贝类中,除福建牡蛎(Crassostrea angulata)以外,均检测到派琴虫感染,其中香港牡蛎(C.hongkongensis)、杂色鲍(Haliotis diversicolor)感染2种派琴虫,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i)、华贵栉孔扇贝(Chlamys nobilis)仅感染奥尔森派琴虫。湛江、阳江、江门等粤西地区派琴虫感染率为17.17%,显著高于汕尾、揭阳、汕头等粤东地区。夏秋季派琴虫的感染率为15.67%,显著高于冬春季。不同海域中,贝类派琴虫的感染受寄主的养殖环境、养殖方式、摄食方式、栖居方式等综合因素影响而使其季节动态呈现不同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类 北海派琴虫 奥尔森派琴虫 季节动态 广东近岸海域
下载PDF
龙须菜贮藏过程中的琼胶品质变化研究
13
作者 贺紫微 王迪 +4 位作者 杨贤庆 陈胜军 赵永强 戚勃 相欢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251-258,共8页
为探究不同水分含量(12%、25%、35%、45%、55%)的龙须菜以及龙须菜在不同贮藏温度(10、20、30、40、50℃)条件下的品质变化规律,该研究对龙须菜的琼胶提取得率、凝胶强度、藻体还原糖含量、琼胶酶活性和菌落总数等指标的变化进行了研究... 为探究不同水分含量(12%、25%、35%、45%、55%)的龙须菜以及龙须菜在不同贮藏温度(10、20、30、40、50℃)条件下的品质变化规律,该研究对龙须菜的琼胶提取得率、凝胶强度、藻体还原糖含量、琼胶酶活性和菌落总数等指标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贮藏7 d内,龙须菜琼胶提取得率和凝胶强度随着藻体水分含量以及贮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且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龙须菜琼胶提取得率和凝胶强度也呈现下降趋势。低水分含量和低温贮藏条件下的龙须菜能够保持较好的加工品质,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相对缓慢,藻体还原糖含量较少,琼胶酶活性更低且琼胶得率较高,凝胶强度也更稳定。该研究为合理晾晒、贮藏龙须菜及保障琼胶品质提供了数据支撑和理论指导,对高值化利用龙须菜,推动琼胶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琼胶 贮藏 还原糖 琼胶酶活性 凝胶强度
下载PDF
鮸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肽的制备、分离及理化特性研究
14
作者 霍玉梅 胡晓 +1 位作者 吴燕燕 江津津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8-109,共12页
为实现鮸(Miichthys miiuy)加工副产物的高值化利用,选用鮸加工副产物鱼碎肉作为原料,以α-葡萄糖苷酶(α-glucosidase)抑制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法优化α-葡萄糖苷酶抑制肽的制备工艺条件,确定胰酶的最佳酶解条件为:时... 为实现鮸(Miichthys miiuy)加工副产物的高值化利用,选用鮸加工副产物鱼碎肉作为原料,以α-葡萄糖苷酶(α-glucosidase)抑制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法优化α-葡萄糖苷酶抑制肽的制备工艺条件,确定胰酶的最佳酶解条件为:时间4.8 h,加酶量0.21%,pH 8.5,料液比1∶2(m∶V),温度46℃。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酶解产物体外模拟胃肠液消化前后其抑制活性的变化,绘制酶抑制动力学曲线,并采用SephadexG-25对酶解物进行分离,测定酶解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及氨基酸组成。结果表明:活性肽经体外模拟胃肠液消化后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提高至61.97%;其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为混合型抑制;酶解物的相对分子质量集中分布在3 kD以下(占91.85%);经G-25分离,F4组分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为58.05%,其<1 kD的肽组分占78.28%;酶解物中天冬氨酸、谷氨酸、精氨酸、酪氨酸、缬氨酸、丙氨酸、亮氨酸和赖氨酸等相对含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肽 酶解 响应面优化法
下载PDF
虾类剥壳加工现状及预处理便捷剥壳技术 被引量:8
15
作者 郝淑贤 杨肖杰 +4 位作者 黄卉 李来好 潘创 杨贤庆 岑剑伟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1-128,共8页
快速剥壳是虾深加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也是制约虾类加工产业工业化发展的技术难题。文章探讨了虾体壳肉结合特点及虾类剥壳加工现状,并就传统预处理手段及高压处理、酶辅助、超声、微波高新前沿技术在虾壳快速剥离中的研究应用及可行性... 快速剥壳是虾深加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也是制约虾类加工产业工业化发展的技术难题。文章探讨了虾体壳肉结合特点及虾类剥壳加工现状,并就传统预处理手段及高压处理、酶辅助、超声、微波高新前沿技术在虾壳快速剥离中的研究应用及可行性进行分析论述,展望未来虾类剥壳产业的发展趋势,为解决虾剥壳的瓶颈问题、提升虾机械加工产业的技术水平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类 剥壳 预处理 壳肉结合
下载PDF
发热包传热效果及其对冻干鱼肉复水品质的影响
16
作者 郝淑贤 韦丽娜 +6 位作者 魏涯 黄卉 相欢 赵永强 岑剑伟 王迪 李来好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9-146,共8页
【目的】探究发热包传热影响因素及其对冻干鱼肉复水品质的影响,为罗非鱼自热产品开发与推广提供参考。【方法】研究热源质量(70、80、90和120 g)、激活剂用量(发热包质量的2.0倍、2.5倍、3.0倍和3.5倍)、内胆材质[聚丙烯(PP)和铝]和环... 【目的】探究发热包传热影响因素及其对冻干鱼肉复水品质的影响,为罗非鱼自热产品开发与推广提供参考。【方法】研究热源质量(70、80、90和120 g)、激活剂用量(发热包质量的2.0倍、2.5倍、3.0倍和3.5倍)、内胆材质[聚丙烯(PP)和铝]和环境温度(6、17和25℃)对发热包传热效果的影响,分析自热过程鱼肉复水品质的变化。【结果】随热源质量增加,传热效果显著提高(P <0.05),持续保温效果增强;激活剂用量为发热包质量的3.0~3.5倍时,传热效果较好。热源放热量、吸热量与热源质量、环境温度呈正相关。发热包质量为90 g,激活剂用量为发热包质量的3.0倍时,25℃条件下反应初期水合反应剧烈,反应使发热包体积胀大2倍以上,释放大量热能,促进干制鱼肉快速复热复水。内胆材质对产品传热影响差异不显著(P> 0.05)。10~15 min鱼块内部基本复水,鱼肉中心温度达到90℃以上,复水后鱼肉硬度约为70 g,弹性和咀嚼性影响不显著。【结论】热源质量高于90 g,激活剂用量3.0~3.5倍,铝和PP材质,6℃以上的环境温度均可满足发热要求,此条件下,10~15 min复热时间冻干鱼肉品质较好,符合自热产品速食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包 传热效果 冻干鱼肉 质构
下载PDF
基于共混和层层自组装方法协同交联剂对琼胶/海藻酸钠复合膜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牌 杨少玲 +7 位作者 戚勃 杨贤庆 李春生 王迪 赵永强 李来好 胡晓 陈胜军 《食品与发酵工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9-97,共9页
以琼胶和海藻酸钠为成膜基质,通过共混和层层自组装两种方法制备了琼胶/海藻酸钠共混膜和双层膜,并引入交联剂柠檬酸和阿魏酸,通过测定复合膜的机械强度、耐水性、热稳定性、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mete... 以琼胶和海藻酸钠为成膜基质,通过共混和层层自组装两种方法制备了琼胶/海藻酸钠共混膜和双层膜,并引入交联剂柠檬酸和阿魏酸,通过测定复合膜的机械强度、耐水性、热稳定性、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meter,FT-IR)和微观结构等指标,探究了不同制膜方式结合交联剂对复合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共混膜相比,双层膜表现出更优异的机械性能和耐水性,添加交联剂后,膜的水蒸气透过率(P<0.05)显著降低,拉伸强度、热稳定性和不透明度提高。其中柠檬酸交联的双层膜综合性能最佳,即拉伸强度51.57 MPa,断裂伸长率26.02%,水溶性24.42%,溶胀率101.67%。FT-IR分析表明柠檬酸通过与琼胶和海藻酸钠发生酯化反应形成CO进行共价交联,而阿魏酸通过与成膜基质形成氢键进行非共价交联。扫描电镜分析表明琼胶和海藻酸钠的相容性良好,各膜表面均平整、光滑,而添加交联剂后,膜截面褶皱减少,膜结构更加紧密。由此表明,层层自组装技术和交联剂的结合使用可以制备出综合性能更好的复合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琼胶 海藻酸钠 层层自组装 交联剂
下载PDF
乌鳢不同部位肌肉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1
18
作者 路美明 相欢 +3 位作者 陈胜军 胡晓 薛勇 黄卉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4年第7期61-68,共8页
目的:比较乌鳢不同部位肌肉营养成分,为乌鳢肌肉的营养成分分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国家标准检测方法,分别测定乌鳢前部背肉、中部背肉、尾肉、腹肉四部分的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和脂肪酸的含量。结果:在四部分肌肉中,水分、灰分、... 目的:比较乌鳢不同部位肌肉营养成分,为乌鳢肌肉的营养成分分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国家标准检测方法,分别测定乌鳢前部背肉、中部背肉、尾肉、腹肉四部分的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和脂肪酸的含量。结果:在四部分肌肉中,水分、灰分、粗蛋白含量最高的部位分别是中部背肉、腹肉、尾肉,腹肉的脂肪含量最高,四个部位常规的营养成分测定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每部分肌肉中均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谷氨酸含量最高,半胱氨酸含量最低,必需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百分比在32.23%~35.41%和41.10%~44.17%之间;腹肉的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均最高。结论:对乌鳢肌肉分部位进行检测,可为淡水鱼营养成分分析提供一个新思路,为人群食用乌鳢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鳢 不同部位肌肉 肌肉营养成分 评价
下载PDF
植物乳植杆菌通过抑制蛋白水解改善罗非鱼发酵鱼糜凝胶强度
19
作者 崔巧燕 李来好 +4 位作者 陈天玉 陈胜军 黄卉 赵永强 李春生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0,共10页
利用微生物发酵能有效改善淡水鱼鱼糜的凝胶强度。罗非鱼鱼糜的凝胶强度低且在加工过程中易出现凝胶劣化。为开发高品质的罗非鱼发酵鱼糜制品,以植物乳植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为发酵菌株,探究了加菌发酵对罗非鱼发酵鱼... 利用微生物发酵能有效改善淡水鱼鱼糜的凝胶强度。罗非鱼鱼糜的凝胶强度低且在加工过程中易出现凝胶劣化。为开发高品质的罗非鱼发酵鱼糜制品,以植物乳植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为发酵菌株,探究了加菌发酵对罗非鱼发酵鱼糜凝胶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加菌发酵能够显著改善罗非鱼发酵鱼糜的凝胶强度,降低大部分游离氨基酸以及总氨基酸的含量。采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加菌发酵对罗非鱼发酵鱼糜中微生物菌群的影响,结果显示,加菌发酵鱼糜中乳植杆菌属一直为优势菌属,到发酵末期增至63.71%,而其他腐败微生物菌属的丰度显著下降,同时菌落总数明显低于自然发酵鱼糜。构建了不同发酵时期的相关性网络图,结果表明在整个发酵期凝胶强度与菌落总数和总氨基酸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仅乳植杆菌属与菌落总数和总氨基酸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而与凝胶强度呈显著正相关。研究表明,植物乳植杆菌可以通过抑制腐败微生物的生长以及对蛋白质的水解作用来改善罗非鱼发酵鱼糜的凝胶强度。植物乳植杆菌可以作为专用发酵剂开发高品质罗非鱼鱼糜发酵制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 发酵鱼糜 植物乳植杆菌 凝胶强度 相关性网络图
下载PDF
挂浆对罗非鱼片预制菜品质提升及蛋白质稳定性的影响
20
作者 吴青青 黄卉 +5 位作者 郝淑贤 岑剑伟 魏涯 相欢 胡晓 赵永强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23,共13页
以罗非鱼(Oreochromis mossambicus)鱼片为原料的酸菜鱼产品是水产类预制菜的主要品种之一。为提升鱼片在复热时的质构稳定性,探讨了挂浆对鱼片品质和鱼肉蛋白稳定性的影响。通过添加淀粉、蛋清粉、花生油降低鱼片在复热过程中的蒸煮损... 以罗非鱼(Oreochromis mossambicus)鱼片为原料的酸菜鱼产品是水产类预制菜的主要品种之一。为提升鱼片在复热时的质构稳定性,探讨了挂浆对鱼片品质和鱼肉蛋白稳定性的影响。通过添加淀粉、蛋清粉、花生油降低鱼片在复热过程中的蒸煮损失率,提升鱼片的质构特性,优化3类物质的添加量和工艺,以解决鱼片类预制菜在复热过程中易破碎的问题。结果表明,添加淀粉、蛋清粉和花生油均能抑制罗非鱼片的水分流失,降低蒸煮损失,提升质构特性,同时对汤汁浑浊度的影响较小。提高罗非鱼片煮制品质稳定性的最佳挂浆工艺为:淀粉添加量4.4%、蛋清粉添加量3.6%、花生油添加量1.4%、腌制时间13 min。鱼片在此条件下的综合得分(16.16±0.53)接近于预测值(16.70),说明工艺稳定可靠。与未挂浆鱼片相比,优化条件下鱼片煮制的质构硬度提高了74.2%,汤汁浑浊度降低了42.7%,蛋白质的α-螺旋和β-转角结构相对含量更多,结构更稳定,肌纤维间连接的紧密性更好,食用品质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片 挂浆 响应面 质构 汤汁浑浊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