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暗褐脉柄牛肝菌产淀粉水解酶最适温度及最适初始pH研究
1
作者 高锋 许欣景 +3 位作者 杨天伟 刘静 方艺伟 张春霞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2-126,共5页
以20113和21014暗褐脉柄牛肝菌菌株为试材,采用刚果红、卢戈氏碘液变色圈法,研究了温度、pH对暗褐脉柄牛肝菌产淀粉水解酶能力的影响,以期为研发暗褐脉柄牛肝菌淀粉高效利用方案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刚果红变色圈试验中,随着温度升高... 以20113和21014暗褐脉柄牛肝菌菌株为试材,采用刚果红、卢戈氏碘液变色圈法,研究了温度、pH对暗褐脉柄牛肝菌产淀粉水解酶能力的影响,以期为研发暗褐脉柄牛肝菌淀粉高效利用方案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刚果红变色圈试验中,随着温度升高,菌丝生长速率、淀粉水解酶指数逐渐升高,并在28℃达到最大值,随后逐渐下降;卢戈氏碘液变色圈试验中,随着温度升高,菌丝生长速率、淀粉水解酶指数逐渐升高,并分别在30℃和28℃达到最大值,随后逐渐降低;随着初始pH逐渐升高,淀粉水解酶指数逐渐升高并在pH 6.5时达到最大值,pH 7.0~8.0变化不显著;随着pH升高,21014菌株生长速率逐渐降低,20113菌株生长速率无显著变化。综上,暗褐脉柄牛肝菌产淀粉水解酶最适宜温度为30℃,最适初始pH为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褐脉柄牛肝菌 淀粉水解酶 酶指数 温度 PH
下载PDF
橡胶籽苗黑根病病原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蒋桂芝 田海 +3 位作者 朱国渊 张永科 段波 李国华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23-228,共6页
橡胶籽苗黑根病严重影响橡胶育苗生产,本研究从感病籽苗中分离病原菌,经致病性的测定,病原的形态特征观察和菌丝体的ITS、RPB2、tub2等基因序列分析对比,鉴定病原菌为球毛壳菌Chaetomium globosum;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菌生长适应... 橡胶籽苗黑根病严重影响橡胶育苗生产,本研究从感病籽苗中分离病原菌,经致病性的测定,病原的形态特征观察和菌丝体的ITS、RPB2、tub2等基因序列分析对比,鉴定病原菌为球毛壳菌Chaetomium globosum;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菌生长适应能力强,在10~35℃、pH 2~10范围内菌丝和子囊孢子能生长和萌发,全光照能减缓菌丝的生长,糖类营养物质有利于子囊孢子萌发,子囊孢子较耐高温,48℃持续20 min,50℃持续15 min,52℃持续10 min,以及54℃持续5 min时才能导致病原子囊孢子失活、死亡。在夏季大棚不育苗期间,采用高温闷棚杀死病原孢子,必要时在育苗期结合化学药剂防治,对该病害可取得较好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籽苗 病害 球毛壳菌
下载PDF
云南暗褐网柄牛肝菌发生地的特点及土壤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刘静 高锋 +7 位作者 张春霞 何明霞 许欣景 王文兵 杨天伟 方艺伟 曹旸 王云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39-146,共8页
以云南10个暗褐网柄牛肝菌发生地的土样为试材,调查发生地的生境及出菇情况,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土壤肥力进行评价,研究土壤肥力对暗褐网柄牛肝菌出菇的影响。结果表明:暗褐网柄牛肝菌发生地的海拔范围在613~1 370 m,东经100°05... 以云南10个暗褐网柄牛肝菌发生地的土样为试材,调查发生地的生境及出菇情况,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土壤肥力进行评价,研究土壤肥力对暗褐网柄牛肝菌出菇的影响。结果表明:暗褐网柄牛肝菌发生地的海拔范围在613~1 370 m,东经100°05'~101°32',北纬21°40'~25°03';暗褐网柄牛肝菌出菇较好的是嘎栋的凤凰木树下,每3 m2≥1个,其次是临沧幸福镇的枇杷树下,每4 m2≥1,出菇较差的是打洛的桃树下,每40 m2≥1;凤凰木树根上较易感染牛肝菌菌丝并形成菌腔虫瘿,菌腔虫瘿量与牛肝菌的发生量成正比关系;土壤肥力综合排名得分为幸福镇>东风>星火山(低)>试验基地>振东果林农场>嘎栋>景洪勐养>打洛>资源圃>星火山(高),幸福镇土壤肥力综合得分排第1位,出菇也较多,表明土壤的肥力对暗褐网柄牛肝菌的出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褐网柄牛肝菌 土壤肥力 综合评价
下载PDF
1株野生红侧耳菌株分离鉴定及人工驯化栽培
4
作者 蔡志英 马茜 +6 位作者 戴利铭 苏海鹏 刘一贤 施玉萍 李岚岚 熊延林 穆洪军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514-3526,共13页
【目的】对1株野生侧耳菌株PD2021进行分离鉴定及人工驯化栽培,为该菌株的大规模栽培及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从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景洪市采集到的1株野生侧耳菌株PD2021为试材,采用组织分离法获得其母种,结合子实体形态学观... 【目的】对1株野生侧耳菌株PD2021进行分离鉴定及人工驯化栽培,为该菌株的大规模栽培及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从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景洪市采集到的1株野生侧耳菌株PD2021为试材,采用组织分离法获得其母种,结合子实体形态学观察、侧耳属DNA条形码和分子系统发育分析界定其分类地位,并通过培养特性试验探究其生物学特性及出菇条件,采用正交试验筛选人工室内栽培该菌的栽培配方。【结果】通过形态学观察发现,PD2021菌株实体为呈淡米黄色,孢子印为白色,菌盖成熟时边缘呈波浪形花瓣状,菌盖边缘与中部交界处有一圈环状、参差不齐的条纹、整个子实体似一朵花子。结合侧耳属DNA条形码分析结果,将PD2021菌株鉴定为红侧耳花形变种(Pleurotusdjamor var.floreus)。PD2021菌株的ITS序列和延伸因子基因(EF-1α)序列均与P.djamor相似性最高,处于系统发育进化树中的同一分支,但二者分支长短不一,表明二者序列出现变异,进一步证明PD2021菌株为红侧耳的变种。该菌株最适生长的碳源为可溶性淀粉,最适生长的氮源为酵母粉,最适温度为26℃;菌丝耐高温能力强,44℃下处理12 h后于26℃下仍能恢复生长。采用正交试验筛选该菌栽培配方,最优配方:米糠15 kg、麦麸10 kg、橡胶锯末200 kg、玉米粉15 kg。在22~32℃、65%~85%空气湿度、100~550 lx散射光的出菇房中栽培15~21 d可出菇,出菇量可达152.26 g/菌包,生物转化率达55.64%。【结论】PD2021菌株耐高温,适于热带和亚热带栽培,其栽培周期短、抗杂能力强、栽培料广泛,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开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侧耳 分离鉴定 DNA条形码 形态学特征 人工驯化栽培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