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紧抓冬奥契机 推动全民健身广泛开展——专访北京体育大学中国运动与健康研究院副院长、运动与体质健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张一民 被引量:2
1
作者 孔艳艳 张一民 《健康中国观察》 2022年第4期85-88,共4页
新时代,全民健身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被赋予更加丰富的内涵。北京冬奥会燃起全国亿万群众对体育运动的热爱,推动了全民健身广泛开展。当前,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运动健身中来,尤其是很多青少年参与到冰雪运动中来。对于青少年来说,如... 新时代,全民健身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被赋予更加丰富的内涵。北京冬奥会燃起全国亿万群众对体育运动的热爱,推动了全民健身广泛开展。当前,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运动健身中来,尤其是很多青少年参与到冰雪运动中来。对于青少年来说,如何正确开启冰雪运动健身模式呢?冬奥会对全民健身有怎样的促进作用呢?为此,本刊记者专访了北京体育大学中国运动与健康研究院副院长、运动与体质健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张一民教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民健身 冰雪运动 北京体育大学 促进作用 冬奥会 运动与健康 体质健康 健身模式
原文传递
开启全民健身 共享全民健康——专访北京体育大学中国运动与健康研究院副院长、运动与体质健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张一民 被引量:2
2
作者 孔艳艳 张一民 《健康中国观察》 2021年第7期32-35,共4页
"建设体育强国"明确写入"十四五"规划纲要中,在我国历年的五年规划中尚属首次,可见体育运动的重要性。当前,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运动健身中来,但对于不同人群,如何正确开启运动健身模式成为大家的关注点,为此,本刊... "建设体育强国"明确写入"十四五"规划纲要中,在我国历年的五年规划中尚属首次,可见体育运动的重要性。当前,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运动健身中来,但对于不同人群,如何正确开启运动健身模式成为大家的关注点,为此,本刊记者专访了北京体育大学中国运动与健康研究院副院长、运动与体质健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张一民教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体育大学 全民健身 运动与健康 体质健康 健身模式 运动健身 全民健康 体育运动
原文传递
基于自然科学视角的运动训练学研究六则要素 被引量:1
3
作者 包大鹏 郭振向 +2 位作者 刘淳珑 周开祥 陈岩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4-42,共9页
运动训练学的科学研究通过综合应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为运动训练学理论的形成提供证据支撑。随着近些年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与重大赛事参赛任务的迫切需求,基于自然科学视角的运动训练学研究较之前有更广泛... 运动训练学的科学研究通过综合应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为运动训练学理论的形成提供证据支撑。随着近些年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与重大赛事参赛任务的迫切需求,基于自然科学视角的运动训练学研究较之前有更广泛的开展,但此类研究的研究范畴、内容边界、研究类型、对象样本、实验分组、研究问题的导向与聚焦这六则要素值得进一步商榷。研究针对过往采用自然科学研究方法进行运动训练学研究过程中存在的典型问题进行论证与剖析,尝试探讨上述六则要素的规范与策略。研究认为:基础研究不属于运动训练学研究范畴;细胞和分子等基础性研究超出了内容的边界;研究类型可参照临床医学研究设定,根据具体问题择优选择;顶尖运动员和普通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样本量差异是影响研究可靠性的重要因素;实验性研究的对照组是突出研究的主要研究因素的重要参照;研究问题需以训练实践问题为导向,聚焦于解决实际问题,从小问题入手,深入探究问题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科学 运动训练学 研究要素 方法学
下载PDF
不同运动模式缓解衰老性骨骼肌萎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龚丽景 潘秀清 付鹏宇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4-91,共8页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衰老性肌萎缩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运动作为积极有效的防治方式,其作用机制近年来成为研究热点。从衰老性肌萎缩发生的本质和对不同类型肌纤维的作用差异入手,探讨有氧运动、抗阻训练、高强度间歇运动和自主转轮等...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衰老性肌萎缩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运动作为积极有效的防治方式,其作用机制近年来成为研究热点。从衰老性肌萎缩发生的本质和对不同类型肌纤维的作用差异入手,探讨有氧运动、抗阻训练、高强度间歇运动和自主转轮等不同方式运动改善肌萎缩的可能分子机制。其中,mTOR、TGF-β/Smad信号通路和内质网应激途径等参与骨骼肌蛋白质的合成抑制过程,泛素-蛋白酶体系统、自噬-溶酶体系统、细胞凋亡、细胞焦亡/炎症、氧化应激/铁死亡等途径参与骨骼肌蛋白质分解的促进过程。运动可通过上述信号通路调节蛋白质的合成分解代谢,从而缓解衰老性肌萎缩的进程,为运动缓解衰老性肌萎缩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老性肌萎缩 肌纤维类型 骨骼肌蛋白质代谢 运动模式
下载PDF
竞技体育运动生物力学研究现状与趋势 被引量:10
5
作者 刘卉 于冰 +1 位作者 张力文 吴海军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91-501,共11页
运动生物力学是研究人体运动中力学规律的交叉应用学科,主要研究目的是提高竞技体育运动成绩和预防运动损伤。本文从改进动作技术、改善训练方法和运动装备研究3个方面介绍国内外运动生物力学研究在提高竞技体育运动成绩方面的方法和成... 运动生物力学是研究人体运动中力学规律的交叉应用学科,主要研究目的是提高竞技体育运动成绩和预防运动损伤。本文从改进动作技术、改善训练方法和运动装备研究3个方面介绍国内外运动生物力学研究在提高竞技体育运动成绩方面的方法和成果,为提高我国运动生物力学和竞技体育科研水平提供参考。希望今后有更多的运动生物力学研究以提高成绩和预防损伤为目的,借助严谨的研究设计,使用新技术获取更多更准确的人体运动力学数据,促进运动生物力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作技术分析 训练方法 运动装备 竞技体育
下载PDF
急性高强度间歇运动和中等强度持续运动对超重和肥胖青年异位脂肪的影响
6
作者 路则鹏 李娇 +2 位作者 加林·加恒努尔 薛华丹 包大鹏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19-627,共9页
目的:探讨急性高强度间歇运动(HIIT)和中等强度持续运动(MICT)对超重和肥胖青年异位脂肪的影响。方法:20位超重和肥胖被试,年龄24.15±1.98岁,进行2次交叉随机自身对照试验,分别为:1)HIIT,高强度运动以85% VO_(2max)强度骑行9组... 目的:探讨急性高强度间歇运动(HIIT)和中等强度持续运动(MICT)对超重和肥胖青年异位脂肪的影响。方法:20位超重和肥胖被试,年龄24.15±1.98岁,进行2次交叉随机自身对照试验,分别为:1)HIIT,高强度运动以85% VO_(2max)强度骑行9组×2 min/组;低强度运动以25%VO_(2max)强度骑行10组×2min/组,以25%VO_(2max)强度开始,以25%VO_(2max)强度结束;2)MICT,以50%VO_(2max)强度持续骑行60 min,功率自行车转速为50~55 rpm,每次干预间隔7天。在运动前、运动后即刻、运动后60 min和运动后120 min等4个时间点分别对被试进行磁共振成像(MRI)扫描,采集股直肌、股二头肌和肝脏的脂肪分数(FF)和自旋弛豫率(R2*),测试结果采用双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运动后即刻HIIT和MICT组股直肌FF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但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MICT组股直肌FF在运动60 min后恢复至运动前水平,而HIIT组股直肌FF在运动120 min后恢复至运动前水平。运动干预前后,两组股二头肌和肝脏FF均没有发生显著变化(P>0.05)。运动干预后即刻HIIT和MICT组股直肌R2*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且运动120 min后两组股直肌R2*仍显著低于运动前(P<0.05),两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运动干预后即刻两组股二头肌和肝脏R2*均显著升高(P<0.05);运动120 min后HIIT组肝脏R2*恢复至运动前水平,而MICT组肝脏R2*仍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结论:急性HIIT和MICT均可有效减少超重和肥胖青年的工作肌内脂肪,不能减少肝脏脂肪;急性HIIT和MICT的脂肪消耗效果相似;单次运动对主动肌的减脂效果优于拮抗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间歇运动 中等强度持续运动 异位脂肪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富氢气体对高强度运动后本体感觉和肌肉耐力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董庚鑫 李毅婷 +1 位作者 洪影露 包大鹏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4期5413-5418,共6页
背景:氢气可以减轻剧烈运动引起的氧化应激,改善疲劳状况。目前已有一些研究报道,摄入富氢水或富氢气体对改善运动性疲劳和运动表现有潜在效果。目的:探究高强度运动前吸入富氢气体对运动疲劳后本体感觉和肌肉耐力表现的影响。方法:通... 背景:氢气可以减轻剧烈运动引起的氧化应激,改善疲劳状况。目前已有一些研究报道,摄入富氢水或富氢气体对改善运动性疲劳和运动表现有潜在效果。目的:探究高强度运动前吸入富氢气体对运动疲劳后本体感觉和肌肉耐力表现的影响。方法:通过随机、双盲、交叉、重复测量的试验设计,将24名健康成年男子随机分为A、B组,每组12名,在交叉前的试验第一阶段分别吸入20 min富氢气体和安慰剂气体(空气),随后使用功率车建立疲劳模型,在吸气前和疲劳后进行疲劳目测类比评分、心率变异性、膝关节本体感觉(被动位置觉、关节运动觉和肌肉力觉)和伸膝等长肌肉耐力测试。经过7 d洗脱期后,在试验第二阶段两组交换干预方案并进行上述测试。分别对比2个阶段中A、B组结果的差异,并整合两阶段结果,对比氢气和安慰剂干预的差异。结果与结论:(1)在试验的第一阶段,氢气组干预后的疲劳目测类比评分低于安慰剂组(P <0.01),相邻R-R间期差值均方根、低频输出功率均值、高频输出功率均值和等长肌肉耐力值均大于安慰剂组(P <0.05),被动位置觉和关节运动觉优于安慰剂组(P <0.05),两组间肌肉力觉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安慰剂组干预后的肌肉力觉差于干预前(P <0.01)。在试验的第二阶段,氢气组与安慰剂组干预后所有测试结果的差异趋势同试验的第一阶段。整合后试验结果显示仍然是氢气组上述指标检测值优于安慰剂组(P <0.05)。(2)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干预后疲劳目测类比评分和被动位置觉结果呈正相关(r=0.327,P=0.023),即高强度运动后主观疲劳程度越高被动位置觉结果越差。(3)结果表明,高强度运动前吸入富氢气体能够降低运动后的疲劳程度,从而改善本体感觉和肌肉耐力表现,这可能是降低损伤发生的一个新策略,并且富氢气体有效性是可以重复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氢气体 安慰剂 氧化应激 运动疲劳 本体感觉 运动损伤
下载PDF
可穿戴式阻力训练对下肢移动能力影响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董兆静 蒋东廷 +3 位作者 罗新建 晏冰 汪洋 凌晓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9期4677-4684,共8页
背景:卓越的下肢移动能力被视作是赢得比赛的先决条件之一,可穿戴式阻力训练能够有效克服传统力量训练在提高下肢移动能力时所面临的能力转化效率不足的问题。考虑到基于不同身体部位的可穿戴式阻力训练对下肢移动能力的影响可能存在显... 背景:卓越的下肢移动能力被视作是赢得比赛的先决条件之一,可穿戴式阻力训练能够有效克服传统力量训练在提高下肢移动能力时所面临的能力转化效率不足的问题。考虑到基于不同身体部位的可穿戴式阻力训练对下肢移动能力的影响可能存在显著的差异化特征,深入回顾并总结其具体应用策略以及急性与慢性干预效果则显得尤为重要。目的:旨在通过梳理与分析基于不同身体部位的可穿戴式阻力训练在下肢移动能力方面的急性和慢性干预效果,从而为优化下肢运动能力的应用策略提供思路借鉴和方法参考。方法:检索各大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10月发表的文献,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Web of Science、Medline、SPORTDiscus和PubMed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以“手臂,前臂,肢体,腿,下肢,背,躯干,阻力,重量,负重,冲刺,灵敏,变向”为中文检索词,以“arm,forearm,limb,leg,lower extremity,vest,trunk,resist,weight,load,sprint,agility,change of direction”为英文检索词,筛选检索结果后最终纳入文献60篇进行综述分析。结果与结论:①6%-20%BM的躯干负重适用于优化加速跑,≤6%BM的躯干负重适用于优化高速跑,5%BM的躯干负重适用于优化变向移动;前臂、小腿或大腿负重多采用1%BM或2%BM。②躯干负重通过增加垂直负重来优化下肢拉伸-缩短循环的功能表现、提升地面反作用力的利用效率和增强全身肌群的协调稳定控制;前臂负重可有效增强上肢摆臂驱动力、提升下肢冲刺推进力和优化肢体间的协同配合效率;小腿负重可对髋关节的功能执行形成限制,进而导致膝或踝关节产生局部性的负荷刺激加重和代偿性的运动功能增强;大腿负重会部分限制膝关节的伸展峰值角度和伸展速度,针对髋关节部位形成特定的负荷刺激,显著提高其旋转动能输出。③在进行更大角度的变向移动时,小腿负重比大腿负重所产生的影响更为显著,大腿负重刺激有助于增强动力输出,小腿负重刺激有助于提升稳定控制与方向变换。④目前,可穿戴式阻力训练已被证明是改善冲刺和变向移动能力的有效途径,旨在提升冲刺表现的方法学策略已较为成熟,而旨在提升变向表现的最佳应用方案仍有待进一步的细化与优化,建议后续研究对此领域予以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穿戴式阻力训练 冲刺跑 加速跑 变向 灵敏 运动表现
下载PDF
内皮素1基因rs5370位点多态性与中国女子长跑运动员运动表现之间的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杨贤罡 李燕春 +1 位作者 邓潇潇 胡扬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7-123,共7页
目的:探讨内皮素1(Endothelin-1,EDN1)基因rs5370位点作为评估和筛选长跑运动能力遗传标记的可行性。方法:于2009~2010年选取79名中国女子专业长跑运动员,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附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检测技术解析EDN1基因rs5370位点的基因... 目的:探讨内皮素1(Endothelin-1,EDN1)基因rs5370位点作为评估和筛选长跑运动能力遗传标记的可行性。方法:于2009~2010年选取79名中国女子专业长跑运动员,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附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检测技术解析EDN1基因rs5370位点的基因型,通过递增负荷跑台运动试验获取运动员的生理机能指标,并追溯运动员退役前各主项的个人最好成绩。结果:中国女子长跑运动员rs5370位点的GG、GT和TT基因型频率分布为50.6%、36.7%和12.7%,等位基因G和T的频率分布为69.0%和31.0%,符合哈温平衡定律。该群体的基因型频率分布与北方汉族优秀女子长跑运动员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χ^2=7.44,P<0.05),其中GT基因型携带者的VO2max和10000米个人最好成绩均显著优于GG型携带者(P<0.01,P<0.05),且GT携带者达到国际健将水平的OR值为3.73(95%CI:1.29~10.81,P<0.05)。结论:EDN1基因rs5370位点的GT基因型与更高水平的有氧运动能力和运动表现相关联,GT基因型可能是评估中国女子长跑运动员竞技表现的基因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素1基因 rs5370 女子长跑运动员 最大摄氧量 个人最好成绩
下载PDF
1500米速度滑冰与自行车全力运动的能量供应特征比较研究
10
作者 张马森 崔婧 刘卉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933-938,共6页
目的:探讨1500 m速度滑冰和自行车全力运动的能量供应特征差异。方法:招募11名速度滑冰运动员,分别参加1500 m速度滑冰和自行车全力运动测试。使用便携式心肺功能测试仪和血乳酸测试仪测量和分析测试过程中、测试后6 min的气体代谢以及... 目的:探讨1500 m速度滑冰和自行车全力运动的能量供应特征差异。方法:招募11名速度滑冰运动员,分别参加1500 m速度滑冰和自行车全力运动测试。使用便携式心肺功能测试仪和血乳酸测试仪测量和分析测试过程中、测试后6 min的气体代谢以及测试前、后的血乳酸值,通过磷酸-乳酸-氧气法计算三大能源系统的能量供应量和比例。结果:1500 m速度滑冰和自行车全力运动累积摄氧量(5.52±0.99 L vs 5.94±0.75 L,P=0.043,ES=0.481)、运动后过量氧耗快速恢复部分(2.07±0.67 L vs 1.52±0.86 L,P=0.029,ES=0.746)存在显著性差异。两种运动方式在糖酵解系统供能比例上没有表现出显著性差异,但速度滑冰运动磷酸原系统供能比例大于自行车运动(21.36%±4.12%vs 15.39%±5.89%,P=0.010,ES=1.211),有氧氧化系统供能比例小于自行车运动(52.31%±5.45%vs 57.13%±5.12%,P=0.016,ES=0.913)。结论:1500 m速度滑冰和自行车全力运动能量供应特征不同,表明运动方式可能是影响有氧供能比例的一个因素。今后应根据各项目的能量供应特征制定训练计划,中距离速滑运动员在非冰期以自行车运动为主要训练手段时应加强爆发力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度滑冰 自行车运动 能量代谢 供能比例
下载PDF
我国运动训练学亟待科学化——青年体育学者共识 被引量:56
11
作者 黎涌明 韩甲 +37 位作者 张青山 王培林 徐飞 于洪军 陈亮 王雪强 王然 刘天彪 李斐 刘鸿优 杨贤罡 陈超 尹晓峰 曹晓东 易清 王丹 孙宇亮 朱文斐 戴伯颐 黄展煜 王雄 任满迎 邱俊强 李海鹏 何卫 王富百慧 姜自立 傅维杰 赵翔 顾耀东 孙君志 张雷 徐金成 晏冰 资薇 毕晓婷 温泉 杨东汉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9-52,共14页
我国40名青年体育学者以本土情怀和全球视野对我国运动训练学的现状和未来进行思考,达成共识。在梳理“运动训练学”在不同语种中相关概念的基础上,从学科内涵、研究范式、研究问题和面临挑战4个方面介绍世界运动训练学的学科现状,从学... 我国40名青年体育学者以本土情怀和全球视野对我国运动训练学的现状和未来进行思考,达成共识。在梳理“运动训练学”在不同语种中相关概念的基础上,从学科内涵、研究范式、研究问题和面临挑战4个方面介绍世界运动训练学的学科现状,从学科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实践应用和国际交流等5个方面分析我国运动训练学的学科现状。认为,未来我国运动训练学发展应拓展学科国际视野,调整学科人才培养方式,完善学科研究范式,加强学科成果转化,强化学科价值应用。提出:“运动训练学”可对应国外的“Sports Science”和“Trainingswissenschaft”,是以提升运动员竞技表现为目的、整合运用竞技体育相关学科的科学原理和方法的一门体育科学下属学科门类;“科学化”是我国运动训练学未来发展的主要路径和必然趋势,我国运动训练学将从学科诞生50周年这一历史节点开启科学化发展的新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训练学 竞技体育 国际化 科学化 青年体育学者 学科发展
下载PDF
中国健康成年人身体活动能量消耗参考值 被引量:11
12
作者 邱俊强 杨俊超 +17 位作者 路明月 陈雨扬 杨延平 曹维 孟锟 陈演 张君 许春艳 衣龙燕 郭娴 汪洋 严翊 李翰君 刘晓蕾 卓勤 赵文华 冯连世 Barbara E.Ainsworth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35-349,共15页
目的:编制中国健康成年人(18~64岁)身体活动汇编(compilation of physical activities,CPA),对身体活动(physical activity,PA)进行分类并提供能量消耗参考数值。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Scopus,Ebsco,Web of Science,WANFANG DAT... 目的:编制中国健康成年人(18~64岁)身体活动汇编(compilation of physical activities,CPA),对身体活动(physical activity,PA)进行分类并提供能量消耗参考数值。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Scopus,Ebsco,Web of Science,WANFANG DATA和CNKI数据库,以及国家科技报告服务系统、国家人口与健康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和公共卫生科学数据中心等,搜集与中国健康人群PA能量消耗相关资料,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2年1月31日,由2位评价员独立筛选、提取、分类和汇总资料。结果:共汇编13类、241种身体活动,提供了具体PA的详细描述和代谢当量值。结论:本研究创编了中国第一版18~64岁健康成年人身体活动汇编,为经常进行体育锻炼人群、研究人员、教育工作者、健身专业人员以及卫生或商业部门提供了宝贵的资源,未来可在中国版CPA基础上针对不同年龄段开展多种PA能量消耗的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活动 中国健康成年人 能量消耗 代谢当量
下载PDF
北京市中老年女性月经及身体成分与骨密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陈晓红 平金琼 胡扬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421-1425,共5页
目的调查北京市中老年女性年龄、月经和身体成分特征,分析其与骨密度的关系以及对骨密度的影响。方法招募45~80岁女性384名,调查受试者月经状况,包括初潮年龄、绝经年龄和绝经年限;测试受试者腰椎、左股骨颈、左髋以及全身骨密度,并测... 目的调查北京市中老年女性年龄、月经和身体成分特征,分析其与骨密度的关系以及对骨密度的影响。方法招募45~80岁女性384名,调查受试者月经状况,包括初潮年龄、绝经年龄和绝经年限;测试受试者腰椎、左股骨颈、左髋以及全身骨密度,并测试全身脂肪和肌肉含量,由此计算脂肪含量指数(fat mass index,FMI)、肌肉含量指数(lean mass index,LMI)和四肢骨骼质量指数(appendicular skeletal muscle mass index,ASMI)。采用Pearson相关和多元逐步回归模型分析各因素与骨密度的关系。结果相关性结果显示,年龄、绝经年限、初潮年龄与骨密度呈显著负相关,绝经年龄、LMI、FMI和ASMI与骨密度呈显著正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绝经年限与各部位骨密度均呈显著负相关,ASMI与各部位骨密度均呈显著正相关,FMI仅与全髋和全身骨密度具有显著相关性,初潮年龄和绝经年龄仅与腰椎和全身骨密度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绝经年限是中老年女性骨密度的独立危险因素,而ASMI则为独立保护因素,绝经年龄、初潮年龄以及FMI对中老年女性骨密度的影响存在部位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老年女性 年龄 绝经年限 四肢肌肉含量指数 骨密度
下载PDF
澳大利亚《体育外交2030》研究及启示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良 王越 +1 位作者 孙民康 刘爽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52-58,共7页
体育外交被广泛认为是一种可以打破文化障碍的通用语言,是国家外交战略谋求核心利益的重要工具之一。澳大利亚《体育外交2030》从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4个战略领域共同实施,将体育外交上升为国家战略,以《体育外交2015—2018》为借鉴... 体育外交被广泛认为是一种可以打破文化障碍的通用语言,是国家外交战略谋求核心利益的重要工具之一。澳大利亚《体育外交2030》从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4个战略领域共同实施,将体育外交上升为国家战略,以《体育外交2015—2018》为借鉴与优化的基础,将体育赛事作为多边外交的主要窗口,并制定了三大体育外交蓝图。通过回顾、梳理我国体育外交发展概况,指出尚存在对体育外交作用认识不足;传播手段单一,民间体育交流活力不足;体育外交人才缺乏,国际话语权较弱;体育外交助推体育产业的引擎作用尚不充分等问题。提出,以体育强国战略为契机,构建体育外交战略体系;转变体育外交理念,激发民间体育外交活力;以“一带一路”为战略平台,利用赛事建立体育外交窗口;推动体育外交人才智库建设,提升国际体育话语权;以体育外交为引擎,大力发展体育产业的建议,以促进我国体育外交实践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大利亚 《体育外交2030》 体育赛事 国家利益 体育战略
下载PDF
运动性猝死风险防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颖慧 吕媛媛 +1 位作者 吴迎 石丽君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582-590,共9页
运动性猝死是职业体育比赛和大众体育运动中出现的后果最为严重的意外事件。本文对运动性猝死的发生原因及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从完善运动员赛前心血管疾病筛查程序、增加赛中运动员救助资源配给、全面建立运动性猝死筛查及预警... 运动性猝死是职业体育比赛和大众体育运动中出现的后果最为严重的意外事件。本文对运动性猝死的发生原因及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从完善运动员赛前心血管疾病筛查程序、增加赛中运动员救助资源配给、全面建立运动性猝死筛查及预警机制三个方面提出可行性建议,以期为我国运动性猝死风险防控的科学研究及实践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员 心血管疾病 运动性猝死 赛前心血管疾病筛查
下载PDF
8周冲刺间歇训练对优秀男子大学生羽毛球运动员无氧运动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0
16
作者 刘也 冷波 +1 位作者 刘浩崇 包大鹏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732-737,共6页
目的:观察8周冲刺间歇训练(sprint interval training,SIT)对优秀男子大学生羽毛球运动员无氧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6名北京体育大学羽毛球队男队员随机分成实验组(SIT组)8人,对照组(CG组)8人。SIT组每周进行2次功率自行车SIT训练和... 目的:观察8周冲刺间歇训练(sprint interval training,SIT)对优秀男子大学生羽毛球运动员无氧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6名北京体育大学羽毛球队男队员随机分成实验组(SIT组)8人,对照组(CG组)8人。SIT组每周进行2次功率自行车SIT训练和1次多球SIT训练(2+1模式),CG组每周进行2次一般体能训练和1次多球训练(2+1模式)。训练后基于每次训练的心率计算训练时间和训练冲量(TRIMP)。训练前、后分别测一次受试者的Yo-Yo间歇恢复测试2(Yo-Yo-IR2)、无氧功率,以及无氧功测试后的血乳酸值。结果:训练后,(1)SIT组在80%~90%HRmax区间和90%~100%HRmax区间的周训练时间和周训练TRIMP均明显高于CG组(P<0.05)。(2)SIT组YO-YO-IR2跑动距离从1083米增加到1217.5米,与CG组比有显著提高(P<0.01)。(3)与CG组相比,SIT组平均功率(MP)显著提高(P<0.05),SIT组达到峰值功率的时间(TTP)显著减少(P<0.05)。(4)SIT组的平均血乳酸峰值比训练前提高2.49 mmol/L,与CG组比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8周SIT训练明显提高了优秀男子大学生羽毛球运动员的无氧运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刺间歇训练 无氧运动能力 运动表现 羽毛球运动员
下载PDF
优秀射箭运动员射箭动作节奏与成绩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武文强 蔡勇 +2 位作者 毛松华 周财亮 武薇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41-245,共5页
射箭动作节奏的一致性是射箭项目教练员一直关注的重点。研究运用高速摄影机在不干扰射箭运动员训练和比赛的条件下,对我国里约奥运会4名优秀反曲弓射箭运动员的射箭动作节奏特征与成绩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优秀射箭运动员在瞄准节奏... 射箭动作节奏的一致性是射箭项目教练员一直关注的重点。研究运用高速摄影机在不干扰射箭运动员训练和比赛的条件下,对我国里约奥运会4名优秀反曲弓射箭运动员的射箭动作节奏特征与成绩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优秀射箭运动员在瞄准节奏上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10环与非10环成绩在瞄准节奏上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优秀运动员在最佳瞄准阶段时间越长,运动员的成绩越稳定。优秀射箭运动员的声动反应时间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声动反应并不能作为优秀射箭运动员技术监控的有效指标。因此,作为国家队教练员不能一味强调射箭技术的快节奏,需要注重射箭技术训练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箭 高速摄影机 瞄准 撒放 节奏
下载PDF
基于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的运动疲劳“中枢控制器模型”理论在体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郭振向 周开祥 +4 位作者 陈岩 矫玮 王霄英 张珏 包大鹏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47-54,共8页
目的:“中枢控制器模型”理论主张大脑是运动疲劳的关键调节器,而小脑和基底节为2个主要调定点,该假说为探究运动疲劳的中枢影响机制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向,但受限于研究手段一直无法在人体中得到验证。本研究拟通过功能性磁共... 目的:“中枢控制器模型”理论主张大脑是运动疲劳的关键调节器,而小脑和基底节为2个主要调定点,该假说为探究运动疲劳的中枢影响机制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向,但受限于研究手段一直无法在人体中得到验证。本研究拟通过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技术探究与运动疲劳相关的大脑区域以及相应脑区之间的激活与功能连接状态,从而验证人体运动疲劳的“中枢控制器模型”理论。方法:招募20名800 m跑成绩≤2 min 3 s的男性运动员,对其进行最大摄氧量测试,根据测试结果最终遴选出相对最大摄氧量≥55 ml/(kg·min)的11名被试。实验前使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MRS)测试被试静息态脑区代谢物质的浓度;使用全脑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blood oxygen level dependent-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BOLD-fMRI)测试被试静息态脑功能网络连接。随后进行递增负荷运动至疲劳实验,试达到疲劳状态后即刻进行与实验前一致的fMRI测试。结果:通过1H-MRS测试发现,运动疲劳发生后被试左侧基底节区(basal ganglia,BG)的Cho/Cr显著降低(P<0.05);通过BOLD-fMRI发现运动员递增负荷运动至疲劳后小脑(cerebellum)和初级运动区(primary motor areas,M1)、小脑和躯体感觉运动区(sensory motor cortex,SMC)、小脑和海马(hippocampus)/海马旁回(parahippocompalgyrus)之间的功能网络连接程度减弱(P<0.05)。结论:运动疲劳发生后基底节区的代谢物质下降,以小脑为中心的脑功能默认网络连接降低,基底节区和小脑可能是使人体出现运动疲劳状态的重要脑功能区,也初步验证了基底神经节和小脑作为2个监视系统来调控人体产生运动疲劳的“中枢控制器模型”理论假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疲劳 中枢控制器模型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
下载PDF
运动镇痛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9
作者 王成浩 米文丽 +2 位作者 王彦青 熊开宇 何辉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764-770,共7页
运动是一种有效提高整体健康水平的干预(生活)方式,在疼痛治疗中也显示出积极效果,其具体的镇痛效果及机制尚不清楚。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运动的方式、周期、强度及频率等范式或参数差异导致不同的镇痛效果。内源性镇痛系统、下行抑制... 运动是一种有效提高整体健康水平的干预(生活)方式,在疼痛治疗中也显示出积极效果,其具体的镇痛效果及机制尚不清楚。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运动的方式、周期、强度及频率等范式或参数差异导致不同的镇痛效果。内源性镇痛系统、下行抑制系统、细胞因子与趋化因子、神经营养因子等多种途径参与了运动镇痛的过程。本文概述了不同运动范式的镇痛效果及其可能机制,以期加深对运动镇痛的理解,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疼痛 内源性阿片肽 下行抑制系统 细胞因子 神经营养因子 神经递质 离子通道
下载PDF
补充酮体对竞技运动表现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高镝 王馨塘 +2 位作者 许春艳 陈晓可 龚丽景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05-412,共8页
长时间、大强度运动后期,血糖下降,肌糖原几乎耗竭,运动表现降低。酮体作为一种天然、快速且高效的营养补剂,近些年来已成为体育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系统梳理酮体补剂应用于竞技运动的研究进展,主要结果如下:(1)补充酮体可通过节... 长时间、大强度运动后期,血糖下降,肌糖原几乎耗竭,运动表现降低。酮体作为一种天然、快速且高效的营养补剂,近些年来已成为体育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系统梳理酮体补剂应用于竞技运动的研究进展,主要结果如下:(1)补充酮体可通过节约糖原提高耐力运动表现及认知表现;通过促进糖原合成提高运动后恢复能力。但因研究对象、补充类型与剂量及运动测试方式(运动量、运动强度、运动时间等)等因素导致研究效果不一致。(2)补充酮体对短时间高强度运动的有利影响未确定,且对长时间耐力运动及长期补充的效果的证据仍然匮乏。(3)补充酮体具有提高身体机能的潜在作用,在体育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其机制还有待深入探讨。酮体应用到真实的比赛情景,能提升运动员的运动表现,将成为体育科学研究中新的研究视角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表现 酮体 β-羟基丁酸 生酮 补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