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德国基础科学研究的中坚力量——马普学会 被引量:12
1
作者 朱崇开 《学会》 2010年第3期56-62,共7页
马普学会是德国最重要的基础科学研究机构,拥有强大的创新能力和完善的科研体系。它在研究所的管理、与大学的合作、国际化及科研成果的转化方面拥有诸多创新举措。马普学会因对科学研究的杰出贡献备受赞誉,在德国新一轮科研发力中被寄... 马普学会是德国最重要的基础科学研究机构,拥有强大的创新能力和完善的科研体系。它在研究所的管理、与大学的合作、国际化及科研成果的转化方面拥有诸多创新举措。马普学会因对科学研究的杰出贡献备受赞誉,在德国新一轮科研发力中被寄予厚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普学会 威廉皇帝学会 基础科学研究 哈纳克原则 国际化
下载PDF
从苏联到美国 对中国高分子科学国际交流活动的历史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张藜 《科学文化评论》 2006年第6期20-36,共17页
文章以高分子科学为案例,详细论述了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到70年代末改革开放之前,随着国家意识形态和政治利益的不断变化或调整,中国高分子科学由单一的与“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的科学技术交流,经历了与周边国家(如日本)或政治中立国家的交... 文章以高分子科学为案例,详细论述了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到70年代末改革开放之前,随着国家意识形态和政治利益的不断变化或调整,中国高分子科学由单一的与“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的科学技术交流,经历了与周边国家(如日本)或政治中立国家的交流,到与“资本主义国家”的交流,并最终逐步走向一个开放、自主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历史进程。由此可以看出,在实行高度的计划性经济体制和一元化政治体制的社会主义中国,国家利益与意识形态的导向深深地影响着科学界的国际交流范围与质量,并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科的发展方向。在这一时期,中国科学的国际合作和交流肩负着学术和政治的双重任务,而且是以政治为主导,学术交流则更多地成为附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交流 中国高分子科学 拉菲柯夫 神原周 H.F.马克
下载PDF
三千弱水,只取一瓢 “《自然》百年科学经典”评介
3
作者 陈方正 《科学文化评论》 2011年第1期86-92,共7页
英国的《自然》(Nature)和美国的《科学》(Science)齐名,都是当今学术地位最高,流通最广,最有影响力的全球性科学周刊。它们一方面发表高水平的专业论文,另一方面为大众提供通俗解说,报导最新发现与动态,更刊登大量科学界动态与招聘广告... 英国的《自然》(Nature)和美国的《科学》(Science)齐名,都是当今学术地位最高,流通最广,最有影响力的全球性科学周刊。它们一方面发表高水平的专业论文,另一方面为大众提供通俗解说,报导最新发现与动态,更刊登大量科学界动态与招聘广告,集合顶尖学刊、科普,与行业新闻三者的角色于一身,更兼不分数理、生化、地质、天文、海洋,涵盖所有科学领域,显出气吞江河,综汇百家的气概。这无疑是科技信息业在全球化形势下充分利用本身优势和适应时代要求的最成功典范了。因此,由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麦克米伦出版集团、自然出版集团等三方面合作推出的煌煌巨篇"《自然》百年科学经典",无疑是中国科学出版业的盛事,是值得密切注意和仔细考究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 《科学》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弱水 评介 出版集团 科技信息业 专业论文
下载PDF
历史阐释的限度:论科学史与历史哲学的界限
4
作者 陈方正 《科学文化评论》 2010年第1期91-106,共16页
公之谈道,正如说十三级塔上相轮,对望而谈曰,相轮者如此如此,极是分明。如某则戆直,不能如此。直入塔中,上寻相轮,辛勤登攀,逦迤而上,直至十三级。时虽犹未见相轮能如公之言,然某却实在塔中,去相轮渐近,要之须可以至也。———《二程遗... 公之谈道,正如说十三级塔上相轮,对望而谈曰,相轮者如此如此,极是分明。如某则戆直,不能如此。直入塔中,上寻相轮,辛勤登攀,逦迤而上,直至十三级。时虽犹未见相轮能如公之言,然某却实在塔中,去相轮渐近,要之须可以至也。———《二程遗书·卷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哲学 历史阐释 科学史 遗书
下载PDF
为什么要了解一点科学史 被引量:1
5
作者 史在君 《今日科苑》 2016年第8期14-16,共3页
1959年5月7日,英国科学家和小说家斯诺(C.P.Snow,显然他不是美国那位到过延安的斯诺)在剑桥大学作了一场"两种文化"的演说。不久该演说以《两种文化与科学革命》单独发行。斯诺所言的"两种文化",即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他当时已经... 1959年5月7日,英国科学家和小说家斯诺(C.P.Snow,显然他不是美国那位到过延安的斯诺)在剑桥大学作了一场"两种文化"的演说。不久该演说以《两种文化与科学革命》单独发行。斯诺所言的"两种文化",即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他当时已经觉察到了这两种文化各自构筑了自己的阵地,互相难以理解和沟通。半个多世纪以来,"两种文化"之间的沟壑似乎越来越大,引发了社会各界的讨论和思考。同时,社会也在寻求一种可以缩小或者拉近"两种文化"的良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种文化 人文文化 萨根 学史 自然科学史研究 文理分科 新人文主义 数学物理方法 萨顿 矩阵代数
下载PDF
《〈自然〉百年科学经典》:不朽的丰碑
6
作者 史在君 《今日科苑》 2017年第1期74-77,共4页
英国的《自然》杂志是世界上最早的国际性科学期刊,也是迄今最有影响力的科学期刊之一。自1869年创办以来,《自然》杂志一直秉承着两个宗旨惠泽广大读者:首先,把科学研究和科学发现的重大成果呈现给公众,并促使科学理念在教育和日常生... 英国的《自然》杂志是世界上最早的国际性科学期刊,也是迄今最有影响力的科学期刊之一。自1869年创办以来,《自然》杂志一直秉承着两个宗旨惠泽广大读者:首先,把科学研究和科学发现的重大成果呈现给公众,并促使科学理念在教育和日常生活中得到更为普遍的认可;其次,帮助科学家自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惠泽 科学史研究 泰特 现代科学 西方科学 李政道 合作出版 沃森 海外行星 蚕白僵病
下载PDF
让创新成为我们的文化传统——创新文化建设问题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袁江洋 董亚峥 高洁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66-74,共9页
建设创新文化,就是要使整个社会文化能够为新知识的持续创造与创造性使用提供全方位的文化支撑,促使尊重创新、鼓励创新的文化氛围和相应的文化制度在整个社会范围内得以形成。与之相应的创新就是指新知识的持续创造与创造性使用。接下... 建设创新文化,就是要使整个社会文化能够为新知识的持续创造与创造性使用提供全方位的文化支撑,促使尊重创新、鼓励创新的文化氛围和相应的文化制度在整个社会范围内得以形成。与之相应的创新就是指新知识的持续创造与创造性使用。接下来,本文论述了创新文化与科学文化的关系,认为科学文化的成熟、发展是文化进入创新型态的重要前提与标志。最后,文章比较了中、西方学术传统的差异,论述了中国科学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提出建设性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动力学 创新文化 创新 科学文化
下载PDF
“为数学而数学”——刘徽科学价值观探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傅海伦 郭书春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0-75,共6页
本文以魏晋时期的思想文化发展为背景,着重论述了刘徽的科学研究动机、科学态度和认识论 与方法论,揭示其“为数学而数学”的科学价值观。
关键词 刘徽 “为数学而数学” 科学价值观 认识论 方法论
下载PDF
一些国家科学院学部设置和学科划分的比较——兼论医学、数学和交叉学科在科学院组织中的地位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利华 李宏 申倚敏 《科学对社会的影响》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9-64,共6页
考察世界一些科学院组织,其学部设置与学科划分的发展历程,本质上是在科学界内生的,只是在科学院组织发展初期,科学正处在非常稚嫩的阶段,不足以与宗教等力量抗衡,因此需要借助皇室的力量,才能获得科学相对独立的发展空间。在科学院组... 考察世界一些科学院组织,其学部设置与学科划分的发展历程,本质上是在科学界内生的,只是在科学院组织发展初期,科学正处在非常稚嫩的阶段,不足以与宗教等力量抗衡,因此需要借助皇室的力量,才能获得科学相对独立的发展空间。在科学院组织的发展壮大过程中,促进学术交流始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科学院组织必须保持符合科学前沿发展趋势的学科划分和学部设置,但往往受限于本国的科学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由于它的内生特点,难以行政手段干预奏效。在一些科学的欠发达国家,她的科学院组织往往会忽视新兴的学科和新兴的科学发展趋势,这是由于她的科学系统整体发展水平是处在跟进先进国家的状态,缺乏自主的创新,难以开拓新的科学前沿。因此,科学院组织的学科划分和学部设置永远是动态的,随着科学前沿的发展而变化,也永远与她所处的科学发展水平和环境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院 学部设置 学科划分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与留学大潮的开启 被引量:2
10
作者 熊卫民 《民主与科学》 2009年第6期29-33,共5页
在科学技术方面,中国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落差。1950年代至1960年代前期,这个落差曾经被缩小,但经过长达10年的“文革”浩劫,又被进一步拉大。在多年的闭关内斗之后,不但是青年学生,就连高级的科学家,对国际科技前沿也缺乏足够... 在科学技术方面,中国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落差。1950年代至1960年代前期,这个落差曾经被缩小,但经过长达10年的“文革”浩劫,又被进一步拉大。在多年的闭关内斗之后,不但是青年学生,就连高级的科学家,对国际科技前沿也缺乏足够的了解,对于新型仪器,通常不知道怎么去操作,对于新的实验方法,往往不过听说而已;而且许多现代新兴学科或领域,国内并无专家,尚属一片空白,或非常薄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 留学 科学技术 发达国家 60年代 50年代 “文革” 青年学生
下载PDF
中世纪自然哲学的思维风格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卜天 《科学文化评论》 2011年第3期26-34,共9页
本文简要讨论了中世纪自然哲学的含义、内容、文献类型、推理方式、与神学的相互影响和与现实的关系等等,着重强调了中世纪自然哲学的思维风格与近代科学的不同,从而揭示其本质特征,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中世纪的自然哲学。
关键词 中世纪 自然哲学 神学 近代科学
下载PDF
18世纪译成西文的七部中国科学著作 被引量:3
12
作者 潘吉星 《技术与市场》 1992年第2期149-151,137,共4页
人类社会中提供、传递和获取科学情报的过程是科学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机制,我们称之为科学交流。一部科学交流史无妨说就是一部科学情报交流的历史。从这一角度讲,把科技交流史纳入情报学的研究范畴,是顺理成章的事。为此,本刊从今年... 人类社会中提供、传递和获取科学情报的过程是科学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机制,我们称之为科学交流。一部科学交流史无妨说就是一部科学情报交流的历史。从这一角度讲,把科技交流史纳入情报学的研究范畴,是顺理成章的事。为此,本刊从今年开始将邀请对科学史研究颇有造诣的专家、学者撰写文章,陆续刊出。近期,将刊登潘吉垦先生的文章。以飨读者。欢迎读者、作者提出宝贵意见,并踊跃赐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史研究 交流史 图注脉诀 情报交流 康熙几暇格物编 人类社会 异域录 卜弥格 《农政全书》 耶稣会士
下载PDF
“激动人心”的综合——评《认识方式:一种新的科学、技术和医学史》
13
作者 韩健平 《科学文化评论》 2008年第6期109-116,共8页
科学史家皮克斯通(John V.Pickstone)是英国伯恩利人。他先学习生理学,后攻读哲学博士。1974年,他来到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研究医院史,并在12年后创建了该校的科学、技术和医学史中心(STM)。2000年,他在本校出版了一部名为《认识... 科学史家皮克斯通(John V.Pickstone)是英国伯恩利人。他先学习生理学,后攻读哲学博士。1974年,他来到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研究医院史,并在12年后创建了该校的科学、技术和医学史中心(STM)。2000年,他在本校出版了一部名为《认识方式:一种新的科学、技术和医学史》(Ways of Knowing:A New History of Science,Technology and Medicine)的著作,翌年由美国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再版。该书在出版伊始,就受到英国一些权威学者的高度评价。在该书扉页上,伦敦大学学院韦尔科姆医学史中心的波特教授称赞它“构建了我们现在所拥有的最激动人心的综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识方式 科学史 医学史 技术 人心 大学出版社 SCIENCE 大学研究
下载PDF
瑞昌铜岭古矿冶遗址的断代及其科学价值 被引量:10
14
作者 周卫健 卢本珊 华觉明 《江西文物》 1990年第3期13-24,共12页
江西瑞昌铜岭古矿冶遗址的发现,是考古学和矿冶史研究的一件大事,对探索中国青铜文化的起源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已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重视。这一遗址的内涵十分丰富,发掘尚在进行,对出土遗物的检测研究也才开始。本文仅就遗址的断... 江西瑞昌铜岭古矿冶遗址的发现,是考古学和矿冶史研究的一件大事,对探索中国青铜文化的起源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已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重视。这一遗址的内涵十分丰富,发掘尚在进行,对出土遗物的检测研究也才开始。本文仅就遗址的断代及其科学价值作一初步探讨,以就正于读者。一、铜岭古矿冶遗址的断代依据铜岭古采矿遗址位于瑞昌市,现铜岭钢铁厂矿区的合连山西坡。1988年春,村民在修筑道路时发现了古代采矿遗存。省文物部门得知后,立即派专人到现场调查,并联合组成考古工作队进行抢救性发掘;同时报请上级主管部门正式列为县级、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划定保护范围,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这样,既保护了遗址免受人为的破坏,又保证了考古发掘的适时性与科学性,堪称文物保护的一个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岭 青铜文化 抢救性发掘 考古工作 文物保护 出土遗物 省级重点文物 考古发掘 考古学文化 修筑道路
下载PDF
一个传统,两次革命 论现代科学的渊源与李约瑟问题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方正 《科学文化评论》 2009年第2期5-25,共21页
“李约瑟问题”大家耳熟能详,至于现代科学,则一般认为发源于文艺复兴。我把这两个题目合起来讨论,是因为它们关系密切,而且要做一点翻案文章。我要说明的是两点。首先,“李约瑟问题”其实不是问题,不是寻求解答的疑问(question... “李约瑟问题”大家耳熟能详,至于现代科学,则一般认为发源于文艺复兴。我把这两个题目合起来讨论,是因为它们关系密切,而且要做一点翻案文章。我要说明的是两点。首先,“李约瑟问题”其实不是问题,不是寻求解答的疑问(question),而是一个论题(thesis),一套观点。所以我们并不需要为这所谓问题寻求答案,而是应该考究“李约瑟论题”的内涵和根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约瑟问题” 现代科学 传统 革命 渊源 文艺复兴 论题
下载PDF
文化史视野下的大众科学——读R.达恩顿的《催眠术与法国启蒙运动的终结》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巍 《科学文化评论》 2008年第4期109-121,共13页
弗兰克·安东·麦斯迈尔(Frank Anton Mesmer,1734—1815)与以其命名的催眠术(mesmerism)或“动物磁性论”(animal magnetism)是启蒙运动科学史研究中饶有趣味的一个领域,但20世纪60年代之前这个主题却处于比较尴尬的... 弗兰克·安东·麦斯迈尔(Frank Anton Mesmer,1734—1815)与以其命名的催眠术(mesmerism)或“动物磁性论”(animal magnetism)是启蒙运动科学史研究中饶有趣味的一个领域,但20世纪60年代之前这个主题却处于比较尴尬的境地。一方面在科学史领域,学者普遍对它缺乏兴趣,而且评价不高。丹皮尔认为,麦斯迈尔及其继承者的研究是“电在生理学中的作用的研究庸俗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蒙运动 科学史 催眠术 文化史 大众 法国 60年代 弗兰克
下载PDF
在“李约瑟问题”之外 重观作为科学家的李约瑟
17
作者 石路遥 《科学文化评论》 2019年第6期18-31,共14页
李约瑟是一位对中国科学史和世界文明史研究影响至深的人物。但他在跨入科学文明史研究之前,首先是剑桥大学的生物化学家,曾在胚胎生物化学研究领域做出过开创性的工作并被遴选为皇家学会会员。中国读者对他前半生的科研经历和科学创见... 李约瑟是一位对中国科学史和世界文明史研究影响至深的人物。但他在跨入科学文明史研究之前,首先是剑桥大学的生物化学家,曾在胚胎生物化学研究领域做出过开创性的工作并被遴选为皇家学会会员。中国读者对他前半生的科研经历和科学创见知之甚少。分析李约瑟童少年时代接受的科学教育,在剑桥大学的科研岁月,以及他与理论生物学小组的交往。期望通过他的经历一窥20世纪前半期生物学思想发展的一个侧影,并由此丰富对李约瑟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约瑟 生物化学 化学胚胎学 理论生物小组
下载PDF
我国单曲柄辘轳普遍应用的年代考 被引量:8
18
作者 史晓雷 张柏春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64-168,184,共6页
关键词 辘轳 曲柄 年代 应用 春秋时期 定滑轮 滑车 树高
下载PDF
薛凤祚对《远西奇器图说录最》所述力学知识的重构 被引量:7
19
作者 田淼 张柏春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6期1-8,共8页
薛凤祚重构了《远西奇器图说录最》和《新制诸器图说》中的力学知识,于1664年编辑成《历学会通.重学》。他相信重学和算学能使人知制器之所以然,比较好地领会了西方的知识和技术,对所选图说的原文做了不同程度的删节和概括。在重构中,... 薛凤祚重构了《远西奇器图说录最》和《新制诸器图说》中的力学知识,于1664年编辑成《历学会通.重学》。他相信重学和算学能使人知制器之所以然,比较好地领会了西方的知识和技术,对所选图说的原文做了不同程度的删节和概括。在重构中,他舍弃了《远西奇器图说录最》卷第二的内容,所绘插图的质量明显逊于原作,甚至漏绘了重要的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薛凤祚 奇器图说 力学知识 重构
下载PDF
创新环境对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 被引量:15
20
作者 阎康年 《科学对社会的影响》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0-13,共4页
科技创新是科学原创和技术创新的总称.科学是人类认识自然及其发展规律的系统知识,科学原创是人类在认识自然现象及其运动和发展过程中发现和发明带有规律性的新知识及其所用的器具;技术是人类改造自然过程中,进行制造和操作的系统知识... 科技创新是科学原创和技术创新的总称.科学是人类认识自然及其发展规律的系统知识,科学原创是人类在认识自然现象及其运动和发展过程中发现和发明带有规律性的新知识及其所用的器具;技术是人类改造自然过程中,进行制造和操作的系统知识和技艺,技术创新就是人们为了改造自然而进行制造和操作过程中,总结发明或发现的新知识和发明的新技艺.由于科学和技术是关于人认知和改造自然的知识,技术还包含着技艺,而且人的参与程度越大、越多则科学和技术知识的含量、密度和水平就越高,这些特点决定了科学和技术的人文价值和科学价值,因此我们说科学和技术及它们的创新也是创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创新 科技创新 创新环境 新知识 发展规律 发展过程 重要作用 科学 系统知识 原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