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1篇文章
< 1 2 4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二级学院基层党支部“多维矩阵”构建模式研究——以五邑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温舒艺 费明胜 徐健聪 《中国校外教育》 2013年第11期11-12,共2页
通过分析当前基层党支部建设主要构建模式的优势与局限性,结合研究相关组织理论与系统理论的相关内容后,提出"多维矩阵"构建模式,并系统阐述该构建模式的构成、优势和基本发展趋势等。
关键词 基层党组织 创新构建模式 多维矩阵
下载PDF
创新创业大赛与教学实践——来自五邑大学“以赛促创”的思考
2
作者 罗万红 罗文胜 《广西职业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108-112,共5页
文章从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互联网+”大赛入手,归纳、分析高校“互联网+”大赛发展概况及重要价值,结合五邑大学“以赛促教、专创融合”的教改实践,探讨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对激发在校学生创新热情、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克服高... 文章从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互联网+”大赛入手,归纳、分析高校“互联网+”大赛发展概况及重要价值,结合五邑大学“以赛促教、专创融合”的教改实践,探讨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对激发在校学生创新热情、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克服高校“五唯”痼疾的战略性价值,阐述了创新创业大赛和专创融合教学改革对提升学生个人能力、培育国家创新力量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互联网+”大赛 创新创业
下载PDF
地方高校行政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现存问题与对策思考——以五邑大学为例 被引量:5
3
作者 王小斌 邵燕斐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160-163,174,共5页
1997年国家学科调整后,公共行政学从原来隶属于政治学一级学科成为管理学科之下新增设的公共管理一级学科所属的二级学科并更名为行政管理学。这不仅是行政管理专业学科归属的变化,也意味着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 1997年国家学科调整后,公共行政学从原来隶属于政治学一级学科成为管理学科之下新增设的公共管理一级学科所属的二级学科并更名为行政管理学。这不仅是行政管理专业学科归属的变化,也意味着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求。但目前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着较突出的问题,如人才的培养与社会需求相脱节,人才培养方案目标不够明确,课程设置不够合理,重理论知识传授而轻实践能力培养,政治学教学倾向严重等问题。本文就五邑大学行政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问题进行相关研究,从教学方法创新与改革角度探讨如何改进行政管理专业课程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管理 教学 改革 对策
下载PDF
从社会需求思考高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五邑大学为例 被引量:12
4
作者 王小斌 邵燕斐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62-64,共3页
我国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用人单位对行政管理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社会需求角度出发,分析了当前我国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并结合社会对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从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优化教学内容... 我国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用人单位对行政管理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社会需求角度出发,分析了当前我国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并结合社会对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从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优化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设置、创新教学方式、加强实践教学等方面对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出若干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需求 行政管理专业 人才培养 产学研基地
下载PDF
基于三学期制的旅游饭店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以五邑大学旅游管理专业为例 被引量:3
5
作者 熊莎莎 王纯阳 《大学教育》 2017年第6期54-56,共3页
从旅游饭店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现状看,旅游饭店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思路是:充分利用第三学期创造的实践条件,依照饭店对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将课程的实践教学体系分为"课程开设之前-课程开设期间-课程开设之后"三个环节。
关键词 三学期制 旅游饭店管理 实践教学 旅游管理
下载PDF
关于行政管理专业教学的经验与反思——以五邑大学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小斌 邵燕斐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 2014年第4期132-135,共4页
目前,行政管理专业教学中存在课程设置不够科学、传统的国外行政管理理论授课内容偏多、教学手段比较单一等相对不足等缺陷。本文结合作者在十几年行政管理专业学习与教学的经验与体会,认为办好五邑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必须在社会需求导向... 目前,行政管理专业教学中存在课程设置不够科学、传统的国外行政管理理论授课内容偏多、教学手段比较单一等相对不足等缺陷。本文结合作者在十几年行政管理专业学习与教学的经验与体会,认为办好五邑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必须在社会需求导向下,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推广新的教学方法、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同时增加本土化教学内容、改革现有的教学手段、把实践教学摆在更重要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管理专业 教学 改革 人才培养
下载PDF
基于Web Services实训平台的项目式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以五邑大学物流管理专业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刘联辉 罗俊 《中国市场》 2016年第2期178-179,188,共3页
将"做中学"和"基于项目设计与实践"教学理念融入人才培养方案是项目式教学模式改革实施的保障,基于Web Services技术构建开放式虚拟实训平台是项目教学模式实施的有效手段,文章以五邑大学为例,在总结物流管理专业... 将"做中学"和"基于项目设计与实践"教学理念融入人才培养方案是项目式教学模式改革实施的保障,基于Web Services技术构建开放式虚拟实训平台是项目教学模式实施的有效手段,文章以五邑大学为例,在总结物流管理专业实施项目式教学模式改革的一些具体做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Web Services技术实施项目式教学应强化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流管理专业 WEB SERVICES技术 虚拟实训平台 项目式教学模式
下载PDF
建构主义视角下的行政管理专业实习模式研究——以五邑大学的政务实习为例 被引量:2
8
作者 胡炎平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CSSCI 2016年第3期109-113,共5页
建构主义是一个系统复杂的理论体系。它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情境的实践性、学习的合作性和主体的反思性。专业实习与建构主义在理论内涵上具有明显的契合点。五邑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的政务实习,是以建构主义为理论视角来设计实习流程的,整... 建构主义是一个系统复杂的理论体系。它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情境的实践性、学习的合作性和主体的反思性。专业实习与建构主义在理论内涵上具有明显的契合点。五邑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的政务实习,是以建构主义为理论视角来设计实习流程的,整个实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强调实习的情境性,注重实习的互动性,重视主体的反思性。政务实习成效明显:实习单位的满意度较高,学生高度认可实习安排,协同合作提升了实践技能,实践中反思强化了学中所成。当然,实习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要从建构主义理论视角进一步完善政务实习模式,必须两手抓,一方面要强化主体间的互动合作,另一方面要优化任务情境的设计安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构主义 行政管理 政务实习
下载PDF
基于“三学期制”的专业实习探讨——以五邑大学旅游管理专业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王纯阳 樊建锋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92-94,共3页
根据广东省"创新强校工程"对五邑大学人才培养定位的要求,五邑大学旅游管理专业以协同创新培养为基本指导思想,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推行"三学期制"。专业实习是"三学期制"的核心,是最重要的实践教学... 根据广东省"创新强校工程"对五邑大学人才培养定位的要求,五邑大学旅游管理专业以协同创新培养为基本指导思想,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推行"三学期制"。专业实习是"三学期制"的核心,是最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本文分析了"三学期制"和专业实习的特点,探讨了专业实习模式及其需要注意的问题,为推进旅游管理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学期制 专业实习 旅游管理专业 实践能力
下载PDF
江门经济社会发展潜力研究——基于五邑大学毕业生就业率视角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东武 王润良 钟锦萍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69-74,95,共6页
依据劳动力均衡理论,探讨五邑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与江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提出"就业率"发展论;依据新经济增长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区域竞争力理论提出"就业率"决定论;最后,调用广东省教育厅毕业系统数据,从实证层... 依据劳动力均衡理论,探讨五邑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与江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提出"就业率"发展论;依据新经济增长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区域竞争力理论提出"就业率"决定论;最后,调用广东省教育厅毕业系统数据,从实证层面研究就业率发展论和决定论,结果表明:五邑大学培养的毕业生能满足江门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五邑大学毕业生在江门就业的比例与江门GDP正相关;五邑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影响江门GDP的走势。这为江门市政府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政策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门经济社会 就业率 发展论 决定论
下载PDF
行政管理学专业教学模式改革与方法创新研究——以五邑大学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小斌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149-152,共4页
当前一些地方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存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偏重理论教学、教学方式单一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造成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与社会需求脱节严重,而且严重影响到行政管理本科教育的健康与持续发展。本文以五邑大学为例,在多年的教... 当前一些地方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存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偏重理论教学、教学方式单一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造成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与社会需求脱节严重,而且严重影响到行政管理本科教育的健康与持续发展。本文以五邑大学为例,在多年的教育实践基础上,对行政管理学专业教学模式改革与方法创新进行探索与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 创新 人才培养
下载PDF
地方高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协同创新培养模式探析——以五邑大学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小斌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184-187,共4页
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与创新型人才不仅是高等教育改革的目标与方向,也是全面提升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路径。本文以五邑大学行政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树立开放的办学理念... 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与创新型人才不仅是高等教育改革的目标与方向,也是全面提升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路径。本文以五邑大学行政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树立开放的办学理念、加强校企协同创新、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四个层面,提出了完善地方高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与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建设 协同创新 培养模式 对策
下载PDF
城市夜间经济集聚区消费空间生产研究——以江门市蓬江区“环五邑华侨广场商圈”为例
13
作者 李爽 苏亚妮 +1 位作者 尹博诗 王纯阳 《旅游导刊》 2023年第1期62-84,共23页
基于空间生产理论的研究视角,本文以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环五邑华侨广场商圈”夜间经济集聚区为案例地,运用深度访谈和文本分析等质性研究方法,尝试从消费者的角度探讨城市夜间经济集聚区消费空间的生产过程。研究发现:消费者感受到来... 基于空间生产理论的研究视角,本文以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环五邑华侨广场商圈”夜间经济集聚区为案例地,运用深度访谈和文本分析等质性研究方法,尝试从消费者的角度探讨城市夜间经济集聚区消费空间的生产过程。研究发现:消费者感受到来自政府和规划设计者的权力规训和引导;空间形象塑造和规章准则作为开发运营商主要的资本规训因素对消费者及经营服务者产生影响,消费者表现出“认同、顺应”的行为策略,但消费者在空间感知的基础上与权力、资本规训展开博弈;权力话语主体和消费话语主体在夜间经济集聚区空间中同时进行生产,营造出新的空间实践。文章旨在推动城市后现代消费空间的塑造及夜间经济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生产 消费空间 夜间经济 夜间旅游 感知体验
下载PDF
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建创新专业社团建设探索与实践——以五邑大学会计实践协会为例
14
作者 叶燕琪 梁沣明 许锦茹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3年第11期251-252,共2页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深入专业社团建设,是加强党的基础组织建设的现实需要,有利于发挥党建对社团发展方向的“引路人”作用,促进社团规范化发展。作为高校校园文化发展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团建设推进高校党建工作深入学生社团尤为重要。...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深入专业社团建设,是加强党的基础组织建设的现实需要,有利于发挥党建对社团发展方向的“引路人”作用,促进社团规范化发展。作为高校校园文化发展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团建设推进高校党建工作深入学生社团尤为重要。本文从党支部对社团进行政治性指导与思想引领方向出发,探索新时代下高校学生党支部进社团的模式,为社团发展奠定政治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高等学校 党建工作 专业社团
下载PDF
浅谈高校大学生社团建设与管理——以广东省五邑大学为例
15
作者 涂勤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第7期194-195,共2页
大学生社团作为一支活跃校园文化的重要力量,是学校对在校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是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适应社会、促进学生成才就业等方面发挥着... 大学生社团作为一支活跃校园文化的重要力量,是学校对在校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是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适应社会、促进学生成才就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五邑大学拥有学生社团52个,社团力量惠及上千人数,是一个拥有庞大社团体系的高校。加强学生社团建设可以为大学生提供才艺展示的舞台,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因而学校应重视和加强对学生社团建设的管理,引导和促进学生社团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社团 建设
下载PDF
数字经济赋能城乡融合的内在逻辑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2
16
作者 韩利 曹俊勇 何健诚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2-53,共12页
在数字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其对城乡融合的推动作用愈发显著,如何利用数字经济加速城乡融合已成为当前亟待探讨的重要议题。数字经济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进程中,通过多维度的深度融合机制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而言,数字经... 在数字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其对城乡融合的推动作用愈发显著,如何利用数字经济加速城乡融合已成为当前亟待探讨的重要议题。数字经济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进程中,通过多维度的深度融合机制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而言,数字经济在促进人口流动与融合、推动经济结构优化与升级、实现空间布局的均衡与协调、提升社会服务的普及水平,以及改善生态环境与推动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均展现出显著的成效,为城乡一体化提供了坚实的支撑。然而,在数字经济赋能城乡融合的过程中也面临着数字鸿沟、创新动力不足、人才短缺等挑战与问题。因此,应当从加快数字经济发展均衡化进程、提升全社会数字创新意识与能力、强化数字高端人才培养与引进等方面入手,加快数字经济赋能城乡融合的进程,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战略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城乡融合 数字鸿沟 城乡差距 产业转型升级 消费升级 智慧农业 乡村振兴
下载PDF
“OBE+CDIO”复合式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在实践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以五邑大学物流专业为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联辉 骆达荣 《大学教育》 2022年第11期205-207,234,共4页
为强化学生专业实践能力,文章基于“工管融合”的专业特征,坚持OBE教育理念与CDIO工程教育模式相结合,构建了“二轮驱动,八辐协同”的人才培养体系,以学生为中心,面向产出,持续改进,对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大纲进行全面优化,尝试探索以能... 为强化学生专业实践能力,文章基于“工管融合”的专业特征,坚持OBE教育理念与CDIO工程教育模式相结合,构建了“二轮驱动,八辐协同”的人才培养体系,以学生为中心,面向产出,持续改进,对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大纲进行全面优化,尝试探索以能力产出为主线的“OBE+CDIO”复合式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构建“四阶递进”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推进产出导向的项目化虚拟仿真教学,探索学习“过程+成果”的考核评价机制,以实现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融合提升,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复合型、应用型物流本科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培养 面向产出 专业能力 实践教学
下载PDF
地方本科院校课程考核改革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五邑大学的调查数据 被引量:1
18
作者 邱红 范秋霞 《中国市场》 2015年第27期111-114,共4页
作为教学重要环节的课程考核在发挥教育评价作用的同时,还应发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导向作用。文章基于对五邑大学课程考核改革的调查问卷,通过对课程考核的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目前地方高校课程考核急需改革... 作为教学重要环节的课程考核在发挥教育评价作用的同时,还应发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导向作用。文章基于对五邑大学课程考核改革的调查问卷,通过对课程考核的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目前地方高校课程考核急需改革,改革过程中将面临学生、教师、机构、政策制度及环境设施等方面的影响因素,并以此提出相关改革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考核 改革 阻碍因素 调查问卷
下载PDF
校企协同育人企业学习阶段质量保障机制研究——以五邑大学华润燃气综合实验班为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范佳凤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88-92,95,共5页
校企合作是地方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其中,企业培养阶段的质量关系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成败。企业学习阶段质量保障机制起始于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标准的确立,经过教育教学活动组织、监控与评估、反馈与持续改进等环节,确... 校企合作是地方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其中,企业培养阶段的质量关系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成败。企业学习阶段质量保障机制起始于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标准的确立,经过教育教学活动组织、监控与评估、反馈与持续改进等环节,确保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人才 协同育人 综合实验班 质量保障机制
下载PDF
广东人口规模预测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20
作者 吴海民 于世敏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43-47,93,共6页
以1995-2021年广东省常住人口数据为基础,采用多种模型对2025-2040年广东常住人口规模进行了综合预测。利用人口惯性因子、政策调整因子、经济发展因子对预测结果进行修正,广东常住人口规模在2040年将达到1725842万人。计量实证分析表明... 以1995-2021年广东省常住人口数据为基础,采用多种模型对2025-2040年广东常住人口规模进行了综合预测。利用人口惯性因子、政策调整因子、经济发展因子对预测结果进行修正,广东常住人口规模在2040年将达到1725842万人。计量实证分析表明,广东常住人口对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其发挥作用的渠道既包括供给侧的劳动就业和人力资本,也包括需求侧的消费与投资。政策上应注重吸引外来人口持续流入,并将现有人口优势转化为经济增长优势,从供给侧与需求端双管齐下,充分释放人口红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住人口 预测模型 修正因子 经济增长 供给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