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格林—巴利综合征中的抗神经节苷脂GM1抗体 被引量:5
1
作者 唐健 郝琦 《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6期337-339,共3页
采用固相酶联免疫吸附法对30例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32例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及90例健康献血员的血清中抗GM1IgM和IgG抗体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抗GM1IgM抗体的阳性率为40%,明显高于其... 采用固相酶联免疫吸附法对30例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32例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及90例健康献血员的血清中抗GM1IgM和IgG抗体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抗GM1IgM抗体的阳性率为40%,明显高于其他两个对照组;提示抗GM1抗体可能在格林-巴利综合征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B综合征 抗神经节苷脂 GM1 抗体 ELISA
下载PDF
肘管综合征的成因和神经学检查 被引量:2
2
作者 朱天岳 孙相如 +1 位作者 袁毓 曹永平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1997年第1期19-21,共3页
肘管综合征是常见的周围神经嵌压症之一。我院1990年12月—1995年12月共收治该症22例,均经严格的神经学检查和病因学分析后确诊,治疗全部行尺神经前移术。术后随访20例,平均随访2年5月,12例恢复正常,6例明显好转,2例较差。作者认为,当... 肘管综合征是常见的周围神经嵌压症之一。我院1990年12月—1995年12月共收治该症22例,均经严格的神经学检查和病因学分析后确诊,治疗全部行尺神经前移术。术后随访20例,平均随访2年5月,12例恢复正常,6例明显好转,2例较差。作者认为,当手部感觉改变和运动障碍为单纯尺神经损伤引起,肌电图提示尺神经传导速度在肘管部减慢,肘管内或外可找到神经受损原因,肘管综合征即可确诊;当肌电提示尺神经传导在肘管部减慢,而肘管内或外找不到神经受损原因,应高度疑诊肘管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肘管综合征 病因 神经病学检查
下载PDF
肾功能不全的神经系统表现 被引量:3
3
作者 陈清棠 吴逊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1994年第6期328-329,共2页
肾功能不全的神经系统表现陈清棠,吴逊神经系统功能缺损是肾功能不全的常见并发症。尤其当肾功能衰竭进入尿毒症时,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出现率更高。随着透析治疗和肾移植的开展,使许多尿毒症的神经症状得以改善,并使尿毒症病人的寿命... 肾功能不全的神经系统表现陈清棠,吴逊神经系统功能缺损是肾功能不全的常见并发症。尤其当肾功能衰竭进入尿毒症时,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出现率更高。随着透析治疗和肾移植的开展,使许多尿毒症的神经症状得以改善,并使尿毒症病人的寿命得以延长,但随之而来的却又出现了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系统疾病 肾功能不全 肾功能衰竭
下载PDF
糖尿病性多神经病——附4例病理形态定性与计量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袁云 吴丽娟 陈清棠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2年第1期21-23,共3页
分析周围神经有髓纤维直径、轴索直径、髓鞘厚度及有髓纤维面数密度,结合撕单根神经及光镜电镜水平的定性观察发现,糖尿病性多神经病的轻症病人的周围神经改变是以髓鞘脱失为主,同时伴小纤维再生;而重症病人则以轴索肿胀变性为主,小纤... 分析周围神经有髓纤维直径、轴索直径、髓鞘厚度及有髓纤维面数密度,结合撕单根神经及光镜电镜水平的定性观察发现,糖尿病性多神经病的轻症病人的周围神经改变是以髓鞘脱失为主,同时伴小纤维再生;而重症病人则以轴索肿胀变性为主,小纤维再生不明显,这种改变与血糖水平高低无关。不同的病理改变导致不同的临床亚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 病理学
下载PDF
HLA在炎症性脱髓鞘性多神经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唐健 袁锦楣 《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2期118-119,共2页
HLA在炎症性脱髓鞘性多神经病中的研究进展唐健,袁锦楣炎症性脱髓鞘性多神经病(inflammatorydemyel-inatingpolyneuropathy,IDP)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不清。1977年Adams等... HLA在炎症性脱髓鞘性多神经病中的研究进展唐健,袁锦楣炎症性脱髓鞘性多神经病(inflammatorydemyel-inatingpolyneuropathy,IDP)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不清。1977年Adams等 ̄[1]首先对部分急性IDP患者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白细胞抗原 脱髓鞘病 神经病
下载PDF
痴呆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神经系统疾病(1) 被引量:4
6
作者 高素荣 《新医学》 2000年第1期50-51,共2页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我们特向广大读者推出一组新的连载讲座,重点介绍近年来神经系统疾病临床研究的最新诊治进展,希望对提高我刊基层读者对神经系统疾病的认识有所裨益。本连载讲座属继续教育项目之一,在每篇《连载讲座》之后,我...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我们特向广大读者推出一组新的连载讲座,重点介绍近年来神经系统疾病临床研究的最新诊治进展,希望对提高我刊基层读者对神经系统疾病的认识有所裨益。本连载讲座属继续教育项目之一,在每篇《连载讲座》之后,我们将给出若干测验题,读者可根据“采用刊授方式实施继续教育告读者”的方法,报名参并加测验,详情请参阅本刊的有关启事。欢迎读者踊跃参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痴呆 诊断 鉴别诊断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脑脊液磷酸化神经丝及双螺旋丝免疫活性
7
作者 徐平 袁锦楣 郝洪军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4-36,共3页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患者脑脊液(CSF)磷酸化神经丝(PNF)和双螺旋丝(PHF)免疫活性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竞争抑制型ELISA检测AD的CSF中PNF和PHF的...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患者脑脊液(CSF)磷酸化神经丝(PNF)和双螺旋丝(PHF)免疫活性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竞争抑制型ELISA检测AD的CSF中PNF和PHF的免疫活性,并与对照组即多发梗死性痴呆(MID)、其他神经疾病(ODC)、精神分裂症(SCH)及正常人(NC)进行比较。结果AD组CSF中PNF活性与MID、NC、SCH无显著性差异。AD组CSF中PHF活性高于各对照组,而其PNF/PHF比值低于各对照组,有显著性意义。PHF值与对照组个体间重叠的4例AD中仅1例其PNF/PHF值与相应的MID有重叠。结论单纯测定CSF中PNF免疫活性对AD的鉴别诊断无意义,测定CSF中PHF活性与PNF/PHF比值相结合可提高AD的诊断正确率,有可能发展为有临床意义的实验室诊断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老性痴呆 脑脊液 磷酸化神经丝 双螺旋丝 免疫
下载PDF
两大脑半球的分工与协同─—1例右大脑半球切除18个月后神经心理功能观察
8
作者 何金彩 高素荣 +1 位作者 胡浩宇 施琪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8年第7期477-478,共2页
报道1例右半球切除病人,神经心理测查发现高级皮质功能损害主要累及非语言成分,表现为左侧空间疏忽、智能损害(主要为操作智能)、空间性计算障碍、音乐的节奏和旋律表达障碍及记忆障碍。
关键词 右半球切除 神经心理功能
下载PDF
Alzheimer病脑脊液磷酸化神经丝及双螺旋丝免疫活性(英文)
9
作者 徐平 袁锦楣 郝洪军 《遵义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107-113,共7页
目的 建立测定脑脊液 (CSF)中磷酸化神经丝 (PNF)和双螺旋丝 (PHF)免疫活性的检测方法 ,并探讨Alzheimer病 (AD)患者CSF中PNF和PHF免疫活性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单克隆抗体作探针 ,建立竞争抑制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检... 目的 建立测定脑脊液 (CSF)中磷酸化神经丝 (PNF)和双螺旋丝 (PHF)免疫活性的检测方法 ,并探讨Alzheimer病 (AD)患者CSF中PNF和PHF免疫活性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单克隆抗体作探针 ,建立竞争抑制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检测AD的CSF中PNF和PHF的免疫活性 ,并与对照组即多发梗塞性痴呆 (MID)、其他神经疾病 (ODC)、精神分裂症 (SCH)和正常人 (NC)进行比较。结果 AD组CSF中PNF免疫活性与MID、NC、SCH组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AD组CSF中PHF活性高于各对照组 (P <0 0 5 ) ,而其PNF/PHF比值低于各对照组 (P <0 0 0 1) ,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单纯测定CSF中PNF免疫活性对AD的诊断和鉴别无意义 ;测定CSF中PHF免疫活性对AD的诊断和鉴别有一定的价值 ;PNF/PHF比值对AD的诊断和鉴别亦有相当价值 ;将测定CSF中的PHF活性与PNF/PHF比值相结合可提高AD的诊断正确率 ,有可能发展为有临床意义的实验室诊断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ZHEIMER病 脑脊液 双螺旋丝 ELISA 磷酸化神经丝 免疫活性
下载PDF
98例神经肌肉病的临床、肌电图与病理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秀艳 吴丽娟 +3 位作者 孙江玲 袁云 石昕 孙相如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4-26,共3页
目的 探讨肌电图 (EMG)、肌活检对神经肌肉病的诊断价值 ,比较 EMG、肌活检及初始临床诊断 3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 98例神经肌肉病分成肌病、重症肌无力和运动神经元病 3组进行研究。结果 肌病组 (80例 ) :68.8% (5 5 / 80 )肌活检... 目的 探讨肌电图 (EMG)、肌活检对神经肌肉病的诊断价值 ,比较 EMG、肌活检及初始临床诊断 3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 98例神经肌肉病分成肌病、重症肌无力和运动神经元病 3组进行研究。结果 肌病组 (80例 ) :68.8% (5 5 / 80 )肌活检、75 % (60 / 80 ) EMG呈肌源性损害 ;重症肌无力组 (10例 ) :针极 EMG(不包括重复频率电刺激 )及肌活检均未显示特异性改变 ;运动神经元病组 (8例 ) :75 % (6/ 8)肌活检、10 0 % (8/ 8) EMG呈神经源性损害。结论 肌活检对肌病明确诊断可提供直接信息 ,对运动神经元病只能做出神经源性损害结果 ,缺乏特异性。EMG对神经肌肉病只能做出分类诊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肌肉病 临床 肌电图 病理研究 肌活检 肌电图 临床诊断 肌源性损害 神经源性损害
下载PDF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神经系统损害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学锋 赵玉宾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13-215,共3页
本文统计了我院近10年内的干燥综合征病例。在18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中,6例合并神经系统损害,占33.3%。合并周围神经损害者最常见,以感觉障碍为主,其中深感觉障碍尤为突出。中枢神经系统和植物神经系统亦可受累。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周围神经 中枢神经系统
下载PDF
氯芬待因对神经痛镇痛效果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1
12
作者 高慧珍 赵玉宾 陈清棠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71-74,共4页
氯芬待因片系口服复方镇痛药。每片含磷酸可待因15mg和双氯芬酸25mg。为验证其对中度神经痛的镇痛效果,对58例患有颈肩臂痛、腰骶神经痛、三叉神经痛及枕神经痛的病人,采用随机双盲对照法进行了临床试验。结果表明氯芬待因... 氯芬待因片系口服复方镇痛药。每片含磷酸可待因15mg和双氯芬酸25mg。为验证其对中度神经痛的镇痛效果,对58例患有颈肩臂痛、腰骶神经痛、三叉神经痛及枕神经痛的病人,采用随机双盲对照法进行了临床试验。结果表明氯芬待因对神经痛的镇痛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芬待因 镇痛药 神经痛
下载PDF
表面肌电图在神经和肌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13
作者 Andrew J.Haig Jeffrey B.Gelblum +3 位作者 James J.Rechtien Andrew J.Gitter 李险峰 孙相如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 1998年第2期86-88,共3页
导言 常规电诊断检查包括:针极肌电图(needle electromyography,NEMG)和各种的神经刺激试验,这些已长期在神经和肌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得到验证并确立了地位。一些临床学家试图用表面肌电图(surface electromyography,SEMG)从这些疾病... 导言 常规电诊断检查包括:针极肌电图(needle electromyography,NEMG)和各种的神经刺激试验,这些已长期在神经和肌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得到验证并确立了地位。一些临床学家试图用表面肌电图(surface electromyography,SEMG)从这些疾病中获得信息。由于SEMG和大多数的常规肌电图(electromyography,EMG)有着极大的差异,AAEM进行了回顾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肌电图 肌肉疾病 诊断和治疗 电诊断医学 运动单位电位 计算机信号处理 肌营养不良 动作电位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神经肌肉接头
下载PDF
运动单位数目估测——一种新的神经电生理方法
14
作者 李险峰 孙相如 《引进国外医药技术与设备》 1999年第12期30-32,共3页
运动单位数目估测(motor unit number estimate,MUNE)是一种测定骨骼肌中有功能的运动单位数目的神经电生理方法。测定有功能的运动单位数目将有助于神经肌肉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关键词 神经电生理学 运动单位数目估测 MUNE
下载PDF
原发性线粒体肌病与脑肌病(附53例报告) 被引量:26
15
作者 陈清棠 吴丽娟 +5 位作者 伍期专 袁云 贾钟 张秋荣 高辉 石志辉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6-18,共3页
本文报道了原发性线粒体肌病与脑肌病53例,均经肌活检组织化学染色,超微结构检查及生化检测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体Ⅰ—Ⅳ的活性证实。临床类型包括线粒体肌病44例,KSS及CPEO8例,MELAS型1例。实验室检查包括神经电生理,血清肌酶谱,血乳酸... 本文报道了原发性线粒体肌病与脑肌病53例,均经肌活检组织化学染色,超微结构检查及生化检测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体Ⅰ—Ⅳ的活性证实。临床类型包括线粒体肌病44例,KSS及CPEO8例,MELAS型1例。实验室检查包括神经电生理,血清肌酶谱,血乳酸、丙酮酸最小运动量试验.肌活检形态学和生化检测,以及线粒体形态计量分析。并对本组疾病的临床特点,各种检查的诊断价值及治疗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 肌病 脑肌病
下载PDF
126例脑卒中患者老年抑郁量表筛查及治疗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7
16
作者 俞敏萱 孙伟 曹凌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57-158,共2页
目的 研究脑卒中患者抑郁的发生率以及百优解对其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 12 6例脑卒中患者用老年抑郁量表 (GDS)和欧洲卒中评分量表 (ESS)进行评定 ,GDS两次评定 5分以上可诊断为卒中合并抑郁。百优解治疗 4周后 ,再行 GDS和 ESS评定。... 目的 研究脑卒中患者抑郁的发生率以及百优解对其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 12 6例脑卒中患者用老年抑郁量表 (GDS)和欧洲卒中评分量表 (ESS)进行评定 ,GDS两次评定 5分以上可诊断为卒中合并抑郁。百优解治疗 4周后 ,再行 GDS和 ESS评定。结果  12 6例卒中患者中 5 1例 (40 .5 % )并发抑郁 ,百优解治疗 4周后 5 1例中 39例评分恢复正常 (<5分 ) ,8例明显好转 (评分较治疗前减少 4分以上 )。有效率 92 .2 % (47/ 5 1)。结论 百优解治疗卒中后抑郁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抑郁 百忧解 抑郁量表筛查 老年人
下载PDF
蚓激酶治疗血液流变学异常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Ⅱ期临床试验 被引量:16
17
作者 王荫华 赵玉宾 陈清棠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65-70,共6页
对304例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血液流变学异常患者,进行了蚓激酶胶囊的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192例)和开放临床试验(112例)。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结果表明:蚓激酶胶囊(400mg)可降低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纤维蛋白原(... 对304例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血液流变学异常患者,进行了蚓激酶胶囊的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192例)和开放临床试验(112例)。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结果表明:蚓激酶胶囊(400mg)可降低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纤维蛋白原(g/L),全血粘度(mPa·S,高切变率),血浆粘度(mPa·S),并改善血液流变学积分和患者的自觉症状积分,与安慰剂组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0.001);开放试验结果表明:蚓激酶胶囊可降低血栓干重、血小板聚集率、全血粘度(高、中、低切变率),并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积分和患者自觉症状积分,治疗前后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0.001)。双盲组蚓激酶治疗患者自觉症状和血液流变学异常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4.5%和91.5%,安慰剂组分别为22.2%和41.3%(P<0.001)。仅少数患者有不良反应,无需特殊处理。说明蚓激酶是一种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中血液流变学异常的安全有效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蚓激酶 血液流变学 脑缺血 药物疗法
下载PDF
缺血性脑血管病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状态的观察 被引量:19
18
作者 俞敏萱 曹凌 孙伟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279-281,共3页
目的 探讨血小板和纤维蛋白原(FIB)在脑梗死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观察有血栓倾向的疾病、TIA、急性脑梗死患者及正常对照组的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聚集率(PtAgt)和FIB浓度。结果... 目的 探讨血小板和纤维蛋白原(FIB)在脑梗死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观察有血栓倾向的疾病、TIA、急性脑梗死患者及正常对照组的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聚集率(PtAgt)和FIB浓度。结果 脑梗死急性期的PLT 明显低于正常组和其它疾病组,各疾病组的MPV 和FIB明显高于正常组,PtAgt各组无明显差异。FIB与欧洲卒中评分(ESS)成正相关。结论 血小板和FIB的变化出现在脑梗死之前,它们促进了血栓的形成,FIB的水平可作为评价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纤维蛋白原 脑缺血 脑梗塞
下载PDF
蕲蛇酶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31例 被引量:8
19
作者 赵玉宾 赵桂萍 陈清棠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4期266-267,共2页
目的 :对蕲蛇酶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 31例进行临床安全性及有效性评价。方法 :采用蕲蛇酶注射液0 .75U静滴 ,qd ,7d为一疗程 ,停药 5d后开始第 2疗程。结果 :经 2个疗程治疗 ,总有效率为 90 .3%。结论 :蕲蛇酶注射液是治疗急性脑梗塞... 目的 :对蕲蛇酶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 31例进行临床安全性及有效性评价。方法 :采用蕲蛇酶注射液0 .75U静滴 ,qd ,7d为一疗程 ,停药 5d后开始第 2疗程。结果 :经 2个疗程治疗 ,总有效率为 90 .3%。结论 :蕲蛇酶注射液是治疗急性脑梗塞安全有效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蕲蛇酶 急性脑梗塞 治疗 蕲蛇酶注射液
下载PDF
急性脑梗塞静脉溶栓治疗前后对凝血及纤溶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18
20
作者 张锦丽 贺茂林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5-36,共2页
研究急性脑梗塞用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前后对凝血及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检测23例急性脑梗塞(发病6h之内)患者入院即刻、溶栓治疗后即刻、2h、4h、6h、8h、1d、3d、7d周围静脉血中D-二聚体(D-Dime... 研究急性脑梗塞用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前后对凝血及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检测23例急性脑梗塞(发病6h之内)患者入院即刻、溶栓治疗后即刻、2h、4h、6h、8h、1d、3d、7d周围静脉血中D-二聚体(D-Dimer)水平、纤维蛋白原含量(FIB)、纤维蛋白原及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凝血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进行动态观察。结果UK治疗后,机体纤溶系统功能明显改善,对凝血系统也有影响。但持续时间较短。结论溶栓治疗后6h应加用口服抗凝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脑硬塞 溶栓疗法 凝血系统 纤溶系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