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0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沙江中游区脱贫攻坚期间土地利用可持续度的时空变化研究——以云南省禄劝县为例
1
作者 赵舒 杨人懿 杨子生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24年第3期24-30,共7页
基于土地利用可持续度提升特点与脱贫攻坚结合,在探讨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思路、内容和目标基础上,构建生态友好性、经济可行性和社会可接受性三方面有机结合的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TOPSIS-灰色关联分析法进行实证分析,得出... 基于土地利用可持续度提升特点与脱贫攻坚结合,在探讨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思路、内容和目标基础上,构建生态友好性、经济可行性和社会可接受性三方面有机结合的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TOPSIS-灰色关联分析法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禄劝县土地利用总体可持续度不高,2015年和2020年综合可持续度均属于低度可持续一级,各乡镇2020年土地利用可持续度的空间差异性较为显著,31.25%乡镇属于中度可持续,62.5%乡镇属于低度可持续,脱贫攻坚期间(2015-2020年)禄劝县和16个乡镇土地利用综合可持续度均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增幅不大,土地利用生态友好度、经济可行度和社会可接受度年均增幅的差异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可持续利用 脱贫攻坚 乡村振兴 TOPSIS-灰色关联法 禄劝县
下载PDF
基于第三次国土调查的西南喀斯特地区农用地生产率分析——以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为例
2
作者 曹琳琳 杨人懿 杨子生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24年第5期1-7,共7页
本研究在构建土地生产率分类体系、界定各级指标概念及确定测算方法的基础上,运用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数据及相关统计数据对地处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的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及所辖各县(市)农用地生产率体系的第一、二级指标进行了横纵... 本研究在构建土地生产率分类体系、界定各级指标概念及确定测算方法的基础上,运用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数据及相关统计数据对地处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的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及所辖各县(市)农用地生产率体系的第一、二级指标进行了横纵向对比分析,并利用变异系数和趋势面分析法对文山州农用地各项生产率指标的地区差异性和空间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纵向角度,文山州的土地综合生产率、农用地生产率、建设用地生产率、种植业用地生产率和林业用地生产率均低于云南省和全国的水平。横向角度,一级指标排序为:建设用地生产率>土地综合生产率>农用地生产率,二级指标排序为:种植业用地生产率>林业用地生产率。从区域差异与空间格局看,文山州一级生产率变异系数排序为:土地综合生产率指数>建设用地生产率指数>农用地生产率指数,二级农用地生产率变异系数排序为:林业用地生产率指数>种植业用地生产率指数,文山州整体的农用地生产率呈现出“西高东低,南高北低”的空间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用地生产率 区域差异性 变异系数 喀斯特地区
下载PDF
低碳经济背景下云南矿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刘孙丹 雷冬梅 杨伟伟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CSSCI 2012年第2期155-158,共4页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对矿业而论,低碳型矿业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目前云南矿业是"高消耗、高排放、低利用"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基于云南矿业的特点及制约因素的...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对矿业而论,低碳型矿业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目前云南矿业是"高消耗、高排放、低利用"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基于云南矿业的特点及制约因素的分析,提出其可持续发展对策,包括寻求最优开采率、发展矿产资源的深加工、进行企业结构调整、增加集约程度和矿产资源多元化利用、促进废物资源化等。其中,特别要关注尾矿的资源化利用、矿山生态环境的植物修复和煤炭资源的清洁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矿业 制约因素 可持续发展 云南
下载PDF
我国西部水电移民安置的土地资源需求与保障研究——以云南省为例 被引量:14
4
作者 杨子生 杨咙霏 +1 位作者 刘彦随 贺一梅 《水力发电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13,共5页
我国西部水电资源丰富,而云南是水电资源大省,水电产业是云南省的五大支柱产业之一。为了将水力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经济优势,今后20年间云南大江大河流域将开发建设87座大中型水电工程。为此,不仅将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而且还将产生5... 我国西部水电资源丰富,而云南是水电资源大省,水电产业是云南省的五大支柱产业之一。为了将水力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经济优势,今后20年间云南大江大河流域将开发建设87座大中型水电工程。为此,不仅将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而且还将产生52万多农村移民需要异地安置。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水电工程建设占地引起的广大农村移民,其恢复生产和生活的途径应当以土地为依托,以农业安置为主要形式,因而异地能否提供相当数量和质量的土地资源条件已成为农业移民安置的基础和前提。本文在分析漫湾水电站移民安置基本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水电开发中失地农民异地安置的土地资源保障对策措施,为云南省今后合理安置水电开发中的失地农民、推进全省水电开发建设的健康、有序进行和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并供国内外类似省(区)在安置水电开发中失地移民时作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发电 移民安置 土地资源需求 土地资源保障 水电移民安置用地规划
下载PDF
云南省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态势分析 被引量:17
5
作者 李智国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3-101,共9页
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系统演进受相互间胁迫和约束机制制约,如何促进其协调发展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选取指标体系构建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综合指数,建立系统协调发展度评价模型,以确定和识别云南省近15年来两系统的演进态势。结果表明,... 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系统演进受相互间胁迫和约束机制制约,如何促进其协调发展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选取指标体系构建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综合指数,建立系统协调发展度评价模型,以确定和识别云南省近15年来两系统的演进态势。结果表明,云南两系统协调发展度呈缓慢上升趋势,环境保护严重滞后。预测显示,未来的协调发展度呈倒"U"型,在2025年达到最大值,但因环境保护仍严重滞后,未来的协调发展仍面临重大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调发展度 资源环境 社会经济 云南省
下载PDF
云南面向第三欧亚大陆桥旅游发展研究:基于旅游产品结构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包广静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08年第3期74-79,共6页
随着第三欧亚大陆桥概念的提出,云南旅游业的发展将迎来广阔的市场,但从目前云南旅游产品构成来看,开拓第三欧亚大陆桥旅游市场还面临诸多问题。在对云南及第三欧亚大陆桥所涉及主要国家旅游产品结构状况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云南旅游产... 随着第三欧亚大陆桥概念的提出,云南旅游业的发展将迎来广阔的市场,但从目前云南旅游产品构成来看,开拓第三欧亚大陆桥旅游市场还面临诸多问题。在对云南及第三欧亚大陆桥所涉及主要国家旅游产品结构状况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云南旅游产品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了开拓第三欧亚大陆桥区域旅游市场的对策措施,这对于促进云南旅游产品结构优化,加快云南旅游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欧亚大陆桥 云南旅游 旅游产品
下载PDF
循环经济与云南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被引量:4
7
作者 胡少伟 周跃 《商场现代化》 2009年第8期188-189,共2页
本文阐述了云南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循环经济的概念、基本特征及国内外应用实践,论述了发展循环经济以实现云南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必要性,并对云南矿产资源领域如何发展循环经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矿产资源 可持续利用
下载PDF
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农户的耕地种粮意愿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云南石林县384户农户调查问卷的实证
8
作者 陈丽垚 杨人懿 杨子生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296-1306,共11页
加强西南喀斯特地区农户种粮意愿影响因素的研究,对保障区域粮食安全战略有着重大意义和紧迫性。选取云南省典型喀斯特地区———石林县为研究实例,运用回归模型分析方法,从农户个体特征、农户资源禀赋条件、耕地所处的自然条件、种粮... 加强西南喀斯特地区农户种粮意愿影响因素的研究,对保障区域粮食安全战略有着重大意义和紧迫性。选取云南省典型喀斯特地区———石林县为研究实例,运用回归模型分析方法,从农户个体特征、农户资源禀赋条件、耕地所处的自然条件、种粮生产因素及销售环境和惠农政策因素共5个方面选取19个变量对农户的耕地种粮意愿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①耕地所处的自然条件对农户的耕地种粮意愿影响最为显著,农户资源禀赋条件因素次之,种粮生产因素及销售环境因素和惠农政策因素影响较小,农户个体特征影响最小。②在引入模型的19个变量中,务农人口占家庭人口比重、家庭人均纯收入、耕地分散情况等7个变量在1%水平上显著,家庭实际人口、务工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土壤肥沃程度和户主文化程度对农户种粮意愿的影响分别在5%、5%、5%、10%水平上显著,而户主年龄、户主性别、种粮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等7个变量对农户的耕地种粮意愿没有产生显著的影响。③户主健康状况、家庭实际人口、粮食单产量情况3个变量对农户的耕地种粮意愿与预期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农户种粮意愿 影响因素 喀斯特地区 石林县
下载PDF
云南省快速城镇化进程中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预警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肖冉 李智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期310-312,316,共4页
耕地资源和粮食安全状况关系到区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该研究在明确城镇化、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的内在关联的基础上,基于P-S-R模型构建预警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各项指标进行测算得到警度判定值,以对云南... 耕地资源和粮食安全状况关系到区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该研究在明确城镇化、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的内在关联的基础上,基于P-S-R模型构建预警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各项指标进行测算得到警度判定值,以对云南省17年以来耕地资源和粮食安全的发展演变态势进行综合评价,并对云南省1996~ 2012年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指标总价值进行三次曲线拟合,通过系数分析云南省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最后分析结论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警 耕地资源 粮食安全 城镇化 云南省
下载PDF
云南省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永东 杨子生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2024年第4期533-545,共13页
基于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和生态环境耦合协同关系,以云南省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三者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Dagum基尼系数分解法和面板Tobit模型测算2005—2020年云南省及其16个州市耦合协调发展水平,时空... 基于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和生态环境耦合协同关系,以云南省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三者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Dagum基尼系数分解法和面板Tobit模型测算2005—2020年云南省及其16个州市耦合协调发展水平,时空演变特征,区域差异以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整体上,云南省综合评价指数、耦合度和协调度都呈现上升态势,但三者水平还需提高,云南省三大系统的相互作用程度逐渐增强,耦合类型的空间差异性逐渐变小;②三者的耦合度和协调度的空间差异性较为明显,表现出滇中>滇西>滇南>滇东的分异特征,协调度增长速度以保山市、临沧市和文山州最高;③总体基尼系数逐渐缩小,各区域之间以及区域之间城乡差距仍然是构成云南省基尼系数变化的主要原因;④经济发展水平、政府能力、对外开放水平以及旅游活力大体上对于云南省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和生态环境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而产业二元性结构水平则不利于三者的协同发展,影响三者耦合协调度的因素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新型城镇化 生态环境 耦合协调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武汉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及预测研究
11
作者 刘凤莲 杨人懿 +1 位作者 杨磊 彭海英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4-134,共11页
基于武汉市2000—2015年间的土地利用和社会经济数据,采用FLUS模型模拟2020—2035年间的土地利用时空变化,估算同时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结果表明:(1)2000—2015年建设用地的扩张挤占了耕地、林地、水域等其他生态空间。未来武汉... 基于武汉市2000—2015年间的土地利用和社会经济数据,采用FLUS模型模拟2020—2035年间的土地利用时空变化,估算同时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结果表明:(1)2000—2015年建设用地的扩张挤占了耕地、林地、水域等其他生态空间。未来武汉市建设用地继续扩大,耕地、林地、水域、草地、未利用地减少,建设用地呈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多轴多心的开放式扩张格局,耕地渐趋破碎化。(2)水域、耕地和林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构成了生态系统服务总值的主体,三者之和占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的90%以上。2000—2015年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下降5.73亿元,预测到2035年减少到323.24亿元,比2000年减少32.22亿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FLUS模型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城市化 武汉市
下载PDF
耕地“非农化”与“非粮化”空间格局特征及对策研究——以滇中城市群为例
12
作者 申宜丛 杨子生 杨人懿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2024年第10期1484-1493,共10页
基于GIS技术对云南省滇中城市群2000年、2010年和2020年3个时期的土地利用数据进行研究,引入耕地“非农化”与“非粮化”速度模型、标准差椭圆模型、重心模型和空间自相关模型,定量揭示滇中城市群近20年耕地“非农化”与“非粮化”的空... 基于GIS技术对云南省滇中城市群2000年、2010年和2020年3个时期的土地利用数据进行研究,引入耕地“非农化”与“非粮化”速度模型、标准差椭圆模型、重心模型和空间自相关模型,定量揭示滇中城市群近20年耕地“非农化”与“非粮化”的空间分布与集聚特征,相应提出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的对策措施。结果发现:①滇中地区各县市区的耕地“非农化”速率存在明显空间分异,中部地区变化速率最大,西北和北部地区变化较慢;②耕地“非粮化”速率在2000—2010年的空间差异性表现为离昆明市越远的地区耕地“非粮化”率越大,在2010—2020年各县市区耕地“非粮化”率主要处于2级和3级,分布较均衡;③研究期间耕地“非农化”与“非粮化”的重心和空间分布均向东北方向偏移;④耕地“非农化”与“非粮化”存在较强的空间集聚性,并且这种集聚性呈现增强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农化 非粮化 空间格局 空间自相关 滇中城市群
下载PDF
“非粮化”、“大食物观”与粮食资源配置
13
作者 曹琳琳 杨子生 杨人懿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2024年第12期1783-1792,共10页
粮食安全是保障人民生活幸福、社会经济发展与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耕地作为粮食生产的重要载体,对于保障粮食的“质”与“量”至关重要。当前,耕地“非粮化”现象愈演愈烈,严重威胁了中国的粮食安全。随着大食物观的提出,人民对于食物... 粮食安全是保障人民生活幸福、社会经济发展与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耕地作为粮食生产的重要载体,对于保障粮食的“质”与“量”至关重要。当前,耕地“非粮化”现象愈演愈烈,严重威胁了中国的粮食安全。随着大食物观的提出,人民对于食物多元化的需求也日趋显著。践行大食物观,有利于优化作物种植结构、平衡食物供求关系、提升粮食资源配置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促进人地系统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因此,本研究立足于大食物观,对粮食资源配置的原则与方式进行探讨,从耕地是否进行轮作、间作与套种角度进行分析,探讨了大食物观下耕地非粮化中“粮”的配置方式,并对广西和云南耕地利用与保护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以期为科学合理地界定耕地“非粮化”中“粮”的内涵,制定耕地保护方案和利用规划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以保障食物安全,促进耕地可持续利用与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非粮化 大食物观 粮的内涵 资源配置 案例分析
下载PDF
基于InVEST-PLUS模型的昆明市土地利用变化与碳储量时空演变研究
14
作者 柯佳兰 贺一梅 杨诗琴 《绿色科技》 2024年第15期207-213,220,共8页
土地利用对陆地生态系统中CO_(2)的影响仅次于化石能源燃烧。基于昆明市2000年、2010年、2020年三期土地利用数据,利用PLUS模型预测2060年多情景土地利用情况,再结合InVEST模型得到碳储量时空分布情况,最后运用Moran’s I指数和Getis-Or... 土地利用对陆地生态系统中CO_(2)的影响仅次于化石能源燃烧。基于昆明市2000年、2010年、2020年三期土地利用数据,利用PLUS模型预测2060年多情景土地利用情况,再结合InVEST模型得到碳储量时空分布情况,最后运用Moran’s I指数和Getis-Ord Gi^(*)分析格网尺度下碳储量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①2000-2020年,昆明市土地利用变化表现出建设用地面积扩张,生态地类呈不同程度萎缩的特点,未来的不同情景下土地利用情况存在差异;②2020-2020年昆明市碳储总量减少了98.5×10^(4) t,2060年不同发展情境下的碳储量较于2020年均呈现减少趋势,且昆明市各区的碳储量高低与土地利用变化剧烈程度具有关联性;③昆明市碳储量空间分布上表现出一定的聚集现象,形成高值往北,低值以南;低值集聚区围绕滇池向四周扩张的结构分布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碳储量 PLUS模型 InVEST模型 昆明市
下载PDF
昭通市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和景观格局演变特征研究
15
作者 陈洪敏 刘凤莲 杨博文 《上海国土资源》 2024年第3期92-98,共7页
明晰山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及景观格局特征,对提高山区生态系统健康,推进山区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西南山区的昭通市为例,以2000—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集为数据源,基于GIS技术,利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标... 明晰山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及景观格局特征,对提高山区生态系统健康,推进山区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西南山区的昭通市为例,以2000—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集为数据源,基于GIS技术,利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标准差椭圆和重心迁移模型三个方法探究昭通市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再利用景观格局指数从景观层级水平和景观类型水平分析景观格局演变。结果表明:昭通市的主要用地类型为林地、耕地和草地,建设用地增长幅度最大,其中草地的标准差椭圆方向性最不明显,耕地、林地和草地重心分布较为稳定;从景观层级水平上说,呈现出斑块数目增加,相连度减小,最大斑块分布优势减弱,破碎化程度增加,连通性降低,凝聚度降低和复杂度上升的特征;从景观类型水平上说,斑块数目、斑块密度和边缘密度最大的景观类型均为耕地,最大斑块指数、聚集度最大的景观类型均为林地,平均斑块分维数最大的景观类型为建设用地,散步与并列指数最大的景观类型为水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时空变化 景观格局 演变特征 转移矩阵 标准差椭圆 重心迁移模型
下载PDF
滇中高原湖泊流域景观生态风险时空演变研究
16
作者 王舒 刘凤莲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3-73,共11页
以滇中高原湖泊流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2000-2020年的景观要素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对景观格局指数进行分析,通过构建景观生态风险评价模型及空间自相关模型分析景观生态风险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2000-2020年,耕地和林地始终是滇中... 以滇中高原湖泊流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2000-2020年的景观要素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对景观格局指数进行分析,通过构建景观生态风险评价模型及空间自相关模型分析景观生态风险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2000-2020年,耕地和林地始终是滇中高原湖泊流域的基质景观,面积最小的景观始终为未利用地。研究期内,滇中高原湖泊流域景观生态风险有所改善,低风险区面积增加,中高风险区面积减少。2000-2020年,除分维度指数外,研究区内未利用地的各景观格局指数均为最高。总体上看,草地破碎度和损失度较高并呈上升趋势,建设用地的分离度和干扰度较高并呈下降趋势,水域的分维度与其余景观类型的分维度差距较大。由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可知,近20 a来,流域景观生态风险指数在空间分布上呈现正相关且空间聚集性在上升;由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可知,研究期内,“高–高”聚类主要分布在五华区、西山区、官渡区和盘龙区的交界处和呈贡区与澄江市的交界处,“低–低”聚类区域主要分布在湖泊及其周围和植被生长茂密的地区。本研究可为滇中高原湖泊流域的生态整治起积极作用,也可为区域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生态风险 土地利用 景观格局指数 空间自相关 高原湖泊
下载PDF
景感生态学在洱海东岸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中的应用研究
17
作者 尹一帆 胡多才 余京珂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7期76-80,85,共6页
洱海东岸恶劣的立地条件和严峻的生态环境状况,严重威胁着洱海流域的生态安全。从流域系统层面出发,综合性开展洱海东岸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是完善洱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体系的现实需要。景感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服务和可持续... 洱海东岸恶劣的立地条件和严峻的生态环境状况,严重威胁着洱海流域的生态安全。从流域系统层面出发,综合性开展洱海东岸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是完善洱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体系的现实需要。景感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服务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可从生态系统整体解决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难点或关键问题。根据洱海东岸25个生态系统脆弱点的现状及问题特征,应用景感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从湖滨生态带修复、森林生态修复、非煤废弃矿山修复、生态农业绿色发展等方面构建洱海东岸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系统治理工程,为洱海东岸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奠定基础,实现洱海流域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及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整体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 景感生态学 洱海东岸
下载PDF
中国土地生态安全研究进展 被引量:81
18
作者 李智国 杨子生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12期5-12,共8页
剖析土地生态安全的概念内涵及其3大类别;从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和相关学科基础3方面总结了土地生态安全研究的基础理论;从土地生态系统安全性和土地生态服务价值、评价、土地生态规划与设计和土地生态安全变化的驱动力4方面进行评述... 剖析土地生态安全的概念内涵及其3大类别;从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和相关学科基础3方面总结了土地生态安全研究的基础理论;从土地生态系统安全性和土地生态服务价值、评价、土地生态规划与设计和土地生态安全变化的驱动力4方面进行评述。从而指出,由于基础理论研究不足、缺乏动态评价和研究框架及其监测、预警和决策支撑体系以及研究区域和对象狭窄等原因限制中国土地生态安全广度和深度的研究;同时提出了今后应加强学科理论研究及其框架体系构建、建立区域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监测、预警和决策体系和加强土地生态管理等方面的措施,以期对未来发展趋势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生态安全 土地持续利用 人地关系 可持续发展 研究进展 中国
下载PDF
西南边疆山区耕地资源利用与粮食生产耦合态势——以云南省为例 被引量:12
19
作者 李智国 杨子生 王伟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10-417,共8页
耕地利用和粮食生产是在特定地域范围内由人口、社会、经济、自然条件、生产技术、政策等因素耦合而成的复杂系统,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是一个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在明确耕地利用与粮食生产内在耦合机制基础上,构建耕地利用综... 耕地利用和粮食生产是在特定地域范围内由人口、社会、经济、自然条件、生产技术、政策等因素耦合而成的复杂系统,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是一个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在明确耕地利用与粮食生产内在耦合机制基础上,构建耕地利用综合指数和粮食生产综合指数,建立系统耦合状态评价模型,计算耦合度,以确定和识别云南省近10年以来两系统的演化状态及二者间的耦合过程,并对未来的耦合态势进行预测。结果表明,云南省耕地利用与粮食生产长期处于不协调状态,耦合度一直高达89°以上,属高度不协调关系;近10年来的耦合关系虽呈协调发展演进之势,但其速度极其缓慢;预测结果显示,2025年耦合度仍达81°以上,未来云南耕地利用和粮食生产的协调发展还将面临着一系列的重大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资源利用 粮食生产 耦合状态 耦合度 山区
下载PDF
中国西南边疆山区耕地水土流失研究——以云南省为例 被引量:13
20
作者 杨子生 贺一梅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7,共7页
水土流失是山区省份耕地(尤其是坡耕地)可持续利用的最主要障碍和影响因素。以已有的坡耕地水土流失试验观测和分析结果以及1996-2006年土地详查及变更调查耕地分类面积和各类耕地坡度分级面积为依据,结合水利部《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 水土流失是山区省份耕地(尤其是坡耕地)可持续利用的最主要障碍和影响因素。以已有的坡耕地水土流失试验观测和分析结果以及1996-2006年土地详查及变更调查耕地分类面积和各类耕地坡度分级面积为依据,结合水利部《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等相关规程和规定,综合测算了云南省1996-2006年全省不同坡度耕地和耕作方式的土壤流失量以及县域耕地土壤流失总量和土壤侵蚀模数(其中1996年和2006年为分县测算),分析了耕地水土流失的基本特点以及耕地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提出了云南省耕地水土流失治理的对策措施,为制定省域水土保持规划、耕地保护规划及有关政策的科学决策提供基础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 水土流失 土壤侵蚀模数 坡耕地 云南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