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0篇文章
< 1 2 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习近平给中国海洋大学全体师生的回信”学习笔谈
1
作者 刘惠荣 董跃 +2 位作者 李晟 王刚 孙恩慧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5-17,共13页
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海洋大学全体师生回信,为学校未来发展指明了新的历史方位,明确了使命任务。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为引领,学校全体师生应当抓住机遇,把握全球海洋治理前沿领域新兴问题,发挥涉海学科优秀人才集聚和协同创新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海洋大学全体师生回信,为学校未来发展指明了新的历史方位,明确了使命任务。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为引领,学校全体师生应当抓住机遇,把握全球海洋治理前沿领域新兴问题,发挥涉海学科优秀人才集聚和协同创新优势,开展系统的有组织科研。以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学校文科科研攻关必须坚持以文理交叉带动研究范式的升级,以有组织科研实现研究模式的优化。以科技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学校法学研究应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根本遵循,着力法学新兴学科发展与学科交叉融合,为我国法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以回信期望为指导,学校公共管理学科的建设应聚焦海洋,以具有海洋特色的公共管理教育体系与聚焦海洋特色的公共管理科研双轮驱动,构建“海洋—教育—科研”三位一体的海洋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以加强原创性、引领性海洋科技攻关为具体目标,运用系统思维明确其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推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协同驱动,促进不同科技体系的交叉融合,建设激发创新活力的社会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海洋治理 新文科 交叉学科 自主知识体系 系统思维
下载PDF
中国海洋塑料污染防治的法律困境与纾解
2
作者 梅宏 王敏 《生态文明新时代》 2024年第3期34-40,共7页
陆地活动与海上活动产生的大量塑料废弃物进入海洋,超过海洋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造成海洋塑料污染,对海洋环境产生危害。防治海洋塑料污染的法律规范之间存在冲突,法律规范难以落实,海洋塑料污染防治主体的责任不明确。为经解困境,应当... 陆地活动与海上活动产生的大量塑料废弃物进入海洋,超过海洋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造成海洋塑料污染,对海洋环境产生危害。防治海洋塑料污染的法律规范之间存在冲突,法律规范难以落实,海洋塑料污染防治主体的责任不明确。为经解困境,应当统筹防治陆地活动和海上活动产生的塑料污染、实行塑料制品“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明确海洋塑料污染防治主体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塑料污染 生产者责任延伸 多元共治
下载PDF
中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制的历史发展与未来展望 被引量:12
3
作者 马英杰 赵敬如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3期61-67,共7页
海洋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第二空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陆地资源的日趋紧张,人们对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步伐逐渐加快,海洋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各个沿海国家都不断加强海洋立法对海洋环境进行保护。我国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就开始了... 海洋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第二空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陆地资源的日趋紧张,人们对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步伐逐渐加快,海洋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各个沿海国家都不断加强海洋立法对海洋环境进行保护。我国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就开始了海洋环境保护的相关立法工作,现在已经建立起了相对完善的海洋环境保护法律体系。本文对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制的历史发展进行了简单介绍,并结合目前的提倡生态文明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优化海洋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等重要理论,对如何继续完善和发展我国的海洋环境保护法制建设做出新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环境保护法 生态文明 人类命运共同体 防灾减灾
下载PDF
论海洋自然保护地分类分区管控的中国方案
4
作者 梅宏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40-53,共14页
海洋自然保护地分类分区管控既有空间规划的自然科学依据,又有区域治理的社会科学依据,且与精细化建设之间具有手段与目的的关系。分类施策、分区治理,精细化建设,是我国海洋自然保护地分类分区管控的改革方向。海洋自然保护地分类分区... 海洋自然保护地分类分区管控既有空间规划的自然科学依据,又有区域治理的社会科学依据,且与精细化建设之间具有手段与目的的关系。分类施策、分区治理,精细化建设,是我国海洋自然保护地分类分区管控的改革方向。海洋自然保护地分类分区管控以新型海洋自然保护区制度、海洋公园制度接替海洋特别保护区制度,与国土空间规划制度、生态保护红线制度等衔接,并将生态功能保护区作为我国新时代自然保护地体系中的类型之一。分类分区管控基于陆海统筹战略提出分区差异化管控、精细化建设的中国方案,并通过完善立法保障其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自然保护地 分类分区管控 国土空间规划 生态功能保护区 中国方案
下载PDF
论中国海洋渔业水域的法律性质和经营方式
5
作者 胡增祥 尹里青 马英杰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14-16,共3页
海洋渔业水域是从事养殖业和捕捞业 ,养护和开发利用渔业资源的法定水域 ,是我国实现渔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领域和物质基础。研究我国海洋渔业水域的法律性质和经营方式 ,对总结渔业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 ,探索新形势下渔业发展... 海洋渔业水域是从事养殖业和捕捞业 ,养护和开发利用渔业资源的法定水域 ,是我国实现渔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领域和物质基础。研究我国海洋渔业水域的法律性质和经营方式 ,对总结渔业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 ,探索新形势下渔业发展新思路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海洋渔业水域 经营机制 《渔业法》 渔业税收制度
下载PDF
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海洋渔业争端案例分析、 制度检视及中国因应
6
作者 王传良 艾汇钰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20,共9页
气候变化导致国家之间海洋渔业资源分配、捕捞、管制等争端日益加剧和复杂,《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天然的妥协性使其难以应对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各种海洋渔业争端,亟需进一步完善当前的海洋渔业争端解决制度。中国积极参与适应和解决气候变... 气候变化导致国家之间海洋渔业资源分配、捕捞、管制等争端日益加剧和复杂,《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天然的妥协性使其难以应对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各种海洋渔业争端,亟需进一步完善当前的海洋渔业争端解决制度。中国积极参与适应和解决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海洋渔业争端,对推动全球渔业治理、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渔业争端解决制度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下载PDF
蓝与绿:中国海洋强国建设的底色 被引量:2
7
作者 崔野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20年第8期3-6,共4页
为加深对海洋强国战略的理解和把握,文章分析其深层的逻辑理路及其暗含的发展思路。研究结果表明: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下,我国的海洋强国建设在实践中逐步形成2条清晰的主线,即以蓝色为代表的和平、开放之路以及以绿色为代表的生态、可... 为加深对海洋强国战略的理解和把握,文章分析其深层的逻辑理路及其暗含的发展思路。研究结果表明: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下,我国的海洋强国建设在实践中逐步形成2条清晰的主线,即以蓝色为代表的和平、开放之路以及以绿色为代表的生态、可持续之路;蓝色和绿色成为我国海洋强国建设的鲜明底色,二者不是相互孤立或割裂的,而是相辅相成和互为依托的;在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进程中,必须实现蓝色与绿色的深度融合,合理统筹海洋与陆地、发展与保护、当下与长远以及国际与国内4组重要关系,方能助推海洋强国建设行稳致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强国 全球海洋治理 生态文明 可持续发展 国际合作
下载PDF
中国海洋高等教育之源流述略——基于20世纪上半叶海洋学科产生的考察
8
作者 马丹彤 马勇 《山东高等教育》 2023年第4期85-92,共8页
中国海洋高等教育已有近百年的发展史,其源起有三源与三线,即20世纪上半叶国立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前身)之源与线、厦门大学之源与线和复旦大学之源与线,首次梳理了复旦大学之源与线。“三源与三线”的形成凸显了在民国时期一批教育... 中国海洋高等教育已有近百年的发展史,其源起有三源与三线,即20世纪上半叶国立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前身)之源与线、厦门大学之源与线和复旦大学之源与线,首次梳理了复旦大学之源与线。“三源与三线”的形成凸显了在民国时期一批教育家与海洋科学家推动建设的主导作用。随着新中国的建立,1949-1952年海洋高等教育出现三源合流与三线归一的流向与归并,具体线索与路径有复旦大学海洋学组的学生与厦门大学海洋系的师生流向与合并到山东大学线路上,特别是复旦大学学生的流向与流动则开启了我国“院系调整”的先河,致使“三线归一”的“一”的学科特征更为显著,并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至今我国海洋高等教育实现了由“一”到多的发展与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高等教育 海洋学科专业教育 三源合流 三线归一 发展
下载PDF
中国海岛自然保护区法律制度初探 被引量:9
9
作者 郭院 吴莉婧 谢新英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14-18,共5页
海岛及其周围的海域构成一个完整的海洋生态系统。海岛地形、岸滩、植被以及海岛周围的海洋生态环境,是人类与自然保持和谐的产物。海岛自然保护区是海岛典型自然生态系统区域,对海岛可持续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对海岛自然保护... 海岛及其周围的海域构成一个完整的海洋生态系统。海岛地形、岸滩、植被以及海岛周围的海洋生态环境,是人类与自然保持和谐的产物。海岛自然保护区是海岛典型自然生态系统区域,对海岛可持续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对海岛自然保护区法律制度的研究意义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法律制度 海岛 中国 海洋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环境 自然生态系统 可持续发展 研究意义 地形
下载PDF
关于中国海权发展战略问题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12
10
作者 刘中民 赵成国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6期92-97,共6页
从地缘政治的角度 ,中国一方面要考虑陆地安全环境改善为相对集中力量发展海权提供的战略可能性 ,同时更要从海疆安全面临的压力考虑海权发展的必要性 ;在发展海权与综合国力的关系上 ,不应如何盘算降低本来已经非常低的海军国防投入 ,... 从地缘政治的角度 ,中国一方面要考虑陆地安全环境改善为相对集中力量发展海权提供的战略可能性 ,同时更要从海疆安全面临的压力考虑海权发展的必要性 ;在发展海权与综合国力的关系上 ,不应如何盘算降低本来已经非常低的海军国防投入 ,而是应该寻找思路提高海洋经济的综合国力贡献率 ,进而为海权发展提供动力 ;在海权发展与中国和平崛起的关系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海权 发展战略 地缘政治 综合国力 “和平崛起” 国防投入
下载PDF
试论中国的海洋环境监测制度 被引量:7
11
作者 郭院 朱晓燕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05年第2期55-60,共6页
海洋环境监测是海洋环境保护的“耳目”和“哨兵”;是防止和消除海洋环境污染,减少损害的重要手段;是关系到海洋环境保护事业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本文立足海洋环境监测在海洋环境保护中的地位,系统阐述了中国海洋环境监测制度的概念... 海洋环境监测是海洋环境保护的“耳目”和“哨兵”;是防止和消除海洋环境污染,减少损害的重要手段;是关系到海洋环境保护事业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本文立足海洋环境监测在海洋环境保护中的地位,系统阐述了中国海洋环境监测制度的概念与分类、任务与意义、管理职责与网络体系以及海洋污染的监测等问题,分析了当前我国海洋环境监测所面临的形势,找出了我国海洋环境监测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完善我国海洋环境监测制度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制度 中国 对策建议 管理职责 形势 网络体系 海洋环境监测 海洋环境保护 海洋污染
下载PDF
全球海洋塑料垃圾治理:进展、困境与中国的参与 被引量:24
12
作者 崔野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79-90,共12页
海洋塑料垃圾问题已成为全球海洋治理中的新兴议题,对这一问题的治理需要坚持科学路径与政策路径相结合。迄今为止,国际社会已在全球、区域和国家层面采取了多项措施,取得了一定进展。这些措施不仅具有现实意义,还可以归纳为多条有益的... 海洋塑料垃圾问题已成为全球海洋治理中的新兴议题,对这一问题的治理需要坚持科学路径与政策路径相结合。迄今为止,国际社会已在全球、区域和国家层面采取了多项措施,取得了一定进展。这些措施不仅具有现实意义,还可以归纳为多条有益的治理经验而推广应用。然而,全球海洋塑料垃圾治理也在认知、科学、政治等维度面临着多重困境。作为全球海洋治理的重要一员,中国应以践行者、推动者和引领者为角色定位,立足自身、强化周边、带动全球,为全球海洋塑料垃圾治理作出更大贡献,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塑料垃圾 进展 经验 困境 中国参与
下载PDF
设立南极海洋保护区的法律困境与出路:兼谈中国的应对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惠荣 齐雪薇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21年第4期58-68,共11页
为促进中国对南极事务的深入参与以及贯彻落实海洋强国战略,文章概述现有两大南极海洋保护区设立谈判与制度建设中的各项法律争议,分析设立南极海洋保护区的法律困境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突破路径以及中国参与设立南极海洋保护区的对策... 为促进中国对南极事务的深入参与以及贯彻落实海洋强国战略,文章概述现有两大南极海洋保护区设立谈判与制度建设中的各项法律争议,分析设立南极海洋保护区的法律困境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突破路径以及中国参与设立南极海洋保护区的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法律依据的不足、科学证据的匮乏、具体规章制度的短缺以及对《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公约》第二条权威解释的欠缺是设立南极海洋保护区所面临的主要法律困境,而导致以上困境出现的关键因素涉及政治立场、经济利益、国际法理论和全球公海保护区实践;进一步深化国家管辖范围外区域海洋生物多样性国际协定与南极治理机制的协调适用以及全方位促进南极海洋保护区养护措施的实施和完善是突破困境的核心策略;中国作为《南极条约》协商国,应积极推动国内南极立法、加强南极海洋生态环境等领域的科学研究以及鼓励国内非政府组织加入设立南极海洋保护区的国际议程,积极参与讨论并明确表达立场与主张,进一步融入南极治理的非政府联盟,提高中国在南极海洋保护区设立中的国际话语权,更好地维护国家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海洋保护区 法律困境 全球海洋治理 南极事务 海洋生物资源
下载PDF
中国海权发展战略问题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中民 《外交学院学报》 CSSCI 2005年第1期69-74,共6页
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看,中国一方面要考虑陆地安全环境改善为相对集中力量发展海权提供的战略可能性,同时更要从海疆安全面临的压力考虑海权发展的必要性;在发展海权与综合国力的关系上,不应如何盘算降低本来已经非常低的海军国防投入,而... 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看,中国一方面要考虑陆地安全环境改善为相对集中力量发展海权提供的战略可能性,同时更要从海疆安全面临的压力考虑海权发展的必要性;在发展海权与综合国力的关系上,不应如何盘算降低本来已经非常低的海军国防投入,而是应该寻找思路提高海洋经济的综合国力贡献率,进而为海权发展提供动力;在海权发展与中国和平发展的关系上,中国海权的发展并不构成导致冲突并阻碍中国和平发展的结构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海权发展战略 地缘政治 综合国力 和平崛起
下载PDF
对比研究中国和美国的海洋灾害预报机制和管理体制 被引量:7
15
作者 姜国建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06年第6期30-34,共5页
通过对比研究中美海洋灾害预报机制和管理体制,表明在中国很有必要建立海洋环境监测预报的专业化、国际化机制和法制化管理体制,并建议对赤潮预报实行专项监控和预警,明确限定各涉海部门海洋监测预报的职责,监测预报的信息共享由国家海... 通过对比研究中美海洋灾害预报机制和管理体制,表明在中国很有必要建立海洋环境监测预报的专业化、国际化机制和法制化管理体制,并建议对赤潮预报实行专项监控和预警,明确限定各涉海部门海洋监测预报的职责,监测预报的信息共享由国家海洋局进行管理与协调、各涉海部门所进行的海洋环境监测和预报的内容和范围进行准确的界定并实行分级分类的标准化监测和预报、积极参与海洋环境监测预报国际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灾害 预报 管理体制
下载PDF
澄清中国海权发展战略的三大思想分歧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中民 王晓娟 《学习月刊》 2005年第9期32-33,50,共3页
关键词 中国海权 南海问题 海权战略 海军力量 台湾 南中国海 钓鱼岛问题 地缘政治
下载PDF
我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新进展——2003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学术综述
17
作者 田其云 张锋 周晨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6期75-79,共5页
2003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主要围绕环境资源法基本理论、水权交易、环境纠纷与环境诉讼、流域管理与流域立法、新《水法》与水资源管理等方面内容展开了深入的学术研讨,取得了一批学术成果,这些成果丰富了我国环境资源法学理... 2003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主要围绕环境资源法基本理论、水权交易、环境纠纷与环境诉讼、流域管理与流域立法、新《水法》与水资源管理等方面内容展开了深入的学术研讨,取得了一批学术成果,这些成果丰富了我国环境资源法学理论研究,反映了当前国内该领域学术研究的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权 水权交易 环境诉讼 流域管理 <水法>
下载PDF
论中国海岛立法的必要性
18
作者 薛桂芳 马英杰 胡增祥 《中国海洋法学评论(中英文版)》 2005年第2期73-79,共7页
中国海岛众多,应当制定一部海岛法。制定海岛法是国家对其所属海岛行使主权的体现。通过制定海岛法,明确所属海岛的法律性质和地位,全面规定所属海岛的法律问题,这有利于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有利于维护国家的海防安全,有利于... 中国海岛众多,应当制定一部海岛法。制定海岛法是国家对其所属海岛行使主权的体现。通过制定海岛法,明确所属海岛的法律性质和地位,全面规定所属海岛的法律问题,这有利于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有利于维护国家的海防安全,有利于加强海岛管理,有利于合理开发利用海岛资源,实现海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相衔接,有利于发挥海岛在海域划界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岛 立法 必要性
下载PDF
人工智能发展对北极安全态势的影响和中国参与
19
作者 董跃 盛健宁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4-26,共13页
北极安全态势紧张程度日益加剧,具体表现为军事对抗的趋势升级,航道、科研、能源利用等低政治议题“泛安全化”。人工智能技术在北极这一“战略新疆域”发挥的作用也日益凸显,北极圈内国家使用人工智能、无人舰艇、飞行器和其他新兴技术... 北极安全态势紧张程度日益加剧,具体表现为军事对抗的趋势升级,航道、科研、能源利用等低政治议题“泛安全化”。人工智能技术在北极这一“战略新疆域”发挥的作用也日益凸显,北极圈内国家使用人工智能、无人舰艇、飞行器和其他新兴技术,实施了更加有效的北极安全战略的同时,也引发了与人工智能有关的新兴道德和法律问题。中国作为“北极事务的重要利益攸关方”,准确识别人工智能对北极安全态势的影响,出台相应的北极人工智能战略规划,将对中国深度参与北极事务并提升北极治理能力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北极安全 机遇和挑战 数据管理
下载PDF
欧盟特定公共数据再利用制度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20
作者 贺鉴 杨常雨 王宇函 《法国研究》 2024年第3期3-21,共19页
公共数据蕴含着巨大的价值,如何在保护数据的同时促进数据充分流动是数据治理的重要议题。欧盟《数据治理法》通过增设特定公共数据再利用机制,并设定相应安全保障与风险防范义务,确保在安全环境之下再次利用个人数据、商业机密数据,进... 公共数据蕴含着巨大的价值,如何在保护数据的同时促进数据充分流动是数据治理的重要议题。欧盟《数据治理法》通过增设特定公共数据再利用机制,并设定相应安全保障与风险防范义务,确保在安全环境之下再次利用个人数据、商业机密数据,进一步拓宽了公共数据的开放范围,对中国数据治理具有借鉴意义。目前,中国公共数据开放与利用制度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应着重以社会价值实现为出发点,拓宽公共数据再利用范围,可考虑以申请方式在特定条件下开放个人数据、商业机密数据,并通过使用政府数据开放许可协议、架构数据技术规则、构建监督管理制度与法律责任制度等方法,控制数据利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数据安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盟《数据治理法》 公共数据开放 公共数据再利用 数据治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