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立以岗位津贴为核心的结构工资体系,促进高校改革和发展——北京大学教师收入分配制度的思考和实践 被引量:5
1
作者 金和征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1期40-44,共5页
本文在全面回顾建国以来事业单位工资制度变革和北京大学1989年以来校内劳资分配工作实践的基础上,对1999年实施985工程以来,北京大学在增加教职工收入的同时转变分配机制的重大改革作了较为全面的总结,着重阐述改革的思路,分析政策的依... 本文在全面回顾建国以来事业单位工资制度变革和北京大学1989年以来校内劳资分配工作实践的基础上,对1999年实施985工程以来,北京大学在增加教职工收入的同时转变分配机制的重大改革作了较为全面的总结,着重阐述改革的思路,分析政策的依据,并用统计数字证明改革所取得的初步成果,同时也提出了进一步深化分配制度改革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入分配制度 结构工资体系 岗位津贴
下载PDF
对科研组织管理新模式的探索——以北京大学为例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纬超 陈健 +2 位作者 曹冠英 鲍锦涛 周辉 《中国高校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3-16,共4页
通过介绍国内外PI制科研体系的历史发展,分析了北京大学对PI制的探索与存在的困境。在已经到来的全球大科学时代,科学研究的最终目标是解决世界科学前沿问题、满足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基于PI制的科研组织模式要同时适应"小科学"... 通过介绍国内外PI制科研体系的历史发展,分析了北京大学对PI制的探索与存在的困境。在已经到来的全球大科学时代,科学研究的最终目标是解决世界科学前沿问题、满足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基于PI制的科研组织模式要同时适应"小科学"和"大科学",这需要我们创新体制机制,提出具有中国特色、北大特色的科研组织管理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制 北京大学 科研组织管理
下载PDF
“预聘-长聘”人事制度对青年教师的学术行为策略的影响研究--基于P大学的个案研究
3
作者 赵鹏沄 《中国人事科学》 2022年第2期9-17,共9页
目前“预聘—长聘”人事制度已成为我国研究型大学人事制度改革的趋势,成为各高校提高教师科研产出、快速提升高校学术地位的重要举措,但也对青年教师产生了强烈的冲击。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以P大学青年教师为对象进行调研,发现青年... 目前“预聘—长聘”人事制度已成为我国研究型大学人事制度改革的趋势,成为各高校提高教师科研产出、快速提升高校学术地位的重要举措,但也对青年教师产生了强烈的冲击。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以P大学青年教师为对象进行调研,发现青年教师在初入职时倾向于将受教育经历中对学术工作的理解迁移至当下的工作情境,多以导师为榜样,表达了对教师工作强烈的认同感和承诺感;及至正式进入学术工作场域,在与制度环境及同事的互动中,研究者的学术认知发生了变化,进而采取了不同的行为策略,其中包括理想型、适应型和顺从型。高校及人事部门在各项重要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应尽可能多地倾听青年教师的声音,积极采取多种形式打消青年教师在科研工作中的顾虑,落实以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科研评价体系,从而增强青年教师对教师身份的认同感和承诺感,维护青年教师最初建立的“以学术为志业”的崇高责任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教师 人事制度 预聘—长聘 学术行为策略
下载PDF
研究型大学理工科青年教师“预聘期”和“长聘期”科研行为对比研究——以A大学为例
4
作者 赵鹏沄 《中国人事科学》 2024年第1期24-34,共11页
“预聘—长聘”制度改变了我国高校青年教师职称晋升的过程,对青年教师的学术行为和职业发展产生较大影响。文章选取A大学理工科长聘青年教师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青年教师“预聘期”和“长聘期”的科研行为进行对比研究。... “预聘—长聘”制度改变了我国高校青年教师职称晋升的过程,对青年教师的学术行为和职业发展产生较大影响。文章选取A大学理工科长聘青年教师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青年教师“预聘期”和“长聘期”的科研行为进行对比研究。研究发现,在预聘期,青年教师的科研行为往往围绕长聘评估规则展开,表现出追求独立性、顶刊发表以及合作适可而止的特点;进入长聘期后,青年教师处于宽松自由的学术行动空间内,他们的科研行为通常围绕研究兴趣展开,表现出追求长远规划、探索性研究以及重视研究质量的特点。研究表明,完善“预聘—长聘”制度,促进青年教师成长,高校及人事部门在各项重要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应认同青年教师的主体地位,将长聘评估标准与教师学术职业长远发展相统一;建立多元评价体系,根据学科以及研究特点建立不同的评价标准;完善长聘教师激励制度,延续并提高长聘教师的创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教师 预聘期 长聘期 科研行为 研究型大学
下载PDF
北京市高校离休干部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蒋宗凤 陈立新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78-380,共3页
目的研究北京市高校离休干部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利用老年抑郁量表(GDS)对1721位北京市高校离休干部进行调查。结果离休干部轻度抑郁症状的检出率为21.6%.中重度抑郁症状的检出率为3.7%;婚姻状况、身体健康状况和居住地服务... 目的研究北京市高校离休干部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利用老年抑郁量表(GDS)对1721位北京市高校离休干部进行调查。结果离休干部轻度抑郁症状的检出率为21.6%.中重度抑郁症状的检出率为3.7%;婚姻状况、身体健康状况和居住地服务状况对离休干部心理健康有显著影响。结论要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和社区优势对丧偶、独居、本人或配偶身体自理能力差的离休干部给与更多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离休干部 心理健康
下载PDF
审视现代大学分层现象:基于资源诉求的大学行为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俞蕖 张国庆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5-50,共6页
社会分层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它反映了社会成员之间的不平等。大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同样产生了地位差异和等级层次,稀有的外部资源不断聚集到少数几所地位最高的大学。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现代大学分层现象?通过对大学分层的动因分析,可... 社会分层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它反映了社会成员之间的不平等。大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同样产生了地位差异和等级层次,稀有的外部资源不断聚集到少数几所地位最高的大学。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现代大学分层现象?通过对大学分层的动因分析,可以发现现代大学组织对有限的外部资源越来越强的依赖和持续的资源诉求是促成大学分层现象产生并日益明显的重要原因,而资源的集聚则进一步固化了大学分层,对现代大学发展产生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分层 资源依赖 资源集聚 大学行为
下载PDF
系统提升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被引量:7
7
作者 周健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2-14,共3页
近年来,市场化、全球化、信息化等时代因素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取得提出了现实挑战。高校共青团组织作为承担育人职责的重要主体,可以将"三维一体"模式作为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依托,宏观上引领学生"坚定... 近年来,市场化、全球化、信息化等时代因素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取得提出了现实挑战。高校共青团组织作为承担育人职责的重要主体,可以将"三维一体"模式作为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依托,宏观上引领学生"坚定信念跟党走",中观上引导学生"珍惜机遇学本领",微观上带领学生"从我做起讲奉献",三维并举整合育人手段,一体推进提升系统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一体”模式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实效性
下载PDF
大学评估何处去?国际评估在中国一流大学的兴起、扩散与制度化 被引量:7
8
作者 俞蕖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0-42,共13页
我国的大学评估在较长时期内伴有浓厚的自上而下的行政主导色彩,政府资源在大学间的分配与评估结果存在紧密联系,大学更倾向于凸显自身优势而非探究自身问题。在推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和教育评价改革持续深化过程中,中国大学的评估体系... 我国的大学评估在较长时期内伴有浓厚的自上而下的行政主导色彩,政府资源在大学间的分配与评估结果存在紧密联系,大学更倾向于凸显自身优势而非探究自身问题。在推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和教育评价改革持续深化过程中,中国大学的评估体系逐渐发生变化,国际评估由此兴起并发展成为一流大学开展自我评估的重要机制。本研究通过对早期3个大学的评估案例分析,指出早期开展国际评估的大学进行评估时带有鲜明的问题导向,在其自身蕴含的强烈变革意愿的牵引下,评估促成了大学的人事管理体制机制、校院两级管理体制、跨院系学科建设等多层次的自我变革。此后,国际评估机制在中国一流大学群体中不断扩散。高等教育评估制度环境的变迁是国际评估机制扩散的重要基础,对先行者的学习效仿则是扩散的直接动因,在合法性机制作用下国际评估机制不断扩散且持续制度化并内嵌于大学治理体系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评估 国际评估 大学治理 制度化
下载PDF
面向新质生产力需求的高校人才队伍建设与发展模型及生态环境 被引量:1
9
作者 许翾 李晨 +1 位作者 邱元 张辉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6-165,共10页
本文通过研究创新型人才成长与发展所经历的孕育期、成长期、发展期和成熟期,提出以优秀博士生和博士后、优秀青年科技人才、高层次领军人才及其创新团队以及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顶尖人才所构建的高校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与发展模型。在此... 本文通过研究创新型人才成长与发展所经历的孕育期、成长期、发展期和成熟期,提出以优秀博士生和博士后、优秀青年科技人才、高层次领军人才及其创新团队以及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顶尖人才所构建的高校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与发展模型。在此基础上,基于科技创新活动的运行规律,系统研究高校人才队伍及科研活动在科技创新活动的不同阶段所扮演的主要角色,指出高校具有跨学科交叉融合、相对稳定的资金支持、多主体协调互动以及开放包容的长周期学术研究生态四个方面的独特优势,讨论重点要素配置在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与发展方面的必要性。最后,以四所“双一流”大学的相关实践为例,通过分析在构建支撑科技创新的最优人才生态等方面的举措及成效,为高校推动科技创新、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高水平创新型人才队伍提供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人才队伍发展模型 人才生态
下载PDF
造就中青年优秀人才队伍实现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目标
10
《中国高校师资研究》 1999年第4期19-25,共7页
一、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人才兴校国运兴哀,系于教育。教师作为学校人才培养、知识贡献的主体,是大学中的第一生产力。《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建立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 一、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人才兴校国运兴哀,系于教育。教师作为学校人才培养、知识贡献的主体,是大学中的第一生产力。《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建立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教师队伍中的高层次优秀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世纪优秀人才 世界一流大学 教师队伍建设 中青年骨干教师 高等学校 北京大学 中青年教师 教学科研 人才培养 中青年学术骨干
下载PDF
北京大学实施岗位津贴制度的实践与效果 被引量:10
11
作者 刘耕年 戴长亮 +3 位作者 金和征 周岳明 郭海 张庆东 《中国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B09期48-51,共4页
高校实行岗位津贴制度是一项重大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其目的是通过改革,强化岗位,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废除职务“终身制”,形成人员“能进能出”、待遇“能高能低”的激励竞争机制,创造有利于优秀人才尽快成长和充分发挥才干的制... 高校实行岗位津贴制度是一项重大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其目的是通过改革,强化岗位,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废除职务“终身制”,形成人员“能进能出”、待遇“能高能低”的激励竞争机制,创造有利于优秀人才尽快成长和充分发挥才干的制度环境。四年的实践证明,制度创新可以带来观念更新,引发和带动学校的全方位改革,推进高素质人才培养工作,促进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和科研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大学 岗位津贴制度 人事分配制度 学校管理 制度创新
原文传递
基于获得“杰青”“优青”资助情况分析北京大学“优秀青年人才引进计划”的成效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超 范少锋 +1 位作者 孙赵君 蔡晖 《中国科学基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24-227,共4页
北京大学'优秀青年人才引进计划'(简称'百人计划')是北京大学从2005年底开始实施的以优秀青年人才引进为核心的重要人才计划。根据学科规划布局的需要,从国内外引进100名左右已在相关学术领域崭露头角,具有学术发展潜... 北京大学'优秀青年人才引进计划'(简称'百人计划')是北京大学从2005年底开始实施的以优秀青年人才引进为核心的重要人才计划。根据学科规划布局的需要,从国内外引进100名左右已在相关学术领域崭露头角,具有学术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学者(年龄一般在35岁以下)全职到校工作。北京大学'百人计划'采取个人申请、学院初选、学校专家委员会评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大学 优秀青年人才引进计划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
原文传递
科研人员科技奖励政策感知对科技创新的影响
13
作者 白麒钰 韩思嘉 +1 位作者 张辉 王宇哲 《今日科苑》 2024年第9期19-27,共9页
科技奖励是我国激励自主创新、激发人才活力的一项重要制度;科技奖励政策是激发科研人员开展创新的重要因素。文章聚焦科技奖励政策激励对科技创新的影响,展开量化研究。基于对我国科技奖励政策研究的文献,编制量表,发放问卷对503名科... 科技奖励是我国激励自主创新、激发人才活力的一项重要制度;科技奖励政策是激发科研人员开展创新的重要因素。文章聚焦科技奖励政策激励对科技创新的影响,展开量化研究。基于对我国科技奖励政策研究的文献,编制量表,发放问卷对503名科研人员和科技工作者展开问卷调查。研究通过结构方程,发现政策激励感知经由申报意愿对创新行为意图的正向影响。相关研究揭示了政策激励感知对科研创新的积极影响,为优化科技奖励政策顶层设计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奖励 科技政策 人才激励 创新行为意图
下载PDF
学科融合视角下科研团队组织模式变迁及权变分析——以北京大学和东京大学为例
14
作者 姬懿 李芳敏 《北京教育(高教)》 2022年第11期78-80,共3页
通过梳理北京大学、东京大学两校交叉学科研究团队组织模式的变迁,总结出两校交叉学科研究团队的组织规律。以权变理论为基本分析框架,分析了两校组织模式异同的具体原因。通过对比发现,两校基本采取了同样的交叉学科团队组织模式,但由... 通过梳理北京大学、东京大学两校交叉学科研究团队组织模式的变迁,总结出两校交叉学科研究团队的组织规律。以权变理论为基本分析框架,分析了两校组织模式异同的具体原因。通过对比发现,两校基本采取了同样的交叉学科团队组织模式,但由于学校战略、规模、内部环境等权变因素不同,东京大学的交叉学科团队组织相较于北京大学没有那么依赖于实体机构的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融合 团队组织模式 权变理论
原文传递
中国老年人精神赡养问题 被引量:52
15
作者 李瑞芬 童春林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754-1755,共2页
关键词 老年人 精神赡养 精神需求 原因分析 支持体系
下载PDF
我国高校劳动合同制人员管理现状分析 被引量:12
16
作者 丛威青 刘波 +1 位作者 戴长亮 潘懋 《中国地质教育》 2010年第4期66-69,共4页
随着我国高校规模的迅猛发展,近年来高校劳动合同制人员数量激增,并已成为高校教职工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对劳动合同制人员界定的基础上,对劳动合同制人员产生的原因、特点及目前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为今后高校相关政策规定... 随着我国高校规模的迅猛发展,近年来高校劳动合同制人员数量激增,并已成为高校教职工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对劳动合同制人员界定的基础上,对劳动合同制人员产生的原因、特点及目前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为今后高校相关政策规定的制定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学校 劳动合同制人员 人员管理
下载PDF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现状及完善 被引量:6
17
作者 蒋宗凤 童春林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6-88,共3页
关键词 养老保险制度 问题解析 完善路径
下载PDF
空巢家庭问题探析 被引量:27
18
作者 李瑞芬 蒋宗凤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40-43,共4页
本文分别从空巢家庭现象、成因分析及其面临的困难与对策对空巢家庭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析。首先,文章界定“空巢家庭”的含义,并分别以年龄特征、空巢家庭中的人数、子女情况为依据对空巢家庭加以分类,同时,介绍了该现象在现代西方国家... 本文分别从空巢家庭现象、成因分析及其面临的困难与对策对空巢家庭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析。首先,文章界定“空巢家庭”的含义,并分别以年龄特征、空巢家庭中的人数、子女情况为依据对空巢家庭加以分类,同时,介绍了该现象在现代西方国家的情况,并以2004年9月对北京大学离退休人员空巢家庭情况的调查为例简要描述我国的情况。其次,文章从个人、家庭、社会三个方面分析空巢家庭在现代社会中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家庭类型的原因。最后,文章指出老年群体是社会人口中相对脆弱的群体,进而从经济问题、日常生活困难、精神和情感需求、以及养老问题四个层面说明社区养老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巢家庭 社区养老 老年
下载PDF
高校分配制度改革目标模式与政策建议 被引量:15
19
作者 唐爱国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8-31,共4页
新的公务员工资制度的实行将不可避免地带动新一轮高校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为适应这种改革的形式和要求,下一步高校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可以采取整合、完善、改进、配套等措施,建立以基础工资、岗位工资、绩效工资为基本结构的岗位绩效工资... 新的公务员工资制度的实行将不可避免地带动新一轮高校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为适应这种改革的形式和要求,下一步高校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可以采取整合、完善、改进、配套等措施,建立以基础工资、岗位工资、绩效工资为基本结构的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及社会保险与补充福利相结合的货币化福利制度。其目标模式是在深化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一套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符合不同高校发展战略,以聘任制为基础,以现代薪酬理论为指导,以岗位绩效工资为主、货币化福利为辅,能鼓励人才创新创造,具有市场竞争力,政府指导、高校自主分配,激励有效,竞争有序,科学公平,调控合理的现代高校薪酬制度。构建现代高校薪酬制度最便捷的方式之一是借鉴国际上高校现行的薪酬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学校 收入分配制度 目标模式
下载PDF
完善博士后科学基金管理的问题探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冯支越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06-110,共5页
设立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旨在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中的优秀者,以利于他们完成科研工作任务,并迅速成长为各类高水平专业人才,为我国科技、教育和经济的发展以及国防建设做出贡献。十七年来,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在支持博士后的研究工作上... 设立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旨在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中的优秀者,以利于他们完成科研工作任务,并迅速成长为各类高水平专业人才,为我国科技、教育和经济的发展以及国防建设做出贡献。十七年来,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在支持博士后的研究工作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促进了高级人才的培养。今后,从进一步发挥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科学研究的作用出发,应对博士后科学基金管理工作绩效作出科学的评价,并逐步完善博士后科学基金评审工作,使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在培养人才和孕育学术成果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士后 科学基金 科研管理 科研评价 基金评审 管理信息系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