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族院校医学教育常见问题及对策探讨 被引量:3
1
作者 陆立鹤 李艳 雷俊霞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7年第10期141-143,共3页
相对于普通高等医学院校,民族医学院校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如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各民族文化背景差异很大和贫困学生较多等。针对当前民族院校医学教育中存在的这些常见问题,学校和教师宜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因材施教,适当增加民族医学内... 相对于普通高等医学院校,民族医学院校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如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各民族文化背景差异很大和贫困学生较多等。针对当前民族院校医学教育中存在的这些常见问题,学校和教师宜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因材施教,适当增加民族医学内容以增强与学生的互动,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关注少数民族学生尤其是贫困生的心理健康,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 医学教育 问题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6参与介导大鼠运动神经损伤所致的病理性疼痛 被引量:3
2
作者 廖广界 臧颖 +2 位作者 魏绪红 李永勇 那晓东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23-727,共5页
【目的】检测选择性切断腰5脊神经前根(L5-VRT)术后脊髓背角内IL-6的异常表达并评价其对运动神经损伤所致机械性痛觉过敏的影响。【方法】在不损伤感觉传入的情况下,L5-VRT制备大鼠机械性痛过敏模型,采用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组织化... 【目的】检测选择性切断腰5脊神经前根(L5-VRT)术后脊髓背角内IL-6的异常表达并评价其对运动神经损伤所致机械性痛觉过敏的影响。【方法】在不损伤感觉传入的情况下,L5-VRT制备大鼠机械性痛过敏模型,采用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方法检测IL-6在脊髓背角的表达水平并进行细胞定位,通过痛行为学测试观察蛛网膜下腔内注射IL-6中和抗体对L5-VRT大鼠机械性痛过敏的影响。分组:sham组、L5-VRT组,n=5;vehicle+L5-VRT、IL-6 neutralization+L5-VRT组,n=6。【结果】L5-VRT术后7 d较假手术组同侧DRG IL-6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01),IL-6蛋白表达的细胞类型为神经元细胞,L5-VRT术前应用IL-6中和抗体可抑制大鼠L5-VRT术后所致双侧机械性痛过敏的形成(P<0.05)。【结论】IL-6参与介导L5-VRT所致的大鼠后肢机械性痛过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根神经节 运动神经损伤 痛超敏 白细胞介素-6
下载PDF
激活TGR5缓解肾缺血再灌注后肾脏纤维化损伤
3
作者 李蒙 隆罗莎 +4 位作者 梁柏恩 徐龙 赵晓朵 王蔚东 李春凌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17-624,共8页
【目的】探讨激活胆汁酸受体TGR5在单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合并对侧肾摘除(uIRIx)模型诱导的肾脏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体内实验:将C57BL/6J小鼠随机分成假手术(Sham)组、uIRIx组及uIRIx+石胆酸(LCA)组,每组6只,使用uIRIx模型诱导肾脏纤... 【目的】探讨激活胆汁酸受体TGR5在单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合并对侧肾摘除(uIRIx)模型诱导的肾脏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体内实验:将C57BL/6J小鼠随机分成假手术(Sham)组、uIRIx组及uIRIx+石胆酸(LCA)组,每组6只,使用uIRIx模型诱导肾脏纤维化,通过血和尿生化指标评估肾脏功能,利用HE染色评估肾脏损伤程度,使用Masson染色及免疫组化对肾脏纤维化程度进行评估,并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肾脏皮质纤维化相关指标蛋白表达;分别在TGR5+/+小鼠及TGR5-/-小鼠中设置Sham组及uIRIx组,每组6只,利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肾脏纤维化程度。体外实验:在人源肾上皮细胞系HK2细胞中给予TGF-β1诱导促纤维化反应,给予LCA进行药物干预,利用鬼笔环肽染色标记细胞骨架,使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HK2细胞内纤维化相关指标蛋白表达。【结果】体内实验:与Sham组相比,uIRIx组小鼠血浆肌酐水平(P=0.007)及尿白蛋白/肌酐比(P=0.041)明显增加,肾脏皮质蛋白TGR5表达(P=0.002)下降,Fibronectin表达(P=0.020)及COL1A1表达(P<0.001)上升,同时伴有肾脏结构受损及胶原沉积加重,LCA干预有效改善肾脏功能,缓解肾脏损伤及纤维化程度;TGR5+/+小鼠与TGR5-/-小鼠相比,uIRIx诱导引起的Fibronectin表达(P<0.001)及COL1A1表达(P=0.001)增加。体外实验:TGF-β1诱导HK2细胞形态改变,细胞骨架解聚重组,促纤维化指标蛋白上调;LCA可有效抑制TGF-β1诱导的细胞形态改变及骨架解聚重组,呈浓度依赖性下调纤维化相关指标蛋白表达。【结论】LCA缓解uIRIx模型诱导的肾脏纤维化,TGR5基因敲除加重uIRIx诱导的肾脏纤维化;在HK2细胞中,LCA缓解TGF-β1诱导的细胞促纤维化反应。研究结果提示激活TGR5缓解缺血再灌注后肾脏纤维化损伤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keda G蛋白耦联受体5 单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合并对侧肾摘除 肾脏纤维化 石胆酸
下载PDF
同型半胱氨酸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贴壁和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30
4
作者 谭红梅 赵驰 +2 位作者 吴伟康 李艳 张选红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90-392,共3页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对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增殖、贴壁和迁移的影响。方法: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6-8代)采用含20%胎牛血清(FBS)、60 mg/L内皮细胞生长添加剂(endothe-lial cell growth supplement,ECGS)、0.005...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对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增殖、贴壁和迁移的影响。方法: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6-8代)采用含20%胎牛血清(FBS)、60 mg/L内皮细胞生长添加剂(endothe-lial cell growth supplement,ECGS)、0.005 U/L肝素的M199培养。在加入不同浓度的Hcy处理后,用胰酶消化细胞,白细胞计数板计数细胞;同时通过[3H]胸腺嘧啶核苷掺入实验观察Hcy对HUVEC细胞增殖的影响。此外,在加入不同浓度的Hcy处理后,用胰酶消化细胞,重新接种于纤连蛋白包被过的培养皿中,静置培养30 min,洗掉未贴壁细胞,对贴壁细胞进行固定、结晶紫染色、脱色、比色,观察Hcy对细胞贴壁的影响。并进一步通过划伤实验观察Hcy对内皮迁移的影响。结果:100 mmol/L及以上浓度的Hcy能抑制HUVEC增殖、DNA合成和细胞迁移,200mmol/L及以上浓度的Hcy能抑制HUVEC贴壁,并且随着剂量的加大,抑制作用都逐渐增强。结论:Hcy对HU-VEC细胞增殖、DNA合成、细胞迁移及贴壁均有着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这可能是Hcy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细胞 同型半胱氨酸 细胞增殖 粘连 细胞运动
下载PDF
高同型半胱氨酸诱导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促进微循环障碍和微血栓形成 被引量:38
5
作者 孙娟 谭红梅 +5 位作者 程超 吴伟康 吴以岭 孙慧兰 韩玉莲 陈俊林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336-2340,共5页
目的:采用蛋氨酸灌胃复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cysteinemia,HHcy)致内皮功能障碍,在此基础上,联合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和角叉菜胶(carrageenan,Ca)造成大鼠体内广泛微血栓形成,观察血管内皮损伤和功能障碍对大鼠体... 目的:采用蛋氨酸灌胃复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cysteinemia,HHcy)致内皮功能障碍,在此基础上,联合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和角叉菜胶(carrageenan,Ca)造成大鼠体内广泛微血栓形成,观察血管内皮损伤和功能障碍对大鼠体内微血栓形成的促进作用。方法:①内皮损伤模型的建立。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内皮功能障碍组(HHcy)。HHcy组采用蛋氨酸灌胃4周复制HHcy致内皮功能障碍模型,对照组以等量纯净水灌胃。4周后检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并取大鼠胸主动脉段进行血管舒张功能检测,同时检测血浆一氧化氮(NO)和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水平,以评价血管内皮功能状况。②Ca/LPS诱导微血栓形成。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微血栓组(Ca/LPS)、内皮功能障碍加微血栓组(HHcy+Ca/LPS)。Ca/LPS组大鼠腹腔注射Ca,16h再腹腔注射LPS。注射LPS20h后心脏采血检测凝血功能和血小板计数,镜下观测肠系膜微循环,24h大鼠颈动脉采血结束实验,检测血浆NO和vWF值。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检测指标同模型组。HHcy+Ca/LPS组大鼠经蛋氨酸灌胃持续4周后,再按照上述方法注射Ca/LPS,观察内皮功能障碍对大鼠微循环障碍和微血栓形成的影响。结果:①蛋氨酸灌胃4周导致HHcy,血浆vWF水平显著升高,NO水平降低,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显著降低,提示血管内皮功能受损,大鼠内皮功能障碍模型复制成功。②Ca/LPS组肠系膜微循环可见广泛微血栓形成,注射LPS后20h,通过检测凝血指标可见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而与之比较,HHcy+Ca/LPS组微循环障碍进一步加强,血小板计数减少,血浆NO值降低,vWF升高;注射LPS20h后可见血液处于继高凝状态之后的消耗性低凝状态。结论:蛋氨酸灌胃4周导致HHcy,诱导血管内皮功能障碍。联合Ca/LPS造模可建立微循环障碍和微血栓形成的动物模型,而内皮功能障碍能加速加重微循环障碍和微血栓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 血管 血栓形成 蛋氨酸 角叉菜胶 脂多糖类
下载PDF
四逆汤对兔球囊损伤后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0
6
作者 薛迎生 王景峰 +3 位作者 聂如琼 吴伟康 罗汉川 陈小卫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03-608,共6页
目的 :观察四逆汤 (SND)对兔腹主动脉球囊拉伤后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s)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探讨VSMCs增殖和凋亡在动脉损伤后再狭窄 (RS)中的作用及SND预防PCI术后RS的可行性。方法 :建立兔腹主动脉球囊拉伤模型 ,用SND进行干预 ,电镜... 目的 :观察四逆汤 (SND)对兔腹主动脉球囊拉伤后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s)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探讨VSMCs增殖和凋亡在动脉损伤后再狭窄 (RS)中的作用及SND预防PCI术后RS的可行性。方法 :建立兔腹主动脉球囊拉伤模型 ,用SND进行干预 ,电镜观察中膜和内膜增殖和凋亡的VSMCs超微结构特征。用α-actin标记VSM Cs并检测其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及细胞周期素E(cyclinE)的表达 ;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 ,计算增殖和凋亡指数。84d亚组行腹主动脉造影观察损伤段血管的狭窄程度。结果 :SND治疗组中膜内膜VSMCs增殖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 ,凋亡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而且细胞凋亡持续的时间较长 ,到术后 14d才达高峰 ,以后才逐渐下降。术后 84d亚组血管造影显示治疗组损伤段腹主动脉狭窄程度明显小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四逆汤能有效抑制VSMCs增殖 ,诱导其凋亡 ,减轻血管损伤后的狭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逆汤 血管成形术 气囊 平滑 血管 细胞凋亡
下载PDF
隐丹参酮诱导猴骨髓间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 被引量:23
7
作者 原清涛 邓宇斌 +3 位作者 刘晓刚 胡军 李树浓 刘祖国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993-996,共4页
目的体外培养猴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并定向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方法体外分离培养猴MSCs,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标志,用含隐丹参酮的无血清L-DMEM诱导MSCs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单克隆抗体特异性神经元烯醇化酶(NSE)... 目的体外培养猴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并定向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方法体外分离培养猴MSCs,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标志,用含隐丹参酮的无血清L-DMEM诱导MSCs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单克隆抗体特异性神经元烯醇化酶(NSE)、神经丝蛋白(NF)、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结果体外培养的猴MSCs表达CD29、CD44、CD105、CD166,并且具有正常的二倍体核型,不随传代而发生改变。bFGF预诱导24h后,隐丹参酮可以将MSCs诱导为神经元样细胞,免疫细胞化学显示NSE、NF表达阳性,阳性率分别为68.3%±3.5%、70.3%±1.5%,而GFAP表达阴性。结论隐丹参酮可以在体外将猴MSCs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 干细胞 神经元 隐丹参酮 成束猴
下载PDF
C2C12成肌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为肌管的实验 被引量:17
8
作者 陈永乐 周光前 +5 位作者 邓宇斌 智伟 谢彗琪 邓力 杨志明 王亚柱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15,共6页
【目的】观察低浓度马血清体外诱导成肌细胞C2C12向成熟肌细胞分化、形成肌管的作用,探索定向诱导肌分化的途径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将C2C12成肌细胞用含不同浓度马血清的高糖DMEM培养基培养,收集细胞,在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形态变化,并... 【目的】观察低浓度马血清体外诱导成肌细胞C2C12向成熟肌细胞分化、形成肌管的作用,探索定向诱导肌分化的途径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将C2C12成肌细胞用含不同浓度马血清的高糖DMEM培养基培养,收集细胞,在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形态变化,并通过免疫细胞化学(Imminocytochemistry,ICC)及RT-PCR方法分别检测肌性相关基因表达的改变。【结果】①20mL/L和50mL/L的马血清均能促使C2C12细胞形成肌小管,20mL/L浓度马血清诱导效率最好(第7天时肌小管形成率分别为31.4%±2.1%和19.0%±1.6%,P<0.001)。②20mL/L马血清诱导3~4d开始有肌管形成,之后肌管越来越多,到8~9d达高峰(第9天40.2%±1.3%),往后细胞逐渐衰老死亡。③20mL/L马血清诱导C2C12细胞向成熟肌细胞分化过程中,肌相关蛋白分子表达发生变化:结蛋白(desmin)、成肌分化抗原(MyoD)、生肌素(myogenin)和肌球蛋白(myosin)等表达逐渐增强(未刺激时分别约为49.6%±1.1%、23.4%±1.1%、4.8%±1.6%和2.6%±1.5%;第6天时分别提高为80.4%±1.8%、85.4%±1.1%、22.2%±1.1%和26.0%±1.6%;P<0.001);desmin、MyoD和myogenin相应的mRNA分子也可以通过RT-PCR检测到。【结论】①低浓度的马血清能够有效刺激C2C12成肌细胞向成熟细胞分化,以20mL/L浓度效果最好;②C2C12细胞是研究肌细胞发育分化的理想模板;③肌分化发育过程比较复杂,许多因素都可能起影响,研究设计要尽量标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肌细胞 肌细胞 肌管 定向分化 基因表达
下载PDF
附子多糖预防高胆固醇血症的作用及其对肝脏CYP7α-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4
9
作者 周芹 段晓云 +3 位作者 陆立鹤 肖颖 黄雄庆 吴伟康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91-995,共5页
目的:探讨附子多糖(FPS)预防高胆固醇血症的作用及其对肝脏胆固醇7α-羟化酶(CYP7α-1)表达的影响。方法:SPF级雄性Wistar大鼠50只,体重100 g,随机分为正常组(control)、高胆固醇组(HC)和HC+附子多糖(HC+FPS)低、中、高3个剂量组,每组10... 目的:探讨附子多糖(FPS)预防高胆固醇血症的作用及其对肝脏胆固醇7α-羟化酶(CYP7α-1)表达的影响。方法:SPF级雄性Wistar大鼠50只,体重100 g,随机分为正常组(control)、高胆固醇组(HC)和HC+附子多糖(HC+FPS)低、中、高3个剂量组,每组10只,分别给予正常、高胆固醇及高胆固醇加附子多糖(224、448和896mg.kg-1.d-1)饮食,持续2周,检测各组的血脂水平;观察control组、HC组和HC+FPS(224 mg.kg-1.d-1)组大鼠的体重、进食量和粪便量的变化,实验结束后取3组大鼠的肝脏行HE染色;并检测3组大鼠肝脏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mRNA水平、CYP7α-1 mRNA和蛋白水平以及粪便总胆汁酸含量等方面的改变。结果:附子多糖能显著抑制高胆固醇血症大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水平(P<0.05);HC+FPS组大鼠肝细胞脂肪变性较HC组轻微;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附子多糖能显著上调高胆固醇大鼠肝脏CYP7α-1 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并明显降低HMG-CoA还原酶的mRNA水平(P<0.01);HC组大鼠粪便中胆汁酸的含量增多而HC+FPS组进一步增加(P<0.05)。结论:附子多糖具有明显的降血胆固醇作用,其机制与上调CYP7α-1 mRNA及蛋白水平和下调大鼠肝脏HMG-CoA还原酶mRNA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子多糖 高胆固醇血症 胆固醇7Α-羟化酶 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
下载PDF
经食道-胸壁电刺激建立兔心脏骤停模型 被引量:9
10
作者 黄国庆 詹蔚 +4 位作者 熊艳 文明祥 邓宇斌 李颖庆 廖晓星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45-250,共6页
【目的】建立一种更为简单、便捷、成功率高的兔心脏骤停模型。【方法】经食道插入食道调搏电极至心脏水平,在心前区心搏最明显处皮下插入针灸针形成电流回路,用恒定35mA交流电诱发心脏骤停,无干预观察5 min后进行心肺复苏。分别记录15... 【目的】建立一种更为简单、便捷、成功率高的兔心脏骤停模型。【方法】经食道插入食道调搏电极至心脏水平,在心前区心搏最明显处皮下插入针灸针形成电流回路,用恒定35mA交流电诱发心脏骤停,无干预观察5 min后进行心肺复苏。分别记录15只新西兰大白兔达到心脏骤停标准的时间、停止刺激时的心律、复苏开始前的心律、心肺复苏时间、除颤次数、给药次数、自主循环恢复率、自主循环恢复后机械通气时间、自主循环恢复后生存时间及72 h生存率。【结果】本实验中的15只兔全部诱发心脏骤停成功。从有效电刺激开始到成功诱发心脏骤停的时间为(26±10)s。电刺激结束时室颤发生率为100%(15/15),无心脏停搏及无脉性电活动发生,在无干预观察期内无自动复律现象。在心肺复苏开始时心电图表现为室颤的比例为73.3%(11/15),无脉性电活动的比例为26.7%(4/15)。心肺复苏用时(200±136)s,除颤次数(1.00±0.76)次,静脉注射肾上腺素次数(2.40±1.12)次,自主循环恢复率93.3%(14/15),自主循环恢复后机械通气时间(40±17)min。自主循环恢复后0~6 h死亡率为6.7%(1/15),6~24 h内死亡率60(9/15),24~72 h时存活率为26.6%(4/15)。【结论】经食道-胸壁定流电刺激方式诱发兔心脏骤停模型操作简单、重复性好、复苏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是一个较为理想的研究心肺脑复苏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骤停 心肺复苏 电刺激 室颤 动物模型
下载PDF
通心络超微粉对大鼠络脉绌急模型的通络效应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12
11
作者 韩玉莲 程超 +5 位作者 谭红梅 吴伟康 吴以岭 孙慧兰 孙娟 陈俊林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2期2404-2408,2426,共6页
目的:建立络脉绌急大鼠模型及探讨通心络超微粉对其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蛋氨酸灌胃法复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致内皮损伤大鼠模型。取大鼠胸主动脉段进行血管舒张功能检测,并检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浓度、一氧化氮(... 目的:建立络脉绌急大鼠模型及探讨通心络超微粉对其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蛋氨酸灌胃法复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致内皮损伤大鼠模型。取大鼠胸主动脉段进行血管舒张功能检测,并检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浓度、一氧化氮(NO)含量和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水平。然后在蛋氨酸灌胃基础上予精氨酸加压素(AVP)静脉注射建立络脉绌急模型。通心络治疗组加通心络超微粉0.4 g.kg-1.d-1灌胃1周。各组记录AVP注射后标准肢体Ⅱ导联心电图30 m in。以心电图S波改变和T波压低作为心肌缺血指标。测定各组血浆NO水平,RT-PCR检测心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mRNA表达。结果:4周蛋氨酸灌胃造成大鼠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血浆vWF水平显著升高,NO水平降低,血管内皮依赖的舒张反应明显减弱,血管内皮功能受损。内皮损伤基础上给予AVP引起的S波改变和T波压低幅度都较内皮正常者严重,而通心络超微粉可减弱络脉绌急引起的S波改变和T波压低幅度。通心络组NO水平及心肌eNOS mRNA表达水平较络脉绌急组显著升高。结论:通过对内皮损伤大鼠静脉注射精氨酸加压素的方法建立了络脉绌急模型;通心络超微粉可能通过促进心肌组织eNOS mRNA表达,提高NO水平,发挥其通络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心络超微粉 内皮损伤 络脉绌急
下载PDF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同种异体骨髓移植造血重建的影响 被引量:11
12
作者 雷俊霞 朱美玲 +7 位作者 郭振宇 赵东长 余伟华 温冠媚 张秀明 李艳 项鹏 李树浓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3期397-403,共7页
为了探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MSC)对同种异体骨髓移植造血重建的影响,建立大鼠同种异体骨髓移植模型,通过外周血像检测、病理分析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综合评价MSC对骨髓移植(bonemarrowtransplantation,BMT)的积极... 为了探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MSC)对同种异体骨髓移植造血重建的影响,建立大鼠同种异体骨髓移植模型,通过外周血像检测、病理分析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综合评价MSC对骨髓移植(bonemarrowtransplantation,BMT)的积极作用。结果表明:①共移植后30天,MSC可在致死量照射的受者存活,并被发现受者胸腺、脾脏和骨髓;②MSC可促进BMT后造血重建,促进外周血白细胞、淋巴细胞和血小板的明显恢复;促进骨髓细胞数恢复及B淋巴系、巨核系分化增强;有利骨髓组织学的明显恢复发善。结论:大鼠MSC与骨髓共移植可在受体的造血器官长期存在,MSC可明显促进同种异体骨髓移植后造血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 间质干细胞 同种异体骨髓移植 造血重建 GVHD
下载PDF
白藜芦醇对抗D-半乳糖诱导的心肌细胞衰老及其机制 被引量:11
13
作者 过华蕾 廖丽贞 +1 位作者 陈燕玲 吴伟康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141-2146,共6页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D-半乳糖诱导的心肌细胞衰老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D-半乳糖(0、0.1、1、10和100 g/L)作用不同时间(0、12、24、48和72 h)诱导原代心肌细胞衰老,通过β-半乳糖苷酶染色法鉴定细胞衰老,MTT法检测细胞活...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D-半乳糖诱导的心肌细胞衰老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D-半乳糖(0、0.1、1、10和100 g/L)作用不同时间(0、12、24、48和72 h)诱导原代心肌细胞衰老,通过β-半乳糖苷酶染色法鉴定细胞衰老,MTT法检测细胞活力,FDG法半定量检测β-半乳糖苷酶含量,构建体外心肌细胞衰老模型。根据FDG的结果来评估不同浓度白藜芦醇(2、10、50和250μmol/L)处理对衰老心肌细胞的影响,通过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及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的变化来探讨白藜芦醇处理效应产生的可能机制。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衰老组(10 g/L D-半乳糖处理48 h)β-半乳糖苷酶染色阳性率明显增加,β-半乳糖苷酶含量明显增加;SOD活性下降,MDA含量增加;LC3Ⅱ/LC3Ⅰ水平下调;细胞活力无明显变化。与衰老组相比,白藜芦醇处理组(10μmol/L及50μmol/L)β-半乳糖苷酶含量明显降低;SOD活性升高,MDA含量明显降低;LC3Ⅱ/LC3Ⅰ水平上调。结论:D-半乳糖诱导的心肌细胞衰老伴随着氧化应激的增强及自噬水平的下调;白藜芦醇能减轻D-半乳糖诱导的心肌细胞衰老的程度,其保护效应产生的机制可能与白藜芦醇抗氧化应激效应及上调自噬水平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细胞 衰老 白藜芦醇 氧化性应激 自噬
下载PDF
骨髓间质干细胞诱导为神经元样细胞移植治疗脑梗塞模型大鼠后运动功能的改善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颖 邓宇斌 +2 位作者 李艳 王晔 那晓东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401-2406,共6页
目的:观察骨髓间质干细胞诱导为神经元样细胞移植对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MCAO)鼠后运动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采用分离消化法对F ischer344大鼠的骨髓间质干细胞进行体外培养、纯化鉴定后,进行诱导分化,局部立体定位注射于MCAO大鼠纹状皮... 目的:观察骨髓间质干细胞诱导为神经元样细胞移植对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MCAO)鼠后运动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采用分离消化法对F ischer344大鼠的骨髓间质干细胞进行体外培养、纯化鉴定后,进行诱导分化,局部立体定位注射于MCAO大鼠纹状皮质18区,对照组注射无血清L-DMEM基础培养液。分别于诱导细胞移植后第2周及第8周,进行网屏握持试验、抓握牵引试验、平衡木行走试验及Morris水迷宫测试,并取脑组织做2,3,5-三苯四唑化氯(TTC)染色。结果:移植后第2周及第8周对照组、实验组于水迷宫试验中找到目标的时间(s)及路径(cm)均有显著差异(P<0.05);第8周时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网屏握持、抓握牵引及平衡木行走等试验的时间(s)亦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诱导细胞的移植对MCAO模型大鼠的运动功能有明显恢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质干细胞 神经元 脑梗塞 运动活动 移植
下载PDF
自噬参与氧化性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 被引量:11
15
作者 陆立鹤 颜建云 +1 位作者 于汇民 刘筱霭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72-775,共4页
【目的】观察细胞自噬是否参与了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方法】采用体外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模型,实验分为3组:control组:用nativeLDL处理细胞;Ox-LDL组:用Ox-LDL处理细胞;3MA组:用Ox-LDL和3MA处理细胞... 【目的】观察细胞自噬是否参与了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方法】采用体外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模型,实验分为3组:control组:用nativeLDL处理细胞;Ox-LDL组:用Ox-LDL处理细胞;3MA组:用Ox-LDL和3MA处理细胞;细胞培养液为DMEM+10mMBGP。分别以茜素红检测血管钙化,Q-PCR和Westernblotting测定cbfa1和Beclin1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Ox-LDL加速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上调cbfa1和Beclin1的表达;细胞自噬特异性抑制剂3MA减弱细胞钙化,下调cbfa1和Beclin1的表达。【结论】Ox-LDL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与细胞自噬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自噬 血管平滑肌细胞 钙化
下载PDF
人骨髓间质干细胞向造血细胞分化潜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温冠媚 李浩威 +5 位作者 肖庆忠 陈振光 张秀明 李艳 段连宁 李树浓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7-162,共6页
目的 :在体研究人骨髓间质干细胞 (hBMMSCs)向造血细胞分化的潜能。方法 :将hBMMSCs经尾静脉注射给环磷酰胺处理的严重联合免疫缺陷 (SCID)小鼠 ,利用流式激活细胞分析系统 (FACS)检测hBMMSCs输注后存活 35d的SCID小鼠外周血、骨髓和脾... 目的 :在体研究人骨髓间质干细胞 (hBMMSCs)向造血细胞分化的潜能。方法 :将hBMMSCs经尾静脉注射给环磷酰胺处理的严重联合免疫缺陷 (SCID)小鼠 ,利用流式激活细胞分析系统 (FACS)检测hBMMSCs输注后存活 35d的SCID小鼠外周血、骨髓和脾脏中人源性造血细胞的表型和水平。结果 :hBMMSCs输注组外周血 (PB)、骨髓(BM)和脾脏 (spleen)中可检测到人CD45+ /H - 2Dd - 、CD34+ /H - 2Dd - 细胞 ,而对照组PB、BM和脾脏均未检测到上述表型的人造血细胞。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质干细胞 造血干细胞 分化
下载PDF
骨髓间质干细胞诱导为肌样细胞分化相关基因的表达 被引量:8
17
作者 曾缨 王凌云 +1 位作者 张成 邓宇斌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665-1668,共4页
目的:研究骨髓间质干细胞向肌样细胞分化前后骨骼肌特异性基因的表达。方法:体外分离成年SD大鼠骨髓干细胞,培养增殖,用5-氮杂胞苷诱导分化,RT-PCR检测分化前和分化后1d、2d、5d和7d骨骼肌特异性转录因子生肌决定因子MyoD、肌细胞生成素... 目的:研究骨髓间质干细胞向肌样细胞分化前后骨骼肌特异性基因的表达。方法:体外分离成年SD大鼠骨髓干细胞,培养增殖,用5-氮杂胞苷诱导分化,RT-PCR检测分化前和分化后1d、2d、5d和7d骨骼肌特异性转录因子生肌决定因子MyoD、肌细胞生成素myogenin、MRF4以及肌肉特异性肌酸磷酸激酶MCK的表达。结果:MyoD在诱导前后均有表达,在诱导后1d表达显著上调(P<0·05);myogenin、MRF4和MCK在诱导前无表达,诱导后2d开始出现myogenin和MRF4的表达,诱导后7d开始出现MCK的表达。结论:骨髓间质干细胞能表达一定水平的骨骼肌细胞的分化调控基因MyoD,它向肌样细胞的分化可能与MyoD、myogenin和MRF4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质干细胞 细胞分化 基因表达 阿扎胞苷 肌样细胞
下载PDF
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对同种骨髓移植后造血重建和免疫重建的作用 被引量:10
18
作者 雷俊霞 郭振宇 +7 位作者 赵东长 李红霞 余伟华 张秀明 郑芹 魏箐 李树浓 项鹏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29-1132,共4页
目的:探讨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MSC)对同种异体骨髓移植造血重建和免疫重建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同种异体骨髓移植模型,通过生存率分析、外周血象检测、免疫细胞计数和受体免疫功能检测,综合评价MSC对骨髓移植(bone marrowtransplantati... 目的:探讨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MSC)对同种异体骨髓移植造血重建和免疫重建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同种异体骨髓移植模型,通过生存率分析、外周血象检测、免疫细胞计数和受体免疫功能检测,综合评价MSC对骨髓移植(bone marrowtransplantation,BMT)后造血重建和免疫重建的作用。结果:(1)MSC可促进BMT后造血重建:移植后30d,共移植组外周血白细胞、淋巴细胞和血小板数均高于单纯骨髓移植组;共移植组骨髓细胞数也高于对照组。(2)MSC可促进BMT后免疫重建:移植后30d,共移植组胸腺细胞数、脾细胞总数均高于骨髓单纯移植组;共移植组对ConA、LPS刺激的淋巴细胞增殖反应以及对第三体来源的同种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均强于单纯BMT组。结论:大鼠MSC与骨髓共移植对同种异体骨髓移植造血重建和免疫重建有一定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干细胞 骨髓移植 造血复建 免疫复建
下载PDF
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脑缺血大鼠体内迁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晔 邓宇斌 +2 位作者 李燕 叶伟标 叶美红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19-524,共6页
目的:探讨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在SD大鼠脑缺血后迁移至脑损伤区的影响。方法:构建大脑中动脉阻塞的脑缺血模型;50只大鼠随机分为脑缺血PBS对照组、脑缺血MSCs治疗组。将腺病毒携带的增强型绿色荧光... 目的:探讨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在SD大鼠脑缺血后迁移至脑损伤区的影响。方法:构建大脑中动脉阻塞的脑缺血模型;50只大鼠随机分为脑缺血PBS对照组、脑缺血MSCs治疗组。将腺病毒携带的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标记的MSCs,在脑缺血1d后经尾静脉注射入大鼠体内;用实时定量PCR检测缺血半暗带区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的分泌;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上CXCR4的表达率;用荧光共聚焦显微镜扫描显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迁移。结果:GFP转染率大约87%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实时定量PCR显示大鼠海马分泌的SDF-1α在1d时达到峰值,1-14d一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14d后开始缓慢下降,而皮质分泌的SDF-1α在第3d开始缓慢上升,14d才达到峰值;流式细胞仪检测BMSCs表面的CXCR4有14%;GFP标记的BMSCs移植后6h发现聚集在大脑中动脉起始处(嗅球),在第3d后在丘脑等缺血半暗带区,在14d后皮质处的GFP+BMSCs已有明显的增加。结论:损伤组织SDF-1α浓度的升高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迁移的增加可能存在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质干细胞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 CXC趋化因子受体4 脑缺血
下载PDF
小儿癫痫及其发作类型、频率与脑细胞葡萄糖代谢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翟琼香 杨惠玲 +3 位作者 曹素珍 丁健 乔惠宪 潘运宝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538-1542,共5页
目的:探讨小儿癫痫及其发作类型、频率与癫痫灶脑细胞葡萄糖代谢的相关性。方法:对经临床、EEG及MRI检查确诊的86例癫痫患儿进行脑18F-FDGPET显像检测,以反映癫痫灶脑细胞葡萄糖代谢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癫痫组脑PET显像异常(P<0.0... 目的:探讨小儿癫痫及其发作类型、频率与癫痫灶脑细胞葡萄糖代谢的相关性。方法:对经临床、EEG及MRI检查确诊的86例癫痫患儿进行脑18F-FDGPET显像检测,以反映癫痫灶脑细胞葡萄糖代谢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癫痫组脑PET显像异常(P<0.01);异常率为89.9%(77/86),其中72例发作间期为低代谢显像,5例发作期为高代谢显像。不同发作类型癫痫患儿脑PET显像异常的脑区不同,婴儿痉挛症和Lennox-Gastaut syndrome脑PET显像异常部位主要在双侧皮质,呈双侧大脑弥漫性皮质低代谢改变,复杂部分性发作患儿则主要为颞叶。脑PET显像异常与发作频率或病情呈正相关(P<0.01),即脑PET显像异常愈重,发作频率愈高或病情愈重;但与发病年龄无关(P>0.05)。结论:癫痫患儿脑细胞葡萄糖代谢异常;不同发作类型的癫痫患儿脑细胞葡萄糖代谢异常的脑区不同;脑PET显像异常与发作频率或病情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小儿 脑细胞葡萄糖代谢 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