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3-2014年北京市PM_(2.5)有机碳、元素碳变化特征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占山 张雯娴 +5 位作者 安欣欣 李云婷 董欣 孙瑞雯 孙乃迪 潘丽波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57-161,共5页
利用在线高分辨率仪器对2013年和2014年北京市PM_(2.5)中OC、EC浓度进行了连续观测。结果表明,2013年OC和EC的平均浓度分别为(16.9±12.4)μg/m^3和(2.1±2.1)μg/m^3;2014年OC和EC的平均浓度分别为(16.7±14.6)μg/m^3和(2... 利用在线高分辨率仪器对2013年和2014年北京市PM_(2.5)中OC、EC浓度进行了连续观测。结果表明,2013年OC和EC的平均浓度分别为(16.9±12.4)μg/m^3和(2.1±2.1)μg/m^3;2014年OC和EC的平均浓度分别为(16.7±14.6)μg/m^3和(2.7±2.5)μg/m^3。OC和EC均呈现夜间高、白天低的日变化规律。OC浓度呈双峰型分布,在14:00和20:00出现2个峰值。EC浓度呈现单峰型分布,在0:00左右出现峰值,在14:00出现谷值。受燃煤排放和较高的二次有机碳(SOC)转化的影响,冬季OC和EC的浓度最高。利用OC/EC最小比值法计算得出,2013年和2014年SOC占OC的平均比例分别为65.0%和60.1%。OC与OX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性,表明较强的大气氧化性能促进SOC的生成,从而造成OC浓度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PM2.5 高分辨率观测 OC EC OX
下载PDF
多组分天然气水合物在海底沉积层中稳定区及存在区的预测 被引量:14
2
作者 陈祖安 白武明 徐文跃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870-875,共6页
本文研究了多组分天然气在海底沉积层中稳定区和存在区的一些特点.首先,考虑盐的浓度的影响,建立了天然气含有甲烷和丙烷两种组分的水合物形成的相变曲线,即温度和压力关系曲线,同时也建立了甲烷和丙烷两种组分天然气溶解度的加权关系.... 本文研究了多组分天然气在海底沉积层中稳定区和存在区的一些特点.首先,考虑盐的浓度的影响,建立了天然气含有甲烷和丙烷两种组分的水合物形成的相变曲线,即温度和压力关系曲线,同时也建立了甲烷和丙烷两种组分天然气溶解度的加权关系.运用水合物预测模型,计算了多组分天然气水合物在海底沉积层中的稳定区及存在区,并同单组分的甲烷水合物的结果进行了对比.计算表明:两种组分的天然气水合物的稳定区与单组分甲烷水合物的稳定区有较大差别,这归因于丙烷对相变曲线大的影响;当天然气浓度大于对应的溶解度时,水合物将形成,由此决定了存在区域;稳定区和存在区范围都受到丙烷含量的较大影响,盐度的增大则减少了稳定区范围.最后对甲烷分别与其他气体(例如二氧化碳,乙烷和硫化氢等)组合的天然气水合物形成的稳定区范围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稳定区 存在区 甲烷 丙烷
下载PDF
江淮梅雨期平流层—对流层物质交换过程的个例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颜琦阳 雒佳丽 +3 位作者 商林 李元朴 索春男 崔强 《干旱气象》 2017年第1期12-22,共11页
利用MERRA再分析资料,选取2007年江淮梅雨作为研究个例,通过对上对流层、下平流层(UTLS)区域3种化学示踪物(臭氧、一氧化碳和水汽)及位涡的水平与垂直分布变化的分析,探讨梅雨发生前后梅雨区上空的平流层—对流层物质交换(STE)特征。研... 利用MERRA再分析资料,选取2007年江淮梅雨作为研究个例,通过对上对流层、下平流层(UTLS)区域3种化学示踪物(臭氧、一氧化碳和水汽)及位涡的水平与垂直分布变化的分析,探讨梅雨发生前后梅雨区上空的平流层—对流层物质交换(STE)特征。研究表明,梅雨期存在由对流层顶折卷造成的跨越对流层顶向下的物质传输和对流活动引起的物质向上传输。入梅前,主要是由对流层顶折卷造成的物质向下传输(至少能达到300 h Pa),这一过程导致对流层中上层存在高浓度臭氧及一个干层;随后,伴随梅雨的发生,对流活动频繁出现,对流层顶开始抬升,在入梅第二天已经恢复到对流层顶折卷过程发生之前的高度,对流层内的高浓度臭氧和干层也随对流层顶折卷的东移而移出梅雨区。还通过分析梅雨区臭氧和整个亚洲夏季风区臭氧的相对变化量发现,整个梅雨期的STE为物质的向下传输,在UTLS区,梅雨区对亚洲夏季风区的STE贡献为跨越对流层顶向下传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流层—对流层物质交换 梅雨 一氧化碳 水汽 臭氧
下载PDF
计算机建模及其在空气质量模拟和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张雯娴 《环境科技》 2012年第5期73-77,共5页
计算机建模在工程技术、生产管理、军事指挥、交通物流、生命科学乃至社会人文领域均得到广泛的应用。详细论述了计算机建模在空气污染治理中的运用并深入探讨了其优势和局限性。首先介绍了目前空气质量模型的分类,对比了各类模型的建... 计算机建模在工程技术、生产管理、军事指挥、交通物流、生命科学乃至社会人文领域均得到广泛的应用。详细论述了计算机建模在空气污染治理中的运用并深入探讨了其优势和局限性。首先介绍了目前空气质量模型的分类,对比了各类模型的建模机理和算法。接着以广泛应用的CMAQ模型为代表,分析了欧拉三维格点模型在模型结构和区域性环境规划方面的优势,着重介绍了最新发布的CMAQ 5.0,论述了它的各项新特征如何提高其在模拟环境污染物浓度方面的准确度。接着结合实例详细介绍了CMAQ及其敏感度模块在空气质量预警预报和大气污染控制方案评估、决策中的应用。最后对空气质量模型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与展望,针对其局限性提出建设性意见并指出了今后的模型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模型 空气污染治理 环境规划 CMAQ CMAQ5.0 敏感度 响应面模型
下载PDF
气溶胶OCEC切割点确定方法改进及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王莉华 董华斌 +5 位作者 闫才青 曾立民 郑玫 张延君 刘久萌 Weber R J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946-2952,共7页
用MOUDI采样器分级(0.18~18μm,8级)采集北京(BD)及美国亚特兰大(GT)2011年7、8月大气气溶胶样品,测定有机碳(OC)及元素碳(EC).结果表明,由于石英膜结构在灼烧过程中变化,空白膜激光值在OCEC分析过程会随温度改变而变化,且整体呈下降趋... 用MOUDI采样器分级(0.18~18μm,8级)采集北京(BD)及美国亚特兰大(GT)2011年7、8月大气气溶胶样品,测定有机碳(OC)及元素碳(EC).结果表明,由于石英膜结构在灼烧过程中变化,空白膜激光值在OCEC分析过程会随温度改变而变化,且整体呈下降趋势,扣除空白膜激光值变化后手动确定切割点,即激光校正切割可以提高切割点准确性.采用激光校正切割法得到的OC、EC浓度及粒径分布与有氧无氧切割法不同.一些样品切割点出现在通氧前,原因可能是气溶胶中金属等可在无氧环境中催化氧化EC或受热后分解、变色的吸光物质含量较高等.GT气溶胶碳质组分浓度低于BD,且除GT采样点EC外,均呈双峰分布.BD及GT两个采样点OC浓度在0.56~1.0μm、3.2~5.6μm两个粒径段出现峰值,采样期间BD峰值浓度分别为(2.82±1.59)μg.m-3、(1.95±0.76)μg.m-3,GT峰值浓度分别为(1.28±0.41)μg.m-3、(0.64±0.19)μg.m-3.BD采样点EC浓度峰值出现在1.0~1.8μm、3.2~5.6μm,分别为(0.32±0.24)μg.m-3、(0.26±0.19)μg.m-3.GT采样点EC呈三峰分布,集中于粒径更小的气溶胶中,粒径为0.18~0.56μm气溶胶中EC含量占总采样粒径段44.6%.GT采样点OC、EC浓度均较BD更集中于积聚模态,原因可能为夏季GT主要污染源是机动车尾气排放,而BD存在较多工业活动等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碳 元素碳 总碳 切割点 粒径分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