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必净注射液对严重烧伤患者脏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2
1
作者 唐冰 朱家源 +1 位作者 朱斌 刘阳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14-16,共3页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严重烧伤患者脏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同期严重程度相当的中度以上烧伤住院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20)和对照组(n=20)。对照组按烧伤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特重度烧伤每次100...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严重烧伤患者脏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同期严重程度相当的中度以上烧伤住院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20)和对照组(n=20)。对照组按烧伤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特重度烧伤每次100ml,中、重度烧伤每次50ml静脉滴注,每日3次,连续使用7d。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肝功能、肾功能、凝血指标、心肌酶、动脉血气分析、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中度烧伤患者各6例,各项检测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两组重度以上烧伤患者各14例,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后,肝功能、肾功能、凝血指标、心肌酶、动脉血气分析、IL-6和TNF-α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的各项脏器功能指标及IL-6和TNF-α均明显改善(P均<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能显著降低严重烧伤患者炎症介质的释放,有效保护患者的脏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必净注射液 烧伤 器官功能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应用临床康复护理路径对烧伤患者进行功能康复指导的效果 被引量:14
2
作者 谢肖霞 伍淑文 +2 位作者 陈楚芬 梁月英 谢小英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93-894,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烧伤患者进行功能康复指导的临床效果。方法 90例烧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功能康复指导,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功能康复指导。结果观察组Barthel指数及世界卫生组织生活... 目的探讨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烧伤患者进行功能康复指导的临床效果。方法 90例烧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功能康复指导,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功能康复指导。结果观察组Barthel指数及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简易量表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关系及环境因素4个维度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烧伤患者进行功能康复指导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路径 烧伤 康复 护理
下载PDF
早期削痂复合皮混合移植治疗颜面部深度烧伤 被引量:5
3
作者 唐冰 朱家源 +2 位作者 朱斌 陈东 刘阳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78-480,共3页
【目的】探讨颜面部深度烧伤创面早期削痂复合皮混合移植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对19例颜面部深度烧伤患者在伤后1d内行削痂术,同时一期混合移植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和大张自体刃厚皮片。术后10~12d打开敷料,观察植皮效果,随访3月... 【目的】探讨颜面部深度烧伤创面早期削痂复合皮混合移植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对19例颜面部深度烧伤患者在伤后1d内行削痂术,同时一期混合移植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和大张自体刃厚皮片。术后10~12d打开敷料,观察植皮效果,随访3月~24月。【结果】本组患者复合皮移植成活率90%,少部分移植的表皮出现水疱,经水胶体敷料覆盖3~5d后即可愈合。随访移植后面部皮肤外观丰满,弹性好,表情丰富,远期效果满意。【结论】面部深度烧伤创面早期削痂复合皮混合移植可以取得满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颜面部 皮肤移植 削痂
下载PDF
PDCA循环在四肢深度烧伤患者功能锻炼指导中的应用 被引量:28
4
作者 谢肖霞 陈楚芬 +1 位作者 梁月英 廖培娇 《护理管理杂志》 2012年第9期664-666,共3页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四肢烧伤患者功能锻炼指导中的实施效果。方法成立持续质量改进小组,通过计划、执行、检查、处理4个阶段,对烧伤外科住院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指导。结果患者对功能锻炼指导的满意度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提高(P<0.01)...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四肢烧伤患者功能锻炼指导中的实施效果。方法成立持续质量改进小组,通过计划、执行、检查、处理4个阶段,对烧伤外科住院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指导。结果患者对功能锻炼指导的满意度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提高(P<0.01)。结论应用PDCA循环方法进行四肢烧伤患者功能锻炼指导,可有效提高患者功能锻炼满意度和锻炼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循环 烧伤 功能锻炼
下载PDF
复合皮混合移植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的远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4
5
作者 唐冰 朱家源 +2 位作者 朱斌 陈东 刘阳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4期192-194,共3页
[目的]观察深Ⅱ度创面早期削痂复合皮混合移植术后的远期疗效。[方法]对26例患者的38个深Ⅱ度烧伤肢体。伤后3 d内行削痂Ⅰ期脱细胞异体真皮+自体表皮复合移植术。术后随访5-16个月,观察疗效并进行评级;取复合皮标本15例,进行病理及电... [目的]观察深Ⅱ度创面早期削痂复合皮混合移植术后的远期疗效。[方法]对26例患者的38个深Ⅱ度烧伤肢体。伤后3 d内行削痂Ⅰ期脱细胞异体真皮+自体表皮复合移植术。术后随访5-16个月,观察疗效并进行评级;取复合皮标本15例,进行病理及电镜结构观察。[结果]38个肢体中复合皮外观、弹性及功能优良者35个(92.1%);复合皮的基底膜厚度,成纤维细胞及新生毛细血管计数与正常皮肤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表皮细胞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削痂并移植复合皮,术后外观、弹性及功能良好,组织结构完整,接近正常皮肤,远期疗效满意,是修复深Ⅱ度烧伤创面理想的皮肤替代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削痂 复合皮移植 组织结构
下载PDF
早期卧位踏车训练对下肢重度烧伤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9
6
作者 谢肖霞 刘付明英 +1 位作者 彭冲 李延甫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03-606,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卧位踏车训练在下肢重度烧伤患者功能康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下肢重度烧伤患者3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康复,观察组此基础上增加早期卧位踏车训练。入院时和住院治疗6周... 目的探讨早期卧位踏车训练在下肢重度烧伤患者功能康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下肢重度烧伤患者3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康复,观察组此基础上增加早期卧位踏车训练。入院时和住院治疗6周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疼痛数字评分法(NRS)、Berg平衡量表(BBS)和6分钟步行测试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SAS、SDS、NRS评分均明显降低(t>3.636,P<0.01),观察组低于对照组(t>2.319,P<0.05);观察组BBS评分和6分钟步行距离高于对照组(t>2.541,P<0.05)。结论早期卧位踏车训练对下肢重度烧伤患者功能恢复有一定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下肢 卧位踏车训练 早期康复
下载PDF
烧伤病区患者感染病原菌及抗生素耐药率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李爽 朱家源 +3 位作者 崔颖鹏 朱斌 唐冰 刘阳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4期126-128,共3页
[目的]实时监测和回顾性分析烧伤病房感染细菌的菌种和药物敏感率,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应用VITEK—AMS系统对2002—2005年我院烧伤病区患者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年来检出428株菌,铜绿... [目的]实时监测和回顾性分析烧伤病房感染细菌的菌种和药物敏感率,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应用VITEK—AMS系统对2002—2005年我院烧伤病区患者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年来检出428株菌,铜绿假单胞菌居首位,检出率为18%;金黄色葡萄球菌次之,检出率为17%;其后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杆菌、粪肠球菌、肺炎克雷白杆菌、奇异变形杆菌、不动杆菌及阴沟肠杆菌等。抗生素对铜绿假单胞菌敏感率超过50%者有13种。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仍具有极强的耐药性,万古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为100%敏感。我们还分别对4年中每年烧伤病区的病原菌和药物耐药率进行统计比较,分析其变化趋势。[结论]长期监测烧伤病区致病菌种及药物敏感性的变化以指导临床合理选择应用抗生素是非常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细菌 抗生素 药敏试验
下载PDF
优质护理服务在烧伤病房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8
作者 谢肖霞 陈楚芬 +1 位作者 黄诗欣 廖培娇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年第14期86-87,共2页
目的:探讨烧伤病房开展优质护理的方法。方法:通过改变护理模式,实施管床责任制整体护理,改变排班模式,医护共同查房,优化入院、检查及出院流程,设立流动护士站,简化护理文书,缩短护理文书书写时间,合理配置临床护士,实施临床护士弹性排... 目的:探讨烧伤病房开展优质护理的方法。方法:通过改变护理模式,实施管床责任制整体护理,改变排班模式,医护共同查房,优化入院、检查及出院流程,设立流动护士站,简化护理文书,缩短护理文书书写时间,合理配置临床护士,实施临床护士弹性排班,公示服务项目,夯实基础护理,不依赖患者家属或自聘护工护理患者,深化专科护理等措施。结果:出院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医师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大幅度提高。结论:实施管床责任制有利于护理质量综合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 病房 整体护理
下载PDF
荷负电气溶胶对Ⅱ度烧伤创面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谢肖霞 黄诗欣 +1 位作者 刘付明英 吴丽萍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8期1029-1030,共2页
目的观察荷负电气溶胶对Ⅱ度烧伤创面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40例单纯浅Ⅱ度或深Ⅱ烧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气溶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换药处理,气溶胶组在换药的基础上采用气溶胶对烧伤创面进行治疗护理,每次2h,每天2次。结果两组创面... 目的观察荷负电气溶胶对Ⅱ度烧伤创面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40例单纯浅Ⅱ度或深Ⅱ烧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气溶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换药处理,气溶胶组在换药的基础上采用气溶胶对烧伤创面进行治疗护理,每次2h,每天2次。结果两组创面疼痛消失、创面渗出物消失情况及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荷负电气溶胶能有效促进Ⅱ度烧伤创面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荷负电气溶胶 创面 愈合
下载PDF
复春散在大面积烧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汪锦伦 张涛 +3 位作者 朱家源 刘阳 朱斌 唐冰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44-46,共3页
目的:研究复春散在大面积烧伤患者创面愈合过程中的抗菌效果及促愈合、抗疤痕作用。方法:将2004年5月-2006年6月收入本院的大面积烧伤患者3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19例,两组均行早期切削痂植皮手术。待创面大部分愈合后,治疗组... 目的:研究复春散在大面积烧伤患者创面愈合过程中的抗菌效果及促愈合、抗疤痕作用。方法:将2004年5月-2006年6月收入本院的大面积烧伤患者3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19例,两组均行早期切削痂植皮手术。待创面大部分愈合后,治疗组采用复春散混悬液(浓度为10%)浸洗创面15~30min,再用1%磺胺嘧啶银霜(SD-Ag)外敷包扎,每日或隔日换药;对照组采用温水浸洗15~30min,再用1%磺胺嘧啶银霜外敷包扎,每日或隔日换药。观察创面的变化及愈合情况,并做细菌学调查。将数据资料经SPSS11.0软件分析。随访观察疤痕增生情况,部分病例组织标本送病理。结果:治疗组烧伤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为(26.75±2.50)d,对照组为(33.81±2.42)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创面细菌检出率明显下降(P<0.05),且临床大体及病理切片示疤痕增生较轻。结论:复春散能够抑制创面细菌感染,缩短创面愈合过程,减少疤痕增生,可以作为大面积烧伤患者创面的局部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春散 烧伤 创面感染
下载PDF
外科感染及治疗 被引量:1
11
作者 毕良宽 汪勇 练磊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2007年第1期1-7,共7页
目的实时监测和回顾性分析病房感染细菌的菌种和药物敏感率,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检索数据库关于外科感染的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检出株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居首位,检出率为18%;金黄色葡萄球菌次之,检出率为17%;其后为凝固酶阴性葡萄... 目的实时监测和回顾性分析病房感染细菌的菌种和药物敏感率,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检索数据库关于外科感染的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检出株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居首位,检出率为18%;金黄色葡萄球菌次之,检出率为17%;其后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杆菌、粪肠球菌、肺炎克雷白杆菌、奇异变形杆菌、不动杆菌及阴沟肠杆菌等。抗生素对铜绿假单胞菌敏感率超过50%者有13种。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仍具有极强的耐药性,而万古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为100%敏感。结论长期监测致病菌种及药物敏感性的变化以指导临床合理选择应用抗生素是非常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抗生素 药敏试验 外科感染
下载PDF
两种翻身床套在烧伤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谢肖霞 梁月英 黄诗欣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7期886-887,共2页
目的探讨两种翻身床套在烧伤患者应用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将50例烧伤后使用翻身床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情方面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实验组使用以非织造布和塑料膜加工而成的... 目的探讨两种翻身床套在烧伤患者应用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将50例烧伤后使用翻身床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情方面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实验组使用以非织造布和塑料膜加工而成的一次性翻身床套,为对照组使用传统的布料翻身床套。比较两组患者翻身床治疗前及翻身床治疗后72h创面细菌培养结果及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结果两组患者翻身床治疗前创面细菌培养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翻身床治疗后72h创面细菌培养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使用一次性翻身床套有利于减少交叉感染,促进创面愈合,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身床 烧伤 护理
下载PDF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应用于中重度烧伤后贫血的初探
13
作者 李新强 朱家源 +3 位作者 朱斌 唐冰 李爽 刘阳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6期48-51,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te human erythropoietin,rhEPO)在中重度烧伤后贫血的临床应用。方法:将本科2001年1月至2004年12月的82例中重度烧伤病人,随机分成试验组(应用rhE- PO组)52例和空白对照组30例,分别检测外... 目的:初步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te human erythropoietin,rhEPO)在中重度烧伤后贫血的临床应用。方法:将本科2001年1月至2004年12月的82例中重度烧伤病人,随机分成试验组(应用rhE- PO组)52例和空白对照组30例,分别检测外周血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浓度Hb、红细胞计数RBC、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指数IRF,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R,T淋巴细胞亚群;并观察其不良反应。结果:对比使用rhEPO前后及空白对照组,试验组病人的各项检测指标的改变具有统计学意义,贫血状况和免疫功能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同时不良反应少。结论:rhEPO对于中重度烧伤后贫血的防治及机体免疫功能的改善具有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 烧伤 贫血
下载PDF
糖尿病足的外科诊治进展 被引量:21
14
作者 杨中华 王亚玲 徐盈斌 《中国医刊》 CAS 2017年第9期25-31,共7页
糖尿病足是造成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严重慢性并发症之一。目前糖尿病足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对其发生机制逐渐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并给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使其由传统的内科治疗发展为如今在内科治疗的... 糖尿病足是造成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严重慢性并发症之一。目前糖尿病足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对其发生机制逐渐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并给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使其由传统的内科治疗发展为如今在内科治疗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各种外科治疗方法,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明显改善了糖尿病足的预后,降低了截肢率。本文主要对目前糖尿病足溃疡的发病机制及外科诊疗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分类分级 外科治疗
下载PDF
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第十届委员会第一次常委会纪要
15
作者 舒斌 官浩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8-128,共1页
2017年12月15日,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以下简称烧伤分会)第十届委员会第一次常委会在浙江省湖州市召开。会议由烧伤分会现任主任委员吴军主持,出席会议的有烧伤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吕国忠,副主任委员罗高兴、郇京宁、申传安、郭... 2017年12月15日,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以下简称烧伤分会)第十届委员会第一次常委会在浙江省湖州市召开。会议由烧伤分会现任主任委员吴军主持,出席会议的有烧伤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吕国忠,副主任委员罗高兴、郇京宁、申传安、郭光华,常务委员齐鸿燕(副秘书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外科 中华医学会 常委会 委员会 学分 主任委员 湖州市 浙江省
原文传递
新型海藻酸盐水凝胶真皮支架材料的制备及其表征 被引量:6
16
作者 朱家源 王琴梅 +2 位作者 朱斌 唐冰 蔡浩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1期8099-8102,共4页
背景:海藻酸钠水凝胶具有与真皮基质成分蛋白多糖类似的结构,是较为理想的成纤维细胞培养材料,但以往制备海藻酸钠水凝胶大部分都是以CaCl2为交联剂,这一体系存在严重不足。目的:利用碳化二亚胺作为催化剂、乙二胺作为交联剂制备新型海... 背景:海藻酸钠水凝胶具有与真皮基质成分蛋白多糖类似的结构,是较为理想的成纤维细胞培养材料,但以往制备海藻酸钠水凝胶大部分都是以CaCl2为交联剂,这一体系存在严重不足。目的:利用碳化二亚胺作为催化剂、乙二胺作为交联剂制备新型海藻酸盐水凝胶支架材料,并对其性能进行表征,探讨其作为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可行性。设计、时间及地点:形态学描述及自身对照实验,于2005-10/2006-10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实验室完成。材料:自制乙二胺溶液,碳化二亚胺和海藻酸钠购自Sigma公司。方法:利用碳化二亚胺作为催化剂、乙二胺作为交联剂,采用共价交联及冻干法制备新型海藻酸盐水凝胶支架,对照为用传统交联剂CaCl2制备的样品。主要观察指标:观察海藻酸钠的理想反应浓度;用扫描电镜观察藻酸盐组织工程支架的微观结构,排液法测定其孔隙率及含水量;并观察其体外降解规律。结果:成功制备了海藻酸盐水凝胶真皮支架,该支架材料的海藻酸钠理想反应浓度为2%,其含水量为(95.32±1.24)%,孔隙率为(85.55±0.98)%,均高于对照材料;2周后海藻酸盐水凝胶的体外降解率为(12.26±2.25)%。结论:新型海藻酸盐组织工程真皮支架克服了传统以钙离子作为交联剂的诸多缺点,其吸水性、孔隙率、降解性能满足真皮支架材料的物理性能所需,能够做为成纤维细胞的三维培养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酸盐 水凝胶 支架 组织工程真皮 交联剂 乙二胺 生物材料
下载PDF
应用“创面床准备”方案局部处理糖尿病足溃疡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44
17
作者 李新强 朱家源 +5 位作者 陈东 朱斌 唐冰 钟展芳 张显文 胡检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4期48-51,共4页
目的:观察将“创面床准备”理论引入糖尿病足部溃疡局部处理的实践效果,并与传统的创面处理方法进行比较。方法:收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烧伤外科、广东省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和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2000-01/2005-01收治的糖尿病足部溃... 目的:观察将“创面床准备”理论引入糖尿病足部溃疡局部处理的实践效果,并与传统的创面处理方法进行比较。方法:收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烧伤外科、广东省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和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2000-01/2005-01收治的糖尿病足部溃疡患者57例,在系统的内科治疗基础上,随机分为2组:①实验组(n=30):采用“创面床准备”方案进行创面处理,创面演进过程均依据其创基颜色特征相对划分为黑、黄、红、粉四期,黑期和黄期主要任务是清创、调节创面的“湿性平衡”,使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促进肉芽组织生长;红期和粉期则主要是采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及适宜的敷料保护和促进新生的肉芽组织以及上皮的增殖,在红期可选择自愈或合适的手术方式修复创面。②对照组(n=27):采用传统的皮维碘纱、生理盐水湿纱布、凡士林纱布等进行创面处理。观察两组创面分期间演进情况、手术方式及其Ⅰ期修复率、平均住院时间等;各期创面组织标本应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黄期和红期标本胶原纤维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及图像分析,检测Ⅰ,Ⅲ型胶原含量变化;粉期创面标本β1整合素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表皮基底层增生活跃细胞数量。结果:57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各分期间演进速度实验组比对照组快(P<0.05),实验组各期间的演进表现出类似于急性创面愈合过程,对照组这些改变则相对不明显或较慢。②实验组自愈合时间、总的手术Ⅰ期修复率和平均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38.2±24.3)d比(50.4±26.1)d;81%比46%;(34.4±27.1)d比(53.2±36.9)d;P<0.05。③实验组黄期Ⅰ,Ⅲ型胶原总含量及Ⅰ型胶原含量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红期Ⅰ型胶原含量高于黄期及对照组红期(P<0.01,0.05)。④实验组粉期表皮基底层增生活跃细胞数量高于两对照组(85.3±5.7)%,(36.6±9.3)%,P<0.01。结论:在全面评估和系统的内科治疗基础上,糖尿病足部溃疡“创面床准备”方案具确实的临床价值:能促进较小创面较快自愈,经过创面床准备后的红期是理想的手术时机,在此期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可进一步加快创面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足溃疡 伤口愈合
下载PDF
瘢痕疙瘩中TIEG1的高表达 被引量:6
18
作者 唐冰 朱家源 +3 位作者 朱斌 刘阳 李新强 毕良宽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033-1039,共7页
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s)信号转导通路的持续激活是瘢痕疙瘩形成的重要机制.研究发现这条通路重要的负反馈调节信号分子Smad7表达明显下调,Smad2/3的磷酸化水平和蛋白质量并无明显改变.但是,Smad7下调的机制尚不清楚.采用生物... 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s)信号转导通路的持续激活是瘢痕疙瘩形成的重要机制.研究发现这条通路重要的负反馈调节信号分子Smad7表达明显下调,Smad2/3的磷酸化水平和蛋白质量并无明显改变.但是,Smad7下调的机制尚不清楚.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Smad7的启动子进行分析;用RT-PCR和蛋白质印迹分别检测了正常皮肤、正常瘢痕及瘢痕疙瘩组织中的Sp1样转录因子TIEG1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水平;体外培养正常皮肤、正常瘢痕及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检测TIEG1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研究结果显示,Smad7启动子上有Sp1的位点,TIEG1 mRNA及蛋白质水平在瘢痕疙瘩组织及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瘢痕和正常皮肤(P<0.05).说明瘢痕疙瘩中TIEG1可能是Smad7下调的重要原因,有必要进一步研究TIEG1对Smad7的调控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疙瘩 TIEG1 SMAD7
下载PDF
病理性瘢痕与正常皮肤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胡志成 朱家源 +6 位作者 朱斌 郭栋 陈斌 张凯 胡坤华 黎明涛 唐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802-1806,共5页
目的:通过比较病理性瘢痕与正常皮肤组织的蛋白质组表达差异,寻找和筛选出病理性瘢痕形成机制中的特异蛋白质。方法:运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对8例瘢痕疙瘩、8例增生性瘢痕患者的组织和3例正常皮肤组织进行差异双向电泳(2D-DIGE),选择差异... 目的:通过比较病理性瘢痕与正常皮肤组织的蛋白质组表达差异,寻找和筛选出病理性瘢痕形成机制中的特异蛋白质。方法:运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对8例瘢痕疙瘩、8例增生性瘢痕患者的组织和3例正常皮肤组织进行差异双向电泳(2D-DIGE),选择差异蛋白质斑点,进行MALDI-TOF/TOF质谱分析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成功建立病理性瘢痕和正常皮肤组织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瘢痕疙瘩、增生性瘢痕和正常皮肤组织凝胶电泳图谱中平均蛋白质斑点数分别为2 978、2 975和3 053。与正常皮肤组织相比,我们对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中差异超过4倍的斑点进行质谱分析和数据库检索,共鉴定出36种不同蛋白,包括: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表达相同的16种蛋白,其中上调蛋白8种,下调蛋白8种;只在瘢痕疙瘩中表达的有11种不同蛋白,其中上调9种,下调2种;只在增生性瘢痕中表达的有9种不同蛋白,其中上调4种,下调5种。结论:蛋白质组学较好地显示了病理性瘢痕与正常皮肤组织间的蛋白质表达差异;进一步研究鉴定出的差异蛋白质,有可能对揭示病理性瘢痕形成机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疙瘩 瘢痕 增生性 蛋白质组学 波形蛋白 Asporin OSTEOGLYCIN
下载PDF
血必净注射液对烫伤大鼠高迁移率族蛋白B1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唐冰 朱斌 +2 位作者 朱家源 毕良宽 刘阳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111-113,共3页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烫伤大鼠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变化规律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30%总体表面积度烫伤模型。将112只大鼠随机分为假伤组(n=24)、烫伤组(n=44)和血必净治疗组(n=44)。血必净治疗组于烫伤后0.5 h腹腔注射血必净注...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烫伤大鼠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变化规律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30%总体表面积度烫伤模型。将112只大鼠随机分为假伤组(n=24)、烫伤组(n=44)和血必净治疗组(n=44)。血必净治疗组于烫伤后0.5 h腹腔注射血必净注射液4 ml/kg,每日2次,连用3 d。3组各选择24只大鼠分别于伤后1、3和7 d活杀,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血浆HMGB1水平;同时取烫伤组和血必净治疗组余下的20只大鼠用于观察死亡率。结果:与假伤组比较,大鼠烫伤后1、3和7 d血浆HMGB1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与烫伤组比较,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后不同时间点血浆HMGB1表达显著下调(P<0.05或P<0.01),但仍稍高于假伤组。早期给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大鼠3 d和7 d的死亡率显著低于未治疗的烫伤组(P均<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能显著抑制晚期致炎因子HMGB1,对严重烫伤具有潜在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必净注射液 烧伤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死亡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