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卓越的下肢移动能力被视作是赢得比赛的先决条件之一,可穿戴式阻力训练能够有效克服传统力量训练在提高下肢移动能力时所面临的能力转化效率不足的问题。考虑到基于不同身体部位的可穿戴式阻力训练对下肢移动能力的影响可能存在显...背景:卓越的下肢移动能力被视作是赢得比赛的先决条件之一,可穿戴式阻力训练能够有效克服传统力量训练在提高下肢移动能力时所面临的能力转化效率不足的问题。考虑到基于不同身体部位的可穿戴式阻力训练对下肢移动能力的影响可能存在显著的差异化特征,深入回顾并总结其具体应用策略以及急性与慢性干预效果则显得尤为重要。目的:旨在通过梳理与分析基于不同身体部位的可穿戴式阻力训练在下肢移动能力方面的急性和慢性干预效果,从而为优化下肢运动能力的应用策略提供思路借鉴和方法参考。方法:检索各大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10月发表的文献,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Web of Science、Medline、SPORTDiscus和PubMed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以“手臂,前臂,肢体,腿,下肢,背,躯干,阻力,重量,负重,冲刺,灵敏,变向”为中文检索词,以“arm,forearm,limb,leg,lower extremity,vest,trunk,resist,weight,load,sprint,agility,change of direction”为英文检索词,筛选检索结果后最终纳入文献60篇进行综述分析。结果与结论:①6%-20%BM的躯干负重适用于优化加速跑,≤6%BM的躯干负重适用于优化高速跑,5%BM的躯干负重适用于优化变向移动;前臂、小腿或大腿负重多采用1%BM或2%BM。②躯干负重通过增加垂直负重来优化下肢拉伸-缩短循环的功能表现、提升地面反作用力的利用效率和增强全身肌群的协调稳定控制;前臂负重可有效增强上肢摆臂驱动力、提升下肢冲刺推进力和优化肢体间的协同配合效率;小腿负重可对髋关节的功能执行形成限制,进而导致膝或踝关节产生局部性的负荷刺激加重和代偿性的运动功能增强;大腿负重会部分限制膝关节的伸展峰值角度和伸展速度,针对髋关节部位形成特定的负荷刺激,显著提高其旋转动能输出。③在进行更大角度的变向移动时,小腿负重比大腿负重所产生的影响更为显著,大腿负重刺激有助于增强动力输出,小腿负重刺激有助于提升稳定控制与方向变换。④目前,可穿戴式阻力训练已被证明是改善冲刺和变向移动能力的有效途径,旨在提升冲刺表现的方法学策略已较为成熟,而旨在提升变向表现的最佳应用方案仍有待进一步的细化与优化,建议后续研究对此领域予以补充。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1500 m速度滑冰和自行车全力运动的能量供应特征差异。方法:招募11名速度滑冰运动员,分别参加1500 m速度滑冰和自行车全力运动测试。使用便携式心肺功能测试仪和血乳酸测试仪测量和分析测试过程中、测试后6 min的气体代谢以及...目的:探讨1500 m速度滑冰和自行车全力运动的能量供应特征差异。方法:招募11名速度滑冰运动员,分别参加1500 m速度滑冰和自行车全力运动测试。使用便携式心肺功能测试仪和血乳酸测试仪测量和分析测试过程中、测试后6 min的气体代谢以及测试前、后的血乳酸值,通过磷酸-乳酸-氧气法计算三大能源系统的能量供应量和比例。结果:1500 m速度滑冰和自行车全力运动累积摄氧量(5.52±0.99 L vs 5.94±0.75 L,P=0.043,ES=0.481)、运动后过量氧耗快速恢复部分(2.07±0.67 L vs 1.52±0.86 L,P=0.029,ES=0.746)存在显著性差异。两种运动方式在糖酵解系统供能比例上没有表现出显著性差异,但速度滑冰运动磷酸原系统供能比例大于自行车运动(21.36%±4.12%vs 15.39%±5.89%,P=0.010,ES=1.211),有氧氧化系统供能比例小于自行车运动(52.31%±5.45%vs 57.13%±5.12%,P=0.016,ES=0.913)。结论:1500 m速度滑冰和自行车全力运动能量供应特征不同,表明运动方式可能是影响有氧供能比例的一个因素。今后应根据各项目的能量供应特征制定训练计划,中距离速滑运动员在非冰期以自行车运动为主要训练手段时应加强爆发力训练。展开更多
目的:编制中国健康成年人(18~64岁)身体活动汇编(compilation of physical activities,CPA),对身体活动(physical activity,PA)进行分类并提供能量消耗参考数值。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Scopus,Ebsco,Web of Science,WANFANG DAT...目的:编制中国健康成年人(18~64岁)身体活动汇编(compilation of physical activities,CPA),对身体活动(physical activity,PA)进行分类并提供能量消耗参考数值。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Scopus,Ebsco,Web of Science,WANFANG DATA和CNKI数据库,以及国家科技报告服务系统、国家人口与健康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和公共卫生科学数据中心等,搜集与中国健康人群PA能量消耗相关资料,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2年1月31日,由2位评价员独立筛选、提取、分类和汇总资料。结果:共汇编13类、241种身体活动,提供了具体PA的详细描述和代谢当量值。结论:本研究创编了中国第一版18~64岁健康成年人身体活动汇编,为经常进行体育锻炼人群、研究人员、教育工作者、健身专业人员以及卫生或商业部门提供了宝贵的资源,未来可在中国版CPA基础上针对不同年龄段开展多种PA能量消耗的测量。展开更多
目的调查北京市中老年女性年龄、月经和身体成分特征,分析其与骨密度的关系以及对骨密度的影响。方法招募45~80岁女性384名,调查受试者月经状况,包括初潮年龄、绝经年龄和绝经年限;测试受试者腰椎、左股骨颈、左髋以及全身骨密度,并测...目的调查北京市中老年女性年龄、月经和身体成分特征,分析其与骨密度的关系以及对骨密度的影响。方法招募45~80岁女性384名,调查受试者月经状况,包括初潮年龄、绝经年龄和绝经年限;测试受试者腰椎、左股骨颈、左髋以及全身骨密度,并测试全身脂肪和肌肉含量,由此计算脂肪含量指数(fat mass index,FMI)、肌肉含量指数(lean mass index,LMI)和四肢骨骼质量指数(appendicular skeletal muscle mass index,ASMI)。采用Pearson相关和多元逐步回归模型分析各因素与骨密度的关系。结果相关性结果显示,年龄、绝经年限、初潮年龄与骨密度呈显著负相关,绝经年龄、LMI、FMI和ASMI与骨密度呈显著正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绝经年限与各部位骨密度均呈显著负相关,ASMI与各部位骨密度均呈显著正相关,FMI仅与全髋和全身骨密度具有显著相关性,初潮年龄和绝经年龄仅与腰椎和全身骨密度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绝经年限是中老年女性骨密度的独立危险因素,而ASMI则为独立保护因素,绝经年龄、初潮年龄以及FMI对中老年女性骨密度的影响存在部位差异性。展开更多
目的:“中枢控制器模型”理论主张大脑是运动疲劳的关键调节器,而小脑和基底节为2个主要调定点,该假说为探究运动疲劳的中枢影响机制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向,但受限于研究手段一直无法在人体中得到验证。本研究拟通过功能性磁共...目的:“中枢控制器模型”理论主张大脑是运动疲劳的关键调节器,而小脑和基底节为2个主要调定点,该假说为探究运动疲劳的中枢影响机制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向,但受限于研究手段一直无法在人体中得到验证。本研究拟通过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技术探究与运动疲劳相关的大脑区域以及相应脑区之间的激活与功能连接状态,从而验证人体运动疲劳的“中枢控制器模型”理论。方法:招募20名800 m跑成绩≤2 min 3 s的男性运动员,对其进行最大摄氧量测试,根据测试结果最终遴选出相对最大摄氧量≥55 ml/(kg·min)的11名被试。实验前使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MRS)测试被试静息态脑区代谢物质的浓度;使用全脑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blood oxygen level dependent-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BOLD-fMRI)测试被试静息态脑功能网络连接。随后进行递增负荷运动至疲劳实验,试达到疲劳状态后即刻进行与实验前一致的fMRI测试。结果:通过1H-MRS测试发现,运动疲劳发生后被试左侧基底节区(basal ganglia,BG)的Cho/Cr显著降低(P<0.05);通过BOLD-fMRI发现运动员递增负荷运动至疲劳后小脑(cerebellum)和初级运动区(primary motor areas,M1)、小脑和躯体感觉运动区(sensory motor cortex,SMC)、小脑和海马(hippocampus)/海马旁回(parahippocompalgyrus)之间的功能网络连接程度减弱(P<0.05)。结论:运动疲劳发生后基底节区的代谢物质下降,以小脑为中心的脑功能默认网络连接降低,基底节区和小脑可能是使人体出现运动疲劳状态的重要脑功能区,也初步验证了基底神经节和小脑作为2个监视系统来调控人体产生运动疲劳的“中枢控制器模型”理论假说。展开更多
文摘背景:卓越的下肢移动能力被视作是赢得比赛的先决条件之一,可穿戴式阻力训练能够有效克服传统力量训练在提高下肢移动能力时所面临的能力转化效率不足的问题。考虑到基于不同身体部位的可穿戴式阻力训练对下肢移动能力的影响可能存在显著的差异化特征,深入回顾并总结其具体应用策略以及急性与慢性干预效果则显得尤为重要。目的:旨在通过梳理与分析基于不同身体部位的可穿戴式阻力训练在下肢移动能力方面的急性和慢性干预效果,从而为优化下肢运动能力的应用策略提供思路借鉴和方法参考。方法:检索各大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10月发表的文献,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Web of Science、Medline、SPORTDiscus和PubMed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以“手臂,前臂,肢体,腿,下肢,背,躯干,阻力,重量,负重,冲刺,灵敏,变向”为中文检索词,以“arm,forearm,limb,leg,lower extremity,vest,trunk,resist,weight,load,sprint,agility,change of direction”为英文检索词,筛选检索结果后最终纳入文献60篇进行综述分析。结果与结论:①6%-20%BM的躯干负重适用于优化加速跑,≤6%BM的躯干负重适用于优化高速跑,5%BM的躯干负重适用于优化变向移动;前臂、小腿或大腿负重多采用1%BM或2%BM。②躯干负重通过增加垂直负重来优化下肢拉伸-缩短循环的功能表现、提升地面反作用力的利用效率和增强全身肌群的协调稳定控制;前臂负重可有效增强上肢摆臂驱动力、提升下肢冲刺推进力和优化肢体间的协同配合效率;小腿负重可对髋关节的功能执行形成限制,进而导致膝或踝关节产生局部性的负荷刺激加重和代偿性的运动功能增强;大腿负重会部分限制膝关节的伸展峰值角度和伸展速度,针对髋关节部位形成特定的负荷刺激,显著提高其旋转动能输出。③在进行更大角度的变向移动时,小腿负重比大腿负重所产生的影响更为显著,大腿负重刺激有助于增强动力输出,小腿负重刺激有助于提升稳定控制与方向变换。④目前,可穿戴式阻力训练已被证明是改善冲刺和变向移动能力的有效途径,旨在提升冲刺表现的方法学策略已较为成熟,而旨在提升变向表现的最佳应用方案仍有待进一步的细化与优化,建议后续研究对此领域予以补充。
文摘目的:探讨1500 m速度滑冰和自行车全力运动的能量供应特征差异。方法:招募11名速度滑冰运动员,分别参加1500 m速度滑冰和自行车全力运动测试。使用便携式心肺功能测试仪和血乳酸测试仪测量和分析测试过程中、测试后6 min的气体代谢以及测试前、后的血乳酸值,通过磷酸-乳酸-氧气法计算三大能源系统的能量供应量和比例。结果:1500 m速度滑冰和自行车全力运动累积摄氧量(5.52±0.99 L vs 5.94±0.75 L,P=0.043,ES=0.481)、运动后过量氧耗快速恢复部分(2.07±0.67 L vs 1.52±0.86 L,P=0.029,ES=0.746)存在显著性差异。两种运动方式在糖酵解系统供能比例上没有表现出显著性差异,但速度滑冰运动磷酸原系统供能比例大于自行车运动(21.36%±4.12%vs 15.39%±5.89%,P=0.010,ES=1.211),有氧氧化系统供能比例小于自行车运动(52.31%±5.45%vs 57.13%±5.12%,P=0.016,ES=0.913)。结论:1500 m速度滑冰和自行车全力运动能量供应特征不同,表明运动方式可能是影响有氧供能比例的一个因素。今后应根据各项目的能量供应特征制定训练计划,中距离速滑运动员在非冰期以自行车运动为主要训练手段时应加强爆发力训练。
文摘目的:编制中国健康成年人(18~64岁)身体活动汇编(compilation of physical activities,CPA),对身体活动(physical activity,PA)进行分类并提供能量消耗参考数值。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Scopus,Ebsco,Web of Science,WANFANG DATA和CNKI数据库,以及国家科技报告服务系统、国家人口与健康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和公共卫生科学数据中心等,搜集与中国健康人群PA能量消耗相关资料,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2年1月31日,由2位评价员独立筛选、提取、分类和汇总资料。结果:共汇编13类、241种身体活动,提供了具体PA的详细描述和代谢当量值。结论:本研究创编了中国第一版18~64岁健康成年人身体活动汇编,为经常进行体育锻炼人群、研究人员、教育工作者、健身专业人员以及卫生或商业部门提供了宝贵的资源,未来可在中国版CPA基础上针对不同年龄段开展多种PA能量消耗的测量。
文摘目的调查北京市中老年女性年龄、月经和身体成分特征,分析其与骨密度的关系以及对骨密度的影响。方法招募45~80岁女性384名,调查受试者月经状况,包括初潮年龄、绝经年龄和绝经年限;测试受试者腰椎、左股骨颈、左髋以及全身骨密度,并测试全身脂肪和肌肉含量,由此计算脂肪含量指数(fat mass index,FMI)、肌肉含量指数(lean mass index,LMI)和四肢骨骼质量指数(appendicular skeletal muscle mass index,ASMI)。采用Pearson相关和多元逐步回归模型分析各因素与骨密度的关系。结果相关性结果显示,年龄、绝经年限、初潮年龄与骨密度呈显著负相关,绝经年龄、LMI、FMI和ASMI与骨密度呈显著正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绝经年限与各部位骨密度均呈显著负相关,ASMI与各部位骨密度均呈显著正相关,FMI仅与全髋和全身骨密度具有显著相关性,初潮年龄和绝经年龄仅与腰椎和全身骨密度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绝经年限是中老年女性骨密度的独立危险因素,而ASMI则为独立保护因素,绝经年龄、初潮年龄以及FMI对中老年女性骨密度的影响存在部位差异性。
文摘目的:“中枢控制器模型”理论主张大脑是运动疲劳的关键调节器,而小脑和基底节为2个主要调定点,该假说为探究运动疲劳的中枢影响机制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向,但受限于研究手段一直无法在人体中得到验证。本研究拟通过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技术探究与运动疲劳相关的大脑区域以及相应脑区之间的激活与功能连接状态,从而验证人体运动疲劳的“中枢控制器模型”理论。方法:招募20名800 m跑成绩≤2 min 3 s的男性运动员,对其进行最大摄氧量测试,根据测试结果最终遴选出相对最大摄氧量≥55 ml/(kg·min)的11名被试。实验前使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MRS)测试被试静息态脑区代谢物质的浓度;使用全脑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blood oxygen level dependent-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BOLD-fMRI)测试被试静息态脑功能网络连接。随后进行递增负荷运动至疲劳实验,试达到疲劳状态后即刻进行与实验前一致的fMRI测试。结果:通过1H-MRS测试发现,运动疲劳发生后被试左侧基底节区(basal ganglia,BG)的Cho/Cr显著降低(P<0.05);通过BOLD-fMRI发现运动员递增负荷运动至疲劳后小脑(cerebellum)和初级运动区(primary motor areas,M1)、小脑和躯体感觉运动区(sensory motor cortex,SMC)、小脑和海马(hippocampus)/海马旁回(parahippocompalgyrus)之间的功能网络连接程度减弱(P<0.05)。结论:运动疲劳发生后基底节区的代谢物质下降,以小脑为中心的脑功能默认网络连接降低,基底节区和小脑可能是使人体出现运动疲劳状态的重要脑功能区,也初步验证了基底神经节和小脑作为2个监视系统来调控人体产生运动疲劳的“中枢控制器模型”理论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