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1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蛇葡萄素的抗肿瘤作用研究 被引量:44
1
作者 刘德育 罗曼 +3 位作者 谢冰芬 冯公侃 朱孝峰 刘宗潮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1372-1375,共4页
目的:研究蛇葡萄素在体内外对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用MTT法测定蛇葡萄素对人鼻咽癌HK-1细胞和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体外细胞毒实验;观察蛇葡萄素对C57BL/6小鼠移植性B16黑色素瘤的体内抑瘤作用;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含药小鼠血清对B16... 目的:研究蛇葡萄素在体内外对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用MTT法测定蛇葡萄素对人鼻咽癌HK-1细胞和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体外细胞毒实验;观察蛇葡萄素对C57BL/6小鼠移植性B16黑色素瘤的体内抑瘤作用;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含药小鼠血清对B16细胞周期及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蛇葡萄素对人鼻咽癌HK-1细胞及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IC50分别为50.0μg/ml及79.4μg/ml。在100mg/kg、150mg/kg及200mg/kg的剂量下,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蛇葡萄素对C57BL/6小鼠移植性B16黑色素瘤的抑瘤率分别为25.54%(P<0.05)、32.03%(P<0.01)及54.55%(P<0.001);60mg/kg氮烯咪胺(阳性对照组)的抑瘤率为59.31%,与200mg/kg的药物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150mg/kg及200mg/kg蛇葡萄素腹腔给药后10min的小鼠含药血清的作用下,B16细胞的G1期和G2/M期细胞数增高,S期细胞数减少,分裂增殖指数分别降低19.1%及21.7%。结论:蛇葡萄素对体外肿瘤细胞HK-1和MCF-7的增殖,及体内小鼠移植性B16黑色素瘤的生长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葡萄素 抗肿瘤作用 小鼠移植性B16黑色素瘤 人鼻咽癌HK-1细胞 人乳腺癌MCF-7细胞
下载PDF
肿瘤药敏预测试验与临床化疗效应相关性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8
2
作者 沈靖南 潘启超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558-561,共4页
肿瘤药敏预测试验与临床化疗效应相关性的研究概况沈靖南(综述)广州中山医学大学附属第一医院(510080)潘启超(审校)广州中山医科大学肿瘤研究所(510060)近三十年来各国学者开发出许多种体外、活体内肿瘤药物敏感性... 肿瘤药敏预测试验与临床化疗效应相关性的研究概况沈靖南(综述)广州中山医学大学附属第一医院(510080)潘启超(审校)广州中山医科大学肿瘤研究所(510060)近三十年来各国学者开发出许多种体外、活体内肿瘤药物敏感性预测试验[1~5],利用每个病人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药敏预测试验 药物疗法 效应
下载PDF
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7
3
作者 张晓实 曾益新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79-280,283,共3页
关键词 血管生成抑制剂 肿瘤 内源性
下载PDF
我国肿瘤药理学研究十年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胥彬 韩锐 潘启超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7-11,共5页
我国肿瘤药理学研究十年进展胥彬,韩锐,潘启超胥彬教授韩锐教授潘启超教授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R979.1近十年来,我国在肿瘤药理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现就我们认为比较重要的研究成绩扼要地加以介绍,主要分成以下几方面... 我国肿瘤药理学研究十年进展胥彬,韩锐,潘启超胥彬教授韩锐教授潘启超教授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R979.1近十年来,我国在肿瘤药理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现就我们认为比较重要的研究成绩扼要地加以介绍,主要分成以下几方面:①新抗癌药的药理研究;②抗癌药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癌药 药理学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5
作者 潘启超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28-233,共6页
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潘启超主题词抗肿瘤药/药理学抗肿瘤药/治疗应用中图号R979.1近年来,抗肿瘤药物的发展突飞猛进,发展的药物种类很多,现概括说明各类药的发展。1干扰DNA前体合成及多胺合成的药物1.1干扰叶酸代谢... 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潘启超主题词抗肿瘤药/药理学抗肿瘤药/治疗应用中图号R979.1近年来,抗肿瘤药物的发展突飞猛进,发展的药物种类很多,现概括说明各类药的发展。1干扰DNA前体合成及多胺合成的药物1.1干扰叶酸代谢药物〔1〕自40年代甲氨蝶呤(M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肿瘤药物 药理学 应用
下载PDF
硒与肿瘤关系研究的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杨容甫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CAS 1995年第11期7-14,共8页
概述了近20年来,硒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包括:环境中的硒水平与肿瘤,肿瘤患者硒水平及其临床意义,硒的抗癌机理和在防治肿瘤上的应用。
关键词 肿瘤 微量元素 研究进展 过氧化反应 自由基
下载PDF
13届亚太地区肿瘤会议关于鼻咽癌的研究报道 被引量:1
7
作者 潘启超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1997年第6期321-322,共2页
13届亚太地区肿瘤会议关于鼻咽癌的研究报道潘启超(中山医科大学肿瘤研究所,广州510060)ReviewonStudyofNasopharyngealCarcinomain13thAsia┐PacificConfer... 13届亚太地区肿瘤会议关于鼻咽癌的研究报道潘启超(中山医科大学肿瘤研究所,广州510060)ReviewonStudyofNasopharyngealCarcinomain13thAsia┐PacificConferenceonCancerPanQ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研究 流行病学 诊断 分子生物学
下载PDF
肿瘤患者血清、尿液中甲氨蝶呤及其代谢物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与药代动力学研究
8
作者 王建华 赵香兰 沈靖南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S1期83-84,共2页
一个可同时检测甲氨蝶呤MTX及其代谢物7-羟基甲氨蝶呤(7-OH-MTX)和2,4-二氨基-N10-甲基蝶呤酸(APA,DAMPA)的高效液相色谱法被用于肿瘤患者应用HD-MTX/CFR疗法后MTX及其代谢物在血清中的游离和总浓度及在尿液中的浓度的测定与药代动... 一个可同时检测甲氨蝶呤MTX及其代谢物7-羟基甲氨蝶呤(7-OH-MTX)和2,4-二氨基-N10-甲基蝶呤酸(APA,DAMPA)的高效液相色谱法被用于肿瘤患者应用HD-MTX/CFR疗法后MTX及其代谢物在血清中的游离和总浓度及在尿液中的浓度的测定与药代动力学研究,所用色谱柱为u-Bonda-pak C18柱,以磷酸缓冲液(0.05M H3PO<sub>4</su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代动力学 甲氨蝶呤 肿瘤患者血清 高氯酸沉淀 高效液相色谱法 药动学 磷酸缓冲液 蛋白结合率 甲氨蝶吟 二氨基
下载PDF
茶多酚细胞毒作用和抗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9
9
作者 谢冰芬 刘宗潮 +4 位作者 郝东磊 冯公侃 苏秀容 叶燕丽 黄腾波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418-420,427,共4页
目的:进一步研究茶多酚(TP)在体外细胞毒作用、体内抗肿瘤的作用。方法:噻唑兰(MTT)体外试验法和灌胃给药体内抗瘤试验。结果:茶多酚对体外培养的人鼻咽癌细胞CNE2、人肺腺癌A549细胞和GLC82细胞及乳腺癌细... 目的:进一步研究茶多酚(TP)在体外细胞毒作用、体内抗肿瘤的作用。方法:噻唑兰(MTT)体外试验法和灌胃给药体内抗瘤试验。结果:茶多酚对体外培养的人鼻咽癌细胞CNE2、人肺腺癌A549细胞和GLC82细胞及乳腺癌细胞MCF7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依次为10272μg/ml、3576μg/ml、700μg/ml和6310μg/ml。体内灌胃给予TP125mg/kg、50mg/kg和20mg/kg·d×10天剂量下对小鼠肿瘤L2的抑瘤率依次为3106~3099%、4205~4975%和4512~4679%,P<005~001。TP在125mg/kg、50mg/kg和20mg/kg·d×18天剂量下,对人肺癌裸鼠移植瘤的抑瘤率依次为2977%、3741%和4834%,后二者P<005~001,有显著性意义。结论:茶多酚在体外显示细胞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 肺肿瘤 裸鼠 抗肿瘤作用
下载PDF
鼻咽癌裸鼠移植瘤及其相应体外细胞株的建立与特性研究 被引量:25
10
作者 吴荫棠 汪慧民 +7 位作者 杨小平 李满枝 陈军 简少文 张玲 吴秋良 张万团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83-86,共4页
从新鲜鼻咽活检组织建立了一株鼻咽癌(NPC)裸鼠移植瘤株(SUNT一1)及其相应的体外传代上皮细胞株(SUNE一1)。证实SUNT一1和SUNE一1为典型低分化鳞癌细胞,染色体分析二者均为人类肿瘤核型。以PCR技术检... 从新鲜鼻咽活检组织建立了一株鼻咽癌(NPC)裸鼠移植瘤株(SUNT一1)及其相应的体外传代上皮细胞株(SUNE一1)。证实SUNT一1和SUNE一1为典型低分化鳞癌细胞,染色体分析二者均为人类肿瘤核型。以PCR技术检测SUNT一1的P1~P18和SUNE一1直到第61代培养的细胞中的EBV一DNA均为阳性。用原位溶细胞电泳技术(Insitulyinggel)EBV探针Southernblot分析,亦显示相应的EBVDNA区带。EBV基因组为线性特征,且在SUNT一1P18和SUNE一1P53细胞的电镜检查中均发现直径为96一100nm的EBV样颗粒。用不对称PCR一SSCP检测,显示有P53第8外显子突变。带EBV基因的NPC瘤株及相应的上皮细胞株建立,为从分子水平、细胞水平上研究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治疗等方面提供了丰富的和更切合人体肿瘤的材料和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鼠 移植瘤株 上皮细胞株 EB病毒 鼻咽肿瘤
下载PDF
唾液中EB病毒抗体检出用于早诊鼻咽癌的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曾益新 李济忠 +5 位作者 简少文 李端 李满枝 宋立兵 张玲 汪慧民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35-238,共4页
目的:建立在唾液标本中检出 EB病毒 IgA抗体的方法,以快速、特异诊断鼻咽癌。方法:人工合成 EBV-DNA酶及 EA-D多肽片段,分别作为捕捉抗原,采用 ELISA法检测鼻咽癌患者和健康人血清及唾液中 IgA/ EBV-DNA酶和 EA-D抗体。结果:通过... 目的:建立在唾液标本中检出 EB病毒 IgA抗体的方法,以快速、特异诊断鼻咽癌。方法:人工合成 EBV-DNA酶及 EA-D多肽片段,分别作为捕捉抗原,采用 ELISA法检测鼻咽癌患者和健康人血清及唾液中 IgA/ EBV-DNA酶和 EA-D抗体。结果:通过检出 O.D值,经统计学处理,选出鼻咽癌诊断阈值为:血清 O.D值≥ 0.3,唾液 O.D值≥ 0.45( DNA酶与 EA-D两者阈值一致)。鼻咽癌与健康者两组间 DNA酶与 EA-D的 IgA滴度均为 P< 0.0001,有非常显著性差异,与病理确诊相比,阳性符合率为 72.6%~ 77.3%。结论:证实 EBV合成肽链作为捕捉抗原,唾液为标本,用 ELISA法是可行的,方法简便,重复性好,价廉,但诊断符合率需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V-DNA酶 EA-D 肽链 鼻咽癌 唾液 诊断 EB病毒抗体
下载PDF
鼻咽癌染色体16q22-24遗传不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鄢践 方嬿 +2 位作者 黄必军 梁启万 曾益新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88-590,共3页
目的:研究鼻咽癌染色体16q22-24的遗传稳定性。方法:用染色体16q22-24上的8对微卫星多态性标记分析 50例鼻咽癌的杂合性缺失(loss of heterozygosity, LOH)与微卫星不稳定性 (mic... 目的:研究鼻咽癌染色体16q22-24的遗传稳定性。方法:用染色体16q22-24上的8对微卫星多态性标记分析 50例鼻咽癌的杂合性缺失(loss of heterozygosity, LOH)与微卫星不稳定性 (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 MSI)。结果:至少一个位点发生LOH的肿瘤占48%(24/50),MSI的发生率为18%(9/50)。但这些变化均散在分布,未见高频共同缺失区和微卫星不稳定区;其变化在早期(Ⅰ/Ⅱ期)和晚期(Ⅲ/Ⅳ期)病人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染色体16q22-24区的遗传不稳定性的变化可能与鼻咽癌的发病有关,该区是否存在鼻咽癌相关基因有待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染色体16q 杂合性缺失 微卫生不稳定性 LOH MSI 肿瘤病理
下载PDF
47例鼻咽癌遗传变异的研究 被引量:17
13
作者 郭颖 方嬿 +3 位作者 梁启万 李辉梅 关新元 曾益新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分析鼻咽癌细胞的遗传变异特性。方法:①应用比较基因组杂交(CGH)技术检测47例NPC活检组织DNA拷贝数的改变;②应用微卫星序列分析16号染色体缺失情况。结果:发现与NPC相关的7个DNA拷贝高频增加区和7个高频缺失区:增加的染... 目的:分析鼻咽癌细胞的遗传变异特性。方法:①应用比较基因组杂交(CGH)技术检测47例NPC活检组织DNA拷贝数的改变;②应用微卫星序列分析16号染色体缺失情况。结果:发现与NPC相关的7个DNA拷贝高频增加区和7个高频缺失区:增加的染色体为1q、3q、4、6q、8q、12和18;缺失的染色体有1p、3p、gq、11q、14、16和19P。16号染色体进行了微卫星序列分析,检测出两个异常明显的区域:16p12.3和16q24.3。结论:鼻咽癌具有染色体变异,其中增加最多的是染色体1q和12,缺失最多的是染色体1p和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比较基因组杂交 遗传变异性
下载PDF
鼻咽癌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方法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梁永钜 潘启超 +1 位作者 麦伟源 闵华庆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16-218,共3页
作者建立了一个可以纤维镜采集的小量鼻咽癌组织进行试验的体外药敏试验方法。本法采用滤纸支持的组织块培养法和MTT终点,以图像分析法测定瘤块中甲蓝染面积来确定药物对肿瘤细胞的作用。结果显示抑制率随药物浓度增加而上升,结果... 作者建立了一个可以纤维镜采集的小量鼻咽癌组织进行试验的体外药敏试验方法。本法采用滤纸支持的组织块培养法和MTT终点,以图像分析法测定瘤块中甲蓝染面积来确定药物对肿瘤细胞的作用。结果显示抑制率随药物浓度增加而上升,结果可重复。不同个体的癌组织对药物的反应差异较大,在DDP浓度为2.5、5及10μg/ml时,抑制率≥50%的例数分别为0/6、6/11、9/9;在5FU浓度为20、100及500μg/ml时,抑制率≥50%的例数分别为1/10、4/10、7/10;在平阳霉素浓度为10、50及250μg/ml时,抑制率≥50%的例数分别为3/11、8/11、9/11。可采用DDPμg/ml、5FU100μg/ml和平阳霉素10μg/ml为监界浓度以鉴别肿瘤的敏感性。本法保留了实体瘤组织结构各种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简捷易行,可望成为实用的微量化体外药敏试验方法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药物疗法 药敏试验 体外
下载PDF
豆荚软珊瑚Lobophytum sp.的次生代谢产物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何细新 苏镜娱 +2 位作者 曾陇梅 杨小平 梁永钜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34-337,共4页
从海南岛三亚海域采集的软珊瑚Lobophytumsp .中分离得五个甾醇苷 (1)~ (5 ) .通过波谱分析 ,确定它们的化学结构依次为 3′ O 乙酰基 4 O [β D 吡喃木糖苷 ]-孕甾 2 0 烯 3β ,4α 二醇 (1) ,4 O [β D 吡喃木糖苷 ] 孕甾 2 0 ... 从海南岛三亚海域采集的软珊瑚Lobophytumsp .中分离得五个甾醇苷 (1)~ (5 ) .通过波谱分析 ,确定它们的化学结构依次为 3′ O 乙酰基 4 O [β D 吡喃木糖苷 ]-孕甾 2 0 烯 3β ,4α 二醇 (1) ,4 O [β D 吡喃木糖苷 ] 孕甾 2 0 烯 3β ,4α 二醇 (2 ) ,4′ O 乙酰基 4 O [β D 吡喃木糖苷 ] 孕甾 2 0 烯 3β ,4α 二醇 (3) ,4′ O 乙酰基 4 O [β D 吡喃阿拉伯糖苷 ] 孕甾 2 0 烯 3β,4α 二醇 (4 )和 4 O [β D 吡喃阿拉伯糖苷 ] 孕甾 2 0 烯 3β,4α 二醇 (5 ) ,其中 1为新化合物 .体外细胞毒性实验表明 :化合物 (1) ,(2 )和 (5 )对SKMG 4 ,Hep G2和CNE2三种人体癌细胞具有抑制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荚软珊瑚 甾醇 糖苷 细胞毒性 Lobophytumsp 次生代谢产物 癌细胞 抗癌活性
下载PDF
绿茶提取物对肿瘤细胞 DNA 引物酶—多聚酶 α 复合体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16
作者 朱孝峰 刘宗潮 +2 位作者 潘启超 谢冰芬 冯公侃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61-164,共4页
目的:研究绿茶提取物的抗瘤作用机理。方法:以小鼠艾氏腹水癌细胞破碎液为材料,用DE-52和P-11柱纯化DNA引物酶—多聚酶α复合体,用液闪法和放射自显影法研究绿茶提取物对其活性的影响。结果:龙井茶提取物和毛叶茶提取... 目的:研究绿茶提取物的抗瘤作用机理。方法:以小鼠艾氏腹水癌细胞破碎液为材料,用DE-52和P-11柱纯化DNA引物酶—多聚酶α复合体,用液闪法和放射自显影法研究绿茶提取物对其活性的影响。结果:龙井茶提取物和毛叶茶提取物对DNA引物酶—多聚酶α复合体活性抑制的IC50值分别为27.60±1.32μg/ml和12.58±1.53μg/ml,其Ki值分别为15.35±2.36μg/ml和9.41±1.42μg/ml,且均为非竞争性抑制。龙井茶提取物和毛叶茶提取物在10、25、50、100、200μg/ml浓度下,对引物合成的促进率分别为141.58%、233.5%、295.5%、354.9%、435.5%和138.8%、151.3%、170.5%、187.2%、229.5%。放射自显影可见两种绿茶提取物对引物合成也呈促进作用,且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药物越浓引物显影带越宽。以PolydT·rA10为模板—引物,此两种绿茶提取物对引物延长抑制的IC50值分别为15.27±1.40μg/ml和13.61±0.77μg/ml。结论:对DNA引物酶—多聚酶α复合体活性的抑制是绿茶提取物的抗瘤作用机制之一,而且只是对引物的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茶提取物 抗肿瘤作用 DNA引物酶
下载PDF
鼻咽癌中 EB 病毒基因组状态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汪慧民 陈军 +5 位作者 曾木圣 李满枝 简少文 潘文彤 张玲 吴荫棠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85-89,共5页
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扩增Epstin-Bar病毒(EBV)的BamHIW片段,在20例低分化鼻咽癌活检组织中,检测出EBVDNA片段;裸鼠低分化NPC移植瘤株SUNT-1从第1至第34代持续存在EBVDNA,其相... 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扩增Epstin-Bar病毒(EBV)的BamHIW片段,在20例低分化鼻咽癌活检组织中,检测出EBVDNA片段;裸鼠低分化NPC移植瘤株SUNT-1从第1至第34代持续存在EBVDNA,其相应体外细胞株SUNE-1第1至第62代仍阳性。用原位溶细胞电泳技术(Insitulysinggelelectrophoresis)结合BamHIW片段为探针,进行DNA杂交,发现SUNE-1第20代细胞中有EBV线性DNA存在。20例NPC活检组织的DNA经BamHI酶切,以LMP2A外显子e1~e5为探针,Southern杂交,19例均只出现一条带,证明病毒DNA不是以线状或整合状,而是以环状附加体形式存在。说明EBV感染鼻咽上皮细胞已经过克隆选择,或者其中一个病毒感染的克隆已成为选择优势,提示EBV感染在NPC癌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E-B病毒 基因组状态
下载PDF
骆驼蓬总碱药理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51
18
作者 潘启超 杨小平 +6 位作者 李春杰 胡海棠 利国威 曹俊 许招懂 谢冰芬 潘伟光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3期165-167,共3页
从骆驼蓬(PeganumharmalaL.)种子中提取骆驼蓬总碱(totalalkaloidofharmala,TAH)。实验证明TAH对6种体外培养人癌细胞有强力细胞毒作用,对3种杂种鼠移植性肿瘤和3种人癌裸鼠移植... 从骆驼蓬(PeganumharmalaL.)种子中提取骆驼蓬总碱(totalalkaloidofharmala,TAH)。实验证明TAH对6种体外培养人癌细胞有强力细胞毒作用,对3种杂种鼠移植性肿瘤和3种人癌裸鼠移植物有明显抑瘤作用,与顺铂或阿霉素有协同作用。用电子显微镜观察TAH对肿瘤细胞超微结构影响;用显微荧光光度法分析对细胞周期的影响;用同位素掺入法测定对肿瘤细胞大分子合成的影响:用自建高效液相法进行骆驼蓬碱代谢动力学研究;毒性研究表明长期大剂量TAH可引起可逆性肾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马灵 哈尔明 抗肿瘤药 药理学 骆驼蓬总碱
下载PDF
阿蒂莫耶番荔枝总内酯体外抗肿瘤作用 被引量:10
19
作者 符立梧 潘启超 +1 位作者 陈文森 梁永钜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409-410,共2页
目的:番荔枝内酯(Amnonaceousacetogenins)是从番荔枝科植物中得到的一类具有抗癌活性令人鼓舞的新型天然产物。同时其毒性低,活性高,极有希望成为新型的天然抗癌剂。阿蒂莫耶植物种子中番荔枝总内酯含有多... 目的:番荔枝内酯(Amnonaceousacetogenins)是从番荔枝科植物中得到的一类具有抗癌活性令人鼓舞的新型天然产物。同时其毒性低,活性高,极有希望成为新型的天然抗癌剂。阿蒂莫耶植物种子中番荔枝总内酯含有多种抗癌力强的成份,本文拟探讨这种番荔枝总内酯的体外抗肿瘤作用。方法:以阿蒂莫耶番荔枝内酯对多种人的体外培养的细胞株进行细胞毒测定。细胞毒测定方法为MTT法。结果:阿蒂莫耶番荔枝内酯对人乳腺癌多药抗药性(Multidrugresistance,MDR)细胞株MCF-7/ADR及敏感细胞株MCF-7的IC50分别为5.83±1.43及6.10±1.06μg/ml,对咽喉癌MDR细胞株KBv200及敏感细胞株KB的IC50分别为3.58±0.81及3.64±0.79μg/ml,对鼻咽癌CNE2细胞株IC50为2.51±0.11μg/ml。结论:阿蒂莫耶番荔枝内酯对不同肿瘤细胞系均具有很强的体外细胞毒活性。同时,MDR细胞株对这种番荔枝总内酯无抗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内酯 抗肿瘤作用 番荔枝内酯 阿蒂莫耶植物
下载PDF
鼻咽癌癌变过程中EBERs表达状况的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曾木圣 汪慧民 +2 位作者 陈军 吴秋良 吴荫棠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4-7,共4页
本文采用重组质粒pSP65(带有EBERs的基因)体外转录合成的地高辛标记的单链反义RNA探针,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处于癌变不同阶段的鼻咽活检组织中EBERs的表达状况。EBERs检出率为:鼻咽癌(23/24),正常鼻... 本文采用重组质粒pSP65(带有EBERs的基因)体外转录合成的地高辛标记的单链反义RNA探针,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处于癌变不同阶段的鼻咽活检组织中EBERs的表达状况。EBERs检出率为:鼻咽癌(23/24),正常鼻咽组织,慢性炎症增生及单纯性增生和化生(0/30),异型增生和化生(5/8),头颈部其它肿瘤(0/5),鼻咽癌颈淋巴结转移灶(1/1)。进一步证明:(1)EBV与NPC密切相关;(2)EBV在NPC转移过程中并不丢失;(3)EBV可能并不感染正常鼻咽上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ERs 基因表达 鼻咽肿瘤 癌变过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