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5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塔里木盆地富满油田走滑断裂带通源性评价
1
作者 张艳秋 陈红汉 +3 位作者 王燮培 王彭 苏丹梅 谢舟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87-800,共14页
塔里木盆地走滑断裂带对油气藏形成具有控制作用,走滑断裂带与油源连通性对油气运移、聚集非常重要。基于3D地震资料,运用Riedel剪切离散元模型和完全塑性介质-应力上升函数模型,对塔里木盆地富满油田Ⅱ区块FI 17走滑断裂带油源连通性... 塔里木盆地走滑断裂带对油气藏形成具有控制作用,走滑断裂带与油源连通性对油气运移、聚集非常重要。基于3D地震资料,运用Riedel剪切离散元模型和完全塑性介质-应力上升函数模型,对塔里木盆地富满油田Ⅱ区块FI 17走滑断裂带油源连通性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显示:①FI 17走滑断裂带海西晚期雁列断裂拖曳点深度(h)理论计算值远小于实测值,表明其走滑断裂T张破裂成因,而非R剪切断裂。②FI 17走滑断裂带通源深度平均达9~18 km,表明该断裂能够将其下伏埋深10 km以下的玉尔吐斯组烃源岩生成的油气直接输导至上覆奥陶系断(缝)溶体圈闭中聚集成藏。③FI 17走滑断裂带通源深度(H)自北而南增加,其断控形成油气藏中的原油密度、天然气干燥系数、油气充注期次及各期次贡献度与油源连通性密切相关,表明油源连通性对油气聚集具有控制作用。走滑断裂级别、走向分段性、活动强度和断穿地层不同,控制作用也不同。油源连通性会沿着走向发生显著变化,影响油气垂向输导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源性 古老烃源岩 超深层 走滑断裂 富满油田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塔里木油田典型油气藏水平井开发效果评价 被引量:17
2
作者 朱卫红 周代余 +3 位作者 冯积累 昌伦杰 刘勇 王陶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16-725,共10页
塔里木油田地处边疆和沙漠,地面条件恶劣,97%以上的油气藏埋藏深,一般在3 200-6 100 m,按效益最大化原则采用"稀井高产"开发,水平井因其明显的增产和提高采收率优势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已建立了不同类型油气藏的水平井开采模式,在巨厚... 塔里木油田地处边疆和沙漠,地面条件恶劣,97%以上的油气藏埋藏深,一般在3 200-6 100 m,按效益最大化原则采用"稀井高产"开发,水平井因其明显的增产和提高采收率优势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已建立了不同类型油气藏的水平井开采模式,在巨厚砂岩块状底水油藏、低幅度层状边水油藏、大面积超深低丰度薄层油藏、碳酸盐岩潜山油气藏、凝析气藏等不同油气藏类型中,应用水平井采油、水平井注水、循环注气等方式开发,在新油田产能建设、老油田综合调整中取得显著效益。至2007年12月,塔里木油田已完钻水平井超过260口,占总井数比例近30%,年产油量占全油田的61%,水平井平均单井日产油量是直井的1.73倍,实现了塔里木油田整体高效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油田 水平井 开发模式 典型油气藏 高效开发
下载PDF
塔里木油田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开发特征 被引量:14
3
作者 陈方方 段新国 +2 位作者 袁玉春 李忠权 马小平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06-610,共5页
探讨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的开发动态特征。通过储层研究,储集体主要以溶蚀孔洞、裂缝为主。依据地震反射特征将地震反射类型分为深串、浅串、整体串、片状反射、杂乱反射;结合塔里木油田生产特征及地震反射特征,分析了研究区... 探讨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的开发动态特征。通过储层研究,储集体主要以溶蚀孔洞、裂缝为主。依据地震反射特征将地震反射类型分为深串、浅串、整体串、片状反射、杂乱反射;结合塔里木油田生产特征及地震反射特征,分析了研究区的产液能力特征、产量递减规律、含水变化及出水类型、油藏天然能量。结果表明区块的产能主要来自于深串和整体串,单井衰竭式开采产量递减快不能维持稳产;油井出水类型以缓慢型和台阶型为主,且构造位置对出水特征影响明显,暴性水淹型都处在构造边部位;整体天然能量不充足,少数井具有一定能量与含水分析结果一致。该区生产状况一般,需进一步开展研究完善开发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油田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 递减规律 能量评价
下载PDF
重大科技专项经济效益评价方法浅析——以塔里木盆地某油田勘探开发科技专项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杨俊丰 彭海军 +5 位作者 蒋蓉 符琼芬 彭晓玉 朱长见 张晨阳 刘美容 《石油科技论坛》 2014年第5期14-18,共5页
在油气田勘探开发过程中,越来越注重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发展。因此对重点科技项目,包括科技专项在内,开展经济效益评价,有助于明确科技项目研发目标,促进科技成果向生产应用转化。根据中国石油科技评估中心研发的重大科技专项经济... 在油气田勘探开发过程中,越来越注重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发展。因此对重点科技项目,包括科技专项在内,开展经济效益评价,有助于明确科技项目研发目标,促进科技成果向生产应用转化。根据中国石油科技评估中心研发的重大科技专项经济效益评价方法,以重大科技专项在新疆塔里木盆地某油田勘探开发过程中的应用为实例,介绍了该油田主要应用的新技术及解决的实际问题,讨论了对科技项目进行经济效益评价的理论依据、评价方法及评价结果的应用,并对评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建议,可为科技项目进行经济效益评价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专项 经济效益评价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哈拉哈塘—哈得地区中生界物源转换及沉积充填响应
5
作者 易珍丽 石放 +5 位作者 尹太举 李斌 李猛 刘柳 王铸坤 余烨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6-66,共11页
通过矿物成分分析、砂地比计算、地震属性分析及测井响应特征识别等技术手段,对塔里木盆地哈拉哈塘—哈得地区中生界典型沉积时期的古地貌形态、沉积体系展布、地层及砂体发育特征等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塔里木盆地哈拉哈塘—... 通过矿物成分分析、砂地比计算、地震属性分析及测井响应特征识别等技术手段,对塔里木盆地哈拉哈塘—哈得地区中生界典型沉积时期的古地貌形态、沉积体系展布、地层及砂体发育特征等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塔里木盆地哈拉哈塘—哈得地区三叠系物源主要来自东北部的天山造山带,其ZTR系数由东北部向凹陷中央逐渐增大;侏罗系和白垩系物源主要来自东南部和南部的昆仑山造山带,其ZTR系数由北部、南部向凹陷中央逐渐增大。(2)三叠纪晚期,随着古特提斯洋的增生,研究区北部天山的隆升强度减弱与南部昆仑山的隆升强度增大是此次物源转换的主要原因。(3)三叠纪,研究区的沉降-沉积中心位于南部,主要发育了一套北东—南西向的辫状河三角洲—深水湖泊沉积;侏罗纪和白垩纪,沉降-沉积中心则跃迁到研究区北部,主要发育了一套南东—北西向和南—北向的辫状河三角洲—浅水湖泊沉积。(4)三叠纪,砂体叠置样式的前积方向主要为北东—南西方向;侏罗纪和白垩纪,砂体叠置样式的前积方向主要为南东—北西方向和南—北方向。(5)三叠系岩性油气藏主要发育于研究区西南部,侏罗系和白垩系岩性油气藏主要发育于研究区西北部和北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源转换 沉积充填-叠置样式 地震属性 重矿物ZTR系数 隆升强度 岩性油气藏 中生界 哈拉哈塘—哈得地区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轮南地区三叠系层序格架内沉积相分布及演化规律
6
作者 高登宽 易珍丽 +6 位作者 王铸坤 胡忠贵 石放 刘柳 李斌 杨孔航 李建浪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9-60,共12页
塔里木盆地轮南地区在三叠系碎屑岩基础地质研究方面缺乏系统性认识,存在砂体分布规律认识不清等问题,制约了该区的深化勘探,特别是对潜在岩性油气藏的勘探,开展系统的沉积相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充分利用岩心、测录井、地震资料等,对该... 塔里木盆地轮南地区在三叠系碎屑岩基础地质研究方面缺乏系统性认识,存在砂体分布规律认识不清等问题,制约了该区的深化勘探,特别是对潜在岩性油气藏的勘探,开展系统的沉积相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充分利用岩心、测录井、地震资料等,对该区的层序地层重新进行了厘定,落实了层序格架内沉积相分布及演化规律。结果表明:三叠系划分为SQ1、SQ2、SQ3和SQ4共4个三级层序;在沉积相识别标志研究的基础上,确定该区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相、曲流河三角洲相和湖泊相;SQ1沉积时期发育以泥岩为主的滨浅湖亚相,SQ2沉积时期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SQ3沉积时期发育曲流河三角洲前缘亚相,SQ4‑TST(湖侵体系域)沉积时期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SQ4‑RST(湖退体系域)沉积时期发育以泥岩为主的滨浅湖亚相。SQ1—SQ4沉积相演化依次经历湖泊—辫状河三角洲—曲流河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湖泊相的演化规律。研究成果可以为轮南地区下步岩性油气藏的勘探提供地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 沉积相 沉积演化 塔里木盆地 轮南地区 三叠系
下载PDF
塔里木油田油水井套损规律及对策 被引量:55
7
作者 王陶 杨胜来 +9 位作者 朱卫红 卞万江 刘敏 雷雨 张媛 张劲 赵崴 陈兰 周小平 廖建华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52-361,共10页
基于对塔里木油田套损现状与规律的分析研究,认为造成油田油水井套损的因素主要有6个方面:①套管外存在塑性地层或高渗透地层;②井身结构不合理;③钻井设计水泥返高不够或固井质量不合格;④套管分级箍存在质量问题(主要是新井);⑤套管... 基于对塔里木油田套损现状与规律的分析研究,认为造成油田油水井套损的因素主要有6个方面:①套管外存在塑性地层或高渗透地层;②井身结构不合理;③钻井设计水泥返高不够或固井质量不合格;④套管分级箍存在质量问题(主要是新井);⑤套管腐蚀、作业磨损以及特殊施工对套管造成损坏,使之抗外挤能力下降;⑥开发方式不合理。针对油田套损现状和分布规律,制定多学科协作的套损井综合"防"、"诊"、"治"对策,对于已发生套损的井,采取井下作业坐封打压、工程测井、静温梯度法3种技术综合找漏,找漏结果统计表明,1998—2009年,已有71口油水井发生套损,确认套损点87个。在精确定位套损部位后,择优选取挤水泥、下封隔器、下胀管补贴等措施补漏,对已发生套损的57口井实施了补漏,有46口井恢复了生产,有效率达80.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油田 开发 套损井 套损规律 套损防治 对策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哈得逊油田成藏研究探讨 被引量:24
8
作者 徐汉林 江同文 +2 位作者 顾乔元 牛玉杰 张秋茶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7-21,共5页
塔里木盆地哈得逊油田存在3个相互独立的油藏:石炭系东河砂岩油藏及中泥岩段薄砂层油藏、志留系柯坪塔格组上3亚段油藏。它们的油气来源于同一套烃源岩、具有相同的区域性盖层。多种成藏期次研究方法分析显示它们却具有不同的成藏时期... 塔里木盆地哈得逊油田存在3个相互独立的油藏:石炭系东河砂岩油藏及中泥岩段薄砂层油藏、志留系柯坪塔格组上3亚段油藏。它们的油气来源于同一套烃源岩、具有相同的区域性盖层。多种成藏期次研究方法分析显示它们却具有不同的成藏时期。本文通过油气生排烃期、输导体系、断裂活动期等综合分析显示,它们都形成于海西晚期,但由于晚期的构造活动导致了它们经历了不同程度的油气调整过程,现今东河砂岩和薄砂层油藏的流体包裹体分析得出的结果,其实是古油藏晚期调整后形成的新油藏。提出了成藏研究过程中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1)常规和非常规生标是否适用古老烃源岩;(2)现今常规成藏期次的研究方法如何识别出调整改造后的油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期次 输导体系 断裂活动期 晚期调整和聚集 哈得逊油田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深层缝洞型碳酸盐岩凝析气藏勘探开发关键技术——以塔里木盆地塔中Ⅰ号气田为例 被引量:23
9
作者 杨海军 李世银 +3 位作者 邓兴梁 尹国庆 张承森 杨凤英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3-89,共7页
为了实现深层缝洞型碳酸盐岩凝析气藏的规模、高效开发,以塔里木盆地塔中Ⅰ号气田为例,结合该气田的勘探开发实践,针对该类气藏开发面临的难点问题,总结梳理了以缝洞型储层精细描述、井位优化部署为核心的勘探开发专项技术。研究结果表... 为了实现深层缝洞型碳酸盐岩凝析气藏的规模、高效开发,以塔里木盆地塔中Ⅰ号气田为例,结合该气田的勘探开发实践,针对该类气藏开发面临的难点问题,总结梳理了以缝洞型储层精细描述、井位优化部署为核心的勘探开发专项技术。研究结果表明:(1)缝洞型储集体的空间展布不规则,储层非均质性强且埋藏深导致对储层的精细描述难度大,并且随着凝析气藏开发的持续进行,储层中流体会发生反凝析现象,由于缝洞型储层储集空间类型的复杂性导致凝析油的赋存状态描述难,上述两方面原因的叠加影响使得该类气藏井位优化部署难度大;(2)所形成的以“两宽一高”为核心的三维地震采集技术,使获得的地震资料信噪比、分辨率及成像精度皆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可以识别出常规地震采集技术无法识别的小规模储层;(3)以地震数据为核心的缝洞体雕刻技术可以展示出缝洞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及发育情况,实现了单个缝洞体—缝洞单元—缝洞带的系统性研究,为缝洞型气藏的储量计算和井位部署打下了基础;(4)以成像测井为核心的缝洞体、流体识别技术,可以精准识别深层碳酸盐岩井旁缝洞体与流体,解释结果符合率达到87%;(5)以水平井型为核心的井位优化部署技术可以提高储层钻遇率和钻井成功率,同时,将水平井轨迹部署在缝洞储集体的中下部,可以大幅度提升油气的一次采收率;(6)以地质力学为核心的井轨迹优化设计技术,可以实现水平井的顺利钻进和入靶。结论认为,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为塔中Ⅰ号气田的高效开发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可以为深层缝洞型碳酸盐岩凝析气藏的开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 缝洞型储集层 碳酸盐岩 凝析气藏 气藏高效开发 塔中Ⅰ号气田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隔夹层对巨厚砂岩油藏注气开发的影响——以塔里木盆地东河1油田石炭系油藏为例 被引量:31
10
作者 范坤 朱文卿 +3 位作者 周代余 高树生 邵光强 胡志明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75-481,共7页
塔里木盆地东河1油田石炭系油藏为巨厚砂岩储层,层内发育的隔夹层对注气开采有重要影响,其对注气的封隔能力决定了注气提高采收率是采用分层动用还是整体动用的开发策略。通过隔夹层岩心物性测试和气体突破压力测试实验,再结合数值模拟... 塔里木盆地东河1油田石炭系油藏为巨厚砂岩储层,层内发育的隔夹层对注气开采有重要影响,其对注气的封隔能力决定了注气提高采收率是采用分层动用还是整体动用的开发策略。通过隔夹层岩心物性测试和气体突破压力测试实验,再结合数值模拟计算,研究了注气时隔夹层的封隔能力。实验结果表明:隔夹层渗透率以小于0.01 mD为主,其渗流能力低;干岩心突破压力较低,但一旦被水或油饱和,突破压力大幅度增大,其封隔能力也大幅度增强,岩心的封隔能力则主要受渗透率和隔夹层内流体饱和度的影响。数值计算表明:对渗透率为0.008 mD、厚度为0.2 m的隔夹层,当隔夹层连续时,注气过程中通过隔夹层窜流到临近小层的气窜量不到总注气量的5%,这说明连续隔夹层对注气具有很强的封隔能力;当隔夹层不连续时,隔夹层的展布范围则对其封隔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河油田 隔夹层 突破压力 注气封隔能力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塔里木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缝洞储层的定量地震描述 被引量:30
11
作者 郑多明 李志华 +3 位作者 赵宽志 沈凤 党青宁 高莲花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11年第5期57-62,78,共7页
综合地震数据、地下的测井和钻井资料,对塔里木盆地中—下奥陶系的碳酸盐岩缝洞系统进行三维的空间雕刻和描述。利用地震数据,提取地震几何属性,成像和描述了与岩溶储层相关的地质特征,这些特征包括了岩溶河道、溶洞、平面的圆形或椭圆... 综合地震数据、地下的测井和钻井资料,对塔里木盆地中—下奥陶系的碳酸盐岩缝洞系统进行三维的空间雕刻和描述。利用地震数据,提取地震几何属性,成像和描述了与岩溶储层相关的地质特征,这些特征包括了岩溶河道、溶洞、平面的圆形或椭圆形断裂特征和裂缝通道等。地震相分析可以用于确定主要岩溶特征,如溶洞和裂缝通道的空间分布及其地震几何属性的门限值;构建构造网格模型并使其与地震数据有同样的分辨率,可以有助于准确地模拟岩溶储层的地质特征;对主要岩溶地质特征(溶洞和裂缝通道)的空间连通性进行分析,可以建立缝洞连通体的空间结构模型;通过测井相分析以及通过井的地质资料、成像测井和钻井资料对其标定,可以建立井的储层类型地质模型;通过地震的约束及测井信息,利用建模技术可以描述储层内部的非均质性,如储层类型和孔隙度分布的地质模型;与缝洞连通体的空间结构相结合,可以得到缝洞连通体的储层地质模型。该研究介绍了定量地震描述方法在奥陶系碳酸盐岩缝洞储层中的应用,研究表明,对岩溶储层缝洞系统的定量地震描述,有助于进一步了解缝洞储层的地质成因及其对储层的地质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洞系统 地震几何属性 缝洞连通体 储层类型 孔隙度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石油地质条件与勘探方向 被引量:19
12
作者 赵孟军 曾强 张宝民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2期93-96,共4页
塔里木是一个既富油也富气的盆地,它发育寒武系、中上奥陶统、石炭系和三叠-侏罗系等多套烃源岩,这是油气勘探的基础,也决定了其具有多期成藏的特点。分析认为,由于晚期生成的油气经历的破坏运动较少,对于成藏更具有实际意义;早... 塔里木是一个既富油也富气的盆地,它发育寒武系、中上奥陶统、石炭系和三叠-侏罗系等多套烃源岩,这是油气勘探的基础,也决定了其具有多期成藏的特点。分析认为,由于晚期生成的油气经历的破坏运动较少,对于成藏更具有实际意义;早期形成的油藏有破坏也有保存,油气可以在深部保存的必要条件是高压低热流;盆地中发育的五套储盖组合,为大型、特大型油气藏的形成提供了不可缺少的条件。此外,结合具体地质条件讨论了库车油气系统、塔北地区和塔中地区的油气勘探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地质条件 塔里木盆地 油气勘探 储盖组合 上奥陶统 寒武系 塔中地区 勘探方向 成藏 油藏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晚奥陶世至侏罗纪不整合面分布特征及成因
13
作者 李跨越 能源 +5 位作者 黄少英 段云江 侯筱晓 胡建宁 付永红 姜帅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51-368,共18页
不整合研究对盆地演化、古地貌重建及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受多期构造活动影响,塔里木盆地发育多种不整合。本文通过地震剖面资料分析,研究盆地晚奥陶世—侏罗纪形成的不整合面展布及结构特征,并探讨其动力学机制。研究结果表明:... 不整合研究对盆地演化、古地貌重建及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受多期构造活动影响,塔里木盆地发育多种不整合。本文通过地震剖面资料分析,研究盆地晚奥陶世—侏罗纪形成的不整合面展布及结构特征,并探讨其动力学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塔里木盆地不整合结构类型主要有平行、削截、褶皱、断褶、叠加超覆、单一超覆及异岩不整合;(2)志留系底界发育断褶、褶皱、削截、叠加超覆、单一超覆及平行不整合,呈东西带状分布,在盆地中南部发育大范围角度不整合,阿瓦提–满加尔坳陷中北部发育平行不整合,塔北隆起发育小范围角度不整合;泥盆—石炭系底界主要发育平行、削截、断褶、单一超覆、叠加超覆及异岩不整合,平面分布具有以北部坳陷沉积中心连线为轴近似南北对称特点;三叠系底界不整合由北向南,发育叠加超覆不整合、低角度削截不整合、平行不整合,反映海西晚期盆地北缘南天山洋闭合造山运动;侏罗系底界发育褶皱、叠加超覆、削截及异岩不整合,整体以满加尔–英吉苏凹陷沉积中心连线为轴似对称分布;(3)不整合面分布特征反映出构造运动的差异性、古隆起的迁移及活动性,不整合对盆内油气成藏具有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整合 盆地演化 古地貌 塔里木盆地 古隆起
下载PDF
中国海相油气田勘探实例之十五 塔里木盆地塔中北斜坡鹰山组凝析气田的发现与勘探 被引量:9
14
作者 韩剑发 韩杰 +2 位作者 江杰 张敏 刘炜博 《海相油气地质》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0-78,共9页
塔里木盆地塔中北斜坡中一下奥陶统鹰山组凝析气田发现于2006年.至2010年底探明石油地质储量3.81×10^8t(油当量)。气藏的储层为受层间岩溶缝洞型储集体控制的鹰山组大型准层状优质碳酸盐岩.主力烃源岩为中一下寒武统白云岩和... 塔里木盆地塔中北斜坡中一下奥陶统鹰山组凝析气田发现于2006年.至2010年底探明石油地质储量3.81×10^8t(油当量)。气藏的储层为受层间岩溶缝洞型储集体控制的鹰山组大型准层状优质碳酸盐岩.主力烃源岩为中一下寒武统白云岩和上奥陶统碳酸盐岩及泥灰岩,油气主要分布于奥陶系不整合面之下0~200m范围内。论述了气田的勘探历程、主要地质特征、勘探的技术创新,以及对海相碳酸盐岩凝析气田勘探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奥陶系 鹰山组 凝析气田 油气藏特征 油气勘探史 勘探启示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克拉苏构造带巴什基奇克组地层水化学特征及流体成因 被引量:4
15
作者 朱传庆 徐同 +3 位作者 邱楠生 张海祖 王祥 王冰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50-261,共12页
地层水化学特征及流体成因的分析对油气成藏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的地层水化学特征及流体成因的研究有助于油气藏的勘探开发。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构造特征复杂,地层水化学特征及流体系统缺乏系统研究... 地层水化学特征及流体成因的分析对油气成藏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的地层水化学特征及流体成因的研究有助于油气藏的勘探开发。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构造特征复杂,地层水化学特征及流体系统缺乏系统研究。为了明确克拉苏构造带地层水化学特征及其流体系统,对地层水的溶解性总固体(TDS)、离子比例系数及压力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克拉苏构造带地层水以高TDS的卤水为主(平均值为154.92 g/L),按照苏林分类主要为CaCl_(2)型,按照舒卡列夫分类为Cl-Na型和Cl-Na·Ca型,为典型的沉积埋藏水。地层水的脱硫系数较低(平均值小于1.2)、变质系数较高(平均值大于6),表明地层的封闭性较好,地层水经历了较强的水岩反应。参照地层压力场、岩性特征及地层水特征,将库车凹陷克拉苏构造带划分为第四系—新近系、古近系、白垩系、侏罗系及下伏地层四套流体系统。结合研究区岩性组成、构造演化特征及地层水化学特征分析,明确了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地层水的成因为白垩系原始沉积水与侏罗系烃源岩生烃时排出的有机物转化流体、沉积水及古近系膏盐层高盐度流体的混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水 水文地球化学 流体系统 巴什基奇克组 克拉苏构造带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中寒武统膏盐岩分布及封闭性评价 被引量:2
16
作者 徐振平 陈书平 +5 位作者 罗彩明 杨果 徐世东 胡方杰 娄洪 吕惠贤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4-67,共14页
塔里木盆地中寒武统发育膏盐岩,其分布及封闭性对深层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录井和测井资料、地震资料、测试资料,分析了塔里木盆地中寒武统膏盐岩分布特征,并根据岩石类型(如盐岩、膏岩、含膏岩)、埋藏深度和构造变形强度,对膏盐... 塔里木盆地中寒武统发育膏盐岩,其分布及封闭性对深层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录井和测井资料、地震资料、测试资料,分析了塔里木盆地中寒武统膏盐岩分布特征,并根据岩石类型(如盐岩、膏岩、含膏岩)、埋藏深度和构造变形强度,对膏盐岩盖层品质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塔里木盆地中寒武统膏盐岩沉积序列由盐岩、膏岩、含膏岩、白云岩、石灰岩和泥岩组成,主要分布在塔里木盆地中部地区,盐岩分布范围小,位于中心部位,膏岩分布范围稍大,含膏岩分布范围最大,具有牛眼式沉积特点;北部坳陷中西部、中央隆起中西部大部分地区、西南坳陷西部北斜坡发育好膏盐岩盖层,中央隆起中部部分地区和西南坳陷东部西北构造带北部发育中等膏盐岩盖层,塔北隆起中部和西南坳陷东部西北构造带南部发育差膏盐岩盖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中寒武统 膏盐岩 盖层 评价
下载PDF
博孜9井的发现与塔里木盆地超深层天然气勘探潜力 被引量:50
17
作者 田军 杨海军 +3 位作者 吴超 莫涛 朱文慧 史玲玲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19,共9页
塔里木盆地克拉苏构造带西部的博孜—大北区段为超深、高温、超高压、构造变形强的复杂构造区,油气勘探程度低,近期部署在该区段的一口油气预探井——博孜9井取得了突破,压裂测试获得了高产工业油气流。为了加快该区的油气勘探进程,分... 塔里木盆地克拉苏构造带西部的博孜—大北区段为超深、高温、超高压、构造变形强的复杂构造区,油气勘探程度低,近期部署在该区段的一口油气预探井——博孜9井取得了突破,压裂测试获得了高产工业油气流。为了加快该区的油气勘探进程,分析了克拉苏构造带断裂分级组合、古构造对构造变形的控制作用,研究了下白垩统巴什基奇克组和巴西改组储层的物源、应力场及油气成藏特征,并评价了其天然气勘探潜力。研究结果表明:①该构造带发育博孜—克拉、克拉苏、克深、拜城等4条一级断裂,形成并控制了4个断裂构造带;②该构造带西部发育博孜、大北2个早白垩世开始发育的古构造,形成了5种构造模式;③该构造带发育巴什基奇克组和巴西改组两套砂岩储层,巴什基奇克组储层属于7500 m超深层优质储层,受粗岩性、弱压实、低应力等3个因素的控制,巴西改组有利储层主要位于第二段,属于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的裂缝—孔隙型储层;④该构造带西部的原油来源于中侏罗统恰克马克组烃源岩,经历了“早期聚油、晚期聚气”两期成藏,东部干气主要来自上三叠统黄山街组烃源岩,为一期成藏,并形成东部干气、西部凝析气的成藏特征。结论认为,博孜—大北区段发育超过万亿立方米天然气资源的有利圈闭,目前已发现博孜9等一大批千亿立方米级气藏并持续取得油气勘探突破,博孜—大北万亿立方米大气区即将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克拉苏构造带 博孜—大北区段 早白垩世 超深层 圈闭 储集层 天然气成藏 勘探发现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满深1井奥陶系超深断控碳酸盐岩油气藏勘探重大发现及意义 被引量:67
18
作者 杨海军 邓兴梁 +6 位作者 张银涛 谢舟 李勇 李世银 张海祖 朱永峰 陈永权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3-23,共11页
位于塔里木盆地北部坳陷的满深1井在奥陶系一间房组获得重大突破。通过对满深1井成藏条件、油藏特征及富集规律的深入研究,总结了塔里木盆地北部坳陷断控岩溶区高产井油气成藏模式和富集规律。塔里木盆地海相碳酸盐岩主要发育潜山岩溶... 位于塔里木盆地北部坳陷的满深1井在奥陶系一间房组获得重大突破。通过对满深1井成藏条件、油藏特征及富集规律的深入研究,总结了塔里木盆地北部坳陷断控岩溶区高产井油气成藏模式和富集规律。塔里木盆地海相碳酸盐岩主要发育潜山岩溶、层间岩溶、礁滩岩溶和断控岩溶4种不同的岩溶类型,满深1井钻遇断控岩溶;满深1井是迄今为止断控岩溶油气藏埋藏最深、单井产量最高的发现井,在埋深7535m的奥陶系一间房组测试折日产油624m^3,折日产气37.13×10^4m^3;建立了断控岩溶油气藏3种富集模式,即线性走滑上倾高部位、张扭侧向高部位、压扭局部高部位。满深1井的成功钻探,是以断裂为核心的碳酸盐岩断控岩溶油气藏勘探思路的成功实践,实现了塔北隆起与塔中凸起之间的鞍部油气勘探的突破,对整个塔里木盆地深层—超深层油气勘探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超深层 断控岩溶 碳酸盐岩 满深1井
下载PDF
塔里木北部新元古代裂谷盆地古地理格局与油气勘探潜力 被引量:44
19
作者 吴林 管树巍 +4 位作者 杨海军 任荣 朱光有 靳久强 张春宇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75-385,共11页
基于露头、钻井、地震等资料,在明确地层充填序列及建立地层格架基础上,分析塔里木北部新元古代裂谷盆地古地理演化格局及其油气勘探潜力。在Rodinia超大陆聚合与裂解的背景下,塔里木新元古代发育塔北古陆和塔里木古陆,两者中间夹持EW... 基于露头、钻井、地震等资料,在明确地层充填序列及建立地层格架基础上,分析塔里木北部新元古代裂谷盆地古地理演化格局及其油气勘探潜力。在Rodinia超大陆聚合与裂解的背景下,塔里木新元古代发育塔北古陆和塔里木古陆,两者中间夹持EW走向的弧后裂谷盆地,东北部库鲁克塔格地区和西北部阿克苏地区充填巨厚的海相碎屑岩、碳酸盐岩和火山岩,包括冰碛岩,发育深海、浅海、滨海环境和三角洲、冰海过渡性环境。早南华世—晚震旦世,北部裂谷盆地总体由深海演化至滨浅海环境,岩性由碎屑岩向碳酸盐岩转变。根据野外烃源岩和生产数据认为,塔里木北部具有烃源岩和储层形成的良好条件,新元古界具有一定勘探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新元古代 南华系 震旦系 古地理 油气勘探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深层走滑断层分段特征及对油气富集的控制:以塔北地区哈拉哈塘油田奥陶系走滑断层为例 被引量:45
20
作者 马德波 邬光辉 +5 位作者 朱永峰 陶小晚 陈利新 李鹏飞 袁苗 孟广仁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25-237,共13页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走滑断层是发育在克拉通内部稳定区的小滑移距走滑断层,对于深部储层形成与油气富集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基于哈拉哈塘油田4 140km2三维地震资料,在高精度相干切片提取与地震精细解释基础上,对研究区奥陶系走滑断层进...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走滑断层是发育在克拉通内部稳定区的小滑移距走滑断层,对于深部储层形成与油气富集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基于哈拉哈塘油田4 140km2三维地震资料,在高精度相干切片提取与地震精细解释基础上,对研究区奥陶系走滑断层进行了分段研究并讨论了分段性对于储层发育与油气富集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1)哈拉哈塘油田奥陶系走滑断层整体格局为由北东、北西向断层组成的纯剪机制下形成的共轭走滑断层,单条走滑断层的构造特征符合Riedel剪切模型,主干断层周围主要发育R剪切分支断层。(2)根据走滑断层不同部位构造样式、应力状态的差异,建立了小滑移距走滑断层分段发育模式。走滑断层端部为应力发散区,多表现为马尾状构造,可分为伸展型和挤压型马尾状构造。走滑断层内部由线性段、斜列叠覆段、分支断层段、辫状构造段组合而成。线性段呈线性延伸,剖面上为孤立的高陡直立断层。斜列叠覆段分为拉张型叠覆段和挤压型叠覆段,其类型受控于次级断层旋向与阶步的关系。分支断层段多为斜交压扭样式,羽状断层发育较少。辫状构造段内部断垒与断堑交错发育,划分为张扭段、压扭段。(3)不同段具有不同的储层发育特征。马尾状构造段、斜列叠覆段、辫状构造段储层最为发育,分支断层段储层较为发育,线性段储层相对不发育。(4)综合储层发育位置、油源断裂与分支断层配置关系、局部构造高3方面因素,建立了6类与走滑断层相关的油气富集模式。R剪切分支断层与主干断层夹持部位、压扭段内部、马尾状分支断层高部位是北部潜山-顺层岩溶区最为发育的3种油藏富集模式;压扭段内部、张扭段是南部断控岩溶区油气更富集的部位。论文成果认识对于完善克拉通盆地稳定区小滑移距走滑断层分段发育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于受控于走滑断层的岩溶缝洞型油气藏的勘探开发具有一定的生产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走滑断层 构造样式 分段特征 油气富集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