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内科护理中关于脑卒中的康复护理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洋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1年第12期148-151,共4页
目的研究脑卒中神经内科护理中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11月—2019年11月我院脑卒中患者100例,依据护理方法分为常规护理组(n=50)和常规护理基础上康复护理组(n=50)两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美国国立研究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 目的研究脑卒中神经内科护理中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11月—2019年11月我院脑卒中患者100例,依据护理方法分为常规护理组(n=50)和常规护理基础上康复护理组(n=50)两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美国国立研究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neurologic deficit scale,NIHSS)评分、FuglMeyer(FMA)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结果康复护理组患者护理后的NIHSS评分降低幅度、FMA评分、BI评分升高幅度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脑卒中神经内科护理中康复护理的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科护理 脑卒中 康复护理 常规护理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肢体运动功能
下载PDF
下腰椎椎体在不同负荷下屈伸运动特点的分析
2
作者 宋阳 苗军 +3 位作者 冷辉 张海军 赵磊 赵雪晴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10期170-174,共5页
目的探索不同负重状态下直立位腰椎L_(3)、L_(4)椎体屈伸运动过程中体运动轨迹,分析负重状态下腰椎在体运动的规律和特点。方法招募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10名无症状的青年志愿者,使用双荧光透视系统DFIS与CT相匹配技术,经平扫CT获取L_(3... 目的探索不同负重状态下直立位腰椎L_(3)、L_(4)椎体屈伸运动过程中体运动轨迹,分析负重状态下腰椎在体运动的规律和特点。方法招募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10名无症状的青年志愿者,使用双荧光透视系统DFIS与CT相匹配技术,经平扫CT获取L_(3)~S_(1)的图像进行三维重建。于放射线透视不同负重下0、5、10 kg完成下腰椎的前屈到直立到后伸动作获得X线影像,通过轮廓重叠实现二维到三维图像的匹配,还原下腰椎椎体的三维运动轨迹。结果下腰椎在前屈到站立位时:不同负重下腰椎椎体0、5、10 kg的X轴的运动位移分别为-1.05(-2.42,1.72)、0.63(0.15,4.26)、-0.39(-0.75,3.12)mm。X轴运动位移比较5 kg>10 kg>0 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γ角度分别为-0.26(-1.30,5.43)、0.93(0.24,5.42)、-0.95(-2.12,4.32)°。γ角度比较5 kg>0 kg>10 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腰椎在站立到后伸位时:不同负重下腰椎椎体0、5、10 kg X轴的运动位移分别为0.90(-0.82,3.74)、-0.91(-1.55,4.26)、0.07(-0.92,3.25)mm。Z轴的运动位移分别为-0.25(-0.54,1.78)、0.40(-0.68,2.37)、-0.19(-0.92,1.03)mm。X轴运动位移比较0 kg>10 kg>5 kg,Z轴运动位移比较5 kg>10 kg>0 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α角度分别为0.91(-0.82,2.85)、-0.61(-0.14,3.79)、0.54(-0.82,3.87)°。γ角度分别为1.15(0.24,5.32)、0.92(-0.67,5.45)、0.65(-1.24,5.32)°。α角度比较0 kg>10 kg>5 kg,γ角度比较0 kg>5 kg>10 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重5 kg下腰椎椎体在体运动的位移和旋转角度和0 kg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能与腰椎退行性疾病有一定关联。下腰椎退行性疾病可能与X轴位移的关系更为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在体运动 六个自由度 负重 退行性疾病
下载PDF
脑梗死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分析
3
作者 李静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9期43-47,共5页
目的探究预见性护理预防脑梗死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3月赤峰市医院收治的60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 目的探究预见性护理预防脑梗死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3月赤峰市医院收治的60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运动功能、生活质量改善状况,以及下肢深静脉血栓、下肢肿痛发生率。结果护理后,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两组Fugl-Meyer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健康健康状况调查简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下肢肿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模式进行临床干预,不仅能恢复患者受损的神经功能,还能增强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减少患者下肢肿痛、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出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下肢深静脉血栓 预见性护理 神经功能缺损 肢体运动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帕金森病患者体位性低血压的预见性护理效果观察
4
作者 李慧慧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12期196-198,共3页
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在帕金森病患者体位性低血压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6月—2023年12月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医院收治的89例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干预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39)和研究组(n=50)。对照组采用常... 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在帕金森病患者体位性低血压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6月—2023年12月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医院收治的89例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干预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39)和研究组(n=50)。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探讨不同组别患者在认知功能、体位性低血压出现频率、护理满意度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差异性。结果护理前,两组认知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2周后,研究组洛文斯顿作业疗法认知评定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体位性低血压出现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2周后,研究组体位性低血压出现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2.00%低于对照组的25.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应用于帕金森病患者中具有显著优势,能够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体位性低血压出现频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 预见性护理 体位性低血压 并发症 满意度
下载PDF
视神经脊髓炎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5
作者 张子剑 《系统医学》 2017年第15期56-58,共3页
目的对视神经脊髓炎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展开分析研究。方法以该院2010年4月—2015年的5月期间的7例视神经脊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象学检查、治疗及其预后展开分析。结果 7例患者之前从未患... 目的对视神经脊髓炎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展开分析研究。方法以该院2010年4月—2015年的5月期间的7例视神经脊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象学检查、治疗及其预后展开分析。结果 7例患者之前从未患过视神经脊髓炎,其中男性5例,女性2例,起病年龄为1~15岁,病前有相关感染史的为5例;第一次犯病临床表现为视神经炎的患者3例,脊髓炎患者4例,视神经炎与脊髓炎间隔时间为1 d^7个月;单侧视神经炎患者2例,双侧视神经患者5例;脊髓横贯性损害患者5例,非横贯性损害患者2例;VEP检查异常患者7例;脊髓MRI检查胸段病灶患者7例;抗体检查异常患者1例。在治疗过程中,除了一名患者不想继续接受治疗外,其余患者的病情均有所好转。有4例患者愿意接受随访调查,其中有两名患者病情复发。结论视神经脊髓炎患者中,儿童患者可于幼儿期发病,患者治疗后可能出现复发现象,应注意复审及跟踪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脊髓炎 临床特点 预后分析
下载PDF
替罗非班在急性脑梗死介入治疗中防治血栓形成的应用效果评价
6
作者 陈世鹏 杨磊 《中华养生保健》 2023年第10期184-187,共4页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在急性脑梗死介入治疗中防治血栓形成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赤峰市医院2020年9月—2022年9月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介入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参照组40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选择...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在急性脑梗死介入治疗中防治血栓形成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赤峰市医院2020年9月—2022年9月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介入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参照组40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选择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进行治疗,试验组40例患者在参照组治疗基础上再给予替罗非班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凝血功能的变化,比较出血倾向构成比、血栓形成构成比及预后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NIHSS评分结果对比,试验组明显更低(P<0.05),组间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对比,试验组明显更高(P<0.05)。治疗前,两组凝血功能指标中的D-D检测结果、FIB检测结果、PT检测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凝血功能指标中的D-D检测结果以及FIB检测结果对比,试验组明显更低(P<0.05),组间凝血功能指标中的PT水平对比,试验组明显更高(P<0.05)。治疗后,两组出血倾向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血栓形成构成比明显低于参照组,预后良好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于急性脑梗死介入治疗患者,替罗非班不仅在防治血栓形成方面具有良好应用效果,而且还可以进一步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更有利于其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改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罗非班 急性脑梗死 介入治疗 血栓 神经功能 生活自理能力 凝血功能 预后
下载PDF
都梁软胶囊对偏头痛模型大鼠中脑CGRP及CCK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4
7
作者 韩喜梅 姚刚 +1 位作者 满玉红 于挺敏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7期3760-3762,共3页
目的研究都梁软胶囊对偏头痛模型大鼠中脑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缩胆囊肽(CCK)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探讨其预防治疗偏头痛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4组,A为对照组,B为偏头痛组,C为都梁软胶囊对照组,D为都梁软胶囊治疗组。... 目的研究都梁软胶囊对偏头痛模型大鼠中脑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缩胆囊肽(CCK)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探讨其预防治疗偏头痛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4组,A为对照组,B为偏头痛组,C为都梁软胶囊对照组,D为都梁软胶囊治疗组。C、D组给予都梁软胶囊0.5g·kg^(-1)·d^(-1)灌胃,A、B组大鼠灌胃给予等量容积的Tween-80。灌胃7d后,将B、D两组大鼠造硝酸甘油型偏头痛模型,造模2h,保存中脑标本。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GRP和CCK的转录水平。结果 D组大鼠中脑CGRP转录水平明显低于B组(0.64±0.35和1.61±0.51,P<0.05)。C组大鼠中脑CCK转录水平明显低于A组(0.32±0.31和1.21±0.38,P<0.05)。结论都梁软胶囊可以干预中脑CGRP和CCK的表达,从而影响内源性痛觉调制系统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中脑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都梁软胶囊 缩胆囊肽
下载PDF
颅内感染患者HBP表达特征及其与预后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魏书玲 张丹 安翼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122-125,共4页
目的分析颅内感染患者脑脊液及血清肝素结合蛋白(HBP)表达特征及其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以该院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98例颅内感染患者为感染组,另选取同期50例体检健康者为健康组,测定所有受试者脑脊液HBP、血清HBP、C反应蛋... 目的分析颅内感染患者脑脊液及血清肝素结合蛋白(HBP)表达特征及其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以该院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98例颅内感染患者为感染组,另选取同期50例体检健康者为健康组,测定所有受试者脑脊液HBP、血清HBP、C反应蛋白(CRP)、内毒素(ETX)及白细胞计数(WBC)水平,比较这些指标在感染组与健康组、不同程度及不同预后颅内感染患者间的水平差异,分析脑脊液及血清HBP水平与颅内感染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感染组脑脊液HBP、血清HBP、CRP、ETX及WBC水平均高于健康组(P<0.05);轻度感染、中度感染、重度感染患者脑脊液HBP、血清HBP、CRP、ETX及WBC水平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颅内感染存活患者脑脊液HBP、血清HBP、CRP、ETX及WBC水平均低于死亡患者(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脑脊液及血清HBP水平升高是颅内感染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颅内感染患者脑脊液及血清HBP水平较健康人群异常升高,感染越严重HBP水平越高,HBP水平升高提示颅内感染患者更高的死亡风险,可作为颅内感染预后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感染 脑脊液 肝素结合蛋白 预后
下载PDF
帕金森病和抑郁症患者脑组织Brodman9区域共同差异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白雪 赵淑敏 +1 位作者 陈冉冉 张晶晶 《河北医学》 CAS 2022年第12期1985-1990,共6页
目的:比较分析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和抑郁症(Major depression disease,MDD)在脑组织Brodman9(BA9)区域共同的差异基因(Differential genes,DEGs)、共同通路和关键基因,为PD和MDD共同发病机制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下载GEO数... 目的:比较分析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和抑郁症(Major depression disease,MDD)在脑组织Brodman9(BA9)区域共同的差异基因(Differential genes,DEGs)、共同通路和关键基因,为PD和MDD共同发病机制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下载GEO数据库中GSE20168、GSE54567、GSE54568和GSE54570芯片数据,使用R语言调取limma,clusterProfiler,ggplot2等生信分析包,以P<0.05并logFC绝对值≥0.3作为标准,分析PD和MDD共表达差异基因,进一步通过GO和KEGG富集分析共同通路,并利用String数据库及cytoscape软件进行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和关键基因鉴定。结果:PD和MDD患者BA9区域存在34个共同的DEGs,上调21个,分别为:SLC35E1、ATP8B1、TSR1、ZNF721、RIOK3、FBXW12、ZNF160、POLR1B、CACNA1I、MZT2B、PGF、RP11-403P17.4、RPL23AP32、DBT、PRR11、USP34、LRRFIP1、DSERG1、DIP2A、AEBP1和DNAJB2基因,下调13个,分别为NPTX2、PCSK1、SST、PPP1CB、SEC22B、ENPP4、NME5、CAPZA2、GLRB、ITFG1、GLIPR1、TM6SF1和DUSP6基因;DEGs功能富集分析显示PD与MDD有5个共同的GO_BP富集条目,分别是:GO:0007611(学习与记忆)、GO:0050890(认知)、GO:0007612(学习)、GO:0051384(对糖皮质激素的反应)、GO:0008306(联想学习)条目,提示PD和MDD均存在认知、学习、记忆及糖皮质激素反应通路功能障碍(P<0.05);PPI网络作图及关键基因分析提示NPTX2、PCSK1、DUSP6、SST、PPP1CB基因可能是PD和MDD共同的关键基因,在PD和MDD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前额叶BA9区域认知通路功能障碍及NPTX2等基因表达减少可能是PD和MDD共同的分子病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抑郁症 生物信息学 基因
下载PDF
Hath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SH-SY5Y细胞中的表达
10
作者 宋丽华 齐力 +2 位作者 王敏 迟玉涛 许小敏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59-762,I0004,共5页
目的:构建携带Hath1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并转染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观察其在SH-SY5Y细胞中的表达。方法:从人全血中提取DNA,克隆Hath1基因,同时扩增绿色荧光蛋白(GFP)gfp基因;利用引物GFP-R和Hath1-F扩增融合基因gfp-Hath1,克隆至... 目的:构建携带Hath1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并转染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观察其在SH-SY5Y细胞中的表达。方法:从人全血中提取DNA,克隆Hath1基因,同时扩增绿色荧光蛋白(GFP)gfp基因;利用引物GFP-R和Hath1-F扩增融合基因gfp-Hath1,克隆至pMD18-T中;经XhoⅠ和EcoRⅠ限制性内切酶酶切,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CDNA3.1(+)::gfp-Hath1;转染SH-SY5Y细胞。结果:PCR扩增,融合基因gfp-Hath1扩增条带大小为2 023bp,表明成功扩增gfp-Hath1融合基因。经双酶切鉴定,成功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gfp-Hath1。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5H-SY5Y细胞中有GFP表达。结论:本研究成功地使Hath1基因在SH-SY5Y细胞中得到表达,为转染耳蜗组织的实验及探索治疗耳聋新方法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th1基因 GFP基因 真核表达 荧光显微镜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A评估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态特征的价值 被引量:33
11
作者 沈艳昌 王琳 殷旭华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886-892,共7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A(MSCTA)对颈动脉斑块表面形态特征、构成成分、性质、"餐巾环征"和颈动脉重构指数(RI)的评估价值。方法纳入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经MSCTA检出颈动脉斑块患者共237例计390支颈动脉,其中发生脑缺血事件者...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A(MSCTA)对颈动脉斑块表面形态特征、构成成分、性质、"餐巾环征"和颈动脉重构指数(RI)的评估价值。方法纳入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经MSCTA检出颈动脉斑块患者共237例计390支颈动脉,其中发生脑缺血事件者136例(212支颈动脉)、未发生脑缺血事件者101例(178支颈动脉),参照北美症状性颈动脉内膜切除术试验计算颈动脉狭窄率并判断狭窄程度,容积再现、多平面重建、曲面重组和最大密度投影重建等后处理技术评价颈动脉斑块部位(颈总动脉、颈总动脉分叉部和颈内动脉颅外段)、斑块类型(脂肪斑块、钙化斑块和混合性斑块,以及溃疡型和非溃疡型斑块)、颈动脉重构指数和"餐巾环征"。结果脑缺血事件组患者颈动脉中度、重度狭窄和闭塞比例高于无脑缺血事件组[44.81%(95/212)对21.91%(39/178);χ~2=22.501,P=0.000]。脑缺血事件组共检出颈动脉斑块206个、无脑缺血事件组检出209个,好发于颈总动脉分叉部[45.63%(94/206)对47.37%(99/209);χ~2=0.136,P=0.934];脑缺血事件组脂肪斑块[38.83%(80/206)对23.44%(49/209)]和以脂肪成分为主的混合性斑块[34.95%(72/206)对12.92%(27/209)]所占比例(χ~2=64.749,P=0.000),溃疡型斑块比例[8.74%(18/206)对2.87%(6/209);χ~2=6.554,P=0.001],以及"餐巾环征"阳性率[12.62%(26/206)对2.87%(6/209);χ~2=10.161,P=0.001]均高于无脑缺血事件组。脑缺血事件组颈动脉重构指数亦高于无脑缺血事件组(1.13±0.11对1.04±0.12;t=2.254,P=0.028)。结论颈动脉脂肪斑块、以脂肪成分为主的混合性斑块、溃疡型斑块,以及MSCTA所显示的"餐巾环征",均使临床脑缺血事件发生风险明显增加。MSCTA作为一种在体无创性影像学检查手段,可以准确显示并分析斑块形态特征和性质,对斑块易损性的评估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脑缺血 颈动脉 斑块 动脉粥样硬化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预见性护理措施对预防脑梗塞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魏春波 《中外医疗》 2021年第23期140-142,146,共4页
目的探讨脑梗塞患者预见性护理措施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回顾性方便选取2017年5月—2020年5月该院脑梗塞患者120例,依据护理措施分为预见性护理组(n=60)、常规性护理组(n=60)两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卒中评分、血流均速... 目的探讨脑梗塞患者预见性护理措施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回顾性方便选取2017年5月—2020年5月该院脑梗塞患者120例,依据护理措施分为预见性护理组(n=60)、常规性护理组(n=60)两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卒中评分、血流均速、峰速、住院时间、下肢肿胀程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预见性护理组患者的卒中评分显著低于常规性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60,P<0.05);血流均速、峰速均显著高于常规性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13、4.135,P<0.05);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常规性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237,P<0.05)。预见性护理组和常规性护理组患者的下肢无肿胀、轻度肿胀比例[70.0%(42/60)、18.3%(11/60)vs 56.7%(34/60)、8.3%(5/60)]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97、2.596,P>0.05),预见性护理组患者的中度肿胀、重度肿胀比例均显著低于常规性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27、4.183,P<0.05)。预见性护理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0.00%(0/60)显著低于常规性护理组11.7%(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61,P<0.05)。预见性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1.7%(55/60)显著高于常规性护理组71.7%(43/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15,P<0.05)。结论脑梗塞患者预见性护理较常规性护理更能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预见性护理 常规性护理 下肢肿胀程度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尿激酶溶栓治疗脑血栓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士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18期147-148,共2页
目的 观察尿激酶溶栓治疗脑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3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脑血栓患者1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8例,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组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与对... 目的 观察尿激酶溶栓治疗脑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3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脑血栓患者1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8例,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组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1.18%、80.88%,两组之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显著好转,且观察组好转较对照组更加显著(P〈0.05)。结论 尿激酶溶栓治疗脑血栓可以取得比较显著的临床效果,患者的神经功能得到尽快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激酶 脑血栓 溶栓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心理护理干预对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负性情绪的效果 被引量:1
14
作者 魏春波 《中外医疗》 2021年第24期134-136,140,共4页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负性情绪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月该院收治的100例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依据护理方法分为常规护理干预(n=50)、联合心理护理干预(n=50)。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前后...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负性情绪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月该院收治的100例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依据护理方法分为常规护理干预(n=50)、联合心理护理干预(n=50)。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负面情绪、治疗依从性。结果护理前,常规护理干预组与联合心理护理干预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591、0.271,P>0.05);护理后,联合心理护理干预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护理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083、15.791,P<0.05)。联合心理护理干预组患者总依从性为94.0%,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总依从性为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53、P<0.05)。结论针对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可通过心理护理干预方法来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并有效提升患者依从性,值得在临床中积极推广和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护理干预 缺血性脑卒中 中青年患者 负性情绪 依从性
下载PDF
脑干梗死4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晓艳 韩明秋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852-852,共1页
关键词 脑干梗死 磁共振成像 临床分析
下载PDF
早期康复护理在急性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中的应用效果
16
作者 刘晓娟 《中华养生保健》 2022年第23期120-122,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早期康复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5月赤峰市医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试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一般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接受早期康复护...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早期康复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5月赤峰市医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试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一般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接受早期康复护理,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疾病知识知晓情况、护理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吞咽障碍程度、生活质量。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疾病知识知晓率、护理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吞咽障碍评分、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吞咽障碍评分、SF-36评分评分均显著升高,且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急性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和生活质量,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疾病知识知晓率、护理依从性、护理满意度,提升了护理有效率,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护理 早期康复护理 急性脑卒中 吞咽障碍 生活质量
下载PDF
预防护理在全身型重症肌无力患者预防误吸中的应用效果
17
作者 王志娟 《中华养生保健》 2021年第18期93-95,共3页
目的探讨预防护理在全身型重症肌无力患者误吸预防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2020年12月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医院收治的45例全身型重症肌无力患者临床资料,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预防护理组(25例)和常规护理组(20例)。预防护理组... 目的探讨预防护理在全身型重症肌无力患者误吸预防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2020年12月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医院收治的45例全身型重症肌无力患者临床资料,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预防护理组(25例)和常规护理组(20例)。预防护理组患者接受预防护理,常规护理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护理干预后,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误吸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预防护理组患者的误吸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防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护理在全身型重症肌无力患者误吸预防中的效果优于常规护理,值得在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护理 常规护理 全身型重症肌无力 误吸
下载PDF
CT定位下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35例疗效分析
18
作者 韩明秋 王晓艳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824-825,共2页
关键词 微创清除术 高血压脑出血 CT
下载PDF
远隔缺血后适应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卜欣欣 高晓梅 《中国实用医刊》 2020年第9期59-62,共4页
目的探讨远隔缺血后适应(RIPostC)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8月于赤峰市医院住院的104例首发且病程≤2周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 目的探讨远隔缺血后适应(RIPostC)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8月于赤峰市医院住院的104例首发且病程≤2周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RIPostC治疗,对照组采用安慰剂治疗,即假RIPostC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包含全部窦性心搏RR间期的标准差(SDNN)、心率变异性指数(HRVI)、相邻NN之差>50 ms的个数占总窦性新搏个数的百分比(PNN50)及全部相邻RR间期差值得均方根(rMSSD)]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改良Rankin量表(mRS)、Barthel指数(BI)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第30天的SDNN、HRVI、PNN50及rMSSD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mRS评分和BI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无不良事件发生,随访90 d,无复发卒中和死亡病例。结论RIPostC治疗可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肢体残障功能,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心率变异性 神经功能缺损 卒中后残疾 日常生活
原文传递
神经肌肉电图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周围神经病变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志学 陈立捷 +1 位作者 李明静 李志超 《中国综合临床》 2015年第7期670-672,共3页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ogren syndrome,PSS)是一种累及外分泌腺的慢性炎症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好发于中年女性,国外报道女性发病率占96.2%,国内张菁等报道为96.4%,主要侵犯泪腺和唾液腺,起病隐匿,临床以口干、眼干...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ogren syndrome,PSS)是一种累及外分泌腺的慢性炎症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好发于中年女性,国外报道女性发病率占96.2%,国内张菁等报道为96.4%,主要侵犯泪腺和唾液腺,起病隐匿,临床以口干、眼干为常见症状,进展缓慢,少数进展较快,并可累及其他系统的损害。可为原发性,也可继发于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及硬皮病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周围神经病变 神经肌肉电图 神经传导速度 皮肤交感 反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