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相页岩油地层岩相组合类型划分及其油气勘探意义——以博兴洼陷沙河街组为例 被引量:9
1
作者 林中凯 张少龙 +5 位作者 李传华 王敏 闫建平 蔡进功 耿斌 胡钦红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23年第1期39-51,共13页
为实现陆相富有机质页岩油储层高效开发,以东营凹陷博兴洼陷沙三下—沙四上纯上亚段湖相页岩为研究对象,利用岩石薄片、全岩衍射以及主微量元素等多种地质资料,在厘清岩相类型和沉积古环境演化阶段及二者耦合关系的基础上,划分出8种岩... 为实现陆相富有机质页岩油储层高效开发,以东营凹陷博兴洼陷沙三下—沙四上纯上亚段湖相页岩为研究对象,利用岩石薄片、全岩衍射以及主微量元素等多种地质资料,在厘清岩相类型和沉积古环境演化阶段及二者耦合关系的基础上,划分出8种岩相组合类型,并基于不同组合类型页岩油甜点评价参数对比分析,确定了优势组合类型及其平面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博兴洼陷沙三下—沙四上纯上亚段主要发育富有机质纹层状泥质灰岩和灰质泥岩、富有机质层状泥质灰岩和灰质泥岩以及含有机质块状泥质灰岩和灰质泥岩6种岩相类型;(2)沙四上纯上至沙三下地层,沉积古环境整体上呈现出古气候由干旱到湿润、古氧化还原性变化不大、古盐度由高到低、古物源由少到多的变化特征,显示出8个演化阶段,对应8种岩相组合类型;(3)岩相组合F和D分别为沙三下和沙四上纯上亚段有利岩相组合类型,整体产能高且与当前生产实践吻合性较好;平面上,前者主要分布在F159-F156-F160井区,后者主要FYP1-F116-F119和F156-F159-F161井区,为博兴洼陷页岩油富集高产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相页岩油 沉积古环境 岩相组合类型 平面分布 博兴洼陷
下载PDF
中国东部陆相断陷盆地成熟探区油气勘探新领域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刘震 朱茂林 +3 位作者 李晋 刘惠民 王晓文 刘俊榜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71-893,共23页
经过50多年勘探开发,中国东部陆相油气田均已进入勘探中后期阶段,受石油地质认识局限性和勘探技术的限制,待发现目标日趋隐蔽,油气勘探难度日益增大。针对中国东部陆相断陷盆地深层低孔渗—致密砂岩储集层评价方法的局限性、深部砂砾岩... 经过50多年勘探开发,中国东部陆相油气田均已进入勘探中后期阶段,受石油地质认识局限性和勘探技术的限制,待发现目标日趋隐蔽,油气勘探难度日益增大。针对中国东部陆相断陷盆地深层低孔渗—致密砂岩储集层评价方法的局限性、深部砂砾岩储集体成因模式问题以及基岩风化壳形成和分布的复杂性问题,作者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和总结,取得以下主要研究进展:(1)基于砂岩储集层物性演化动力学原理,提出了致密砂岩储集层动态评价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指出过去评价较低的深部凹陷带低孔渗—致密砂岩体仍然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2)运用地震地层学方法,通过建立断陷盆地陡坡带斜向大型扇三角洲沉积模式,指出斜向大型扇三角洲砂砾岩是断陷盆地深层有利的储集体,可以作为下一步有利勘探方向;(3)根据基岩风化壳双层结构新模式,结合风化壳储集层改造—破坏—保存机理的动力学新模型,指出断陷盆地中低部位是最有利风化壳储集层发育带,断陷盆地缓坡内带(洼槽区)风化壳是下一步油气勘探的重要新领域。文中提出的上述3大勘探新领域不仅是对断陷盆地油气成藏模式的补充和发展,更重要的是展现出中国东部断陷盆地深层常规和非常规油气勘探领域的巨大潜力,为深化东部成熟盆地油气勘探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陷盆地 致密砂岩 储集层动态评价 扇三角洲 风化壳储集层 勘探新领域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沾化凹陷古近系沙三下亚段旋回地层学分析及地层划分
3
作者 方旭庆 钟骑 +4 位作者 张建国 李军亮 孟涛 姜在兴 赵海波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30,共12页
湖相细粒沉积多具有连续性,能记录和保存显著的天文旋回信号,是进行天文旋回分析的理想地层。通过对渤海湾盆地沾化凹陷重点井沙三下亚段自然伽马数据进行MTM频谱分析和FFT进化谐波分析,建立了“浮动”天文年代标尺,并在单井上进行了天... 湖相细粒沉积多具有连续性,能记录和保存显著的天文旋回信号,是进行天文旋回分析的理想地层。通过对渤海湾盆地沾化凹陷重点井沙三下亚段自然伽马数据进行MTM频谱分析和FFT进化谐波分析,建立了“浮动”天文年代标尺,并在单井上进行了天文旋回地层划分及连井地层对比,为全区搭建了地层格架。研究结果表明:(1)渤海湾盆地沾化凹陷沙三下亚段记录了显著的天文旋回信号,匹配出最优沉积速率为9.0×103cm/Ma;由长偏心率、短偏心率、斜率和岁差周期产生的旋回地层厚度分别为42.3 m,9.0 m,2.4~4.7 m和1.3~1.9 m;(2)沙三下亚段比较稳定的记录了6个长偏心率旋回、25个短偏心率旋回,可将短偏心率曲线作为地层划分依据来进行高精度地层对比。(3)运用天文旋回理论进行岩相发育规律、岩相空间配置关系的预测,可为湖盆沉积中心页岩油气地质“甜点”的精细勘探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相细粒沉积 天文年代标尺 天文旋回 高精度地层对比 长偏心率旋回 短偏心率旋回 沙三下亚段 古近系 沾化凹陷 渤海湾盆地
下载PDF
济阳坳陷常规探明石油地质储量增长规律及未来10年增储趋势
4
作者 李友强 赵乐强 +4 位作者 高磊 尚冰 方旭庆 李继岩 韩丽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5-134,共10页
济阳坳陷常规石油领域一直是胜利油田勘探开发主战场,至今已经历了60余年勘探开发,整体进入成熟勘探阶段,但每年仍具有较大的增储规模,这与传统认为的含油气盆地探明石油地质储量增长趋势不一致。济阳坳陷常规探明石油地质储量增长规律... 济阳坳陷常规石油领域一直是胜利油田勘探开发主战场,至今已经历了60余年勘探开发,整体进入成熟勘探阶段,但每年仍具有较大的增储规模,这与传统认为的含油气盆地探明石油地质储量增长趋势不一致。济阳坳陷常规探明石油地质储量增长规律如何?未来能否继续保持较强的增储态势?其主要的增储领域有哪些?这些事关胜利油田勘探决策的重要问题亟需研究明确。通过梳理济阳坳陷勘探历程,分析其地质特征、资源条件、探井工作量投入、理论技术、资源序列等勘探要素,揭示济阳坳陷常规石油勘探发现规律,运用“帚状”模型预测法、资源探明速率法等方法预测常规探明石油地质储量增长趋势,结合主要增储领域剖析,明确济阳坳陷常规石油未来增储规模及有利方向。结果表明:济阳坳陷复杂的地质特征、较为雄厚的剩余资源基础决定其勘探对象的多样性、勘探过程的曲折性和勘探历史的长期性;在保证相对稳定的探井工作量投入,持续开展勘探理论及关键技术的攻关,保持相对合理的资源序列等条件下,济阳坳陷常规石油仍能保持较长时期的稳定增储;在当前经济技术条件及勘探投入相对保障的情况下,未来10年济阳坳陷仍可贡献常规探明石油地质储量2.5×10^(8)t左右;指出济阳坳陷新近系河道砂岩油藏、沙四段上亚段—沙三段岩性油气藏等成熟领域仍是稳定增储的压舱石,孔店组—沙四段下亚段深层领域是重要的规模增储领域,前古近系潜山领域是富集高产的有利方向。今后,应紧密跟踪非常规与新能源领域的勘探进展,对济阳坳陷常规探明石油地质储量增长规律及增储趋势等研究结果进行不断地完善和修正,以期更符合油田勘探发展态势,指导油田勘探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石油 探明石油地质储量 增长规律 “帚状”模型 增储趋势 增储领域 济阳坳陷
下载PDF
济阳陆相断陷盆地页岩油研究进展
5
作者 李军亮 刘惠民 +10 位作者 王勇 张奎华 周广清 李政 王伟庆 方正伟 张顺 刘鑫金 刘鹏 张子麟 魏晓亮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0-72,共13页
济阳陆相断陷盆地页岩油是现实的资源接替新领域,具有巨大勘探潜力,是胜利油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基础。结合近年来济阳陆相断陷盆地页岩油地质研究与勘探成效,系统梳理了济阳陆相断陷盆地页岩沉积、成储、成烃及页岩油富集理论认识... 济阳陆相断陷盆地页岩油是现实的资源接替新领域,具有巨大勘探潜力,是胜利油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基础。结合近年来济阳陆相断陷盆地页岩油地质研究与勘探成效,系统梳理了济阳陆相断陷盆地页岩沉积、成储、成烃及页岩油富集理论认识、配套增产压裂技术等方面的新进展。研究表明:①提出了基于矿物组成、沉积构造、结晶程度和有机质丰度的“四要素三端元”页岩岩相划分方案,揭示了“四古控相”机制,明确了页岩岩相呈“环带状”有序分布。②集成岩心微纳米CT扫描、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FIB-FESEM、核磁共振冻融、X射线小角散射等页岩多尺度孔缝系统量化表征技术,明确了济阳陆相断陷盆地页岩储集空间孔缝兼顾,以无机孔缝为主,揭示了方解石重结晶、溶蚀作用和伊/蒙混层向伊利石转化作用是最为主要的成储机制,构建了页岩孔缝网络储集模型。③研发了富有机质页岩含油率评价方法,揭示了咸化湖盆富有机质页岩古生产力高、早生、早富特点,初步估算济阳陆相断陷盆地页岩油资源量超过1010t。④纹层/层状页岩岩相成烃、成储时空耦合控制了页岩油富集,表现为“咸化源岩早生、无机孔缝储集、微观源储一体、二元耦合富集”模式。⑤创建了陆相断陷盆地页岩油勘探“四性”“四定”综合评价体系及目标优选流程。⑥研发了适合济阳陆相断陷盆地页岩的“组合缝网压裂”“水平井多级分段”增产压裂技术。结合胜利油田实际情况,确立了“主力洼陷增储上产、富油小洼陷探索新阵地、外围小洼陷落实资源、兼顾优化矿权”的勘探思路,有序推进济阳陆相断陷盆地页岩油规模增储建产,相关成果认识与配套技术对同类油田的页岩油勘探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陷盆地 页岩油 岩相 成储机制 游离油 综合评价体系 组合缝网压裂
下载PDF
东营凹陷北带基岩风化壳储层发育特征及控制因素 被引量:1
6
作者 朱茂林 刘震 +2 位作者 刘惠民 张鹏飞 赵振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4-336,共13页
东营凹陷北带西段王庄潜山油藏的发现,揭示了太古宙基岩储层极大的油气勘探潜力。本文基于露头、岩心、薄片、测井、成像测井、孔渗数据以及试油资料,对东营凹陷北带太古宙基岩风化壳储层发育特征进行了总结,对其主控因素进行了深入探索... 东营凹陷北带西段王庄潜山油藏的发现,揭示了太古宙基岩储层极大的油气勘探潜力。本文基于露头、岩心、薄片、测井、成像测井、孔渗数据以及试油资料,对东营凹陷北带太古宙基岩风化壳储层发育特征进行了总结,对其主控因素进行了深入探索,取得了以下主要认识:(1)太古宙基岩主要为二长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局部发育花岗片麻岩,岩石脆性较强,容易产生裂缝,具备形成优质储层的岩性基础。(2)基岩风化壳储层纵向上可划分为崩解型储层、溶蚀崩解型储层以及残积崩解型储层三类。(3)崩解型储层主要以构造缝、溶蚀缝和节理缝为主,储层物性较差,平均孔隙度为2.2%,平均渗透率为0.25 mD,主要分布在构造高部位;溶蚀崩解型储层表现为明显的双层结构,上覆溶蚀层发育厚度为50~150 m,储层物性好,平均孔隙度为4.7%,平均渗透率为1.3 mD,储集空间以溶蚀孔、溶蚀增强缝为主,下伏的崩解层物性差,储集空间以裂缝为主,主要分布在构造中低部位;残积崩解型储层表现为上薄下厚特点,上覆残积层厚度分布在10~43 m,岩体松散破碎,储集空间以溶蚀孔为主,平均孔隙度为4.5%,平均渗透率为1.7 mD,下伏崩解层致密,块状结构明显,储集空间以各种成因的裂缝为主,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临近构造高部位的缓坡带。(4)基岩风化壳储层物性及分布主要受控于4个因素:富含高脆性矿物含量的岩石影响裂缝的发育程度,构造应力控制裂缝的形成及产状分布,发达的断裂体系加速了基岩风化壳有效储层的形成,古海拔高程最终控制了基岩风化壳储层分布。研究成果对于东营凹陷以及其他断陷盆地基岩风化壳储层评价和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营凹陷 太古宙 基岩 风化壳储层 控制因素
下载PDF
济阳坳陷精细勘探新成果与启示 被引量:16
7
作者 曹忠祥 张宇 +3 位作者 蔡攀 李友强 刘建磊 董月昌 《中国石油勘探》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4-23,共10页
济阳坳陷历经50多年的勘探,整体进入隐蔽油藏勘探阶段。"十二五"期间,面对日趋复杂的勘探对象,勘探工作者围绕高效勘探目标,客观分析资源现状,积极改进地震资料品质,厘清中浅层地质认识瓶颈问题,以基础认识创新引领老区新的突... 济阳坳陷历经50多年的勘探,整体进入隐蔽油藏勘探阶段。"十二五"期间,面对日趋复杂的勘探对象,勘探工作者围绕高效勘探目标,客观分析资源现状,积极改进地震资料品质,厘清中浅层地质认识瓶颈问题,以基础认识创新引领老区新的突破,构建新的地质模型以挖掘成熟区带新的潜力。针对勘探瓶颈地区、盆缘地层油藏、新近系河道砂岩性油藏、深层区块等潜力方向,通过重新构建早期油气运聚模型、多级序地层不整合圈闭模型、河道砂岩油藏描述模型、复杂断裂带构造模型和陡坡砂砾岩评价模型进行精细勘探,发现了青南油田和三合村油田,取得了14个预探重大突破,落实了12个千万吨级规模经济储量阵地。"十二五"勘探实践表明,"成熟"探区不"成熟","经验"突围有"资源",老区仍然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以创新为引领,精细研究,勇于探索,老区仍能大有作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蔽油藏 早期油气运聚 多级序 油藏描述 地质模型 逆时偏移 济阳坳陷
下载PDF
成熟探区勘探综合分析方法探讨——以济阳坳陷为例 被引量:5
8
作者 郭元岭 杜振京 +2 位作者 方旭庆 侯飞 董维武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67-271,共5页
介绍了济阳坳陷开展勘探综合分析的内容和做法。勘探部署方案优化,是通过细分勘探单元、构建勘探模式、明确钻探目的,选准勘探方向,综合风险评价、经济评价、投资规模等因素,提出勘探方案优化建议。勘探工作规律分析,有助于把握勘探工... 介绍了济阳坳陷开展勘探综合分析的内容和做法。勘探部署方案优化,是通过细分勘探单元、构建勘探模式、明确钻探目的,选准勘探方向,综合风险评价、经济评价、投资规模等因素,提出勘探方案优化建议。勘探工作规律分析,有助于把握勘探工作运行特点及工作重点,提升勘探理论技术的适应性,从而提高勘探工作能力。勘探综合分析的目的是构建基础研究和管理决策之间的桥梁,有利于研究人员及时了解宏观动态,突出工作重点,也有利于管理人员全面掌握基础研究中的共性问题,提高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熟探区 油气勘探 综合分析 技术方法 济阳坳陷
下载PDF
济阳坳陷埕岛东部地区断层特征及其与新近系油气富集关系 被引量:7
9
作者 张学才 刘华 +3 位作者 张芷晴 杨贵丽 徐昊清 赵珊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0,共10页
为了揭示济阳坳陷埕岛东部地区断层特征对新近系油气富集差异性的控制作用,以断层类型和断层活动性分析为基础,利用三维地震数据及钻井、测井资料,使用断层活动速率法,重点分析油气成藏期断层活动特征及其与新近系油气富集的关系。研究... 为了揭示济阳坳陷埕岛东部地区断层特征对新近系油气富集差异性的控制作用,以断层类型和断层活动性分析为基础,利用三维地震数据及钻井、测井资料,使用断层活动速率法,重点分析油气成藏期断层活动特征及其与新近系油气富集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埕岛东部地区发育油源Ⅰ型断层、油源Ⅱ型断层和调节断层共3种类型断层;油气主成藏期(明化镇组沉积时期)3种类型断层的活动性存在较大差异,油源Ⅰ型断层活动速率多大于15 m/Ma,油源Ⅱ型断层活动速率为10~15 m/Ma,调节断层活动速率多小于10 m/Ma。研究区油源断层控制了新近系油气的富集程度和空间分布差异,桩海断裂带发育较多活动速率大于10 m/Ma的油源Ⅰ型和Ⅱ型断层,且断-盖配置有利,为典型的断层输导-垂向运移模式,新近系油气富集程度高;而埕岛东部斜坡带油源断层分布少,断层活动性较弱,断层活动速率为10~12 m/Ma,为断层-砂体输导-阶梯式运移模式,新近系油气富集程度低,油气多分布于新近系下伏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活动性 油源断层 油气差异富集 新近系 埕岛地区
下载PDF
陆相断陷盆地陡坡带早期大型斜向扇三角洲的发现及其勘探潜力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震 李晋 +5 位作者 刘惠民 王晓文 卢朝进 任梦怡 钱亮亮 王春颖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65-283,共19页
现今我国东部断陷盆地油气勘探已达到较高的程度,目的层系逐渐向深部转移,是东部断陷盆地下一步主要勘探方向之一。断陷湖盆陡坡带早期发育短轴物源形成的垂直于边界断层的近岸水下扇、扇三角洲和湖底扇,但对于陡坡带其他方向的沉积相... 现今我国东部断陷盆地油气勘探已达到较高的程度,目的层系逐渐向深部转移,是东部断陷盆地下一步主要勘探方向之一。断陷湖盆陡坡带早期发育短轴物源形成的垂直于边界断层的近岸水下扇、扇三角洲和湖底扇,但对于陡坡带其他方向的沉积相类型及其勘探潜力研究较少。本文依据断陷湖盆沉积学原理,采用地震地层学方法,对我国东部典型断陷湖盆陡坡带进行解剖,提出断陷盆地非边缘地区陡坡带早期可发育大型长轴物源沉积体的新观点,并讨论了其勘探意义。本次研究取得以下成果:(1)基于地震相组合在南堡凹陷柳赞洼陷、东营凹陷盐18地区和车镇凹陷车西地区均发现大型前积-充填相(透镜相),指出存在三角洲沉积,并进一步利用地震均方根属性认识到存在斜交三角洲的可能性;利用岩芯资料证明了同时存在牵引流和重力流两类流体性质;通过岩性组合、测井和录井数据证实厚层富砾沉积物(斜交于边界断层的三角洲)为扇三角洲,因此综合得出断陷湖盆陡坡带早期发育斜交于边界断层的斜向扇三角洲。(2)斜向扇三角洲与前人发现的短轴的近岸水下扇和扇三角洲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别,主要受盆地在陡坡带断陷早期构造格局和古地貌的控制,并且与垂直边界断层的近岸水下扇或扇三角洲在空间上形成了一种复合沉积模式,这种模式在断陷湖盆早期具有普遍代表性。(3)大型斜向扇三角洲多发育于现今断陷湖盆陡坡带和深洼槽内,并且现今部分探井已经证明斜向扇三角洲砂体具有相对较高的含油性,认为该套含油砂体并不属于近岸水下扇的亚相;此外,斜向扇三角洲具有非常有利的成藏条件,具有巨大的勘探潜力。(4)本次研究成果不仅可以作为断陷湖盆沉积学以及油气成藏模式一个新的进展或者补充,而且丰富了盆内陡坡带储集相类型,指出断陷湖盆陡坡带深层具有巨大的勘探潜力,断陷早期发育的斜向扇三角洲是下一步勘探的重要方向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陷湖盆陡坡带 前积地震相 斜向扇三角洲 勘探潜力
下载PDF
从烃源灶到油气田运移路径上的圈闭评价——以济阳坳陷为例 被引量:9
11
作者 宋明水 徐春华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8,共8页
济阳坳陷已整体进入中、高勘探程度阶段,发现的油藏基本呈多个环带状分布。在油气从烃源灶向已发现油气田的运移路径上还存在大量的储量空白区,这些空白区内尚未发现的岩性、构造-岩性、地层不整合等圈闭可以捕获油气并聚集成藏。通过... 济阳坳陷已整体进入中、高勘探程度阶段,发现的油藏基本呈多个环带状分布。在油气从烃源灶向已发现油气田的运移路径上还存在大量的储量空白区,这些空白区内尚未发现的岩性、构造-岩性、地层不整合等圈闭可以捕获油气并聚集成藏。通过对孤东-红柳油田构造鞍部新近系馆陶组岩性圈闭勘探历程分析,简述油气运移路径上圈闭勘探的启示及研究思路的形成过程。以惠民凹陷临南烃源灶与曲堤油田之间江家店油田周缘构造圈闭的研究过程为例,介绍了主要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开展油源对比,搭建烃源灶与油气田之间的桥梁;开展油气藏剖析,明确勘探目的层系;开展沉积环境研究,推断可能的输导层和圈闭类型;开展圈闭的有效性识别与评价,明确勘探目标。"从烃源灶到油气田运移路径上的圈闭评价"研究思路及方法的总结与提出,对今后一段时期内的油气精细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移路径 圈闭评价 油源对比 沉积体系 济阳坳陷
下载PDF
川南五峰组龙马溪组低阻页岩特征分析及启示
12
作者 黄莉莎 闫建平 +2 位作者 胡兴中 郑马嘉 钟光海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40,共15页
川南长宁和泸州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储层存在低电阻率异常现象,且不同区域低电阻率井产气差异较大,利用物性、地球化学、X衍射、薄片、含气量、生产测试及测井曲线等资料,研究了低电阻率不同类型的特征、成因因素及其对含气性的影... 川南长宁和泸州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储层存在低电阻率异常现象,且不同区域低电阻率井产气差异较大,利用物性、地球化学、X衍射、薄片、含气量、生产测试及测井曲线等资料,研究了低电阻率不同类型的特征、成因因素及其对含气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电阻率井和正常电阻率井的界限为15Ω·m,次低电阻率井的电阻率主要在10∼100Ω·m;低电阻率井的曲线形态特征主要有“持续下降型”(Rt<5Ω·m)和“先降低再回返增加型”(5∼15Ω·m)两种;低电阻率的成因因素主要包括有机质过成熟导致石墨化、高含水饱和度、高黄铁矿含量和高黏土矿物含量,对不同类型的电阻率降低起到不同程度的作用;“持续下降型”低电阻率井含气性普遍较差,而“先降低再回返增加型”含气性一般较好,向斜构造带底部且埋深较大的位置出现的低电阻率页岩通常为“持续下降型”,含气性和测试产能往往都不高,是低电阻率页岩气风险探勘开发特别需要注意的一种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相页岩 低电阻率 川南地区 五峰组龙马溪组 有机质石墨化
下载PDF
高青地区上石盒子组石英砂岩致密化成因及对油气成藏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少春 赵永福 +1 位作者 任瑞 王亚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3-21,共9页
高青地区二叠系上石盒子组石英砂岩显示出较大的油气勘探潜力,但砂岩致密化程度高,其成因未明确。综合利用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扫描电镜观察、X—衍射和阴极发光等分析测试手段,从沉积作用、成岩作用等方面对上石盒子组石英砂岩的致密... 高青地区二叠系上石盒子组石英砂岩显示出较大的油气勘探潜力,但砂岩致密化程度高,其成因未明确。综合利用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扫描电镜观察、X—衍射和阴极发光等分析测试手段,从沉积作用、成岩作用等方面对上石盒子组石英砂岩的致密化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上石盒子组石英砂岩主要为河床滞留沉积,沉积作用对储层致密化的影响小;强烈的压实作用大量破坏原生孔隙空间,是导致储层致密化的首要因素;石英次生加大作用、黏土矿物胶结作用、方解石胶结作用破坏原有的孔隙空间,加强了其致密化程度;溶蚀作用产生少量次生孔隙,一定程度上减弱了石英砂岩致密化程度。上石盒子组石英砂岩致密化早于油气成藏时间,对油气聚集成藏起阻碍作用。研究成果对指导高青地区上石盒子组油气勘探部署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英砂岩 致密化成因 压实作用 胶结作用 溶蚀作用 上石盒子组 高青地区
下载PDF
顺向断块断层及地层倾角与断层启闭性的关系——以济阳坳陷勘探实践为例 被引量:10
14
作者 徐春华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29-733,共5页
断陷盆地油气勘探实践发现,反向断层控制的断块圈闭成藏概率远高于顺向断层控制的断块圈闭,因此,顺向断层封堵性的研究是其控制的顺向断块圈闭可靠性的关键。通过分析济阳坳陷多口钻于顺向断层控制的顺向断块圈闭的探井失利原因发现,断... 断陷盆地油气勘探实践发现,反向断层控制的断块圈闭成藏概率远高于顺向断层控制的断块圈闭,因此,顺向断层封堵性的研究是其控制的顺向断块圈闭可靠性的关键。通过分析济阳坳陷多口钻于顺向断层控制的顺向断块圈闭的探井失利原因发现,断层、地层的倾角控制了断层的启闭性。根据这些探井所在顺向断块圈闭的断层、地层倾角的统计结果,综合顺向断层封堵性物理模拟实验结果,总结提出在“断层视倾角小于65°、地层视倾角小于20°”这2个条件同时具备时,顺向断层的封堵性相对较好。因此,顺向断层倾角、地层倾角的大小是断块圈闭可靠性评价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重要环节。该结论为断陷盆地顺向断层控制的断块圈闭有效性预测提供了更简单、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向断块 断层倾角 地层倾角 断层封堵性 圈闭可靠性
下载PDF
油气运移过程中的“高速刹车”稠化机理探讨——以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南坡东段为例 被引量:4
15
作者 杜振京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6-131,共6页
油气在运移过程中由于聚集成藏而产生"高速刹车"现象,大分子物质发生阻塞无法通过,而只有小分子物质可以继续运移。王146地区位于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南坡东段构造鞍部,该地区沙河街组四段储层中的原油地面黏度相比低部位的丁... 油气在运移过程中由于聚集成藏而产生"高速刹车"现象,大分子物质发生阻塞无法通过,而只有小分子物质可以继续运移。王146地区位于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南坡东段构造鞍部,该地区沙河街组四段储层中的原油地面黏度相比低部位的丁家屋子构造带和高部位的八面河构造带要高。利用"高速刹车"效应来解释这一现象的出现,并分析了该区超稠油油藏的形成机理;同时,从砂体厚度、地层倾角和地层异常压力变化特征3个方面,探讨了"刹车效应"形成的地质条件,并根据研究区3个构造带原油的主峰碳、∑C21-/∑C22+以及降解程度的差异性,为原油"高速刹车"稠化机理的存在找到了有利的地球化学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刹车”效应 稠油差异性成因 地质地球化学 油气运移 沙河街组 东营凹陷 渤海湾盆地
下载PDF
临南洼陷压力场特征及其与油气分布的关系 被引量:2
16
作者 谷玉田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9-59,共11页
为揭示临南洼陷超压对油气运聚的影响,并明确其对油气富集的控制作用,在建立基于地质块体追踪的静态压力场的基础上,恢复古压力场的动态演化过程,分析超压与油气运聚的关系。结果表明:临南洼陷从隆起带—斜坡带—洼陷带压力场呈现常压... 为揭示临南洼陷超压对油气运聚的影响,并明确其对油气富集的控制作用,在建立基于地质块体追踪的静态压力场的基础上,恢复古压力场的动态演化过程,分析超压与油气运聚的关系。结果表明:临南洼陷从隆起带—斜坡带—洼陷带压力场呈现常压—弱超压—超压的变化规律。其中沙三段超压幅度较大,沙四段上亚段次之。超压演化经历了早期低幅增压(沙一段—东营组沉积时期)、抬升泄压(东营组沉积期末)和后期快速增压(馆陶组沉积时期—第四纪)的演化旋回。现今处于最大超压阶段,超压中心与洼陷沉积中心一致。结合油气运聚条件综合分析,明确了临南洼陷沙三段异常高压控制了油气的生成与运移。馆陶组至明化镇组沉积时期,油势的快速增加极大地控制了油气的运移方向和有利成藏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压 三维压力场 数值模拟 压力演化 临南洼陷
下载PDF
利用显微红外光谱技术表征非均质油气储层裂缝特征——以任丘潜山蓟县系雾迷山组碳酸盐岩储层为例
17
作者 周汉国 郭建春 +3 位作者 李静 刘思萌 彭成乐 侯江朋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926-3930,共5页
油气储层裂缝既是重要的储油空间,又是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因此,裂缝表征非常重要。然而储层岩石具有强烈的非均质性,如何精确表征非均质储层裂缝是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利用显微红外光谱技术可以对矿物分子的光谱曲线进行分析,得到不... 油气储层裂缝既是重要的储油空间,又是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因此,裂缝表征非常重要。然而储层岩石具有强烈的非均质性,如何精确表征非均质储层裂缝是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利用显微红外光谱技术可以对矿物分子的光谱曲线进行分析,得到不同的峰值特征,精确获得岩石介质成分、裂缝的大小、裂缝充填物特性等。以任丘潜山型碳酸盐岩非均质储层为例,基于显微红外光谱技术,通过分析岩心光片显微红外成像光谱图和不同特征区域的光谱曲线,获得了目标样品岩石介质的物化特性和空间分布特征,预测了裂缝可能发育的区域,并分析了裂缝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岩心样品主要介质为白云岩;储层裂缝中含有烃类有机物和盐水包裹体,它们主要赋存于白云岩介质中;裂缝充填物中盐水包裹体所占比例为51.7%,烷烃有机物所占比例为26.0%,裂缝发育从岩心样品左上方区域延伸至右下方区域,表明该延伸区域可能是流体运移的通道;盐水包裹体会阻碍油气的运移,导致裂缝的渗透率降低;实验测得岩石裂缝宽度为1~1.5mm,属于大裂缝,油气可以顺利通过,因此,裂缝的有效性好。研究表明利用显微红外光谱成像技术表征非均质储层裂缝特征是切实可行的,为非均质油气储层精确表征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红外光谱 非均质储层 碳酸盐岩 流体包裹体 裂缝
下载PDF
智能贴片示踪剂装载工具的研制及应用
18
作者 周长林 陆峰 +5 位作者 钟萍萍 敖科 谢俊杰 杨敏 郭璐璐 王艺衡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4-139,共6页
常规水平井分段压裂监测过程中,使用液体示踪剂存在监测周期短、扩散作用较大、影响测试精度等问题,而智能贴片示踪剂是一种固体示踪剂,具有缓释性能,能够满足水平井长期监测(监测周期大于1年)的需求,但国内尚无配套的工具短节用于智能... 常规水平井分段压裂监测过程中,使用液体示踪剂存在监测周期短、扩散作用较大、影响测试精度等问题,而智能贴片示踪剂是一种固体示踪剂,具有缓释性能,能够满足水平井长期监测(监测周期大于1年)的需求,但国内尚无配套的工具短节用于智能贴片示踪剂使用。由此设计了一种智能贴片示踪剂装载工具,该工具主要由锚卡、护罩及连接短节组成,配套生产管柱使用,能实现长期监测的目的。文章介绍了智能贴片示踪剂、装载工具设计及制造,并结合国内首次应用的案例,阐述了装载工具进行产能剖面监测的安装过程及工艺流程。现场应用表明,装载工具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能,可满足智能贴片示踪剂监测需求,填补了国内在该项技术上的空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贴片示踪剂 装载工具 产能剖面 水平井 监测
下载PDF
页岩油油气可动性测井响应特征分析及应用 被引量:8
19
作者 蒋云箭 刘惠民 +1 位作者 柴春艳 辛忠斌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4-52,共9页
页岩油测井评价是目前测井解释的难点之一。从页岩油具有“自生自储”和“生烃高压”的成藏特征,以及地质“甜点”具有异常高压和油气显示活跃等宏观现象出发,深入分析了页岩油地质“甜点”的基本特征,指出油气可动性是页岩油地质“甜... 页岩油测井评价是目前测井解释的难点之一。从页岩油具有“自生自储”和“生烃高压”的成藏特征,以及地质“甜点”具有异常高压和油气显示活跃等宏观现象出发,深入分析了页岩油地质“甜点”的基本特征,指出油气可动性是页岩油地质“甜点”的最重要特征。统计胜利油区数百口页岩油井的钻井、录井、测井和试油等资料,发现地质“甜点”段物性较好、地层高压、油气充注度高,井壁附近更易形成明显而稳定的电阻率低侵特征剖面。由于双侧向测井比感应测井更能有效地表征低侵特征,首次从宏观上确立了页岩油油气可动性与测井曲线之间的响应关系。基于双侧向测井曲线幅度差异特征,提出了应用油气可动性定量评价系数评价页岩油地质“甜点”的方法。应用该方法对多口页岩油井进行了地质“甜点”分级评价,评价结果与岩相分析和试油结果吻合度较高,获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地质“甜点” 油气可动性 双侧向测井 低侵特征
下载PDF
东营北带盐家—永安地区沙四上亚段物源区构造背景及其储层差异性 被引量:2
20
作者 方旭庆 曲希玉 +1 位作者 刘英男 苗长盛 《世界地质》 CAS 2023年第1期80-91,共12页
以东营北带盐家—永安地区沙四上亚段砂砾岩储层为研究对象,应用元素地球化学分析手段,对盐16和盐18物源体系的源区构造背景和原岩属性进行了判别。通过对比分析两个物源体系控制下的储层特征及质量的差异性得出:(1)盐家—永安地区沙四... 以东营北带盐家—永安地区沙四上亚段砂砾岩储层为研究对象,应用元素地球化学分析手段,对盐16和盐18物源体系的源区构造背景和原岩属性进行了判别。通过对比分析两个物源体系控制下的储层特征及质量的差异性得出:(1)盐家—永安地区沙四上亚段的物源区存在活动大陆边缘和大陆岛弧的构造背景,盐18物源体系以活动大陆边缘为主,盐16物源体系以大陆岛弧为主;(2)原岩的物质组成主要来自于上地壳且存在混源特征;(3)相较于盐18物源体系,盐16物源体系控制下的储层成分具有“富长石-贫石英-贫岩屑”的特征,成岩强度具有“弱压实-强溶蚀-中等胶结”的特征,储层物性具有“物性好-含油层厚-次生溶孔发育”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砾岩 物源体系 构造背景 储层特征 东营凹陷 沙四上亚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