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求真、向善、育美:高校设计学专业史论类课程思政改革探索——以内蒙古师范大学设计学院为例
1
作者 吴海茹 邹晨 +2 位作者 寇迪一 李贺 姜雨璇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4年第3期159-162,共4页
新时代面对新格局与新挑战,高校必须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构建与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的高校课程思政体系。文章深入探究了陶行知“真善美合一”的教育理念与设计学专业课程思政相融合的交叉点与契合点,建构以“求真、向善、育美”为核... 新时代面对新格局与新挑战,高校必须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构建与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的高校课程思政体系。文章深入探究了陶行知“真善美合一”的教育理念与设计学专业课程思政相融合的交叉点与契合点,建构以“求真、向善、育美”为核心的设计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不断探索和推进高校设计学专业课程思政改革的深度与效度,更好地挖掘、深化陶行知美育思想的当代价值,落实高等学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学专业 立德树人 课程思政
下载PDF
内蒙古师范大学设计学院设计作品精选
2
作者 海日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I0061-I0061,共1页
下载PDF
边疆地区高校公共艺术设计实践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以内蒙古师范大学设计学院为例
3
作者 刘华春 《艺术教育》 2023年第12期196-199,共4页
边疆地区的高校存在区位优势不明显、设计市场内驱力不足、社会众创空间场域氛围缺乏的情况。文章指出,在此背景下,边疆地区的高校应积极改变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思路,采用“以社会需求倒推人才培养目标”的逆向推导策略,最终形成促进民族... 边疆地区的高校存在区位优势不明显、设计市场内驱力不足、社会众创空间场域氛围缺乏的情况。文章指出,在此背景下,边疆地区的高校应积极改变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思路,采用“以社会需求倒推人才培养目标”的逆向推导策略,最终形成促进民族地区公共艺术发展、民族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全新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对于公共艺术专业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企协同 创新创业 实践课程 教学改革
原文传递
非遗融入地方高校设计教学的实践路径研究——以内蒙古地区为例
4
作者 闫静莉 《内蒙古艺术》 2024年第5期55-61,共7页
本文通过高校设计教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创新的结合,探索教学实践的新路径。研究以“政产研学用”协同、“双创”驱动、“校地挂钩”合作及“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为多维视角,选取在地非遗项目作为教学个案,借助“三位一体... 本文通过高校设计教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创新的结合,探索教学实践的新路径。研究以“政产研学用”协同、“双创”驱动、“校地挂钩”合作及“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为多维视角,选取在地非遗项目作为教学个案,借助“三位一体”的培养体系,引领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非遗的认识,探索其创新转化的多种可能。在教学实践中论证非遗与高校教学理论的互嵌关系,提升学生分析及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高校设计教学 实践创新 内蒙古地区 教学路径
下载PDF
“文旅相携”——以内蒙古“蒙古马”特色游为例
5
作者 殷福军 王赫德 《金钥匙(汉文、蒙古文)》 2024年第3期104-109,共6页
内蒙古地区近年来充分发挥自然条件优势,并在旅游产业中积极融入蒙古马文化,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内蒙古“蒙古马”的品牌形象。“蒙古马文旅”将旅游本身与内蒙古地区的蒙古马文化相结合,充分发挥了内蒙古地区蒙古马文化资源的价值与魅力,... 内蒙古地区近年来充分发挥自然条件优势,并在旅游产业中积极融入蒙古马文化,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内蒙古“蒙古马”的品牌形象。“蒙古马文旅”将旅游本身与内蒙古地区的蒙古马文化相结合,充分发挥了内蒙古地区蒙古马文化资源的价值与魅力,同时也增强了旅游活动本身的审美性,提高了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的获得感与新奇感。内蒙古人民积极贯彻与发扬“蒙古马精神”,将“蒙古马”文化与草原沙漠和山岭蓝天的旖旎风光相结合、将蒙古马这一文化符号与蓬勃发展的旅游产业相结合,以此实现了对蒙古马文化的创造性继承与发展,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传播,推动了地区产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充分体现了北疆儿女身上的蒙古马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马文化 文旅融合 草原文化 文化创新
下载PDF
内蒙古准格尔地毯植物染色技艺田野调查报告
6
作者 呼斯乐 张薇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21-30,共10页
内蒙古的准格尔地毯制作技艺,可上溯至一个世纪之前。作为中国北疆传统手工技艺之一,尤其是准格尔地毯的植物染色技艺,在其发展传承的过程中,与蒙古族、汉族以及其他各民族的手工技艺的相互交流和融合中,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准格... 内蒙古的准格尔地毯制作技艺,可上溯至一个世纪之前。作为中国北疆传统手工技艺之一,尤其是准格尔地毯的植物染色技艺,在其发展传承的过程中,与蒙古族、汉族以及其他各民族的手工技艺的相互交流和融合中,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准格尔地毯自己独特的植物染色技艺。随着工业化的冲击、生活方式的转变以及纺织技术的进步,植物染色的市场需求萎缩,这项非遗技艺面临着市场萎缩、发展缓慢、传承人急剧减少等挑战。基于此,对准格尔地毯植物染色技艺的发展历史、传承现状、工艺流程及弘扬保护等内容进行调研与研究,对准格尔地毯的植物染色技艺而言,可谓大有裨益,同时希望能引起更多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的关注,让这项传统技艺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格尔地毯 植物染色技艺 田野调研
下载PDF
内蒙古地区传统毡靴工艺的田野调查报告
7
作者 郝水菊 郭继业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3-20,共8页
传统毡靴是草原民族冬季御寒的典型用品,在内蒙古地区有着悠久的使用历史。本文将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吕树花毡靴作坊作为田野调查对象,跟踪现场制作过程,以文字、图片的方式详细记录传统毡靴的场地、材料、工具、工艺等生产条件,并将其... 传统毡靴是草原民族冬季御寒的典型用品,在内蒙古地区有着悠久的使用历史。本文将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吕树花毡靴作坊作为田野调查对象,跟踪现场制作过程,以文字、图片的方式详细记录传统毡靴的场地、材料、工具、工艺等生产条件,并将其与现代手作毛毡、传统游牧制毡、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传统制毡工艺进行对比,阐释内蒙古地区毡靴制作技艺在民族融合中产生的优势,并分析传统手工毡靴制作中的造物理念与工匠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地区 传统毡靴工艺 田野调查 羊毛毡
下载PDF
基于三维点云技术的文化景观遗产空间模式识别研究——以内蒙古锡拉木伦庙为例
8
作者 赵泽雨 张华 郭沁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2期238-241,共4页
各类遗产景观的空间模式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对当代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然而传统的空间模式识别方法缺乏科学的参量体系,导致相关保护手段的无力及景观特征的消失。本研究从遗产景观保护的视角出发,以内蒙古锡拉木... 各类遗产景观的空间模式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对当代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然而传统的空间模式识别方法缺乏科学的参量体系,导致相关保护手段的无力及景观特征的消失。本研究从遗产景观保护的视角出发,以内蒙古锡拉木伦庙为具体研究对象,利用点云技术进行测绘、构建三维模型,通过现代的数字化手段对遗产景观不同尺度上的空间构形、视觉特征和要素组成进行定量化分析,从而全面梳理锡拉木伦庙的景观风貌与核心特征。本研究成果能够支撑遗产景观空间特征定量化研究,有助于探明遗产景观特征的本质和核心价值,为解读传统景观的营建思想提供全新的视角和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云技术 文化景观遗产 空间模式 模式识别 锡拉木伦庙
下载PDF
文化·生态·品牌:美食类短视频“三层次”设计--以内蒙古美食类短视频为例
9
作者 钱淑芳 周左阳子 《语文学刊》 2023年第6期97-101,共5页
本文通过对内蒙古美食类短视频进行消费层、体验层、行为层的分类,总结其在设计理念、设计形式以及设计效果方面的具体特征。结合短视频的发展现状,提出以下三个具体的设计策略:以特色美食展示当地风土人情,以天然食材传达生态环保的健... 本文通过对内蒙古美食类短视频进行消费层、体验层、行为层的分类,总结其在设计理念、设计形式以及设计效果方面的具体特征。结合短视频的发展现状,提出以下三个具体的设计策略:以特色美食展示当地风土人情,以天然食材传达生态环保的健康理念,以自媒体账号打造民族餐饮品牌。通过这些策略的实施,可以更好地推广内蒙古美食文化,吸引更多消费者关注并喜爱内蒙古美食类短视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食类短视频 三层次 内蒙古美食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内蒙古陶瓷艺术资源创造性转化研究
10
作者 赵聪寐 王鑫 《丝网印刷》 2024年第9期19-23,共5页
陶瓷艺术作为内蒙古的重要文化资源,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展现出其转化为跨产业有效资源的潜力。文章从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视角,探索内蒙古陶瓷艺术资源创造性转化的逻辑和路径,旨在为乡村振兴提供新动能。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内蒙古 陶瓷艺术资源 创造性转化
下载PDF
形状文法下蒙古族马鞍纹样的创新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雅茹 海英 王洋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7-43,共7页
为推动蒙古族马鞍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保护和传承,以蒙古族马鞍纹样为研究对象,基于田野调查和形状文法理论对蒙古族马鞍纹样的题材构成、设色搭配、图示结构、文化内涵等内容进行系统研究,并运用形状文法的生成性与衍生性规则,推出了一种... 为推动蒙古族马鞍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保护和传承,以蒙古族马鞍纹样为研究对象,基于田野调查和形状文法理论对蒙古族马鞍纹样的题材构成、设色搭配、图示结构、文化内涵等内容进行系统研究,并运用形状文法的生成性与衍生性规则,推出了一种蒙古族马鞍纹样的创新设计方案,最后以女士箱包为载体对创新纹样进行了应用,结合纹样的色彩、构图、结构等视觉元素生成新的产品。将蒙古族马鞍纹样与现代设计有效融合,不仅拓展了蒙古族文化的创新设计维度,也为保护蒙古族马鞍文化提供了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鞍纹样 创新设计 蒙古族 贺·乌嘎拉吉 形状文法
下载PDF
蒙古马精神融入内蒙古校园公共艺术价值研究
12
作者 李恩田 李佳欣 《金钥匙(汉文、蒙古文)》 2023年第3期65-69,共5页
蒙古马精神是中华民族珍贵的精神财富,其珍贵的内涵要求我们对其时代价值进行挖掘。蒙古马精神既是建设内蒙古、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也是鼓励草原儿女拼搏向前的精神源头。内蒙古校园公共艺术创作也因蒙古马精神而独具特色,表现出丰... 蒙古马精神是中华民族珍贵的精神财富,其珍贵的内涵要求我们对其时代价值进行挖掘。蒙古马精神既是建设内蒙古、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也是鼓励草原儿女拼搏向前的精神源头。内蒙古校园公共艺术创作也因蒙古马精神而独具特色,表现出丰富的时代内涵、思想的深刻表达和对创作主题的引领,成为内蒙古校园公共艺术创作,新时代的使命与追求。蒙古马精神融入校园代表了公共艺术与校园环境的一种新的融合,也是校园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丰富和美化校园环境空间,丰富师生的精神生活,强化校园育人氛围,从而营造出一种充满精神引领和文化内涵的育人校园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马精神 校园文化 公共艺术
下载PDF
基于视觉显著性的蒙古族传统马鞍色彩提取与设计转译
13
作者 赵惠俊 李少博 《设计》 2024年第1期28-31,共4页
为引发大众对蒙古族传统马鞍色彩的心理认同感,将视觉显著性引入到蒙古族传统马鞍的色彩提取与创新色彩设计转译中。收集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17-20世纪蒙古族传统马鞍高清图像,运用视觉显著性检测与k-means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图像进... 为引发大众对蒙古族传统马鞍色彩的心理认同感,将视觉显著性引入到蒙古族传统马鞍的色彩提取与创新色彩设计转译中。收集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17-20世纪蒙古族传统马鞍高清图像,运用视觉显著性检测与k-means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图像进行色彩提取与分析;通过人对色彩的视觉感知层次及显著性特征构建赋色设计转译层级。以“雕花的马鞍”为题对马鞍中的纹样进行赋色方案呈现。运用此方法提取的蒙古族马鞍装饰色彩具有一定代表性;从人的视觉特性出发进行赋色,成为连接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新的情感纽带,为探索传统色彩的传承和设计创新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显著性 蒙古族马鞍 传统色彩 色彩提取 设计转译
下载PDF
基于双重应用境遇下蒙古包室内筑件设计研究
14
作者 王赫德 赵晴 木斯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5-131,共7页
将蒙古族置于静态安居与动态迁移两种应用境遇下,考察其室内筑件设计所具有的双重特征。通过走访工艺继承者并翻阅相关文献,在梳理出蒙古包不同时期结构变化脉络的基础上,对多个蒙古包留存区域进行实地调研。采取多边协作研究模式,以适... 将蒙古族置于静态安居与动态迁移两种应用境遇下,考察其室内筑件设计所具有的双重特征。通过走访工艺继承者并翻阅相关文献,在梳理出蒙古包不同时期结构变化脉络的基础上,对多个蒙古包留存区域进行实地调研。采取多边协作研究模式,以适应学科相融的当下趋向,宏观上从蒙古包外部造型出发进行力学分析,微观上深层剖析其室内构造以探求工学、设计学等的巧妙运用。从蒙古包的主体与辅件两部分分析得知其结构的元素组成与作用发挥,“安居”与“乐迁”、“巧搭”与“速拆”、“承重”与“合载”与居、行两种应用际遇相宜的三对结构特征。意在借鉴与弘扬蒙古包精巧构造的设计原则和理念,并对现代化蒙古包的衍生发展与中国北方草原地域余外典型民俗居所的研探提供一定的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特征 蒙古包 构造 设计
下载PDF
清朝蒙古族马鞍的信息可视化设计
15
作者 王晫 赵晓彦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34-36,共3页
作为当前沟通人与繁复信息之间的桥梁,信息可视化必然会推进人类读图习惯和范式的创新与演变。基于视觉设计与信息分类的设计原则,选出典型的清朝蒙古族马鞍样例,并通过信息图表设计和交互应用的方式为其展示传播以及保护传承提供新的... 作为当前沟通人与繁复信息之间的桥梁,信息可视化必然会推进人类读图习惯和范式的创新与演变。基于视觉设计与信息分类的设计原则,选出典型的清朝蒙古族马鞍样例,并通过信息图表设计和交互应用的方式为其展示传播以及保护传承提供新的可视化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朝蒙古族马鞍 信息图表 交互应用
下载PDF
北疆文化:打造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的内蒙古品牌
16
作者 哈达 殷福军 《金钥匙(汉文、蒙古文)》 2023年第5期6-9,共4页
“北疆文化”是具有内蒙古特质的地域性文化符号和形象。这一地域性文化符号和形象,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千百年来生活在祖国北部边疆的内蒙古各民族共同孕育、形成、塑造和铸就的文化标识。打造“北疆文化”品牌,就是要坚持正... “北疆文化”是具有内蒙古特质的地域性文化符号和形象。这一地域性文化符号和形象,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千百年来生活在祖国北部边疆的内蒙古各民族共同孕育、形成、塑造和铸就的文化标识。打造“北疆文化”品牌,就是要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深入挖掘和展现内蒙古边疆大地上各民族在共同开拓辽阔疆域、共同书写悠久历史、共同创造灿烂文化、共同培育伟大精神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厚重的地域渊源、历史脉络、文化资源、价值理念,打造内蒙古地区所形成和延续的“北疆文化”区域品牌、“北疆文化”史册品牌、“北疆文化”人文品牌、“北疆文化”红色品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疆文化 中华文化符号 中华民族形象 内蒙古文化品牌
下载PDF
内蒙古红色旅游文创产品探究
17
作者 李媛 《河北画报》 2023年第24期19-21,共3页
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思想给养和精神传承。弘扬与发展红色精神需要将旅游和文化相结合,加强红色旅游文创产品的开发与设计,切实让红色文化活起来、动起来。本文立足内蒙古红色旅游文化发展视域,首先提炼红色旅游文创的基本特征... 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思想给养和精神传承。弘扬与发展红色精神需要将旅游和文化相结合,加强红色旅游文创产品的开发与设计,切实让红色文化活起来、动起来。本文立足内蒙古红色旅游文化发展视域,首先提炼红色旅游文创的基本特征,再探讨内蒙古红色旅游文创产品设计需遵循的原则,再分析内蒙古红色旅游文创产品设计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相应的开发与设计策略,希望对推动内蒙古红色旅游文化事业发展有所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红色文化 旅游文创
下载PDF
地缘文化视角下非遗嵌入高校设计教学的路径研究
18
作者 闫静莉 郭秀娟 《语文学刊》 2024年第4期120-124,共5页
非遗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缘文化背景、实践性和创新性为设计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思路、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通过运用嵌入性理论,深挖非遗本土化特色,有机融入设计教学结构,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非遗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缘文化背景、实践性和创新性为设计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思路、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通过运用嵌入性理论,深挖非遗本土化特色,有机融入设计教学结构,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满足社会和行业发展的需求。非遗的跨学科特性和实践创新价值为设计教育提供新的教学资源和方法,为文化传承与创新注入新的活力,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和文化传承创新提供支持。本文在推动高校课堂精细型教学与田野粗放型教学的互补,建立知行合一的设计教学路径,为地方高校设计教学与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缘文化 在地非遗 高校设计教学 高位引领 有机互嵌
下载PDF
农牧交融符号在巴彦淖尔城市形象中的情感化设计研究
19
作者 王海亮 张易博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92-305,共14页
目的“开渠拓荒,农牧交融”是内蒙古巴彦淖尔地区独有的地域特色,记录着独特的文化与精神信仰。在全域旅游背景下,巴彦淖尔居民情感偏向具有农牧交融符号的新城市形象设计,为更好满足巴彦淖尔居民和旅游者对新城市形象的情感需求,对巴... 目的“开渠拓荒,农牧交融”是内蒙古巴彦淖尔地区独有的地域特色,记录着独特的文化与精神信仰。在全域旅游背景下,巴彦淖尔居民情感偏向具有农牧交融符号的新城市形象设计,为更好满足巴彦淖尔居民和旅游者对新城市形象的情感需求,对巴彦淖尔新城市形象提供新思路。方法借用层次分析法进行量化分析,探寻巴彦淖尔居民对城市形象的核心需求。依据分析结果与巴彦淖尔城市形象现状,对巴彦淖尔的历史背景进行溯源,从农牧交融符号角度补足巴彦淖尔居民的心理寄托。从历史文物中提取农牧交融符号的外延语义和内涵语义,结合形状文法对农牧交融符号的纹样形态、情感寓意进行编码再造。结果通过情感化设计三层次理论确立巴彦淖尔城市形象情感化设计策略,并构建巴彦淖尔城市形象体系。结论用线状空间连接点状空间融入体验性、互动性、文化性、纪念性等,利于巴彦淖尔形成有辨识度,具有情感形象的地方性符号,并形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牧交融 视觉符号 城市形象 情感化设计
下载PDF
影响草原文创产品消费意愿的设计要素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琳 王昕兵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32-443,共12页
目的 挖掘草原文创产品中影响消费者消费意愿的设计要素,为草原文创产品的设计应用提供启示。方法 通过文献分析与整理,得到消费者在购买草原文创产品时受哪些设计要素的影响;通过调查问卷得到影响草原文创产品消费意愿的设计要素优先... 目的 挖掘草原文创产品中影响消费者消费意愿的设计要素,为草原文创产品的设计应用提供启示。方法 通过文献分析与整理,得到消费者在购买草原文创产品时受哪些设计要素的影响;通过调查问卷得到影响草原文创产品消费意愿的设计要素优先级划分并转化为设计策略,以此来指导草原文创产品的设计。结果 在草原文创产品的设计要素中,情感属性是消费者消费意愿的首要影响要素;功能属性是影响消费意愿的关键要素;社会属性对消费意愿有重要影响;文化属性是影响消费意愿的必备要素。结论 在草原文创产品的设计中要优先注重独特性与趣味性结合的情感属性,实现实用性、易用性和装饰性为主的功能属性;关注自我实现与社交性交织的社会属性;满足典型的地域特点、文化符号与民族性相融的文化属性。有指向性地引导设计师完成草原文创产品设计,给予草原文创产品设计参考与借鉴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文化 文创产品 购买意愿 设计要素 设计策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