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节镜下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外侧胫骨平台骨折合并软组织损伤的疗效 被引量:41
1
作者 李捷 潘磊 黄必留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2015年第2期120-124,共5页
背景:对于胫骨平台骨折,在传统的切开手术中,为了观察关节面的复位情况,要切开关节囊,切断半月板胫骨韧带。而这容易导致术后膝关节粘连、本体感觉障碍、关节疼痛,并增加感染风险,影响患者预后。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微创内固定... 背景:对于胫骨平台骨折,在传统的切开手术中,为了观察关节面的复位情况,要切开关节囊,切断半月板胫骨韧带。而这容易导致术后膝关节粘连、本体感觉障碍、关节疼痛,并增加感染风险,影响患者预后。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治疗外侧胫骨平台骨折伴软组织损伤的效果。 方法:本研究纳入2011年9月至2013年6月我院连续收治的外侧胫骨平台骨折合并软组织损伤患者6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34例采用关节镜下LISS内固定治疗(关节镜组),33例采用传统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切开组)。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住院时间。术后第2天根据X线片评价骨折复位情况,术后1年随访时依据Rasmussen评分系统评价膝关节功能。 结果:关节镜组术中出血显著少于切开组[(97.1±37.9)ml vs(183.8±65.4)ml,t=5.366,P<0.05],但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两项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第2天X线检查结果显示关节镜骨折复位的优良率显著高于切开组(91.2%vs 78.8%,χ2=4.213,P<0.05)。所有患者获得12-36个月,平均(15.8±3.7)个月随访。术后1年随访时,关节镜组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显著优于切开组(85.3%vs 69.7%,χ2=6.329,P<0.05)。 结论:关节镜下LISS固定治疗外侧胫骨平台骨折伴软组织损伤的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软组织损伤 关节镜 微创内固定系统
下载PDF
内窥镜腰椎间盘切除术与开放式手术组织伤害的比较 被引量:7
2
作者 潘磊 尹庆水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96-599,共4页
目的比较经皮内窥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ELD)和传统开放式手术(OD)对组织的伤害程度。方法前瞻性研究20例有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两组手术组随机收集10位患者,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切口大小。使用ELISA来测量IL-1β、IL-6... 目的比较经皮内窥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ELD)和传统开放式手术(OD)对组织的伤害程度。方法前瞻性研究20例有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两组手术组随机收集10位患者,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切口大小。使用ELISA来测量IL-1β、IL-6、IL-8、IL-10、CRP、CPK在术前、术后1、6、12、24、48h的变化,术后使用VAS及改良MacNab标准来评估术后临床疗效。结果内窥镜组患者相对于传统手术的血流量小(P<0.01),更短的住院时间(P<0.01),更小的手术切口(P<0.01)。MacNab评估术后6个月两组均有90%满意度;术后3个月两组疼痛指数(P=0.661)无统计学意义;CRP、CPK、IL-6在术后24 h及48 h,开放手术组均高于内窥镜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内窥镜椎间盘切除手术相对传统开放手术具有相似的短期临床效果,具有切口小、出血少、组织损伤轻和恢复快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 内窥镜腰椎间盘切除 开放切除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组织因子
下载PDF
载庆大霉素丝素蛋白作为半月板修复材料的安全性和抗菌性能 被引量:2
3
作者 徐昌奎 蒲小兵 +2 位作者 陆遥 陈加荣 潘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545-1549,共5页
背景:丝素蛋白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力学性能及可生物降解等优点,但在临床中其作为一种缝线固定材料应用于半月板撕裂缝合修复未见报道。目的:制备载庆大霉素的丝素蛋白材料,分析其生物相容性与抗菌性能。方法:采用三元溶液溶解... 背景:丝素蛋白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力学性能及可生物降解等优点,但在临床中其作为一种缝线固定材料应用于半月板撕裂缝合修复未见报道。目的:制备载庆大霉素的丝素蛋白材料,分析其生物相容性与抗菌性能。方法:采用三元溶液溶解脱胶后的天然蚕茧,经过透析、冻干、再溶解、成型等处理制备丝素蛋白材料,将庆大霉素溶解于丝素蛋白溶液中制备载庆大霉素的丝素蛋白材料。将丝素蛋白材料、载庆大霉素的丝素蛋白材料分别与小鼠前成软骨细胞共培养,1,3,5 d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共培养24 h后,采用钙黄绿素染色检测材料的细胞毒性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早期凋亡情况,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在材料表面的黏附情况。将丝素蛋白材料、载庆大霉素的丝素蛋白材料分别与抗凝血混合,采用溶血实验检测材料的溶血率。将丝素蛋白材料、载庆大霉素的丝素蛋白材料分别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共培养,进行细菌计数、扫描电镜观察与抑菌圈实验。结果与结论:①两种材料对细胞的增殖、早期凋亡无明显影响;②两种材料无明显的细胞毒性;在两种材料表面黏附的细胞生长状态良好,排列紧密,细胞形态舒展;③两种材料具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未引起溶血反应;④载庆大霉素的丝素蛋白材料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更明显;⑤结果表明,载庆大霉素丝素蛋白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抗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 丝素蛋白 半月板 生物相容性 抗菌性 半月板修复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下椎板间入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17
4
作者 王诗成 潘磊 +1 位作者 薛厚军 雷宇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05-608,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椎板间入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interlaminar discectomy,PEI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并发症及防治方法。方法分析我院应用PEID治疗的56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L4/5 30例, L5/S1 26例。采用术前...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椎板间入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interlaminar discectomy,PEI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并发症及防治方法。方法分析我院应用PEID治疗的56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L4/5 30例, L5/S1 26例。采用术前、术后腰腿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及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评估疗效。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及处理方法。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术后24 h、3个月、12个月VAS评分、ODI及JOA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12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21.43%。3例术中出现颈部疼痛,通过改变灌注生理盐水压力缓解,1例会阴区麻木,4例腰痛, 2例下肢麻木乏力, 1例硬膜囊撕裂后改为开放小开窗手术,1例神经根不完全损伤,术后均完全恢复。无感染,无腹膜及腹腔脏器损伤,无马尾神经损伤,无伤口愈合不良,术后1年无复发。结论 PEI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近期疗效良好,也存在相关并发症,术者需熟悉相应的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内窥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 椎板间入路 并发症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下椎板间入路治疗腰4/5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技巧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诗成 潘磊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263-1264,共2页
经皮椎间孔镜下椎板间入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interlaminar discectomy,PEID)治疗部分腰4/5椎间盘突出症有优势[1],而掌握该技术有一定学习曲线,相关手术技巧少见报道,本文分析我院采用PEID治疗40例腰4/5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 经皮椎间孔镜下椎板间入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interlaminar discectomy,PEID)治疗部分腰4/5椎间盘突出症有优势[1],而掌握该技术有一定学习曲线,相关手术技巧少见报道,本文分析我院采用PEID治疗40例腰4/5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探讨更佳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间孔镜 椎间盘突出症 椎板间入路 手术技巧 学习曲线 临床特点
下载PDF
椎间孔镜和小切口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比较 被引量:18
6
作者 王诗成 潘磊 +2 位作者 黄必留 薛厚军 刘青华 《实用骨科杂志》 2015年第4期293-296,共4页
目的:比较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与小切口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6例,随机分为2组。椎间... 目的:比较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与小切口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6例,随机分为2组。椎间孔镜组48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20例;年龄22~57岁,平均(42.80±10.32)岁。小切口组48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22例;年龄27~69岁,平均(47.20±11.29)岁。比较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时间、平均住院时间、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VAS 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日本骨科协会( 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结果椎间孔镜组和小切口组手术时间分别为(62.01±7.54)min 和(75.35±10.25)min,术中出血量为(20.35±6.99)mL 和(65.50±13.55)mL,手术切口大小为(1.25±0.30)cm 和(5.50±1.55)cm,术后1年 JOA 评分为(22.75±4.25)分和(23.45±3.91)分。PTED 组的术中手术时间、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及下地时间少于小切口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 JOA 值、VAS 评分和ODI 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与小切口髓核摘除术相比,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是一项有效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移位 椎间孔镜 小切口 腰椎
下载PDF
小切口XLIF联合侧路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腰椎不稳 被引量:6
7
作者 王诗成 潘磊 +3 位作者 刘青华 薛厚军 李捷 陈伟雄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97-700,704,共5页
目的探讨极外侧椎间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不稳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01月至2018年02月应用小切口单节段XLIF联合侧路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治疗退行性腰椎不稳的32例病例资料,L4/511例,L3/415例,L2/36例。采用术前及末次随访... 目的探讨极外侧椎间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不稳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01月至2018年02月应用小切口单节段XLIF联合侧路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治疗退行性腰椎不稳的32例病例资料,L4/511例,L3/415例,L2/36例。采用术前及末次随访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腰椎JOA评分评估临床疗效。测量术前及末次随访融合节段椎间隙高度,前凸角,活动度评估椎间融合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18个月,平均12.5个月。手术时间(46±15)min;术中出血量(65±38)ml。VAS评分、0DI及腰椎JOA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术后融合节段椎间隙背侧和腹侧高度增加3.8 mm和4.4 mm,融合节段前凸角为12.4°,节段活动度为2.15°和2.35mm。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15.6%,在随访过程中得到完全缓解。结论对于退行性腰椎不稳,XLIF联合侧路椎弓根钉固定作为一种微创脊柱融合技术,可获得良好的短期疗效,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不稳 侧路椎间融合术 微创
下载PDF
3D打印钛板塑形模板在髋臼骨折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张帆 吴天秀 +5 位作者 刘子卿 汪志中 王斌 李新旭 潘磊 罗学辉 《中国数字医学》 2019年第2期12-15,共4页
目的:设计3D打印髋臼骨折钛板塑形模板并初步应用,了解3D打印钛板塑形模板在髋臼骨折的可行性。方法:回顾2014年1月—2016年7月医院8例进行常规髋臼骨折手术患者的10块钛板,通过建立骨盆与钛板数字模型,测量钛板与髋臼骨面间平均间隙与... 目的:设计3D打印髋臼骨折钛板塑形模板并初步应用,了解3D打印钛板塑形模板在髋臼骨折的可行性。方法:回顾2014年1月—2016年7月医院8例进行常规髋臼骨折手术患者的10块钛板,通过建立骨盆与钛板数字模型,测量钛板与髋臼骨面间平均间隙与最大间隙,以其平均值并作为技术标准。纳入2016年7月—2017年12月同意使用3D打印塑形模板辅助的髋臼骨折手术患者3例,共植入钛板6块。术前利用患者CT图像建立骨盆骨折数字模型,设计并3D打印得到钛板塑形模板,在术前比对模板完成钛板塑形,术中骨折复位后安装塑形好的钛板,术后复查CT重建骨盆钛板数字模型,测量"钛板与骨面的平均间隙""钛板与骨面最大间隙",与回顾标准比较。结果:3例患者使用的所有6块钛板术后测量"钛板与骨面平均间隙""钛板与骨面间隙最大值"均小于测量得到的标准。且两组钛板比较"钛板与骨面平均间隙""钛板与骨面最大间隙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现有技术条件下,使用3D打印钛板塑形模板在术前对髋臼钛板塑形具备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骨折固定术 骨盆骨 钛板塑形模板
下载PDF
徒手置钉技术在胸腰椎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薛厚军 黄必留 +3 位作者 潘磊 刘青华 李捷 陈伟雄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900-1903,共4页
目的探讨徒手置钉技术在胸腰椎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7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对两组患者均行后侧入路椎弓根置钉手术,观察组患者采用徒手置钉技术,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置钉技术。比较两组的手术... 目的探讨徒手置钉技术在胸腰椎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7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对两组患者均行后侧入路椎弓根置钉手术,观察组患者采用徒手置钉技术,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置钉技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X线透视次数,术后CT扫描判断置钉准确性,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 d、1个月、6个月的VAS评分以及术后椎体相对高度。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置钉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高危置钉发生。术后3 d、1个月、6个月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椎体相对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徒手置钉技术在胸腰椎骨折具有接触射线次数少、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安全性好的特点,患者恢复情况好,值得临床的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徒手置钉 胸腰椎骨折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下载PDF
小切口极外侧椎间融合与微创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治疗腰椎退行病变的比较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诗成 潘磊 +3 位作者 李捷 薛厚军 陈伟雄 雷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0期4829-4834,共6页
背景:小切口极外侧入路椎间融合和微创经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因手术技术容易掌握,严重并发症少,临床应用广泛。但对于同时符合2种手术适应证的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如何选择手术方式还需进一步探讨。目的:比较小切口极外侧椎间融合和微创... 背景:小切口极外侧入路椎间融合和微创经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因手术技术容易掌握,严重并发症少,临床应用广泛。但对于同时符合2种手术适应证的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如何选择手术方式还需进一步探讨。目的:比较小切口极外侧椎间融合和微创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76例,分为小切口极外侧椎间融合组和微创经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组,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日本骨科协会评分、并发症、术后腰椎融合节段前凸角、椎间隙高度及椎间位移情况。结果与结论:①小切口极外侧椎间融合组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优于微创经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组(P<0.05);②小切口极外侧椎间融合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9%)高于微创经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组(1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2组术后的日本骨科协会评分、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椎间隙高度、融合节段前凸角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④末次随访时小切口极外侧椎间融合节段前凸角大于微创经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组,融合节段椎间隙高度高于微创经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椎间位移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⑤提示小切口极外侧椎间融合和微创经椎间孔椎间融合均可有效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小切口极外侧椎间融合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维持腰椎融合节段前凸角和椎间隙高度方面有优势,但并发症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 腰椎退变 椎间融合 微创 椎间隙
下载PDF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捷 黄必留 潘磊 《中外医疗》 2014年第22期82-84,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或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4月—2012年5月该院入选的患者随机分组,分为股骨近端锁定钢板组(n=39),PFNA组(n=42)。记录1年内死亡率、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 目的探讨应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或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4月—2012年5月该院入选的患者随机分组,分为股骨近端锁定钢板组(n=39),PFNA组(n=42)。记录1年内死亡率、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末次随访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术后1年病死率,两组相似(均死亡1例)。PFNA平均手术时间55min(平均49~86 min),低于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手术时间68 min(平均58~97 min)。术中透视时间PFNA组明显少于股骨近端锁定钢板组,前者平均180 s(100~340 s),后者260 s(100~410 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PFNA组110mL,平均输血量230 mL,而股骨近端锁定钢板组250 mL,平均输血量245 mL。虽然出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输血量没有明显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感染、肺栓塞发生。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组,出现4例内固定相关并发症。PFNA组出现1例。末次随访,PFNA组髋关节Harris评分81分,股骨近端锁定钢板组76分(P〈0.05)。结论在掌握应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技术的情况下,采用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更微创、更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PFNA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行腰椎椎间融合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潘磊 《吉林医学》 CAS 2014年第31期6951-6953,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行腰椎椎间融合(TLIF)治疗退行性腰椎疾患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采用TLIF和内窥镜下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PLIF)治疗的230例退行性下腰椎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背痛和腿痛痛视觉模拟...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行腰椎椎间融合(TLIF)治疗退行性腰椎疾患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采用TLIF和内窥镜下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PLIF)治疗的230例退行性下腰椎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背痛和腿痛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并比较两组的并发症情况。结果:TLIF组患者的出血量和术后到下床活动时间明显低于PLIF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的疼痛症状较术前明显缓解(P<0.05),功能障碍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TLIF组患者较PLIF组症状缓解、功能恢复效果更佳;TLIF组神经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PLIF(χ2=5.733,P=0.017),TLIF组并发症合计发生率(6.48%)明显低于PLIF组(20.49%)(χ2=9.388,P=0.002)。结论: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治疗退行性下腰椎疾患疗效确切,可以减少出血,恢复快,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孔镜 椎间融合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三维可视化手术系统联合3D打印技术在椎间孔镜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中的临床应用
13
作者 徐勇忠 薛厚军 +1 位作者 雷宇 黄杰彬 《吉林医学》 CAS 2020年第9期2191-2193,共3页
目的:研究3D打印技术联合三维可视化手术系统在椎间孔镜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抽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74例,将全部病患依循简单随机法划分为对照组(37例,采用常规椎间孔镜手术治疗方式)与观察组... 目的:研究3D打印技术联合三维可视化手术系统在椎间孔镜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抽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74例,将全部病患依循简单随机法划分为对照组(37例,采用常规椎间孔镜手术治疗方式)与观察组(37例,在椎间孔镜手术的基础上加用三维可视化手术系统联合3D打印技术),研究比对患者的VAS评分、ODI评分与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两组手术前ODI评分、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手术后的ODI评分、VAS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硬膜囊破裂、切口感染、神经和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可视化手术系统联合3D打印技术在此次试验中比仅行椎间孔镜手术治疗的作用更佳,对于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手术效率与安全性等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可视化手术系统 临床应用 腰椎管狭窄症 3D打印技术 椎间孔镜
下载PDF
Quadrant通道下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微创TLIF治疗腰椎管狭窄症
14
作者 李捷 李小丹 +2 位作者 刘青华 薛厚军 潘磊 《中国处方药》 2020年第4期4-7,共4页
目的比较Quadrant通道下经椎旁肌间隙入路(Wiltse入路)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术(MIS-TLIF)与后正中入路传统TLIF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探讨MIS-TLIF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是否具有优势,指导临床上治疗腰椎管狭窄症选择最佳的... 目的比较Quadrant通道下经椎旁肌间隙入路(Wiltse入路)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术(MIS-TLIF)与后正中入路传统TLIF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探讨MIS-TLIF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是否具有优势,指导临床上治疗腰椎管狭窄症选择最佳的手术方式。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腰椎管狭窄症患者50例,按骨科入院顺序(住院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分为改良微创TLIF(试验组,25例)及传统TLIF(对照组,25例),其中试验组采用Quadrant通道下经椎旁肌间隙入路(Wiltse入路)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手术方式,对照组则采用开放式经后正中入路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手术方式,评价比较两组的手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前及术后1周腰、腿痛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JOA改善率及椎间植骨融合情况等差异。结果 50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 <0.05)。对照组术后1周VAS评分高于试验组(P<0.05)。对照组JOA改善率平均为(80.1±13.5)%明显低于试验组(91.2±12.1)%,且试验组术后椎间植骨融合率(96.1±15.3)%明显高于对照组(90.5±1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Quadrant通道下经Wiltse入路MIS-TLIF术式较后正中入路传统TLIF具有手术创伤小、出血量少、患者疼痛轻等优势。Wiltse手术入路可避免严重损伤椎旁肌,防止脊柱不稳,有利于脊柱功能恢复,手术创伤小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术 腰椎管狭窄 Wiltse入路 后正中入路
下载PDF
颈椎后路经皮脊柱内镜椎间盘髓核切除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诗成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2期547-548,共2页
目的探讨颈椎后路经皮脊柱内镜椎间盘髓核切除术(PPECD)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8月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收治的CSR患者78例。按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颈前路... 目的探讨颈椎后路经皮脊柱内镜椎间盘髓核切除术(PPECD)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8月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收治的CSR患者78例。按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颈前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ACDF)治疗,观察组采用PPECD治疗。比较两组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和住院指标。结果2组NDI评分均呈降低趋势,观察组NDI评分降低较快,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床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明显短于或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SR患者实施PPECD能够取得与ACDF一样的治疗效果,PPECD恢复更快,医疗成本更低,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脊柱内镜 椎间盘髓核切除
原文传递
颈椎手术后感染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潘磊 薛厚军 +4 位作者 李捷 陈伟雄 王诗城 张帆 尹庆水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3402-3403,共2页
目的旨在分析颈椎后路手术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和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23例采用后路椎管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发生术后感染分为对照组和感染组,分析两组患者年龄、体重指数、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的差异... 目的旨在分析颈椎后路手术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和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23例采用后路椎管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发生术后感染分为对照组和感染组,分析两组患者年龄、体重指数、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的差异。结果 233例患者中有13例发生术后感染,感染率为5.58%;平均年龄对照组为(55.51±3.12)岁、感染组为(60.00±4.97)岁,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和感染组的体重指数分别为24.87±3.81和33.33±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的手术时间为(172.65±28.75)min,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29.96±15.80)min(P<0.05);两组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65.81±32.51)ml和(270.00±23.81)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颈椎后路手术术后感染与体重指数、手术时间有关,体重指数越大、手术时间越长,发生感染的风险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手术 感染 椎管成形术
原文传递
3D打印钛板塑形模板在骨盆环损伤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帆 何志明 +4 位作者 吴天秀 刘子卿 汪志中 李新旭 潘磊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3-159,共7页
目的设计骨盆环损伤3D打印钛板塑形模板并探讨其在骨盆环损伤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18年6月间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创伤骨科12例使用了3D打印塑形模板辅助骨盆环损伤手术的患者资料。术前通过软件对患者术前CT图像进行数... 目的设计骨盆环损伤3D打印钛板塑形模板并探讨其在骨盆环损伤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18年6月间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创伤骨科12例使用了3D打印塑形模板辅助骨盆环损伤手术的患者资料。术前通过软件对患者术前CT图像进行数字重建、处理得到实体骨盆模型、空心骨盆模型(壁厚1.2mm)。通过骨折模拟复位等方法获取完好的实体数字骨盆后设计钛板塑形模板,并通过光固化成型制造模板,记录模板设计到最终制造成型的总时间以及耗材,并与实体骨盆模型、空心骨盆模型在制作时间、消耗耗材进行比较。在术前钛板植入前使用模板辅助钛板塑形,记录术前钛板塑形时间,术中记录骨折复位后到开始安装钛板记为术中钛板准备时间,两者进行比较。通过重建术后骨盆模型并与术前修复骨盆的比较了解整个技术流程的准确性。术后采用Matta评分评定骨盆复位质量。术后6个月采用Majeed评分评定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6~28个月(平均16.3个月)随访。塑形模板设计制造总时间以及耗材消耗比打印实体或空心骨盆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钛板塑形时间(12.8±4.1)min,术中钛板准备时间(1.4±1.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骨盆模型与术前修复骨盆模型比对的"平均误差"为(1.4±1.1)mm。术后Matta评分:优6例,良4例,可2例;术后6个月Majeed评分:优7例,良4例,可1例。结论使用3D打印内固定塑形模板应用于骨盆骨折具备成本优势,能减少术中钛板准备时间,且手术复位满意,符合术前规划预期,具备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 骨折固定术 钛板塑形模板 3D打印
原文传递
顺行扩髓髓内钉与动力加压钢板治疗肱骨干骨折疗效对比 被引量:5
18
作者 潘磊 薛厚军 +3 位作者 李捷 张帆 陈伟雄 王诗城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3年第21期8-11,共4页
目的 比较顺行扩髓髓内钉(IMN)和动力加压钢板(DCP)治疗肱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择47例肱骨干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IMN组23例,DCP组24例,分别行IMN和DCP固定手术.术后比较两组围手术期、肩肘关节功能及并发症指标.结... 目的 比较顺行扩髓髓内钉(IMN)和动力加压钢板(DCP)治疗肱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择47例肱骨干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IMN组23例,DCP组24例,分别行IMN和DCP固定手术.术后比较两组围手术期、肩肘关节功能及并发症指标.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时间为(22.3±5.7)个月,其中在12个月内失访3例,IMN组1例,DCP组2例.IMN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少于DCP组[(67.7±15.3) min比(87.0±12.5)min、(106.3±57.6) ml比(226.7±60.2)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MN组肩峰撞击症发生率高于DCP组[18.2%(4/22)比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MN组切口感染发生率优于DCP组[4.5%(1/22)比22.7%(5/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P在围手术期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在长期的随访中,DCP与IMN的肩肘关节功能和并发症并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内钉 动力加压钢板 肱骨干骨折
原文传递
多靶点射频热凝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19
作者 潘磊 薛厚军 李捷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3年第20期14-16,共3页
【摘要】目的探讨多靶点射频热凝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应用国产R-2000B射频消融器对112例包含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阶梯式升温法进行多靶点射频热凝术治疗,通过对比术前、术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 【摘要】目的探讨多靶点射频热凝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应用国产R-2000B射频消融器对112例包含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阶梯式升温法进行多靶点射频热凝术治疗,通过对比术前、术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以及疗效等级结果评估其临床效果。结果术前VAS评分(7.60±1.12)分,术后3d(3.10-4-1.05)分,术后6个月(2.90±0.92)分,术前与术后3d、6个月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ODI47.6±8.3,术后3个月25.5±6.7,术后6个月23.7±6.2,术前与术后3、6个月OD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优66例,良32例,可10例,无效4例,优良率为87.5%(98/112)。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神经损伤、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应用多靶点射频热凝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临床效果明显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间盘移位 电凝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