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复兴路上的科学家精神——新时代·新青年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李四光青藏高原地层古生物科考突击队:不畏艰险 勇攀高峰 |
无
|
《中国科学院院刊》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
|
牛绍武研究的部分叶肢介化石模式标本移至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模式标本库 |
李罡
|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0 |
|
3
|
中国双壳类古生物学研究近百年来的发展 |
沙金庚
|
《江苏地质》
|
1999 |
1
|
|
4
|
古生物学数据库现状与数据驱动下的科学研究 |
邓怡颖
樊隽轩
王玥
史宇坤
杨娇
鲁铮博
|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6
|
|
5
|
松辽盆地青山口组页岩沉积水体环境演变的古生物学证据 |
吕丹
王华建
李罡
张江永
付秀丽
刘畅
王晓梅
朱如凯
张水昌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5
|
|
6
|
西沙群岛西琛一井中新世地层、古生物群和古环境研究 |
王玉净
勾韵娴
章炳高
许红
蔡峰
龚建明
|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1996 |
23
|
|
7
|
柴达木盆地北缘昆特依凹陷始新统下干柴沟组微体古生物研究 |
吉利明
乔子真
张海泉
孟凡巍
|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8
|
|
8
|
中国石炭—二叠纪放射虫化石带及古生物地理学意义 |
王玉净
杨群
|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11
|
|
9
|
西藏南部放射虫微体古生物研究进展 |
杨群
松冈笃
王玉净
|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11
|
|
10
|
中国古生物化石产地分布特征与保护 |
李佳丽
谢小平
王永栋
陈芝聪
|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CSSCI
|
2018 |
4
|
|
11
|
古生物在下古生界烃源岩有机质成熟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英文) |
祁玉平
祝幼华
|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0 |
5
|
|
12
|
南极乔治王岛菲尔德斯半岛地层古生物研究新见 |
沈炎彬
|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0 |
10
|
|
13
|
系统古生物研究中的统计新方法初探——以浙赣边区志留纪初期雕正形贝属为例 |
黄冰
|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10
|
|
14
|
海南岛东方早二叠世双壳类动物群及其古生物地理学研究──兼评南龙杂砾岩的冰川成因说 |
方宗杰
殷德伟
|
《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1995 |
8
|
|
15
|
地层古生物研究辅助绘图软件StratDraw 1.0 |
樊隽轩
|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1
|
|
16
|
大陆架科学钻探CSDP-2井揭示的南黄海中-古生代古生物地层框架 |
郭兴伟
卢辉楠
张训华
徐洪河
朱晓青
唐鹏
张以春
季兴开
|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0 |
|
17
|
基于认知角度的博物馆讲解策略——以南京古生物博物馆为例 |
何琦
王军
|
《博物馆研究》
|
2012 |
1
|
|
18
|
微体古生物学的大家 二叠系研究的旗帜——纪念著名地层古生物学家盛金章院士(1921—2007) |
杨群
|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19
|
腕足动物数据库及定量古生物地理学研究——以全球二叠纪Roadian-Wordian期为例 |
谢俊芳
张华
沈树忠
|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9
|
|
20
|
拓宽古生物研究领域 |
杨敬之
唐天福
|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
199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