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9篇文章
< 1 2 5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2016年学术年会暨首届青年学者论坛综述——兼论青年地理学者的责任与担当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明星 樊杰 金凤君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92-198,共7页
2016年6月28日,"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2016年学术年会暨首届青年学者论坛"在北京召开。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成员、北京大学贺灿飞教授以及重点实验室全体成员参加了这次会议,樊杰研究员作重点实验... 2016年6月28日,"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2016年学术年会暨首届青年学者论坛"在北京召开。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成员、北京大学贺灿飞教授以及重点实验室全体成员参加了这次会议,樊杰研究员作重点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的工作报告,与会专家充分肯定了过去五年实验室建设所取得的成绩,也指出了提升的方向。9位青年学者围绕各自研究方向作了学术报告,重点围绕空间结构、企业区位、演化经济地理、知识流动、旅游乡村聚落、传统工业区转型、城镇化、土地非农化、大数据与城市发展模拟等展开。中国人文与经济地理学蓬勃发展,当前面临着重要机遇,青年地理学者应充满感恩和激情,脚踏实地,认识国情,夯实基础,增强国际化视野,探索前沿技术方法,加强不同单位间的学术交流,主动承接历史责任、敢于担当,在前辈地理学家所创立的学科基础上,进一步推动人文与经济地理学实现新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青年地理学者 人文-经济地理 责任与担当 综述
原文传递
新基建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时空耦合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
2
作者 张佩 王姣娥 马丽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62-572,共11页
基于2013—2020年中国31省(市、区)的面板数据,在测算出各省级行政单元新基建发展水平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程度的基础上,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出二者的耦合协调度并分析其时空演化格局及影响因素。结果发现:①中国新基建发展水平、区... 基于2013—2020年中国31省(市、区)的面板数据,在测算出各省级行政单元新基建发展水平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程度的基础上,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出二者的耦合协调度并分析其时空演化格局及影响因素。结果发现:①中国新基建发展水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程度及二者的耦合协调度均逐年升高,其增长幅度皆呈增加趋势;②新基建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和东北地区,西部地区最低;③新基建发展水平在省域之间具有负向空间溢出效应,而区域协调发展程度及二者的耦合协调度在省域之间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④影响新基建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时空耦合的主要因素是产业结构和城市化进程。本文对中国新基建发展水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程度及二者耦合协调度的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判,期望为中国新基建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良性互动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基建 基础设施 跨区域 区域协调 经济发展
下载PDF
高原城市拉萨农牧业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与优化路径 被引量:1
3
作者 马仁锋 刘丽东 +1 位作者 张文忠 李佳洺 《高原农业》 2023年第3期324-335,共12页
农牧业是拉萨乃至青藏高原基础产业,其可持续发展水平关系到国家稳定与边疆安全。本文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运用SWOT、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拉萨农牧业发展条件及影响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结合拉萨农牧业典型产业模式可推广性探讨拉萨... 农牧业是拉萨乃至青藏高原基础产业,其可持续发展水平关系到国家稳定与边疆安全。本文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运用SWOT、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拉萨农牧业发展条件及影响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结合拉萨农牧业典型产业模式可推广性探讨拉萨农牧业可持续发展策略。结果表明:拉萨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相对均衡,可聚焦良种、经营人才与产业组织模式采取有效措施转化不利条件。影响农牧业发展因素中农作物播种面积、农业机械化总动力是关键。拉萨农牧业发展的地方经营模式为“公司+合作社+农户”等,但是存在利益分配、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及粮:经:饲比例制约产业稳定发展等问题,提升农牧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关键在于优化土地利用基础上优化牦牛、青稞、牛奶等核心产业经营模式,提升农牧业的生态化、集约化与品牌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可持续发展 青稞业 牦牛业 拉萨市
下载PDF
土地工程与乡村可持续发展典型案例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李玉恒 王永生 +2 位作者 阎佳玉 龙花楼 刘彦随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0-47,共8页
针对转型期我国乡村发展面临的大量空废土地、未利用土地、退化土地的现实问题,文章通过对禹城、延安、榆林三个地区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系统阐释了土地工程技术在保障耕地及粮食安全,协调乡村人地关系,促进乡村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中的作... 针对转型期我国乡村发展面临的大量空废土地、未利用土地、退化土地的现实问题,文章通过对禹城、延安、榆林三个地区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系统阐释了土地工程技术在保障耕地及粮食安全,协调乡村人地关系,促进乡村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中的作用,解析了土地整治工程与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文章提出乡村土地综合整治工程有利于实现乡村重构,提高乡村地域应对外界发展环境变化的能力,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途径与重要抓手。最后指出土地整治工程的实施应充分考虑乡村地域适宜性特征,通过科学规划与设计,因地制宜推进乡村土地综合整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工程 乡村重构 乡村振兴 乡村弹性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中速增长: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89
5
作者 陆大道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207-1219,共13页
中国实现了国民经济的长期高速增长,但已面临着突出的结构性难题。针对这一问题,不循以投资、消费和出口论证未来经济增长速度的传统路径,而对支持经济增长的资源(能源)、环境(承载力)及建立在资源环境基础上的城镇化和发展模式等支撑... 中国实现了国民经济的长期高速增长,但已面临着突出的结构性难题。针对这一问题,不循以投资、消费和出口论证未来经济增长速度的传统路径,而对支持经济增长的资源(能源)、环境(承载力)及建立在资源环境基础上的城镇化和发展模式等支撑系统能力进行了分析。在这些分析基础上,进行了综合集成研究并得出结论:中国经济将较快地进入中速增长。中速经济增长,将为建设经济强国和实现中国和谐社会提供重要的机遇和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支撑系统 资源与环境 城镇化 发展模式 中速增长
下载PDF
黄土丘陵沟壑区现代沟道农业及其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1
6
作者 黄云鑫 刘彦随 刘正佳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0-141,共12页
现代沟道农业是黄土丘陵沟壑区人地耦合发展形成的一种新兴农业地域类型,其可持续发展对于区域农业高质量发展、“三生”空间优化和乡村振兴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从人地系统科学认知出发,对现代沟道农业的内涵、可持续发展方向、典型发展... 现代沟道农业是黄土丘陵沟壑区人地耦合发展形成的一种新兴农业地域类型,其可持续发展对于区域农业高质量发展、“三生”空间优化和乡村振兴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从人地系统科学认知出发,对现代沟道农业的内涵、可持续发展方向、典型发展模式和保障体系进行了探讨,并进行了相关研究展望,为系统认识黄土丘陵沟壑区沟道农业模式,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参考。主要结论:①沟道农业是乡村地域系统的重要功能类型,具有多尺度、多层次的特点,其可持续发展应从微观、中观和宏观3个层面,协同解决土壤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和农业地域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问题。②保障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多功能农业,通过“3C”模式,即农业自身内循环、农业外循环、基于农业多功能的农业大循环,实现生产结构优化、产业链条延伸和城乡功能互补。③创新推广土地综合整治带动模式、农业结构调整带动模式、特色资源综合开发模式和土地流转规模生产模式,有助于农业提质增效和农业高质量发展。④拓展地理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深化“理论−实践”贯通式研究,探索建立涵盖技术研发与应用、人才培养、政策制度支撑等内容于一体的农业生产保障体系,全面提升沟道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和综合生产效益,推动沟道农业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沟道农业 人地系统科学 农业地域类型 农业发展模式 农业地理工程 黄土丘陵沟壑区
下载PDF
城市可持续发展新型定量研究方法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范育鹏 方创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020-3031,共12页
城市体现了集约化的发展方式,以仅占陆地3%的面积承载了世界一多半的人口,因此城市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阵地,城市可持续发展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实践。研究试图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着手,聚焦于城市尺度的研究,梳理了相关理... 城市体现了集约化的发展方式,以仅占陆地3%的面积承载了世界一多半的人口,因此城市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阵地,城市可持续发展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实践。研究试图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着手,聚焦于城市尺度的研究,梳理了相关理论和概念演变历程,着重对新型定量方法——评价指标体系法、复杂系统建模、资源环境可持续性探索等进行综述。研究发现指标体系法常用于传统的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估,大多是针对表象的分析,隔离了系统内部的组织关联,对系统机理探索不够。资源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基础支撑作用,从资源环境可持续性出发研究可持续发展诞生了一些较为创新的方法,但研究集中在描述人类对自然的压力和影响,而对于自然对人类的反馈以及人对自然的积极改造探索不足,也很难直接表达系统整体的可持续性。弹性思维和复杂系统科学近年来被多次用于解释城市运行的灰箱模型,但研究稍浅。研究提出可将弹性思维和复杂系统科学结合起来,借助数据科学和计算科学的新兴方法,分析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深入探索可持续性的科学表达和深层机理,为解决复杂的城市问题提供科学指导,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理机制 多尺度 复杂性 城市 系统科学 整合
下载PDF
福建龙岩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规划探讨及实践 被引量:2
8
作者 王亮 刘卫东 余金艳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284-287,共4页
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总体规划是区域规划的一种特殊类型。通过对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及其总体规划的理解和认识,文章指出地方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总体规划的编制思路应当回归到"问题指向型"的出发点上来。规划编制思路应当紧密结合宏... 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总体规划是区域规划的一种特殊类型。通过对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及其总体规划的理解和认识,文章指出地方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总体规划的编制思路应当回归到"问题指向型"的出发点上来。规划编制思路应当紧密结合宏观经济发展环境、社会事业新要求以及全球环境变化压力等背景,从地区人地关系的突出问题入手,制定实验区可持续发展战略,并通过重点项目落实到规划实施中,使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总体规划体现实验、探索、示范、创新的作用。文章以福建龙岩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总体规划编制的实践经验为例,对规划编制思路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总体规划 问题指向 龙岩
下载PDF
面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需要对可持续发展再认识——评《低碳环保发展绿皮书——低碳环保双重约束下的中国发展评估报告(2005-2011)》一书
9
作者 张雷 《科教导刊》 2016年第6期145-146,共2页
进入本世纪,我国发展所面临的资源环境形势更加严峻,尤其气候灾害的频发以及雾霾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和食品安全等已经严重影响经济发展和居民身心健康。现阶段,亟需对可持续发展进行重新认识,需要把大气环境的稳定性和环境污染给... 进入本世纪,我国发展所面临的资源环境形势更加严峻,尤其气候灾害的频发以及雾霾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和食品安全等已经严重影响经济发展和居民身心健康。现阶段,亟需对可持续发展进行重新认识,需要把大气环境的稳定性和环境污染给人类活动造成的影响纳入到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中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可持续发展 低碳环保
下载PDF
经济地理学学科建设的新跨越——记我国第一个以经济地理学为学科支撑的重点实验室在中国科学院成立
10
作者 樊杰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29-530,共2页
经过长期努力,2010年4月9日,“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揭牌仪式在北京举行。该实验室是以经济地理学为学科支撑,以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为主线,探究中国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驱动机制和时空变化规... 经过长期努力,2010年4月9日,“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揭牌仪式在北京举行。该实验室是以经济地理学为学科支撑,以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为主线,探究中国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驱动机制和时空变化规律,研究不同类型区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成因、特征和模式,发展和完善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建立资源环境-社会经济数据采集和应用管理系统,开发区域可持续发展过程模拟和辅助决策的技术,实现对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状态的分析诊断、发展过程的预测预警、辅助决策效果的情景模拟,建设“中国区域可持续发展模拟和决策支持平台”。这是我国第一个以经济地理学为学科支撑的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也是中国科学院第一个以自然与社会交叉科学为特色的重点实验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 重点实验室 经济地理学 学科建设 区域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理论 情景模拟 决策效果
原文传递
东北地区黑土保护与区域发展综合评价及耦合协调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马海涛 张雪莹 +1 位作者 梁源钊 刘蕴桐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183-2195,共13页
本文通过熵值法构建指标体系对东北黑土区内县级单元2020年的区域综合发展水平(经济与社会)和黑土保护情况(数量与质量)进行了评价,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了黑土保护与区域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及类型,并分类型对东北地区黑土保护利用与... 本文通过熵值法构建指标体系对东北黑土区内县级单元2020年的区域综合发展水平(经济与社会)和黑土保护情况(数量与质量)进行了评价,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了黑土保护与区域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及类型,并分类型对东北地区黑土保护利用与区域高质量发展提出了针对性建议。研究表明:①黑土区内大量区域发展水平较低的县级单元在东北地区中部形成了明显的经济社会发展塌陷区,表明黑土资源的利用并没有成为东北中部地区发展的主要推动力。②东北地区的黑土保护与区域发展之间的耦合度水平较高,表明黑土保护与区域发展之间相互作用的程度较强,有必要重视二者关系的协调;2/3的县级单元处于黑土保护与区域发展耦合协调过程中的失调阶段,表明分类型协调黑土保护与区域发展关系的任务非常紧迫。③基于黑土保护与区域发展的综合水平及二者的耦合协调关系,本文认为东北黑土区可划分为:区域发展弱−黑土保护弱、区域发展弱−黑土保护好、区域发展弱−黑土保护强、区域发展好−黑土保护弱、区域发展好−黑土保护好、区域发展好−黑土保护强、区域发展强−黑土保护好7种类型区,有必要依据类型区特征分类分区协同推动黑土保护与区域发展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振兴 区域发展 黑土粮仓 黑土保护 耦合协调
下载PDF
出口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转型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52
12
作者 刘卫东 刘红光 +1 位作者 唐志鹏 王亮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07-415,共9页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加入WTO以后,中国对外贸易迅速增加,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这不仅改变了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也导致了中国区域经济格局的变化。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下,中国对外出口大幅度下降。因而,定量研究出口...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加入WTO以后,中国对外贸易迅速增加,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这不仅改变了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也导致了中国区域经济格局的变化。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下,中国对外出口大幅度下降。因而,定量研究出口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转变的作用,对理解金融危机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投入产出表方法,计算了中国各省市区对欧、美、日的商品出口对各自产业增加值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贡献程度。研究发现,对欧、美、日出口在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转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特别是沿海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口 金融危机 区域经济增长 产业结构 中国
下载PDF
中国城市化发展的人居环境支撑条件分析 被引量:35
13
作者 湛东升 张文忠 +1 位作者 党云晓 余建辉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8-104,共7页
在构建人居环境支撑条件评价体系基础上,采用均方差赋权法对全国286个地级以上城市人居环境支撑条件进行综合评价,并结合空间计量方法进一步探讨人居环境支撑条件对城市化水平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我国城市人居环境支撑条件整体不高;... 在构建人居环境支撑条件评价体系基础上,采用均方差赋权法对全国286个地级以上城市人居环境支撑条件进行综合评价,并结合空间计量方法进一步探讨人居环境支撑条件对城市化水平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我国城市人居环境支撑条件整体不高;人居环境支撑条件空间差异显著,呈现出东部、中部、东北、西部依次递减的区域性特征;人居环境支撑条件子系统亦存在空间不均衡与发展不同步现象,且生态环境、居住条件、社会经济与公共服务设施支撑条件依次降低;人居环境支撑条件与城市化水平存在对应关系与部分错位现象。空间计量分析验证人居环境支撑条件对城市化水平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普通OLS回归却低估人居环境支撑条件对城市化水平的带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人居环境支撑条件 均方差赋 权法 空间计量 地级以上城市
下载PDF
中国地级区域高质量发展格局与影响因素 被引量:16
14
作者 李裕瑞 潘玮 +1 位作者 王婧 刘彦随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306-2320,共15页
高质量发展战略对中国生态经济系统的运行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对高质量发展的研究侧重经济子系统,对生态子系统和社会子系统的分析相对薄弱,且缺乏省级以下中微观尺度的分析。从经济质量、创新潜力、环境质量、生态安全、人民生活和城... 高质量发展战略对中国生态经济系统的运行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对高质量发展的研究侧重经济子系统,对生态子系统和社会子系统的分析相对薄弱,且缺乏省级以下中微观尺度的分析。从经济质量、创新潜力、环境质量、生态安全、人民生活和城乡协调六个维度解析了高质量发展内涵,搜集了全国306个地级区域2018年的数据资料,构建地级区域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定量测算了地级区域高质量发展指数,揭示了区域格局,考察了影响因素,识别了问题区域,并提出了发展质量提升策略。研究表明:(1)高质量发展指数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东部地区和长江流域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东北地区和黄河流域发展水平相对较低。(2)经济质量、创新潜力和人民生活指数的均值相对较低,是高质量发展的薄弱环节。(3)高质量发展水平受到自然环境适宜性、城市等级和人口集聚、投资水平、交通区位、数字经济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且具有较强的空间溢出效应。(4)识别出8大类174个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地市,分布在26个省区,在黄河流域和东北地区相对集中。最后,从制度建设、全国层面和具体区域层面探讨了高质量发展水平提升路径,可为制定区域发展战略和区域政策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综合评价 提升路径 问题区域 黄河流域 地级区域
下载PDF
多情景模拟下的跨境铁路运输时效研究——以中老铁路为例 被引量:3
15
作者 黄洁 熊美成 +2 位作者 王姣娥 高阳 李永玲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98,共8页
跨境铁路运输是中国与周边国家陆路联通的重要环节。跨境铁路运输时效既受线路畅通情况、基础设施技术等级等“硬联通”因素的制约,也受到海关条例、口岸畅通水平等“软联通”因素的影响。因此,跨境铁路运输时效研究应充分考虑不同情景... 跨境铁路运输是中国与周边国家陆路联通的重要环节。跨境铁路运输时效既受线路畅通情况、基础设施技术等级等“硬联通”因素的制约,也受到海关条例、口岸畅通水平等“软联通”因素的影响。因此,跨境铁路运输时效研究应充分考虑不同情景,以期更科学地模拟运输时长的变化机理。本文以中老铁路(中国昆明−老挝万象,简称中老铁路)为例,在梳理中老铁路沿线地区社会经济概况及基础设施发展水平的基础上,考虑不同运营速度、通关时间、铁轨换装、多式联运等因素,构建了长途跨境运输时间的计算模型,采用多情景模拟方法,解析了中老铁路运的优势距离及客货运时效变化。研究表明:①中老铁路有助于沿线跨境运输时间显著减少。相比公路运输,客货运时间优势均超过20%;②通关时间是影响跨境铁路运输的关键要素之一,占运输总时长的20%~60%;③铁海联运是中老铁路运输进一步提升运输效率的途径,能有效缩短老挝至日本的总运输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境运输 客货运组织 中老铁路 情景模拟 运输时效
下载PDF
中国信息化发展进程及其时空格局分析 被引量:61
16
作者 宋周莺 刘卫东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57-265,共9页
自1994年接入国际互联网以来,中国信息化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各地区之间差异显著。关于中国信息化水平的测定已引起学术界的重视,但主要集中在互联网等单指标层面,关于信息化综合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研究还很少。通过建立IDI指标体系... 自1994年接入国际互联网以来,中国信息化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各地区之间差异显著。关于中国信息化水平的测定已引起学术界的重视,但主要集中在互联网等单指标层面,关于信息化综合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研究还很少。通过建立IDI指标体系和计算模型、相关分析、回归分析、测算变差系数等方法,从宏观和中观区域视角比较系统的剖析了中国信息化发展区域差异的时空格局。研究发现,2000-2010年,中国四大板块之间信息化发展水平差异显著,自东向西呈阶梯状分布;中西部地区信息化发展较快,区域之间数字鸿沟有所缩小。从中观省级层面上,2000-2010年,省际之间信息化发展水平相差悬殊,但空间格局有较大变化,数字鸿沟明显缩小。另外,信息化发展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 IDI值 区域差异 数字鸿沟 时空分析
下载PDF
基于资源开发利用的乌昌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 被引量:4
17
作者 杨宇 董雯 +2 位作者 刘毅 张小雷 雷军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83-691,共9页
近年来随着国家能源基地和矿产资源加工基地的建设,资源开发利用成为推动天山北坡经济带以及乌昌地区建设的重要支撑.围绕资源规模与供给力、资源开发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力、人类对资源的改造利用能力,结合乌昌地区发展的实际,以水资源、... 近年来随着国家能源基地和矿产资源加工基地的建设,资源开发利用成为推动天山北坡经济带以及乌昌地区建设的重要支撑.围绕资源规模与供给力、资源开发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力、人类对资源的改造利用能力,结合乌昌地区发展的实际,以水资源、能源矿产资源为切入点,构建基于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框架和指标评价体系,通过因子分析对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评价,得出结论:乌昌地区资源开发对经济的支撑力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资源规模与供给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力呈现波动式上升的趋势,整体上乌昌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高,呈现出良好的态势.从提高资源规模与供给能力、提升资源型产业附加值,发展循环经济,培育接续产业等方面提出了乌昌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开发利用 可持续发展 能力评价 乌昌地区
下载PDF
中国高铁沿线区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何丹 周璟 +1 位作者 蔡建明 陈子轩 《生态科学》 CSCD 2021年第4期184-194,共11页
高铁建设会对周边土地利用格局产生重要影响,但目前对中国高铁周边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缺乏系统性研究。基于土地利用变化分析指标、景观格局指数、缓冲区等方法,系统研究近年来中国高铁沿线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时空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耕... 高铁建设会对周边土地利用格局产生重要影响,但目前对中国高铁周边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缺乏系统性研究。基于土地利用变化分析指标、景观格局指数、缓冲区等方法,系统研究近年来中国高铁沿线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时空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耕地和林地是沿线主要地类;城乡、工矿、居民用地变化幅度和单一动态度最大,耕地变化幅度位居其次;各类用地综合动态度不高;土地利用变化程度逐渐上升。不同类型用地的土地利用转移程度各异。(2)耕地和城乡、工矿、居民用地变化幅度呈距离衰减;距高铁线越近,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越高。(3)景观多样性指数先增后减;各类用地分形维数较接近;景观破碎化加剧。研究可为高铁规划和建设、沿线区域土地规划和开发利用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土地利用 景观格局 时空变化 沿线区域
下载PDF
人文—经济地理学和区域发展研究基本脉络的透视——对该领域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发展历程的讨论 被引量:30
19
作者 樊杰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87-396,共10页
在回顾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人文—经济地理学和区域发展研究领域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梳理出该学科建设的基本脉络。20世纪后半叶,一是确定了交叉学科的学科性质定位和服务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需求的学科发展导向,并开拓了技术... 在回顾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人文—经济地理学和区域发展研究领域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梳理出该学科建设的基本脉络。20世纪后半叶,一是确定了交叉学科的学科性质定位和服务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需求的学科发展导向,并开拓了技术经济的研究方法;二是在人文—经济地理地域分异格局研究方面取得辉煌成就,突出体现在农业区划和土地利用研究为代表的地域分异系统的研究,以及以区位论及"点—轴系统"研究为代表的空间结构组织的研究方面。21世纪的前10年,继续沿袭地域分异和空间结构的研究脉络,在地域功能区形成与演化,空间相互作用,城乡等不同地域统筹发展等空间组织方面产生了具有影响的理论和应用成就。与此同时,一方面由于新地域空间和新因素的研究产生的人文化趋向,以及新生领域的不断涌现,包括对信息化、全球化的响应研究及旅游地理学、金融地理学等学科方向的形成,使人文—经济地理学增强了活力和多样性;另一方面由于地球系统科学的形成及解决区域可持续发展重大现实问题的牵引,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与资源环境效应的研究得到重视,以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相互作用研究为特色、以区域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研究方向在本所得到确立。目前开始着手建设的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以及区域可持续发展模拟与决策支持系统,将以数据库为基础,以模型库为主要支撑手段,以可视化的地理过程表达及人机互动的辅助决策过程实现为成果的主要出口,努力通过技术方法的改进推动学科能力建设的实质性提升。未来学科建设的重点将聚焦在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体系的创新和应用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经济地理学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可持续性 区域发展 城市化 农业区划 土地利用 点-轴理论 地域功能 空间结构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资源环境效应
原文传递
面向碳中和目标的中国工业部门减排路径与战略选择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诗一 王畅 郭越 《管理科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0,共20页
工业部门(包含电力工业)是中国碳排放量最多的国民经济部门.探寻工业部门合理有效的碳减排路径是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顺利实现的关键.本文分解了中国2000年—2019年工业碳排放历史演变路径的驱动因素,预测了三种情景下2019年—2060... 工业部门(包含电力工业)是中国碳排放量最多的国民经济部门.探寻工业部门合理有效的碳减排路径是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顺利实现的关键.本文分解了中国2000年—2019年工业碳排放历史演变路径的驱动因素,预测了三种情景下2019年—2060年工业碳排放的潜在演变路径,估计了工业部门碳中和进程中所需的投资额,讨论了不同减排时点选择下投资需求的异质性.研究发现:1)规模效应和效率效应是历史演变路径中最关键的驱动因素,而化石能源清洁转化效应、化石能源内部结构效应和清洁能源替代效应的影响较小;2)非电力工业未来核心的碳减排技术路径为能源效率提升和清洁能源消费替代,电力工业未来核心的碳减排技术路径则为清洁能源发电替代;3)在当前的技术水平下,工业部门碳中和的进程中需要超过300万亿元的巨额投资,所需投资主要集中于高排放的非电力工业.本文最后提出了“以技术为核心,以市场为机制,以政策为引导”的中国工业部门实现碳中和的战略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碳排放 碳中和路径 指数分解 情景分析 边际减排成本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