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24篇文章
< 1 2 1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歧舌苔属植物研究及一中国新记录种毛缘歧舌苔
1
作者 王顺莉 韦玉梅 +2 位作者 唐启明 何文钏 彭涛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38-1344,共7页
【目的】了解歧舌苔属植物在广西的实际分布情况,为广西苔藓植物研究增加新资料的同时,也为中国苔藓植物多样性保护添加必要的基础数据。【方法】通过野外调查结合广西植物标本馆(IBK)馆藏标本的核查,获得歧舌苔属植物研究材料,经室内... 【目的】了解歧舌苔属植物在广西的实际分布情况,为广西苔藓植物研究增加新资料的同时,也为中国苔藓植物多样性保护添加必要的基础数据。【方法】通过野外调查结合广西植物标本馆(IBK)馆藏标本的核查,获得歧舌苔属植物研究材料,经室内形态观察及查阅相关文献,确定其物种多样性。【结果】发现广西歧舌苔属植物标本10份,最终确认广西歧舌苔属植物3种,分别为毛缘歧舌苔[Schistochila sciurea(Nees)Schiffn.]、大歧舌苔[S.aligera(Nees&Blume)J.B.Jack&Steph.]、阔叶歧舌苔[S.blumei(Nees)Trevis.]。【结论】歧舌苔科以及歧舌苔属均为首次在广西记录的科属,其中毛缘歧舌苔是中国新记录种。文章对毛缘歧舌苔的形态特征进行详细描述,对另外2个种主要形态特征进行归纳,并提供各个种的引证标本信息、地理分布以及彩色图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歧苔类植物 歧舌苔属 广西 新分布
下载PDF
广西苦苣苔科植物一新种——平果报春苣苔 被引量:1
2
作者 马虎生 陆昭岑 +1 位作者 许为斌 盘波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29-634,共6页
该文报道了广西苦苣苔科报春苣苔属(Primulina Hance)一新种——平果报春苣苔(Primulina pingguoensis H.S.Ma&B.Pan),该新种在形态学上与囊筒报春苣苔(P.carinata Y.G.Wei,F.Wen&H.Z.Lü)相似,但两者能明显区别,平果报春... 该文报道了广西苦苣苔科报春苣苔属(Primulina Hance)一新种——平果报春苣苔(Primulina pingguoensis H.S.Ma&B.Pan),该新种在形态学上与囊筒报春苣苔(P.carinata Y.G.Wei,F.Wen&H.Z.Lü)相似,但两者能明显区别,平果报春苣苔花冠裂片狭披针形至线型,长宽比大于2(vs.圆形至卵圆形,长宽比小于1.5),花冠内部具8~10条紫色条纹,与花冠同色,无明显导蜜线(vs.棕色条纹,与花冠不同色,具两条黄色导蜜线),花冠筒管状,腹面隆状,(vs.狭漏斗状,明显隆起,形成一清晰的龙骨),叶片椭圆形到宽卵形,(6.5~9.5)cm×(4.5~6.5)cm[vs.宽椭圆形到卵形,(4.0~5.0)cm×(3.0~4.0)cm],叶基部稍楔形(vs.圆形)。该新种目前只在模式产地一个较大的石灰岩溶洞及周边发现有分布,目前该溶洞内开始发展畜牧养殖,对该物种的生存空间带来压力。该文对该新种的分布区(EOO)和占有面积(AOO)分别进行了评估,认为根据现已知的居群和所受威胁情况,根据IUCN红色名录标准,可暂定为“极危(CR)”级别。该种作为传统中药,被当地居民用于新生儿去胎毒等,有一定的保护和利用价值,今后可进一步开展此物种的民族植物学和药用植物学研究。该种面临生境破坏和野外采挖的风险,因此很有必要开展迁地保护和野外回归等相关工作。与该种同一乡镇分布的物种紫麟报春苣苔(P.purpureokylin F.Wen,Yi Huang&W.C.Chou),后者花冠筒漏斗状,叶片深绿至紫色,叶两面具紫红色粗伏毛而明显区别;距离该种5 km内分布有小白花报春苣苔(P.alba R.F.Li&B.Pan),后者花明显小型,花冠筒状,纯白色,与该种相区别。通过比较该种与报春苣苔属其他物种,发现也有一些物种花筒或多或少有膨大,如浅黄报春苣苔(P.lutescens B.Pan&H.S.Ma)、粉花报春苣苔[P.roseoalba(W.T.Wang)Mich.Moller&A.Weber]、中华报春苣苔[P.dryas(Dunn)Mich.Moller&A.Weber]、多莛报春苣苔[P.polycephala(Chun)Mich.Moller&A.Weber]以及崀山报春苣苔[P.langshanica(W.T.Wang)Yin Z.Wang]等,初步推断报春苣苔属植物的花筒膨大可能与特定传粉者有关,然而这一假设需进一步的野外调查和实验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灰岩地区 植物区系 报春苣苔属 囊筒报春苣苔 分类学
下载PDF
广西外来入侵植物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唐赛春 李象钦 +2 位作者 韦春强 潘玉梅 吕仕洪 《广西科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146-155,共10页
外来入侵植物威胁生物多样性,造成巨大的生态和经济损失。近10多年来,广西新归化植物和外来入侵植物种类日益增多,分布范围不断扩大,对广西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安全的影响日益严重。本文介绍了广西外来入侵植物发生的原因、基本特点、发展... 外来入侵植物威胁生物多样性,造成巨大的生态和经济损失。近10多年来,广西新归化植物和外来入侵植物种类日益增多,分布范围不断扩大,对广西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安全的影响日益严重。本文介绍了广西外来入侵植物发生的原因、基本特点、发展趋势、对生物多样性和农林牧渔各产业等的影响以及各专家学者对广西外来入侵植物的研究进展,探讨了广西外来入侵植物防控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了一些基本的防控措施建议,为更好地实施国家近年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等提供基本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入侵植物 生态安全 危害 防控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中国广西西南苦苣苔科(Gesneriaceae)新分类群——报春苣苔属Primulina Hance四新变种
4
作者 葛玉珍 温放 周伟权 《植物学研究》 2024年第5期504-515,共12页
报道和描述了产自中国广西西南部喀斯特岩溶地区的苦苣苔科(Gesneriaceae)报春苣苔属(Primulina Hance) 4个新分类群,分别是龙州小花苣苔(P. longzhouensis (B.Pan & W.H.Wu) W.B.Xu & K.F.Chung)的变种1个及中越报春苣苔(P. si... 报道和描述了产自中国广西西南部喀斯特岩溶地区的苦苣苔科(Gesneriaceae)报春苣苔属(Primulina Hance) 4个新分类群,分别是龙州小花苣苔(P. longzhouensis (B.Pan & W.H.Wu) W.B.Xu & K.F.Chung)的变种1个及中越报春苣苔(P. sinovietnamica W.H.Wu & Q.Zhang)的变种3个。同时,还就该4个新分类群与其原变种的主要区别进行了讨论,并对各自的生存现状和濒危状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Four new taxa of Primulina Hance of Gesneriaceae from Karst regions of Southwest Guangxi, China are reported and described. They are one new variety of P. longzhouensis (B.Pan & W.H.Wu) W.B.Xu & K.F.Chung, and three varieties of P. sinovietnamica W.H.Wu & Q.Zhang. Simultaneously, the main differences between these four new taxa and their original varieties were discussed respectively, and investigations and analyses were conducted regarding their respective survival status and endangered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学 报春苣苔属 龙州小花苣苔 中越报春苣苔 分类学 广西植物区系 喀斯特植物区系
下载PDF
广西漓江流域喀斯特地区植被不同恢复阶段植物优势种叶片和土壤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被引量:2
5
作者 罗婷 黄甫昭 +4 位作者 李健星 陆芳 文淑均 阮枰臻 李先琨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0-90,共11页
为了解广西漓江流域喀斯特地区植被不同恢复阶段植物的养分利用及养分限制状况,选取5种植被群落代表5个植被恢复阶段(分别为灌草丛阶段、灌丛阶段、灌木林阶段、次生乔木林阶段、原生乔木林阶段),对各恢复阶段植物优势种叶片和土壤的生... 为了解广西漓江流域喀斯特地区植被不同恢复阶段植物的养分利用及养分限制状况,选取5种植被群落代表5个植被恢复阶段(分别为灌草丛阶段、灌丛阶段、灌木林阶段、次生乔木林阶段、原生乔木林阶段),对各恢复阶段植物优势种叶片和土壤的生态化学计量指标进行比较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植物优势种叶片和土壤的有机碳(C)、全氮(N)、全磷(P)、全钾(K)、全钙(Ca)和全镁(Mg)含量及其比值随恢复进程波动变化。灌草丛阶段叶片C和P含量最高(469.84和1.21 g·kg^(-1)),且C∶K和N∶K最大(134.64和5.67);原生乔木林阶段叶片N、K和Mg含量最高(20.52、6.76和5.69 g·kg﹣1),且K∶P最大(5.83);次生乔木林阶段叶片Ca含量最高(34.05 g·kg^(-1)),且C∶P和N∶P最大(510.98和18.25);灌木林阶段叶片C∶N最大(34.61)。灌草丛阶段土壤C和N含量最高(114.25和4.26 g·kg^(-1)),且C∶N、C∶P、C∶K、N∶P和N∶K最大(27.00、170.98、13.75、6.37和0.52);原生乔木林阶段土壤P和Ca含量最高(1.03和6.42 g·kg^(-1));灌木林阶段土壤K含量最高(8.98 g·kg^(-1)),且K∶P最大(12.96);次生乔木林阶段土壤Mg含量最高(11.53 g·kg^(-1))。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叶片C含量与土壤C、N、P、Ca含量呈显著(P<0.05)正相关,叶片N、Mg含量与土壤K含量分别呈显著正相关和极显著(P<0.01)负相关,叶片Ca含量与土壤Ca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广西漓江流域喀斯特地区植被各恢复阶段植物生长均受磷限制,灌丛阶段植物生长还受氮限制,灌草丛阶段植物生长还受钾限制,因此,建议在该区域植被恢复和管理中适当增施有机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漓江流域 喀斯特地区 生态化学计量 养分限制
下载PDF
三种地宝兰属植物叶片解剖结构及光合特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许爱祝 江海都 +4 位作者 浦乾琨 韦霄 韦宇静 罗亚进 柴胜丰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3-125,共13页
为探讨地宝兰属植物的叶片解剖结构及光合特性,该研究对狭域濒危种贵州地宝兰(Geodorum eulophioides)及广布种地宝兰(G.densiflorum)、大花地宝兰(G.attenuatum)的叶片解剖结构、光合日变化、光响应曲线、CO_(2)响应曲线、叶绿素含量... 为探讨地宝兰属植物的叶片解剖结构及光合特性,该研究对狭域濒危种贵州地宝兰(Geodorum eulophioides)及广布种地宝兰(G.densiflorum)、大花地宝兰(G.attenuatum)的叶片解剖结构、光合日变化、光响应曲线、CO_(2)响应曲线、叶绿素含量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3种地宝兰属植物的叶肉细胞没有海绵组织和栅栏组织分化,气孔仅分布于下表皮;与地宝兰和贵州地宝兰相比,大花地宝兰具有更大的叶片厚度和较小的气孔密度,表现出更适应弱光环境的结构特征。(2)3种地宝兰属植物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均呈“双峰型”曲线,其光合“午休”主要由非气孔限制引起;Pn和水分利用效率(WUE)日均值大小均表现为大花地宝兰>地宝兰>贵州地宝兰,表明贵州地宝兰积累光合产物的能力更弱,对干旱环境的适应能力可能更差。(3)3种地宝兰属植物均为阴生植物,地宝兰的光补偿点(LCP)最小、光饱和点(LSP)最大,对光强适应范围较宽;大花地宝兰具有较高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和表观量子效率(AQY),其光合能力较强;贵州地宝兰的Pmax和潜在最大净光合速率(Amax)最小,其光合能力和对CO_(2)的利用能力更弱。(4)地宝兰和大花地宝兰的叶绿素a(Chl a)、叶绿素b(Chl b)和总叶绿素(Chl)含量均显著(P<0.05)高于贵州地宝兰。(5)3种地宝兰属植物的叶片厚度、叶肉厚度、叶绿素含量与Pmax间存在显著(P<0.05)相关性。综上认为,与地宝兰和大花地宝兰相比,贵州地宝兰的光合能力和适应性较差,这可能与其濒危有很大关系;适当遮阴和增加CO_(2)浓度有利于3种地宝兰属植物的光合作用。该研究结果为贵州地宝兰濒危原因的分析及3种地宝兰属植物种质资源保育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宝兰属 气孔特征 光合日变化 光响应曲线 CO_(2)响应曲线 叶绿素
下载PDF
基于MaxEnt模型的广东省红豆属植物潜在适生区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姜垒 胡喻华 +8 位作者 吴玉芬 梁键明 蒋庆莲 张铭 谭淦 何春梅 韦霄 施诗 唐光大 《广西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9-166,共18页
为了解气候变化情景下广东省红豆属(Ormosia)潜在适生区的变化,探究影响红豆属植物潜在适生区的主导环境因子,本研究基于MaxEnt模型和ArcGIS 10.8软件,利用17种红豆属植物的分布数据及22个环境变量数据,结合未来共享社会经济路径(SSP126... 为了解气候变化情景下广东省红豆属(Ormosia)潜在适生区的变化,探究影响红豆属植物潜在适生区的主导环境因子,本研究基于MaxEnt模型和ArcGIS 10.8软件,利用17种红豆属植物的分布数据及22个环境变量数据,结合未来共享社会经济路径(SSP126、SSP585)的气候情景,分别预测红豆属植物在当前和未来气候场景下的潜在适生区分布情况。结果表明:(1)适生区预测模型的评价效果良好,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下面积(AUC平均值)均为0.8-1.0。(2)在当前气候情景下,大面积(占广东省面积的40%-100%)适生的红豆属植物有茸荚红豆(Ormosia pachycarpa)等3种;中等面积(占20%-40%)适生的有薄毛茸荚红豆(O.pachycarpa var.tenuis)等6种;小面积(占5%-20%)适生的有韧荚红豆(O.indurata)等4种;极小面积(占0%-5%)适生的有凹叶红豆(O.emarginata)等4种。其中面积占比最大的是茸荚红豆,总适生面积为15.2288×10^(4) km^(2)(占84.75%);面积占比最小的是博罗红豆(O.boluoensis),总适生面积为0.0337×10^(4) km^(2)(占0.19%)。(3)降水和海拔对红豆属植物的分布起主导作用:12种红豆属植物适生区的主导环境因子为气候因子(9个降水因子,3个温度因子),剩余5种的主导环境因子是高程海拔因子(5个海拔因子)。(4)在未来(SSP126、SSP585)的气候情景下,潜在适生区面积增加的红豆属植物有凹叶红豆等4种,增加幅度为0.79%-42.43%;面积减小的红豆属植物有博罗红豆等13种,减少幅度为1.30%-78.56%。气候变暖对红豆属的潜在分布区具有一定的消极影响,17种红豆属植物中有13种的适生区面积将减少,特别是几个狭域分布的物种:博罗红豆、锈枝红豆(O.ferruginea)、小叶红豆(O.microphylla)、紫花红豆(O.purpureiflora)和亮毛红豆(O.sericeolucida),它们应是红豆属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优先考虑的类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豆属 气候变化 MaxEnt模型 潜在适生区 主导因子 广东省
下载PDF
珍稀濒危沉水植物水菜花传粉生物学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王銮凤 张同同 +3 位作者 向文倩 梁惠婷 谭珂 申益春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7-166,共10页
水菜花(Ottelia cordata)是珍稀濒危的沉水植物,现仅分布在中国海南岛北部海口至文昌一带的淡水湿地,其造型优美,极具园艺观赏价值。然而,受人类活动影响,水菜花的生境急剧退缩且更加破碎化,濒临灭绝。为探究水菜花的繁殖特征和繁殖规律... 水菜花(Ottelia cordata)是珍稀濒危的沉水植物,现仅分布在中国海南岛北部海口至文昌一带的淡水湿地,其造型优美,极具园艺观赏价值。然而,受人类活动影响,水菜花的生境急剧退缩且更加破碎化,濒临灭绝。为探究水菜花的繁殖特征和繁殖规律,该研究分析了水菜花的花部形态、性比、花粉活性、柱头可授性、反射光谱、花粉限制与无融合生殖及其传粉者类型与行为。结果表明:(1)水菜花雌雄异株,雌、雄个体的性比约为1∶2;水菜花雌、雄花形态相似,但雌花略大于雄花。(2)水菜花花粉活性和柱头可授性在花蕾期和开放期均较高。(3)中华蜜蜂(Apis cerana)是水菜花的主要传粉者,传粉效率较高且访问雄花的频率显著高于雌花。(4)水菜花雄蕊、雌蕊间的花色距离显著高于中华蜜蜂辨别的阈值(P<0.001)。(5)在自然授粉和人工授粉下,水菜花坐果率分别为95.29%和98.42%,并且不存在无融合生殖现象。综上所述,水菜花两性模拟的欺骗性传粉并不完美,传粉者可以从视觉上区分雌花和雄花;而由于水菜花雄花数量较多,传粉者低频率的“错访”足以达到水菜花雌花的繁殖需求。因此,在今后开展水菜花迁地保护、人工种群恢复等保育工作时,应重视水菜花种群大小、性别比例和当地传粉者种群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雄异株 欺骗性传粉 繁育系统 花粉限制 水鳖科
下载PDF
广西地不容块根化学成分及其酪氨酸酶抑制、杀虫活性研究
9
作者 农艳婷 邹碧群 +7 位作者 曾思文 王亚凤 阳丙媛 黄永林 郭伦发 杨克迪 何瑞杰 葛利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310-3315,共6页
目的研究广西地不容块根化学成分及其酪氨酸酶抑制、杀虫活性。方法广西地不容块根70%乙醇提取物采用Sephadex LH-20、MCI、ODS、半制备HPLC、HSCC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以左旋多巴为底物,测定酪... 目的研究广西地不容块根化学成分及其酪氨酸酶抑制、杀虫活性。方法广西地不容块根70%乙醇提取物采用Sephadex LH-20、MCI、ODS、半制备HPLC、HSCC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以左旋多巴为底物,测定酪氨酸酶抑制活性。以柑橘木虱防治效果为指标,评价杀虫活性。结果从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延胡索乙素(1)、去氢克班宁(2)、crebanine(3)、stephanine(4)、liriodenine(5)、piperumbellactam A(6)、sinoacutine(7)、(+)-salutaridine N-oxide(8)、bisnorargemonine(9)、(+)-corytuberine(10)、sebiferine(11)、palmatrubine(12)。化合物5~7对酪氨酸酶IC 50值分别为(0.1702±0.0101)、(0.7663±0.0331)、(0.5193±0.0075)mg/mL。化合物2~5、7、8、10~12对柑橘木虱的防治效果在(19.33±0.57)%~(77.15±0.45)%之间。结论化合物2、5、6、8~12为首次从该植物块根中分离得到,6、9为首次从千金藤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5~7具有较强的酪氨酸酶抑制活性,7、8、10具有较强的杀虫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地不容 块根 化学成分 分离鉴定 酪氨酸酶 杀虫活性
下载PDF
中国特有植物水松的主要营养成分分析
10
作者 徐坚旺 唐健民 +3 位作者 邹蓉 韦霄 蒋运生 韦记青 《广西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7-174,共8页
为探究水松(Glyptostrobus pensilis)叶和枝的营养价值和开发潜力,本研究提取并分析水松叶和枝的基本营养物质、矿质元素和氨基酸含量,并对其氨基酸营养价值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显示:(1)除蛋白质含量为水松枝比叶高外,干物质、灰分、... 为探究水松(Glyptostrobus pensilis)叶和枝的营养价值和开发潜力,本研究提取并分析水松叶和枝的基本营养物质、矿质元素和氨基酸含量,并对其氨基酸营养价值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显示:(1)除蛋白质含量为水松枝比叶高外,干物质、灰分、粗纤维、总黄酮、维生素E以及维生素C均为叶中含量较高。(2)叶和枝中均检测出16种氨基酸,其中有7种必需氨基酸。枝的异亮氨酸和亮氨酸含量高于叶。(3)叶的必需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core of Ratio Coefficient of Essential Amino Acid,SRC)比枝高,为64.952,表明叶中氨基酸营养价值较枝高。(4)常量元素中的K、Ca、N含量在水松叶和枝中较高,其中Ca的含量在叶和枝中均最高,并且叶的Ca含量高于枝,为7980.00 mg/kg。(5)微量元素中的Al、Fe含量在水松叶和枝中较高,叶中Al、Zn含量均高于枝的含量,分别为19.700和1.180 mg/kg;枝中Fe含量高于叶含量,为26.700 mg/kg。本研究分析了水松叶和枝中营养成分的特点,为水松作为木本饲料和水松衍生产品开发提供了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松 营养成分 氨基酸 矿质元素 枝和叶
下载PDF
广西特有植物丽萼熊巴掌开花物候与繁育系统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宇娇 王满莲 +4 位作者 唐辉 李虹 张秀姣 刘宝玉 郝敏 《种子》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1-27,F0002,共8页
针对广西特有观赏药用植物丽萼熊巴掌引种驯化植株坐果率低的问题,以丽萼熊巴掌引种居群为试验对象,观测其花部形态、花期物候、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等特征,并结合套袋实验,探究其繁育系统类型及结实率较低的限制因素。结果表明,丽萼熊... 针对广西特有观赏药用植物丽萼熊巴掌引种驯化植株坐果率低的问题,以丽萼熊巴掌引种居群为试验对象,观测其花部形态、花期物候、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等特征,并结合套袋实验,探究其繁育系统类型及结实率较低的限制因素。结果表明,丽萼熊巴掌花两性,伞形花序顶生,花期4—5月,单花序花期(18.6±3.1)d,单花花期1~2 d,不分泌花蜜。丽萼熊巴掌杂交指数为4,套袋实验证明其繁育系统为异交,部分自交亲和,需要传粉者。丽萼熊巴掌松蕾期柱头即具可授性,末花期柱头仍有活性且强于松蕾期;盛花期花粉活力明显强于末花期。人工异株异花授粉结实率高于自然结实率,且不存在无融合生殖现象。研究表明,丽萼熊巴掌拥有灵活的传粉机制和较长的传粉时间,其坐果率仍然较低,可能与花粉限制和资源限制以及授粉期恰逢雨季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丽萼熊巴掌 开花特征 繁育系统 杂交指数
下载PDF
药食同源植物赤苍藤茎和叶成分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胡真真 史艳财 +2 位作者 范进顺 蒋运生 邓丽丽 《长江蔬菜》 2024年第4期47-52,共6页
为科学利用赤苍藤资源,对赤苍藤不同茎级(0.5、1.6、2.7 cm)、部位(茎、叶)的总黄酮、蛋白质、维生素、矿质元素、各类氨基酸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14种营养成分中叶的各类营养物质(除维生素B2)含量最高,其中茎类营养物质总黄酮... 为科学利用赤苍藤资源,对赤苍藤不同茎级(0.5、1.6、2.7 cm)、部位(茎、叶)的总黄酮、蛋白质、维生素、矿质元素、各类氨基酸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14种营养成分中叶的各类营养物质(除维生素B2)含量最高,其中茎类营养物质总黄酮、蛋白质和矿质元素氮、锌、铜、镁含量随着茎直径的增大而减少;维生素B1、维生素B2、铁、铜、锰的含量在茎直径为1.6 cm时最高;矿质元素磷、钙的含量随茎直径的增大而升高。茎中均检测出15种氨基酸,叶检测出16种氨基酸,叶比茎多检出蛋氨酸(Met)。4种样品所测各类氨基酸含量:叶>茎,其中含量排名前3的均为天门冬氨酸(Asp)、谷氨酸(Glu)、丙氨酸(Ala)。茎中天门冬氨酸(Asp)、丙氨酸(Ala)、酪氨酸(Tyr)含量随茎直径的增大而减少,3种茎中亮氨酸含量无变化;1.6 cm茎的支/芳值最高。氨基酸评分AAS、CS值,叶>茎,2.7 cm茎>1.6 cm茎>0.5 cm茎;EAAI指数:叶>茎,2.7 cm茎>1.6 cm茎>0.5 cm茎。从14种营养成分聚类分析上看,叶聚为一类,茎聚为一类。综合考量,在营养物质含量上叶明显高于茎,1.6 cm的茎质量最佳。本研究结果可为赤苍藤的茎、叶的高效利用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苍藤 药食同源 营养成分 氨基酸评价 聚类分析
下载PDF
广西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物种多样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谭卫宁 罗柳娟 +3 位作者 农素芸 黄锡强 刘演 黄俞淞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182-2195,共14页
广西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我国滇黔桂植物区和华南植物区的交错地带,是古北极与古热带两大植物区系交接过渡的中心地带,在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域中占据不可替代的地位。为摸清广西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物种多样性,该文基于历... 广西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我国滇黔桂植物区和华南植物区的交错地带,是古北极与古热带两大植物区系交接过渡的中心地带,在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域中占据不可替代的地位。为摸清广西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物种多样性,该文基于历史文献整理、野外调查、标本采集和鉴定以及数据统计分析,对该保护区维管束植物物种多样性组成及其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该区共有维管束植物1 735种,包括石松类和蕨类植物218种、种子植物1 517种,具有较丰富的维管束植物多样性组成以及较复杂的植物区系成分。(2)该区共有中国特有植物486种、广西特有植物56种、岩溶特有植物262种,具有显著的植物特有性。(3)该区共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68种、广西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53种、我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4种、受威胁植物108种、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植物144种,具有较高程度的植物珍稀濒危性。综上表明,该区是我国重要的岩溶植物基因库,具有极其重要的保护价值。该研究结果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植物保护和利用以及其他科研工作的开展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论保护区 物种多样性 岩溶植物区系 珍稀种质资源 广西
下载PDF
濒危植物柳州异裂菊和凹脉异裂菊扦插技术研究
14
作者 包素青 邓丽丽 +1 位作者 韦霄 史艳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1期30-37,共8页
[目的]筛选珍稀濒危植物柳州异裂菊(Heteroplexis incana)和凹脉异裂菊(Heteroplexis impressinervia)扦插繁殖最优组合,为其种质保育及开发奠定基础。[方法]选择健康的柳州异裂菊和凹脉异裂菊枝条进行扦插,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探究插穗... [目的]筛选珍稀濒危植物柳州异裂菊(Heteroplexis incana)和凹脉异裂菊(Heteroplexis impressinervia)扦插繁殖最优组合,为其种质保育及开发奠定基础。[方法]选择健康的柳州异裂菊和凹脉异裂菊枝条进行扦插,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探究插穗粗度、基质类型、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和浓度4个因素对柳州异裂菊和凹脉异裂菊扦插苗生长性状的影响,并筛选出最优组合。[结果]柳州异裂菊9个组合的成活率差异较大,组合③成活率最高,为40%;9个组合的根长和根粗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9个组合根数存在显著差异(P<0.05),组合③有利于根生长。凹脉异裂菊组合①的成活率最高,达20%,凹脉异裂菊的枝数、枝高、枝粗、叶片数、叶长9个组合间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叶宽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粗度为6.0~10.0 mm的穗条使用150 mg/L NAA浸泡后扦插于肥土基质中利于柳州异裂菊扦插成活及苗木生长,而同样粗度的凹脉异裂菊穗条使用50 mg/L SGJ浸泡后扦插于黄土基质中扦插效果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州异裂菊 凹脉异裂菊 正交试验 扦插 成活率 叶绿素含量
下载PDF
药食两用植物黑老虎组培快繁体系研究
15
作者 邓丽丽 蒋臻韬 +3 位作者 莫燕兰 蒋向军 韦霄 史艳财 《林业调查规划》 2024年第3期152-156,共5页
为改变药食同源植物黑老虎野生资源日趋减少、难以满足市场需求的现状,对组培快繁体系中的培养基配制及组培瓶苗培育条件进行了研究,以期建立黑老虎组培快繁体系,为规模化种苗繁殖奠定基础。结果表明,以MS+2.0 mg/L 6-BA+0.2 mg/L NAA... 为改变药食同源植物黑老虎野生资源日趋减少、难以满足市场需求的现状,对组培快繁体系中的培养基配制及组培瓶苗培育条件进行了研究,以期建立黑老虎组培快繁体系,为规模化种苗繁殖奠定基础。结果表明,以MS+2.0 mg/L 6-BA+0.2 mg/L NAA为初代培养基,以B5+2.0 mg/L 6-BA+0.2 mg/L NAA为增殖培养基,以1/2 MS+0.1 mg/L 6-BA+1.5 mg/L NAA+0.3%活性炭为生根培养基,先暗培养,再光照培养,生根率可达100%,且小苗主根粗,长势强。组培苗最佳炼苗时间为15 d,最佳移栽基质为塘泥∶蔗渣∶鸡粪∶过磷酸钙=3.9∶4∶2∶0.1,最佳遮阳模式为半遮阳,最佳培育期为60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老虎 无性繁殖 组培繁育 植物激素 生物基质 遮光处理
下载PDF
盛宇报春苣苔,中国广西石灰岩地区苦苣苔科一新种——兼述微斑报春苣苔花的形态补充描述
16
作者 陈荻雅 李瑞锋 丁莉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29-636,共8页
报道了中国广西石灰岩地区苦苣苔科报春苣苔属一新种:盛宇报春苣苔(Primulina liangshengyui R.F.Li&L.Ding),该种形态上与微斑报春苣苔[P.minutimaculata(D.Fang&W.T.Wang)Yin Z.Wang]近似,但可通过叶片且两面被极短的白色糙伏... 报道了中国广西石灰岩地区苦苣苔科报春苣苔属一新种:盛宇报春苣苔(Primulina liangshengyui R.F.Li&L.Ding),该种形态上与微斑报春苣苔[P.minutimaculata(D.Fang&W.T.Wang)Yin Z.Wang]近似,但可通过叶片且两面被极短的白色糙伏毛;苞片正面无毛,背面被白色短糙浮毛;萼片密被腺毛;花冠紫色,基部逐渐褪为白色;花丝具腺毛来区分。目前,该种仅在广西大化县发现一个居群,成熟个体不足500株,通过IUCN评估标准,该种暂时被评为易危[VU D2]。同时,基于大量的有花标本和野外实地调查,对微斑报春苣苔的花部形态进行了补充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植物 新分类群 石灰岩植物 盛宇报春苣苔 微斑报春苣苔
下载PDF
3种苏铁属植物总黄酮、总多糖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17
作者 陈泰国 韦霄 +1 位作者 唐健民 邹蓉 《广西科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50-57,共8页
为探究锈毛苏铁(Cycas ferruginea)、叉孢苏铁(C.segmentifida)和石山苏铁(C.sexseminifera)3种苏铁属(Cycas)植物的总黄酮、总多糖含量以及抗氧化活性,本研究采用超声波辅助法对其根、叶柄、叶、雄球花、茎干的总黄酮及总多糖含量进行... 为探究锈毛苏铁(Cycas ferruginea)、叉孢苏铁(C.segmentifida)和石山苏铁(C.sexseminifera)3种苏铁属(Cycas)植物的总黄酮、总多糖含量以及抗氧化活性,本研究采用超声波辅助法对其根、叶柄、叶、雄球花、茎干的总黄酮及总多糖含量进行提取,以DPPH自由基(DPPH·)、羟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清除率评价其抗氧化活性,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相关性。结果表明:锈毛苏铁、叉孢苏铁和石山苏铁叶的总黄酮含量较高,大小依次为锈毛苏铁(8.61 mg·100 mg^(-1))>叉孢苏铁(7.82 mg·100 mg^(-1))>石山苏铁(1.04 mg·100 mg^(-1));茎干中总多糖含量最高,大小依次为叉孢苏铁(28.32 mg·100 mg^(-1))>石山苏铁(24.43 mg·100 mg^(-1))>锈毛苏铁(16.59 mg·100 mg^(-1))。锈毛苏铁与叉孢苏铁叶对DPPH·的清除能力较好,3种苏铁属植物各个部位对·OH的清除率能力均较差,叉孢苏铁根对O^_(2)^(-)·的清除能力较好。综上,3种苏铁属植物各部位抗氧化活性主要与黄酮含量有关,该研究可为广西苏铁属植物的综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锈毛苏铁 叉孢苏铁 石山苏铁 黄酮 多糖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广西51种典型药食同源植物观赏价值综合评价
18
作者 胡真真 邓丽丽 +2 位作者 肖妮洁 韦霄 史艳财 《林业调查规划》 2024年第3期147-151,共5页
为充分开发利用广西药食同源植物资源及丰富广西城市园林植物种类,通过查阅文献和实地调研,综合考虑植物观赏价值、园林应用潜力和应用安全性,确定16个评价指标,建立综合评价结构模型,对广西51种典型药食同源植物进行综合评价,根据综合... 为充分开发利用广西药食同源植物资源及丰富广西城市园林植物种类,通过查阅文献和实地调研,综合考虑植物观赏价值、园林应用潜力和应用安全性,确定16个评价指标,建立综合评价结构模型,对广西51种典型药食同源植物进行综合评价,根据综合评价分值排序将51种典型药食同源植物划分为4个等级。结果显示,Ⅰ级:分值≥2.3,观赏和开发利用价值高;Ⅱ级:分值>2.0~2.3,观赏和开发利用价值较高;Ⅲ级:分值>1.7~2.0,观赏和开发利用价值一般;Ⅳ级:分值<1.7,观赏和开发利用价值低。综合排名靠前而在园林中极少应用的金银花、八角、草果、山银花、花椒等植物在观赏性、园林应用潜力和应用安全性方面表现较为突出,建议加大开发利用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食同源植物 观赏价值 综合评价 层次分析法 广西
下载PDF
广西药食两用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高薇 邓丽丽 +1 位作者 韦霄 史艳财 《广西科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35-44,共10页
通过野外调查、查阅文献等方法收集资料,系统地调查和梳理广西药食两用植物资源,为广西药食两用植物的保护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广西药食两用植物共计146科435属741种;不同性状类型植物组成的顺序依次为草本>乔木>灌木&... 通过野外调查、查阅文献等方法收集资料,系统地调查和梳理广西药食两用植物资源,为广西药食两用植物的保护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广西药食两用植物共计146科435属741种;不同性状类型植物组成的顺序依次为草本>乔木>灌木>藤本;其中375种为无危状态,近危、易危、濒危种数共计占总种数的11.60%;以果实、种子类入药的植物最多;功效以清热解毒类为主;有69种被列入《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有44种被列入《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名单》。广西药食两用植物资源丰富,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在后续开发中特别要注重濒危物种的保护和药食同源药材的认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查 药食两用植物 开发保护 广西 植物资源
下载PDF
广西苏铁保护生物学研究进展
20
作者 陈泰国 杨一山 +2 位作者 唐健民 邹蓉 韦霄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7期223-229,239,共8页
综述了广西苏铁植物的资源调查、遗传多样性、生理生态学和生殖生态等领域的保护生物学研究状况,揭示了广西苏铁植物的研究情况、濒危状态及致濒原因,并对广西苏铁植物提出了相应的保护策略。
关键词 广西苏铁 保护生物学 资源调查 遗传多样性 生理生态学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