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3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森林干扰度评价方法及应用——以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清原森林生态实验站为例 被引量:11
1
作者 于立忠 朱教君 +4 位作者 闫巧玲 孙一荣 姚立平 李桂芹 方海霞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88-392,共5页
基于不同森林类型所受干扰不同,以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清原森林生态实验站为例,构建一套适合于该区域的森林干扰度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应用最优距离法对不同类型的森林干扰度进行定量化评价。根据多样性(5个指标)、生产力(... 基于不同森林类型所受干扰不同,以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清原森林生态实验站为例,构建一套适合于该区域的森林干扰度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应用最优距离法对不同类型的森林干扰度进行定量化评价。根据多样性(5个指标)、生产力(3个指标)、林分结构(4个指标)、生态功能(3个指标)、林分健康水平(3个指标)等指标,以阔叶红松林为目标森林,应用距离法评价了清原森林生态实验站现有8个林型的森林干扰度。结果表明,森林干扰度老龄林(0.3178)和阔叶混交林(0.3989)最小,与目标森林的距离最近;其次是蒙古栎林(0.4262)、水曲柳林(0.4870)、花曲柳林(0.4983)、胡桃楸林(0.5016);红松人工林(0.6358)和落叶松人工林(0.6864)最大,表明人工林与目标森林的距离最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干扰度 森林类型 人工林 目标森林 最优距离法
下载PDF
中国杨柳科植物数据库在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建成
2
作者 丁托娅 方振富 《植物学报》 CAS CSCD 1989年第1期60-60,共1页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物学部基金的资助下,《中国杨柳科植物分类、分布与系统发育》课题组建成了中国杨柳科数据库。
关键词 植物资源 分类单位 应用生态 中国科学院 文献目录 模式标本 参考资料 采集人 应用系统 存放地点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清原森林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塔群平台的功能和应用 被引量:11
3
作者 高添 于立忠 +14 位作者 于丰源 王兴昌 杨凯 卢德亮 李秀芬 闫巧玲 孙一荣 刘利芳 徐爽 甄晓杰 倪震东张金鑫 王高峰 魏晓华 周新华 朱教君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95-705,共11页
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与生态服务功能关系是森林生态学和林学的永恒研究主题。受传统森林调查方法及技术手段的限制,对复杂地形下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监测及二者关系的研究面临诸多挑战。在中国科学院野外站网络重点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与生态服务功能关系是森林生态学和林学的永恒研究主题。受传统森林调查方法及技术手段的限制,对复杂地形下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监测及二者关系的研究面临诸多挑战。在中国科学院野外站网络重点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支持下,中国科学院清原森林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在独立流域内建成了以观测塔群(三座观测塔覆盖各自子流域代表性森林类型)为主体,集激光雷达(LiDAR)、通量仪器、水文站网、固定标准地和数据中心为综合体的"次生林生态系统塔群激光雷达监测平台"(简称塔群平台)。塔群平台采用激光雷达扫描获取森林点云数据,描述森林生态系统的全息三维结构;依托独立流域/子流域内的通量监测系统、水文监测站网和通量源区内的长期固定标准地,可保证碳-水过程观测的可靠性,并用于验证复杂地形下的通量监测技术与方法,揭示森林生态水文与碳交换过程,准确估算森林生态系统主体生态服务功能(水源涵养和固碳)。所有"塔-站"数据通过无线网络实时汇集于数据中心,便于数据监视、管理与共享。此外,塔群平台将侧重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结构量化的新方法和新指标,探索复杂地形森林生态系统中H2O/CO2/痕量气体通量观测的理论与方法,为阐明森林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服务于森林生态系统管理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观测 激光雷达 涡度相关 水文站网 地面验证 数据中心
原文传递
中国景观生态学发展历程与未来研究重点 被引量:172
4
作者 陈利顶 李秀珍 +2 位作者 傅伯杰 肖笃宁 赵文武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129-3141,共13页
景观生态学从其诞生到现在,已经历了70余年。中国景观生态学的发展从其引入,到发展、壮大、逐渐成熟,也经历了30余年。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中国景观生态学在跟踪国际前沿研究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开展了大量研究,在许多研究领域取得了... 景观生态学从其诞生到现在,已经历了70余年。中国景观生态学的发展从其引入,到发展、壮大、逐渐成熟,也经历了30余年。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中国景观生态学在跟踪国际前沿研究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开展了大量研究,在许多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简述了国际景观生态学会成立与发展过程,通过系统综述中国景观生态学文献,重点分析了中国景观生态学的发展历程;根据中国景观生态学研究特点,将中国景观生态学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摸索与酝酿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前)、吸收与消化阶段(1980—1988年)、实践与迅速发展阶段(1989—2000)、发展与思索阶段(2001—2010)、思考与创新阶段(2011—?)。在此基础上,重点从土地利用格局与生态过程及尺度效应、城市生态用地与景观安全格局构建、景观生态规划与自然保护区网络优化、森林景观动态模拟与生态系统管理、绿洲景观演变与生态水文过程、景观破碎化与遗传多样性保护、多水塘系统与湿地景观格局设计、稻-鸭/鱼农田景观与生态系统健康、梯田文化景观与多功能维持、源汇景观格局分析与水土流失危险评价等方面系统分析了中国景观生态学研究的特点。最后从学科发展与理论研究、重点研究地区和应用实践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国景观生态学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景观生态学 发展历史 特点 未来发展方向
下载PDF
生态足迹改进方法及其在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7
5
作者 刘淼 胡远满 +2 位作者 常禹 张薇 张文广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285-1290,共6页
生态足迹法是一种度量可持续发展程度的有效方法。本文选用传统生态足迹法及其改进方法——"实际土地需求法",结合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岷江上游地区1982—2000年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时间动态分析。结果表明... 生态足迹法是一种度量可持续发展程度的有效方法。本文选用传统生态足迹法及其改进方法——"实际土地需求法",结合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岷江上游地区1982—2000年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时间动态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的人均消费生态足迹在研究时间段内呈缓慢上升趋势;实际土地需求法计算结果小于生态足迹法。1982—1998年,研究区每年向外输出大量木材,木材足迹与消费足迹计算结果相似。虽然生态承载力大于实际土地需求,但其呈明显下降趋势,表明研究区的资源利用方式并不合理,生态环境一直朝着不可持续的方向发展。1998年开始实施的"天然林保护工程"的生态作用对研究区生态承载力的作用尚未显现,应进行进一步的跟踪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实际土地需求法 可持续发展 岷江上游地区
下载PDF
动物生物标志物在土壤污染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6
作者 李培军 熊先哲 +3 位作者 杨桂芬 刘宛 许华夏 台培东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2期2347-2350,共4页
应用陆栖无脊椎动物的生物标志物对土壤生态系统中污染物的暴露和效应进行评价日益受到重视 ,并取得了显著的研究进展 .文中介绍了溶酶体、胁迫蛋白和金属硫蛋白 (MTs) 3种主要生物标志物 .体腔细胞内溶酶体膜稳定性用中性红保持时间 (N... 应用陆栖无脊椎动物的生物标志物对土壤生态系统中污染物的暴露和效应进行评价日益受到重视 ,并取得了显著的研究进展 .文中介绍了溶酶体、胁迫蛋白和金属硫蛋白 (MTs) 3种主要生物标志物 .体腔细胞内溶酶体膜稳定性用中性红保持时间 (NRR)进行检测 ;胁迫蛋白类多采其中的Hsp70和Hsp6 0 ;金属硫蛋白不同同分异构体的定量分析可用于反映不同的金属污染胁迫 .对 3种生物标志物机理、特性、检测实例以及在污染土壤生态毒理诊断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评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标志物 溶酶体 胁迫蛋白 金属硫蛋白
下载PDF
中国东北西部地区沙质荒漠化过程与植被动态关系的生态学研究:植被的排序 被引量:18
7
作者 关文彬 曾德慧 +1 位作者 范志平 姜凤岐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5期687-691,共5页
根据东北沙质荒漠化地区呼伦贝尔沙地、科尔沁沙地的 72个沙地植物群落样地、2 76种植物的调查数据进行DCA排序 ,排序结果充分反映了沙地植被与地理因子、气候因子、地形因子、水文因子、干扰因子的关系 .DCA排序的第 1轴反映沙地植被... 根据东北沙质荒漠化地区呼伦贝尔沙地、科尔沁沙地的 72个沙地植物群落样地、2 76种植物的调查数据进行DCA排序 ,排序结果充分反映了沙地植被与地理因子、气候因子、地形因子、水文因子、干扰因子的关系 .DCA排序的第 1轴反映沙地植被分布的水分梯度 ;第 2轴反映土壤梯度 ;第 4轴主要反映热量梯度 ;DCA的1、4轴排序图和 1、2、4轴排序图 ,反映沙地植被与沙质荒漠化的生态规律 .采用定性因子评价赋值与定量因子相结合的方法 ,经双重筛选逐步回归分析 ,建立了沙地植被DCA排序坐标与地理、气候、地形、水文、干扰等诸多生态因子的线性回归模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西部 沙质荒漠化 植被 排序 生态 沙地
下载PDF
外生菌根真菌在大型露天煤矿生态修复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韩桂云 孙铁珩 +3 位作者 李培军 张春桂 张海荣 姚德明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9期1150-1152,共3页
在霍林河露天煤矿脆弱生态地带的生态修复中 ,应用菌根生物技术 ,选用露天开采的剥离物绿色泥岩 ,以施肥和不施肥、泥岩氨化等处理进行不同条件的盆栽模拟试验 .结果表明 ,绿色泥岩接种菌根菌剂 ,不施肥的感染率和成活率均高出施肥的 1.... 在霍林河露天煤矿脆弱生态地带的生态修复中 ,应用菌根生物技术 ,选用露天开采的剥离物绿色泥岩 ,以施肥和不施肥、泥岩氨化等处理进行不同条件的盆栽模拟试验 .结果表明 ,绿色泥岩接种菌根菌剂 ,不施肥的感染率和成活率均高出施肥的 1.2 1~ 2 .78倍和 1.0~ 2 .7倍 .供试的菌根菌剂中 ,0 10、A和B菌剂对贫瘠和渗透率低的土壤条件表现出较强的调控能力 .泥岩氨化对其理化条件虽能有所改善 ,但氨和磷聚集使幼苗成活时间甚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生菌根真菌 露天煤矿 生态修复 应用
下载PDF
沈阳西部污灌渠沉积物中污染物积累与生态毒性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宋玉芳 周启星 +2 位作者 宋雪英 张薇 孙铁珩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0期1926-1930,共5页
沉积物样品采自沈阳西部污水灌渠的上、中、下游 .进行了污染物 (重金属和矿物油 )含量分析和生态毒性试验 .结果表明 ,所有沉积物中均有污染物的积累 ,矿物油含量在 4 0 0~ 12 5 0 0mg·kg-1,重金属Cd为 1 6~ 2 7 2mg·kg-1... 沉积物样品采自沈阳西部污水灌渠的上、中、下游 .进行了污染物 (重金属和矿物油 )含量分析和生态毒性试验 .结果表明 ,所有沉积物中均有污染物的积累 ,矿物油含量在 4 0 0~ 12 5 0 0mg·kg-1,重金属Cd为 1 6~ 2 7 2mg·kg-1.沉积物对植物和蚯蚓都有明显的毒性效应 .种子发芽根伸长抑制率为 10 %~6 0 % ,蚯蚓试验 14d和 2 8d死亡率分别为 0 %~ 70 %和 0 %~ 85 % .体重增长抑制率为 - 2 1 9%~ 17 7%和 - 18 6 %~ 37 0 % .研究表明 ,长期污灌导致河道沉积物中污染物积累和较强生态毒性 .沉积物作为重要的污染源 ,其污染物迁移与释放对地下水和土壤具有潜在危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污水灌溉 蚯蚓 高等植物 生态毒性
下载PDF
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系统的研究与开发——以沈阳市为例 被引量:19
10
作者 李月辉 胡志斌 +1 位作者 肖笃宁 仲夏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53-55,共3页
采用层次分析法作为评价方法,利用MicrosoftVisualBasic6.0开发了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信息系统。系统分6个模块,评价指标体系模块、评价标准体系模块、评价权重体系模块、现状值模块、结果值模块和数据综合信息模块。具有数据编辑、打... 采用层次分析法作为评价方法,利用MicrosoftVisualBasic6.0开发了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信息系统。系统分6个模块,评价指标体系模块、评价标准体系模块、评价权重体系模块、现状值模块、结果值模块和数据综合信息模块。具有数据编辑、打分评价、数据报表和专家支持4种主要功能。应用该系统对沈阳"九五"末期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沈阳市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一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态环境 评价系统 层次分析法 评价方法 质量评价
下载PDF
沈阳张士灌区镉污染生态的研究 被引量:68
11
作者 吴燕玉 陈涛 张学询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21-26,共6页
本文揭示了污染物镉从污染源——污染水体——张士灌区农田生态系统——人体的生态循环规律;各种环境因素、灌溉条件、栽培作物等对镉的行为的影响及其对人体造成的危害,为镉污染的治理从理论和实践上提供了重要依据。
关键词 镉污染 生态系统 环境
下载PDF
微生物分子生态学技术及其在环境污染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52
12
作者 钟鸣 周启星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2期247-251,共5页
较为系统地概述了核酸探针检测技术、利用引物的PCR技术、DNA序列分析技术和电泳分离及显示技术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并探讨了这些技术在环境污染研究中的应用及其方向 .结果表明 ,这些被认为是重要的微生物分子生态学技术 ,在探索微生... 较为系统地概述了核酸探针检测技术、利用引物的PCR技术、DNA序列分析技术和电泳分离及显示技术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并探讨了这些技术在环境污染研究中的应用及其方向 .结果表明 ,这些被认为是重要的微生物分子生态学技术 ,在探索微生物与污染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促进了污染环境的微生物遗传适应进化机制的研究、污染物的微生物降解有关基因的定位及微生物工程菌的构建等方面的工作 ,从而推进了污染环境微生物修复的分子生态学的发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污染 微生物 污染物降解基因 分子生态学技术 生物修复
下载PDF
中国东北西部地区沙质荒漠化过程与植被动态关系的生态学研究:植被的分类 被引量:15
13
作者 关文彬 曾德慧 姜凤岐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6期907-911,共5页
根据东北沙质荒漠化地区呼伦贝尔沙地、科尔沁沙地的 72个沙地植物群落样地、2 76种植物的调查数据 ,进行双向指示种分析 (TWINSPAN) ,结合DCA排序得到符合客观实际的分类结果 ,初步建立了中国东北沙质荒漠化地区植被分类系统 ,6个植被... 根据东北沙质荒漠化地区呼伦贝尔沙地、科尔沁沙地的 72个沙地植物群落样地、2 76种植物的调查数据 ,进行双向指示种分析 (TWINSPAN) ,结合DCA排序得到符合客观实际的分类结果 ,初步建立了中国东北沙质荒漠化地区植被分类系统 ,6个植被型 ,11个植被亚型 ,40个群系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质荒漠化地区 植被 分类 荒漠化
下载PDF
中国北方森林和草地生态系统碳氮耦合循环与碳源汇效应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韩士杰 袁志友 +1 位作者 方运霆 王智平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28-130,共3页
全球变化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作为一个科学问题开始出现,现今已超越科学领域,成为影响当今世界发展的重大政治、经济和外交问题。在科技部的"十三五"期间"全球变化及应对"重点研发计划专项支持下,来自中国科学院沈... 全球变化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作为一个科学问题开始出现,现今已超越科学领域,成为影响当今世界发展的重大政治、经济和外交问题。在科技部的"十三五"期间"全球变化及应对"重点研发计划专项支持下,来自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等6个单位31位科学家于2016年7月开始承担"中国北方森林和草地生态系统碳氮耦合循环与碳源汇效应研究"项目。该项目旨在:1)凸显中国北方植物群落演替在温室气体吸收和排放平衡,特别是在我国未来碳汇中的作用;2)绘制森林和草地碳源汇转变的敏感区、脆弱区;3)建立和发展稳定同位素技术研究碳氮循环的多时间序列历史变化及其对全球氮沉降、大气CO_2浓度上升和气候变化的响应;4)揭示氮沉降、升温、火干扰和植被演替驱动的碳氮耦合循环生物学机制及其碳源汇响应。通过该项目5年的实施,预期能增加我国北方森林和草地生态系统碳氮耦合循环生物学机制的认识,增强对北方森林和草地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响应的预测能力和减少预测的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北方 森林 草地 碳氮循环 碳源汇 全球变化 模型模拟 稳定同位素
下载PDF
水杉在中国北方城市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陈玮 何兴元 +3 位作者 王文菲 徐文铎 张粤 宁祝华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77-180,共4页
水杉 (Metasequoiaglyptostroboides)是世界上珍稀的孑遗植物 ,仅产于中国四川、湖北及湖南三省交界的局部地区。沈阳是中国水杉引种栽植的最北界 ,本文对水杉在沈阳生长的生存条件进行研究 ,为水杉在沈阳园林树种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理... 水杉 (Metasequoiaglyptostroboides)是世界上珍稀的孑遗植物 ,仅产于中国四川、湖北及湖南三省交界的局部地区。沈阳是中国水杉引种栽植的最北界 ,本文对水杉在沈阳生长的生存条件进行研究 ,为水杉在沈阳园林树种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杉 引种 生存条件
下载PDF
应用生态学的研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42
16
作者 周启星 孙顺江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7期879-884,共6页
国际上应用生态学于 2 5~ 4 0年前诞生 ,是为了适应、服务于缓解西方发达国家当时日益恶化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问题的需要 .随着该学科的发展 ,应用生态学一直都把应用生态学原理致力于解决自然资源不断退化与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作为... 国际上应用生态学于 2 5~ 4 0年前诞生 ,是为了适应、服务于缓解西方发达国家当时日益恶化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问题的需要 .随着该学科的发展 ,应用生态学一直都把应用生态学原理致力于解决自然资源不断退化与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作为其研究的重点 .2 1世纪的到来 ,人类步入了应用生态学时代 ,国际应用生态学主要发展特点表现为 :更注重其应用性 ,强调与工程学的相互交叉 ,特别注意与基础生态学的衔接性 ,全方位采用新方法与新技术 ,微观机理与宏观调控并行发展 .中国应用生态学今后的学科建设 ,特别是在 2 1世纪初的发展 ,在注意与国际接轨并从中汲取精华的同时 ,要特别强调我国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仍在恶化这一基本国情而开展研究和应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生态学 生态环境问题 自然资源 可持续管理
下载PDF
中国东北植被生态学研究中的焦点问题 被引量:24
17
作者 邹春静 徐文铎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0期1711-1721,共11页
中国东北植被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系统研究 ,但有关植被生态学一些争论性问题尚未统一 .本文仅就作者近年来研究工作涉及到的内容和关注的问题 ,提出一些看法 :1)中国东北植被地带性分布规律可用Kira的温暖指数 (WI)、寒冷指数 (CI)和作者... 中国东北植被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系统研究 ,但有关植被生态学一些争论性问题尚未统一 .本文仅就作者近年来研究工作涉及到的内容和关注的问题 ,提出一些看法 :1)中国东北植被地带性分布规律可用Kira的温暖指数 (WI)、寒冷指数 (CI)和作者的湿度指数 (HI)进行定量解释 .2 )大兴安岭北部山地 ,在海拔14 0 0m以上存在冻原植被 ,是作者于 196 3年首次发现的我国第三块冻原植被 ,其WI <15℃·月 .3)大小兴安岭植被分界线是我国植被区划中第一级分区界线 ,其位置在爱辉 -果松沟 -嫩江以南附近 ,WI为 4 5℃·月 .4 )大兴安岭植被地带性分异显著 ,南段、中段为典型草原地带和森林草原地带 ,北段为针叶林地带 ,HI值分别为 3 5~ 5 5、5 5~ 7 5、>7 5mm/℃·月 .大兴安岭东麓阔叶林是森林草原带上的森林植被类型 .5 )东北东部山地岳桦林是山地植被垂直带谱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是山地森林垂直分布林线 ,WI为 2 0~ 15℃·月为地带性植被类型 ,而WI>2 0℃·月为非地带性植被类型 .6 )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云杉林是陆地上非常罕见的森林生态系统类型 ,但这种云杉林究竟是哪一树种组成 ,在中国植物分类上一直是个争论性问题 ,作者通过核型分析和同工酶实验进一步证明是一个新种即沙地云杉Piceamongolica(H .Q .Wu)W .D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北植被 生态地理规律 热量指数 湿度指数
下载PDF
生物指示物法评价沈阳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的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陆庆轩 何兴元 +1 位作者 魏玉良 李素梅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3-15,共3页
以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为生物指示物,对沈阳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价。在阐述了确定以光肩星天牛为沈阳城市森林健康评价指示物的依据的基础上,对沈阳城市森林中柳树Salixspp.上光肩星天牛发生情况进行了调... 以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为生物指示物,对沈阳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价。在阐述了确定以光肩星天牛为沈阳城市森林健康评价指示物的依据的基础上,对沈阳城市森林中柳树Salixspp.上光肩星天牛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以光肩星天牛为生物指示物的评价结果是,沈阳城市森林目前处于亚健康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指示物 沈阳 城市森林生态系统 健康评价
下载PDF
沈阳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陆庆轩 何兴元 +1 位作者 魏玉良 张正义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80-584,共5页
采用生物指示物法和综合评判法对沈阳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价。以光肩星天牛为生物指示物的评价结果表明,沈阳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状态;综合评判法中的公众评价结果是沈阳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处于基本健康和亚健康之间... 采用生物指示物法和综合评判法对沈阳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价。以光肩星天牛为生物指示物的评价结果表明,沈阳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状态;综合评判法中的公众评价结果是沈阳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处于基本健康和亚健康之间,专家权重的评价结果为沈阳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阳 城市森林生态系统 健康评价
下载PDF
中国东北西部地区沙质荒漠化过程与植被动态关系的生态学研究——群落多样性与沙质荒漠化过程 被引量:18
20
作者 关文彬 曾德慧 姜凤岐 《生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93-98,共6页
依据东北西部沙质荒漠化地区植被的分类与排序,分析了不同演替梯度上植被群落多样性指数与DCA排序坐标值的相关关系,利用其探讨群落多样性与沙质荒漠化过程的关系;科尔沁沙地、呼伦贝尔沙地,1)植物群落的生态优势度λ、Renyi的均匀度E1... 依据东北西部沙质荒漠化地区植被的分类与排序,分析了不同演替梯度上植被群落多样性指数与DCA排序坐标值的相关关系,利用其探讨群落多样性与沙质荒漠化过程的关系;科尔沁沙地、呼伦贝尔沙地,1)植物群落的生态优势度λ、Renyi的均匀度E1与群落分布的地下水位有显著的相关关系;2)植物群落Hill的多样性指数H0,H1、Hill的均匀度Eh、Hill指数的均匀度E′1与海拔、湿润系数、Thornthwaite指数、降水量、地下水位、放牧干扰等有显著的相关关系;3)植物群落Renyi的多样性指数N0,N1、Heip修正的均匀度Ep、Alatalo修正的均匀度E′h与经度、温暖指数、冷暖指数、Thornthwaite指数、土壤有机质、地下水位、放牧等干扰有显著的相关关系。4)呼伦贝尔沙地的完工-海拉尔沙带,樟子松林、贝加尔针茅羊草草甸草原;科尔沁沙地的油松林、羊草草甸草原、丛生禾草草原具有较高的多样性,各群落类型随着沙质荒漠化过程的逐渐加剧,物种丰富度逐渐降低,其递减趋势分为旱生沙化系列、湿生沙化系列、盐水至水生系列。按各群落类型的物种丰富度递减顺序可分为6个级别,6个级别所含的群落类型分别对应着稳定沙地(A、B),固定沙丘(C),半固定沙丘(D),半流动沙丘(E),流动沙丘(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西部 植被 群落多样性 沙质荒漠化过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