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7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一流”背景下基于OBE的研究生学术英语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为例 被引量:32
1
作者 淳柳 郭月琴 王艳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2-47,共6页
指出“双一流”建设对研究生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即传授学生语言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提升其专业学术素养与实践应用能力。介绍了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在基于学习产出的教育模式(Outcomes-based Education,OBE)指导下,围绕“双一流... 指出“双一流”建设对研究生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即传授学生语言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提升其专业学术素养与实践应用能力。介绍了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在基于学习产出的教育模式(Outcomes-based Education,OBE)指导下,围绕“双一流”建设开展的一系列研究生学术英语教学改革与探索。实践证明,以OBE理念为指导的研究生学术英语教学模式与“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研究生培养目标相匹配,促进了学生专业学术素养与实践应用能力的发展与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一流” OBE 研究生学术英语 教学模式
下载PDF
基于FOS的石油法语教学探索--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为例
2
作者 冯鸿燕 孙承荣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42-45,共4页
随着中国与法语国家合作的全面晋级,市场对专业用途法语(FOS)的需求更加强劲。通过分析国内外FOS教学研究现状发现,FOS是法语教学的趋势和必然选择。鉴于中国FOS教学现状,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对石油法语翻译教学进行深入探索,基于校企联... 随着中国与法语国家合作的全面晋级,市场对专业用途法语(FOS)的需求更加强劲。通过分析国内外FOS教学研究现状发现,FOS是法语教学的趋势和必然选择。鉴于中国FOS教学现状,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对石油法语翻译教学进行深入探索,基于校企联合培养“三能”中外人才的需求分析,明确石油法语翻译教学的诉求。在欧洲FOS课程设计理论指导下,从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手段与方法三个方面构建石油法语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S 石油法语 石油法语教学模式 教学要素
下载PDF
视觉语法视阈下石油企业的国际化形象建构——以中石化宣传片“Fueling for a Better Life”为例
3
作者 王新博 刘逸如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9-18,共10页
石油企业宣传片是传播企业理念、建构企业国际化形象的主要途径之一。通过对中石化集团公司英文官网企业形象宣传片研究发现,中石化集团通过再现、互动、构图意义,协同图片、文字、音乐、动作等多模态,成功塑造绿色、创新、关怀员工等... 石油企业宣传片是传播企业理念、建构企业国际化形象的主要途径之一。通过对中石化集团公司英文官网企业形象宣传片研究发现,中石化集团通过再现、互动、构图意义,协同图片、文字、音乐、动作等多模态,成功塑造绿色、创新、关怀员工等企业形象,但国际化元素呈现不足,未涉及国际公益活动,宣传语言仅限于英文,单向输出理念较少考虑观众互动。石油企业应协调使用文字、图像等多种模态,展示更多国外场景、海外项目、中外合作等国际化元素,使用多种语言,建立观众互动,讲好石油品牌故事,展示包容共赢、责任奉献、可持续的国际化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企业 国际化形象 企业宣传片 视觉语法 多模态话语
下载PDF
法国地理学在20世纪中国的译介及其影响
4
作者 侯莹莹 韩辉 《法语国家与地区研究(中法文)》 2024年第1期72-82,93,共12页
20世纪,法国的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以及著名地理学家均经由翻译引入中国,为中国地理学界所熟知。综而观之,法国地理学在中国的译介与传播经历了四个阶段:起步期(1900—1926)、繁荣期(1928—1940)、低谷期(1941—1980)、回升期(1982—... 20世纪,法国的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以及著名地理学家均经由翻译引入中国,为中国地理学界所熟知。综而观之,法国地理学在中国的译介与传播经历了四个阶段:起步期(1900—1926)、繁荣期(1928—1940)、低谷期(1941—1980)、回升期(1982—1999)。每一阶段在翻译途径、传播媒介、译者构成方面呈现出明显特征。厘清法国地理学在中国的译介脉络,有助于探析中法地理学交流互鉴的具体路径并探明中国地理学现代化的发展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国地理学 中国地理学 翻译地理学
下载PDF
中国能源治理话语翻译资源库的构建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韩淑芹 盛雪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41-46,共6页
中国建设能源强国,参与全球能源治理,离不开能源话语实践特别是能源治理话语实践。中国能源治理话语以其特有的话语概念已经形成国家话语,但只有通过国家翻译与国家修辞转化为国际话语,才能够切实赢得全球能源话语权,提升中国参与全球... 中国建设能源强国,参与全球能源治理,离不开能源话语实践特别是能源治理话语实践。中国能源治理话语以其特有的话语概念已经形成国家话语,但只有通过国家翻译与国家修辞转化为国际话语,才能够切实赢得全球能源话语权,提升中国参与全球能源治理的话语能力。从中国能源话语研究现状着手,阐明能源治理话语的内涵及特征,提出构建“三库合一”的能源治理话语翻译资源库,包括中国能源治理话语翻译术语库、翻译语料库、翻译修辞案例库,整理收集中国能源治理话语的相关资源,依托翻译这一跨语际实践规范能源治理话语,提升能源治理话语的认可度和传播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治理话语 国家话语 国家修辞 翻译资源库 构建
下载PDF
《纽约时报》中国能源报道的话语策略及意义建构研究
6
作者 刘瑞琴 张志英 《昭通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65-73,共9页
近年来,中国在能源领域的转型进步引起西方媒体的关注。运用批评话语分析方法,从宏观和微观话语层面探索2012-2021年《纽约时报》中国能源相关报道的话语策略及意义建构,揭示中国能源报道中的态度倾向、分析背后的原因。研究发现,《纽... 近年来,中国在能源领域的转型进步引起西方媒体的关注。运用批评话语分析方法,从宏观和微观话语层面探索2012-2021年《纽约时报》中国能源相关报道的话语策略及意义建构,揭示中国能源报道中的态度倾向、分析背后的原因。研究发现,《纽约时报》对中国能源的态度复杂,一方面积极肯定中国能源转型取得的重大成就,另一方面又针对中国的污染等问题大做文章,运用负面词汇形成消极的话语韵。这表明,《纽约时报》对中国能源相关报道未能完全保持客观中立立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国能源形象的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能源报道 《纽约时报》 话语策略 意义建构
下载PDF
符号学视角下近代中国译名赋义实践新思考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晓丽 魏向清 《中国科技术语》 2023年第1期20-26,共7页
外来词汇从西方土壤中移植到中国异域土壤的过程中,经历了二次命名、传播、变异、在汉语中固化或消失的发展历程。术语命名的对象是直接的,而二次命名对象是间接的,跨语赋义受到语符、语境、文化等多重因素的复杂影响。从本质上讲译名... 外来词汇从西方土壤中移植到中国异域土壤的过程中,经历了二次命名、传播、变异、在汉语中固化或消失的发展历程。术语命名的对象是直接的,而二次命名对象是间接的,跨语赋义受到语符、语境、文化等多重因素的复杂影响。从本质上讲译名过程涉及两套符号系统之间的转换和意义实践。文章采用符号学的相关理论,通过文献细读和思辨,具体分析西方外来名词/术语在符号跨语实践中的赋义过程,即符号生成、符指过程、在汉语中获得合法身份,在此基础上描绘术语的运动轨迹模型,以期为中国近代译名实践的当代阐释提供新视角,并为外来术语译名统一和规范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号学 符指过程 译名赋义
下载PDF
EFL大学生传播中国文化话语质性分析
8
作者 王晶晶 杨莉婧 +2 位作者 代安然 王伊兰 江润洁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年第31期163-168,共6页
该研究运用质性分析法,通过与被采访者深度访谈进行话语分析。依据扎根理论,使用Nvivo11分析语料,研究影响EFL中国大学生传播中国文化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中西方思维模式差异、英语基本技能水平,以及对中国文化的掌握程度是影响大学生... 该研究运用质性分析法,通过与被采访者深度访谈进行话语分析。依据扎根理论,使用Nvivo11分析语料,研究影响EFL中国大学生传播中国文化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中西方思维模式差异、英语基本技能水平,以及对中国文化的掌握程度是影响大学生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原因。针对这些研究结果,提出EFL大学生传播中国文化能力提升的相对可行措施,如在传播文化过程中做到文化和谐,增加训练机会与平台,培养大学生对母语文化的敏感度和感情等,促进EFL大学生英语表达基本技能提升和思维模式的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化 文化传播 话语分析 质性研究 英语学习
下载PDF
数字叙事赋能山东海洋文化故事传播:演进逻辑与体系构建
9
作者 孙玉超 师文淑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26-33,共8页
山东海洋文化故事是中国海洋文化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媒介融合时代,数字叙事为山东海洋文化故事提供了新的传播契机。当前媒介融合环境下,从逻辑原点、逻辑动因、逻辑节点和逻辑架构四个方面剖析山东海洋文化故事的数字叙事逻辑演进过... 山东海洋文化故事是中国海洋文化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媒介融合时代,数字叙事为山东海洋文化故事提供了新的传播契机。当前媒介融合环境下,从逻辑原点、逻辑动因、逻辑节点和逻辑架构四个方面剖析山东海洋文化故事的数字叙事逻辑演进过程有助于构建其数字叙事体系。构建山东海洋文化故事的数字叙事体系应包括宏观上革新数字叙事思维理念、中观上创建数字叙事模式和拓宽数字叙事路径、微观上创新数字叙事作品类型和样态三个层面内容。数字叙事赋能山东海洋文化故事传播能为推动山东乃至中国海洋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融合 数字叙事 山东海洋文化故事 演进逻辑 体系构建
下载PDF
《孺子歌图》非言语修辞编译的形貌修辞诠释
10
作者 韩淑芹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114-121,共8页
清末美国传教士何德兰编译的《孺子歌图》以图文并茂的形式,采用双语纂辑模式译介中国童谣,其跨符际的非言语修辞不啻为对外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从《孺子歌图》翻译研究的现状入手,阐述形貌修辞及形貌修辞翻译的主要论题,继而从形貌修... 清末美国传教士何德兰编译的《孺子歌图》以图文并茂的形式,采用双语纂辑模式译介中国童谣,其跨符际的非言语修辞不啻为对外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从《孺子歌图》翻译研究的现状入手,阐述形貌修辞及形貌修辞翻译的主要论题,继而从形貌修辞视角分析《孺子歌图》的英译,从“精选—巧变”的字形修辞、“缩移仿”结合的排列修辞、“以符表意”的标点修辞、“相似—异化”的图符修辞四个维度诠释形貌修辞在童谣编译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貌修辞 《孺子歌图》 编译
下载PDF
能源叙事视角下《白鲸》中的“光”意象解读
11
作者 安昌光 李超然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53-58,共6页
“光”的意象研究是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对“光”意象进行解读,有利于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赫尔曼·麦尔维尔在《白鲸》中巧妙地运用“光”的意象,不仅营造了丰富的视觉和心理体验,而且在渲染氛围、刻画人物、升华主题等方... “光”的意象研究是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对“光”意象进行解读,有利于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赫尔曼·麦尔维尔在《白鲸》中巧妙地运用“光”的意象,不仅营造了丰富的视觉和心理体验,而且在渲染氛围、刻画人物、升华主题等方面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能源叙事视角下,通过梳理《白鲸》涉及的“光”意象:阳光、灯光、火光、杜柏仑的“光”和“天使之光”,挖掘这些“光”意象背后深刻的社会文化内涵。研究发现,“光”意象揭示了资本主义工业化生产和殖民扩张过程中产生的社会矛盾和人性的扭曲,也警示着人类在发展能源的同时,必须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鲸》 麦尔维尔 能源叙事 意象
下载PDF
国家翻译实践工程《大中华文库》解析
12
作者 韩淑芹 林心怡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66-73,共8页
《大中华文库》是为实现国家文化战略的国家翻译实践工程,翻译规划、译者及原文本选择、译本生成、出版传播的各个层面均带有国家主体烙印和国家战略考量。从汉英对照到多语种汉外对照,再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对照的三期阶段性渐... 《大中华文库》是为实现国家文化战略的国家翻译实践工程,翻译规划、译者及原文本选择、译本生成、出版传播的各个层面均带有国家主体烙印和国家战略考量。从汉英对照到多语种汉外对照,再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对照的三期阶段性渐进式翻译过程,反映了国家主体的动态规划;从原文选择到出版社、译者及译本选择,折射出蔚为国译的系统性主客体统筹;从宏观性项目流程的整体规制到微观审校与翻译标准,突显了保障翻译质量、提升中国语言文化地位的国家把关取向;从精印出版到国家层面的宣介与推广,体现出国家在“走出去”道路上的持续性后续保障和助力。作为国家翻译实践工程的《大中华文库》,提供了动态化、多语种、多文类、多视角的中国文化诠释,为全面认知和解读中国文化提供了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翻译实践工程 《大中华文库》 动态规划
下载PDF
全程化实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杨武成 栾述文 李宝玺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87-89,共3页
职业生涯规划是从人力资源理论和实践中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随着高校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职业生涯规划已作为突破就业瓶颈的一个重要手段得到了教育界的广泛认同和利用。但是在其发展中,存在着理解的偏差、主体的分化和过程的间断等诸... 职业生涯规划是从人力资源理论和实践中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随着高校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职业生涯规划已作为突破就业瓶颈的一个重要手段得到了教育界的广泛认同和利用。但是在其发展中,存在着理解的偏差、主体的分化和过程的间断等诸多问题,这要求我们从一个新角度,利用新的模式对大职业生涯规划进行研究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程化 大学生 职业生涯规划
下载PDF
中国海洋治理对外话语体系建构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韩淑芹 焦琳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4期32-39,共8页
建构中国海洋治理对外话语体系是中国提升海洋话语权、建设海洋强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的必经路径。中国需要借由海洋治理对外话语为世界提供全球海洋治理的中国方案、中国智慧,全球海洋治理期待更多科学、系统的海洋治理话语来支撑,助... 建构中国海洋治理对外话语体系是中国提升海洋话语权、建设海洋强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的必经路径。中国需要借由海洋治理对外话语为世界提供全球海洋治理的中国方案、中国智慧,全球海洋治理期待更多科学、系统的海洋治理话语来支撑,助力更加公平合理的海洋治理机制及治理实践。作为国际海洋秩序风向标的海洋话语已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因此有必要厘清中国海洋治理对外话语的内涵与外延,探索中国海洋治理对外话语规划、翻译及实践路径,以此系统化地构建中国海洋治理对外话语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治理 对外话语 内涵外延 路径
下载PDF
大学生在线交互需求现状及激励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淑杰 房纯旭 李钦 《中国成人教育》 2022年第12期22-27,共6页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大学生参与在线交互学习已成为普遍现象,如何提高虚拟学习社区交互效率亟待解决。本研究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与虚拟学习社区的研究成果,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大学生在线交互现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大学生参与在线交互学习已成为普遍现象,如何提高虚拟学习社区交互效率亟待解决。本研究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与虚拟学习社区的研究成果,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大学生在线交互现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前虚拟学习社区中的学习者目标导向意识薄弱,缺乏积极参与知识共享等的内部激励,虚拟学习社区缺乏足够的社区安全支持和社区认同建设等外部激励。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以心理需求的不同层次,从学习者内部及虚拟学习社区外部两个角度提出在线交互中学习者心理激励机制,并建构心理激励模型,以期提高大学生的社区学习质量和线上教育资源的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学习社区 在线交互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心理激励机制
下载PDF
关于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思考 被引量:3
16
作者 扈彩霞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S1期74-75,共2页
在听力教学中,要改变以往教师一人唱独角戏,学生被动地听和记的模式,不简单给出答案,而引导学生参与教学,培养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强调要根据学生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教师在听力技巧等诸方... 在听力教学中,要改变以往教师一人唱独角戏,学生被动地听和记的模式,不简单给出答案,而引导学生参与教学,培养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强调要根据学生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教师在听力技巧等诸方面给以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英语 听力 教学
下载PDF
中国电影《花木兰》与迪斯尼动画《木兰》所折射出的文化错位与融合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燕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31-32,共2页
随着2009年11月27日古装传奇巨制《花木兰》的全国公映,正式打响2010年贺岁第一炮。这部国产《花木兰》的上映,使大家不由自主地回忆起美国迪斯尼公司制作的大型动画电影《木兰》。虽然它们都取材于古老的中国史诗《木兰辞》,却被赋予... 随着2009年11月27日古装传奇巨制《花木兰》的全国公映,正式打响2010年贺岁第一炮。这部国产《花木兰》的上映,使大家不由自主地回忆起美国迪斯尼公司制作的大型动画电影《木兰》。虽然它们都取材于古老的中国史诗《木兰辞》,却被赋予了浓厚的区域文化色彩。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国产《花木兰》与迪斯尼《木兰》中体现出来的中美文化的差异错位与融合,来激发人们欣赏电影时的文化敏感度,增强人们对异国文化的认识与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木兰》 《木兰》 文化错位 文化融合
下载PDF
厚译·薄译·创译:《中国科学技术史·医学卷》对中医翻译的启示 被引量:1
18
作者 韩淑芹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89-91,共3页
以英文版《中国科学技术史·医学卷》为研究对象,通过书中具体实例分析厚译、薄译、创译的翻译策略在中医翻译中的应用,明晰厚译“厚什么”“如何厚”“厚多少”、薄译“为何薄”“如何薄”、创译“如何创”的问题,可为中医翻译提... 以英文版《中国科学技术史·医学卷》为研究对象,通过书中具体实例分析厚译、薄译、创译的翻译策略在中医翻译中的应用,明晰厚译“厚什么”“如何厚”“厚多少”、薄译“为何薄”“如何薄”、创译“如何创”的问题,可为中医翻译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技术史·医学卷》 中医 厚译 薄译 创译
下载PDF
基于评价理论“态度系统”的能源话语之积极话语分析——以《第十一届国际石油技术大会专题报道》为例 被引量:3
19
作者 徐万治 武敏敏 李晓晴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2期28-34,共7页
能源话语的研究不但能反映能源现实,影响国家和企业能源政策的制定,也引导着人们对于能源问题的认知和理解。评价理论为分析话语中的态度提供了有力支撑,在评价理论态度系统的基础上,运用积极话语分析的手段,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 能源话语的研究不但能反映能源现实,影响国家和企业能源政策的制定,也引导着人们对于能源问题的认知和理解。评价理论为分析话语中的态度提供了有力支撑,在评价理论态度系统的基础上,运用积极话语分析的手段,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探讨《第十一届国际石油技术大会专题报道》中各态度资源的分布情况以及文本话语所传递的积极含义,以进一步明晰中国企业在能源合作中所持的态度。在所选能源语篇中,态度系统下三个次系统的资源分布是不均的,情感类表达相对较少,较多的是对目前以及长远发展态势的判断和鉴赏,体现了人们对构建安定和谐的能源环境的期待;大量积极性词汇的使用,进一步表明了中国能源企业力图促进国际合作的积极态度;此外,态度资源之间具有意义互补性,它们在构建篇章含义的同时,也保障了语篇的连贯性。此研究可为能源话语类文本的研究途径及政府和能源机构制定有关政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话语 积极话语分析 评价理论
下载PDF
大学学风建设目标探讨 被引量:6
20
作者 罗瑞涛 杨武成 《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110-112,共3页
明确大学学风建设目标是搞好大学学风建设的前提。大学学风建设目标的依据一是先进性,二是和人才培养目标相符合,三是要体现科学精神和素质教育的宗旨,四是体现民族利益和时代精神。大学学风建设的目标一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精神,二... 明确大学学风建设目标是搞好大学学风建设的前提。大学学风建设目标的依据一是先进性,二是和人才培养目标相符合,三是要体现科学精神和素质教育的宗旨,四是体现民族利益和时代精神。大学学风建设的目标一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精神,二是追求思想进步和道德的完美,三是以振兴民族大业为己任的爱国精神和推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博大胸怀,四是具备纪律观念和法制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学风建设 依据 目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