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模态神经电生理监测下脊髓背根入髓区切开治疗脊髓损伤后疼痛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梅加明 何芳 牛朝诗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23年第2期86-89,共4页
目的 探讨多模态神经电生理监测下脊髓背根入髓区切开术对脊髓损伤后疼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多模态神经电生理监测下对4例脊髓损伤后疼痛患者行脊髓背根入髓区(Dorasl Root Entry Zone,DREZ)切开术,其中臂丛神经撕脱2例、胸椎和腰椎... 目的 探讨多模态神经电生理监测下脊髓背根入髓区切开术对脊髓损伤后疼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多模态神经电生理监测下对4例脊髓损伤后疼痛患者行脊髓背根入髓区(Dorasl Root Entry Zone,DREZ)切开术,其中臂丛神经撕脱2例、胸椎和腰椎脊髓损伤各1例。所有患者通过体感诱发电位(SensoryEvoked Potentials,SEP)和运动诱发电位(Motor Evoked Potentials,MEP)对患者下肢运动和感觉进行监测。当SEP和MEP潜伏期下降于健侧10%或波幅下降于基线30%进行预警,指导DREZ切开角度和深部范围。分析术前和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ysis scale,VAS)、术侧健康肢体肌力和深感觉功能以及二便功能,采用SF-36生活质量评分量表评价患者手术前后生活质量。结果 术后随访9个月~3年,3例患者疼痛缓解率为100%,1例患者疼痛缓解大于50%,无一例患者出现术侧健康肢体肌力下降和深感觉减退,所有患者二便功能无下降,SF-36总评分由术前80.6±10.2上升为108.9±12.4(P<0.05)。结论 多模态神经电生理监测下脊髓背根入髓区切开术不仅能有效缓解疼痛、改善生活质量,还能有效保护脊髓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后疼痛 脊髓背根入髓区切开 多模态 神经电生理
原文传递
脑肿瘤相关癫痫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4
2
作者 汪兰兰 张栋 +4 位作者 齐印宝 姚阳 费小瑞 刘向 钱若兵 《癫痫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23年第2期76-80,共5页
目的探讨脑肿瘤相关癫痫(BTRE)的外科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癫痫中心2018年1月至2022年7月接受手术治疗的42例BTRE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改良Engel分级进行术后癫痫发作疗效评价。结果42例BTRE患者中,致... 目的探讨脑肿瘤相关癫痫(BTRE)的外科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癫痫中心2018年1月至2022年7月接受手术治疗的42例BTRE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改良Engel分级进行术后癫痫发作疗效评价。结果42例BTRE患者中,致痫灶位于额叶21例(50%),位于颞叶8例(19%),位于岛叶4例(9%),位于顶叶3例(7%),位于枕叶2例(5%),位于颞顶枕区3例(7%),位于额顶叶1例(3%)。术后病理结果包括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8例,节细胞胶质瘤4例,星形细胞瘤4例,弥漫性星形细胞瘤6例,少突胶质细胞瘤11例,室管膜瘤2例,间变性胶质瘤3例,脑膜瘤4例。术后随访时间为6~58个月,平均28.0(18.7,46.5)个月,随访结果显示Engel分级Ⅰ级37例,Ⅱ级1例,Ⅲ级1例,Ⅳ级3例,88%的患者术后癫痫发作完全消失,预后良好。结论BTRE的肿瘤多为低级别,早期发现,通过详细的术前发作症状学、多模态神经影像学、神经电生理及术中皮质脑电图监测有助于完整切除致痫灶,提高手术疗效,临床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癫痫 外科治疗 疗效 癫痫发作 Engel分级
下载PDF
帕金森病脑深部电刺激术后基于微电极记录结果远程程控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熊赤 陈鹏 +2 位作者 蒋曼丽 常博文 牛朝诗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29-334,共6页
目的比较帕金森病(PD)脑深部电刺激(DBS)术后远程程控与传统门诊程控的疗效,并探讨微电极记录(MER)在术后程控刺激触点选择中的指导作用。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9年2月至2021年12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 目的比较帕金森病(PD)脑深部电刺激(DBS)术后远程程控与传统门诊程控的疗效,并探讨微电极记录(MER)在术后程控刺激触点选择中的指导作用。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9年2月至2021年12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神经外科行双侧丘脑底核(STN)-DBS治疗的122例PD患者,术后1个月开机,开机后1年进行随访。根据术后程控方式和首次程控刺激触点的选择策略分为门诊常规程控组(39例)、远程常规程控组(41例)和MER指导远程程控组(42例),比较3组患者的术前基线资料、开机用时,以及开机时出现不适感的次数、开机后1年药物关期统一PD评定量表第三部分(UPDRS-Ⅲ)震颤与运动迟缓评分之和的改善率、左旋多巴每日等效剂量(LEDD)减少率、开机后1年的程控次数、随访期间的程控需求比例。结果3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Hoehn-Yahr分期(H-Y分期)、术前LEDD、术前药物关期UPDRS-Ⅲ评分、术前药物关期UPDRS-Ⅲ震颤与运动迟缓评分之和、术前左旋多巴冲击试验改善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开机后1年,3组患者药物关期UPDRS-Ⅲ震颤与运动迟缓评分之和改善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60,P>0.05),而在LEDD减少率[M(Q_(1),Q_(3))]方面,远程常规程控组和MER指导远程程控组均显著高于门诊程控组[分别为46.7%(30%,50%)、46.6%(30%,60%)、33.3%(0%,50%),H=6.05,P=0.049];程控次数[M(Q_(1),Q_(3))]方面,远程常规程控组和MER指导远程程控组均高于门诊常规程控组[分别为6(57)次、6(5,8)次、5(4,7)次,H=8.35,P=0.015],而随访期间程控需求比例均低于门诊常规程控组[分别为31.7%(13/41)、31.0%(13/42)56.4%(22/39),χ^(2)=7.00,P=0.030]。MER指导远程程控组的开机用时[M(Q_(1),Q_(3))]显著短于门诊常规程控组和远程常规程控组[分别为43.5(36.0,54.0)min、125.0(106.0,134.0)min、124.0(104.5,150.0)min,H=79.72,P<0.001],开机时出现不适感的次数[M(Q_(1),Q_(3))]显著少于门诊常规程控组和远程常规程控组[分别为1(0,1)次、3(3,3)次,3(3,3)次,H=86.17,P<0.001]。结论PD患者DBS术后远程程控可获得与门诊程控相当的疗效,而应用MER能够提高远程程控的效率,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深部脑刺激法 治疗结果 远程程控 微电极记录
原文传递
椎板棘突韧带复合体复位技术在椎管肿瘤术中应用的对比性分析(附62例分析)
4
作者 王林 曾明慧 +2 位作者 何芳 徐昊 杨涛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23年第5期304-308,320,共6页
目的分析椎板棘突韧带复合体复位技术在椎管肿瘤术中临床应用的价值,探讨影响椎板棘突韧带复合体愈合的可能原因和远期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同一治疗组主刀医师根据手术指征和患者意愿等因素采用不同术式的三组病例的住院时间、费用、... 目的分析椎板棘突韧带复合体复位技术在椎管肿瘤术中临床应用的价值,探讨影响椎板棘突韧带复合体愈合的可能原因和远期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同一治疗组主刀医师根据手术指征和患者意愿等因素采用不同术式的三组病例的住院时间、费用、并发症、患者心理感受对比以及术后医从性差别对于椎板棘突韧带复合体愈合和预后的影响。结果三组共计62例患者,在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间在椎管肿瘤切除后分别给予去椎板减压23例,椎板棘突韧带复合体复位固定39例、其中椎板棘突韧带复合体复位固定加自体骨屑植骨19例。随访12月以上椎板复位加自体骨屑回植19例中骨性愈合5例、死骨吸收3例、未愈合14例,后凸畸形1例,局部软组织疼痛2例;单纯椎板复位20例中骨性愈合5例、死骨吸收3例、未愈合15例,后凸畸形1例,局部软组织疼痛3例;去椎板减压患者23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局部疤痕黏连、其中椎管狭窄7例,局部疤痕骨化4例,轻度后凸畸形5例,局部软组织疼痛13例。结论椎板棘突复合体复位对于椎管肿瘤术后患者明显消除局部疤痕粘连形成,疼痛反应减少,对于脊柱畸形短时间内存在帮助。但是复位骨质愈合率低,断骨残端植骨有一定帮助,总体效果欠佳。患者从该术式明显获益,临床仍然需要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板棘突复位 椎管肿瘤 骨性愈合 脊柱稳定性 预后
原文传递
同一术者的822例帕金森病患者脑深部电刺激手术相关并发症及学习曲线效应分析
5
作者 陈鹏 熊赤 +3 位作者 蒋曼丽 庄红霞 梅加明 牛朝诗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7期3822-3827,共6页
目的分析帕金森病(PD)患者脑深部电刺激(DBS)手术相关并发症,并探讨在并发症方面是否存在学习曲线效应。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2012年12月至2022年12月间由同一术者进行的822例PD患者DBS手术资料。... 目的分析帕金森病(PD)患者脑深部电刺激(DBS)手术相关并发症,并探讨在并发症方面是否存在学习曲线效应。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2012年12月至2022年12月间由同一术者进行的822例PD患者DBS手术资料。评估DBS相关并发症,并对每100例DBS手术的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822例PD患者,男453例,女369例,年龄31~80(62±7)岁。DBS手术后,最短随访期为6个月。手术相关的并发症为55例(6.69%),其中5例(0.61%)患者出现电极周围少许出血,1例(0.12%)患者出现脑梗死,4例(0.49%)患者术后出现癫痫症状,42例(5.11%)患者术后出现谵妄症状,2例(0.24%)患者发生呼吸窘迫,1例(0.12%)患者急性心功能不全。DBS硬件相关的并发症16例(1.94%),其中4例(0.48%)出现感染,1例(0.12%)出现脉冲发生器与延伸导线连接处折角断裂,8例(0.97%)出现延伸导线过紧,3例(0.36%)出现脉冲发生器(IPG)囊袋血肿。在感染病例中,2例患者移除了IPG和延伸导线。刺激相关的并发症7例(0.85%),其中4例(0.61%)程控出现感觉异常,1例(0.12%)术后出现异动及舞蹈样动作,2例(0.24%)出现精神症状。对上述并发症进行综合分析,其中属于较严重并发症8例(0.97%),经积极处理,获得满意效果,均未影响患者DBS治疗效果。无死亡患者。对每100例DBS手术的并发症进行分析,并发症的百分比从前400例的14.50%(58例)下降到后400例的4.73%(20例)(P<0.001)。结论DBS手术是安全的,并发症发生率低。并发症发生率也随着经验的积累而降低,表现出学习曲线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脑深部电刺激 并发症 学习曲线 病例系列分析
原文传递
帕金森病丘脑底核植入3.0 T磁共振兼容脑深部电刺激系统术后早期的脑影像学改变及其对电极阻抗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熊赤 陈鹏 +2 位作者 蒋曼丽 常博文 牛朝诗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7期3809-3815,共7页
目的分析3.0 T磁共振(MRI)兼容脑深部电刺激(DBS)系统在帕金森病(PD)丘脑底核(STN)刺激术后早期的影像学改变及其对电极阻抗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0月至2023年4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进行3.0 T MRI兼... 目的分析3.0 T磁共振(MRI)兼容脑深部电刺激(DBS)系统在帕金森病(PD)丘脑底核(STN)刺激术后早期的影像学改变及其对电极阻抗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0月至2023年4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进行3.0 T MRI兼容DBS系统STN-DBS手术治疗的43例PD患者资料,男27例,女16例,年龄43~68(56±5)岁。所有患者进行了术后1周头部3.0 T MRI、头部CT扫描和阻抗测定,15例患者在术后1个月进行了头部3.0 T MRI和阻抗测定,比较3.0 T MRI扫描前后电极触点阻抗值的差异,并且分析患者术后电极周边水肿(PLE)的发生情况,比较两种成像在PLE检出率的差别;比较不同微电极记录(MER)次数、不同时间节点的PLE差异;并分析电极阻抗与核团周边水肿(SE)体积的相关性。结果43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共植入86根电极,术后1周和1个月行3.0 T MRI检查前后的电极阻抗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0 T MRI的PLE的检出率为95.12%(39/43),显著高于CT成像的17.07%(7/43)(χ^(2)=50.705,P<0.001);术后1周,与单次MER组相比,多次MER组PLE的发生率和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个月时PLE体积[M(Q_(1),Q_(3)),0(0,1.211)cm^(3)]与1周[0.243(0,2.914)cm^(3)]相比显著缩小(Z=-3.408,P=0.001);术后1个月内电极触点阻抗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且与SE体积呈负相关(r=-0.317,P=0.014)。结论3.0 T MRI兼容DBS设备应用于PD患者的DBS手术治疗,提升了患者术后早期的影像评估准确性;术后1个月时随着核团周边水肿的消退电极阻抗更稳定,适合首次程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脑深部电刺激 3.0 T核磁兼容 电极周边水肿 电极阻抗 随访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