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如何加快我国大学筹资事业的发展步伐?——专访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洪成文教授
1
作者 洪成文 王黎 +2 位作者 汪旦旦 莫唯然 胡甜甜 《大学(研究与管理)》 2022年第3期1-5,共5页
大学筹资事业在大学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主要由两大因素促成:第一是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倒逼着大学减少对政府拨款的依赖,拓宽大学筹资渠道,做更多社会募捐,以补学科发展经费之不足;第二是大学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高端人才吸纳、科技创... 大学筹资事业在大学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主要由两大因素促成:第一是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倒逼着大学减少对政府拨款的依赖,拓宽大学筹资渠道,做更多社会募捐,以补学科发展经费之不足;第二是大学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高端人才吸纳、科技创新和社会贡献都与资金有关,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资金雄厚使得大学在各项竞争中获取更多主动性。我国大学筹资事业未来可期,但如何加速发展,有待综合思考,深入研究,寻找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筹资 高等教育 募捐
下载PDF
国际共识 中国创新——准确把握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着力点 被引量:50
2
作者 吴岩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7-10,23,共5页
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必须准确把握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国际共识和中国创新的着力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了三届世界高等教育大会,主题分别是“质量”“质量保障”“重塑高等教育,实现可持续未来”。创新是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国... 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必须准确把握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国际共识和中国创新的着力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了三届世界高等教育大会,主题分别是“质量”“质量保障”“重塑高等教育,实现可持续未来”。创新是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国际共识。中国创新的着力点是深化“四新”建设,实施“卓越人才培养计划”2.0,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推进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建设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高等教育大会 创新发展 人才培养 “四新”建设
原文传递
中国高等教育外部治理现代化:理想目标、现实困境及推进策略 被引量:21
3
作者 林杰 张德祥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10,共7页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外部治理现代化的理想目标,经历了"加强省级政府高等教育统筹""推动大学自主办学"以及"完善社会参与高等教育治理的体制机制"等不同阶段的演变与调整之后,逐渐凝结成"...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外部治理现代化的理想目标,经历了"加强省级政府高等教育统筹""推动大学自主办学"以及"完善社会参与高等教育治理的体制机制"等不同阶段的演变与调整之后,逐渐凝结成"构建政府、大学、社会之间新型关系"。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外部治理现代化依然面临诸多现实困境,治理主体层面的多元共治举步维艰,治理思维层面的线性思维根深蒂固,治理工具层面的依法治理任重道远。在新时代背景下,推进中国高等教育外部治理现代化,要完善法治体系,推进依法治理;转变政府职能,调整治理方式;落实大学法人地位,提升大学自主办学能力;培育社会组织,推进社会组织有序有效参与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高等教育 外部治理 现代化 治理主体 治理思维 治理工具 治理目标
原文传递
努力探索高等教育的“中国经验” 被引量:21
4
作者 邬大光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0-14,共5页
我国高等教育已有百余年的历史,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和努力探索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大国。作为现代化的"后发型"国家,我国高等教育经过了"模仿"西方高等教育的阶段,在数量规模上初步具备了与西方高等教育并肩前行的... 我国高等教育已有百余年的历史,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和努力探索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大国。作为现代化的"后发型"国家,我国高等教育经过了"模仿"西方高等教育的阶段,在数量规模上初步具备了与西方高等教育并肩前行的条件。实践证明,基于国情与文化传统的差异,西方国家的高等教育经验在我国的"适用性"相对有限,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带有明显的阶段性和特殊性特征。高等教育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是一个国家高等教育成熟的标志,也是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在现阶段,回顾"跟跑"的历程,反思"并跑"的不足,并找准"领跑"的方向,才能实现"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才能让具有本土特色的"中国实践"成为"中国经验",中国高等教育才具有"领跑"的实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国际视野 中国经验
原文传递
神形兼备: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质量治理思维建设的若干构想 被引量:5
5
作者 曹燕南 史静寰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69-75,共7页
我国高等教育进入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亟需转换质量提升动力,转变质量提升方式,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从质量管理范式向质量治理范式转型,从而使高校质量提升变外部压力驱动为内在动力主导,变指标“应试”取向为... 我国高等教育进入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亟需转换质量提升动力,转变质量提升方式,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从质量管理范式向质量治理范式转型,从而使高校质量提升变外部压力驱动为内在动力主导,变指标“应试”取向为重视服务贡献。既有研究和改革实践对于思维文化维度重视不足,导致质量治理制度体系的运转缺乏精神内核支撑,以及质量治理效能不足、院校内生动力欠缺和指标主义风行的倾向。在阐释质量治理思维的内涵与特征,剖析制度体系渐趋成熟而思维观念发展滞后现象的基础上,探讨了建设和完善中国特色质量治理思维需要秉持的三个主要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高等教育质量治理思维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现代大学制度 破“五唯”
原文传递
加快“双一流”建设 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笔谈) 被引量:17
6
作者 刘伟 姜斯宪 +4 位作者 刘川生 陈骏 俞立中 许唯临 邬大光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8-9,共2页
为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奋力谱写高等教育事业的新篇章,2018年11月3—4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的"2018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年会"在浙江宁波隆重举行。本届论坛主题为"加... 为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奋力谱写高等教育事业的新篇章,2018年11月3—4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的"2018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年会"在浙江宁波隆重举行。本届论坛主题为"加快‘双一流’建设,实现内涵式发展"。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特征,同时也是新时代对高等教育改革创新提出的新要求。"双一流"建设是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的适时之举,是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标杆战略,旨在统筹高等教育结构、规模、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双一流"建设需要加强和改进党对高校的领导,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与评价体系,加快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丰富高等教育教学模式、方式与方法,促进高校学科发展良性化,拓展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新渠道,等等。与会领导、专家学者从不同方面探讨、分享了"双一流"建设的理念与经验,剖析了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特征及实现路径,勾画了"双一流"建设的未来图景。本刊选发部分发言人的观点摘编,供读者参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培养体系 教师队伍 政治方向 高等教育事业 内涵式发展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高等教育国际化 素质
原文传递
论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的系统建构 被引量:25
7
作者 宣勇 翁默斯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5-31,共7页
在分析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要求与理辨高质量、高水平、内涵式发展理念基础上,提出高质量重在关切高等教育整体满足实际需求的价值与能力,并基于“价值涌现”整合性框架,从功能、结构、要素角度进行高等教育体系系统建构。针对当... 在分析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要求与理辨高质量、高水平、内涵式发展理念基础上,提出高质量重在关切高等教育整体满足实际需求的价值与能力,并基于“价值涌现”整合性框架,从功能、结构、要素角度进行高等教育体系系统建构。针对当前高等教育“显性指标繁荣”与“内在能力贫瘠”反差,提出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应坚持立德树人、促进知识发展与推动社会进步,并实现从“适应”到“支撑”再到“引领”的功能涌现,致力战略科技力量形成与发展。遵循高等教育体系是一个有机整体的应然逻辑,认为在布局结构上应从结构失衡向均衡对焦过渡;类型结构上应从同质内卷向多样共生发展。最后,强调推动基于工具理性的管制向基于价值理性的治理跃升,以校长管理专业化为关键节点,激活高校内外部治理体系;以基层学术组织重构,激活学术心脏地带等方面,探讨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的要素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 高等教育体系 价值涌现 多样共生 价值治理
原文传递
高等教育:区域发展的新地标 被引量:54
8
作者 谢维和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2-15,共4页
现代社会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新趋势和新现象是高等学校正在成为一个地方或区域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地标。这是社会发展的要求,具有现实合理性。它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提出了新的地方化的要求,反映了高等教育结构性调整的内在要求... 现代社会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新趋势和新现象是高等学校正在成为一个地方或区域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地标。这是社会发展的要求,具有现实合理性。它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提出了新的地方化的要求,反映了高等教育结构性调整的内在要求,也是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区域发展 高等教育发展战略
原文传递
新时代高等教育的结构体系 被引量:34
9
作者 马陆亭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8-24,共7页
教育体系以结构为基础、以关系作联结,高质量教育体系包含结构匹配社会、关系纵横协调、体系流动通畅、调节自动适时等要素。阐释了高质量教育体系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方向及二者间的"表里"关系,提出了构建高等教育结构... 教育体系以结构为基础、以关系作联结,高质量教育体系包含结构匹配社会、关系纵横协调、体系流动通畅、调节自动适时等要素。阐释了高质量教育体系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方向及二者间的"表里"关系,提出了构建高等教育结构体系的原则,讨论了当前的重要关系变量和未来工作重点。"十四五"期间,我国高等教育结构体系建设要面向新发展格局,关注城乡、产业的人口变化和结构需求,巩固以本质特征为基础的内涵发展,重视教育国际化和社会对学校办学的影响,着力提升国家创新发展新动能,并具体以"理论型、实践型、应用型、职业型"高校分类发展框架来制度性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四五” 高等教育 结构体系 高质量发展 高校分类
原文传递
努力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笔谈) 被引量:16
10
作者 张炜 袁占亭 +2 位作者 刘献君 卢晓中 马陆亭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2,共2页
经过近20年的跨越式发展,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已稳居世界第一。与此同时,高等教育质量显著提高,高校科研创新实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明显增强,高等教育国际影响力日益扩大。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 经过近20年的跨越式发展,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已稳居世界第一。与此同时,高等教育质量显著提高,高校科研创新实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明显增强,高等教育国际影响力日益扩大。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需要全面系统深刻认识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务。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既是党和国家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大政方针,同时也是新时代我国高等学校办学的基本要求。为此,本刊特开设"努力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专栏展开研究探讨,以期从理论和实践层面解答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所面临的基本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规模 内涵式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路径 高等教育质量 社会发展能力 高等教育发展 高等学校办学
原文传递
探索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大国道路” 被引量:56
11
作者 邬大光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9,共6页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高等教育规模最大的国家,并迅速进入了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在历史的"拐点"上,重新认识西方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的内涵和本质,探索一个高等教育大国迈向高等教育强国的发展路径,既是高等教育大国应有的理论...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高等教育规模最大的国家,并迅速进入了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在历史的"拐点"上,重新认识西方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的内涵和本质,探索一个高等教育大国迈向高等教育强国的发展路径,既是高等教育大国应有的理论自省,也是实现高等教育强国的客观要求。从理论和实践的视角,详细分析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在西方产生的背景,揭示西方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的内涵和本质,指出我国高等教育在大众化阶段的特殊性。在此基础上,明确提出高等教育体系和结构优化是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的制度保障,高质量人才培养是普及化阶段的重要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大众化 普及化
原文传递
高等教育:质量、质量保障与质量文化 被引量:35
12
作者 邬大光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8-24,共7页
质量在高等教育领域是一个体现价值判断的概念,也是一个在特定时空条件下有相对客观标准的“技术”,追求质量保障和标准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具有“生态”性质的质量文化,它是高等教育系统和机构不可或缺的独特文化。从历史和发展阶段的角度... 质量在高等教育领域是一个体现价值判断的概念,也是一个在特定时空条件下有相对客观标准的“技术”,追求质量保障和标准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具有“生态”性质的质量文化,它是高等教育系统和机构不可或缺的独特文化。从历史和发展阶段的角度,梳理高等教育质量的话语来源与概念内涵,阐述质量观念形成与危机意识的关系,对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技术和标准进行反思。在此基础上,对高等教育质量文化进行基本解读,提出建立高等教育质量文化的基本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 高质量 质量保障 质量文化
原文传递
大学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的必然选择 被引量:35
13
作者 眭依凡 王改改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8-13,共6页
"建设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体系"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基于国际形势新挑战和国内发展新阶段需要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目标、新要求和新任务。在高等教育宏观治理的政策制度供给及高等教育发展必需的物质资源供给两个条件都得到较大... "建设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体系"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基于国际形势新挑战和国内发展新阶段需要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目标、新要求和新任务。在高等教育宏观治理的政策制度供给及高等教育发展必需的物质资源供给两个条件都得到较大改善的时期,以实施高等教育为己任的大学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对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具有引领性和决定性作用。在讨论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重要性和厘清阐释大学治理现代化和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之间逻辑关系的基础上,从实践层面提炼并阐述了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治理体系 大学治理能力 高质量发展 高等教育体系
原文传递
高等教育普及化时期博士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 被引量:22
14
作者 眭依凡 李芳莹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8-35,共8页
高质量博士生培养是高等教育普及化时期的重要发展任务"。十四五"规划开局与高等教育普及化起始的交汇,促使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必须选择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也赋予博士生培养质量提升以重要战略意义。基于对"高等教育普及... 高质量博士生培养是高等教育普及化时期的重要发展任务"。十四五"规划开局与高等教育普及化起始的交汇,促使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必须选择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也赋予博士生培养质量提升以重要战略意义。基于对"高等教育普及化"的理性认识,现阶段我国博士生培养存在如培养目标模糊、标准偏低、缺乏对知识创新和问题解决能力的要求;招生方式缺乏灵活性;培养过程中知识结构固守传统、课程设置不合理、培养制度刻板;高水平导师不足及对博士生培养精力投入不够等问题。借鉴世界顶尖大学博士生培养经验,我国博士生培养模式改革应着力树立高质量培养目标、优化招生制度、构建科学合理的培养过程、强化优质导师队伍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普及化 高质量发展 博士生教育 培养模式改革
原文传递
建构自主知识体系视域下的高等教育宏观理论创新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国瑞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75-82,共8页
高等教育宏观理论具有强烈的本土性、政治性与发展性特征,在高等教育理论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理论发展经历了创建、重构和升华的历程,取得了历史性成效,积累了重要经验,也存在明显... 高等教育宏观理论具有强烈的本土性、政治性与发展性特征,在高等教育理论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理论发展经历了创建、重构和升华的历程,取得了历史性成效,积累了重要经验,也存在明显不足。以建构自主的知识体系为目标,进一步推进高等教育宏观理论创新,应正确处理三个重大关系,进一步深化党的百年教育史研究和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中国化研究,加强重大理论问题、实践问题的协同攻关,优化宏观理论研究的体制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知识体系 高等教育宏观理论 独特地位 发展脉络 创新思路
原文传递
学术本科、应用本科和职业本科概念释义、办学特点与教育要求 被引量:79
16
作者 别敦荣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61-68,75,共9页
学术本科是以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一套本科教育体系,具有非功用性、跨学科融通性和发展可持续性等特点。学术本科教育更重视基本理论教育、科研方法训练和创新能力培养。应用本科是现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之一,以培... 学术本科是以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一套本科教育体系,具有非功用性、跨学科融通性和发展可持续性等特点。学术本科教育更重视基本理论教育、科研方法训练和创新能力培养。应用本科是现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之一,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应用本科具有目的重实用、内容重技术和组织重专业等特点。应用本科教育更加重视技术教育训练、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以及工程技术意识与职业伦理养成。职业本科是应用本科的一个亚类,是培养职业高级技术技能人才的教育,其特点主要有:职业导向性、技术技能训练的复合性和教学与生产贯通。职业本科教育更重视职业高级能力培养、现场实践教学和职业素质养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本科 应用本科 职业本科 高等教育
原文传递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大力发展素质教育(笔谈) 被引量:22
17
作者 杜玉波 赵长禄 +12 位作者 李和章 程基伟 王义遒 胡显章 谢维和 马陆亭 刘宝存 孙华 李健 程钢 杨光明 侯定凯 庞海芍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7,共1页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于2017年12月26日在北京理工大学举办了"...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于2017年12月26日在北京理工大学举办了"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座谈会。来自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和教育行政部门的专家学者、管理者、师生代表,以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媒体的记者共80余人参加了座谈会。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如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新时代高校素质教育的内涵、路径与措施""素质教育对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意义"等主题进行交流,达成了重要共识。本期选发部分发言人的观点摘编,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素质教育 立德树人 民族复兴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培养 北京理工大学 社会主义建设者 北京师范大学
原文传递
加强新时代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笔谈) 被引量:9
18
作者 张德祥 别敦荣 +3 位作者 周光礼 刘振天 刘国瑞 陈廷柱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9,共9页
2019年11月,教育部印发《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部印发的首个教育科研规范性文件,对做好新时代教育科研工作具有重大开创性意义。《意见》是指导新时代教育科学研究... 2019年11月,教育部印发《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部印发的首个教育科研规范性文件,对做好新时代教育科研工作具有重大开创性意义。《意见》是指导新时代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在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教育科研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思路举措的同时,还为做好新时代教育科研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为进一步学习好《意见》精神,推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教育科学理论体系,不断提升教育科研质量和服务水平,《中国高教研究》编辑部与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邀请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六位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为新时代加强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贡献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体系 教育部 高等教育研究 高教研究机构 新时代教育 科学研究工作
原文传递
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合作发展的思考 被引量:45
19
作者 卢晓中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4-57,共4页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新时代国家重大战略,教育在其中具有十分重要而特殊的使命和作用。教育合作发展是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建设的基本路向,也是处理粤港澳三地教育关系的基本依据。新时代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合作发展需要确立"湾区意识&qu...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新时代国家重大战略,教育在其中具有十分重要而特殊的使命和作用。教育合作发展是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建设的基本路向,也是处理粤港澳三地教育关系的基本依据。新时代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合作发展需要确立"湾区意识",赋予时代新内涵:着眼于长远全局,彰显教育"百年大计"的本质和在湾区建设中的特殊功能;着眼于协同发展,实现优势互补;着眼于现代治理机制创建,建设活力湾区、法治湾区;着眼于融合性发展,构建发展共同体、命运共同体;着眼于包容性成长,形成和而不同的"马赛克"式的湾区教育新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教育 合作发展 时代内涵
原文传递
论高水平综合大学参与教师教育的身份认同 被引量:13
20
作者 卢晓中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30-35,共6页
高水平综合大学参与教师教育是当前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政策导向和现实需求。近30年来综合大学参与教师教育的政策导向经历了由弱到强、由一般倡导到强烈主张的过程。但政策导向与实际影响并不一致,其中一个核心影响因素便是高水平... 高水平综合大学参与教师教育是当前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政策导向和现实需求。近30年来综合大学参与教师教育的政策导向经历了由弱到强、由一般倡导到强烈主张的过程。但政策导向与实际影响并不一致,其中一个核心影响因素便是高水平综合大学参与教师教育的身份认同问题,包括高水平综合大学参与教师教育的自我认同和公共认同。自我认同中的价值认同既包括学校自身的利益价值的“小我”考量,同时还有履行国家和社会责任等的“大我”担当。自我认同程度还取决于对开展教师教育的功能与作用的可达成度的认知;公共认同中政府认同与其他社会认同有时并不同步,前者较高,后者则取决于高水平综合大学参与教师教育的目标实现度和社会期待达成度。不论是自我认同还是公共认同,都需寻求对高水平综合大学参与教师教育的基础与优势的共同认知。并将此真正转化为举办教师教育的实践优势与特色,其路向是守正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水平 综合大学 教师教育 身份认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