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DNF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脑缺血大鼠神经缺失功能的作用 被引量:2
1
作者 黄文 莫雪安 张成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6期821-824,共4页
目的:探讨移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体外诱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治疗大鼠脑缺血模型的作用。方法:采用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移植前6hBDNF体外诱导BMSCs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1×107经BD-NF体外诱导的或未... 目的:探讨移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体外诱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治疗大鼠脑缺血模型的作用。方法:采用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移植前6hBDNF体外诱导BMSCs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1×107经BD-NF体外诱导的或未诱导的BMSCs经鼠尾静脉移植。移植后第2,7,14,21,28天行大鼠神经缺失功能的测定,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神经细胞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蛋白表达。结果:移植后第14天和第21天,BDNF-BMSCs移植组与BMSCs移植组较未移植组神经缺失功能评分明显好转,移植后第21天,BDNF-BMSCs移植组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较BMSCs移植组高(P<0.05)。BMSCs移植对运动功能的改善作用更明显,而在观察时间内BMSCs对感觉缺失功能恢复较慢。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蛋白质印迹法显示移植第7天,NSE在BDNF-BMSCs移植组中的表达明显较其他组增强(P<0.05)。结论:移植BDNF体外诱导的BMSCs能增强BMSCs改善缺血性大鼠神经缺失功能及NSE的蛋白表达。BDNF和BMSCs可能通过上调NSE表达改善缺血性大鼠神经缺失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神经细胞特异性烯醇化酶 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
下载PDF
早发性帕金森病与细胞色素P4501A1和N-乙酰基转移酶2基因多态性及个体易感危险性 被引量:17
2
作者 刘平 刘焯霖 +1 位作者 杨静芳 陈彪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4期621-623,共3页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P4501A1(CYP1A1)和N-乙酰基转移酶2(NAT2)基因多态性及其交互作用与早发性帕金森病的关系.方法: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及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分析了126例散发的早发性帕金森病患者(发病年...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P4501A1(CYP1A1)和N-乙酰基转移酶2(NAT2)基因多态性及其交互作用与早发性帕金森病的关系.方法: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及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分析了126例散发的早发性帕金森病患者(发病年龄<50岁)与122例正常健康成人对照组CYP1A1基因MspI位点3种多态(A,B,C)及NAT2基因常见的3个突变所导致的慢乙酰化基因型在早发性帕金森病患者与正常人之间的分布差异及其交互作用.结果:CPY1A1基因各基因型在两组中分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NAT2基因慢乙酰化基因型在帕金森病组中的分布频率(23.0%)明显高于对照组(10.7%),OR值为2.507;协同分析发现在帕金森病组中携带NAT2慢乙酰化基因型兼CYPIA1基因杂合型B的频率(62.1%)明显高于对照组(23.1%),OR值达5.455,显著提高了患帕金森病的危险度.结论:CYP1A1基因杂合型B与NAT2慢乙酰化基因型之间有协同作用,共存时可能增加个体患帕金森病的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发性帕金森病 细胞色素P4501Al N-乙酰基转移酶2 NAT2 基因多态性 个体易感危险性 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