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0篇文章
< 1 2 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曾、楚、周关系的新认识——随州枣树林墓地M169出土编钟铭文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陈斯鹏 《出土文献》 2020年第2期29-37,155,共10页
随州枣树林墓地M169新近出土的编钟铭文,是一篇重要的春秋史料。其内容涉及曾、楚、周之间的关系,给我们带来许多新信息和新认识。本文对铭文的关键字词、铭辞主旨、主要人物及其关系,以及制作年代等,做了详细的考释和讨论,以期揭示其... 随州枣树林墓地M169新近出土的编钟铭文,是一篇重要的春秋史料。其内容涉及曾、楚、周之间的关系,给我们带来许多新信息和新认识。本文对铭文的关键字词、铭辞主旨、主要人物及其关系,以及制作年代等,做了详细的考释和讨论,以期揭示其中所蕴含的丰富的史料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州枣树林墓地 编钟铭文 曾侯 加芈 楚共王
下载PDF
试论新出“语”类文献的史学价值——借鉴史料批判研究模式的讨论 被引量:3
2
作者 杨博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1-107,共7页
新出楚竹书"语"类文献,既为文献史料稀缺的先秦史研究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又由于其本身主题、人物、事件等重见叠出的现象需要进行考辨的工作。作为一种独特的史书体类,"语"类文献是当时流传的存故实、寓劝诫和助... 新出楚竹书"语"类文献,既为文献史料稀缺的先秦史研究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又由于其本身主题、人物、事件等重见叠出的现象需要进行考辨的工作。作为一种独特的史书体类,"语"类文献是当时流传的存故实、寓劝诫和助游谈的材料。一方面以作史素材被成文史书如《左传》等所吸收,另一方面以助游谈的材料为诸子书所吸纳。近年来盛行的史料批判研究,可以作为考量"语"类文献史学价值的一个重要准则。通过探求"语"类文献的构造与执笔意图,对于去除附着于其上的"再回忆"与"再创造"等因素的影响有积极的作用。通过上述讨论,可以将"语"类文献的史学价值简要归纳为对先秦文献史料"真""伪"的审慎认知、对春秋战国史学著述的发展具体了解、对先秦学术思想面貌的整体把握及对其记述的先秦史事的批判认识等四个方面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类 史料批判 战国楚简 史学价值
下载PDF
传世古文尚书《说命》篇重审——以清华简《傅说之命》为中心 被引量:5
3
作者 程薇 《中原文化研究》 2015年第1期122-128,共7页
清华简《傅说之命》的整理公布,为我们重新认识传世古文尚书《说命》篇的真伪提供了崭新的条件。由于秦代的焚书,《说命》三篇在汉代已经失传,但是郑玄曾经根据《礼记》等篇的引文,对《说命》的内容做过一些推测。东晋时期出现的古文尚... 清华简《傅说之命》的整理公布,为我们重新认识传世古文尚书《说命》篇的真伪提供了崭新的条件。由于秦代的焚书,《说命》三篇在汉代已经失传,但是郑玄曾经根据《礼记》等篇的引文,对《说命》的内容做过一些推测。东晋时期出现的古文尚书《说命》篇,正是依据郑玄的推测,搜集先秦秦汉时期的相关资料编写而成,因而其内容存在诸多的矛盾和错误之处。这一文本虽然在后世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并非是先秦《说命》篇的原貌。结合清华简《说命》三篇的内容,我们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出传世古文尚书《说命》篇的造伪痕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简 《傅说之命》 《说命》
下载PDF
出土秦文字与政区地理研究举例 被引量:1
4
作者 吴良宝 《中国文字研究》 CSSCI 2017年第1期30-36,共7页
出土秦文字资料对研究秦代政区地理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吸收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订正传世史书地名的脱衍与文字讹误、补充传世史书在郡县设置方面的记载缺漏、纠正秦郡始置与析置及其郡境变化研究中的疏误、如何避免误用出土地... 出土秦文字资料对研究秦代政区地理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吸收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订正传世史书地名的脱衍与文字讹误、补充传世史书在郡县设置方面的记载缺漏、纠正秦郡始置与析置及其郡境变化研究中的疏误、如何避免误用出土地理资料等方面对出土秦文字资料的价值进行举例说明,并提出了新的研究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土秦文字 政区 地理
下载PDF
談談周代金文女子稱謂研究中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 被引量:3
5
作者 謝明文 《出土文献》 CSSCI 2017年第1期53-61,共9页
關於周代金文中女子稱謂的格式,不少研究者曾通過全面梳理相關金文作過比較細密的分析,[1]但也存在一些問題,由於研究者對這些問題没有足够的認識,以致在相關討論中出現了不少錯誤。本文擬針對此談談周代金文女子稱謂研究中應該注意的... 關於周代金文中女子稱謂的格式,不少研究者曾通過全面梳理相關金文作過比較細密的分析,[1]但也存在一些問題,由於研究者對這些問題没有足够的認識,以致在相關討論中出現了不少錯誤。本文擬針對此談談周代金文女子稱謂研究中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一、注意'私名+姓'的格式周代金文女子稱謂中,'私名+姓'的格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子 研究 問題 錯誤 格式 研究者
下载PDF
论《齐民要术》在古代东亚地区文化交流中的贡献 被引量:1
6
作者 杨博 《农业考古》 2020年第3期224-230,共7页
《齐民要术》作为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综合性农业全书,在晚唐时期传入日本,促进了中日两国的文化与技术交流。通过《齐民要术》在日本流传的情况,似可佐证中国大陆、朝鲜半岛、日本列岛等所在之古代东亚“汉文化圈”,长久以来存在稳... 《齐民要术》作为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综合性农业全书,在晚唐时期传入日本,促进了中日两国的文化与技术交流。通过《齐民要术》在日本流传的情况,似可佐证中国大陆、朝鲜半岛、日本列岛等所在之古代东亚“汉文化圈”,长久以来存在稳定且多向的文化交流,朝鲜半岛在一定时期与特定情境下充当了来往要津的角色。《齐民要术》本身对东亚地区古代文化的交融互摄,使得《齐民要术》在日本已经成为指导人们日常饮食文化形态的经典;为了解东亚各国间人物、书籍、作物、饮食等方面的交流提供了鲜活样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文化圈” 《齐民要术》 文化交流
下载PDF
出土戰國秦漢四古本《老子》文字研究綜述 被引量:1
7
作者 李紅薇 《简帛》 2017年第1期221-240,共20页
本文讨论的出土四古本《老子》是指郭店楚简本、马王堆帛书甲、乙本及北大汉简本。我们先扼要介绍诸版本的基本情况,再从文字学角度以举例的形式撮述学界重要的研究成果,最後列出相关的一些参考论着。
关键词 《老子》 文字研究 战国秦汉 古本 出土 综述 马王堆帛书 研究成果
下载PDF
漢長安城未央宫骨簽釋文訂補——以人物繫聯方式爲中心
8
作者 于淼 《简帛》 CSSCI 2015年第1期253-261,294,共10页
漢長安城未央宫中央官署遺址、武庫遺址和都城西南角遺址都分别有西漢骨簽出土,其中未央宫中央官署遺址出土約六萬餘枚骨簽,包括刻字骨簽約五萬七千枚,最爲大宗。骨簽文字按内容可分爲兩大種:第一種,標有物品代號、編號、數量、名稱、... 漢長安城未央宫中央官署遺址、武庫遺址和都城西南角遺址都分别有西漢骨簽出土,其中未央宫中央官署遺址出土約六萬餘枚骨簽,包括刻字骨簽約五萬七千枚,最爲大宗。骨簽文字按内容可分爲兩大種:第一種,標有物品代號、編號、數量、名稱、規格等信息,字數少者三個字,多者六七字,多爲單行刻寫,也有少量兩行刻寫。第二種,記録有年代,工官或官署名稱,各級官吏及工匠的名字等信息,字數在十到四十字之間不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官 卒史 少者 二字 始元 守丞 彭祖 令史 李均 安世
下载PDF
談小方盤城出土漢簡中的“詣府”簿與“詣府”文書
9
作者 《简帛研究》 CSSCI 2018年第2期267-278,共12页
根據目前公布的小方盤城出土漢簡,可以確定小方盤城是漢代玉門都尉府所在。小方盤城出土漢簡中的“詣府”簿和“詣府”文書雖然都記録有人來訪都尉府之事,但文章格式和内容都不同。通過對這些簿籍和文書的内容考證可知,“詣府”簿是通... 根據目前公布的小方盤城出土漢簡,可以確定小方盤城是漢代玉門都尉府所在。小方盤城出土漢簡中的“詣府”簿和“詣府”文書雖然都記録有人來訪都尉府之事,但文章格式和内容都不同。通過對這些簿籍和文書的内容考證可知,“詣府”簿是通行記録的一種,而“詣府”文書是衹有都尉府諸曹才會製作的内部記録。此外,對照簡文内容和小方盤城遺址,玉門都尉府和玉門關的具體位置也可以作出一些推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方盤城 玉門都尉府 玉門關 詣府
下载PDF
香港中文大學藏漢簡質日復原及相關問題研究
10
作者 王强 《出土文献》 CSSCI 2018年第1期242-256,共15页
《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藏簡牘》一書收録港中大文物館歷年購藏的簡牘,所屬年代自戰國一直到魏晉,其中漢代簡牘部分數量最多的内容爲日書(下文稱'港簡日書')。[1]李學勤先生曾指出斷代是出土文獻研究中的重要課題之一,[2]準確的... 《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藏簡牘》一書收録港中大文物館歷年購藏的簡牘,所屬年代自戰國一直到魏晉,其中漢代簡牘部分數量最多的内容爲日書(下文稱'港簡日書')。[1]李學勤先生曾指出斷代是出土文獻研究中的重要課題之一,[2]準確的年代信息也是充分利用出土文物文字資料開展相關研究的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支表 睡虎地 整理者
下载PDF
籾山明著《秦漢出土文字史料の研究—形態·制度·社会—》評介
11
作者 侯旭東 《简帛研究》 CSSCI 2017年第2期334-342,共9页
2015年12月,創文社出版了現任東洋文庫研究員的籾山明先生的新作。這是繼《中國古代訴訟制度の研究》(京都大學出版会,2006)之後,作者的又一部力作。該書彙集了作者1995年至2014年二十年間發表的十一篇論文(二篇付篇的初刊時間則更早)。
关键词 文字史料 制度 出版
下载PDF
漢簡所見竇融時期“治所書”新探——建武初年河西官文書研究之一
12
作者 劉釗 譚若麗 《简帛》 2017年第1期195-207,共13页
1930年代出土的居延汉简中有两枚简牍与“治所书”相关,是汉简宫文书中少见的一类名目,故颇值得注意。但目前此二简尚未得到准确的释读和研究,我们不揣謭陋,在简文释读、简牍关系和文书性质等方面对之试加探讨,以就教於方家。
关键词 居延汉简 官文书 治所 河西 30年代 文书性质 简牍 释读
下载PDF
清华简《三寿》《汤在啻门》二文中的鬼神观 被引量:11
13
作者 曹峰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3-40,共8页
清华简《殷高宗问于三寿》和《汤在啻门》两篇文献都对鬼神非常敬重。《殷高宗问于三寿》中彭祖反复强调,让"神"与"民"均得到满足,是衡量统治者是否高明的一个重要标志。《汤在啻门》讨论了构成"人""... 清华简《殷高宗问于三寿》和《汤在啻门》两篇文献都对鬼神非常敬重。《殷高宗问于三寿》中彭祖反复强调,让"神"与"民"均得到满足,是衡量统治者是否高明的一个重要标志。《汤在啻门》讨论了构成"人""邦""地""天"的重要因素,其中"四神"和"九神"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此二文既重视鬼神,又不惟鬼神;既重视人的理性思考,又借重鬼神作为禁忌所能产生的神秘作用,因此和将鬼神视为绝对力量的墨家无关,思想倾向更接近黄老道家。《汤在啻门》出现了"地真"这个特定的道教用语,"四神"和"九神"也很有可能和道家、道教中的"神人""真人"等神仙有关。所以,后世道教可能从这些战国文献的鬼神观中吸收了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简 鬼神观 黄老道家 道教
下载PDF
谈楚文字中的“兕” 被引量:11
14
作者 徐在国 《中原文化研究》 2017年第5期10-12,共3页
楚文字中有个旧释为""的字,根据安徽大学藏战国楚简《诗经》的材料,改释为"兕",字形分析为从"兕",加注"厶"声。包山269、牍1"一和兕",即"一和兕甲","兕甲",即... 楚文字中有个旧释为""的字,根据安徽大学藏战国楚简《诗经》的材料,改释为"兕",字形分析为从"兕",加注"厶"声。包山269、牍1"一和兕",即"一和兕甲","兕甲",即兕牛皮作的铠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文字 考释 安大筒
下载PDF
交错视界中的中外交通--饶宗颐与中外交流史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民镇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61-169,共9页
中外交流史是饶宗颐的重要研究领域。饶宗颐注意将"异邦古史资料"引入到古史研究之中,将其作为"五重证据法"的重要一环,并藉此研究中外文化的各自特点以及早期接触。饶宗颐在"丝绸之路"研究方面的贡献主... 中外交流史是饶宗颐的重要研究领域。饶宗颐注意将"异邦古史资料"引入到古史研究之中,将其作为"五重证据法"的重要一环,并藉此研究中外文化的各自特点以及早期接触。饶宗颐在"丝绸之路"研究方面的贡献主要在于:较早着手"沙漠丝绸之路"与"草原丝绸之路"发生阶段的研究,即所谓"汉前丝绸之路"的研究;首先明确提出"海上丝绸之路"的概念;在"西南丝绸之路"方面也有重要拓展。中国与南亚、东南亚的文化互动关系,也是饶宗颐长期关注的领域。饶宗颐在研治中外交流史的过程中,注意出土文物与传世文献的梳理,强调时、空、人的综合考察,以其宏阔的视野、广博的学识开辟出诸多新的研究领域,其治学特点与研究方法有待我们总结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饶宗颐 五重证据法 丝绸之路 中外交流史
下载PDF
从出土文献看《尚书》的篇名与序次 被引量:3
16
作者 程浩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3-118,共6页
《尚书》各篇定名与序次的规律,可借由清华简中"书"类文献原始文本的外部信息重新进行总结与归纳。"书"类文献篇题的拟定,大致不与"书"的作成同时,可能是出于流传过程中区分篇目的需要,由后来的整理者或... 《尚书》各篇定名与序次的规律,可借由清华简中"书"类文献原始文本的外部信息重新进行总结与归纳。"书"类文献篇题的拟定,大致不与"书"的作成同时,可能是出于流传过程中区分篇目的需要,由后来的整理者或藏书者根据自己的理解所添加。后人对"书"篇进行命名的方式,至少有"摘字命篇"、"因人命篇"、"因事命篇"三种。而这种定名的随意性,就导致了《尚书》中常见的同篇异名现象。"书"类文献篇目间的序次,一般而言遵循的是时代先后的原则。但清华简中与伊尹有关的三篇竹书编连在一起的现象,说明还有以人物为中心的编次原则的存在。此外清华简的编联方式以及篇题的书写位置等信息,也有助于思考《尚书》中《顾命》《康王之诰》以及《康诰》《酒诰》《梓材》等组的分合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尚书》 篇名 序次 清华简
下载PDF
二至三世纪中原疾疫与汉末文学的“悼夭”主题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子今 《中原文化研究》 2015年第5期5-11,共7页
汉代社会普遍的"常宜子孙兮日番昌"理想,使得未成年人的生存状况受到重视。宗法责任也要求对"生子"健康更加关注。传世史籍和出土文献均可见"小儿医"进步的迹象,但多种原因导致的未成年人夭亡依然相当严... 汉代社会普遍的"常宜子孙兮日番昌"理想,使得未成年人的生存状况受到重视。宗法责任也要求对"生子"健康更加关注。传世史籍和出土文献均可见"小儿医"进步的迹象,但多种原因导致的未成年人夭亡依然相当严重。以公元二至三世纪中原疾疫为背景,汉赋可见"伤夭""悼夭"主题,曹植的"稚子""哀辞"亦表现出深切的艺术感染力,汉碑亦有"夭没"儿童的石刻纪念。"年甫五岁"的早夭童子许阿瞿的墓志与游乐画面的结合,被看作研究汉代未成年人生活的重要资料。对幼小生命的尊重,是文明进步的表现。爱护未成年人的社会情感表达,与讲究亲和、推崇仁爱的文化理念也表现出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赋 汉碑 伤夭 悼夭 许阿瞿墓志
下载PDF
“巡狩”:文明初期的交通史记忆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子今 《中原文化研究》 2016年第6期5-13,共9页
炎黄传说体现交通发明对文明进步的影响。先古圣王"巡狩"的传说记录,也保留了交通史的宝贵信息。舜、禹及周天子"巡狩"故事反映了交通实践与执政能力的关系。秦汉时期经儒学学者经典化了的"巡狩"传说,其... 炎黄传说体现交通发明对文明进步的影响。先古圣王"巡狩"的传说记录,也保留了交通史的宝贵信息。舜、禹及周天子"巡狩"故事反映了交通实践与执政能力的关系。秦汉时期经儒学学者经典化了的"巡狩"传说,其实可能部分反映了远古交通进步的真实历史。秦始皇的出巡经历,有人也以古帝王"巡狩"相比拟。考古发现的早期交通遗迹虽保留信息有限,但是文化意义十分重要。今后考古工作的收获,将推进早期交通史和早期文明史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 炎黄 巡狩 考古
下载PDF
谈楚文字中的“垔”字 被引量:2
19
作者 程燕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1-93,共3页
楚文字中有这样一类字和偏旁,上部写得像"甶",下部写成"壬"形。根据字形比勘和分析,我们认为这些字或偏旁应释作"垔"。依据今本《尚书·金縢》可知,清华简《金縢》篇"垔"读"威"... 楚文字中有这样一类字和偏旁,上部写得像"甶",下部写成"壬"形。根据字形比勘和分析,我们认为这些字或偏旁应释作"垔"。依据今本《尚书·金縢》可知,清华简《金縢》篇"垔"读"威"。上古音"威",影纽微部;"垔",影纽真部,二者声纽相同,韵部相近可通,文献中亦有例证。清华简《祭公》篇"■"可分析为从"皿","寅""垔"皆声的双声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简 上博简 双声符
下载PDF
居延新简释文补遗 被引量:2
20
作者 邬文玲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6-52,共7页
目前公布的居延新简释文仍有未安之处,需进一步校订。其中E.P.T16:3简应改作"月壬戌以前,自殊死以下";E.P.T40:64简应改作"大聚土,占客在门,所为来者言";E.P.T43:175简应改作"以取妇、嫁女、祠祀、远行、入官... 目前公布的居延新简释文仍有未安之处,需进一步校订。其中E.P.T16:3简应改作"月壬戌以前,自殊死以下";E.P.T40:64简应改作"大聚土,占客在门,所为来者言";E.P.T43:175简应改作"以取妇、嫁女、祠祀、远行、入官、迁徙";E.P.T43:306简应改作"更始元年正月壬午朔己酉,令史业敢言之:乃戊申直符,谨行视,臧内户封皆完,毋盗贼发者,即日平旦付令史严。敢言之";E.P.T43:325简应改作"造史为官署掌";E.P.T2:30简应改作"造令史上造范护自占书功劳……官造令史二月二十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延新简 释文 校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