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IS助力高效检验平台
1
作者 曾智杰 孙艳虹 姜傥 《现代医学仪器与应用》 2006年第3期32-34,共3页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简称LIS),主要由硬件部分、操作软件、数据库管理软件、应用软件四个部分等组成.每个部分又由多个组成部分协同动作,构成了可运行的LIS系统.……
关键词 工作人员 检验科 质量控制 数据库管理软件 检验报告 仪器 操作系统 审核 标本 检验项目
下载PDF
广州地区泌尿系统感染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特征和基因分型 被引量:11
2
作者 陈茶 黄彬 +1 位作者 蓝锴 庄俊华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29-331,共3页
目的了解本地区泌尿系统感染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耐药特征及其基因型分布。方法收集广州地区13家医院2001~2003年间自尿培养分离的大肠埃希菌623株,用NCCLS规定的ESBLs初筛和确证试验检测ESBLs,用K-B琼脂扩散... 目的了解本地区泌尿系统感染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耐药特征及其基因型分布。方法收集广州地区13家医院2001~2003年间自尿培养分离的大肠埃希菌623株,用NCCLS规定的ESBLs初筛和确证试验检测ESBLs,用K-B琼脂扩散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用PCR方法对分离的产ESBLs菌株进行SHV、CTX-M基因型检测。结果产ESBLs大肠埃希菌检出率为33.4%(208株),其中53.8%(112株)携带CTX—M基因,20.7%(43株)携带SHV型基因,并有2,8%(6株)同时携带CTX—M基因和SHV型基因。产酶株的耐药率显著高于非产酶株,产ESBLs细菌对青霉素类、环丙沙星及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耐药率较高(高达84.1%~97.6%),对加用酶抑制剂克拉维酸或他唑巴坦的耐药率较低。结论广州地区泌尿系统感染的产ESBLs大肠埃希菌具有多重耐药的特点,其中CTX—M型是流行的基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表型 耐药 基因分型
下载PDF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外排泵和外膜孔蛋白表达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李红玲 廖康 +2 位作者 陈亚岗 俞云松 李兰娟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414-418,共5页
目的探讨我国临床分离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外排泵MexAB-OprM和外膜孔蛋白OprD2表达水平及其与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性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我国15个省市28所医院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655株,琼脂稀释法测定该菌加入外... 目的探讨我国临床分离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外排泵MexAB-OprM和外膜孔蛋白OprD2表达水平及其与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性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我国15个省市28所医院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655株,琼脂稀释法测定该菌加入外排泵抑制剂羟基氰氯苯腙(CCCP)前后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MIC;RT-PCR检测外排泵MexAB-OprM和孔蛋白OprD2的表达水平;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蛋白印迹(Western-blot)检测外膜孔蛋白OprD2。结果收集到的655株铜绿假单胞菌菌株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敏感率分别为52.5%和59.2%,加入CCCP前后其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敏感率无明显变化;52.0%(51/98)美罗培南耐药株MexAB-OprM显著高表达(P<0.05),43.7%(59/135)亚胺培南耐药株OprD2显著低表达(P<0.05),14.8%(20/135)亚胺培南耐药株OprD2表达缺失;SDS-PAGE和Western-blot显示与标准菌株PAO1相比,OprD2表达水平减低菌株ZZ20显影减低,表达缺失菌株BJ1不显影。结论MexAB-OprM表达升高和OprD2表达降低甚至缺失是我国铜绿假单胞菌对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耐药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外排泵 外膜孔蛋白 羟基氰氯苯腙 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113株革兰阴性杆菌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检测和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向开富 崔颖鹏 +2 位作者 陈冬梅 曾燕 建美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5年第4期941-942,共2页
目的了解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是否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及其耐药性。方法用VITEK-60鉴定细菌,药敏用K-B法,用双纸片法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结果59株大肠埃希菌和54株肺炎克雷伯菌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产酶率分别为40.68%和35.18%... 目的了解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是否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及其耐药性。方法用VITEK-60鉴定细菌,药敏用K-B法,用双纸片法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结果59株大肠埃希菌和54株肺炎克雷伯菌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产酶率分别为40.68%和35.18%。结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菌株耐药率高,但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 肺炎克雷伯菌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耐药性
下载PDF
SLE患者血栓调节蛋白及补体B因子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5
作者 刘敏 曾智杰 +1 位作者 万建新 俞纯山 《现代医学仪器与应用》 2001年第4期28-29,共2页
目的:探讨血浆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法检测86例SLE患者和24例正常人血浆sTM和血清补体B因子(BF)水平.结果:SLE活动组sTM和BF水平高于稳定期组和对照组(P<0.01).sTM与多个SLE疾病活... 目的:探讨血浆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法检测86例SLE患者和24例正常人血浆sTM和血清补体B因子(BF)水平.结果:SLE活动组sTM和BF水平高于稳定期组和对照组(P<0.01).sTM与多个SLE疾病活动度指标相关,与C3、ds-DNA抗体滴度水平相关(P<0.05).结论:患者血浆sTM、血清BF水平与SLE活动性有较好的相关性,可作为判断活动性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调节蛋白 补体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下载PDF
肾移植术后血清微量元素及矿物质的变化 被引量:1
6
作者 庄俊华 柯培锋 +2 位作者 王淑媛 黄宪章 黄恩芳 《中国临床营养杂志》 2004年第2期113-115,共3页
目的检测肾功能衰竭患者肾移植前后血清钙穴Ca雪、镁穴Mg雪两种矿物质和铁穴Fe雪、铜穴Cu雪、锌穴Zn雪3种微量元素的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用偶氮砷Ⅲ法等方法检测30例正常人和24例肾功能衰竭患者肾移植前和肾移植后第7、15、20、30天... 目的检测肾功能衰竭患者肾移植前后血清钙穴Ca雪、镁穴Mg雪两种矿物质和铁穴Fe雪、铜穴Cu雪、锌穴Zn雪3种微量元素的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用偶氮砷Ⅲ法等方法检测30例正常人和24例肾功能衰竭患者肾移植前和肾移植后第7、15、20、30天血清Ca、Mg、Fe、Cu、Zn含量。结果透析引起患者术前血清Ca下降,术后升高,达到了正常人血清Ca水平鸦术后血清Fe水平较术前有所提高,但仍显著低于正常人水平穴P<0.01雪。术后血清Mg水平较术前明显下降穴P<0.01雪。手术前后血清Zn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人穴P<0.01雪,而血清Cu水平手术前后与正常人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穴P>0.05雪。结论肾移植患者术后血清微量元素及矿物质尤其是Fe、Mg、Zn等可能会缺乏,需常规动态检查,以便及时适量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微量元素 矿物质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分析
7
作者 叶曼曼 崔颖鹏 +1 位作者 邝昱 钟武平 《右江医学》 2004年第4期318-319,共2页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趋势。方法 抽取 6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AMI组 )和 2 8例健康人 (对照组 )的静脉血标本 ,用SysmexSE 95 0 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其血小板参数并进行比较。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患...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趋势。方法 抽取 6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AMI组 )和 2 8例健康人 (对照组 )的静脉血标本 ,用SysmexSE 95 0 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其血小板参数并进行比较。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血小板 (Plt)计数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小板体积 (MPV)、大血小板 (P LCR)、血小板分布宽度(PDW)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血小板直接参与心肌梗死的病理生理过程 ,血小板参数可预示心肌梗死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血小板参数 统计学处理 变化趋势
下载PDF
HBV DNA高敏检测试剂盒的性能验证和临床应用评价 被引量:14
8
作者 余学高 邓间开 +3 位作者 何小洪 陈培松 崔丹荔 黄彬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9年第2期111-116,共6页
目的对基于Pre-NAT全自动核酸提取系统的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DNA高敏检测试剂盒(以下简称高敏试剂)进行性能验证和临床应用评价。方法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CLSI... 目的对基于Pre-NAT全自动核酸提取系统的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DNA高敏检测试剂盒(以下简称高敏试剂)进行性能验证和临床应用评价。方法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CLSI)制定的试剂盒性能评价标准,采用高敏试剂分别对HBV标准品、临床HBV DNA高、中、低值样本及阴性样本进行定量检测,评价高敏试剂的精密度、正确度、分析测量范围、临床可报告范围和最低检测限等指标。同时采用高敏试剂和COBAS AmpliPrep/COBAS TaqMan 48高敏病毒载量系统检测44份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进行方法学比较并分析高敏试剂与COBAS高敏检测系统的相关性。结果高敏试剂检测高、中、低值标本的批内不精密度s_r分别为0.069、0.085、0.059,室内不精密度s_l分别为0.083、30.138、0.117。偏倚标准差为0.25,小于厂家声明的偏倚标准差0.45。分析测量范围广,在25~(1.0×109)IU/mL范围内成线性。样本的最大稀释度为1∶80,功能灵敏度为10 IU/mL,临床可报告范围为10~(8.0×1010)IU/mL。最低检测限为10 IU/mL,低于厂家声明的检测下限20 IU/mL。高敏试剂与COBAS AmpliPrep/COBAS TaqMan 48病毒载量系统的相关性好(y=0.987 6 x+0.189 4,r=0.975 4,P<0.05)。结论所评价的高敏试剂的精密度和正确度高,分析测量范围和临床可报告范围宽,最低检测限低,与COBAS高敏检测系统的相关性好,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V-DNA Pre-NAT系统 全自动核酸检测系统 性能验证
下载PDF
下一代测序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YMDD突变的方法学建立及性能评价 被引量:1
9
作者 余学高 邓间开 +4 位作者 陈耀铭 陈培松 何小洪 钟良英 黄彬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9年第6期446-450,484,共6页
目的建立乙型肝炎病毒YMDD突变的下一代测序法,并对此方法进行性能评价。方法采用离心柱法提取血清标本中的DNA,设计引物对乙型肝炎病毒P基因区扩增并靶向捕获,通过下一代测序技术对捕获的DNA进行检测,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系统对检... 目的建立乙型肝炎病毒YMDD突变的下一代测序法,并对此方法进行性能评价。方法采用离心柱法提取血清标本中的DNA,设计引物对乙型肝炎病毒P基因区扩增并靶向捕获,通过下一代测序技术对捕获的DNA进行检测,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系统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得到基因突变结果,建立下一代测序用于乙型肝炎病毒YMDD突变的检测方法。收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样本共229例,采用下一代测序法和Sanger测序法同时检测YMDD基因突变,评价下一代测序法的检测性能。选取5例基因突变阳性的样本(包含不同基因突变型别)、2例基因突变阴性样本,采用下一代测序法对所选样本进行重复检测,评价该方法的重复性。结果建立了乙型肝炎病毒YMDD突变的下一代测序检测方法。对229份临床样本的检测中,2种测序方法均检测到74例(74/229,32.31%)YMDD突变,其中下一代测序法检测到44例(44/229,19.21%)rtM204V突变,25例(25/229,10.92%)rtM204I突变,5例(5/229,2.18%)rtM204V/I混合突变。Sanger测序法检测到47例(47/229,20.52%)rtM204V突变、25例(25/229,10.92%)rtM204I突变和2例(2/229,0.87%)rtM204V/I混合突变。下一代测序法检测到3例Sanger测序法漏检的rtM204V/I混合突变。与Sanger测序法相比,下一代测序法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均为100%,突变类别完全符合率为95.95%(71/74),部分符合率为4.05%(3/74)。2种方法的一致性(κ)为0.97(P<0.01)。经重复性试验检测,下一代测序法的检测结果均一致,重复性符合率为100%。结论本研究建立的乙型肝炎病毒YMDD突变的下一代测序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好,重复性好,准确性高,比Sanger测序法更灵敏,能检测到更多的混合突变,为乙型肝炎病毒耐药基因检测提供了新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一代测序法 Sanger测序法 YMDD HBV耐药基因
下载PDF
58例早期乳腺癌病人的白细胞变化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焕宜 崔颖鹏 +1 位作者 钟武平 谢淑贤 《现代医学仪器与应用》 2001年第4期18-19,共2页
目的:用SYSMEX NE-1500五分类血液细胞分析仪分析58例早期乳腺癌病人的白细胞5分类计数情况.方法:抽取本院58例乳腺癌病人、70例良性乳腺疾病病人和40例正常人的静脉血标本,用SYSMEX NE-1500分类计数其白细胞.结果:乳腺癌组人的淋巴细... 目的:用SYSMEX NE-1500五分类血液细胞分析仪分析58例早期乳腺癌病人的白细胞5分类计数情况.方法:抽取本院58例乳腺癌病人、70例良性乳腺疾病病人和40例正常人的静脉血标本,用SYSMEX NE-1500分类计数其白细胞.结果:乳腺癌组人的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硷性粒细胞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而良性乳腺疾病组和乳腺癌组的中性粒细胞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乳腺癌病人、良性乳腺疾病病人、正常人之间的白细胞总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了解乳腺癌病人的白细胞分类计数情况有助于了解其发生的病理生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良性乳腺疾病 白细胞分类计数
下载PDF
T-PSA、f-PSA和FPSAR对前列腺癌诊断价值的探讨
11
作者 王小妹 曾智杰 +1 位作者 刘敏 俞纯山 《现代医学仪器与应用》 2003年第3期13-15,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和游离与总前列腺特异抗原比值(FPSAR)对前列腺癌(Pca)和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使用雅培AXSYM全自动免疫分析仪,用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方法(ME... 目的:探讨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和游离与总前列腺特异抗原比值(FPSAR)对前列腺癌(Pca)和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使用雅培AXSYM全自动免疫分析仪,用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方法(MEIA)检测41例正常人和经临床确诊的49例Pca和124例BPH患者血清中的T-PSA、f-PSA,并计算FPSAR.结果:在49例Pca和124例BPH患者中,Pca组和BPH组的T-PSA、f-PSA、FPSAR均有显著差异(P<0.01),但有5例Pca和46例BPH患者当PSA介于4~10μg/L时,位于诊断灰色区域,此Pca组和BPH组的T-PSA、f-PSA无显著差异(P>0.05),但FPSAR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在诊断灰色区域内的患者FPSAR因其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更有助于Pca与BPH的鉴别诊断.若将T-PSA≥20ug/L、f-PSA≥5μg/L、FPSAR<0.1作为Pca的诊断标准,则诊断的特异性高达9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特异抗原 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 T-PSA F-PSA FPSAR 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 游离与总前列腺特异抗原比值
下载PDF
肾脏的损伤性诊断 被引量:132
12
作者 欧阳涓 姜傥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877-880,共4页
关键词 鉴别诊断 肾脏病 损伤性 肾脏组织损伤 症状和体征 实验室检查 疾病早期 预后评估 疗效观察
原文传递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鲍氏不动杆菌感染与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杨超 刘大钺 +3 位作者 张恒 王凌雁 廖康 刘金龙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3719-3721,共3页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鲍氏不动杆菌(ABA)感染与耐药情况,为临床预防医院感染以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6年1月-2009年12月NICU收治的患者痰标本分离出37株ABA,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32全自动细菌...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鲍氏不动杆菌(ABA)感染与耐药情况,为临床预防医院感染以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6年1月-2009年12月NICU收治的患者痰标本分离出37株ABA,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32全自动细菌分析系统及其配套的细菌鉴定卡和药敏卡进行检测。结果 ABA所致的感染率0.99%,其对抗菌药物表现为多药耐药性;敏感率最高的抗菌药物是阿米卡星,为75.68%,其次为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妥布霉素、美罗培南,分别为56.76%、45.95%、37.84%、32.43%,而耐药率最高的是头孢替坦,为97.30%,其次为氨曲南、头孢噻肟、庆大霉素、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分别为91.89%、89.19%、86.49%、83.78%。结论通过健全医院感染控制制度、培训医护人员、加强临床实验室监控的改进,对遏制ABA耐药率的增高和提高治疗效果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氏不动杆菌 抗菌药物 耐药率 敏感率 医院感染
原文传递
尿液蛋白与肾脏病 被引量:91
14
作者 姜傥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12-313,共2页
关键词 尿液蛋白 肾脏病 尿蛋白检验 诊断
原文传递
10—23脱氧核酶抑制铜绿假单胞菌耐药基因VIM2作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茶 黄彬 +4 位作者 薛新娜 林冬玲 罗强 蓝锴 鄂顺梅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009-1013,共5页
目的探讨10-23脱氧核酶(DRz)抑制铜绿假单胞菌耐药基因VIM2的表达及其在逆转铜绿假单胞菌耐药中的作用。方法根据计算机模拟的VIM2 mRNA的二级结构设计合成5条VIM2特异的10-23DRz(DRzl~DRz5),在无细胞反应体系中鉴定10—23DRz对VI... 目的探讨10-23脱氧核酶(DRz)抑制铜绿假单胞菌耐药基因VIM2的表达及其在逆转铜绿假单胞菌耐药中的作用。方法根据计算机模拟的VIM2 mRNA的二级结构设计合成5条VIM2特异的10-23DRz(DRzl~DRz5),在无细胞反应体系中鉴定10—23DRz对VIM2 mRNA的切割活性后,将其导入铜绿假单胞菌,利用E—test法检测亚胺培南对处理前后铜绿假单胞菌的MIC值。结果DRz3、DRz4和DRz5在无细胞反应体系中可对VIM2 mRNA进行有效切割,且其活性具有高度特异性。与对照相比,10-23DRz可以降低业胺培南对铜绿假译胞菌的MIC值。结论实验中所设计的10-23DRz能在细胞外高效特异性的切割VIM2 mRNA;在细胞内能协同亚胺培南抑制铜绿假单胞菌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23脱氧核酶 铜绿假单胞菌 VIM2 亚胺培南 基因治疗
原文传递
两种替加环素制剂对多重耐药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比较 被引量:2
16
作者 黄汉 郭鹏豪 +2 位作者 陈怡丽 伍众文 廖康 《世界临床药物》 CAS 2016年第12期826-829,共4页
目的比较两种替加环素制剂对多重耐药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212株多重耐药细菌对两种替加环素制剂(海正力星和泰阁)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比较两药的药敏结果。结果两药对107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敏感率均为9... 目的比较两种替加环素制剂对多重耐药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212株多重耐药细菌对两种替加环素制剂(海正力星和泰阁)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比较两药的药敏结果。结果两药对107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敏感率均为99.1%,两种药物对25株耐甲氧西林金葡菌、25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大肠埃希菌、25株产ESBL肺炎克雷伯菌、20株耐万古霉素屎肠球菌、10株耐万古霉素粪肠球菌的敏感率均为100.0%。两药对212株多重耐药细菌的MIC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结论两种替加环素制剂对多重耐药细菌均有很好的体外抗菌活性,两者体外药敏数据无显著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加环素 多重耐药细菌 最低抑菌浓度(MIC)
原文传递
两种亚胺培南制剂——俊特与泰能体外抗菌活性比较 被引量:2
17
作者 郭鹏豪 陈怡丽 +1 位作者 黄汉 廖康 《世界临床药物》 CAS 2016年第11期767-769,775,共4页
目的比较两种亚胺培南制剂俊特与泰能的体外抗菌活性,为临床药物选择提供依据。方法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两种制剂对125株4种常见革兰阴性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比较两者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30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大肠埃希菌... 目的比较两种亚胺培南制剂俊特与泰能的体外抗菌活性,为临床药物选择提供依据。方法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两种制剂对125株4种常见革兰阴性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比较两者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30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大肠埃希菌和20株阴沟肠杆菌对两药的敏感率均为100%;30株产ESBL肺炎克雷伯菌对两药的敏感率均为93.3%;45株铜绿假单胞菌对俊特的敏感率为66.7%,对泰能的敏感率为62.2%。对不同细菌的MIC,俊特与泰能具有很好的一致性。结论两种亚胺培南制剂俊特与泰能对肠杆菌科细菌体外均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对铜绿假单胞菌敏感性稍差;两者体外抗菌活性并无显著性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胺培南 抗菌活性 最低抑菌浓度(MIC)
原文传递
肾脏病的病因学诊断及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姜傥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30-332,共3页
关键词 实验诊断 肾脏病 病因学 肾脏疾病 发病机制 预后判断 免疫学技术 突破 依据 方法
原文传递
急性髓系白血病合并侵袭性镰刀菌病1例
19
作者 林知朗 张晓莉 +4 位作者 郭鹏豪 李毓 唐燕来 罗学群 黄礼彬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831-833,共3页
1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儿在化疗期间出现发热和皮疹,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及血培养结果提示茄病镰刀菌感染,确诊侵袭性镰刀菌病(IF),累及血液、皮肤软组织和鼻中隔。经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促进骨髓造血恢复、两性霉素B抗感染及伏立... 1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儿在化疗期间出现发热和皮疹,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及血培养结果提示茄病镰刀菌感染,确诊侵袭性镰刀菌病(IF),累及血液、皮肤软组织和鼻中隔。经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促进骨髓造血恢复、两性霉素B抗感染及伏立康唑再次预防等处理后IF持续缓解,随访至感染后7个月余(造血干细胞移植后3个月余),IF未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 镰刀菌病 血培养结果 骨髓造血 茄病镰刀菌 侵袭性 鼻中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